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61608B - 一种带安全防护气囊的uuv多向避碰能力训演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安全防护气囊的uuv多向避碰能力训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61608B
CN105761608B CN201610339239.0A CN201610339239A CN105761608B CN 105761608 B CN105761608 B CN 105761608B CN 201610339239 A CN201610339239 A CN 201610339239A CN 105761608 B CN105761608 B CN 1057616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uv
extendible
air bag
barri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392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61608A (zh
Inventor
徐健
徐铭泽
严浙平
宋晓萍
汪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33923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616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61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1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61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16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5/00Model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09B23/00,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5/02Model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09B23/00,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of industrial processes; of machin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ys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带安全防护气囊的UUV多向避碰能力训演系统,属于UUV自主避碰技术领域。为了解决UUV在避碰能力训演过程中容易出现碰撞受损的问题。所述系统包括:收放式安全气囊、五元测距声纳、避碰计算机、充放气系统和阀门组;五元测距声纳用于探测UUV前方、上方、下方、左方、右方方向的障碍物及与该障碍物的距离;避碰计算机,根据探测到的与障碍物的距离是否在安全极限距离内,对阀门组进行闭合控制,使充放气系统对收放式安全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进而利用收放式安全气囊对UUV进行防护,不受障碍物碰撞。本发明既解决了UUV碰撞受损问题,还实现安全气囊的可回收利用,有效地提高了UUV避碰能力的训演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带安全防护气囊的UUV多向避碰能力训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UUV自主避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安全防护气囊的UUV多向避碰能力训演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UUV技术的不断发展,UUV在海洋工程、海洋开发、军事应用等领域的应用逐渐扩大。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要求UUV具备较高的自主避碰能力;但是,UUV具有无人现场特性,其自主避碰能力只能在不断的试验训演下逐步培养与提升。在UUV的自主避碰能力训演过程中,与障碍物、环境等发生碰撞不可避免,如何安全、高效地开展UUV避碰能力训演一直是UUV工程领域极具挑战的问题。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UUV的自主避碰相关问题研究多集中在自主避碰系统组成、智能避碰算法、声纳数据滤波等方面。如周兰凤在文献《未知环境下分布式多机器人避碰协作算法》(计算机工程,第36卷,第5期,P179-180)中针对多机器人协作问题,提出了一种未知环境下分布式多机器人协作避碰算法,待该算法并不涉及给UUV提供任何防碰保护装置的问题,容易出现UUV碰撞损伤导致避碰能力训演任务中断。戴树龙在文献《全封闭式救生艇中引入安全气囊系统》(船舶与人员安全,第36卷,第12期,P39-41)中提出将安全气囊系统应用于全封闭式救生艇,对安全气囊设置的位置和各个操纵系统的初步设计进行了描述,以达到减少人员伤亡的目的,但是该装置的充气过程是靠气囊内物质的化学反应来完成的,其过程具有不可逆性,不利于安全气囊回收再利用的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UUV在避碰能力训演过程中容易出现碰撞受损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安全防护气囊的UUV多向避碰能力训演系统。
本发明的一种带安全防护气囊的UUV多向避碰能力训演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收放式安全气囊、五元测距声纳、避碰计算机、充放气系统和阀门组;
五元测距声纳用于探测UUV前方、上方、下方、左方、右方方向的障碍物及与该障碍物的距离;
避碰计算机,根据探测到的与障碍物的距离是否在安全极限距离内,对阀门组进行闭合控制,使充放气系统对收放式安全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进而利用收放式安全气囊对UUV进行防护,不受障碍物碰撞。
所述收放式安全气囊包括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前部、收放式右安全气囊前部、收放式上安全气囊前部、收放式下安全气囊前部、收放式下安全气囊后部、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后部、收放式右安全气囊后部和收放式上安全气囊后部;
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前部、收放式右安全气囊前部、收放式上安全气囊前部和收放式下安全气囊前部分别安装在UUV左侧、右侧、上侧和下侧外表面的前部;
收放式下安全气囊后部、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后部、收放式右安全气囊后部和收放式上安全气囊后部分别安装在UUV下侧、左侧、右侧和上侧外表面的后部。
充放气系统包括充气气瓶和气泵;
充气气瓶,用于对收放式安全气囊充气;
气泵,用于将收放式安全气囊内的气体抽入至充气气瓶内。
所述阀门组包括阀门K1-K10;
充气气瓶的出入口同时与阀门K1的一端和阀门K2的一端连通,阀门K2的另一端与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气泵的入气口、阀门K1的另一端和阀门K3-K10的一端同时连通,阀门K3-K10的另一端分别与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前部、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后部、收放式右安全气囊前部、收放式右安全气囊后部、收放式上安全气囊前部、收放式上安全气囊后部、收放式下安全气囊前部、收放式下安全气囊后部连通。
所述避碰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UUV进入避碰能力训演状态,接收五元测距声纳测的障碍物及障碍物的距离,判断是否有障碍物,且障碍物是否小于安全极限距离,若是,则转入步骤二,若否,则重复该步骤;
步骤二:继续接收五元测距声纳测的障碍物及障碍物的距离,判断障碍物是否在做趋近UUV运动,若否,则转入步骤一,若是,则根据障碍物的位置,弹出UUV外表面相应位置的收放式安全气囊,并控制UUV的各个推进器协调动作,使UUV保持深度不变且姿态平衡,转入步骤三;
步骤三:继续接收五元测距声纳测的障碍物及障碍物的距离,判断UUV是否已退到极限安全距离以外,若是,则将弹出的收放式安全气囊收回,同时将UUV各个推进器的相应推力撤销,使UUV恢复至碰撞防护之前的运动状态,转入步骤一,若否,则收放式安全气囊继续保持弹出状态。
所述步骤二中,根据障碍物的位置,弹出UUV外表面相应位置的收放式安全气囊具体为:
当UUV的一个方向出现障碍物时,则UUV相应侧的收放式安全气囊弹出;
当UUV的多个方向出现障碍物时,则UUV多个相应侧的收放式安全气囊同时弹出。
所述步骤二中,控制UUV的各个推进器协调动作的方法具体为:
根据预先设定的深度姿态推力对照表的数据来控制UUV的各个推进器协调动作;
所述步骤三中,将UUV各个推进器的相应推力撤销的方法具体为:
根据所述深度姿态推力对照表将UUV各个推进器的相应推力撤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设置的收放式安全气囊及利用避碰计算机的控制,既解决了UUV避碰能力训演过程中容易出现的UUV碰撞受损问题,还能实现安全气囊的可回收利用,进一步保证了UUV在遇见碰撞威胁时训演过程不被中断,使避碰能力训演任务可以连续有序地进行;不仅提升了UUV的自身安全,还有效地提高了UUV避碰能力的训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带安全防护气囊的UUV多向避碰能力训演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中避碰计算机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充气气瓶和气泵通过阀门组对收放式安全气囊控制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带安全防护气囊的UUV多向避碰能力训演系统,包括收放式安全气囊、五元测距声纳、避碰计算机103、充放气系统12和阀门K1-K10;
如图1至图3,收放式安全气囊包括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前部7、收放式右安全气囊前部8、收放式上安全气囊前部9、收放式下安全气囊前部10、收放式下安全气囊后部11、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后部13、收放式右安全气囊后部14和收放式上安全气囊后部15;
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前部7、收放式右安全气囊前部8、收放式上安全气囊前部9和收放式下安全气囊前部10分别安装在UUV前部的左、右、上和下的外表面;
收放式下安全气囊后部11、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后部13、收放式右安全气囊后部14和收放式上安全气囊后部15分别安装在UUV后部的下、左、右和上的外表面;
五元测距声纳包括前测距声纳4、上测距声纳5、下测距声纳6、左测距声纳2和右测距声纳3;
五元测距声纳用于探测UUV前方、上方、下方、左方、右方这五个方向是否有障碍物;
充放气系统12包括充气气瓶101和气泵102;
避碰计算机103用于阀门K1和阀门K2,进而实现充气气瓶101和气泵102对收放式安全气囊充气或放气;
避碰计算机103用于控制阀门K3-K10,进而实现对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前部7、收放式右安全气囊前部8、收放式上安全气囊前部9、收放式下安全气囊前部10、收放式下安全气囊后部11、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后部13、收放式右安全气囊后部14和收放式上安全气囊后部15的充气或放气;
本实施方式的UUV在多向避碰能力训演时,如图4和图5所示,工作流程如下:
当UUV遇到障碍物时,由于工作状态类似,通过UUV左测距声纳2和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前部7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后部13进行举例说明。在UUV进入避碰能力训演状态后,本实施方式的带安全防护气囊的UUV多向避碰能力训演系统也进入工作状态,通过五元测距声纳不断探测UUV前方、上方、下方、左方、右方这五个方向是否有障碍物;当UUV左测距声纳2的某一拍信息探测到UUV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极限距离时,则避碰计算机103紧接着通过UUV左测距声纳2的下一拍信息来判断UUV此时相对障碍物的运动状态。
当UUV相对于左边障碍物做趋近运动时,则此时避碰计算机103会立刻控制充气气瓶101工作,并且控制阀门K1、阀门K3和阀门K4打开,将充气气瓶101中的气体充入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前部7和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后部13内,使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前部7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后部13弹出,避碰能力训演系统进入UUV碰撞防护状态;并且避碰计算机103根据预先设定的深度姿态推力对照表的数据来控制UUV的各个推进器协调动作,使UUV保持深度不变且姿态平衡,抵消气囊展开产生的浮力。随后,避碰计算机103根据障碍物所在方向控制UUV向右方向运动,直至UUV已退到极限安全距离以外。当UUV左测距声纳2探测到的信息均显示UUV已不再受左侧障碍物的碰撞威胁时,则避碰计算机103下达将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前部7和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后部13收回命令;控制气泵102抽气工作,打开阀门K2、阀门K3、和阀门K4,将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前部7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后部13中的气体吸入充气气瓶101内,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前部7和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后部13也随之收回至UUV壳体内;同时避碰计算机103根据深度姿态推力对照表将UUV各个推进器的相应推力撤销,使UUV恢复至碰撞防护之前的运动状态,将避碰能力训演任务继续进行下去,即在不中断训演过程的条件下保护了UUV不受障碍物碰撞的威胁。
当UUV相对于左侧障碍物做远离运动时,此时避碰计算机103会控制充气气瓶101、阀门K1、阀门K3和阀门K4不动作,将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前部7和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后部13继续隐藏在UUV壳体内,使避碰能力训演系统不进入安全防护状态,UUV继续进行避碰能力训演任务。
当出现在UUV的多个方向上均有障碍物的情况时,因为工作状态类似,所以此处通过UUV左方和上方出现障碍物的情况进行举例说明。在UUV避碰能力训演系统进入状态后,当UUV左测距声纳2和UUV上测距声纳5均探测到有障碍物时;即表明UUV在左方和上方与障碍物之间的相对距离都小于安全极限距离,则避碰计算机103紧接着会通过UUV左测距声纳2和UUV上测距声纳5的下一拍信息来判断在相应方向上此时UUV相对障碍物的运动状态。
当UUV在左方和上方相对于障碍物均属于趋近运动时,则此时避碰计算机103会立刻控制充气气瓶101工作,并且控制阀门K1、阀门K3、阀门K4、阀门K7和阀门K8打开,给安全气囊充气,使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前部7、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后部13、收放式上安全气囊前部9和收放式上安全气囊后部15弹出,保护UUV不受障碍物碰撞损伤,使避碰能力训演系统进入UUV碰撞防护状态;同时为了避免UUV因受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前部7、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后部13、收放式上安全气囊前部9和收放式上安全气囊后部15的浮力影响而导致姿态失衡,避碰计算机103还会根据预先设定的深度姿态推力对照表使UUV各个推进器协调动作,保证UUV的深度不变且姿态平衡,抵消气囊展开产生的浮力。然后避碰计算机103根据障碍物所在方向控制UUV向无障碍物方向运动,直至UUV已退到极限安全距离以外。
当UUV在左方和上方相对于障碍物均属于远离运动时,此时避碰计算机103会控制充气气瓶101、气阀K1、气阀K3、气阀K4、气阀K7和气阀K8不动作,使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前部7、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后部13、收放式上安全气囊前部9和收放式上安全气囊后部15继续隐藏在UUV壳体内,避碰能力训演系统不进入安全防护状态,确保UUV的避碰能力训演任务继续进行。
在UUV进入避碰能力训演状态后,本实施方式的带安全防护气囊的UUV多向避碰能力训演系统也进入工作状态,通过五元测距声纳不断探测UUV前方、上方、下方、左方、右方这五个方向是否有障碍物;当UUV前测距声纳4的某一拍信息探测到UUV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极限距离时,则避碰计算机103紧接着通过UUV前测距声纳4的下一拍信息来判断UUV此时相对障碍物的运动状态。
当UUV相对于前方障碍物做趋近运动时,则此时避碰计算机103会立刻控制充气气瓶101工作,并且控制阀门K1、阀门K3、阀门K5、阀门K7和阀门K9打开,将充气气瓶101中的气体充入收放式上安全气囊前部7、收放式下安全气囊前部8、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前部9和收放式右安全气囊前部10,使气囊弹出,避碰能力训演系统进入UUV碰撞防护状态;并且避碰计算机103根据预先设定的深度姿态推力对照表的数据来控制UUV的各个推进器协调动作,使UUV保持深度不变且姿态平衡,抵消气囊展开产生的浮力。随后,避碰计算机103根据障碍物所在方向控制UUV向后方运动,直至UUV已退到极限安全距离以外。当UUV前测距声纳4探测到的信息均显示UUV已不再受左侧障碍物的碰撞威胁时,则避碰计算机103下达将收放式安全气囊收回命令;控制气泵102抽气工作,打开阀门K2、阀门K3、阀门K5、阀门K7和阀门K9,将气囊中的气体吸入充气气瓶101内,气囊也随之收回至UUV壳体内;同时避碰计算机103根据深度姿态推力对照表将UUV各个推进器的相应推力撤销,使UUV恢复至碰撞防护之前的运动状态,将避碰能力训演任务继续进行下去,即在不中断训演过程的条件下保护了UUV不受障碍物碰撞的威胁。
当UUV相对于前向障碍物做远离运动时,此时避碰计算机103会控制充气气瓶101、阀门K1、阀门K3、阀门K5、阀门K7和阀门K9不动作,将收放式安全气囊继续隐藏在UUV壳体内,使避碰能力训演系统不进入安全防护状态,UUV继续进行避碰能力训演任务。
当UUV的五个方向上均有障碍物出现时,则避碰计算机103会控制各个推进器协调动作使UUV倒车,直至UUV退到极限安全距离以外。当UUV各方向的测距声纳探测到的信息均显示UUV已不再受障碍物碰撞的威胁时,则避碰计算机103下达安全气囊回收命令;气泵102工作、阀门打开,开始将相应方向的安全气囊中气体吸入充气气瓶101内,安全气囊也随之收回至UUV壳体内;同时避碰计算机103根据深度姿态推力对照表将各个推进器的相应推力撤销,使UUV恢复至碰撞防护之前的运动状态,将避碰能力训演任务继续进行下去,即在不中断训演过程的条件下保护了UUV不受碰撞的威胁。

Claims (6)

1.一种带安全防护气囊的UUV多向避碰能力训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收放式安全气囊、五元测距声纳、避碰计算机、充放气系统和阀门组;
五元测距声纳用于探测UUV前方、上方、下方、左方、右方方向的障碍物及与该障碍物的距离;
避碰计算机,根据探测到的与障碍物的距离是否在安全极限距离内,对阀门组进行闭合控制,使充放气系统对收放式安全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进而利用收放式安全气囊对UUV进行防护,不受障碍物碰撞,根据预先设定的深度姿态推力对照表的数据来控制UUV的各个推进器协调动作,使UUV保持深度不变且姿态平衡,抵消气囊展开产生的浮力;
所述收放式安全气囊包括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前部、收放式右安全气囊前部、收放式上安全气囊前部、收放式下安全气囊前部、收放式下安全气囊后部、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后部、收放式右安全气囊后部和收放式上安全气囊后部;
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前部、收放式右安全气囊前部、收放式上安全气囊前部和收放式下安全气囊前部分别安装在UUV左侧、右侧、上侧和下侧外表面的前部;
收放式下安全气囊后部、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后部、收放式右安全气囊后部和收放式上安全气囊后部分别安装在UUV下侧、左侧、右侧和上侧外表面的后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安全防护气囊的UUV多向避碰能力训演系统,其特征在于,充放气系统包括充气气瓶和气泵;
充气气瓶,用于对收放式安全气囊充气;
气泵,用于将收放式安全气囊内的气体抽入至充气气瓶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安全防护气囊的UUV多向避碰能力训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包括阀门K1-K10;
充气气瓶的出入口同时与阀门K1的一端和阀门K2的一端连通,阀门K2的另一端与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气泵的入气口、阀门K1的另一端和阀门K3-K10的一端同时连通,阀门K3-K10的另一端分别与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前部、收放式左安全气囊后部、收放式右安全气囊前部、收放式右安全气囊后部、收放式上安全气囊前部、收放式上安全气囊后部、收放式下安全气囊前部、收放式下安全气囊后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安全防护气囊的UUV多向避碰能力训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避碰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UUV进入避碰能力训演状态,接收五元测距声纳测的障碍物及障碍物的距离,判断是否有障碍物,且障碍物是否小于安全极限距离,若是,则转入步骤二,若否,则重复该步骤;
步骤二:继续接收五元测距声纳测的障碍物及障碍物的距离,判断障碍物是否在做趋近UUV运动,若否,则转入步骤一,若是,则根据障碍物的位置,弹出UUV外表面相应位置的收放式安全气囊,并控制UUV的各个推进器协调动作,使UUV保持深度不变且姿态平衡,转入步骤三;
步骤三:继续接收五元测距声纳测的障碍物及障碍物的距离,判断UUV是否已退到极限安全距离以外,若是,则将弹出的收放式安全气囊收回,同时将UUV各个推进器的相应推力撤销,使UUV恢复至碰撞防护之前的运动状态,转入步骤一,若否,则收放式安全气囊继续保持弹出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安全防护气囊的UUV多向避碰能力训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根据障碍物的位置,弹出UUV外表面相应位置的收放式安全气囊具体为:
当UUV的一个方向出现障碍物时,则UUV相应侧的收放式安全气囊弹出;
当UUV的多个方向出现障碍物时,则UUV多个相应侧的收放式安全气囊同时弹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安全防护气囊的UUV多向避碰能力训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控制UUV的各个推进器协调动作的方法具体为:
根据预先设定的深度姿态推力对照表的数据来控制UUV的各个推进器协调动作;
所述步骤三中,将UUV各个推进器的相应推力撤销的方法具体为:
根据所述深度姿态推力对照表将UUV各个推进器的相应推力撤销。
CN201610339239.0A 2016-05-19 2016-05-19 一种带安全防护气囊的uuv多向避碰能力训演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616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39239.0A CN105761608B (zh) 2016-05-19 2016-05-19 一种带安全防护气囊的uuv多向避碰能力训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39239.0A CN105761608B (zh) 2016-05-19 2016-05-19 一种带安全防护气囊的uuv多向避碰能力训演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1608A CN105761608A (zh) 2016-07-13
CN105761608B true CN105761608B (zh) 2019-04-02

Family

ID=56324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3923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61608B (zh) 2016-05-19 2016-05-19 一种带安全防护气囊的uuv多向避碰能力训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616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74005A1 (zh) * 2018-03-15 2019-09-19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碰撞处理方法、装置、机器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4614A (zh) * 2010-05-28 2010-09-29 清华大学 用于船舶航行的可收放的远程悬浮型风能伞帆装置
CN104316932A (zh) * 2014-11-05 2015-01-28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uuv抵近海底作业的定高航行系统及航行方法
CN105196939A (zh) * 2014-06-30 2015-12-30 天津市沃德美嘉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主动安全多层多组外防撞气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8772B (zh) * 2008-11-21 2010-09-08 哈尔滨工程大学 Auv智能避碰方法
CN102001429B (zh) * 2010-11-30 2013-05-08 河海大学 仿生虾水下检测机器人
DE102010056539A1 (de) * 2010-12-29 2012-07-05 Atlas Elektronik Gmbh Kopplungskopf, Kopplungseinrichtung mit Kopplungskopf, daran ankoppelbarer Rendezvouskopf, Rendevouseinrichtung mit Rendezvouskopf, Unterwasserfahrzeug damit, Kopplungssystem, Kopplungsverfahren und Einsatzverfahren für ein Unterwasserfahrzeug
CN102231082B (zh) * 2011-04-08 2013-06-1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基于迷你声纳的水下目标探测与auv自动避碰方法及其系统
CN102323584A (zh) * 2011-05-19 2012-01-18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适用于水下auv/uuv平台的自主避碰装置
CN105416513B (zh) * 2015-11-30 2017-11-2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 一种应急回收水下拖体的安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4614A (zh) * 2010-05-28 2010-09-29 清华大学 用于船舶航行的可收放的远程悬浮型风能伞帆装置
CN105196939A (zh) * 2014-06-30 2015-12-30 天津市沃德美嘉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主动安全多层多组外防撞气囊装置
CN104316932A (zh) * 2014-11-05 2015-01-28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uuv抵近海底作业的定高航行系统及航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1608A (zh) 2016-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1900B (zh) 一种解决无人船航行中倾覆问题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761608B (zh) 一种带安全防护气囊的uuv多向避碰能力训演系统
CN103307327B (zh) 通用手持灭火器的自动促动装置
CN105416513B (zh) 一种应急回收水下拖体的安全装置
CN104797105A (zh) 带安全气囊的电子产品保护壳及其控制方法
WO2020062624A1 (zh) 一种消防机器人的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
CN105923127A (zh) 一种集成式水下搜救机器人
CN111113412B (zh) 基于运动姿态防摔保护的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N103950523B (zh) 一种水下回收装置
CN106272564A (zh) 机器人防跌倒系统
CN212500965U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应急回收装置
CN111113379A (zh) 基于三轴加速度防摔保护的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N207594862U (zh) 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车门
CN113264192A (zh) 一种无人机气囊装置
CN109131804A (zh) 用于水下航行器的自力抗沉救生装置
CN110248317A (zh) 一种矿用智能安全背心及井下多级应急预警处理方法
CN107470973A (zh) 数控机床防护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数控机床
CN209051568U (zh) 一种防溺水手机保护装置
CN110104147A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应急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储存介质
CN207889997U (zh) 一种无人机的安全气囊装置
CN215618191U (zh) 一种机器人防碰撞系统及机器人
CN105730535A (zh) 一种三面驱动的废墟搜救机器人
CN205730056U (zh) 一种智能消防机器人
CN103991520A (zh) 失事潜艇救捞方法与设备
CN103991521A (zh) 大型沉船救捞方法与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