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98250B - 一种中间坯的确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间坯的确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98250B
CN105798250B CN201610166088.3A CN201610166088A CN105798250B CN 105798250 B CN105798250 B CN 105798250B CN 201610166088 A CN201610166088 A CN 201610166088A CN 105798250 B CN105798250 B CN 1057982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grade
steel
content
constituent content
gr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660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98250A (zh
Inventor
邱木生
黄学启
崔阳
李丁
李一丁
黄�俊
赵虎
李亚东
吕利鸽
庞二帅
王朝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a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a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ang Corp filed Critical Shouga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16608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982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98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8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98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82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6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or operations
    • B22D11/18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or operations for pou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4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manganes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 Of Steel In Its Molten Sta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间坯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钢种及第二钢种的预设组分含量;当确定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与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存在交集区间,且所述第一钢种的实际组分含量与所述第二钢种的实际组分含量均在所述交集区间内,则确定所述中间坯为所述第一钢种或所述第二钢种;如此,当采用同一中间包来浇注不同钢种时,通过优化不同钢种的连浇规则,在生产大批量、多钢种时,保证了目标钢种成分的稳定性并可以正确划分中间坯,减少跨级别降级改判、成分不合及铸坯判废的目的,从而确保了产品质量,避免经济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中间坯的确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间坯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生产中间坯时,为减少连铸生产过程中的切换、降低生产成本和实现连续生产,常采用连铸异钢种连浇工艺,即在大生产时将两不同成分钢种混合在一个中间包中混合浇注,异钢种连浇产生的中间坯因无法精确掌握连浇坯的成分差异导致难以确定中间坯的钢种。
随着品种结构的优化,客户层次的变化,炼钢将面临批量小,浇次短,周期紧张的生产形势,给生产组织带来很大的不便,如应对不当,将影响生产计划的完成和合同的兑现。目前的异钢种连浇规则及中间坯划分主要包括两个问题:第一,异钢种连浇规则虽设计全面,覆盖到所有连浇钢种,连浇产生的中间坯划分根据连浇钢种来逐一区别对待。但这种方法对生产组织、工序衔接、岗位操作要求极高,迫使操作人员必须掌握各个类别的连浇钢种的中间坯判定方法,对于订单量有限,级别高、成分差异大的钢种频繁冶炼的生产节奏,这种方法往往行不通。
第二,为了克服中间坯划分方法的难点,在连铸生产异钢种连浇时一般统一将中间坯改判到某一规定的宽成分范围钢种。这种大量的宽成分范围中间坯若没有合适订单及时消耗,将造成板坯积压,造成经济损失。
基于此,目前亟需优化连浇规则及中间坯的确定方法,精确确定中间坯的钢种,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降低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间坯的确定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精确确定中间坯的钢种,导致生产效率降低,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经济损失增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间坯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钢种及第二钢种的预设组分含量;
当确定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与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存在交集区间,且所述第一钢种的实际组分含量与所述第二钢种的实际组分含量均在所述交集区间内,则确定所述中间坯为所述第一钢种或所述第二钢种。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第一钢种的实际组分含量或所述第二钢种的实际组分含量不在所述交集区间内,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中间坯为所述第二钢种;其中,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包含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第一钢种的实际组分含量与所述第二钢种的实际组分含量均不在所述交集区间内,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中间坯为兜底钢种;其中,所述兜底钢种为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与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取并集时的钢种;或者为比所述并集区间更宽范围的钢种。
上述方案中,当确定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与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不存在交集区间时,确定所述中间坯为所述兜底钢种。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钢种及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包括:碳、硅、錳、磷及硫。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钢种及第二钢种包括:IF钢及合金钢。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包括:C:(0,0.0020]、Si:(0,0.01]、Mn:(0.6,1.4]、P:(0,0.01]、S:(0,0.01]。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包括:C:(0,0.0040]、Si:(0,0.03]、Mn:(0.5,1.5]、P:(0,0.015]、S:(0,0.012]。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包括:C:(0,0.0020]、Si:(0,0.02]、Mn:(0.8,1.4]、P:(0,0.01]、S:(0,0.012]。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包括:C:(0,0.0015]、Si:(0,0.03]、Mn:(0.4,0.7]、P:(0,0.015]、S:(0,0.01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间坯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钢种及第二钢种的预设组分含量;当确定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与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存在交集区间,且所述第一钢种的实际组分含量与所述第二钢种的实际组分含量均在所述交集区间内,则确定所述中间坯为所述第一钢种或所述第二钢种;如此,当采用同一中间包来浇注不同钢种时,通过优化不同钢种的连浇规则,在生产大批量、多钢种时,保证了目标钢种成分的稳定性并可以正确划分中间坯,减少跨级别降级改判、成分不合及铸坯判废的目的,从而确保了产品质量,避免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间坯的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采用连铸异钢种连浇工艺生产中间坯时,为了减少跨级别降级改判、成分不合及铸坯判废目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损失,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间坯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钢种及第二钢种的预设组分含量;当确定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与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存在交集区间,且所述第一钢种的实际组分含量与所述第二钢种的实际组分含量均在所述交集区间内,则确定所述中间坯为所述第一钢种或所述第二钢种。
下面通过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间坯的确定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获取第一钢种及第二钢种的预设组分含量。
本步骤中,在采用同一个中间包来浇注不同钢种时,需要获取第一钢种及第二钢种的预设的组分含量。其中,所述第一钢种及所述第二钢种的预设的组分含量包括两种情况:所述第一钢种及所述第二钢种的预设的组分含量存在交集区间;所述第一钢种及所述第二钢种的预设的组分含量不存在交集区间。
这里,所述第一钢种为当前浇注钢种,所述第二钢种为下炉异钢种;所述第一钢种及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包括:碳C、硅Si、錳Mn、磷P及硫S。所述第一钢种及第二钢种可以包括:IF钢、合金钢及碳工钢等。
步骤111,当确定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与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存在交集区间,且所述第一钢种的实际组分含量与所述第二钢种的实际组分含量均在所述交集区间内,则确定所述中间坯为所述第一钢种或所述第二钢种。
本步骤中,获取到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与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后,判断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与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是否存在交集区间,如果存在,且所述第一钢种的实际组分含量与所述第二钢种的实际组分含量均在所述交集区间内,则确定所述中间坯可以为所述第一钢种或所述第二钢种。
而当确定所述第一钢种的实际组分含量或所述第二钢种的实际组分含量不在所述交集区间内,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中间坯为所述第二钢种;其中,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应包含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比如,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为(0,0.0020],那么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为(0,0.0040]。
这里,当确定所述第一钢种的实际组分含量与所述第二钢种的实际组分含量均不在所述交集区间内,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中间坯确定为兜底钢种;其中,所述兜底钢种为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与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取并集时的钢种,或者比并集更宽范围的钢种。比如,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为(0,0.0020],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为(0,0.0030],那么所述中间坯的组分含量可以为(0,0.0030]或者(0,0.0050]。
进一步地,当确定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与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不存在交集区间时,确定所述中间坯为所述兜底钢种。其中,所述兜底钢种为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与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取并集时的钢种;或者比并集更宽范围的钢种。比如,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为[0.8,1.4],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为[0.4,0.7],那么所述中间坯的组分含量可以为[0.3,1.4]或者[0.3,1.5]。
本发明提供的中间坯的确定方法,当采用同一中间包来浇注不同钢种时,通过优化不同钢种的连浇规则,在生产大批量、多钢种时,保证了目标钢种成分的稳定性并可以正确划分中间坯,减少跨级别降级改判、成分不合及铸坯判废的目的,从而确保了产品质量,避免经济损失。
实施例二
实际应用时,以某炼钢厂的某生产线为例,预设的第一钢种的组分及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如表1所示:
表1
钢种 C Si Mn P S
第一钢种 (0,0.0020] (0,0.01] [0.6,1.4] (0,0.010] (0,0.010]
第二钢种 (0,0.0040] (0,0.03] [0.5,1.5] (0,0.015] (0,0.012]
交集区间 (0,0.0020] (0,0.01] [0.6,1.4] (0,0.010] (0,0.010]
如表1所示,所述第一钢种的C含量为(0,0.0020]、所述第二钢种的C含量为(0,0.0040],那么所述第一钢种与所述第二钢种C含量成分交集区间为(0,0.0020]。
所述第一钢种的Si含量为(0,0.01]、所述第二钢种的Si含量为(0,0.03],那么所述第一钢种与所述第二钢种Si含量成分交集区间为(0,0.01]。
所述第一钢种的Mn含量为(0.6,1.4]、所述第二钢种的Mn含量为(0.5,1.5],那么所述第一钢种与所述第二钢种Mn含量成分交集区间为(0.6,1.4]。
所述第一钢种的P含量为(0,0.010]、所述第二钢种的P含量为(0,0.015],那么所述第一钢种与所述第二钢种P含量成分交集区间为(0,0.010]。
所述第一钢种的S含量为(0,0.010]、所述第二钢种的S含量为(0,0.012],那么所述第一钢种与所述第二钢种S含量成分交集区间为(0,0.010]。
这时,如果第一钢种及第二钢种的C、Si、Mn、P及S的实际冶炼组分分别在各个交集区间内,则可以将中间坯确定为所述第一钢种或所述第二钢种。
如果第一钢种与第二钢种中只有一种钢种C、Si、Mn、P及S的实际组分存在各个交集区间内,那么将所述中间坯确定为所述第二钢种;其中,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应包含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
实施例三
实际应用时,以某炼钢厂的某生产线为例,预设的第一钢种的组分及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如表2所示:
表2
如表2所示,所述C、Si、Mn、P及S只是第一钢种和第二钢种的主要组分,所述第一钢种的C含量为(0,0.0020]、所述第二钢种的C含量为(0,0.0030];所述第一钢种的Si含量为(0.01,0.02]、所述第二钢种的Si含量为(0,0.03];所述第一钢种的Mn含量为(0.4,1.4]、所述第二钢种的Mn含量为(0.7,1.5];所述第一钢种的P含量为(0,0.012]、所述第二钢种的P含量为(0,0.015];所述第一钢种的S含量为(0,0.010]、所述第二钢种的S含量为(0,0.010]。
这里,所述第一钢种Mn含量的实际组分含量为0.5,不在第一钢种与第二钢种Mn含量的交集区间内;所述第二钢种C含量和P含量的实际组分均不在各自的交集区间内,因此视为所述第一钢种各成分的实际组分与所述第二钢种各成分的实际组分均不在各交集区间内,此时将中间坯统一确定为兜底钢种。
所述兜底钢种的C含量为(0,0.0050]、Si含量为(0,0.04]、Mn含量(0.3,1.5]、S含量为(0,0.015]、S含量为(0,0.015]。
实施例四
相应于实施例三,如表3所示,当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与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不存在交集区间时,也确定所述中间坯为所述兜底钢种。
表3
钢种 C Si Mn P S
第一钢种 (0,0.0020] (0,0.02] [0.8,1.4] (0,0.010] (0,0.012]
第二钢种 (0,0.0015] (0,0.03] [0.4,0.7] (0,0.015] (0,0.012]
兜底钢种 (0,0.0050] (0.,0.04] [0.3,1.5] (0,0.015] (0,0.015]
本发明提供的中间坯的确定方法,当采用同一中间包来浇注不同钢种时,通过优化不同钢种的连浇规则,在生产大批量、多钢种时,保证了目标钢种成分的稳定性并可以正确划分中间坯,减少跨级别降级改判、成分不合及铸坯判废的目的,从而确保了产品质量,避免经济损失。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中间坯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钢种及第二钢种的预设组分含量;
当确定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与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存在交集区间,且所述第一钢种的实际组分含量与所述第二钢种的实际组分含量均在所述交集区间内,则确定所述中间坯为所述第一钢种或所述第二钢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钢种的实际组分含量或所述第二钢种的实际组分含量不在所述交集区间内,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中间坯为所述第二钢种;其中,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包含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钢种的实际组分含量与所述第二钢种的实际组分含量均不在所述交集区间内,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中间坯为兜底钢种;其中,所述兜底钢种为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与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取并集时的钢种;或者为比所述并集区间更宽范围的钢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定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与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不存在交集区间时,确定所述中间坯为所述兜底钢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种及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包括:碳、硅、錳、磷及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种及第二钢种包括:IF钢及合金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包括:C:(0,0.0020]、Si:(0,0.01]、Mn:(0.6,1.4]、P:(0,0.01]、S:(0,0.0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包括:C:(0,0.0040]、Si:(0,0.03]、Mn:(0.5,1.5]、P:(0,0.015]、S:(0,0.012]。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种的组分含量包括:C:(0,0.0020]、Si:(0,0.02]、Mn:(0.8,1.4]、P:(0,0.01]、S:(0,0.012]。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种的组分含量包括:C:(0,0.0015]、Si:(0,0.03]、Mn:(0.4,0.7]、P:(0,0.015]、S:(0,0.012]。
CN201610166088.3A 2016-03-22 2016-03-22 一种中间坯的确定方法 Active CN1057982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6088.3A CN105798250B (zh) 2016-03-22 2016-03-22 一种中间坯的确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6088.3A CN105798250B (zh) 2016-03-22 2016-03-22 一种中间坯的确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8250A CN105798250A (zh) 2016-07-27
CN105798250B true CN105798250B (zh) 2018-01-23

Family

ID=56453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66088.3A Active CN105798250B (zh) 2016-03-22 2016-03-22 一种中间坯的确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982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3884A (zh) * 2019-10-10 2020-01-03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钢多级用管线钢坯料生产方法
CN112159923B (zh) * 2020-09-09 2022-06-28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浇钢种及用于异形坯异钢种稳定混浇的生产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9577A (zh) * 2013-06-21 2013-09-04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钢号查询对照系统
CN103706775A (zh) * 2013-12-13 2014-04-09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宽厚板连铸机同浇次异钢种长连浇操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34548A (ja) * 1999-05-25 2000-12-05 Sanyo Special Steel Co Ltd 同一タンディッシュ内溶鋼混合連々鋳による連続鋳造法
JP2002346703A (ja) * 2001-05-29 2002-12-04 Kawasaki Steel Corp 連々鋳用溶鋼の溶製量決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9577A (zh) * 2013-06-21 2013-09-04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钢号查询对照系统
CN103706775A (zh) * 2013-12-13 2014-04-09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宽厚板连铸机同浇次异钢种长连浇操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最大独立集旳钢种集约问题求解方法;易剑等;《系统工程学报》;20140630;第29卷(第3期);414-422 *
连铸坯异钢种混浇的探索;王嘉祺;《宽厚板》;20140228;第20卷(第l期);30-3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8250A (zh) 2016-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auliuk et al. Steel all over the world: Estimating in-use stocks of iron for 200 countries
CN102601331B (zh) 一种改善400mm特厚板坯中心偏析的方法
CN105798250B (zh) 一种中间坯的确定方法
CN108256260A (zh) 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的连铸坯质量预测方法
CN103706775A (zh) 宽厚板连铸机同浇次异钢种长连浇操作方法
Deng et al. A new double calcium treatment method for clean steel refining
Huang et al. Precipitation behavior of large primary carbides in cast H13 steel
CN108733959B (zh) 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铸锭质量评价方法
CN108504815A (zh) 一种转炉合金加入自动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3602883A (zh) 球墨铸铁铸件
CN111304406A (zh) 一种钢包底吹氩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238934A (zh) 一种降低高温合金中氮含量的真空感应熔炼方法
CN106498110B (zh) 一种油气井膨胀管用钢的冶炼方法
CN112232703A (zh) 铸坯质量判定方法及系统
CN107350442B (zh) 采用电磁搅拌改善板坯内部质量的方法
CN107999717A (zh) 一种宽厚规格板坯异钢种连浇生产工艺
CN102809538B (zh) 一种铸铁碳当量精确值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CN104646447B (zh) 一种8mm直径低氧铜杆不同等级生产控制方法
CN102896287B (zh) 用于改善连铸坯内部质量的方法和系统
CN109317628A (zh) Yq450nqr1乙字钢大方坯角部裂纹控制方法
CN106670416B (zh) 一种适用于碳、硅、锰元素含量均不交叉的异钢种连浇方法
CN108588323A (zh) 一种炼钢连铸工业过程优化控制方法
CN109840309B (zh) 一种铁水脱硫剂用量的计算方法
CN107790662A (zh) 一种控制板坯中心偏析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48146B (zh) 一种弹簧钢的连浇连铸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41 Shijingshan Road, Beijing, No. 68, No.

Patentee after: Shougang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41 Shijingshan Road, Beijing, No. 68, No.

Patentee before: Capital Iron & Steel General Compan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