CN105802847A - 一种细胞分析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细胞分析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02847A
CN105802847A CN201610227602.XA CN201610227602A CN105802847A CN 105802847 A CN105802847 A CN 105802847A CN 201610227602 A CN201610227602 A CN 201610227602A CN 105802847 A CN105802847 A CN 105802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it
port
reagent
switch valve
syri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276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荣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enru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enru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enru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enru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2760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028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02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028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002Partitioning blood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005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human or animal cells
    • G01N33/5094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human or animal cells for blood cell populati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分析仪,包括第一三通阀设置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第一注射器;第一导管分别与第一端口和第一注射器连接;采样针;第二导管分别与采样针和第二端口连接;光检测装置;第三导管分别与光检测装置和第三端口连接;第四导管的一端与光检测装置连接;第一开关阀设置于第四导管的另一端;反应池;第五导管分别与第四导管和反应池连接;第二开关阀设置于第五导管;第二注射器;第六导管的一端与第二注射器连接;第七导管分别与第六导管和光检测装置连接;第三开关阀设置于第七导管;第一试剂添加器添加第一试剂;第二试剂添加器添加第二试剂。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现细胞五分类检测,且细胞分析仪的结构更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细胞分析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细胞分析仪。
背景技术
白细胞五分类是指: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五分类各种细胞的含量能够反应人体的健康情况,因此,在临床上常常需要检测人体的白细胞五分类结果。
目前,常用于的白细胞五分类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单通道法和双通道法。单通道法是指只有一个白细胞分类检测通道,血液样本与试剂在一个反应池中进行白细胞分类反应,反应后的试液被送入检测装置,经过一次检测获得全部白细胞五分类的信息。双通道法是指含有一个白细胞分类检测通道和一个独立的BASO(嗜碱性粒细胞)反应与检测通道,血液样本被分为两份进入两个通道并与不同的试剂进行反应,其中一个检测通道的血液样本在反应池中与试剂进行反应后,试液被送入检测器,获得白细胞四分类结果(即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分类结果),在另一个检测通道中,血液样本与试剂在另一个反应池中反应,反应后的试液中除嗜碱性粒细胞外,其他白细胞均明显皱缩,再通过检测装置获得嗜碱性粒细胞的分类信息,从而获得完整的白细胞五分类信息。
虽然,单通道法只有一个检测通道,其用血量少、仪器结构简单、成本低、试剂品种少,但是由于嗜碱性粒细胞与其他白细胞交杂在一起,时,在不损坏其他白细胞形态的条件下,试剂作用很难将嗜碱性粒细胞与其他白细胞彻底区分开,很难在准确获得其他白细胞四分类结果的同时准确地获得BASO结果,检测结果不可靠性;另外单通道法的仪器往往还需要独立的HGB测量通道。双通道法拥有独立的BASO检测通道,能够获得更准确、更可靠的白细胞五分类信息,并且可以在BASO检测通道中获得HGB结果,但是其需要采集两份血液样本,用血量多,并且仪器结构复杂、试剂品种多、测量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细胞分析仪,实现了通过一套检测通道进行时分复用的方式检测血液样本中白细胞五分类和HGB值,并且白细胞五分类的检测结果更准确,细胞分析仪的结构更简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细胞分析仪,包括第一三通阀,设置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其中,所述第一端口可与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中任意一个连通;第一注射器;第一导管,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一注射器连接;采样针;第二导管,其两端分别与所述采样针和第二端口连接;光检测装置,设置有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第三导管,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入口和第三端口连接;第四导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入口连接,所述第四导管与第三导管连通;第一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四导管的另一端,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四导管的另一端;反应池,设置有第三入口;第五导管,其两端分别与第四导管和第三入口连接,其中,所述第四导管连接第五导管的连接点位于第一开关阀与所述光检测装置之间;第二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五导管;第二注射器;第六导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注射器连接;第七导管,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六导管和第二入口连接;第三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七导管,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七导管;第一试剂添加器,用于向所述反应池添加第一试剂;第二试剂添加器,用于向所述反应池添加第二试剂。
其中,所述细胞分析仪还包括第八导管和第四开关阀;所述第一注射器的侧壁设置有侧入口;所述第八导管的两端分别与第六导管和侧入口连接;所述第四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八导管,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八导管。
其中,所述细胞分析仪还包括第五开关阀;所述第五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六导管的另一端,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六导管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六导管连接所述第七导管和第八导管的连接位于所述第五开关阀与第二注射器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试剂添加器包括第三注射器、加热池和第九导管;所述第九导管的两端分别与反应池和加热池连接,所述第三注射器用于向加热池添加第一试剂,所述第一试剂经所述加热池加热后流入反应池。
其中,所述第一试剂添加器还包括第二三通阀、第十导管、第十一导管和第十二导管;所述第二三通阀设置有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所述第六端口可与第四端口和第五端口中任意一个连通;所述第十导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注射器和第六端口连接,所述第十一导管的一端与第五端口连接,所述第十二导管的两端分别与加热池和第四端口连接。
其中,所述细胞分析仪还包括第一试剂瓶,其中,所述第一试剂瓶用于装置第一试剂;所述第十一导管的另一端置入所述第一试剂瓶内。
其中,所述第二试剂添加器包括第四注射器、第十三导管、第十四导管、第十五导管和第三三通阀;所述第三三通阀设置有第七端口、第八端口和第九端口,所述第九端口可与第八端口和第七端口中任意一个连通;所述第十三导管的两端分别与反应池和第七端口连接,所述第十四导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九端口和第四注射器连接,所述第十五导管端口的一端与第八端口连接。
其中,所述细胞分析仪还包括第二试剂瓶,其中,所述第二试剂瓶用于装载第二试剂;所述第十五导管的另一端置入所述第二试剂瓶内。
其中,所述细胞分析仪还包括第六开关阀;所述第六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入口处,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入口。
其中,所述细胞分析仪还包括第七开关阀、第八开关阀和废液瓶;所述光检测装置还设置有第一出口,所述反应池设置有第二出口,其中,所述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均与废液瓶连通;所述第七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出口,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出口,所述第八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二出口,用与打开或者关闭第二出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第一导管分别与第一注射器和第一三通阀连接,第二导管分别与采样针和第一三通阀连接,第三导管分别与光检测装置的第一入口和第一三通阀连接,第四导管的一端与光检测装置的第一入口连接,第四导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关阀,第五导管分别第四导管和反应池的第三入口连接,第二开关阀设置于第五导管,第二注射器与第六导管的一端连接,第七导管的两端分别与第六导管和光检测装置的第二入口连接,通过控制采样针、第一注射器、第一三通阀、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向反应池注入血液样本,控制第一试剂添加器向反应池添加第一试剂,待血液样本与第一试剂充分反应后,从第一注射器从反应池抽取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并注入光检测装置,由光检测装置进行白细胞四分类检测,获得白细胞四分类结果,接着控制第二试剂添加器向反应池添加第二试剂,反应池内剩余血液样本与第二试剂进行BASO反应,待反应完成后,从反应池抽取第二部分血液样本,并入注入光检测装置,由光检测装置进行BASO检测,获得血液样本的BASO分类结果,从而获得白细胞五分类;另外,在第二试剂与剩余血液样本充分反应后,也可以采集血液样本的HGB值,和对血液样本中的白细胞进行WBC计数时,实现了通过一套检测通道进行时分复用的方式检测血液样本中白细胞五分类和HGB值,并且白细胞五分类的检测结果更准确,细胞分析仪的结构更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细胞分析仪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细胞分析仪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细胞分析仪20包括第一三通阀21、第一注射器22、第一导管23、采样针24、第二导管25、光检测装置26、第三导管27、第四导管28、第一开关阀29、反应池30、第五导管31、第二注射器32、第六导管33、第七导管34、第三开关阀35、第一试剂添加器36、第二试剂添加器37和第二开关阀38。
第一三通阀21设置有第一端口211、第二端口212和第三端口213,其中,第一端口211可与第二端口212和第三端口213中任意一个连通,当第一端口211与第二端口212连通,则第一端口211与第三端口213之间断开,当第一端口211与第三端口213连通,则第一端口211与第二端口212断开。光检测装置26设置有第一入口261和第二入口262。反应池30设置有第三入口301。第一导管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口211和第一注射器22连接。第二导管25的两端分别与采样针24和第二端口212连接。第三导管2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入口261和第三端口213连接。第四导管28的一端与第一入口261连接,第四导管28与第三导管27连通。第一开关阀29,设置于第四导管28的另一端,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第四导管28的另一端。第五导管31的两端分别与第四导管28和第三入口301连接,其中,第四导管28连接第五导管31的连接点位于第一开关阀29与光检测装置26之间。第二开关阀38,设置于第五导管31。第六导管33的一端与第二注射器32连接。第七导管34的两端分别与第六导管33和第二入口262连接。第三开关阀35设置于第七导管34,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七导管34。第一试剂添加器36用于向反应池30添加第一试剂。第二试剂添加器37用于向反应池30添加第二试剂。
细胞分析仪20具体的操作流程为:控制第一端口211与第二端口212连通,将采样针24置入外部血液容器内,控制第一注射器22从外部血液容器抽取血液样本至第一注射器22内,控制第一端口211与第三端口213连通,关闭第一开关阀29,打开第二开关阀38,控制第一注射器22将血液样本注入反应池30,在血液样本与第一试剂充分反应后,控制第一注射器22从反应池30抽取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关闭第二开关阀38,控制第一注射器22向光检测装置26注入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关闭第三开关阀35,将第六导管33的另一端置入外部稀释液容器,控制第二注射器32从外部稀释液容器中抽取稀释液,打开第三开关阀35,并使第六导管33的另一端关闭,控制第二注射器32向光检测装置26注入稀释液,在稀释液注入光检测装置26后,稀释液会包裹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光检测装置26结合稀释液和第一部分血液样本检测血液样本的白细胞四分类结果,白细胞四分类结果是指血液样本中的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分类结果,清洗干净光检测装置26、第一注射器22、第一导管23、第三导管27、第四导管28和第五导管31,控制第二试剂添加器37向反应池30添加第二试剂,以使剩余血液样本与第二试剂进行BASO(嗜碱性粒细胞)反应,待第二试剂与剩余血液样本充分反应后,控制第一端口211与第三端口213连通,关闭第一开关阀29,打开第二开关阀38,控制第一注射器22从反应池30抽取第二部分血液样本至第三导管27、第一导管23和/或第一注射器22内,关闭第二开关阀38,控制第一注射器22向光检测装置26注入第二部分血液样本,光检测装置26进行BASO测量,获取血液样本中BASO分类结果,由BASO分类结果和白细胞四分类结果获得白细胞五分类结果。另外,在第二试剂与剩余血液样本充分反应后,也可以采集血液样本的HGB(血红蛋白)值。而对血液样本中的白细胞进行WBC(白细胞)计数时,可以在检测血液样本的白细胞四分类结果时进行,也可以在检测BASO分类结果时进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细胞分析仪20仅具有一套检测通道,一套检测通道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实现对于血液样本中白细胞五分类和HGB值的检测,并且白细胞五分类的检测结果更准确。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2,为了方便对第一注射器22进行清洗,或者,在检测白细胞四分类时,通过第一注射器22向光检测装置26注放稀释液,以使稀释液包裹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则细胞分析仪20还包括第八导管39和第四开关阀40。第一注射器22的侧壁设置有侧入口221。第八导管39的两端分别与第六导管33和侧入口连接。第四开关阀40设置于第八导管39,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第八导管39。当第二注射器32吸放稀释液时,控制第四开关阀40关闭,当向第一注射器22注入稀释液时,控制第四开关阀40打开。
为了方便控制第六导管33的另一端的打开或者关闭,细胞分析仪20还包括第五开关阀41。第五开关阀41设置于第六导管33的另一端,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第六导管33的另一端,其中,第六导管33连接第七导管34和第八导管39的连接位于第五开关阀41与第二注射器32之间。
第一试剂添加器36包括第三注射器361、加热池362和第九导管363。第九导管363的两端分别与反应池30和加热池362连接,第三注射器361用于向加热池362添加第一试剂,第一试剂经加热池362加热后流入反应池30。
第一试剂添加器36还包括第二三通阀364、第十导管365、第十一导管366、第十二导管367和第一试剂瓶(图未示)。第二三通阀364设置有第四端口3641、第五端口3642和第六端口3643,第六端口3643可与第四端口3641和第五端口3642中任意一个连通。第十导管365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注射器361和第六端口3643连接,第十一导管366的一端与第五端口3642连接,第十二导管367的两端分别与加热池362和第四端口3641连接。第一试剂瓶用于装置第一试剂。第十一导管366的另一端置入第一试剂瓶内。
第二试剂添加器37包括第四注射器371、第十三导管372、第十四导管373、第十五导管374、第三三通阀375和第二试剂瓶(图未示)。第三三通阀375设置有第七端口3751、第八端口3752和第九端口(未标示),第九端口可与第八端口3752和第七端口3751中任意一个连通。第十三导管372的两端分别与反应池30和第七端口3751连接,第十四导管373的两端分别与第九端口和第四注射器371连接,第十五导管374端口的一端与第八端口3752连接。第二试剂瓶用于装载第二试剂。第十五导管374的另一端置入第二试剂瓶内。
为了对进入光检测装置26的血液样本进行控制,细胞分析仪20还包括第六开关阀(图未示)。第六开关阀设置于第一入口261处,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第一入口261。需要说明的是:第六开关阀不影响第三导管27和第四导管28之间的连通。
为了方便收集废液,细胞分析仪20还包括第七开关阀(图未示)、第八开关阀(图未示)和废液瓶(图未示)。光检测装置26还设置有第一出口363,反应池30设置有第二出口302,其中,第一出口363和第二出口302均与废液瓶连通。第七开关阀设置于第一出口363,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第一出口363,第八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二出口302,用与打开或者关闭第二出口30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导管23分别与第一注射器22和第一三通阀21连接,第二导管25分别与采样针24和第一三通阀21连接,第三导管27分别与光检测装置26的第一入口261和第一三通阀21连接,第四导管28的一端与光检测装置26的第一入口261连接,第四导管28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关阀29,第五导管31分别第四导管28和反应池30的第三入口301连接,第二开关阀38设置于第五导管31,第二注射器32与第六导管33的一端连接,第七导管34的两端分别与第六导管33和光检测装置26的第二入口262连接,通过控制采样针24、第一注射器22、第一三通阀21、第一开关阀29和第二开关阀38,向反应池30注入血液样本,控制第一试剂添加器36向反应池30添加第一试剂,待血液样本与第一试剂充分反应后,从第一注射器22从反应池30抽取第一部分血液样本,并注入光检测装置26,由光检测装置26进行白细胞四分类检测,获得白细胞四分类结果,接着控制第二试剂添加器37向反应池30添加第二试剂,反应池30内剩余血液样本与第二试剂进行BASO反应,待反应完成后,从反应池30抽取第二部分血液样本,并入注入光检测装置26,由光检测装置26进行BASO检测,获得血液样本的BASO分类结果,从而获得白细胞五分类;另外,在第二试剂与剩余血液样本充分反应后,也可以采集血液样本的HGB值,和对血液样本中的白细胞进行WBC计数时,实现了通过一套检测通道进行时分复用的方式检测血液样本中白细胞五分类和HGB值,并且白细胞五分类的检测结果更准确,细胞分析仪20的结构更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三通阀,设置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其中,所述第一端口可与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中任意一个连通;
第一注射器;
第一导管,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一注射器连接;
采样针;
第二导管,其两端分别与所述采样针和第二端口连接;
光检测装置,设置有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
第三导管,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入口和第三端口连接;
第四导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入口连接,所述第四导管与第三导管连通;
第一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四导管的另一端,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四导管的另一端;
反应池,设置有第三入口;
第五导管,其两端分别与第四导管和第三入口连接,其中,所述第四导管连接第五导管的连接点位于第一开关阀与所述光检测装置之间;
第二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五导管;
第二注射器;
第六导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注射器连接;
第七导管,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六导管和第二入口连接;
第三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七导管,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七导管;
第一试剂添加器,用于向所述反应池添加第一试剂;
第二试剂添加器,用于向所述反应池添加第二试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胞分析仪还包括第八导管和第四开关阀;
所述第一注射器的侧壁设置有侧入口;
所述第八导管的两端分别与第六导管和侧入口连接;
所述第四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八导管,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八导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胞分析仪还包括第五开关阀;
所述第五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六导管的另一端,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六导管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六导管连接所述第七导管和第八导管的连接位于所述第五开关阀与第二注射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试剂添加器包括第三注射器、加热池和第九导管;
所述第九导管的两端分别与反应池和加热池连接,所述第三注射器用于向加热池添加第一试剂,所述第一试剂经所述加热池加热后流入反应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试剂添加器还包括第二三通阀、第十导管、第十一导管和第十二导管;
所述第二三通阀设置有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所述第六端口可与第四端口和第五端口中任意一个连通;
所述第十导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注射器和第六端口连接,所述第十一导管的一端与第五端口连接,所述第十二导管的两端分别与加热池和第四端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胞分析仪还包括第一试剂瓶,其中,所述第一试剂瓶用于装置第一试剂;
所述第十一导管的另一端置入所述第一试剂瓶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试剂添加器包括第四注射器、第十三导管、第十四导管、第十五导管和第三三通阀;
所述第三三通阀设置有第七端口、第八端口和第九端口,所述第九端口可与第八端口和第七端口中任意一个连通;
所述第十三导管的两端分别与反应池和第七端口连接,所述第十四导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九端口和第四注射器连接,所述第十五导管端口的一端与第八端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胞分析仪还包括第二试剂瓶,其中,所述第二试剂瓶用于装载第二试剂;
所述第十五导管的另一端置入所述第二试剂瓶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胞分析仪还包括第六开关阀;
所述第六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入口处,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胞分析仪还包括第七开关阀、第八开关阀和废液瓶;
所述光检测装置还设置有第一出口,所述反应池设置有第二出口,其中,所述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均与废液瓶连通;
所述第七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出口,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出口,所述第八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二出口,用与打开或者关闭第二出口。
CN201610227602.XA 2016-04-13 2016-04-13 一种细胞分析仪 Pending CN1058028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7602.XA CN105802847A (zh) 2016-04-13 2016-04-13 一种细胞分析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7602.XA CN105802847A (zh) 2016-04-13 2016-04-13 一种细胞分析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02847A true CN105802847A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60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27602.XA Pending CN105802847A (zh) 2016-04-13 2016-04-13 一种细胞分析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0284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3363A (zh) * 2017-01-12 2018-07-20 长春市布拉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细胞分析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血细胞分析仪
WO2020227855A1 (zh) * 2019-05-10 2020-11-19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检测装置和样本检测装置的运行方法
CN112444619A (zh) * 2019-08-30 2021-03-05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阻抗法计数装置及血液细胞分析仪
CN113030478A (zh) * 2019-12-25 2021-06-25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特定蛋白反应池及特定蛋白的检测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1656B1 (en) * 1998-03-04 2001-03-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echnique for optimizing MR-bias current
CN104297497A (zh) * 2013-07-16 2015-01-21 成都深迈瑞医疗电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血液分析方法、控制装置和血液细胞分析仪
CN104297108A (zh) * 2013-07-16 2015-01-21 成都深迈瑞医疗电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粒子分析仪及其液路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1656B1 (en) * 1998-03-04 2001-03-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echnique for optimizing MR-bias current
CN104297497A (zh) * 2013-07-16 2015-01-21 成都深迈瑞医疗电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血液分析方法、控制装置和血液细胞分析仪
CN104297108A (zh) * 2013-07-16 2015-01-21 成都深迈瑞医疗电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粒子分析仪及其液路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鲁杭等: "《分析医学实验技术》", 30 April 2014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3363A (zh) * 2017-01-12 2018-07-20 长春市布拉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细胞分析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血细胞分析仪
CN108303363B (zh) * 2017-01-12 2023-08-22 长春市布拉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细胞分析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血细胞分析仪
WO2020227855A1 (zh) * 2019-05-10 2020-11-19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检测装置和样本检测装置的运行方法
CN112444619A (zh) * 2019-08-30 2021-03-05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阻抗法计数装置及血液细胞分析仪
CN112444619B (zh) * 2019-08-30 2023-12-19 深圳迈瑞动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阻抗法计数装置及血液细胞分析仪
CN113030478A (zh) * 2019-12-25 2021-06-25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特定蛋白反应池及特定蛋白的检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15609B2 (en) Blood analysis method, control device and blood cell analyzer
CN105802847A (zh) 一种细胞分析仪
US20180049686A1 (en) Biological Fluid Separation Device and Biological Fluid Separation and Testing System
CN105334332B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样本采集和分配方法
CN105699380A (zh) 一种可同时测量crp和血常规的分析设备和方法
DE60026933D1 (de) Einleitung eines analytischen Messungverfahrens für Blut
CN205656141U (zh) 一种可同时测量crp和血常规的分析设备
US20140134051A1 (en) Automated platelet function analyzer and its analytical methods
US9833182B2 (en) Biological fluid separation device and biological fluid separation and testing system
CN109932520A (zh) 血液检测装置
CN104297108A (zh) 粒子分析仪及其液路系统
CN206648928U (zh) 一种多参数血液分析仪
CN103604679A (zh)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捕获仪及其捕获染色方法
CN107918031A (zh) 一种液体样本导流装置及含有该导流装置的检测设备
CN206756858U (zh) 一种液体样本导流装置、检测试条及检测仪器
CN102262082B (zh) 光纤传感分子印迹在线检测生物样品中异丙酚的方法和光纤传感分子印迹在线检测装置
CN202057582U (zh) 可同时进行吸光度和荧光检测的流动比色池
CN103543279B (zh) 一种便携式血液定量检测装置
CN106885915A (zh) 一种新型血液分析仪及方法
CN106754720A (zh)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富集与显微成像样本制作装置
CN104034761B (zh) 一种检测气味结合蛋白与信息素结合过程的装置及方法
CN209529144U (zh) 静脉血样采集针及采血组套
CN116087542A (zh) 样本分析仪和样本检测方法
CN208270310U (zh) 一种定量式血浆采集光盘
CN110412256A (zh) 一种血液样本测试芯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