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52025A - 一种车辆的安全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的安全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52025A
CN105752025A CN201610285712.1A CN201610285712A CN105752025A CN 105752025 A CN105752025 A CN 105752025A CN 201610285712 A CN201610285712 A CN 201610285712A CN 105752025 A CN105752025 A CN 1057520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passenger
vehicle
cloth
pie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857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勇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8571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520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52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20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4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roof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021/0002Type of accident
    • B60R2021/0006Lateral colli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安全气囊装置,涉及一种车辆。所述安全气囊装置安装于所述车辆的顶棚,所述安全气囊装置包括气囊,所述气囊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气囊在所述车辆未受撞击时折叠于所述顶棚,所述气囊能够在车辆受到侧面撞击时展开,所述气囊展开后置于并排乘客之间,以保护侧面撞击的远侧乘客。当侧面撞击产生的惯性力使所述撞击侧的远处乘客向撞击侧大幅度倾斜时,由于所述气囊可以展开并置于所述并排乘客之间,使得所述远处的乘客可以依靠在所述气囊上,从而起到了缓冲撞击惯性力的作用,并保护所述远处乘客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的安全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的安全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和健康,是汽车产品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为了保护乘客的人身安全,在与汽车安全相关的国家法规和各种新车评价规程中(如中国的C-NCAP),规定了特定的试验工况和对特定位置乘员的伤害防护指标。
但是这些规定尚难以涵盖所有可能的事故工况和车内所有位置的乘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于汽车侧面碰撞工况,当前法规只考虑对被撞侧乘员的保护,对于撞击远侧(非碰撞侧)乘客的保护未能涵盖。
并且现有的汽车制造商只对撞击侧的乘客有相应的保护装置。如安装在撞击侧的车体内的安全气囊虽然能够对撞击侧的乘客进行保护。但是对所述撞击远侧的乘客没有相应的缓冲保护装置。而汽车侧面受到撞击时,尤其是高速撞击时,处于撞击远侧的乘客受自身惯性影响,此时会向撞击侧大幅度倾倒,使得其头部、颈部等部位受到较大的伤害,因此也需要进行保护。
发明内容
发明人发现,侧向撞击的远处乘客得不到保护是由于撞击侧乘客与所述远处乘客之间没有缓冲保护装置,仅仅依靠佩戴的安全带保护所述远处乘客会使所述远处乘客的头部、颈部等部位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受到较大的伤害。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辆的安全气囊装置。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车辆受到侧面撞击时的远侧乘客受到保护。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安全气囊装置,所述安全气囊装置安装于所述车辆的顶棚,所述安全气囊装置包括气囊,所述气囊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气囊在所述车辆未受撞击时折叠于所述顶棚,所述气囊能够在车辆受到侧面撞击时展开,所述气囊展开后置于并排乘客之间,以保护侧面撞击的远侧乘客。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能够在所述车辆发生翻滚撞击时展开,以在所述车辆翻滚撞击时保护所述并排乘客。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在所述展开状态时的形状为墙体且插入所述并排乘客的座椅之间,以使得所述气囊展开后形成的所述墙体固定牢靠。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展开后的底面与所述并排乘客的两个座椅之间的中央通道装饰件表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沿所述车辆长度方向展开且展开长度为320mm至580mm,以保证所述车辆受到侧面撞击或者发生翻滚撞击时所述乘客的人身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具有布片,所述气囊的布片无排气孔,以使得所述气囊展开后能够保护乘客的保压时间大于5秒钟。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展开后其内部气压保持于55kpa至110kpa,以使得展开后的所述气囊能够保护所述乘客的人身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主要由左主布片与右主布片密封组成,所述左主布片与所述右主布片之间设置有拉带布片,所述拉带布片与所述气囊的展开宽度相一致且所述拉带布片设置有通气孔,以保证所述气囊迅速展开,所述气囊的展开宽度与所述并排乘客的座椅之间的距离相一致。
对于本发明的所述安全气囊装置,当侧面撞击产生的惯性力使所述撞击侧的远处乘客向撞击侧大幅度倾斜时,由于所述气囊可以展开并置于所述并排乘客之间,使得所述远处的乘客可以依靠在所述气囊上,从而起到了缓冲撞击惯性力的作用,并保护所述远处乘客的作用。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所述气囊装置未展开状态下可以安装于所述车辆的顶棚中,可以便于所述气囊在所述并排乘客之间展开。并且如此设置还便于所述气囊的安装。并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气囊安装于座椅所导致的座椅设计困难以及安装空间狭小的问题。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受到侧面撞击时所述车辆的安全气囊装置展开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所述车辆发生翻滚撞击时所述车辆的安全气囊装置展开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3是所述车辆的安全气囊装置处于压缩状态的安装示意性主视图;
图4是所述车辆的安全气囊装置处于压缩状态的示意性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4是所述车辆的安全气囊装置处于压缩状态的示意性主视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安全气囊装置,所述安全气囊装置可以包括气体发生器1、气袋2、气囊盒3、以及控制所述气袋2起爆并展开的ACU(气囊控制单元)装置。所述气袋2可以是织布缝合而成的,所述气体发生器1可以含有压缩气体。所述气体发生器1与所述气袋2相连接,所述气袋2安放于所述气囊盒3中。需要注意的是,所述气囊8是由处于折叠状态的所述气袋2充满气体后构成的。
由图4转至图3,图3是所述车辆的安全气囊装置处于压缩状态的安装示意性主视图。所述气体发生器1和所述气袋2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件5固定在所述气囊盒3中。所述安全气囊装置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件5安装于所述车辆的顶棚4的横梁处6。并且所述车辆的顶棚4处开设有可以使所述气囊8展开的撕裂线7。
所述气囊装置安装于车辆顶棚4可以有效利用车辆的顶部空间。并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气囊安装于座椅所导致的座椅设计困难以及安装空间狭小的问题。
由图3转至图1继续结合说明,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受到侧面撞击时所述车辆的安全气囊装置展开的示意性透视图。可以当所述ACU装置检测到车辆受到侧面撞击时,向所述气体发生器1发出点爆所述气袋2的指令。瞬间产生的大量气体向所述气袋2内充气。所述气袋2充气后可以成为展开的气囊8。所述气囊8展开后可以置于并排乘客之间,以保护侧面撞击的远侧乘客9。这里所述远侧乘客9可以是指与车辆撞击侧面相反侧面的乘客。
上述设计是由于发明人发现,侧向撞击的远处乘客9得不到保护是由于撞击侧乘客与所述远处乘客9之间没有缓冲保护装置,仅仅依靠佩戴的安全带保护所述远处乘客9会使所述远处乘客9的头部、颈部等部位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受到较大的伤害。当侧面撞击产生的惯性力使所述撞击侧的远处乘客9向撞击侧大幅度倾斜时,由于所述气囊8可以展开并置于所述并排乘客之间,使得所述远处的乘客9可以依靠在所述气囊8上,主要是所述远处的乘客9的头部依靠在所述气囊8,使得所述远处乘客9的颈椎等部位得到有效缓冲保护,从而起到了缓冲撞击惯性力的作用,并保护所述远处乘客9的作用。
由图1转至图2继续进行说明,图2是所述车辆发生翻滚撞击时所述车辆的安全气囊装置展开的示意性透视图。本实施例的所述气囊装置还可以在车辆发生翻滚撞击时展开,以保护翻滚撞击的两个所述并排乘客。由于所述气囊8的展开位置是所述并排的乘客之间。当车辆发生翻滚撞击时所述并排乘客可以先后跌落并依靠在展开的所述气囊8上,从而对两个所述并排的乘客起到缓冲的作用,所以可以保护翻滚撞击时的两个所述并排乘客。
同时结合图1及图3进行说明,由于所述气囊8未展开状态下可以安装于所述车辆的顶棚4中,可以便于所述气囊8在所述并排乘客之间展开。并且如此设置还便于所述气囊8的安装。
转回图1继续结合说明,进一步地,所述气囊8展开的形状可以是墙体,并且展开的所述气囊8可以插入所述并排乘客的座椅10之间,从而使所述气囊8可以以所述两个座椅10的椅背以及所述两个座椅10的坐垫为主要支撑点,可以使所述气囊8展开后形成的所述墙体固定牢靠,从而在所述车辆的侧面撞击以及翻滚撞击中可以更好的缓冲保护乘客。
继续结合图1进行说明,进一步地,所述气囊8展开后的底面可以与所述并排乘客的两个座椅10之间的中央通道装饰件表面相贴合。此时,由于所述气囊8的顶部与所述车辆的棚顶4相固定,并且所述气囊8的底面与所述中央通道装饰件相贴合,使得展开后的所述气囊8可以牢牢的固定于两个所述并排乘客之间。在所述两个座椅10对展开后的所述气囊8进行固定的基础上又对其进一步的固定,从而在所述车辆受到撞击的危险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的对车内乘客进行缓冲保护。所述气囊8展开后沿所述车辆长度方向的长度为320mm至580mm,所述长度还可以根据座椅10调节行程确定。如此设置使得展开的所述气囊8的缓冲保护面积更大,可以保护乘客的手臂以及弯腰乘客的头部。可以保证所述车辆受到侧面撞击或者发生翻滚撞击时所述乘客的人身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8具有布片,所述气囊8的布片可以无排气孔,以使得所述气囊8展开后可以保护乘客的保压时间大于5秒钟,可以保证所述车辆在翻滚撞击过程中对车内乘客的缓冲保护。并且,展开后的所述气囊8内部气压保持于55kpa至110kpa,以使得展开后的所述气囊可以保护所述乘客的人身安全。所述保压时间可以是指所述气囊8在展开后保持一定压力以缓冲保护所述乘客的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8可以主要由左主布片与右主布片密封构成。所述左主布片与所述右主布片之间可以设置有拉带布片。所述拉带布片可以与所述气囊8的展开宽度相一致且所述拉带布片可以设置有通气孔。可以保证所述气囊8迅速展开。所述气囊8的展开宽度可以与所述并排乘客的座椅10之间的距离相一致,以减小展开的所述气囊8缓冲保护所述乘客过程中的摆动,从而增加对所述乘客的保护力度。
所述气囊装置的工作过程:
可以当所述ACU装置检测到车辆受到侧面撞击时,向所述气体发生器1发出点爆所述气袋2的指令。打开存储压缩气体的气室的阀门,瞬间产生的大量气体向所述气袋2内充气,所述气袋2由所述撕裂线7处伸出并形成展开的所述气囊8。所述气囊8展开后可以置于所述并排乘客之间,从而对乘客进行缓冲保护。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8)

1.一种车辆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气囊装置安装于所述车辆的顶棚,所述安全气囊装置包括气囊,所述气囊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气囊在所述车辆未受撞击时折叠于所述顶棚,所述气囊能够在车辆受到侧面撞击时展开,所述气囊展开后置于并排乘客之间,以保护侧面撞击的远侧乘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能够在所述车辆发生翻滚撞击时展开,以在所述车辆翻滚撞击时保护所述并排乘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在所述展开状态时的形状为墙体且插入所述并排乘客的座椅之间,以使得所述气囊展开后形成的所述墙体固定牢靠。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展开后的底面与所述并排乘客的两个座椅之间的中央通道装饰件表面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沿所述车辆长度方向展开且展开长度为320mm至580mm,以保证所述车辆受到侧面撞击或者发生翻滚撞击时所述乘客的人身安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具有布片,所述气囊的布片无排气孔,以使得所述气囊展开后能够保护乘客的保压时间大于5秒钟。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展开后其内部气压保持于55kpa至110kpa,以使得展开后的所述气囊能够保护所述乘客的人身安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主要由左主布片与右主布片密封组成,所述左主布片与所述右主布片之间设置有拉带布片,所述拉带布片与所述气囊的展开宽度相一致且所述拉带布片设置有通气孔,以保证所述气囊迅速展开,所述气囊的展开宽度与所述并排乘客的座椅之间的距离相一致。
CN201610285712.1A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车辆的安全气囊装置 Pending CN1057520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5712.1A CN105752025A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车辆的安全气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5712.1A CN105752025A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车辆的安全气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2025A true CN105752025A (zh) 2016-07-13

Family

ID=56322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85712.1A Pending CN105752025A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车辆的安全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5202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9165A (zh) * 2017-02-16 2017-06-09 蚌埠市建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顶部的安全球
CN108622008A (zh) * 2018-04-24 2018-10-09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气囊装置及应用其的汽车
CN111532233A (zh) * 2019-02-07 2020-08-14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防止乘客之间碰撞的安全气囊装置
CN112606791A (zh) * 2020-12-10 2021-04-06 宝能(广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乘用车上安全气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5114A1 (ja) * 2007-09-14 2009-03-19 Kanto Auto Works,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1746335A (zh) * 2008-12-02 2010-06-2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气囊设备
CN102463955A (zh) * 2010-11-12 2012-05-2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中心安全气囊组件
US20140097601A1 (en) * 2012-10-09 2014-04-1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ular passive safet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5114A1 (ja) * 2007-09-14 2009-03-19 Kanto Auto Works,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1746335A (zh) * 2008-12-02 2010-06-2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气囊设备
CN102463955A (zh) * 2010-11-12 2012-05-2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中心安全气囊组件
US20140097601A1 (en) * 2012-10-09 2014-04-1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ular passive safety devic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9165A (zh) * 2017-02-16 2017-06-09 蚌埠市建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顶部的安全球
CN108622008A (zh) * 2018-04-24 2018-10-09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气囊装置及应用其的汽车
CN111532233A (zh) * 2019-02-07 2020-08-14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防止乘客之间碰撞的安全气囊装置
CN112606791A (zh) * 2020-12-10 2021-04-06 宝能(广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乘用车上安全气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56563B2 (en) Headrest airbag for vehicle
US9809189B2 (en) Vehicle side curtain airbag device having front protection function
KR101219694B1 (ko) 차량용 에어백 장치
KR101283698B1 (ko) 차량의 사이드 에어백
CN108657110B (zh) 乘员保护装置
JP2019523171A (ja) 自動車両用のエアバッグ装置、およびエアバッグ装置用のエアバッグクッション
KR101708217B1 (ko) 차량용 에어백 장치
JP2015189399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5752025A (zh) 一种车辆的安全气囊装置
US9352720B2 (en) Airbag for vehicle
KR102182901B1 (ko) 동승석 에어백 장치
JP2017178152A (ja) 車両の乗員保護装置
KR102263721B1 (ko) 동승석 에어백 장치
KR20120040539A (ko) 후석 에어백 장치
US9975518B2 (en) Airbag
JP2019077216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488286B2 (ja) 歩行者保護システム及びエアバッグ
KR20130125995A (ko) 커튼 에어백 장치용 에어백 쿠션 모듈
KR20140013361A (ko) 차량의 에어백 장치
CN104071113B (zh) 一种用于乘员头颈胸和膝部保护的安全气囊
KR101594778B1 (ko) 사이드 에어백쿠션
KR100806592B1 (ko) 탑승자 보호용 에어백 장치
RU127009U1 (ru) Головная подушка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KR20100004395A (ko) 차량의 운전석 에어백 모듈
KR20090026415A (ko) 차량용 커튼 에어백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