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42683A - 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42683A
CN105742683A CN201510979029.3A CN201510979029A CN105742683A CN 105742683 A CN105742683 A CN 105742683A CN 201510979029 A CN201510979029 A CN 201510979029A CN 105742683 A CN105742683 A CN 1057426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framework
battery core
extension
meta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790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42683B (zh
Inventor
徐明达
简瑞益
郭宗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J-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 Inc filed Critical J-TEK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742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26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42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26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18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2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casings or racks
    • H01M50/227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3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cells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6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14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 H01M50/516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by welding, soldering or braz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00/00Safety devices for primary or secondary batteries
    • H01M2200/10Temperature sensitive devices
    • H01M2200/103Fu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先冲压出至少二相同的电极金属板,电极金属板包含一框架部与金属延伸部;接着于电极金属板制备一框体,使框体包覆电极金属板而整合为整合电芯框体,且框架部与金属延伸部裸露于框体的裸露部;然后去除金属延伸部的电极连接部;然后于用来接触电芯电极的电极金属板的框架部与金属延伸部的电极延伸部上布设导线或芯片保险丝;接着组合多个电芯与整合电芯框体,使该些电芯的第一极与第二极接触于电极接触部;最后焊接电极接触部与第一极,藉以制造出电池模块。本发明在实际生产中只需要开设一种模具,且气体也可有效自裸露部逸出,因而可降低制造成本及危险性。

Description

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共享同样电极金属板的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石油价格的高涨及环保意识的抬头,现有许多业者研发出如生质柴油、燃料电池、太阳能发电或风力发电的替代能源以供车辆使用,其中,目前仍以电动车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其中,电动车所使用的电池模块一般包含有多个电池芯、一正极金属电极板以及一负极金属电极板,在组合后可依实际需求来使电池芯串联或并联。
然而,现有制造电池模块的过程中,普遍需要特别制造正极金属电极板与负极金属电极板,因此需要开设二种不同的模具,进而造成制造成本的上升,此外,电池芯异常时会产生可燃性气体,并自正极泄漏出来,然而受限于正极金属电极板的设计,使得气体不易逃脱出而有危险性,因此现有技术仍具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电池模块的制程因需开设二种金属电极板的模具以及气体不易逃脱而普遍具有成本高及危险性高的问题。因此,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其主要是正极电极板与负极电极板均为相同的设计,并于正极电极板连接正极的部分除去部分料件,藉以解决现有技术成本高及危险性高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提供一种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用以制造出一电池模块,并包含以下步骤:先冲压出一第一电极金属板以及一第二电极金属板,第一电极金属板包含一第一框架部以及多个第一金属延伸部,各第一金属延伸部自第一框架部延伸,并包含一第一电极连接部以及一第一电极接触部,第一电极连接部连结于第一框架部,第一电极接触部连结于第一电极连接部;第二电极金属板包含一第二框架部以及多个第二金属延伸部,各第二金属延伸部自第二框架部延伸,并包含一第二电极连接部以及一第二电极接触部,第二电极连接部连结于第二框架部,第二电极接触部连结于第二电极连接部;再来制备一第一框体与一第二框体,使第一框体包覆第一电极金属板而整合为一第一整合电芯框体,并使第二框体包覆第二电极金属板而整合为一第二整合电芯框体,第一框体包含多个第一电芯容置部与多个第一裸露部,第一框架部裸露于该些第一裸露部,且该些第一金属延伸部对应地裸露于该些第一裸露部,第二框体包含多个第二电芯容置部与多个第二裸露部,第二框架部裸露于该些第二裸露部,该些第二金属延伸部系对应地裸露于该些第二裸露部;接着去除该些第一金属延伸部的第一电极连接部与第一电极延伸部中的一个;若为去除第一电极连接部,则布设一导线与一芯片保险丝中的一个于第一框架部与该些第一金属延伸部的第一电极延伸部上,藉以使该第一框架部与该第一电极延伸部藉由该导线彼此连接;然后组合多个电芯、第一整合电芯框体与第二整合电芯框体,藉以使该些电芯对应地容置于该些第一电芯容置部与该些第二电芯容置部,并使该些电芯的一第一极接触于第一电极接触部,该些电芯的一第二极接触于第二电极接触部;最后焊接第一电极接触部与该些电芯的第一极,使第一电极接触部电性连接于第一极,藉以制造出电池模块。其中,第一电极金属板的结构与第二电极金属板的结构相同,第一框体的结构与第二框体的结构相同,若上述步骤为切除第一电极延伸部,则直接组合多个电芯、第一整合电芯框体与第二整合电芯框体,最后再焊接第一电极接触部与该些电芯的第一极。
其中,上述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的附属技术手段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电极接触部还连接一第一电极延伸部,而在最后的步骤中,还去除第一电极延伸部。此外,第一框体包含一第一框本体以及一第一板体,第一框本体包含该些第一电芯容置部,第一板体连结于第一框本体,并包含该些第一裸露部,第二框体包含一第二框本体以及一第二板体,第二框本体包含该些第二电芯容置部,第二板体连结于第二框本体,并包含该些第二裸露部,且对第一电极金属板进行一模内射出制程而于第一电极金属板的两面分别形成第一框本体与第一板体,并对第二电极金属板进行模内射出制程而于第二电极金属板的两面分别形成第二框本体与第二板体。
其中,上述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的附属技术手段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的材质为塑料,导线选自铝线与铜线中的一个,且利用至少二固定片组合于第一整合电芯框体与第二整合电芯框体,藉以固定该第一整合电芯框体与该第二整合电芯框体。此外,第一极为正极,第二极为负极。
另外,本发明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还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其包含一第一整合电芯框体、一第二整合电芯框体以及多个电芯,第一整合电芯框体包含一第一框体以及一第一电极金属板,第一框体包含多个第一电芯容置部以及多个第一裸露部,该些第一裸露部与该些第一电芯容置部相连通。第一电极金属板被第一框体包覆,并包含一第一框架部以及多个第一金属延伸部,第一框架部裸露于该些第一裸露部,第一金属延伸部自第一框架部延伸,对应地裸露于该些第一裸露部,并包含一第一电极接触部与一第一电极延伸部,第一电极延伸部经由一导线与一芯片保险丝中的一个电性连接于第一框架部。第二整合电芯框体包含一第二框体以及一第二电极金属板,第二框体包含多个第二电芯容置部以及多个第二裸露部,该些第二裸露部与该些第二电芯容置部相连通。第二电极金属板被第二框体包覆,并包含一第二框架部以及多个第二金属延伸部,第二框架部裸露于该些第二裸露部,第二金属延伸部自第二框架部延伸,对应地裸露于该些第二裸露部,并包含一第二电极连接部以及一第二电极接触部,第二电极连接部连结于第二框架部,第二电极接触部连结于第二电极连接部。该些电芯部分容置于该些第一电芯容置部与该些第二电芯容置部,该些电芯的一第一极对应地接触于该些第一金属延伸部的该第一电极接触部,该些电芯的一第二极对应地接触于该些第二电极接触部。其中,第一电极金属板的结构与第二电极金属板的结构相同,第一框体的结构与第二框体的结构相同。
其中,上述电池模块的附属技术手段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框体包含一第一框本体以及一第一板体,第一框本体包含该些第一电芯容置部,第一板体连结于第一框本体,并包含该些第一裸露部,第二框体包含一第二框本体以及一第二板体,第二框本体包含该些第二电芯容置部,第二板体连结于第二框本体,并包含该些第二裸露部。此外,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的材质为塑料,导线选自铝线与铜线中的一个,且电池模块还包含至少二固定片,该至少二固定片连结于第一整合电芯框体与第二整合电芯框体,藉以固定第一整合电芯框体与第二整合电芯框体,第一极为正极,第二极为负极。
藉由本发明所采用的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的主要技术手段后,由于正极电极板与负极电极板均为相同的设计,且只要于正极电极板连接正极的部分除去电极连接部而通过导线连接,因此实务上只需要开设一种模具,且气体也可有效自裸露部逸出,因而可降低制造成本及危险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实施例,将藉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电极金属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框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板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框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框架部与第一电极延伸部上布设导线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多个电芯、第一整合电芯框体与第二整合电芯框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8A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显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第一框架部与第一电极延伸部上布设芯片保险丝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显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去除第一电极延伸部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电极金属板
11:第一框架部
12:第一金属延伸部
121、121a:第一电极连接部
122、122a:第一电极接触部
123、123a:第一电极延伸部
21:第一框本体
211:第一电芯容置部
22:第一板体
221:第一裸露部
222:第一导体裸露部
3:电芯
31:第一极
32:第二极
4:固定片
100:第一整合电芯框体
200:第二整合电芯框体
300:电池模块
L:导线
M:芯片保险丝
P1:第一凸出机构
P2:第二凸出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中,其组合实施方式不胜枚举,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仅列举一较佳实施例加以具体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8A,图1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电极金属板的立体示意图,图3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框本体的立体示意图,图4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板体的立体示意图,图5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框体的立体示意图,图6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框架部与第一电极延伸部上布设导线的立体示意图,图7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多个电芯、第一整合电芯框体与第二整合电芯框体的分解示意图,图8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8A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至图8A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供制造出如图8所示的电池模块300,其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101:冲压出一第一电极金属板以及一第二电极金属板;
步骤S102:制备一第一框体与一第二框体,使第一框体包覆第一电极金属板而整合为一第一整合电芯框体,并使第二框体包覆第二电极金属板而整合为一第二整合电芯框体;
步骤S103:去除该些第一金属延伸部的第一电极连接部;
步骤S104:布设一导线于第一电极金属板的第一框架部与该些第一金属延伸部的第一电极延伸部上;
步骤S105:组合多个电芯、第一整合电芯框体与第二整合电芯框体;以及
步骤S106:焊接第一电极接触部与该些电芯的一第一极,使第一电极接触部电性连接于第一极。
步骤开始后,执行步骤S101冲压出一第一电极金属板1以及一第二电极金属板(图未示),在此步骤中,利用冲压制程制造出第一电极金属板1以及第二电极金属板,而在此需要一提的是,第二电极金属板的结构与第一电极金属板1完全相同,因此在本发明的附图中仅显示出第一电极金属板1。
其中,如图2所示,第一电极金属板1包含一第一框架部11以及多数个第一金属延伸部12(图中仅标示一个),第一框架部11主要包含有外框架与内框架(图未标示),并组合出类似“曰”字的结构,各第一金属延伸部12自第一框架部11延伸而等距地排列连结于第一框架部11,具体来说,第一金属延伸部12包含一第一电极连接部121、一第一电极接触部122以及一第一电极延伸部123,第一电极连接部121连结于第一框架部11,第一电极接触部122连结于第一电极连接部121,第一电极延伸部123连结于第一电极接触部122,且第一电极延伸部123与第一框架部11中间处(内框架)间隔一距离(图未标示),此距离一般不可过大或过小并保持平坦(平坦的定义为与第一框架部11同水平面)。此外,在此需要一提的是,第一电极连接部121与第一电极接触部122的连接处设有一第一凸出机构P1,第一电极接触部122与第一电极延伸部123的连接处设有一第二凸出机构P2(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凸出机构P1也可指第一电极连接部,第二凸出机构P2也可指第一电极延伸部),藉以供焊接时的平整度,而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延伸部12可不包含第一电极延伸部123,其视实务设计而定。
另外,第二电极金属板包含一第二框架部(图未示)以及多个第二金属延伸部(图未示),各第二金属延伸部自第二框架部延伸,并包含一第二电极连接部(图未示)、一第二电极接触部(图未示)以及一第二电极延伸部(图未示),第二电极连接部连结于第二框架部,第二电极接触部连结于第二电极连接部,第二电极延伸部连结于第二电极接触部。在此需要一提的是,第一框架部11与第二框架部的边缘可分别延伸设有弯折部111,藉以增加第一电极金属板1与第二电极金属板的强度。
执行完步骤S101后,执行步骤S102制备一第一框体与一第二框体(图未示),使第一框体包覆第一电极金属板1而整合为一第一整合电芯框体100,并使第二框体包覆第二电极金属板而整合为一第二整合电芯框体200(标示于图7),同样地,第二框体的结构与第一框体完全相同,因此在本发明的附图中仅显示出第一框体,另外,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的材质都为塑料,但其他实施例中不限于此。
其中,在此步骤S102中,如图2至图4所示,对第一电极金属板1进行一模内射出制程(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而于第一电极金属板1的两面分别形成第一框本体21与第一板体22,并对第二电极金属板进行模内射出制程而于第二电极金属板的两面分别形成第二框本体(图未示)与第二板体(图未示)。而在此需要一提的是,可采用一体成形地模内射出或是二件式模内射出制出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也就是说,第一框本体21与第一板体22可为一体成形或是彼此连结,第二框本体与第二板体可为一体成形或是彼此连结。
另外,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框本体21包含多个第一电芯容置部211,第一板体22连结于第一框本体21,并包含多个第一裸露部221与多个第一导体裸露部222,该些第一裸露部221围绕该些第一导体裸露部222而排列。第二框本体包含多个第二电芯容置部(图未示),第二板体连结于第二框本体,并包含多个第二裸露部(图未示)与多个第二导体裸露部(图未示)。其中,该些第一导体裸露部222与该些第二导体裸露部可供设置芯片保险丝M或导线L,当导体(例如芯片保险丝M或导线L)低于第一板体22的高度时,具有避免摩擦的保护作用。
此外,第一框架部11部分裸露于该些第一裸露部221,且该些第一金属延伸部12对应地裸露于该些第一裸露部221,第二框架部裸露于该些第二裸露部,该些第二金属延伸部对应地裸露于该些第二裸露部。
执行完步骤S102后,执行步骤S103去除该些第一金属延伸部12的第一电极连接部122,具体来说,由于第一极31为正极,为了增加气体逸出的空间,因此步骤S103中系采用剪料制程将第一电极连接部121去除(图中还去除第一凸出机构P1,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仅去除第一凸出机构P1)。且在此需要一提的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指的去除并非完全将第一电极连接部121去除,而是去除部分的第一电极连接部121而使其未与第一电极接触部122彼此连结,特此叙明。
执行完步骤S103后,执行步骤S104布设一导线L于第一电极金属板1的第一框架部11与该些第一金属延伸部12的第一电极延伸部123上,如图5所示,具体来说,导线L选自铝线与铜线中的一个,由于第一框架部11与第一电极接触部122均裸露于外部,因此采用打线制程将导线L布设于第一框架部11与第一电极延伸部123之上,使得第一框架部11与第一电极延伸部123通过导线L彼此连接。
接着执行步骤S105组合多个电芯3、第一整合电芯框体100与第二整合电芯框体200,具体来说,如图7所示,电芯3具有第一极31与第二极32,第一极31为正极,第二极32为负极,在此步骤S104中使该些电芯3对应地部分容置于该些第一电芯容置部211与该些第二电芯容置部,并使该些电芯3的第一极31接触于第一电极接触部122,该些电芯3的第二极32接触于第二电极接触部,并在组装后利用至少二固定片4(图中显示四个,仅标示一个,且可为具可挠性的材质)组合链接于第一整合电芯框体100与第二整合电芯框体200(事实上即连结于第一框本体21与第二框本体的侧部),藉以固定第一整合电芯框体100与第二整合电芯框体200,而其组合的方式例如是卡合或是锁合(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以卡合为佳)。
最后执行步骤S106焊接第一电极接触部122与该些电芯3的第一极31,使第一电极接触部122电性连接于第一极31,而此焊接方法为现有技术,因此不再赘述。
而在此需要一提的是,步骤S103中,由于第二极32为负极,因此不需要剪料而直接藉由第二电极连接部电性连接于第二框架部,换句话说,实际上形成后的电池模块300中,第一整合电芯框体100与第二整合电芯框体200整体差异仅在于,第一整合电芯框体100中为了增加逸气的空间而将第一电极连接部121与第一电极去除并焊接导线L。
请参阅图9,图9显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第一框架部与第一电极延伸部上布设芯片保险丝的立体示意图。如图9所示,与上述较佳实施例不同的地方仅在于将导线L置换为芯片保险丝M,其余均与上述较佳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0,图10显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去除第一电极延伸部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0所示,与上述较佳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步骤S103并非去除第一电极连接部121a,而改为去除第一电极延伸部123a(并去除第二凸出机构),且同样地,并非完全去除第一电极延伸部123a,而是去除部分的第一电极延伸部123a而使其与第一电极接触部122a彼此不连结,而在去除完第一电极延伸部123a后,跳过步骤S104而直接执行步骤S105,最候再执行步骤S106,藉由此种实施方式可弹性地应用于实务上,例如负极的部分采用此制程,正极的部分采用较佳实施例的制程,且并不限于此。
也就是说,实务上在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池模块制造方法后,仅需使用同一模具制造出二相同的电极金属板,即可通用连接于电芯3的正极或负极,并于正极端的部分去除电极连接端而制造出电池模块300,因此本发明确实可降低制造电池模块300的成本。
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示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保护的权利要求的范畴内。

Claims (13)

1.一种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以制造出一电池模块,并包含以下步骤:
(a)冲压出一第一电极金属板以及一第二电极金属板,所述第一电极金属板包含一第一框架部以及多个第一金属延伸部,各第一金属延伸部自所述第一框架部延伸,并包含一第一电极连接部以及一第一电极接触部,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连结于所述第一框架部,所述第一电极接触部连结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所述第二电极金属板包含一第二框架部以及多个第二金属延伸部,各第二金属延伸部自所述第二框架部延伸,并包含一第二电极连接部以及一第二电极接触部,所述第二电极连接部连结于所述第二框架部,所述第二电极接触部连结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部;
(b)制备一第一框体与一第二框体,使所述第一框体包覆所述第一电极金属板而整合为一第一整合电芯框体,并使所述第二框体包覆所述第二电极金属板而整合为一第二整合电芯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包含多个第一电芯容置部与多个第一裸露部,所述第一框架部裸露于所述多个第一裸露部,且所述多个第一金属延伸部对应地裸露于所述多个第一裸露部,所述第二框体包含多数个第二电芯容置部与多个第二裸露部,所述第二框架部裸露于所述多个第二裸露部,所述多个第二金属延伸部对应地裸露于所述多个第二裸露部;
(c)去除所述多个第一金属延伸部的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极延伸部中的一个;
(d)在所述步骤(c)为去除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时,布设一导线与一芯片保险丝中的一个于所述第一框架部与所述多个第一金属延伸部的所述第一电极延伸部上,藉以使所述第一框架部与所述第一电极延伸部藉由所述导线彼此连接;
(e)组合多个电芯、所述第一整合电芯框体与所述第二整合电芯框体,藉以使所述多个电芯对应地容置于所述多个第一电芯容置部与所述多个第二电芯容置部,并使所述多个电芯的一第一极接触于所述第一电极接触部,所述多个电芯的一第二极接触于所述第二电极接触部;以及
(f)焊接所述第一电极接触部与所述多个电芯的所述第一极,使所述第一电极接触部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极,藉以制造出所述电池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金属板的结构与所述第二电极金属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框体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框体的结构相同;
其中,在所述步骤(c)为去除所述第一电极延伸部时,跳过步骤(d)而执行步骤(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第一电极接触部连接一第一电极延伸部,而在所述步骤(e)中,去除所述第一电极延伸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包含一第一框本体以及一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框本体包含所述多个第一电芯容置部,所述第一板体连结于所述第一框本体,并包含所述多个第一裸露部,所述第二框体包含一第二框本体以及一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框本体包含所述多个第二电芯容置部,所述第二板体连结于所述第二框本体,并包含所述多个第二裸露部,且所述步骤(b)中对所述第一电极金属板进行一模内射出制程而于所述第一电极金属板的两面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框本体与所述第一板体,并对所述第二电极金属板进行所述模内射出制程而于所述第二电极金属板的两面分别形成所述第二框本体与所述第二板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的材质为塑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选自铝线与铜线中的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为正极,所述第二极为负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d)中,利用至少二固定片组合于所述第一整合电芯框体与所述第二整合电芯框体,藉以固定所述第一整合电芯框体与所述第二整合电芯框体。
8.一种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包含:
一第一整合电芯框体,包含:
一第一框体,包含:
多个第一电芯容置部;以及
多个第一裸露部,与所述多个第一电芯容置部相连通;以及
一第一电极金属板,被所述第一框体包覆,并包含:
一第一框架部,裸露于所述多个第一裸露部;以及
多个第一金属延伸部,各第一金属延伸部自所述第一框架部延伸,对应地裸露于所述多个第一裸露部,并包含一第一电极接触部与一第一电极延伸部,所述第一电极延伸部经由一导线与一芯片保险丝中的一个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部;
一第二整合电芯框体,包含:
一第二框体,包含:
多个第二电芯容置部;以及
多个第二裸露部,与所述多个第二电芯容置部相连通;以及
一第二电极金属板,被所述第二框体包覆,并包含:
一第二框架部,裸露于所述多个第二裸露部;以及
多个第二金属延伸部,各第二金属延伸部自所述第一框架部延伸,对应地裸露于所述多个第二裸露部,并包含一第二电极连接部以及一第二电极接触部,所述第二电极连接部连结于所述第二框架部,所述第二电极接触部连结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部;以及
多数个电芯,部分容置于所述多个第一电芯容置部与所述多个第二电芯容置部,所述多个电芯的一第一极对应地接触于所述多个第一金属延伸部的所述第一电极接触部,所述多个电芯的一第二极对应地接触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接触部;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金属板的结构与所述第二电极金属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框体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框体的结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包含一第一框本体以及一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框本体包含所述多个第一电芯容置部,所述第一板体连结于所述第一框本体,并包含所述多个第一裸露部,所述第二框体包含一第二框本体以及一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框本体包含所述多个第二电芯容置部,所述第二板体连结于所述第二框本体,并包含所述多个第二裸露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的材质为塑料。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选自铝线与铜线中的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还包含至少二固定片,所述至少二固定片连结于所述第一整合电芯框体与所述第二整合电芯框体,藉以固定所述第一整合电芯框体与所述第二整合电芯框体。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为正极,所述第二极为负极。
CN201510979029.3A 2014-12-31 2015-12-23 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7426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6508 2014-12-31
TW103146508A TW201624804A (zh) 2014-12-31 2014-12-31 電池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2683A true CN105742683A (zh) 2016-07-06
CN105742683B CN105742683B (zh) 2019-03-05

Family

ID=55220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79029.3A Active CN105742683B (zh) 2014-12-31 2015-12-23 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90527A1 (zh)
CN (1) CN105742683B (zh)
TW (1) TW20162480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5260B (zh) * 2016-02-05 2016-10-21 見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池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CN110416461B (zh) * 2019-08-09 2022-04-15 湖北华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冲击电池仓
TWI758907B (zh) * 2020-10-16 2022-03-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承載治具
CN117134078A (zh) * 2022-05-20 2023-11-28 创科无线普通合伙 保持部件、电池组件和用于电池组件的端部结构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48877A1 (en) * 2010-12-13 2012-06-14 Kalman Andrew E Battery Pack for Integrating Multiple Single Batteri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41731B (en) * 2001-12-12 2005-10-11 Da-Ching Peng Modularized metal-air batter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A2506600A1 (en) * 2002-11-29 2004-06-17 Nilar International Ab A bipolar battery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bipolar battery
TWI251954B (en) * 2003-07-29 2006-03-21 Ind Tech Res Inst Flat fuel cell assembly and fabrication thereof
US7601460B2 (en) * 2003-11-28 2009-10-13 Panasonic Corporation Prismatic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07091717A1 (ja) * 2006-02-07 2007-08-16 Gs Yuasa Corporation 電池の製造方法、その方法によって製造された電池、及び電池の検査方法
US7781120B2 (en) * 2007-05-16 2010-08-24 Corning Incorporated Thermo-mechanical robust solid oxide fuel cell device assembly
US20120214040A1 (en) * 2009-07-14 2012-08-23 Nationla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ber electrode and fiber battery,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fiber electrode and fiber battery fabrication apparatus
JP5492125B2 (ja) * 2011-03-24 2014-05-14 株式会社東芝 二次電池、および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US9413034B2 (en) * 2011-07-27 2016-08-0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olid battery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48877A1 (en) * 2010-12-13 2012-06-14 Kalman Andrew E Battery Pack for Integrating Multiple Single Batteri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4804A (zh) 2016-07-01
CN105742683B (zh) 2019-03-05
US20160190527A1 (en) 2016-06-30
TWI508353B (zh) 2015-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2683A (zh) 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206022463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模块单元及电池模块
CN204651430U (zh) 电池模组电压采集组件及具有该电压采集组件的电池模组
CN103390762B (zh) 具多数电池芯的高导热电池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202395111U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
JP6519812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6505237A (zh) 制造可再充电电池的方法及可再充电电池
CN202534655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光伏焊带装置
US20160164063A1 (en) Electric cell connector for a battery module
CN105428583B (zh) 一种动力电池成组焊接结构及焊接方法
CN203760697U (zh) 高速传输线的终端结构及终端端子
CN102769060B (zh) 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互联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13625A (zh) 印制电路板焊盘
CN206194879U (zh) 一种易组装便于散热动力圆柱锂电池模块
CN103633277A (zh) 电芯连接件、电池电芯模块及其制造方法、电池和机动车
CN202103945U (zh) 一种用于安装led的电路板
CN101826607A (zh) 单芯电池连接条
CN208189922U (zh) 一种高倍率放电模组的汇流排
CN102350618A (zh) 一种汽车用催化器的加工方法
CN103490030A (zh) 用于接触连接蓄电单元的连接器单元和其制造方法
WO2012054495A3 (en) Hybrid photovoltaic device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CN204906081U (zh) 塑封电机的防轴承电蚀结构
WO2010023071A2 (en) Connecting device for connecting an electrical conductor to a solar module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and solar module with such a connecting device
WO2016021116A1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1295047A (zh) 一种车辆的动力电池的信号采集线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