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81767B - 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81767B
CN105781767B CN201610211497.0A CN201610211497A CN105781767B CN 105781767 B CN105781767 B CN 105781767B CN 201610211497 A CN201610211497 A CN 201610211497A CN 105781767 B CN105781767 B CN 1057817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threshold
area
turbine
fuel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114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81767A (zh
Inventor
谢宾
李琼
李建英
盛柏林
邓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CC South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South Avi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South Aviat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South Avi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114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817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81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817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817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817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和装置,通过在发动机起动的整个过程中,按照设定的采集周期逐次采集发动机的涡轮后燃气温度;将涡轮后燃气温度与事先设置的至少两个温度状态判断区对应的阈值温度进行比较,若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阈值温度的次数达到设定的阈值次数且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设定的发动机起动时的超温保护点时,则确定发动机起动时超温。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温度判断区间,以排除单点温度异常的现象,确认温度的上升趋势,解决单点判断方式引起的起动超温误判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超温保护停车的可靠性,并且通过温度判断区间中采集到的不同的温度点与阈值温度和阈值次数依次进行对比,以确认温度采集线路连接的完好性。

Description

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检测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加快发动机的起动过程,发动机在起动的过程中都是采取富油设置的方式,但为了保证在富油情况下,发动机的涡轮后燃气温度不至于超过要求,需要对发动机的涡轮后燃气温度进行检测和判断。在现有技术中,发动机采取的起动超温判断方法为单点判断形式,即设定一个标准温度点,一旦采集到大于此标准温度点的温度数值即控制发动机停车。现有技术中的单点判断方式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如温度采集系统出现断路、接触不良导致的温度跳变等),从而易引起误判,导致虚警停车。
因此,在发动机起动过程中,采用单点判断方式引起的起动超温误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和装置,以解决单点判断方式引起的起动超温误判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包括步骤:
在发动机起动的整个过程中,按照设定的采集周期逐次采集发动机的涡轮后燃气温度;
将涡轮后燃气温度与事先设置的至少两个温度状态判断区对应的阈值温度进行比较,若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阈值温度的次数达到设定的阈值次数且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设定的发动机起动时的超温保护点时,则确定发动机起动时超温,其中,至少两个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对应的阈值温度略小于发动机起动时的超温保护点,且至少两个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对应的阈值温度的设置值呈上升趋势。
进一步地,将涡轮后燃气温度与事先设置的至少两个温度状态判断区对应的阈值温度进行比较,若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阈值温度的次数达到设定的阈值次数且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设定的发动机起动时的超温保护点时,则确定发动机起动时超温的步骤包括:
若当前温度状态判断区采集的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当前温度状态判断区对应的阈值温度的次数达到设定的阈值次数时,则转入下一个温度状态判断区。
进一步地,至少两个温度状态判断区包括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和第三温度状态判断区,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对应第一阈值温度、第一最大阈值次数和第一最小阈值次数,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对应第二阈值温度、第二最大阈值次数和第二最小阈值次数,第三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对应第三阈值温度,第三阈值温度为发动机起动时的超温保护点,第三阈值温度大于第二阈值温度,第二阈值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温度,将涡轮后燃气温度与事先设置的至少两个温度状态判断区对应的阈值温度进行比较,若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阈值温度的次数达到设定的阈值次数且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设定的发动机起动时的超温保护点时,则确定发动机起动时超温的步骤包括:
若采集的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温度,则进入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累计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温度以及涡轮后燃气温度小于和等于第一阈值温度之间的次数差值;
若累计的次数差值大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一最大阈值次数且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二阈值温度时,则进入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若次数差值小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一最小阈值次数时,则退回初始判断区;若在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的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第一时间阈值时,则发出告警信号。
若采集的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温度,则进入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累计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温度以及涡轮后燃气温度小于和等于第一阈值温度之间的次数差值;
若累计的次数差值大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一最大阈值次数且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二阈值温度时,则进入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若次数差值小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一最小阈值次数时,则退回初始判断区;若在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的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第一时间阈值时,则发出告警信号。
进一步地,若累计的次数差值大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一最大阈值次数且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二阈值温度时,则进入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的步骤之后包括:
在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累计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二阈值温度以及涡轮后燃气温度小于和等于第二阈值温度的次数差值;
若累计的次数差值大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二最大阈值次数且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三阈值温度时,则判断发动机起动时超温;若次数差值小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二最小阈值次数时,则退回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若在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的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第二时间阈值时,则发出告警信号。
进一步地,将涡轮后燃气温度与事先设置的至少两个温度状态判断区对应的阈值温度进行比较,若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阈值温度的次数达到设定的阈值次数且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设定的发动机起动时的超温保护点时,则确定发动机起动时超温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识别到发动机起动时超温,则对发动机进行停车保护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在发动机起动的整个过程中,按照设定的采集周期逐次采集发动机的涡轮后燃气温度;
判断模块,用于将涡轮后燃气温度与事先设置的至少两个温度状态判断区对应的阈值温度进行比较,若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阈值温度的次数达到设定的阈值次数且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设定的发动机起动时的超温保护点时,则确定发动机起动时超温。
进一步地,判断模块包括确定单元,
确定单元,若当前温度状态判断区采集的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当前温度状态判断区对应的阈值温度的次数达到设定的阈值次数时,则转入下一个温度状态判断区。
进一步地,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统计单元,用于若采集的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温度,则进入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累计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温度以及涡轮后燃气温度小于和等于第一阈值温度之间的次数差值;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若累计的次数差值大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一最大阈值次数且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二阈值温度时,则进入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若次数差值小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一最小阈值次数时,则退回初始判断区;若在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的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第一时间阈值时,则发出告警信号。
进一步地,判断模块还包括:
第二统计单元,用于在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累计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二阈值温度以及涡轮后燃气温度小于和等于第二阈值温度的次数差值;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若累计的次数差值大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二最大阈值次数且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三阈值温度时,则判断发动机起动时超温;若次数差值小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二最小阈值次数时,则退回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若在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的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第二时间阈值时,则发出告警信号。
进一步地,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装置还包括:
保护模块,用于若识别到发动机起动时超温,则对发动机进行停车保护处理。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和装置,采取趋势判断的方法,通过设置多个温度判断区间,以排除单点温度异常的现象,确认温度的上升趋势,解决单点判断方式引起的起动超温误判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超温保护停车的可靠性,并且通过温度判断区间中采集到的不同的温度点与阈值温度和阈值次数依次进行对比,以确认温度采集线路连接的完好性。本发明减少了发动机因瞬时虚假信号而导致的保护停车问题,可靠性高;并对系统的温度采集线路进行检测,以早期发现线路中存在的问题,可维护性强。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框图;
图7是图6中判断模块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8是图6中判断模块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以及
图9是本发明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照图1,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100、在发动机起动的整个过程中,按照设定的采集周期逐次采集发动机的涡轮后燃气温度。
发动机在起动的整个过程中,按照设定的采集周期逐次采集发动机的涡轮后燃气温度,其中,设定的采集周期可根据具体的起动时间进行适时调整,可以是5s,是也可以是1s,或是5ms。每次对采集周期的设定也可以随时进行调整,可以是一天更换一次,也可以是一个月更换一次,在此不作限定。
步骤S200、将涡轮后燃气温度与事先设置的至少两个温度状态判断区对应的阈值温度进行比较,若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阈值温度的次数达到设定的阈值次数且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设定的发动机起动时的超温保护点时,则确定发动机起动时超温。
发动机在设定的超温保护点之前,依次设置至少两个温度状态判断区间,且在每个温度判断区间设定对应的阈值温度和阈值次数。其中,至少两个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对应的阈值温度略小于发动机起动时的超温保护点,且至少两个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对应的阈值温度的设置值呈上升趋势,只有在当前温度判断区采集到的涡轮后燃气温度比阈值温度高、且比阈值温度高的次数超过阈值次数时,才能转入下一个温度判断区间。发动机将逐次采集的涡轮后燃气温度与事先设置的若干个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对应的阈值温度和阈值次数依次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的结果确定发动机起动时是否超温。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采取趋势判断的方法,通过设置多个温度判断区间,以排除单点温度异常的现象,确认温度的上升趋势,解决单点判断方式引起的起动超温误判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超温保护停车的可靠性,并且通过温度判断区间中采集到的不同的温度点与阈值温度和阈值次数依次进行对比,以确认温度采集线路连接的完好性。本实施例减少了发动机因瞬时虚假信号而导致的保护停车问题,可靠性高;并对系统的温度采集线路进行检测,以早期发现线路中存在的问题,可维护性强。
如图2所示,图2是本发明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步骤S100之后包括:
步骤S210、若当前温度状态判断区采集的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当前温度状态判断区对应的阈值温度的次数达到设定的阈值次数时,则转入下一个温度状态判断区。
发动机在设定的超温保护点之前,依次设置2~3个温度判断区间,且每个温度判断区间设定阈值温度和阈值次数。若当前温度状态判断区采集的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当前温度状态判断区对应的阈值温度的次数达到设定的阈值次数时,则转入下一个温度状态判断区。其中,若干个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包括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和第三温度状态判断区,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对应第一阈值温度、第一最大阈值次数和第一最小阈值次数,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对应第二阈值温度、第二最大阈值次数和第二最小阈值次数,第三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对应第三阈值温度,第三阈值温度为超温保护点,一般设定为735℃,第三阈值温度大于第二阈值温度,第二阈值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温度,第一阈值温度可设定为700℃,第二阈值温度可设定为725℃,阈值次数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若当前温度状态判断区采集的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当前温度状态判断区对应的阈值温度的次数达到设定的阈值次数时,则转入下一个温度状态判断区,解决单点判断方式引起的起动超温误判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超温保护停车的可靠性,并且通过温度判断区间中采集到的不同的温度点与阈值温度和阈值次数依次进行对比,以确认温度采集线路连接的完好性。
如图3所示,图3是本发明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步骤S100之后包括:
步骤S220、若采集的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温度,则进入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累计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温度以及涡轮后燃气温度小于和等于第一阈值温度之间的次数差值。
假定超温保护点为735℃,温度采集周期为5ms,设定700℃、725℃、735℃三个温度状态判断区,则第一阈值温度为700℃、第二阈值温度为725℃,第三阈值温度为735℃,本实施例中,采取分阶段判断方式,若采集的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温度,则进入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并累计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温度以及涡轮后燃气温度小于和等于第一阈值温度之间的次数差值,即当发动机采集的温度大于700℃时,进入700℃判断区,在700℃判断区,统计“温度大于700℃”和“温度不超过700℃”之间的次数差值:当温度大于700℃时,计数器+1;当温度不超过700℃时,计数器-3。
步骤S230、若累计的次数差值大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一最大阈值次数且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二阈值温度时,则进入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若次数差值小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一最小阈值次数时,则退回初始判断区;若在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的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第一时间阈值时,则发出告警信号。
若累计的次数差值大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一最大阈值次数且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二阈值温度,时,则进入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即当累计差值≥10,且温度>725℃时,则进入725℃判断区;若累计差值≤-10时,则退回初始判断区;若该判断区的持续时间大于200ms,则发出告警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若采集的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温度,则进入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累计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温度以及涡轮后燃气温度小于和等于第一阈值温度之间的次数差值;若累计的次数差值大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一最大阈值次数且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二阈值温度时,则进入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若次数差值小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一最小阈值次数时,则退回初始判断区;若在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的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第一时间阈值时,则发出告警信号。本实施例采取趋势判断的方法,通过设置多个温度判断区间,以排除单点温度异常的现象,确认温度的上升趋势,解决单点判断方式引起的起动超温误判的技术问题。
如图4所示,图4是本发明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第三实施例的基础上,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步骤S230之后包括:
步骤S240、在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累计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二阈值温度以及涡轮后燃气温度小于和等于第二阈值温度的次数差值。
发动机在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累计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二阈值温度以及涡轮后燃气温度小于和等于第二阈值温度的次数差值,即在725℃判断区,统计“温度大于725℃”和“温度不超过725℃”之间次数差值:温度大于725℃时,计数器+1,温度不超过725℃时,计数器-3。
步骤S250、若累计的次数差值大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二最大阈值次数且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三阈值温度时,则判断发动机起动时超温;若次数差值小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二最小阈值次数时,则退回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若在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的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第二时间阈值时,则发出告警信号。
发动机若累计的次数差值大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二最大阈值次数且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三阈值温度时,则判断发动机起动时超温;若次数差值小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二最小阈值次数时,则退回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若在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的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第二时间阈值时,则发出告警信号,即当累计差值≥10,且温度>735℃,则判断发动机起动时超温;若累计差值≤-10时,则退回700℃判断区;若在725℃判断区的持续时间大于200ms,则发出告警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在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累计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二阈值温度以及涡轮后燃气温度小于和等于第二阈值温度的次数差值;若次数差值小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一最小阈值次数时,则退回初始判断区;若累计的次数差值大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二最大阈值次数且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三阈值温度时,则判断发动机起动时超温;若次数差值小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二最小阈值次数时,则退回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若在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的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第二时间阈值时,则发出告警信号。本实施例采取趋势判断的方法,通过设置多个温度判断区间,以排除单点温度异常的现象,确认温度的上升趋势,解决单点判断方式引起的起动超温误判的技术问题。
如图5所示,图5是本发明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步骤S200之后包括:
步骤S300、若识别到发动机起动时超温,则对发动机进行停车保护处理。
发动机采取趋势判断的方法,通过设置多个温度判断区间,以排除单点温度异常的现象,确认温度的上升趋势,识别到发动机起动时超温后,则进行停车保护处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在发动机起动的整个过程中,按照设定的采集周期逐次采集发动机的涡轮后燃气温度;将逐次采集的发动机的涡轮后燃气温度与事先设置的若干个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对应的阈值温度和阈值次数依次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确定发动机起动时是否超温;若识别到发动机起动时超温,则对发动机进行停车保护处理。本实施例采取趋势判断的方法,通过设置多个温度判断区间,以排除单点温度异常的现象,确认温度的上升趋势,解决单点判断方式引起的起动超温误判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超温保护停车的可靠性,并且通过温度判断区间中采集到的不同的温度点与阈值温度和阈值次数依次进行对比,以确认温度采集线路连接的完好性。
如图6所示,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装置,应用于发动机中,包括:
采集模块10,用于在发动机起动的整个过程中,按照设定的采集周期逐次采集发动机的涡轮后燃气温度;
判断模块20,用于将涡轮后燃气温度与事先设置的至少两个温度状态判断区对应的阈值温度进行比较,若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阈值温度的次数达到设定的阈值次数且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设定的发动机起动时的超温保护点时,则确定发动机起动时超温。
发动机的采集模块10在起动的整个过程中,按照设定的采集周期逐次采集发动机的涡轮后燃气温度,其中,设定的采集周期可根据具体的起动时间进行适时调整,可以是5s,是也可以是1s,或是5ms。每次对采集周期的设定也可以随时进行调整,可以是一天更换一次,也可以是一个月更换一次,在此不作限定。
发动机的判断模块20在设定的超温保护点之前,依次设置至少两个温度状态判断区间,且在每个温度判断区间设定对应的阈值温度和阈值次数。其中,至少两个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对应的阈值温度略小于发动机起动时的超温保护点,且至少两个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对应的阈值温度的设置值呈上升趋势,只有在当前温度判断区采集到的涡轮后燃气温度比阈值温度高、且比阈值温度高的次数超过阈值次数时,才能转入下一个温度判断区间。发动机将逐次采集的涡轮后燃气温度与事先设置的若干个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对应的阈值温度和阈值次数依次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的结果确定发动机起动时是否超温。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装置,采取趋势判断的装置,通过设置多个温度判断区间,以排除单点温度异常的现象,确认温度的上升趋势,解决单点判断方式引起的起动超温误判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超温保护停车的可靠性,并且通过温度判断区间中采集到的不同的温度点与阈值温度和阈值次数依次进行对比,以确认温度采集线路连接的完好性。本实施例减少了发动机因瞬时虚假信号而导致的保护停车问题,可靠性高;并对系统的温度采集线路进行检测,以早期发现线路中存在的问题,可维护性强。
如图7所示,图7是图6中判断模块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判断模块20包括确定单元21,确定单元21用于若当前温度状态判断区采集的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当前温度状态判断区对应的阈值温度的次数达到设定的阈值次数时,则转入下一个温度状态判断区。
发动机的确定单元21在设定的超温保护点之前,依次设置2~3个温度判断区间,且每个温度判断区间设定阈值温度和阈值次数。若当前温度状态判断区采集的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当前温度状态判断区对应的阈值温度的次数达到设定的阈值次数时,则转入下一个温度状态判断区。其中,若干个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包括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和第三温度状态判断区,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对应第一阈值温度、第一最大阈值次数和第一最小阈值次数,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对应第二阈值温度、第二最大阈值次数和第二最小阈值次数,第三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对应第三阈值温度,第三阈值温度为超温保护点,一般设定为735℃,第三阈值温度大于第二阈值温度,第二阈值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温度,第一阈值温度可设定为700℃,第二阈值温度可设定为725℃,阈值次数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装置,若当前温度状态判断区采集的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当前温度状态判断区对应的阈值温度的次数达到设定的阈值次数时,则转入下一个温度状态判断区,解决单点判断方式引起的起动超温误判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超温保护停车的可靠性,并且通过温度判断区间中采集到的不同的温度点与阈值温度和阈值次数依次进行对比,以确认温度采集线路连接的完好性。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装置,判断模块20还包括:
第一统计单元22,用于若采集的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温度,则进入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累计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温度以及涡轮后燃气温度小于和等于第一阈值温度之间的次数差值;
第一判断单元23,用于若累计的次数差值大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一最大阈值次数且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二阈值温度时,则进入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若次数差值小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一最小阈值次数时,则退回初始判断区;若在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的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第一时间阈值时,则发出告警信号。
假定超温保护点为735℃,温度采集周期为5ms,设定700℃、725℃、735℃三个温度状态判断区,则第一阈值温度为700℃、第二阈值温度为725℃,第三阈值温度为735℃,本实施例中,采取分阶段判断方式,第一统计单元22若采集的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温度,则进入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并累计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温度以及涡轮后燃气温度小于和等于第一阈值温度之间的次数差值,即当发动机采集的温度大于700℃时,进入700℃判断区,在700℃判断区,统计“温度大于700℃”和“温度不超过700℃”之间的次数差值:当温度大于700℃时,计数器+1;当温度不超过700℃时,计数器-3。
第一判断单元23若累计的次数差值大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一最大阈值次数且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二阈值温度,时,则进入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即当累计差值≥10,且温度>725℃时,则进入725℃判断区;若累计差值≤-10时,则退回初始判断区;若该判断区的持续时间大于200ms,则发出告警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装置,若采集的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温度,则进入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累计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温度以及涡轮后燃气温度小于和等于第一阈值温度之间的次数差值;若累计的次数差值大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一最大阈值次数且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二阈值温度时,则进入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若次数差值小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一最小阈值次数时,则退回初始判断区;若在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的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第一时间阈值时,则发出告警信号。本实施例采取趋势判断的方法,通过设置多个温度判断区间,以排除单点温度异常的现象,确认温度的上升趋势,解决单点判断方式引起的起动超温误判的技术问题。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装置,判断模块20还包括:
第二统计单元24,用于在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累计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二阈值温度以及涡轮后燃气温度小于和等于第二阈值温度的次数差值;
第二判断单元25,用于若累计的次数差值大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二最大阈值次数且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三阈值温度时,则判断发动机起动时超温;若次数差值小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二最小阈值次数时,则退回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若在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的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第二时间阈值时,则发出告警信号。
发动机的第二统计单元24在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累计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二阈值温度以及涡轮后燃气温度小于和等于第二阈值温度的次数差值,即在725℃判断区,统计“温度大于725℃”和“温度不超过725℃”之间次数差值:温度大于725℃时,计数器+1,温度不超过725℃时,计数器-3。
发动机的第二判断单元25若累计的次数差值大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二最大阈值次数且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三阈值温度时,则判断发动机起动时超温;若次数差值小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二最小阈值次数时,则退回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若在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的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第二时间阈值时,则发出告警信号,即当累计差值≥10,且温度>735℃,则判断发动机起动时超温;若累计差值≤-10时,则退回700℃判断区;若在725℃判断区的持续时间大于200ms,则发出告警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装置,在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累计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二阈值温度以及涡轮后燃气温度小于和等于第二阈值温度的次数差值;若次数差值小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一最小阈值次数时,则退回初始判断区;若累计的次数差值大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二最大阈值次数且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第三阈值温度时,则判断发动机起动时超温;若次数差值小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二最小阈值次数时,则退回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若在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的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第二时间阈值时,则发出告警信号。本实施例采取趋势判断的方法,通过设置多个温度判断区间,以排除单点温度异常的现象,确认温度的上升趋势,解决单点判断方式引起的起动超温误判的技术问题。
如图9所示,图9是本发明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框图,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装置,还包括保护模块30,用于若识别到发动机起动时超温,则对发动机进行停车保护处理。
发动机的保护模块30采取趋势判断的方法,通过设置多个温度判断区间,以排除单点温度异常的现象,确认温度的上升趋势,识别到发动机起动时超温后,则进行停车保护处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装置,在发动机起动的整个过程中,按照设定的采集周期逐次采集发动机的涡轮后燃气温度;将逐次采集的发动机的涡轮后燃气温度与事先设置的若干个温度状态判断区间内对应的阈值温度和阈值次数依次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确定发动机起动时是否超温;若识别到发动机起动时超温,则对发动机进行停车保护处理。本实施例采取趋势判断的方法,通过设置多个温度判断区间,以排除单点温度异常的现象,确认温度的上升趋势,解决单点判断方式引起的起动超温误判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超温保护停车的可靠性,并且通过温度判断区间中采集到的不同的温度点与阈值温度和阈值次数依次进行对比,以确认温度采集线路连接的完好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应用于发动机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在发动机起动的整个过程中,按照设定的采集周期逐次采集所述发动机的涡轮后燃气温度;
将所述涡轮后燃气温度与事先设置的至少两个温度状态判断区对应的阈值温度进行比较,所述至少两个温度状态判断区包括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和第三温度状态判断区,所述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内对应第一阈值温度、第一最大阈值次数和第一最小阈值次数,所述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内对应第二阈值温度、第二最大阈值次数和第二最小阈值次数,所述第三温度状态判断区内对应第三阈值温度,所述第三阈值温度为发动机起动时的超温保护点,所述第三阈值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温度,所述第二阈值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温度;
若采集的所述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温度,则进入所述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累计所述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温度以及所述涡轮后燃气温度小于和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温度之间的第一次数差值;
若累计的所述第一次数差值大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一最大阈值次数且所述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温度时,则进入所述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若所述第一次数差值小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一最小阈值次数时,则退回初始判断区;若在所述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的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第一时间阈值时,则发出告警信号;
所述若累计的所述第一次数差值大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一最大阈值次数且所述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温度时,则进入所述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的步骤之后包括:
在所述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内累计所述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温度以及所述涡轮后燃气温度小于和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温度的第二次数差值;
若累计的所述第二次数差值大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二最大阈值次数且所述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所述第三阈值温度时,则判断所述发动机起动时超温;若所述第二次数差值小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二最小阈值次数时,则退回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若在所述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的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第二时间阈值时,则发出告警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识别到所述发动机起动时超温,则对所述发动机进行停车保护处理。
3.一种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装置,应用于发动机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模块(10),用于在发动机起动的整个过程中,按照设定的采集周期逐次采集所述发动机的涡轮后燃气温度;
判断模块(20),用于将所述涡轮后燃气温度与事先设置的至少两个温度状态判断区对应的阈值温度进行比较,所述至少两个温度状态判断区包括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和第三温度状态判断区,所述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内对应第一阈值温度、第一最大阈值次数和第一最小阈值次数,所述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内对应第二阈值温度、第二最大阈值次数和第二最小阈值次数,所述第三温度状态判断区内对应第三阈值温度,所述第三阈值温度为发动机起动时的超温保护点,所述第三阈值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温度,所述第二阈值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温度;
所述判断模块(20)包括:
第一统计单元(22),用于若采集的所述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温度,则进入所述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累计所述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温度以及所述涡轮后燃气温度小于和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温度之间的第一次数差值;
第一判断单元(23),用于若累计的所述第一次数差值大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一最大阈值次数且所述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温度时,则进入所述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若所述第一次数差值小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一最小阈值次数时,则退回初始判断区;若在所述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的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第一时间阈值时,则发出告警信号;
所述判断模块(20)还包括:
第二统计单元(24),用于在所述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内累计所述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温度以及所述涡轮后燃气温度小于和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温度的第二次数差值;
第二判断单元(25),用于若累计的所述第二次数差值大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二最大阈值次数且所述涡轮后燃气温度大于所述第三阈值温度时,则判断所述发动机起动时超温;若所述第二次数差值小于和等于设定的第二最小阈值次数时,则退回第一温度状态判断区;若在所述第二温度状态判断区的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第二时间阈值时,则发出告警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护模块(30),用于若识别到所述发动机起动时超温,则对所述发动机进行停车保护处理。
CN201610211497.0A 2016-04-06 2016-04-06 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7817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11497.0A CN105781767B (zh) 2016-04-06 2016-04-06 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11497.0A CN105781767B (zh) 2016-04-06 2016-04-06 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81767A CN105781767A (zh) 2016-07-20
CN105781767B true CN105781767B (zh) 2018-10-16

Family

ID=56395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11497.0A Active CN105781767B (zh) 2016-04-06 2016-04-06 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817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9987B (zh) * 2017-04-06 2023-06-16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综合管廊电力舱室线路更换预警的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9975026B (zh) * 2019-03-29 2020-12-22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故障监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426583A (zh) * 2019-08-13 2019-11-08 南京东博智慧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插座的数据自适应采集方法
CN112576395B (zh) * 2020-12-08 2023-03-2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误报超温警报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6510A (zh) * 2008-01-02 2009-07-0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温度传感器诊断
CN101581248A (zh) * 2008-05-15 2009-11-18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发动机排气温度调节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25595B1 (fr) * 2007-12-21 2014-06-13 Snecma Services Procede et systeme de caracterisation et de comptage de depassements d'un seuil par un parametre de fonctionnement d'un moteur d'aeronef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6510A (zh) * 2008-01-02 2009-07-0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温度传感器诊断
CN101581248A (zh) * 2008-05-15 2009-11-18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发动机排气温度调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81767A (zh) 2016-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81767B (zh) 发动机起动超温判断方法和装置
CN107832896B (zh) 一种电厂设备缓变故障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03670764B (zh) 发动机控制系统
CN105882649B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故障诊断方法
CN106657057A (zh) 反爬虫系统及方法
CN106154824B (zh) 一种星载时钟冗余系统及方法
EP3355313A1 (en) Abnormality diagnosis system
CN108291491B (zh) 由车载诊断系统自动适配建立诊断的条件的方法
CN106066432A (zh) 一种电力变压器的故障检测与故障诊断综合系统
CN105334843A (zh) 用于车辆的远程监控数据上传方法和装置
RU2002110283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зажигания для двигателей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CN110047286A (zh) 一种车辆事故分析方法及装置
EP3056719B1 (en) Control device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3069140B (zh) 用于防止水分流入的发动机保护装置
CN105675304A (zh) 汽车发动机在线监测系统
CN106782719A (zh) 压水堆机组汽轮机已跳闸表征信号产生方法
CN104704227B (zh) 发动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7901762A (zh) 电动汽车泄放失效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5374031A (zh) 基于机器人的家庭安防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200350642A1 (en) Method for early detection of an imminent overheating of at least one battery cell of a battery, detection device, and motor vehicle
KR20150133065A (ko) 배터리의 과충전 감지 기준 전압값 결정 장치 및 방법
CN105717877A (zh) 基于顺控流程的抽水蓄能机组运行工况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08899595B (zh) 一种电池的温度检测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7884189A (zh) 一种故障诊断方法
CN208125813U (zh) 一种火工品在线内阻测试电路及火工品控制测试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12002 Dong Jiaduan, Zhuzhou, Hunan

Patentee after: China Hangfa South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2002 Dong Jiaduan, Zhuzhou, Hunan

Patentee before: China Southern Airlines Industry (Group)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