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86171A - 判定系统及方法和控制信号输出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判定系统及方法和控制信号输出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86171A
CN105786171A CN201511000864.4A CN201511000864A CN105786171A CN 105786171 A CN105786171 A CN 105786171A CN 201511000864 A CN201511000864 A CN 201511000864A CN 105786171 A CN105786171 A CN 105786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user
earhole
half body
masto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008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足立信夫
小泽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786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8617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5Input arrangements based on nervous system activity detection, e.g. brain waves [EEG] detection, electromyograms [EMG] detection, electrodermal response det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50Prostheses not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68Operating or control means
    • A61F2/70Operating or control means electrical
    • A61F2/72Bioelectric control, e.g. myoelectric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25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5/279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 A61B5/291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for 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69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 A61B5/372Analysis of electroencephalograms
    • A61B5/374Detecting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signals, e.g. detecting delta, theta, alpha, beta or gamma wa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13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a specific body part
    • A61B5/6814Head
    • A61B5/6815Ear
    • A61B5/6817Ear can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4/00Methods or devices enabl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to operate an apparatus or a device not forming part of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74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for the upper limbs
    • A61H1/0285Hand
    • A61H1/0288Fing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05/00Evaluating, monitoring or diagnosing in the context of a particular type of medical care
    • A61B2505/09Rehabilitation or trai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71Specific aspects of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analysis
    • A61B5/7275Determining trends in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data; Predicting development of a medical condition based on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s, e.g. determining a risk fact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50Prostheses not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68Operating or control means
    • A61F2/70Operating or control means electrical
    • A61F2002/704Operating or control means electrical computer-controlled, e.g. robotic contr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07Driving mean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1
    • G06F2203/011Emotion or mood input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sensed human body parameters such as pulse, heart rate or beat, temperature of skin, facial expressions, iris, voice pitch, brain activity pattern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判定系统、控制信号输出系统、康复治疗系统、判定方法以及控制信号输出方法。所述判定系统具备:乳突电极(20),在取得属于用户的右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的情况下,所述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乳突,在取得属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的情况下,所述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乳突;耳孔电极(30),其配置于所述用户的耳孔;脑电波信号计测器(50),其取得所述乳突电极与所述耳孔电极之间的电压;以及判定器(70),其判定所述电压的变化是否包含属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部位或属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

Description

判定系统及方法和控制信号输出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对因运动企图而产生的脑电波的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进行计测的技术。
背景技术
事件相关去同步化(Event-relateddesynchronization,以下记述为“ERD”。)是指如下现象:在企图运动或者实际进行运动的情况下,与安静时相比,头部的大脑皮层运动区附近的脑电波的α频段的电压强度和/或脑电波的β频段的电压强度降低。已知产生ERD的频段存在因人而异的差别,有时仅在α频段出现,有时仅在β频段出现,有时在α频段和β频段这两方都出现。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康复治疗装置,该康复治疗装置通过从与康复治疗对象部位对应的大脑皮层运动区附近计测脑电波信号,基于所计测出的脑电波信号的预定频率成分的信号强度的时间变化来检测ERD,由此使装戴于麻痹部位的装具运作。例如每隔50ms判定有无ERD,在检测出ERD的情况下立即使马达工作并反馈给患者,由此能够减小运动企图与实际运动之间的时间差,因此能够实施有效的康复治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177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方法中,需要在有头发的头部的大脑皮层运动区周边使2个脑电波计测电极以同等程度的阻抗进行接触,装戴费时。
本公开的非限定性且例示性的一个技术方案,以与在头部设置了电极的情况同等程度的精度来检测ERD。
本公开的非限定性且例示性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判定系统,具备:乳突电极,在取得属于用户的右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的情况下,该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乳突,在取得属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的情况下,该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乳突;耳孔电极,其配置于所述用户的耳孔;脑电波信号计测器,其取得所述乳突电极与所述耳孔电极之间的电压;以及判定器,其判定所述电压的变化是否包含属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部位或属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
此外,这些总括性或具体的技术方案既可以通过装置、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者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装置、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任意组合来实现。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包括CD-ROM(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光盘只读存储器)等非易失性的记录介质。
根据本公开,以与在头部设置了电极的情况同等程度的精度来检测ERD。由于不在有头发而装戴费时的头部设置电极,所以能够缩短计测准备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右耳的形状的图。
图2A是表示右手条件下的头部电极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2B是表示国际10-20法(国际标准的电极配置方法)的电极配置的图。
图3A是表示为了在耳孔计测脑电波而制作出的左右耳的耳模的图。
图3B是表示为了在耳孔计测脑电波而制作出的左右耳的耳模的图。
图4是表示各个条件的电极位置和电极编号的图。
图5是作为所计测出的脑电波波形的例子示出右手条件下的位置C3的电极与参考电极间的电压波形和在左耳孔前的电极与参考电极间所计测出的电压波形的图。
图6是作为实验结果的一例按各个计测电极示出在右手条件下根据各计测电极与参考电极间的电压而算出的各个试验的α波频段的ERD变化率以及β波频段的ERD变化率的图。
图7是表示在右手条件下根据两个不同的计测电极的各个组合的计测电极间的电压而算出的α波频段的ERD变化率以及β波频段的ERD变化率的图。
图8是表示基于根据参考电极和各计测电极的电位算出的β波频段的ERD变化率而判定为在想象区间存在ERD的ERD检出次数(右手条件和左手条件的平均值)的图。
图9是表示基于根据各计测电极的组合的差分波形算出的β频段的ERD变化率而判定为存在ERD的ERD检出次数(右手条件和左手条件的平均值)Avr的图。
图10是例示性的实施方式的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系统100的功能块的构成图。
图11是耳挂21a的外观的例子的图。
图12是表示例示性的实施方式的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系统100的构成以及利用环境的图。
图13是表示在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系统100中进行的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康复治疗系统300的构成例的图。
图15是表示康复治疗系统300的使用环境的图。
图16是表示在康复治疗系统300的控制信号输出系统200中进行的动作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1或1a的硬件构成的一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
10任务提示部
20乳突电极部
30耳孔电极部
50脑电波信号计测部
70ERD判定部
100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系统(脑电波信号取得系统)
200控制信号输出系统
250康复治疗辅助装置
252信号接收部
254致动器
256棒
300康复治疗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的“耳孔”是指包括包含耳甲和外耳道的H、耳甲腔A1以及屏间切迹A2的区域(参照图1)。耳孔也可以是图1所示的区域B所包含的凹陷部分。此外,右半身是属于人右侧的部分,例如是右头部、右耳、右乳突、右耳孔、右手、右胳膊、右脚。此外,左半身是属于人左侧的部分,例如是左头部、左耳、左乳突、左耳孔、左手、左胳膊、左脚。
首先,在说明本公开的各技术方案的公开发明时,说明本发明人研究的事项。
在日本,据说一年就有30万人患脑中风。患有脑中风的患者的手脚有可能会麻痹。患者为了从麻痹恢复而进行康复治疗。
对于麻痹,至少存在下述的(A)和(B)这2个状态。根据麻痹的状态,提出了不同的康复治疗疗程。
(A)在患者想要活动麻痹部位时,从支配肌产生肌电,但麻痹部位却不动。该情况下,对患者的肌电进行计测,按照所计测出的肌电的强度,对与支配肌关联的运动神经进行电刺激,由此强制性地使肌肉收缩。
(B)即使患者想要活动麻痹部位,从支配肌也不产生肌电。该情况下,无法利用上述的使用肌电的康复治疗方法。因此,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以脑电波的事件相关去同步化为指标来提取患者的运动企图,通过马达等使装戴于麻痹部位的装具运作,由此使麻痹部位活动。该方法也被称为利用脑电波的BMI(BrainMachineInterface:脑机接口)康复治疗。
本公开的脑电波信号取得系统使用设置于耳孔的1个计测电极和设置于乳突的1个计测电极间的电位差变化,能够更高精度地检测ERD。本公开的脑电波信号取得系统能够以与使用设置于头部的电极群的例子同等程度的精度来检测ERD。
本公开是基于通过本申请发明人实施的实验而发现的ERD的检测特性而做出的。在说明本公开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之前,对本申请发明人实施的实验、该实验的实验结果以及从实验获得的见解进行详细叙述。然后,作为实施方式对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系统的概要及其构成和动作进行说明。
(实验概要的说明)
本申请发明人为了确定能够最恰当地检测与运动企图对应的ERD的电极位置,在头部大脑皮层运动区以及耳孔配置电极而实施了ERD计测实验。其结果是发现了:与从头部大脑皮层运动区附近的2个点所计测出的脑电波的电位差变化相比,在以从头部大脑皮层运动区附近1个点与耳孔1个点所计测出的脑电波的电位差变化为指标的情况下,ERD的检测率高。如果ERD的检测精度提高,则认为例如如利用脑电波的BMI康复治疗系统那样以ERD为指标来提取用户的运动企图这一类型的康复治疗的效率会提高。
(实验方法的说明)
参与者是没有脑中风病史的成人男性1名(36岁)。
参与者被要求按照表示任务切换的定时(timing)的声刺激而交替地反复进行5秒期间的放松(称为放松区间)和5秒期间的手指伸展想象(称为想象区间)。对参与者进行教导,使其在放松区间尽可能卸掉全身力气而放松、另外在想象区间维持轻握拳头的状态而在5秒期间做出缓慢伸开手指的想象。设置了进行右手的手指伸展想象的右手条件和进行左手的手指伸展想象的左手条件。以反复20次为1组,按各个条件实施了3组。也即,若将放松区间和继该放松区间之后的想象区间设为一个过程(1次试验),则1组包含20个过程(20次的试验)。进行了3组右手条件下的实验、3组左手条件下的实验。
在实验中,在与想象要运动的手(以下,有时也记述为“运动想象手”。)对应的大脑皮层运动区附近的头部2个点的电极和耳孔6个点(左右各3个点)配置电极而记录了脑电波。图2A示意性示出右手条件下的头部电极的配置。在右手条件的情况下,将头部电极粘贴于国际10-20法中的位置C3和从位置C3向左侧方偏离了20mm的位置(称为位置C3L)。图2B表示国际10-20法的电极配置。为了参考,也示出了位置C3L。作为参考的电极(参考电极)R粘贴于与头部电极同侧的左半身的乳突(图中由R表示),地线(ground)G粘贴于与头部电极相反侧的右半身的乳突(图中由G表示)。
另一方面,在左手条件的情况下,头部电极粘贴于国际10-20法中的位置C4和从位置C4向右侧方偏离了20mm的位置(称为位置C4L)。在图2B中,为了参考,也示出了位置C4L。作为参考的电极粘贴于与头部电极同侧的右半身的乳突,地线粘贴于与头部电极相反侧的左半身的乳突。
乳突是指耳下部(耳根儿的下部)。上述的图1中示出了乳突的位置M。
图3A以及图3B分别表示为了在耳孔计测脑电波而制作出的左右耳的耳模。耳模是基于预先拓印的参与者的耳型而制作出的。如图3A所示,左右耳模各在3个部位分别配置了耳孔电极E。耳孔电极E由直径3mm的银氯化银形成。在耳模与耳甲、外耳道的第1弯曲管道上的前侧(脸侧)、以及上侧(头顶侧)接触的位置各配置了一个耳孔电极。耳孔电极的位置并不限于此,但至少需要是耳模与耳孔接触的位置。此外,图3A中的参照附图标记21作为后面实施方式中的耳孔电极支承部21而参照。
图3A所示的耳模与图3B的耳模的不同之处在于有无孔F。除了该不同之处以外,两者都相同。此外,图中的端子T是与用于电位计测的运算放大电路(未图示)连接的端子。
在图3A所示的耳模制作时,因为2个理由而在外耳道的截面部分有意地设置了孔。第一个理由是为了确保耳孔的透气性来抑制出汗对脑电波计测的影响。在表面积小的耳模上配置多个电极来计测脑电波的情况下,电极间的距离小。因此,电极彼此有可能会因汗而短路,该情况下无法记录正确的脑电波。第二个理由是为了使外部的声信息通过。因为在利用脑电波的BMI康复治疗的现场,理疗师对用户进行传达进展状况或鼓劲这样的交流。另外,因为能够通过声信息来传达放松区间和运动想象区间的开始定时。贯通孔F的直径的一例为3mm以上且5mm以下的程度。贯通孔F的直径也可以更大或更小。
在认为缺少上述必要性的使用环境下,也可以制作图3B所示那样的没有孔的耳模来使用。图4表示各个条件的电极位置和电极编号。头部电极对应于电极编号1以及2,左右耳的各3个耳孔电极对应于电极编号3~8。
如图4所示,在右手条件和左手条件下,改变了包括头部以及耳孔的计测电极的电极位置的左右和参考电极以及地线电极的左右。如此,能够按电极编号收集左右条件的数据来进行分析。
作为脑电波记录仪,使用了PolymateAP1124(TEAC公司制)。采样频率设为了1000Hz,时间常数设为了1秒。在离线时适用了1-30Hz的带通滤波器。
基于所计测出的脑电波波形(电压变化)而判定了有无ERD。考虑到放松区间与想象区间的切换的时滞,对将各自5秒期间的最初和最后的1秒期间的数据除去之后的3秒期间的数据实施了频率解析。并且,算出了放松区间的脑电波的α波频段的强度的平均值、放松区间的脑电波的β波频段的强度的平均值、想象区间的脑电波的α波频段的强度的平均值、想象区间的脑电波的β波频段的强度的平均值。α波频段设为了8-12Hz,β波频段设为了13-26Hz。进而,根据放松区间的脑电波的α波频段的强度的平均值Prα、紧接该放松期间之后的想象区间的脑电波的α波频段的强度的平均值Piα,算出了α波频段的ERD变化率(Prα-Piα)/Prα×100。另外,根据放松区间的脑电波的β波频段的强度的平均值Prβ、紧接该放松期间之后的想象区间的脑电波的β波频段的强度的平均值Piβ,算出了β波频段的ERD变化率(Prβ-Piβ)/Prβ×100。
为了求出ERD检测的最佳的电极对(计测位置的组合),
(1)算出了各计测电极与参考电极间的电信号(电位差信号)的ERD变化率,(2)两个不同计测电极的组合有28个,按该两个不同计测电极的28个组合的各个组合,算出了该计测电极间的电信号(电位差信号)的ERD变化率。并且,在ERD变化率为正或零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想象区间产生了ERD。将该有无ERD的判定结果与以往方法中的使用了作为一般电极位置的头部的2个电极间的电信号(电位差信号)的判定结果进行了比较。此外,有时将电位差称为电压。
图5作为所计测出的脑电波波形的例子而示出右手条件下的位置C3的电极与参考电极间的电压波形和在左耳孔前的电极与参考电极间所计测出的电压波形。图5示出了放松区间和继该放松区间之后的想象区间的电压波形。相比于位置C3的电极与参考电极间的电压波形的振幅,左耳孔前的电极与参考电极间的电压波形的振幅小,但作为整体,位置C3的电极与参考电极间的电压波形和左耳孔前的电极与参考电极间的电压波形类似。
图6作为实验结果的一例而按各个计测电极示出在右手条件下根据各计测电极与参考电极间的电压而算出的各个试验的α波频段的ERD变化率以及β波频段的ERD变化率。试验为60次(60个过程)。在图6中的各坐标图的上侧示出计测电极的编号(电极位置)。
另外,图7示出在右手条件下根据两个不同计测电极的各个组合(组合数=28)的计测电极间的电压而算出的α波频段的ERD变化率以及β波频段的ERD变化率。在各坐标图中包括与60次试验(60个过程)分别对应的ERD变化率。在图7所包含的各坐标图的上侧示出了计测电极的组合的编号。横轴为α波频段的ERD变化率,纵轴为β波频段的ERD变化率。在横轴或者纵轴上,如果变化率小于0,则能够判定为检测出ERD。
根据图6以及图7可知:对于本申请发明人实施的ERD计测实验的实验参与者,β波频段的ERD变化率比α波频段的ERD变化率大。但是,这是一个例子。已知ERD根据参与者不同而在α波频段和β波频段的某一方产生或者在α波频段和β波频段这两方都产生。
图8的纵轴表示右手条件下的ERD检出次数与左手条件下的ERD检出次数的平均值,图8的横轴的数字表示图4所示的电极编号。右手条件下的ERD检出次数是基于按照图4所示的右手条件将各电极装戴于实验参与者、并根据各计测电极与参考电极间的电压算出的β波频段的ERD变化率而判定为在想象区间存在ERD的检出次数。
左手条件下的ERD检出次数是基于按照图4所示的左手条件将各电极装戴于实验参与者、并根据各计测电极与参考电极间的电压算出的β波频段的ERD变化率而判定为在想象区间存在ERD的检出次数。
根据头部电极与参考电极间的电压而算出的ERD检出次数为30次以上。另外,根据在与头部电极同侧的半身的耳孔所设置的耳孔电极和在与头部电极同侧的半身的乳突所设置的参考电极间的电压而算出的ERD检出次数为30次以上,特别是根据耳甲的电极与参考电极间的电压而算出的ERD检出次数最多。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发明人实施的ERD检测实验中,头部电极以及参考电极配置在了与运动想象手所属的半身相反的半身。例如在右手条件的情况下,在左头部设置了头部电极,在左乳突设置了参考电极。
本次的结果是根据在与设置有头部电极的半身同侧的半身的耳的耳孔所包含的部位、例如耳甲所设置的耳孔电极和在与设置有头部电极的半身同侧的半身的乳突所设置的参考电极间的电压而算出的(属于与运动想象手所属的半身相反的半身的耳和乳突)ERD检出次数、和根据头部电极与参考电极间的电压而算出的ERD检出次数是同等程度,从这样的本次的结果可以明确:如果在与运动想象手所属的半身相反侧的乳突配置参考电极,并在与运动想象手所属的半身相反侧的耳孔所包含的部位例如耳甲配置计测电极,则能够与头部同等程度地检测ERD。
在将参考电极配置于乳突并将计测电极配置于耳孔的计测中,由于不需要在因头发而不易装戴电极的头部设置电极,所以能够实现简便的ERD计测。
图9的纵轴表示右手条件下的ERD检出次数和左手条件下的ERD检出次数的平均值,图9的横轴的数字的组合表示图4所示的电极编号的不同的两个电极编号的组合。例如,1-2是电极编号1(若为右手条件则是装戴位置C3)和电极编号2(若为右手条件则是装戴位置C3L)的组合。
右手条件下的ERD检出次数是基于按照图4所示的右手条件将各电极装戴于实验参与者、并根据两个计测电极间的电压算出的β波频段的ERD变化率而判定为在想象区间存在ERD的检出次数。
左手条件下的ERD检出次数是基于按照图4所示的左手条件将各电极装戴于实验参与者、并根据两个计测电极间的电压算出的β波频段的ERD变化率而判定为在想象区间存在ERD的检出次数。
图9中,Avr是右手条件下的根据电极编号1的电极(装戴位置C3的电极)与电极编号2的电极(装戴位置C3L)间的电压而算出的β波频段的ERD的检出次数和左手条件下的根据电极编号1的电极(装戴位置C4的电极)与电极编号2的电极(装戴位置C4L)间的电压而算出的β波频段的ERD的检出次数的平均值。如图9所示,根据头部电极1个点与耳孔电极1个点的全部组合(由标签1-3~标签2-8表示的12个组合)中的头部电极与耳孔电极间的电压而算出的ERD检出次数,比根据头部电极2个点(标签1-2)间的电压而算出的ERD检出次数即Avr大。
以上,根据本申请发明人实施的实验,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了:即使使用与运动想象手所属的半身相反侧的半身的耳孔的1个点的电极和在与运动想象手所属的半身相反侧的半身的乳突设置的电极,也能与使用在与运动想象手所属的半身相反侧的半身的头部的大脑皮层运动区周边设置的电极的情况同等程度的精度来检测ERD。由此,因为不需要向有头发而电极装戴费时的头部装戴电极,所以能够缩短计测准备的时间。
本公开的一个技术方案的概要如下。
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判定系统,具备:乳突电极,在取得属于用户的右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的情况下,该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乳突,在取得属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的情况下,该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乳突;耳孔电极,其配置于所述用户的耳孔;脑电波信号计测器,其取得所述乳突电极与所述耳孔电极之间的电压;以及判定器,其判定所述电压的变化是否包含属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部位或属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
在所述电压的变化为第1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判定器可以判定为所述电压的变化包含属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或属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
所述用户的耳孔可以为耳甲或者外耳道。
也可以为:还具备提示器,该提示器向所述用户提示做出运动意图的第1时间区间和不做出运动意图的第2时间区间,在所述第1时间区间中的预定频带的所述电压的强度比所述第2时间区间中的所述预定频带的所述电压的强度小的情况下,所述判定器判定为包含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运动意图或左半身的运动意图。
作为本公开的另一技术方案的控制信号输出系统,输出对康复治疗辅助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所述康复治疗辅助装置具备装戴于用户并辅助所述用户的动作的装戴用具和使所述装戴用具动作的致动器,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系统具备:乳突电极,在对所述用户的右半身进行康复治疗的情况下,该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乳突,在对所述用户的左半身进行康复治疗的情况下,该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乳突;耳孔电极,其配置于所述用户的耳孔;脑电波信号计测器,其取得所述乳突电极与所述耳孔电极之间的电压;以及信号输出器,其基于所述电压的变化,输出使所述致动器动作的所述控制信号。
在所述电压的变化为第1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信号输出器可以输出使所述致动器动作的控制信号。
所述用户的耳孔可以为耳甲或者外耳道。
也可以为:还具备提示器,该提示器向所述用户提示做出运动意图的第1时间区间和不做出运动意图的第2时间区间,在所述第1时间区间中的预定频带的所述电压的强度比所述第2时间区间中的所述预定频带的所述电压的强度小的情况下,所述信号输出器输出使所述致动器动作的控制信号。
作为本公开的另一技术方案的康复治疗系统,具备:装戴用具,其装戴于用户,辅助所述用户的动作;致动器,其使所述装戴用具动作;乳突电极,在对所述用户的右半身进行康复治疗的情况下,该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乳突,在对所述用户的左半身进行康复治疗的情况下,该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乳突;耳孔电极,其配置于所述用户的耳孔;脑电波信号计测器,其取得所述乳突电极与所述耳孔电极之间的电压;以及信号输出器,其基于所述电压的变化,输出使所述致动器动作的控制信号。
在所述电压的变化为第1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信号输出器可以输出使所述致动器动作的控制信号。
所述用户的耳孔可以为耳甲或者外耳道。
也可以为:还具备提示器,该提示器向所述用户提示做出运动意图的第1时间区间和不做出运动意图的第2时间区间,在所述第1时间区间中的预定频带的所述电压的强度比所述第2时间区间中的所述预定频带的所述电压的强度小第2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信号输出器输出使所述致动器动作的控制信号。
作为本公开的另一技术方案的判定方法,使用乳突电极和耳孔电极来取得所述乳突电极与所述耳孔电极之间的电压,在取得属于用户的右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的情况下,所述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乳突,在取得属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的情况下,所述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乳突,所述耳孔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耳孔;判定所述电压的变化是否包含属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部位或属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
作为本公开的另一技术方案的控制信号输出方法,是输出对康复治疗辅助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输出方法,所述康复治疗辅助装置具备装戴于用户并辅助所述用户的动作的装戴用具和使所述装戴用具动作的致动器,在所述控制信号输出方法中,使用乳突电极和耳孔电极来取得所述乳突电极与所述耳孔电极之间的电压,在取得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运动意图的情况下,所述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乳突,在取得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运动意图的情况下,所述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乳突,所述耳孔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耳孔;基于所述电压的变化输出使所述致动器动作的所述控制信号。
作为本公开的另一技术方案的计算机程序,是使计算机执行处理的计算机程序,在所述处理中,使用乳突电极和耳孔电极来取得所述乳突电极与所述耳孔电极之间的电压,在取得属于用户的右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的情况下,所述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乳突,在取得属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的情况下,所述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乳突,所述耳孔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耳孔;判定所述电压的变化是否包含属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部位或属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
作为本公开的另一技术方案的计算机程序,是使计算机执行处理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输出对康复治疗辅助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所述康复治疗辅助装置具备装戴于用户并辅助所述用户的动作的装戴用具和使所述装戴用具动作的致动器,在所述处理中,使用乳突电极和耳孔电极来取得所述乳突电极与所述耳孔电极之间的电压,在取得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运动意图的情况下,所述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乳突,在取得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运动意图的情况下,所述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乳突,所述耳孔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耳孔;基于所述电压的变化输出使所述致动器动作的所述控制信号。
作为本公开的另一技术方案的脑电波信号取得系统,具备:乳突电极,在取得属于用户的右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的情况下,该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乳突,在取得属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的情况下,该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乳突;耳孔电极,其配置于所述用户的耳孔;耳孔电极支承部,其支承所述耳孔电极并具有贯通孔;脑电波信号计测部,其取得所述乳突电极与所述耳孔电极之间的电压;以及判定部,其判定所述电压的变化是否包含属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部位或属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
作为本公开的另一技术方案的康复治疗系统,具备:装戴用具,其装戴于用户,辅助所述用户的动作;致动器,其使所述装戴用具动作;乳突电极,在对用户的右半身进行康复治疗的情况下,该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乳突,在对所述用户的左半身进行康复治疗的情况下,该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乳突;耳孔电极,其配置于所述用户的耳孔;耳孔电极支承器,其支承所述耳孔电极并具有贯通孔;脑电波信号计测器,其取得所述乳突电极与所述耳孔电极之间的电压;以及信号输出器,其基于所述电压的变化,输出使所述致动器动作的控制信号。
以下,说明本公开的脑电波信号取得系统的例示的实施方式。作为脑电波信号取得系统的例子,说明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系统。然后,作为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系统的变形例,说明控制信号输出系统以及康复治疗系统。
(实施方式)
以下,首先说明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系统的概要。然后说明包含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的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系统的构成以及动作。
图10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系统100的功能块的构成。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系统100具备任务提示部10和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1。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1具备乳突电极部20、耳孔电极部30、脑电波信号计测部50和ERD判定部70。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1以有线或无线方式与任务提示部10连接。
在详细说明各构成要素之前,为了便于理解而说明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系统100的使用环境。
<任务提示部10>
任务提示部10例如是平板终端。任务提示部10例如可以经由液晶面板的显示面板向用户5提示文本、图像等消息。或者,任务提示部10可以经由扬声器向用户5提示声音的消息。更具体而言,任务提示部10通过影像和/或声音对用户5指示放松区间与运动想象区间的切换定时。放松区间的时间和运动想象区间的各时间例如可以各为5秒。
任务提示部10向脑电波信号计测部50发送例如当前的区间是放松区间还是运动想象区间的区间信息。任务提示部10也可以向脑电波信号计测部50通知放松区间与运动想象区间的切换的定时。此外,也可以预先决定从放松区间和运动想象区间的哪一方开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具有任务提示部10的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系统100,但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系统100具有任务提示部10并非必须的。例如在用户5自己拥有平板终端的状况下,设想用户5引入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1。在这种例子中,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1可以说作为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系统100而制造销售。用户拥有的平板终端可以作为上述的指示切换定时的任务提示部10发挥功能。
<乳突电极部20>
乳突电极部20是配置于用户5的乳突并计测用户5的脑电波的电极。在取得属于用户5的右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的情况下,乳突电极部20配置于左侧的乳突(左半身的乳突)。在取得属于用户5的左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的情况下,乳突电极部20配置于右侧的乳突(右半身的乳突)。属于用户5的右半身的部位例如是右手或右脚。此外,已知由于ERD是反映运动企图的成分所以不管运动的部位如何都会产生这一情况。属于用户5的左半身的部位例如是左手和左脚。
例如,用户5的右半身的运动意图是指用户5想要活动右手或右脚。另外,用户5的左半身的运动意图是指用户5想要活动左手或左脚。此外,用户5的右手的运动意图是指用户5想要活动右手,用户5的右脚的运动意图是指用户5想要活动右脚,用户5的左手的运动意图是指用户5想要活动左手,用户5的左脚的运动意图是指用户5想要活动左脚。
另外,在对用户5的右半身进行康复治疗的情况下,乳突电极部20配置于左侧的乳突。在对用户5的左半身进行康复治疗的情况下,乳突电极部20配置于右侧的乳突。此外,在对用户5的右手或右脚进行康复治疗的情况下,乳突电极部20配置于左半身的乳突,在对用户5的左手或左脚进行康复治疗的情况下,乳突电极部20配置于右半身的乳突。乳突电极部20可以是一般的一次性电极。
<耳孔电极部30>
耳孔电极部30是配置于与用户5的运动想象手所属的半身相反侧的半身的耳孔并计测用户5的脑电波的电极。如上所述,图3A或图3B所示的耳孔电极E表示耳孔电极部30的一例。除了电极之外,还可以具备例如对耳孔电极与参考电极的电位差V2进行计测的运算放大电路等。耳孔电极部30例如是设置于图3A或图3B的耳模的电极E。
设置耳孔电极部30的位置优选为耳甲,但也可以是外耳道的内部。
为了记录用户5的脑电波,耳孔电极部30优选在对耳孔电极部30施加预定以上的压力的状态下与用户5接触。因此,可以在预先拓印用户5的耳的耳型而制作出的耳模上设置耳孔电极部30。也可以不拓印耳的耳型而使用通用的耳机末端(eartip)来设置耳孔电极部30。
耳孔电极30配置于与用户5的运动想象手所属的半身相反侧的半身的耳孔。
<耳孔电极支承部21>
图3A示出了耳孔电极支承部21。耳孔电极部30配置于耳孔电极支承部21。耳孔电极支承部21支承耳孔电极部30,使用户与耳孔电极部30接触。
如上所述,耳孔电极部30优选以预定以上的压力与用户5接触。耳孔电极支承部21构成为具有施加该压力的功能。
作为其他例子,在外耳廓配置耳孔电极部30的情况下的耳孔电极支承部21例如是公知的入耳式耳机所使用的具有耳廓形状的支承部(耳承,earpiece)。通过用户将耳孔电极支承部21挂在耳廓上,用户的耳廓与耳孔电极部30接触。在外耳廓配置耳孔电极部30的情况下的耳孔电极支承部21的其他例子是耳挂(clip)。图11表示耳挂21a的外观的例子。耳挂21a具有与耳挂式耳机类似的形状。通过将耳挂21a挂在用户5的耳朵上,一边支承耳孔电极部30,一边使用户的耳廓与耳孔电极部30接触。此外,图11是与装戴时能观察到的外侧面相关的外观图,未示出耳孔电极部30。耳孔电极部30配置于外侧面的内侧。
在外耳道配置耳孔电极部30的情况下的耳孔电极支承部21例如是公知的耳道式耳机所使用的具有耳机末端的形状的支承部或耳塞所使用的具有外耳道的形状的支承部。
另外,耳孔电极支承部21也可以是包括外耳廓以及外耳道的耳朵形的支承部。此时,可以将耳孔电极部30配置成位于外耳廓或外耳道。另外,可以在耳孔电极支承部21配置多个耳孔电极部30,以使耳孔电极部30与外耳廓和外耳道分别接触的方式配置。此外,在耳孔电极支承部21配置多个耳孔电极部30的情况下,未必需要使耳孔电极部30与外耳廓和外耳道分别接触。
耳孔电极支承部21可以是根据各用户的耳型而制作出的耳模,也可以是通用的耳机末端或耳承。
耳孔电极支承部21的材料例如是包含氨基甲酸乙酯、氯乙烯等树脂的具有柔软性的物质。由此,耳孔电极支承部21能够一边按外耳廓和/或外耳道的形状进行变形,一边利用其恢复力使耳孔电极部30以预定以上的压力与用户5的外耳廓和/或外耳道接触。
<脑电波信号计测部50>
脑电波信号计测部50将乳突电极部20与耳孔电极部30之间的电位差作为用户5的脑电波信号来计测。脑电波信号计测部50也可以具备对乳突电极部20与耳孔电极部30之间的电位差进行放大的生物体放大器。另外,脑电波信号计测部50从任务提示部10接收当前的区间是放松区间还是运动想象区间的区间信息,并且接收乳突电极部20与耳孔电极部30之间的电位差(脑电波信号)。由此,确定所接收到的脑电波信号是放松区间的用户5的脑电波信号还是运动想象区间的用户5的脑电波信号。
运动想象区间是指用户5做出右手、右脚、左手或者左脚的运动意图的时间区间。另外,放松区间是指用户5没有做出右手、右脚、左手或者左脚的运动意图的时间区间。
另外,脑电波信号计测部50可以在未图示的存储器、缓冲器、寄存器等存储部中预先保持有进行用户5的运动想象区间和放松区间的时间的信息(时间信息)。脑电波信号计测部50可以参照存储部的运动想象区间以及放松区间的时间信息,取得放松区间的用户5的脑电波信号和运动想象区间的用户5的脑电波信号。
<ERD判定部70>
ERD判定部70使用所计测出的脑电波信号(乳突电极部20与耳孔电极部30之间的电位差),判定是否包含用户5的右手或右脚、或者用户5的左手或左脚的运动意图。
ERD判定部70在所计测出的脑电波信号中检测到第1阈值以上的信号强度的时间变化(电压变化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包含用户5的右手或右脚、或者用户5的左手或左脚的意图。例如,在运动想象区间的脑电波信号的强度(第2电压值)与放松区间的脑电波信号的强度(第1电压值)之差为第1阈值以上的值的情况下,ERD判定部70判定为包含用户5的右手或右脚、或者用户5的左手或左脚的运动意图。即,如果是{(第1电压值)-(第2电压值)}≧(第1阈值),则判定为包含用户5的右手或右脚、或者用户5的左手或左脚的运动意图。
另外,ERD判定部70对由脑电波信号计测部50计测出的用户5的脑电波信号进行频率解析。如前所述,ERD产生的频段有时因个人差异的影响而按各个用户不同。也有时对于用户5而言在β波频段产生了ERD而对于另外的用户而言在α频段和β频段这两方都产生ERD。频率解析按放松区间和运动想象区间来进行。并且,在想象区间的预定的频率功率(电压强度)比放松区间下降了的情况下,ERD判定部70判定为存在ERD。
预定频带例如为作为α波频段的8Hz以上且12Hz以下、或者作为β波频段的13Hz以上且25Hz以下、或者作为α波频段和β波频段这两方的8以上且25Hz以下。进而,预定频带可以相应于用户5的脑电波的特性而设置为α波频段周边以及β波频段周边的频率。
以下,ERD判定部70也标记为“判定部”。
在说明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系统100的动作之前,说明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系统100的使用环境。
<利用环境>
图12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系统100的构成以及利用环境。
任务提示部10向用户5提示放松区间与运动想象区间的切换定时。放松区间和运动想象区间的时间例如可以各为5秒。
在放松区间,任务提示部10例如提示“请放松”这一消息。另外,也可以仅提示“放松”这一文字(词语)。然后,任务提示部10向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1的脑电波信号计测部50(参照图10)发送确定放松区间的定时的信息。
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1的脑电波信号计测部50从任务提示部10接收确定放松区间的信息。然后,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1的ERD判定部70实施放松区间的用户5的脑电波的频率解析。在运动想象区间,任务提示部10例如提示“请想象伸开手”这一消息。另外也可以仅提示“想象”这一文字(词语)。然后,任务提示部10向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1的脑电波信号计测部50(参照图10)发送确定运动想象区间的信息。
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1的脑电波信号计测部50从任务提示部10接收确定运动想象区间的信息。然后,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1的ERD判定部70实施运动想象区间的用户5的脑电波的频率解析。
<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系统100的处理>
接着,参照图13来说明在图10的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系统100中进行的处理步骤。图13是表示在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系统100中进行的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步骤S101)
脑电波信号计测部50开始计测用户5的乳突电极部20与耳孔电极部30的电位差,保持与必要的时间相当的量以上的该电位差的数据。
(步骤S102)
任务提示部10向用户5提示放松区间与运动想象区间的切换定时。放松区间和运动想象区间的时间例如可以各为5秒。在放松区间,例如可以提示“请放松”这一消息,在运动想象区间例如可以提示“请想象伸开手”这一消息。另外也可以,在放松区间仅通过“放松”这一文字(词语)来提示消息,在运动想象区间仅通过“想象”这一文字(词语)来提示消息。然后,任务提示部10向脑电波信号计测部50发送确定放松区间的信息和表示处于放松区间的标签、和确定运动想象区间的信息和表示处于运动想象区间的标签。
(步骤S103)
脑电波信号计测部50基于通过步骤S102从任务提示部10得到的确定放松区间的信息和表示处于放松区间的标签、和确定运动想象区间的信息和表示运动想象区间的标签,将所计测出的用户5的脑电波数据切分成放松区间和运动想象区间。然后,脑电波信号计测部50将所切分出的放松区间的计测出的用户5的脑电波数据和表示处于放松区间的标签、和所切分出的运动想象区间的计测出的用户5的脑电波数据和表示处于运动想象区间的标签发送给ERD判定部70。
(步骤S104)
ERD判定部70对从脑电波信号计测部50接收到的放松区间的脑电波数据以及运动想象区间的脑电波数据进行频率解析。然后,根据与连续的放松区间和运动想象区间对应的脑电波的预定频段的电压强度,使用例如前述的α波频段的ERD变化率(Prα-Piα)/Prα×100或者β波频段的ERD变化率(Prβ-Piβ)/Prβ×100等来算出ERD变化率。
(步骤S105)
在该步骤中,ERD判定部70判定通过步骤S104算出的ERD变化率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预先设定的阈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为0。即,ERD判定部70在ERD变化率为正或零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06的处理,在ERD变化率为负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07的处理。
(步骤S106)
ERD判定部70判定为存在ERD。该步骤意味着用户5的脑电波包含与用户5的右手或右脚、或者用户5的左手或左脚相关的运动意图。
(步骤S107)
ERD判定部70判定为不存在ERD。该步骤意味着用户5的脑电波不包含用户5的右手或右脚、或者用户5的左手或左脚的运动意图。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系统100,算出在与用户的运动想象手所属的半身相反侧的半身的乳突配置的乳突电极1个点和在与用户的运动想象手所属的半身相反侧的半身的耳孔配置的耳孔电极1个点之间的脑电波的差分波形(电压变化)中的预定频带的电压强度。然后,如果放松区间的预定频带的电压强度为想象区间的预定频带的电压强度以上,则判定为存在ERD。由此,能够以ERD为指标而高精度地检测用户的运动企图。
以上,作为脑电波信号取得系统的例子,说明了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系统100。
接着,参照图14~图16来说明控制信号输出系统以及包含该控制信号输出系统的康复治疗系统。
图14表示康复治疗系统300的构成例。康复治疗系统300具备控制信号输出系统200和康复治疗辅助装置250。
另外,图15表示康复治疗系统300的使用环境。利用该康复治疗系统300的用户5设为手指麻痹而无法按本意活动手指。
在康复治疗系统300中,用户5装戴着康复治疗辅助装置250。在康复治疗辅助装置250中安装有致动器254。致动器254例如通过对用户握着的棒256沿上下进行驱动,能够使用户5的手伸开或握起。棒256是用户5装戴的装戴用具的一例。装戴用具可以根据用户进行的康复治疗的目的而不同。
在判定为用户5的脑电波存在ERD的情况下,康复治疗系统300的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1a输出驱动致动器254的控制信号。如上所述,在判定为存在ERD的情况下,意味着用户5的脑电波包含与用户5的右半身或左半身相关的运动的意图。控制信号被康复治疗辅助装置250的信号接收部252接收,所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被发送到致动器254而用于驱动致动器254。
与检测出用户5的意图同步地驱动致动器254,使用户的手伸开或握起。由此,刺激用户的运动神经。由于在发出意思的定时对用户的手指给予刺激,因此能够期待用户5麻痹的手指恢复功能的康复治疗效果。
再次参照图14。
控制信号输出系统200输出控制上述的康复治疗辅助装置250的动作的控制信号。
控制信号输出系统200与上述的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系统100不同之处在于,控制信号输出系统200还具备信号输出部80。在图14中,示出了在上述的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1中添加了信号输出部80的构成作为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1a。以下,仅对与不同之处关联的构成进行说明。图示的其他构成要素的构成以及功能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信号输出部80将与ERD判定部70的判定结果相应的控制信号发送给康复治疗辅助装置250。在图15中,信号输出部80以无线方式发送控制信号,但也可以以有线方式发送。
康复治疗辅助装置250具有信号接收部252以及致动器254。作为装戴用具的棒256(图15)的记载仅作了概略说明。
信号接收部252是接收从信号输出部80输出的控制信号的接收电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信号输出部80以及信号接收部252中进行的无线通信例如遵循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标准。信号接收部252从所接收到的信号中提取控制信号并发送到致动器254。致动器254按照该控制信号来驱动棒256。
图16是表示在康复治疗系统300的控制信号输出系统200中进行的动作的步骤的流程图。图16与图13不同之处在于,取代图13的步骤S106以及S107而设置了步骤S201。
步骤S201在ERD变化率为正或者零的情况下、即在存在ERD的情况下执行。信号输出部80生成用于驱动致动器254的控制信号并输出。关于通过该控制信号具体如何驱动致动器254,可以根据装戴用具的种类和/或康复治疗的内容而改变。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控制信号用于驱动用于沿上下驱动棒256的致动器254。
此外,在步骤S105中ERD变化率为负的情况下,不生成控制信号,处理结束。
图17表示上述的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1以及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1a的硬件构成的一例。
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1、1a具备CPU400、存储器402、通信电路404和电极群408。CPU400、存储器402、通信电路404和电极群408彼此通过总线406连接,能够相互授受数据。
CPU400通过执行存储器402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412,作为脑电波信号计测部50以及ERD判定部70发挥功能。在计算机程序412中记述了使各构成要素执行上述的流程图(图13或者图16)所示出的处理步骤的步骤。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1以及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1a根据该计算机程序412进行上述的动作。
通信电路404是通过预先设定的通信协议以无线或者有线方式与外部设备通信的电路。例如通信电路404从作为任务提示部10的平板终端接收确定放松区间的信息以及标签和确定运动想象区间的定时的信息以及标签。另外,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1a中的通信电路404也作为输出控制信号的信号输出部80发挥功能。
此外,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1、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1a的脑电波信号计测部50以及ERD判定部70也可以作为在1个半导体电路中装载了计算机程序的DSP等硬件来实现。
上述的计算机程序412可以记录在CD-ROM等记录介质中作为产品流通到市场、或者通过因特网等电通信线路而传输。具备图17所示的硬件的设备(例如PC)可以通过读入该计算机程序412而作为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1、事件相关去同步化计测装置1a发挥功能。
根据本公开的脑电波信号取得系统,根据耳孔与乳突的电极的差分波形,能够以与头部同等程度的精度来检测ERD。由此,利用脑电波的BMI康复治疗的实施效率提高。

Claims (16)

1.一种判定系统,具备:
乳突电极,在取得属于用户的右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的情况下,该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乳突,在取得属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的情况下,该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乳突;
耳孔电极,其配置于所述用户的耳孔;
脑电波信号计测器,其取得所述乳突电极与所述耳孔电极之间的电压;以及
判定器,其判定所述电压的变化是否包含属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部位或属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定系统,
在所述电压的变化为第1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判定器判定为所述电压的变化包含属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或属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定系统,
所述用户的耳孔为耳甲或者外耳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定系统,
还具备提示器,该提示器向所述用户提示做出运动意图的第1时间区间和不做出运动意图的第2时间区间,
在所述第1时间区间中的预定频带的所述电压的强度比所述第2时间区间中的所述预定频带的所述电压的强度小的情况下,所述判定器判定为包含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运动意图或左半身的运动意图。
5.一种控制信号输出系统,其输出对康复治疗辅助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所述康复治疗辅助装置具备装戴于用户并辅助所述用户的动作的装戴用具和使所述装戴用具动作的致动器,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系统具备:
乳突电极,在对所述用户的右半身进行康复治疗的情况下,该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乳突,在对所述用户的左半身进行康复治疗的情况下,该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乳突;
耳孔电极,其配置于所述用户的耳孔;
脑电波信号计测器,其取得所述乳突电极与所述耳孔电极之间的电压;以及
信号输出器,其基于所述电压的变化,输出使所述致动器动作的所述控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信号输出系统,
在所述电压的变化为第1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信号输出器输出使所述致动器动作的控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信号输出系统,
所述用户的耳孔为耳甲或者外耳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信号输出系统,
还具备提示器,该提示器向所述用户提示做出运动意图的第1时间区间和不做出运动意图的第2时间区间,
在所述第1时间区间中的预定频带的所述电压的强度比所述第2时间区间中的所述预定频带的所述电压的强度小的情况下,所述信号输出器输出使所述致动器动作的控制信号。
9.一种康复治疗系统,具备:
装戴用具,其装戴于用户,辅助所述用户的动作;
致动器,其使所述装戴用具动作;
乳突电极,在对所述用户的右半身进行康复治疗的情况下,该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乳突,在对所述用户的左半身进行康复治疗的情况下,该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乳突;
耳孔电极,其配置于所述用户的耳孔;
脑电波信号计测器,其取得所述乳突电极与所述耳孔电极之间的电压;以及
信号输出器,其基于所述电压的变化,输出使所述致动器动作的控制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康复治疗系统,
在所述电压的变化为第1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信号输出器输出使所述致动器动作的控制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康复治疗系统,
所述用户的耳孔为耳甲或者外耳道。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康复治疗系统,
还具备提示器,该提示器向所述用户提示做出运动意图的第1时间区间和不做出运动意图的第2时间区间,
在所述第1时间区间中的预定频带的所述电压的强度比所述第2时间区间中的所述预定频带的所述电压的强度小第2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信号输出器输出使所述致动器动作的控制信号。
13.一种判定方法,
使用乳突电极和耳孔电极来取得所述乳突电极与所述耳孔电极之间的电压,在取得属于用户的右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的情况下,所述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乳突,在取得属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的情况下,所述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乳突,所述耳孔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耳孔,
判定所述电压的变化是否包含属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部位或属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
14.一种控制信号输出方法,是输出对康复治疗辅助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输出方法,所述康复治疗辅助装置具备装戴于用户并辅助所述用户的动作的装戴用具和使所述装戴用具动作的致动器,
在所述控制信号输出方法中,
使用乳突电极和耳孔电极来取得所述乳突电极与所述耳孔电极之间的电压,在取得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运动意图的情况下,所述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乳突,在取得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运动意图的情况下,所述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乳突,所述耳孔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耳孔,
基于所述电压的变化,输出使所述致动器动作的所述控制信号。
15.一种脑电波信号取得系统,具备:
乳突电极,在取得属于用户的右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的情况下,该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乳突,在取得属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的情况下,该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乳突;
耳孔电极,其配置于所述用户的耳孔;
耳孔电极支承部,其支承所述耳孔电极并具有贯通孔;
脑电波信号计测部,其取得所述乳突电极与所述耳孔电极之间的电压;以及
判定部,其判定所述电压的变化是否包含属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部位或属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部位的运动意图。
16.一种康复治疗系统,具备:
装戴用具,其装戴于用户,辅助所述用户的动作;
致动器,其使所述装戴用具动作;
乳突电极,在对用户的右半身进行康复治疗的情况下,该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左半身的乳突,在对所述用户的左半身进行康复治疗的情况下,该乳突电极配置于所述用户的右半身的乳突;
耳孔电极,其配置于所述用户的耳孔;
耳孔电极支承器,其支承所述耳孔电极并具有贯通孔;
脑电波信号计测器,其取得所述乳突电极与所述耳孔电极之间的电压;以及
信号输出器,其基于所述电压的变化,输出使所述致动器动作的控制信号。
CN201511000864.4A 2015-01-09 2015-12-28 判定系统及方法和控制信号输出系统及方法 Withdrawn CN1057861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03091 2015-01-09
JP2015003091 2015-01-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86171A true CN105786171A (zh) 2016-07-20

Family

ID=56366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00864.4A Withdrawn CN105786171A (zh) 2015-01-09 2015-12-28 判定系统及方法和控制信号输出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99203A1 (zh)
JP (1) JP2016129661A (zh)
CN (1) CN10578617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3668A (zh) * 2017-07-28 2019-02-0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辅助装置以及辅助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UB20153680A1 (it) * 2015-09-16 2017-03-16 Liquidweb Srl Sistema di controllo di tecnologie assistive e relativo metodo
CN110167440A (zh) * 2016-12-09 2019-08-23 T&W工程公司 带电极的通用耳设备
CN106821681A (zh) * 2017-02-27 2017-06-13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运动想象的上肢外骨骼控制方法及系统
JP7043021B2 (ja) * 2017-03-13 2022-03-2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制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7043020B2 (ja) * 2017-03-13 2022-03-29 マツダ株式会社 操作要求判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7043022B2 (ja) * 2017-03-13 2022-03-2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制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6963250B2 (ja) * 2017-04-28 2021-11-05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生体信号検出装置、および、脳波測定方法
EP3446624A1 (en) * 2017-08-23 2019-02-27 Koninklijke Philips N.V. Skin electrode
CN107578772A (zh) * 2017-08-17 2018-01-12 天津快商通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融合声学特征和发音运动特征的发音评估方法和系统
JP2019147214A (ja) * 2018-02-27 2019-09-05 株式会社国際電気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 制御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74186A1 (ja) * 2009-12-15 2011-06-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極装着状態判定システム、電極装着状態判定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16129660A (ja) * 2015-01-09 2016-07-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判定システム、制御信号出力システム、リハビリシステム、判定方法、制御信号出力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3668A (zh) * 2017-07-28 2019-02-0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辅助装置以及辅助方法
CN109303668B (zh) * 2017-07-28 2022-01-1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辅助装置以及辅助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29661A (ja) 2016-07-21
US20160199203A1 (en) 2016-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86171A (zh) 判定系统及方法和控制信号输出系统及方法
CN105769181A (zh) 判定系统、控制信号输出系统、康复治疗系统、判定方法以及控制信号输出方法
US11517257B2 (en) Biofeedback system
CN205493806U (zh) 穿戴式心电检测装置
US20140251023A1 (en) Chewing monitoring device
KR20120016181A (ko) 표면 전극을 갖는 귀마개
CN101848669A (zh) 集成传感器头戴装置
TW200405804A (en) EEG system for time-scaling presentations
Looney et al. Ear-EEG: user-centered and wearable BCI
CN205899176U (zh) 穿戴式生理监测装置
CN106974645A (zh) 眼镜式脑部活动传感器以及眼镜式电生理活动感测装置
US11235156B2 (en) Wearable audio device with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KR20150085730A (ko) 뇌파 모니터링 및 뇌 컴퓨터 인터페이스를 위한 뇌전도 전극과 취득 시스템을 내장한 무선 이어훅 이어셋
WO2019078330A1 (ja) 脳波測定システム、リハビリテーション支援システム、脳波測定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非一時的記録媒体
CN113490524A (zh) 音频设备的接受者的音乐感知的改善
EP3977933A1 (en) Biological information monitoring system
Kaongoen et al. The future of wearable EEG: A review of ear-EEG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WO2021050804A1 (en) Systems for providing and coordinating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with audio therapy
Bertelsen et al. Generic dry-contact ear-EEG
CN107660868A (zh) 智能梳子
JP2020000431A (ja) 咀嚼動作の計測装置
CN209421932U (zh) 一种肌电检测装置
KR101731500B1 (ko) 음향 기능성을 가지는 귀 보형물
CN104755022B (zh) 镫骨肌/肌腱活动的机电测量
EP4154552A1 (en) Gesture detection system for personal head wearabl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