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90875A - 一种交叉调度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叉调度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90875A
CN105790875A CN201410817849.8A CN201410817849A CN105790875A CN 105790875 A CN105790875 A CN 105790875A CN 201410817849 A CN201410817849 A CN 201410817849A CN 105790875 A CN105790875 A CN 1057908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time slot
intermediate frame
slot frame
business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178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90875B (zh
Inventor
赖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echips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1784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9087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81402 priority patent/WO201610155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790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0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90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08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交叉调度方法,包括:接收业务信息;将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映射或解映射至第一时隙帧;基于所述第一时隙帧的第一时隙位置,将所述第一时隙帧映射至第一中间帧;所述第一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帧与所述第一中间帧的对应关系;基于所述第一中间帧的第一指示位置,发送所述第一中间帧;所述第一指示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一中间帧中第一时隙帧所对应的目的端芯片地址;所述目的端芯片为所述业务信息对应的目的端芯片。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交叉调度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交叉调度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传送网络(OTN,OpticalTransportNetwork)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交叉调度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业务的飞速增长,特别是宽带、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视频等业务的飞速发展,对光传送网络(OTN)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
一方面,要求OTN能够具有集群式交叉功能,以提供海量带宽,适应业务的不断增长;但是,所述集群式交叉功能,需要在OTN中增加交叉芯片,以使OTN中的成帧处理(Framer)芯片和所述交叉芯片配合,但是,当所述OTN中加入交叉芯片后,会包含有交叉芯片和Framer芯片的节点的机架庞大,且使该节点能耗增加,进而增加该节点成本,因此,增加交叉芯片的集群式交叉功能只适用于骨干节点;
另一方面,还需要OTN能够具备小容量的交叉功能;但是,现有技术中,并不能满足上述需求,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交叉调度方法,以满足上述需求。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叉调度方法及其装置,能够在不使用交叉芯片的条件下,实现交叉调度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叉调度方法,应用于源端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业务信息;
将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映射或解映射至第一时隙帧;
基于所述第一时隙帧的第一时隙位置,将所述第一时隙帧映射至第一中间帧;所述第一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帧与所述第一中间帧的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第一中间帧的第一指示位置,发送所述第一中间帧;所述第一指示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一中间帧中第一时隙帧所对应的目的端芯片地址;所述目的端芯片为所述业务信息对应的目的端芯片。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第一中间帧中映射有N个第一时隙帧时,所述N个第一时隙帧中的第一个第一时隙帧、第二个第一时隙帧至第N个第一时隙帧各自对应的第一时隙位置均与所述第一中间帧对应;所述N个第一时隙帧中的第一个第一时隙帧、第二个第一时隙帧至第N个第一时隙帧对应的目的端芯片地址相同;其中,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上述方案中,当接收到的业务信息为K个时,所述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K个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别映射或解映射至第一时隙帧、第二时隙帧、第i时隙帧至第K个时隙帧;所述i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K的正整数;
基于所述第i时隙帧的第i时隙位置,将所述第i时隙帧映射至第i中间帧;所述第i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i时隙帧与所述第i中间帧的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第i中间帧的第i指示位置,发送所述第i中间帧;所述第i指示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i中间帧中第i时隙帧所对应的第i目的端芯片地址;所述第i目的端芯片为所述K个业务信息中的第i业务信息对应的目的端芯片。
上述方案中,所述发送所述第i中间帧,包括:
将所述第i中间帧中的帧头信息替换成第一帧头信息;所述第一帧头信息为第一中间帧、第二中间帧、第i中间帧至第K中间帧中统一的帧头信息;
发送帧头信息为第一帧头信息的所述第i中间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交叉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目的端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中间帧;
将所述第一中间帧解映射至第一时隙帧;
基于所述第一时隙帧的第一时隙位置,将所述第一时隙帧映射或解映射至业务信息;所述第一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帧与所述业务信息的对应关系;
发送所述业务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交叉调度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业务信息;
第一映射单元,用于将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映射或解映射至第一时隙帧;
第二映射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隙帧的第一时隙位置,将所述第一时隙帧映射至第一中间帧;所述第一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帧与所述第一中间帧的对应关系;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中间帧的第一指示位置,发送所述第一中间帧;所述第一指示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一中间帧中第一时隙帧所对应的目的端芯片地址;所述目的端芯片为所述业务信息对应的目的端芯片。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第一中间帧中映射有N个第一时隙帧时,所述N个第一时隙帧中的第一个第一时隙帧、第二个第一时隙帧至第N个第一时隙帧各自对应的第一时隙位置均与所述第一中间帧对应;所述N个第一时隙帧中的第一个第一时隙帧、第二个第一时隙帧至第N个第一时隙帧对应的目的端芯片地址相同;其中,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上述方案中,当接收到的业务信息为K个时,所述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对应地,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K个业务信息;
所述第一映射单元,还用于将K个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别映射或解映射至第一时隙帧、第二时隙帧、第i时隙帧至第K个时隙帧;所述i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K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映射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i时隙帧的第i时隙位置,将所述第i时隙帧映射至第i中间帧;所述第i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i时隙帧与所述第i中间帧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i中间帧的第i指示位置,发送所述第i中间帧;所述第i指示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i中间帧中第i时隙帧所对应的第i目的端芯片地址;所述第i目的端芯片为所述K个业务信息中的第i业务信息对应的目的端芯片。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i中间帧中的帧头信息替换成第一帧头信息;所述第一帧头信息为第一中间帧、第二中间帧、第i中间帧至第K中间帧中统一的帧头信息;
还用于发送帧头信息为第一帧头信息的所述第i中间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交叉调度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中间帧;
第一解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中间帧解映射至第一时隙帧;
第二解映射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隙帧的第一时隙位置,将所述第一时隙帧映射或解映射至业务信息;所述第一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帧与所述业务信息的对应关系;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业务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交叉调度方法及其装置,能够将接收到的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映射或解映射至第一时隙帧;并基于所述第一时隙帧的第一时隙位置,将所述第一时隙帧映射至第一中间帧;进而基于所述第一中间帧的第一指示位置,将所述第一中间帧发送至与所述业务信息对应的目的端芯片,如此,实现交叉调度的目的。
另外,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无需使用交叉芯片,就能实现交叉调度的目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降低调度成本、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交叉调度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交叉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交叉调度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交叉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交叉调度方法的具体实现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交叉调度方法的具体实现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源端Framer芯片中时隙帧与中间帧的映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交叉调度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所述方法应用于源端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业务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源端芯片可以采用Framer芯片,即源端Framer芯片;进一步地,所述源端Framer芯片在其客户侧能够接收各种类型的业务信息,例如,OTN业务信息、以太网业务信息等。
步骤102:将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映射或解映射至第一时隙帧;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源端Framer芯片在其客户侧接收到各种类型的业务信息后,所述源端Framer芯片将所述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映射或解映射至光通道数据单元(ODUK)中,并进一步将映射或解映射至ODUK的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按照时隙帧的要求映射或解映射至ODUK时隙帧中,即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时隙帧中。
这里,由于业务信息的业务类型不同,使得业务信息对应的业务速率不同,因此,在将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映射或解映射至ODUK时隙帧中,也即第一时隙帧中时,要根据所述ODUK时隙帧的结构设置不同数量的填充区域。
步骤103:基于所述第一时隙帧的第一时隙位置,将所述第一时隙帧映射至第一中间帧;所述第一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帧与所述第一中间帧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中,所述源端Framer芯片在其背板发送侧对ODUK时隙帧,也即第一时隙帧按时隙位置进行交叉调度,也就是说,所述源端Framer芯片在其背板发送侧,依据所述第一时隙帧对应的第一时隙位置,将所述第一时隙帧映射至第一中间帧中;由于所述第一时隙位置与所述第一中间帧对应,又由于所述第一中间帧与所述业务信息对应的目的端芯片地址对应,所以,所述第一时隙帧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中间帧发送至与所述第一时隙帧对应的目的端芯片,也即发送至于所述业务信息对应的目的端芯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间帧的结构与OTN帧结构类相似,是一种用来承载ODUK时隙帧的容器;所以,所述源端Framer芯片能够将不同的ODUK时隙帧分时隙混装入中间帧结构中。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第一中间帧中映射有N个第一时隙帧时,所述N个第一时隙帧中的第一个第一时隙帧、第二个第一时隙帧至第N个第一时隙帧各自对应的第一时隙位置均与所述第一中间帧对应;所述N个第一时隙帧中的第一个第一时隙帧、第二个第一时隙帧至第N个第一时隙帧对应的目的端芯片地址相同;其中,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源端Framer芯片能够同时或依次接收到不同业务类型的N个业务信息,所述源端Framer芯片能够将所述N个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映射或解映射至N个第一时隙帧中,当所述N个第一时隙帧中的每一第一时隙帧对应的第一时隙位置均与所述第一中间帧对应时,所述N个第一时隙帧均映射至第一中间帧中;
也就是说,所述第一中间帧中能够包含有N个第一时隙帧,所述N个第一时隙帧中每一第一时隙帧对应的第一时隙位置均指向所述第一中间帧,也即,所述N个第一时隙帧中的每一第一时隙帧对应的第一时隙位置均与所述第一中间帧对应,因此,所述源端Framer芯片将所述N个第一时隙帧均映射至第一中间帧中。
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源端Framer芯片还能够同时或依次接收到不同业务类型的K个业务信息,也即第一业务信息、第二业务信息、第i业务信息至第K业务信息;此时,所述源端Framer芯片分别将所述K个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映射或解映射至第一时隙帧、第二时隙帧、第i时隙帧至第K时隙帧中;其中,所述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i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K的正整数;
由于每一时隙帧对应一时隙位置,即第i时隙帧对应第i时隙位置;而且,所述第i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i时隙帧与中间帧的对应关系;具体地,所述第一时隙位置对应第一中间帧,第二时隙位置对应第二中间帧,第i时隙位置对应第i中间帧,第K时隙位置对应第K中间帧,所以,所述源端Framer芯片还能够基于第一时隙位置、第二时隙位置、第i时隙位置至第K时隙位置,将所述第一时隙帧、第二时隙帧、第i时隙帧至第K时隙帧对应映射至第一中间帧、第二中间帧、第i中间帧至第K中间帧中。
步骤104:基于所述第一中间帧的第一指示位置,发送所述第一中间帧;所述第一指示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一中间帧中第一时隙帧所对应的目的端芯片地址;所述目的端芯片为所述业务信息对应的目的端芯片。
本实施例中,所述源端Framer芯片,在其背板发送侧,能够基于所述第一中间帧的第一指示位置,将所述第一中间帧发送至、与所述第一指示位置对应的目的端芯片中,如此,所述源端Framer芯片,通过所述第一时隙位置、第一指示位置,将携带有所述第一时隙帧的所述第一中间帧发送至于所述第一时隙帧对应的目的端芯片中,实现交叉调度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源端Framer芯片在其背板发送侧,将待发送的中间帧结构统一为帧头信息为第一帧头信息的中间帧后对齐发送;由于所述源端Framer芯片的背板SerDes接口与待发送的中间帧对应的目的端芯片互连,也就是说,通过所述源端Framer芯片的背板SerDes接口,能够将源端Framer芯片与待发送的中间帧对应的目的端芯片互连,进而形成MESH结构,因此,所述源端Framer芯片能够将中间帧发送至目的端芯片,进而为实现交叉调度奠定了基础。
上述方案中,当接收到的业务信息为K个时,所述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K个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别映射或解映射至第一时隙帧、第二时隙帧、第i时隙帧至第K个时隙帧;所述i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K的正整数;
基于所述第i时隙帧的第i时隙位置,将所述第i时隙帧映射至第i中间帧;所述第i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i时隙帧与所述第i中间帧的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第i中间帧的第i指示位置,发送所述第i中间帧;所述第i指示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i中间帧中第i时隙帧所对应的第i目的端芯片地址;所述第i目的端芯片为所述K个业务信息中的第i业务信息对应的目的端芯片。
具体地,当接收到的业务信息为K个时,所述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K个业务信息中的第一业务信息、第二业务信息、第i业务信息至第K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别映射或解映射至第一时隙帧、第二时隙帧、第i时隙帧至第K个时隙帧;所述i为大于等于1小于K的正整数;
基于所述第一时隙帧的第一时隙位置、第二时隙帧的第二时隙位置、第i时隙帧的第i时隙位置至第K时隙帧的第K时隙位置,将所述第一时隙帧、第二时隙帧、第i时隙帧至第K个时隙帧对应映射至第一中间帧、第二中间帧、第i中间帧至第K中间帧;所述第一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帧与所述第一中间帧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二时隙帧与所述第二中间帧的对应关系;所述第i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i时隙帧与所述第i中间帧的对应关系;所述第K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K时隙帧与所述第K中间帧的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第一中间帧的第一指示位置、第二中间帧的第二指示位置、第i中间帧的第i指示位置至第K中间帧的第K指示位置,发送所述第一中间帧、第二中间帧、第i中间帧至第K中间帧;所述第一指示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一中间帧中第一时隙帧所对应的第一目的端芯片地址;所述第二指示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二中间帧中第二时隙帧所对应的第二目的端芯片地址;所述第i指示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i中间帧中第i时隙帧所对应的第i目的端芯片地址;所述第K指示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K中间帧中第K时隙帧所对应的第K目的端芯片地址;所述第一目的端芯片为所述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目的端芯片;所述第二目的端芯片为所述第二业务信息对应的目的端芯片;所述第i目的端芯片为所述第i业务信息对应的目的端芯片;所述第K目的端芯片为所述第K业务信息对应的目的端芯片。
上述方案中,所述发送所述第i中间帧,包括:
将所述第i中间帧中的帧头信息替换成第一帧头信息;所述第一帧头信息为第一中间帧、第二中间帧、第i中间帧至第K中间帧中统一的帧头信息;
发送帧头信息为第一帧头信息的所述第i中间帧。
上述方案中,所述发送所述第一中间帧、第二中间帧、第i中间帧至第K中间帧,包括:
将第一中间帧、第二中间帧、第i中间帧至第K中间帧中的帧头信息统一成第一帧头信息;
发送帧头信息统一后的所述第一中间帧、第二中间帧、第i中间帧至第K中间帧。
本实施例中,所述源端Framer芯片发送的所有中间帧的帧头信息为一统一的帧头信息,即第一帧头信息;进一步地,所述源端Framer芯片将待发送的中间帧的帧头信息全部统一为第一帧头信息后,依次发送帧头信息统一为第一帧头信息的中间帧;
这里,当所述源端Framer芯片待发送的中间帧的帧头信息为第一帧头信息时,直接发送帧头信息为第一帧头信息的中间帧;
当所述源端Framer芯片待发送的中间帧的帧头信息不为第一帧头信息时,将待发送的中间帧的帧头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帧头信息,随后,将帧头信息为所述第一帧头信息的中间帧发送。
为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交叉调度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21,用于接收业务信息;
第一映射单元22,用于将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映射或解映射至第一时隙帧;
第二映射单元23,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隙帧的第一时隙位置,将所述第一时隙帧映射至第一中间帧;所述第一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帧与所述第一中间帧的对应关系;
第一发送单元24,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中间帧的第一指示位置,发送所述第一中间帧;所述第一指示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一中间帧中第一时隙帧所对应的目的端芯片地址;所述目的端芯片为所述业务信息对应的目的端芯片。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第一中间帧中映射有N个第一时隙帧时,所述N个第一时隙帧中的第一个第一时隙帧、第二个第一时隙帧至第N个第一时隙帧各自对应的第一时隙位置均与所述第一中间帧对应;所述N个第一时隙帧中的第一个第一时隙帧、第二个第一时隙帧至第N个第一时隙帧对应的目的端芯片地址相同;其中,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上述方案中,当接收到的业务信息为K个时,所述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对应地,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21,还用于接收K个业务信息;
所述第一映射单元22,还用于将K个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别映射或解映射至第一时隙帧、第二时隙帧、第i时隙帧至第K个时隙帧;所述i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K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映射单元23,还用于基于所述第i时隙帧的第i时隙位置,将所述第i时隙帧映射至第i中间帧;所述第i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i时隙帧与所述第i中间帧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24,还用于基于所述第i中间帧的第i指示位置,发送所述第i中间帧;所述第i指示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i中间帧中第i时隙帧所对应的第i目的端芯片地址;所述第i目的端芯片为所述K个业务信息中的第i业务信息对应的目的端芯片。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24,还用于将所述第i中间帧中的帧头信息替换成第一帧头信息;所述第一帧头信息为第一中间帧、第二中间帧、第i中间帧至第K中间帧中统一的帧头信息;
还用于发送帧头信息为第一帧头信息的所述第i中间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21、第一映射单元22、第二映射单元23以及第一发送单元24均可以运行于源端芯片中,可由位于源端芯片中的中央处理器(CPU)、或微处理器(MP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交叉调度方法及其装置,能够通过MESH结构的ODUK交叉调度方法,实现Framer芯片互连的、低成本ODUK小容量交叉调度目的;而且,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交叉调度方法及其装置,不同于集群式交叉调度方法及系统,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无需专门的交叉芯片,只需源端Framer芯片与目的端Framer芯片的互连,就能实现交叉调度过程,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降低调度成本、降低能耗;
另外,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低成本,低能耗,因此,还能应用于边缘接入汇聚节点的交叉调度的过程中。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交叉调度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所述方法应用于目的端芯片;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接收第一中间帧;
本实施例中,所述目的端芯片可以采用Framer芯片,即目的端Framer芯片;进一步地,所述目的端Framer芯片,在其背板接收侧接第一中间帧。
步骤302:将所述第一中间帧解映射至第一时隙帧;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目的端Framer芯片,在其背板接收侧接到所述第一中间帧后,所述目的端Framer芯片按照所述第一中间帧对应的源端Framer芯片对所述第一中间帧进行区分处理,待区分处理后将所述第一中间帧解映射至ODUK,并进一步解映射至第一时隙帧,也即第一ODUK时隙帧。
另外,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目的端Framer芯片在其背板侧接收到来自多个源端Framer芯片的多个中间帧时,具体地,
所述目的端Framer芯片在其背板侧接收到第一中间帧、第二中间帧、第j中间帧至第M中间帧后,所述目的端Framer芯片按照所述第一中间帧、第二中间帧、第j中间帧至第M中间帧各自对应的源端Framer芯片对所述第一中间帧、第二中间帧、第j中间帧至第M中间帧进行区分和帧头信息对齐处理,待区分和帧头信息对齐处理后,将帧头信息对齐后的所述第一中间帧、第二中间帧、第j中间帧至第M中间帧分别解映射至第一时隙帧、第二时隙帧、第j时隙帧至第M时隙帧;所述j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所述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步骤303:基于所述第一时隙帧的第一时隙位置,将所述第一时隙帧映射或解映射至业务信息;所述第一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帧与所述业务信息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目的端Framer芯片在其背板侧接收到来自多个源端Framer芯片的M个中间帧,且所述目的端Framer芯片将所述M个中间帧中的第一中间帧、第二中间帧、第j中间帧至第M中间帧分别解映射至第一时隙帧、第二时隙帧、第j时隙帧至第M时隙帧后,
所述目的端Framer芯片基于所述第一时隙帧的第一时隙位置、所述第二时隙帧的第二时隙位置、所述第j时隙帧的第j时隙位置至所述第M时隙帧的第M时隙位置,将所述第一时隙帧、第二时隙帧、第j时隙帧至第M时隙帧映射或解映射至第一业务信息、第二业务信息、第j业务信息至第M业务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帧与所述第一业务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二时隙帧与所述第二业务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第j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j时隙帧与所述第j业务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第M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M时隙帧与所述第M业务信息的对应关系;如此,所述目的端Framer芯片将接收到的来自多个源端Framer芯片的M个中间帧解映射至M个业务信息。
步骤304:发送所述业务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目的端Framer芯片在其客户发送侧将所述业务信息发送出去。所述业务信息可以为OTN业务信息、或者以太网业务信息等。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目的端Framer芯片在其背板侧接收到来自多个源端Framer芯片的M个中间帧,且所述目的端Framer芯片将所述M个中间帧解映射至M个业务信息后,所述目的端Framer芯片发送所述M个业务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目的端Framer芯片,在其背板接收侧对解映射后的ODUK时隙帧也即第一时隙帧按时隙位置进行调度,具体地,当所述目的端Framer芯片在其背板接收侧将接收到来自多个源端Framer芯片的M个中间帧解映射至M个时隙帧,即第一时隙帧、第二时隙帧、第j时隙帧至第M时隙帧后,所述目的端Framer芯片在其背板接收侧能够基于所述第一时隙帧的第一时隙位置、所述第二时隙帧的第二时隙位置、所述第j时隙帧的第j时隙位置至所述第M时隙帧的第M时隙位置对所述M个时隙帧进行调度;进一步地,时隙位置与所述目的端Framer芯片的客户发送侧相对应,也就是说,该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时隙帧、与业务信息的对应关系,如此,所述目的端Framer芯片能够基于该时隙位置,将时隙帧发送至与该时隙位置对应的客户侧;
具体地,所述目的端Framer芯片能够基于所述第一时隙帧的第一时隙位置、所述第二时隙帧的第二时隙位置、所述第j时隙帧的第j时隙位置至所述第M时隙帧的第M时隙位置,发送所述第一业务信息、第二业务信息、第j业务信息至第M业务信息。
为实现以上所述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交叉调度装置,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41,用于接收第一中间帧;
第一解映射单元42,用于将所述第一中间帧解映射至第一时隙帧;
第二解映射单元43,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隙帧的第一时隙位置,将所述第一时隙帧映射或解映射至业务信息;所述第一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帧与所述业务信息的对应关系;
第二发送单元44,用于发送所述业务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收单元41、第一解映射单元42、第二解映射单元43以及第二发送单元44均可以运行于目的端芯片中,可由位于目的端芯片中的中央处理器(CPU)、或微处理器(MP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
实施例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交叉调度方法的具体实现的流程示意图一;所述方法应用于源端Framer芯片;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501:源端Framer芯片在其客户侧接收K个业务信息,对所述K个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进行映射或解映射至K个ODUK时隙帧,也即第一时隙帧、第二时隙帧、第i时隙帧至第K时隙帧;所述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i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K的正整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源端Framer芯片在其客户侧接收的业务信息为OTN业务信息和/或以太网业务信息等;
当所述源端Framer芯片在其客户侧接收到OTN业务信息时,所述源端Framer芯片将所述OTN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解映射至ODUK时隙帧;
当所述源端Framer芯片在其客户侧接收到以太网业务信息时,所述源端Framer芯片根据所述以太网业务信息的速率等级,通过比特同步映射(BMP)、异步映射(AMP)或通用映射(GMP)等机制,将所述以太网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映射至相应的ODUK时隙帧;
本实施例中,对于速率恒定的以太网业务信息,通常采用BMP方法直接将所述以太网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直接映射至于与其速率对应的ODUK时隙帧中;
对于速率与ODUK的速率不对应的以太网业务信息,也即所述以太网业务信息的速率相对于ODUK的速率有一定余量的业务,通常采用AMP方法将所述以太网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映射至ODUK时隙帧中;映射时,在ODUk时隙帧的NJO字段和PJO字段中选择性的填充数据字节或调整字节;
对于低速率的以太网业务信息向高速率的ODUK时隙帧映射时,通常采用GMP方法,所述GMP方法采用sigma/delta法则,如此,通过所述sigma/delta法则将映射方与被映射方的速率匹配,使所述以太网信息对应的业务信号均匀分布在ODUK时隙帧的净荷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源端Framer芯片在其客户侧接收到业务信息后,经过映射或解映射至ODUK时隙帧中;这里,一个高速的ODUK时隙帧的结构中可以占有多个ODUK时隙;各个ODUK时隙对应的数据经过位宽能够转换至大小统一的时隙,例如转换成8bit的时隙;然后,多个ODUK时隙的总线汇聚成至ODUK空分总线,在所述ODUK空分总线上每8bit为一单位,也即为一ODUK时隙;这里,速率较高的业务信息可以占用多个8bit的单位。
步骤502:所述源端Framer芯片在其背板发送侧,基于所述第一时隙帧的第一时隙位置、第二时隙帧的第二时隙位置、第i时隙帧的第i时隙位置至第K时隙帧的第K时隙位置,将所述第一时隙帧、第二时隙帧、第i时隙帧至第K个时隙帧对应映射至第一中间帧、第二中间帧、第i中间帧至第K中间帧;
其中,所述第一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帧与所述第一中间帧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二时隙帧与所述第二中间帧的对应关系;所述第i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i时隙帧与所述第i中间帧的对应关系;所述第K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K时隙帧与所述第K中间帧的对应关系;如图7所述,基于第一时隙位置、第二时隙位置、第i时隙位置至第K时隙位置,将所述第一时隙帧、第二时隙帧、第i时隙帧至第K个时隙帧对应映射至第一中间帧、第二中间帧、第i中间帧至第K中间帧。
本实施例中,所述源端Framer芯片在其背板发送侧将ODUK时隙帧按位置区分映射到中间帧结构中;也即,所述源端Framer芯片在其背板发送侧,基于所述第一时隙帧的第一时隙位置、第二时隙帧的第二时隙位置、第i时隙帧的第i时隙位置至第K时隙帧的第K时隙位置,将所述第一时隙帧、第二时隙帧、第i时隙帧至第K个时隙帧对应映射至第一中间帧、第二中间帧、第i中间帧至第K中间帧;进而,根据所述第i中间帧的第i指示位置,将所述第i中间帧发送出去;由于所述源端Framer芯片能够同时将所述K个中间帧,基于所述K个中间帧各自对应的指示位置发送出去,因此,所述源端Framer芯片的背板发送侧能够对ODUK时隙帧按时隙位置进行交叉调度。
这里,中间帧结构与G.709协议中定义的OTU帧结构相似,是一种用来承载ODUK时隙帧的容器。而且,本发实施例能够采用GMP机制,将不同的时隙帧分时隙混装入一个中间帧结构中。
步骤503:基于所述第一中间帧的第一指示位置、第二中间帧的第二指示位置、第i中间帧的第i指示位置至第K中间帧的第K指示位置,发送所述第一中间帧、第二中间帧、第i中间帧至第K中间帧;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一中间帧中第一时隙帧所对应的第一目的端芯片地址;所述第二指示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二中间帧中第二时隙帧所对应的第二目的端芯片地址;所述第i指示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i中间帧中第i时隙帧所对应的第i目的端芯片地址;所述第K指示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K中间帧中第K时隙帧所对应的第K目的端芯片地址;所述第一目的端芯片为所述第一业务信息对应的目的端芯片;所述第二目的端芯片为所述第二业务信息对应的目的端芯片;所述第i目的端芯片为所述第i业务信息对应的目的端芯片;所述第K目的端芯片为所述第K业务信息对应的目的端芯片。
本实施例中,所述源端Framer芯片在其背板发送侧将第一中间帧、第二中间帧、第i中间帧至第K中间帧中的帧头信息统一成第一帧头信息,并将帧头信息对齐后发送所述第一中间帧、第二中间帧、第i中间帧至第K中间帧;
本发明实施例中,各中间帧的结构中使用统一的帧头信息,并将帧头信息对齐后发送;由于所述源端Framer芯片其背板SerDes与目的端的Framer芯片互连,因此,本实施例能够将各中间帧发送至目的端Framer芯片。
这里,在MESH组网结构下,Framer芯片的个数受其背板侧SerDes链路数约束;例如,需要保证一个Framer芯片对其它各个Framer芯片都有SerDes链接;两个Framer芯片之间的交叉带宽由它们之间互边的SerDes的数量和速率确定。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交叉调度方法的具体实现的流程示意图二;所述方法应用于目的端Framer芯片;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601:目的端Framer芯片在其背板接收侧接收来自多个源端Framer芯片的M个中间帧;
本实施例中,所述目的端Framer芯片按源端Framer芯片对所述M个中间帧进行区分,并将来自同一个源端Framer芯片的各路中间帧结构中的帧头信息对齐;
步骤602:所述目的端Framer芯片在其背板接收侧对所述M个中间帧进行解映射,并解映射至M个ODUK时隙帧,也即第一时隙帧、第二时隙帧、第j时隙帧至第M时隙帧;
本实施例中,所述目的端Framer芯片在其背板接收侧将解映射后的M个ODUK时隙帧中每一个ODUK时隙对应的数据经过位宽转换至统一大小,例如转换成8bit,随后,将多个ODUK时隙的总线汇聚成至ODUK空分总线,以8bit为单位区分时隙位置,使所述时隙位置能够时隙帧与业务信息的对应关系,进而与目的端Framer的客户发送侧相对应。
步骤603:所述目的端Framer芯片在其客户发送侧将第一时隙帧、第二时隙帧、第j时隙帧至第M时隙帧对应映射或解映射至各种M个业务信息,并从客户发送侧将发送所述M个业务信息。
这里,业务信息包括OTN业务信息,或以太网业务信息等。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交叉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源端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业务信息;
将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映射或解映射至第一时隙帧;
基于所述第一时隙帧的第一时隙位置,将所述第一时隙帧映射至第一中间帧;所述第一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帧与所述第一中间帧的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第一中间帧的第一指示位置,发送所述第一中间帧;所述第一指示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一中间帧中第一时隙帧所对应的目的端芯片地址;所述目的端芯片为所述业务信息对应的目的端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中间帧中映射有N个第一时隙帧时,所述N个第一时隙帧中的第一个第一时隙帧、第二个第一时隙帧至第N个第一时隙帧各自对应的第一时隙位置均与所述第一中间帧对应;所述N个第一时隙帧中的第一个第一时隙帧、第二个第一时隙帧至第N个第一时隙帧对应的目的端芯片地址相同;其中,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接收到的业务信息为K个时,所述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K个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别映射或解映射至第一时隙帧、第二时隙帧、第i时隙帧至第K个时隙帧;所述i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K的正整数;
基于所述第i时隙帧的第i时隙位置,将所述第i时隙帧映射至第i中间帧;所述第i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i时隙帧与所述第i中间帧的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第i中间帧的第i指示位置,发送所述第i中间帧;所述第i指示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i中间帧中第i时隙帧所对应的第i目的端芯片地址;所述第i目的端芯片为所述K个业务信息中的第i业务信息对应的目的端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第i中间帧,包括:
将所述第i中间帧中的帧头信息替换成第一帧头信息;所述第一帧头信息为第一中间帧、第二中间帧、第i中间帧至第K中间帧中统一的帧头信息;
发送帧头信息为第一帧头信息的所述第i中间帧。
5.一种交叉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目的端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中间帧;
将所述第一中间帧解映射至第一时隙帧;
基于所述第一时隙帧的第一时隙位置,将所述第一时隙帧映射或解映射至业务信息;所述第一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帧与所述业务信息的对应关系;
发送所述业务信息。
6.一种交叉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业务信息;
第一映射单元,用于将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映射或解映射至第一时隙帧;
第二映射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隙帧的第一时隙位置,将所述第一时隙帧映射至第一中间帧;所述第一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帧与所述第一中间帧的对应关系;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中间帧的第一指示位置,发送所述第一中间帧;所述第一指示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一中间帧中第一时隙帧所对应的目的端芯片地址;所述目的端芯片为所述业务信息对应的目的端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中间帧中映射有N个第一时隙帧时,所述N个第一时隙帧中的第一个第一时隙帧、第二个第一时隙帧至第N个第一时隙帧各自对应的第一时隙位置均与所述第一中间帧对应;所述N个第一时隙帧中的第一个第一时隙帧、第二个第一时隙帧至第N个第一时隙帧对应的目的端芯片地址相同;其中,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接收到的业务信息为K个时,所述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对应地,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K个业务信息;
所述第一映射单元,还用于将K个业务信息对应的数据分别映射或解映射至第一时隙帧、第二时隙帧、第i时隙帧至第K个时隙帧;所述i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K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映射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i时隙帧的第i时隙位置,将所述第i时隙帧映射至第i中间帧;所述第i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i时隙帧与所述第i中间帧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i中间帧的第i指示位置,发送所述第i中间帧;所述第i指示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i中间帧中第i时隙帧所对应的第i目的端芯片地址;所述第i目的端芯片为所述K个业务信息中的第i业务信息对应的目的端芯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i中间帧中的帧头信息替换成第一帧头信息;所述第一帧头信息为第一中间帧、第二中间帧、第i中间帧至第K中间帧中统一的帧头信息;
还用于发送帧头信息为第一帧头信息的所述第i中间帧。
10.一种交叉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中间帧;
第一解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中间帧解映射至第一时隙帧;
第二解映射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隙帧的第一时隙位置,将所述第一时隙帧映射或解映射至业务信息;所述第一时隙位置能够指示所述第一时隙帧与所述业务信息的对应关系;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业务信息。
CN201410817849.8A 2014-12-24 2014-12-24 一种交叉调度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057908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17849.8A CN105790875B (zh) 2014-12-24 2014-12-24 一种交叉调度方法及其装置
PCT/CN2015/081402 WO2016101555A1 (zh) 2014-12-24 2015-06-12 一种交叉调度方法及其装置、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17849.8A CN105790875B (zh) 2014-12-24 2014-12-24 一种交叉调度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0875A true CN105790875A (zh) 2016-07-20
CN105790875B CN105790875B (zh) 2019-04-30

Family

ID=56149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17849.8A Active CN105790875B (zh) 2014-12-24 2014-12-24 一种交叉调度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90875B (zh)
WO (1) WO201610155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61406A1 (zh) * 2017-09-30 2019-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3411689A (zh) * 2020-03-17 2021-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帧的传送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WO2023134511A1 (zh) * 2022-01-14 2023-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12790A1 (en) * 2008-04-22 2009-10-28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mapping a protection scheme over a switching system
CN101610430A (zh) * 2009-06-30 2009-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ODUk交叉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1729371A (zh) * 2008-10-31 2010-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传输的方法、及用于业务传输的装置
CN101860772A (zh) * 2009-04-10 2010-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隙交叉方法和交叉装置
CN101895363A (zh) * 2010-05-21 2010-1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间帧的交织方法与装置
CN101902667A (zh) * 2010-07-30 2010-1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与ODUk帧的映射方法及系统
CN102594648A (zh) * 2011-01-07 2012-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调度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9146B (zh) * 2007-09-13 2011-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传送网同步交叉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12790A1 (en) * 2008-04-22 2009-10-28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mapping a protection scheme over a switching system
CN101729371A (zh) * 2008-10-31 2010-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传输的方法、及用于业务传输的装置
CN101860772A (zh) * 2009-04-10 2010-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隙交叉方法和交叉装置
CN101610430A (zh) * 2009-06-30 2009-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ODUk交叉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95363A (zh) * 2010-05-21 2010-1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间帧的交织方法与装置
CN101902667A (zh) * 2010-07-30 2010-1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与ODUk帧的映射方法及系统
CN102594648A (zh) * 2011-01-07 2012-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调度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61406A1 (zh) * 2017-09-30 2019-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3411689A (zh) * 2020-03-17 2021-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帧的传送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WO2021185196A1 (zh) * 2020-03-17 2021-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帧的传送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WO2023134511A1 (zh) * 2022-01-14 2023-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0875B (zh) 2019-04-30
WO2016101555A1 (zh) 2016-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37604B2 (en) Flexible ethernet and multi link gearbox mapping procedure to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KR101536141B1 (ko) 이더넷과 can 통신 간의 신호 변환을 제공하는 차량용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1800912B (zh) 客户信号映射和解映射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US20210091870A1 (en) Service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BR112017005848B1 (pt) Método de processamento de mapeamento de serviço para rede óptica de transporte, aparelho e sistema
WO2011120343A1 (zh) 带宽调整方法及通信节点
CN101610430B (zh) 一种实现ODUk交叉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71520B (zh) 一种CoaXPress高速图像接口协议IP的实现方法
WO2020147661A1 (zh)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10281343A1 (en) Ser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ing Flexible Optical Network,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CN103841432A (zh) 一种复合视频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US707234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service reconfiguration of a synchronous optic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5790875A (zh) 一种交叉调度方法及其装置
CN103688499A (zh) 一种光通道数据单元odu业务传送装置和方法
CN103840878B (zh) Otn设备基于odu0/1颗粒的电交叉容量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5763297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系统的远程数据优化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260553A (zh) 一种基于远距离无损视频传输的国产视觉计算系统
US2011014203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packet/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 including tdm circuit and carrier ethernet packet signal
KR102048332B1 (ko) 신호 전송 및 수신 방법, 장치 그리고 시스템
CN103634229B (zh) 一种片间通讯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6899342A (zh) 一种数据封装、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549732B (zh) 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和波分设备
CN106686046B (zh) 车载FlexRay总线网络静态段信号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11314242B (zh) 一种支持多通道的包缓存调度仿真验证方法及系统
WO2021208718A1 (zh) 一种带宽调整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0

Assignee: Xi'an Chris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9440020036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ross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30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