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49408A - 一种通畅双腔胃管以及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畅双腔胃管以及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49408A
CN105749408A CN201610214292.8A CN201610214292A CN105749408A CN 105749408 A CN105749408 A CN 105749408A CN 201610214292 A CN201610214292 A CN 201610214292A CN 105749408 A CN105749408 A CN 1057494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mach tube
passage
connector channel
joint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142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边俊杰
汪宏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NREN MED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NREN MED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NREN MED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NREN MED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1429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494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49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94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21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 A61M25/002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by the form of the lumen, e.g. cross-section, variable diameter
    • A61M25/0026Multi-lumen catheters with stationary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09Making of catheters or other medical or surgical tu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21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 A61M25/002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by the form of the lumen, e.g. cross-section, variable diameter
    • A61M25/0026Multi-lumen catheters with stationary elements
    • A61M2025/0034Multi-lumen catheters with stationary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s which are assembled, connected or fused, e.g. splittable tubes, outer sheaths creating lumina or separate co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21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 A61M25/002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by the form of the lumen, e.g. cross-section, variable diameter
    • A61M25/0026Multi-lumen catheters with stationary elements
    • A61M2025/0037Multi-lumen catheters with stationary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lumina being arranged side-by-sid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畅双腔胃管以及生产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胃管,该胃管包括胃管管体,其中,该胃管管体中包括含有入口的第一胃管通道和与第一胃管通道流体连通的接头上的第一接头通道,其中,该接头上还包括一个用于固定并且密封所述第一胃管通道入口的结构,其中,该第一通道的侧壁还包括一个开口,开口的直径与第一胃管通道的直径相等或者稍微大于第一胃管通道的直径,其中,所述接头上的第一接头通道通过所述的开口与第一胃管通道流体连通。以及制造本发明胃管的方法。本发明这样的胃管不容造成流体物质的阻塞,更为畅通。

Description

一种通畅双腔胃管以及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胃管,尤其涉及一种通畅的双腔胃管。
背景技术
现有国内外双腔胃管或三腔胃管作为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被大量使用,通常都是通过胃管进行病人食物或营养物质的供给,从而维持病人患者的生命,或者在进行病人手术过程中或过程后,采用胃管进行给药或者其他医疗行为。
传统的胃管一般采用双腔胃管或三腔胃管,其中的一个通道用于给药或者进行患者的手术行为的通道,另一个通道常常与该通道独立存在,通过该通道施加给患者营养物质,例如流体食物、汤或者营养液体。一般,该用于运输营养物质的通道与一管体的连接头连接,从而可以进行体外灌输营养物质。管体的接头与胃管通道的连接方式一般都采用细管插入式或头部凹凸接口式连接。虽然达到了胃管双腔分流的目的,但接口处往往因考虑防泄漏和连接牢固等因素需要重叠粘接,使原本较细的疏通管腔在接口处更为狭窄,造成了使用中流通不畅从而导致胃管堵塞。这就需要进一步精细进行设计,不仅可以节约空间,让原本狭隘的胃管通道更为畅通,可以方便从体外供给患者更好的营养物质,例如一些更加粘稠的流体食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堵塞的双腔胃管,为此,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胃管,该胃管包括胃管管体,其中,该胃管管体包括含有入口第一胃管通道和与第一胃管通道流体连通的接头第一通道,其中,该接头还包括一个用于固定并且密封所述第一胃管通道入口的结构,其中,该第一胃管通道的侧壁还包括一个开口,开口的直径与第一胃管通道的直径相等或者稍微大于第一胃管通道的直径,其中所述接头的第一通道通过所述的开口与第一胃管通道流体连通。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固定第一胃管通道入口的结构为凸起的活塞结构,同时活塞周围为一个由接头材质围城的腔体,该腔体的厚度与第一胃管通道壁的厚度相等或者稍微大于第一胃管壁的厚度。
优选的方式中,第一通道与活塞的接触面之间的固定采用超声焊接或者粘接技术进行。
优选的,所述的胃管管体还包括含有入口的第二胃管通道,其中第二胃管通道通过与第一胃管通道公用的壁连接,同时第二胃管的入口与接头上的第二接头通道相流体连通。优选的,在第二接头通道的内壁并靠近与第二胃管通道的入口处开有环形缺口,从而形成环形的台阶面,这样让第二胃管开口的沿与台阶的面接触。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让环形缺口向下延伸的侧面与第二胃管通道的壁的外表面接触。从而增加接触面,让胃管更为牢靠的固定连接在街头上。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另生产双通道胃管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接头,该接头包括第一接头通道和第二接头通道,其中第一接头通道与第二接头通道成一定的锐角夹角,其中第二接头通道垂直向下,在接头上还包括第一接头通道出口和第二接头通道出口;提供包括双通道的胃管,包括含有入口的第一胃管通道和含有入口的第二胃管通道;其中,把所述的胃管接插到接头中,其中,让第二接头通道的出口与第二胃管的入口流体连通;其中,让第一胃管的入口被位于接头上的密封塞密封;让第一接头通道的出口与第一胃管的侧壁接触,这样第一胃管的侧壁就阻挡了第一接头通道的出口;最后,通过去掉第一胃管通道上与第一接头通道出口处的胃管侧壁部分形成一开口,从而让第一接头通道的出口通过该开口与第一胃管相流体连通。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让第一接头通道的出口的尺寸与第一胃管通道侧壁上的开口尺寸一样。或者,让第一胃管通道侧壁上的开口尺寸稍微大于第一接头通道的出口的尺寸,其中,让第一胃管通道侧壁上的开口尺寸等于或者大于第一胃管通道的尺寸。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固定第一胃管通道入口的结构为凸起的活塞结构,同时活塞周围为一个由接头材质围城的腔体,该腔体的厚度与第一胃管壁的厚度相等或者稍微大于第一胃管壁的厚度。
优选的方式中,第一胃管通道与活塞的接触面之间的固定采用超声焊接或者粘接技术进行。
优选的,第二胃管通道通过与第一胃管通道公用的壁连接,同时第二胃管的入口与接头上的第二接头通道相流体连通。优选的,在第二接头通道的内壁并靠近与第二胃管通道的入口处开有环形缺口,从而形成环形的台阶面,这样让胃管壁的外表面开口沿着与台阶的面接触。
去掉遮住第一胃管通道的壁形成开口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采用激光切割技术。在一些方式中,采用与胃管通道内径一样的加热的金属头插入到通道中去,从而在金属的端部熔化第一胃管通道的侧壁。加热的金属头熔化侧壁,但是并不会对第一接头通道的侧壁和胃管第一通道的侧壁造成任何影响,因为与他们接触的金属的部分可以采用绝热的材料进行隔绝。采用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合格率达到98%以上,说明这种生产方法优于前述本发明的生产方法(激光切割方法)。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在第一胃管通道的开口的壁处还包括另外的粘接结构,这些结构位于接头上,它们可以增加与胃管通道壁的接触面积,从而让胃管可以更为牢固的固定在接头上,从而当从通道施加药物或者流体液体的时候,常常需要加压进行,从而客服由于加压而让胃管从接头上脱落的缺陷。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畅双腔胃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设有主管腔及疏通腔,所述双腔胃管还设有双腔,所述双腔包括主管腔及疏通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设置有管体套接部(接头),所述管体套接部能够与管体套接;疏通腔与疏通腔的连通口设置在管体套接部上,所述疏通腔的上端由双腔中疏通腔顶部的凸出的封堵部封堵。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通口为倾斜的连通口。所述疏通腔侧面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大于或等于所述连通口。所述疏通腔的顶端开口由疏通腔顶部的凸出的封堵部封堵。所述疏通腔开孔中心斜线与管体的轴线的夹角斜度和疏通腔中轴线及主管腔中轴线夹角斜度基本相符。所述管体及疏通管为一体式的双腔。所述主管腔与主管腔的连接方式可以直通连接,也可以采用疏通腔与疏通腔那种顶部的凸出的封堵部封堵,侧空开口连接方式。
有益效果
本发明双腔管体由于采用主管腔的接口与双腔胃管主管腔可以直接连接,另疏通腔的接口与双腔胃管疏通腔侧面相应部位相连,连接连通口可大于或等于该腔通径,使双腔胃管在连接处不再有瓶颈制约;双腔胃管的通径流通功能可以达到100%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常见的传统的双腔胃管示意图。
图2是目前常见的传统的双腔胃管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的双腔胃管。
图4为本发明新的胃管与接头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胃管入口与接头通道出口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胃管中开口9与接头第一接头通道出口装配错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为目前传统的双腔。如图1所示,该双腔管体的接头30与双腔胃管的管体中的两个通道33,31连接一般都是一腔直通连接,即把胃管的管体插入到接头中,其中一个胃管31与接头上的通道连通,另外一个通道33的一端被接头上的凸起像活塞样的结构堵塞,同时另一个导管32与通道33上的一个开口接通,接通的方式是导管的一端插入到通道中,从而形成一个通路。如图1所示的结构具有如下的缺点:(1)另一个导管32的一端插入到管道33中的时候,由于在装配过程中,无论通过手工或者机械作用,插入的深度不同,则导管可能损坏双通道33和31之间的隔膜,则造成两个通道的连通;(2),这样旁路接入的方式可能会让本来狭隘的通道33变得更为狭小,另外由于生产实际的原因,导管与通路总是成一定的夹角,一般是锐角,这样方便进行营养物质或者流体物质的灌输,但是由于夹角的存在,如果是很稀的流体,例如水通过弯路的时候,则在弯路的地方会突然变得流速减慢,稍微粘稠的液体则会造成暂时的阻塞,从而让33的通道与管道32中的路径并不畅通,则可以让流体从通道32的入口溢出,另外由于暂时阻塞,在阻塞处34的地方,由于管道32和33内的压力的瞬间或者逐渐增强,则可能让隔膜向外凸起,则让另一通道变得更为狭隘,则会影响另一个通道的空间。
图2为传统的双通道胃管的另一个方式,胃管的通道22和21插入到一个接头上,该接头具有两个处口通道20和23,该接头上的通道分别与胃管的通道22和21连通,但是胃管通道22和21各自间隔开,而不能相互连通,相互进行物质的交换,各自独立行使个各自的功能。如图2这样的结构,由于胃管是通过插入到接头上,这样让胃管22的通道在与连接处变得要更为狭隘些,实际上是接头通道的出口插入到胃管通道中,与图1类似,由于通道出口23与胃管并不是处于一直线上,在接口处具有弯曲的地方,这样,让入口通道的出口和胃管通道22的入口的处变得格外狭窄,这样从出口通道20进入的流体常常在结合处造成阻塞或者流速减慢,从而造成很多困惑和治疗上的诸多困难,例如从23入口处溢出。与图1相同,图2所示的结构也存在诸多的缺陷。
另外,传统的这样的设计虽然可以方便加工,但是由于接头的刚性一般比较强,相反希望胃管比较柔然,从而在生产交工过程中,把胃管插入到结头上的位置,从而进行粘接,例如通过超声焊接等,常常造成结构中通道和胃管接口处变得更为狭小,有的甚至直接堵塞(焊接中的溢胶),从而造成较高的报废率。就算合格的产品,在使用中,由于有些流体黏性较强,造成接口(接头的通道出口与胃管入口连接的地方)处阻塞。另外,这种传统的结构不仅容易造成流体的阻塞,而且也不容易加工,而且加工需要昂贵的设备,另外也容易因为粘接不牢靠造成胃管从接头上掉落。
为了克服传统双通道胃管的诸多缺陷,本发明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和改进,来解决诸多问题,例如克服了阻塞的问题,以及不容易从接头上脱落。因为胃管的通道对于不同的喉部和食道的大小而不同,对于那些特别狭隘的食道,例如食道肿瘤或者食道有损伤的病人,希望胃管更柔软,胃管通道需要稍微小或者更小一些,这样可以增强病人在使用胃管的舒适性。这一点对于婴儿、儿童尤为重要,因为婴儿和儿童的食管本身就狭小,这就需要胃管更加柔软和通道更为细小,保证胃管双通道都畅通无阻显得格外重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通道胃管1,其中,所述第一胃管通道5与第一接头通道3相流体连通,其中,接头的一部分62或61上还包括一个用于固定该所述第一胃管通道入口的结构(图5中为接头的一部分61上),该结构用于固定第一胃管通道到接头上,其中,该第一通道的侧壁还包括一个开口9,开口的直径与第一胃管的直径相等或者稍微大于第一胃管的直径。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固定第一胃管通道入口的结构为凸起的活塞结构7,同时活塞7周围为一个由接头材质围城的腔体41(图5为图3中放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该腔体的厚度与第一胃管的壁47的厚度相等或者稍微大于第一胃管的厚度。这样,在生产加工的时候,把胃管插入到接头中的时候,可以让胃管的壁47进入腔体41中,同时,第一胃管的开口被活塞7密封。优选的,该腔体的厚度41稍微大于第一胃管的厚度,这样在加工的过程中,可以容易让柔软的胃管的壁47插入到刚性的活塞周围的腔中,这样在活塞与腔的壁之间还稍微有一定的空间,可以使用粘接试剂进行粘接。当然,也可以通过激光或者超声焊接的方式让胃管连接到结构上。优选的方式中,第一胃管通道与活塞的接触之间的固定采用超声焊接、或者激光焊接技术进行。这样不仅可以让胃管与接头牢固的固定在一起,这样在使用的时候,不容易让胃管从上轻易脱落。进一步,为了更好的固定胃管到接头上,在接头上还存在一些面或者结构49,这些面和或结构与第一胃管壁的外表面接触,通过粘接试剂粘接,增加接触面,从而让胃管更为牢固的粘接在接头上,从而避免使用中的胃管轻易脱落。
优选的,第一胃管通道5与第二胃管通道4公用一个壁47,即三个壁50,47,51共同形成双通道胃管(4,5),如图3-5所示,为了让第二胃管通道不变狭小,第二接头通道的另外的壁10也和胃管的壁的外表面接触,同时,在接头的第二通道的出口与第二胃管的入口处开有小的环形缺口60和55,从而形成环形的台阶面,让胃管开口的沿与台阶的面接触,从而可以很好的与接头连为一体。这样的好处是,在生产过程中,第二胃管的开口与第一胃管的开口同时与接头接触,第二胃管的开口的沿与台阶面接触,从而可以以最大的面积与接头的进口通道2接触,同时不减少第二胃管通道的直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第二胃管的入口的沿与台阶面接触,提供了更好的密封效果,让第二胃管通道更好的与接头通道连通而不容易造成泄露。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让壁10和壁51的面与第二胃管通道的壁接触,增加接触面积,从而进行焊接和粘结试剂粘接,从而加固了胃管与接头的连接,起到双保险的作用,从而让胃管不容易从结构上轻易脱落。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在第一胃管的侧壁50上开有圆形的孔9,该孔的直径与第一胃管通道的直径大致相等或大于第一胃管的直径。在胃管的侧壁开的孔9与接头上的第一入口通道3的出口8的内部直径一样,这样就保证了入口的直径与孔的直径几乎一样,这样不会让第一通道的内径减少,特别是在接口处不会变的突然狭小,从而造成传统技术的产品的流体物质的阻塞。而本发明的结构可以让第一胃管的通道的直径与入口的直径保持一致,从而让流体物质通过接头上的通道3进入第一胃管通道更为顺畅,更为快捷,从而增加病人患者的舒适性,减少意外的发生。同样优选的,为了保证第一胃管通道5不容易从接头上脱落下来,接头上还包括与胃管通道壁接触的部分80或49来增加与胃管的接触面积,从而采用粘接试剂进行粘接,更让胃管不容易从接头上脱落。
为了生产本发明这样的结构,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第一种方法)是先在第一胃管的壁50上开有所需尺寸的孔9,然后把胃管与结构如图4或图5那样连接在一起,让孔9的位置刚好与接头上的通道3的出口对齐,从而让他们形成连通的结构,虽然可以这样,但是需要对胃管的开口的位置非常精确,因为接头上的通道入口(与胃管连接的地方)需要和胃管壁上的开口以及胃管口(第一胃管入口被活塞密封,第二胃入口与第二接头通道2的入口接触,图5)具有精确一致的尺寸,稍微有差异,例如孔9的位置远离胃管通道的入口处,侧壁上的孔9的位置可能位于通道3的入口靠下面,则对应的,有一部分壁就位于入口处,遮挡了入口,从而造成接口处的狭小(例如图6所示)。同样的道理,相反,如果孔的开口9稍微靠近胃管的入口处,则同样让孔向上移动(相对于结头上的通道2的入口),则也会造成胃管和街头通道的入口处变得狭窄。另外,通过按照本发明该方法生产的产品,合格率仅为75%左右,因为有些侧壁开口位置尺寸的误差,接口处的内劲都变小或者位置没有对准,都会造成胃管侧壁的孔比实际要小,从而变得狭小。另外,通过本发明的方法一生产的产品的过程复杂,精度要求很高,才能提高一些合格率。
为了克服这样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另外的生产这样的方法(第二种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接头,该接头包括第一接头通道和第二接头通道,其中第一接头通道与第二接头通道成一定的夹角,其中第二接头通道垂直向下(如图3),其中,接头还包括第一接头通道的出口和第二通道的出口;提供包括双通道的胃管,包括含有入口的第一通道和入口的第二通道,其中,该第二接头通道的出口与第二胃管通道入口流体连通。
优选的,在接头的第二通道的入口内形成台阶内面,该台阶内面的厚度与第二胃管通道入口处的壁的厚度一样或者稍微厚一些,这样当胃管插入到接头上的时候,让第二胃管的入口沿与第二接头通道出口处的台阶面接触,从而密封第二胃管的沿与太界面,增加胃管通道与接头的密封性,避免泄露。同时,在接头上还包括以密封第一胃管通道入口的活塞结构7,该活塞结构外还包括容纳第一胃管壁的腔或者槽41,让胃管插入到结构上,让胃管的第一通道的开口插入到活塞中被活塞密封,让第二胃管的开口沿与第二通道入口处的台阶面接触,从而让胃管第一通道侧壁(如图5所示)挡住接头上第一通道的出口;通过让挡住第一通道出口的壁去掉,从而形成在第一胃管侧壁上的开孔9的尺寸与接头第一通道的出口尺寸一样,从而形成了一致的内径,得以顺畅的连接。去掉遮住第一接头通道的壁(第一胃管的侧壁)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采用激光切割技术、或者采用与通道内径一样的加热的金属头插入到通道中区,从而在金属的端部熔化第一胃管通道的侧壁。加热的金属头只是熔化侧壁,但是并不会对接头上的第一通道的侧壁和胃管的其它部分造成任何影响,因为与他们接触的金属的部分可以采用绝热的材料进行隔绝。这样,金属头只是接触第一胃管的侧壁上挡住接头上第一接头通道出口的部分壁9,而不会对其它部分造成影响。采用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合格率达到98%以上,说明这种生产方法优于前述生产方法。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在第一胃管通道的开口孔的壁处还包括另外的粘接结构49,80,这些结构可以增加与胃管通道壁的接触面积,从而让胃管可以更为牢固的固定在上,从而当从通道施加药物或者流体液体的时候,常常需要加压进行,从而客服由于加压而让胃管从上脱落。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所述的通道3与通道2形成锐角,其中通道2的轴线垂直向下。优选的,在的第一通道3和第二通道2分别带有密封各自通道的密封件6。
实施例子1对于流体顺畅性的检验
采用本发明如图3-5的双通道胃管和图1和图2中的传统的双通道的胃管进行比较实验,其中本发明的胃管和图1和图2所示的胃管以及接头的材质一样,胃管的内部直径一样,按照各自的方法进行装备和连接。本发明按照第一种方法(本发明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本发明第二种)进行生产,对于每组200个合格产品进行不同粘性的液体进行流动试验,结果如下(百分数表示阻塞率):
产品 流体1 流体2 流体3 流体4 流体5 流体6 生产合格率
本发明第一种 1% 1% 1.2% 1.3% 1.5% 1.5% 60+2%
本发明第二种 1% 1% 1.3% 1.2% 1.4% 1.8% 97+3%
图1所示产品 2% 2.3% 7.3% 12.3% 22.3% 23.3% 65+2%
图1所示产品 3% 5.3% 8.3% 13.3% 29.3% 28.3% 70+2%
在上述表格中,流体1-流体6的黏性顺次增大,同时,液体的粘度以倍数的形式增加,流体2的粘度是流体1的2被,流体3的粘度是流体2的两倍,流体4是流体3的两倍,流体5是流体4的两倍,流体5是流体4的两倍。其中流体1为常用的20%的牛奶作为营养液。实验结果表面,本发明的胃管相对现有传统的胃管结构更为顺畅,而对于同样的流体,传统的胃管的阻塞率更高,而本发明的胃管的阻塞率相比要低很多。
特别的,当胃管的通道直径较小(至今为2毫米-1厘米),哪些用于婴儿的胃管,本发明对于同样的流体,有极少的阻塞率,大约为3-4%的阻塞率,而对比同样胃管直径的传统的胃管,阻塞率却高达20-45%(具体实验过程略)。说明本发明的胃管更为顺畅。

Claims (7)

1.一种胃管,该胃管包括胃管管体,其中,该胃管管体中包括含有入口的第一胃管通道和与第一胃管通道流体连通的接头上的第一接头通道,其中,该接头上还包括一个用于固定并且密封所述第一胃管通道入口的结构,其中,该第一通道的侧壁还包括一个开口,开口的直径与第一胃管通道的直径相等或者稍微大于第一胃管通道的直径,其中,所述接头上的第一接头通道通过所述的开口与第一胃管通道流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管,其中,接头上固定第一胃管通道入口的结构为凸起的活塞结构,同时,在活塞结构周围为一个由接头材质围成的腔体,该腔体的厚度与第一胃管壁的厚度相等或者稍微大于第一胃管壁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管,其中,所述的胃管管体还包括含有入口的第二胃管通道,其中第二胃管通道通过与第一胃管通道公用的壁连为一体,同时第二胃管的入口与接头上的第二接头通道相流体连通;在第二接头通道的内壁并靠近与第二胃管通道的入口处开有环形的缺口,从而形成环形的台阶面,这样让第二胃管的开口沿与所述台阶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胃管,其中,环形缺口向下延伸的侧面与第二胃管通道的壁的外表面接触连接。
5.一种生产双通道胃管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接头,该接头包括第一接头通道和第二接头通道,其中第一接头通道与第二接头通道成一定的锐角夹角,其中第二接头通道垂直向下,在接头上还包括第一接头通道的出口和第二接头通道的出口;
提供包括双通道的胃管,包括含有入口的第一胃管通道和含有入口的第二胃管通道;
把所述的胃管入口接插到接头中,其中,让第二接头通道的出口与第二胃管的入口流体连通;让第一胃管的入口被位于接头上的密封塞密封;让第一接头通道的出口与第一胃管的侧壁接触,这样第一胃管的侧壁就阻挡了第一接头通道的出口;
最后,通过去掉第一胃管通道上与第一接头通道出口处的胃管侧壁部分形成一个开口,从而让第一接头通道的出口与第一胃管通道通过该开口相流体连通;其中,让第一接头通道的出口的尺寸与第一胃管通道侧壁上的开口尺寸一样;或者,让第一胃管通道侧壁上的开口尺寸稍微大于第一接头通道的出口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让第一胃管通道侧壁上的开口尺寸等于或者大于第一胃管通道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第一接头通道的出口为圆形,第一胃管为圆形的管体,其中,让第一胃管通道侧壁上的开口为圆形开口,让该圆形开口的直径等于或者大于第一胃管通道的直径;让第一接头通道的出口的直径与第一胃管通道侧壁上的圆形开口直径相等。
CN201610214292.8A 2016-04-06 2016-04-06 一种通畅双腔胃管以及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57494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14292.8A CN105749408A (zh) 2016-04-06 2016-04-06 一种通畅双腔胃管以及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14292.8A CN105749408A (zh) 2016-04-06 2016-04-06 一种通畅双腔胃管以及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9408A true CN105749408A (zh) 2016-07-13

Family

ID=56334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14292.8A Pending CN105749408A (zh) 2016-04-06 2016-04-06 一种通畅双腔胃管以及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49408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8438A1 (en) * 2005-07-05 2007-04-05 Okid Corporation Catheter assembly and sheath tear assistant tool
CN102836494A (zh) * 2012-05-21 2012-12-26 杭州善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三腔胃管
CN202620450U (zh) * 2012-03-27 2012-12-26 普霖医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双腔胃管
CN102872523A (zh) * 2012-09-29 2013-01-16 边俊杰 一种新型胃管导丝
CN202876050U (zh) * 2012-09-29 2013-04-17 边俊杰 一种新型胃管导丝
CN202876058U (zh) * 2012-09-29 2013-04-17 边俊杰 一种吸氧式三腔胃管
CN203577114U (zh) * 2013-10-22 2014-05-07 安徽奥弗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三腔胃管
CN205903518U (zh) * 2016-04-06 2017-01-25 浙江善仁医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胃管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8438A1 (en) * 2005-07-05 2007-04-05 Okid Corporation Catheter assembly and sheath tear assistant tool
CN202620450U (zh) * 2012-03-27 2012-12-26 普霖医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双腔胃管
CN102836494A (zh) * 2012-05-21 2012-12-26 杭州善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三腔胃管
CN102872523A (zh) * 2012-09-29 2013-01-16 边俊杰 一种新型胃管导丝
CN202876050U (zh) * 2012-09-29 2013-04-17 边俊杰 一种新型胃管导丝
CN202876058U (zh) * 2012-09-29 2013-04-17 边俊杰 一种吸氧式三腔胃管
CN203577114U (zh) * 2013-10-22 2014-05-07 安徽奥弗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三腔胃管
CN205903518U (zh) * 2016-04-06 2017-01-25 浙江善仁医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胃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89558B (zh) 发动机燃气供给系统的双层管接头
US5851036A (en) Permanent fitting for fluid-tight connections
JP2010105745A (ja) ディスペンスヘッド及び気泡を減少させる方法
KR100561964B1 (ko) 유체제어기
CN210318610U (zh) 一种用于保温管道的超高压夹套保温球阀
US4181549A (en) Solvent-bonded joint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2018141505A (ja) 管継手及び空調システム
CN205903518U (zh) 一种胃管
CN105749408A (zh) 一种通畅双腔胃管以及生产方法
US20110079094A1 (en) Microfluidic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easurement and/or positioning of a volume of a liquid
KR102323398B1 (ko) 열교환기의 입출구파이프 용접구조
CN104150425B (zh) 一种灌装阀
CN102155549A (zh) 夹套式保温闸阀
US11958126B2 (en) Containers for retaining anesthetic ag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JP3360133B2 (ja) 流体制御装置用継手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2992439U (zh) 电磁熔承插管件及钢塑复合管电磁熔承插结构
JP2007537945A (ja) 飲料を受け入れる内方バッグを持つ容器用のバルブ組立体
JP2003097752A (ja) 流体制御装置用継手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212881B (zh) 一种接头、内窥镜送水系统及内窥镜
CN209054103U (zh) 一种气液动程序控制截止阀的新型流体通道
CN101625205A (zh) 热交换器
CN206258215U (zh) 压力仪表的分体式法兰过程连接结构
CN205841734U (zh) 一种密封用的法兰、法兰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容器
JP4257647B2 (ja) 2重可撓管の内管の気密検査方法
KR102361019B1 (ko) 튜브 투 튜브시트의 이너보어 용접부 검사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1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