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57773B - 散热片及具有其的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散热片及具有其的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57773B
CN105757773B CN201610272483.XA CN201610272483A CN105757773B CN 105757773 B CN105757773 B CN 105757773B CN 201610272483 A CN201610272483 A CN 201610272483A CN 105757773 B CN105757773 B CN 1057577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oling fin
storage cavity
discharge passage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724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57773A (zh
Inventor
李腾鹤
杜文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757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77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577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77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3/00Electric heating systems
    • F24D13/04Electric heating systems using electric heating of heat-transfer fluid in separate units of the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00/00Heat sources or energy sources
    • F24D2200/08Electric he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片及具有其的散热器,散热片内设有:蓄油腔,蓄油腔位于散热片的底部,蓄油腔内设有适于安装加热件的安装部;至少一个出油通道,至少一个出油通道的下端形成为进口端且与蓄油腔的上端导通;至少一个回油通道,至少一个回油通道与出油通道间隔开布置,至少一个回油通道的上端与出油通道的上端导通,至少一个回油通道的下端向下延伸至蓄油腔的底部形成为出口端且与蓄油腔导通。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片,将出油通道的进口端设计成位于回油通道的出口端的上方,使得高温油仅进入出油通道内,低温油通过回油通道回流至蓄油腔的底部,从而将散热片的油路进行合理的布局,避免了冷热油交错混流,提高了散热片的热传导效率。

Description

散热片及具有其的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散热片及具有其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散热器通常包括多个散热片,每个散热片限定出多个油道,每个油道内的油流动方向杂乱无序,同一油道内高温油向上流动,低温油向下流动,整个散热片的热传导效率低、散热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散热片,该散热片的热传导效率高。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散热片的散热器,该散热器的热传导效率高。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散热片内设有:蓄油腔,所述蓄油腔位于所述散热片的底部,所述蓄油腔内设有适于安装加热件的安装部;至少一个出油通道,至少一个所述出油通道的下端形成为进口端且与所述蓄油腔的上端导通;至少一个回油通道,至少一个回油通道与所述出油通道间隔开布置,至少一个所述回油通道的上端与所述出油通道的上端导通,至少一个所述回油通道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所述蓄油腔的底部形成为出口端且与所述蓄油腔导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片,将出油通道的进口端设计成位于回油通道的出口端的上方,使得高温油大部分从进口端进入出油通道内,低温油通过回油通道回流至蓄油腔的底部,从而将散热片的油路进行合理的布局,实现出油油路和回油油路的隔离,避免了冷热油交错混流,提高了散热片的热传导效率。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蓄油腔包括互相导通的高温油腔和低温油腔,所述高温油腔位于所述低温油腔上方,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高温油腔与所述低温油腔之间,所述进口端与所述高温油腔导通,所述出口端与所述低温油腔导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油通道和所述回油通道分别沿竖直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回油通道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回油通道分别邻近所述散热片的两侧边缘设置,两个所述回油通道的所述出口端分别从所述安装部的两侧向下延伸至与所述低温油腔导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回油通道的所述出口端与所述低温油腔圆滑过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油通道包括三个,三个所述出油通道位于两个所述回油通道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散热片内还限定有导油腔,所述导油腔设在散热片的顶部,所述出油通道和所述回油通道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导油腔导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油通道的上端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回油通道的上端的水平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油通道的两侧平面分别与所述回油通道的两侧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散热器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散热片,由于根据发明实施例的散热片的热传导效率高,因此,根据发明实施例的散热器也具有热传导效率高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散热器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散热器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散热器的局部立体图。
附图标记:
散热器100;
散热片10;蓄油腔11;高温油腔111a;低温油腔111b;出油通道12;进口端121;回油通道13;出口端131;导油腔14;安装部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传统的散热器通常包括多个散热片,每个散热片限定出多个油道,每个油道内的油流动方向杂乱无序,同一油道内高温油向上流动,低温油向下流动,整个散热片的热传导效率低、散热效果差。本发明着力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片1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片10内设有蓄油腔11、至少一个出油通道12和至少一个回油通道13。其中,散热片10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出油通道12和一个以上的回油通道13。
具体地,如图2所示,蓄油腔11位于散热片10的底部,蓄油腔11内设有适于安装加热件的安装部15。至少一个出油通道12的下端形成为进口端121且与蓄油腔11的上端导通。至少一个回油通道13与出油通道12间隔开布置,回油通道13的上端与出油通道12的上端导通,回油通道13的下端向下延伸至蓄油腔11的底部形成为出口端131且与蓄油腔11导通。如图1-图3所示,出油通道12的进口端121位于回油通道13的出口端131的上方。
多个散热片10相互连接构造成散热器100的散热结构,蓄油腔11内设有加热件,散热器100通电时,加热件对蓄油腔11内的油进行加热。高温油向上流动进入出油通道12内并与外界进行热传递使得油温逐渐降低,被冷却的低温油随后进入回油通道13内向下流动,最终回流至蓄油腔11的底部。其中,加热件可以为金属加热管。
可以理解的是,油受热后比重较轻而向上流动,将出油通道12的进口端121的高度设计成高于回油通道13的出口端131的高度,如此,高温油几乎只会流入出油通道12内。而回油通道13内的低温油由于比重较高可以快速回流至蓄油腔11的底部,待加热件加热后再次向出油通道12所在方向流动。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片10,将出油通道12的进口端121设计成位于回油通道13的出口端131的上方,使得高温油大部分从进口端121进入出油通道12内,低温油通过回油通道13回流至蓄油腔11的底部,从而将散热片10的油路进行合理的布局,实现了出油油路和回油油路的隔离,避免了冷热油交错混流,提高了散热片10的热传导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蓄油腔11可以包括互相导通的高温油腔111a和低温油腔111b,高温油腔111a位于低温油腔111b上方,安装部15位于高温油腔111a与低温油腔111b之间,进口端121与高温油腔111a导通,出口端131与低温油腔111b导通。如图2所示,蓄油腔11的上端与出油通道12导通,蓄油腔11的下端与回油通道13导通,可以理解的是,高温油腔111a与低温油腔111b的划分是由于油的物理特性决定,高温油比重较低,低温油比重较高,因此,蓄油腔11可以根据油温的高低大体分成高温油腔111a和低温油腔111b。回油通道13的出口端131位于蓄油腔11的底部,因此,蓄油腔11内油可以根据油温的不同而分布在蓄油腔11的不同高度,从而保证加热件可以对低温油及时有效地加热。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出油通道12和回油通道13分别沿竖直方向延伸。回油通道13可以包括两个,两个回油通道13分别邻近散热片10的两侧边缘设置,两个回油通道13的出口端131分别从安装部15的两侧向下延伸至低温油腔111b导通。由于回油通道13内的油温较低,因此,通过在散热片10的两侧边缘设置回油通道13,可以避免较高温度的出油通道12对使用者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由此,提高散热片10的安全性。
有利地,每个回油通道13的出口端131与低温油腔111b圆滑过渡。这样,油可以顺畅地回流至低温油腔111b内。由此,避免油在流动过程中发出声音。
其中,出油通道12可以包括三个,三个出油通道12位于两个回油通道13之间。由此,可以将高温油分别进入三个出油通道12内对外界进行热传递,提高散热片10的散热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出油通道12和回油通道13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示,可以根据需要作出适当地调整。
可选地,如图2所示,散热片10内还可以限定有导油腔14,导油腔14设在散热片10的顶部上,出油通道12和回油通道13的上端分别与导油腔14导通。这样,无须对每个出油通道12的上端与每个回油通道13的上端均进行单独连接。多个出油通道12内的油可以先汇聚在导油腔14内,在向多个回油通道13进行分流。由此,简化了散热片10的整体结构布局,使得散热片10加工成型方便,降低散热片10的生产成本。
有利地,出油通道12的上端的水平高度低于回油通道13的上端的水平高度。这样,导油腔14内的低温油可以大部分进入回油通道13内,使得低温油几乎不回流至出油通道12内。由此,可以使得低温油和高温油可以得到有效地分离,提高散热片10的热传递效率。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出油通道12的两侧平面分别与回油通道13的两侧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这样,出油通道12和回油通道13内的热量可以均匀地对外扩散,进一步提高散热片10的散热效率。其中,出油通道12和回油通道13可以均为金属件一体冲压形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器100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散热片10,由于根据发明实施例的散热片10的热传导效率高,因此,根据发明实施例的散热器100也具有热传导效率高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器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内”、“外”、“水平”、“竖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内设有:
蓄油腔,所述蓄油腔位于所述散热片的底部,所述蓄油腔内设有适于安装加热件的安装部;
至少一个出油通道,至少一个所述出油通道的下端形成为进口端且与所述蓄油腔的上端导通;
至少一个回油通道,至少一个所述回油通道与所述出油通道间隔开布置,至少一个所述回油通道的上端与所述出油通道的上端导通,至少一个所述回油通道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所述蓄油腔的底部形成为出口端且与所述蓄油腔导通;
所述散热片内还限定有导油腔,所述导油腔设在散热片的顶部,所述出油通道和所述回油通道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导油腔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油腔包括互相导通的高温油腔和低温油腔,所述高温油腔位于所述低温油腔上方,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高温油腔与所述低温油腔之间,所述进口端与所述高温油腔导通,所述出口端与所述低温油腔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通道和所述回油通道分别沿竖直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通道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回油通道分别邻近所述散热片的两侧边缘设置,两个所述回油通道的所述出口端分别从所述安装部的两侧向下延伸至与所述低温油腔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回油通道的所述出口端与所述低温油腔圆滑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通道包括三个,三个所述出油通道位于两个所述回油通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通道的上端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回油通道的上端的水平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通道的两侧平面分别与所述回油通道的两侧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9.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片。
CN201610272483.XA 2016-03-31 2016-04-27 散热片及具有其的散热器 Active CN1057577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74481X 2016-03-31
CN201620274481 2016-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7773A CN105757773A (zh) 2016-07-13
CN105757773B true CN105757773B (zh) 2019-09-27

Family

ID=5632606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72610.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55380U (zh) 2016-03-31 2016-04-27 散热片及具有其的散热器
CN201610272483.XA Active CN105757773B (zh) 2016-03-31 2016-04-27 散热片及具有其的散热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72610.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55380U (zh) 2016-03-31 2016-04-27 散热片及具有其的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565538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655380U (zh) * 2016-03-31 2016-10-19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散热片及具有其的散热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912162U1 (de) * 1999-07-12 1999-09-09 Zehnder Verkauf Verwaltung Heizkörper mit Leuchtelementen
CN201599870U (zh) * 2009-12-03 2010-10-06 宁波宁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型材油汀散热片及电热油汀
CN102589042A (zh) * 2012-02-29 2012-07-18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取暖器
KR20140062276A (ko) * 2012-11-14 2014-05-23 송성욱 유체 가열장치
CN204373050U (zh) * 2014-12-29 2015-06-03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充油式取暖器散热片组件及充油式取暖器
CN205655380U (zh) * 2016-03-31 2016-10-19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散热片及具有其的散热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912162U1 (de) * 1999-07-12 1999-09-09 Zehnder Verkauf Verwaltung Heizkörper mit Leuchtelementen
CN201599870U (zh) * 2009-12-03 2010-10-06 宁波宁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型材油汀散热片及电热油汀
CN102589042A (zh) * 2012-02-29 2012-07-18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取暖器
KR20140062276A (ko) * 2012-11-14 2014-05-23 송성욱 유체 가열장치
CN204373050U (zh) * 2014-12-29 2015-06-03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充油式取暖器散热片组件及充油式取暖器
CN205655380U (zh) * 2016-03-31 2016-10-19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散热片及具有其的散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7773A (zh) 2016-07-13
CN205655380U (zh) 2016-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45268B (zh) 加热和冷却杯保持器
CN203953351U (zh) 电热炊具的散热结构
CN110024482A (zh) 具有冷却系统的感应烹饪灶具
CN105276660B (zh) 散热片及具有其的取暖器
CN106907760B (zh) 散热组件及电热油汀
CN203785071U (zh) 高效电热油汀
CN104576573A (zh) 一种水滴形扰流元微通道换热器
CN105757773B (zh) 散热片及具有其的散热器
CN105453257A (zh) 用于自然冷却散热器的增强结构
CN104412196B (zh) 计算机系统、用于计算机系统的机壳的零件、热交换器及组装计算机系统的零件的方法
CN105493273B (zh) 功率转换装置
CN208509515U (zh) 散热良好的电能表
CN105792603B (zh) 冷却装置
CN104545266B (zh) 加热和冷却杯座
CN105570939A (zh) 一种电磁炉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88566B (zh) 冷却装置和电力转换装置
CN108966482A (zh) 一种功率器散热结构
CN208920366U (zh) 电感组件、电控组件及空调器
CN2917206Y (zh) 鳍片导流式散热装置
CN208687841U (zh) 一种散热片及电热油汀
CN111023236A (zh) 一种汀体结构及带有该结构的电暖器
CN201654660U (zh) 散热器结构
CN108895527A (zh) 一种散热片及取暖器
CN205946488U (zh) 电控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279717U (zh) 电磁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