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39805A - 电阻触控面板、复合触控面板、驱动触控面板的方法及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阻触控面板、复合触控面板、驱动触控面板的方法及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39805A
CN105739805A CN201510980948.2A CN201510980948A CN105739805A CN 105739805 A CN105739805 A CN 105739805A CN 201510980948 A CN201510980948 A CN 201510980948A CN 105739805 A CN105739805 A CN 105739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ontact panel
substrate
resistance contact
nesa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809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39805B (zh
Inventor
内山雄
内山雄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LT Technologe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LT Technologeies Ltd filed Critical NLT Technologe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739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398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398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398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e.g. a single continuous surface or two parallel surfaces put in conta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4Multi-touch detection in digitiser, i.e. details about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a plurality of touching locations, e.g. multiple fingers or pen and fing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6Multi-sensing digitiser, i.e. digitiser using at least two different sensing technologies simultaneously or alternatively, e.g. for detecting pen and finger, for saving power or for improving position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7Shielding in digitiser, i.e. guard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mostly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s, e.g. driven shields, driven grounds

Abstract

一种电阻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在整个表面上具备电浮置的透明导电膜;第二基板,具有预定间隔的多个由透明导电膜制成的条形电极,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透明导电膜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透明导电膜;以及检测部,检测发送到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一条形电极的信号经过从所述第一条形电极通过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透明导电膜到达与所述第一条形电极相邻的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二条形电极的传输路径而衰减的衰减率。

Description

电阻触控面板、复合触控面板、驱动触控面板的方法及显示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4年12月26日在日本提交的专利申请No.2014-263822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结合于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阻触控面板、将电阻触控面板与另一种类型的触控面板彼此相结合的复合触控面板、驱动这些触控面板的方法以及包含这些触控面板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各种设备的输入装置,诸如电阻触控面板、电磁感应触控面板、光学触控面板或电容触控面板等不同类型的触控面板被广泛采用。在这些触控面板中,电阻触控面板廉价且允许使用没有导电性的手写笔进行输入,然而这种触控面板的缺点是不能检测到两点同时触控。针对该问题,日本特开2012-59091公报公开了一种电阻触控面板,其包括:上基板,其下表面上形成有上导电层;以及下基板,其上表面上形成有下导电层,从而该下导电层隔着预定间隙面对所述上导电层,其中所述上导电层设于所述上基板的下表面的整个表面上,并且多个下导电层以有着预定间隔的基本条形的形状设于所述下基板的上表面上,从而允许电阻触控面板检测两点同时触控。
此外,电容型的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下文中称为PCAP:ProjectedCAPacitivetouchpanel)允许同时多点输入操作,同时多点输入操作通常称为滑动、拖移或缩放,这是触控输入的基本操作,近年来PCAP广泛应用于智能电话、平板终端等。然而,由于PCAP常常配置在液晶显示器(下文中称为LCD)上,PCAP受到来自LCD的辐射噪声的影响而发生故障是公认的。此外,PCAP不能使用不导电的厚手套或者不导电的手写笔来操作,其缺点在于容易发生手指的非故意触控(这被判断为输入)导致的故障。因此,为了弥补PCAP的缺点,已经提出了一种复合触控面板,其中将诸如电阻触控面板、电磁感应触控面板或者光学触控面板的另一种类型的触控面板与PCAP相结合,由此对于单一PCAP难以作出响应的输入方式,复合触控面板也能可靠地对触控输入作出响应。
有关上述复合触控面板,例如,日本实用新型注册No.3173195公开了一种多触控板的层叠结构,该层叠结构包括:具有高透射率的柔性的表面层;第一透明传感器层,其设有配置成彼此平行的多条第一轴向迹线;具有高透射率的柔性的绝缘层;第二透明传感器层,其设有配置成彼此平行的多条第二轴向迹线;第三透明传感器层,其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球;以及具有透光性的基板,其中各个层按照顺序叠置从而形成透明板体,所述第一轴向迹线与第二轴向迹线相对于彼此成90度取向设置,并且第二传感器层和第三传感器层通过放置在二者之间的间隔球以恒定间隔彼此面对面配置。
此外,日本特开2013-168032公报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导电膜,其具有多个在一个方向上形成为长条形的隔离区;第二导电膜,其具有多个在另一个方向上形成为长条形的隔离区,所述另一个方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一个方向;以及第三导电膜,其中所述第一导电膜中的隔离区排列在所述另一个方向上,所述第二导电膜中的隔离区排列在所述一个方向上,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导电膜和所述第二导电膜进行由电容耦合引起的坐标位置的检测。
发明内容
图1是表示日本特开2012-59091公报的电阻触控面板的构造的立体图。在该公报中,如图1所示,透明导电膜(上导电层51)配置在电阻触控面板的上基板(上基板50)的整个表面上,并且分割的透明导电膜(下导电层53)配置在下基板(下基板52)上。通过向下基板52的电极施加电势梯度,可以检测两点同时触控(图1中的A和B)。然而,为了向下基板52的电极施加电势梯度,需要从电极的两端施加电压。因此,存在布线布局复杂的问题,并且不能实现驱动部的小型化,此外,同一电极上不能检测到两点同时触控。
图2和3是表示日本实用新型注册No.3173195的多触控板的构造的剖面图。在该公报中,如图2中所示,通过粘合电容触控面板(X轴传感器层60和Y轴传感器层61)和电阻触控面板(电阻传感器层62)实现了复合触控面板。此外,如图3中所示,通过将电容触控面板的背面的导电膜(Y轴传感器层61)也用作电阻触控面板的上基板,进一步使该复合触控面板薄型化和轻量化。然而,该多触控板的问题是作为电阻触控面板的驱动方法一起使用上基板和下基板,当这些基板中的任何一个的面内电阻显著低时,位置检测的精确度可能劣化。此外,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Y轴传感器层61和电阻传感器层62的屏蔽功能不足,不能抑制由来自LCD的辐射噪声引起的电容触控板的故障。此外,存在这样问题:当电容触控面板不能检测到位置时,不可能检测两点同时触控。
图4是表示日本特开2013-168032公报的复合触控面板的构造的立体图。在该公报中,如图4中所示,通过将电容触控面板(第一透明导电膜70和第二透明导电膜71)的背面的导电膜(第二透明导电膜71)也用作电阻触控面板(第三透明导电膜72)的上基板,实现了薄形化和轻量化,并且相对于PCAP,电阻触控面板的下基板(第四透明导电膜73)减小了来自LCD(显示设备74)的辐射噪声。然而,这种复合触控面板的问题在于:需要将所有四个导电层都连接到外部,连接结构复杂。此外,还有这样的问题:当电容触控面板不能检测到位置时,不能检测两点同时触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阻触控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在整个表面上具备电浮置的透明导电膜;
第二基板,包括具有预定间隔的多个由透明导电膜制成的条形电极,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透明导电膜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透明导电膜;以及
检测部,检测发送到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一条形电极的信号经过从所述第一条形电极通过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透明导电膜到达与所述第一条形电极相邻的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二条形电极的传输路径而衰减的衰减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驱动电阻触控面板的方法,所述电阻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在整个表面上具备电浮置的透明导电膜;以及第二基板,包括具有预定间隔的多个由透明导电膜制成的条形电极,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透明导电膜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透明导电膜,其中,所述条形电极包括交替排列的多个发送电极和多个接收电极,并且所述电阻触控面板还包括:多个发送部,向所述多个发送电极发送信号;以及多个接收部,接收来自所述多个接收电极的信号,并且每个发送电极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所述发送部,每个接收电极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所述接收部,所述方法包括:
由所述多个发送部向对应的发送电极依次发送脉冲信号;
由连接到与被发送了所述脉冲信号的发送电极相邻的接收电极的接收部接收所述脉冲信号;以及
基于所接收的脉冲信号确定触控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驱动复合触控面板的方法,所述复合触控面板包括:由本发明的上述驱动方法驱动的电阻触控面板和配置在所述电阻触控面板的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电容触控面板,所述方法包括:
间歇地驱动所述电容触控面板,并且在未驱动所述电容触控面板的定时,驱动所述电阻触控面板,从而同时进行所述电容触控面板的触控位置判定和所述电阻触控面板的触控位置判定。
根据本发明,将电浮置的透明导电膜配置于上基板的整个表面上,并且将多个分割的条形透明导电膜置于下基板上,使得这两个基板以预定间隔彼此面对,从而基于通过连接到透明电极的接收部检测到的传输路径的变化的电压来检测触控,所述透明电极是下基板的条形透明导电膜。由此,甚至能以高精确度检测同一电极上的两点同时触控,并且能够简化触控面板基板或连接布线的结构并且以更低成本提供小型化驱动部的电阻触控面板。
此外,根据本发明,当将上述电阻触控面板与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相结合时,电阻触控面板的上基板的透明导电膜能用作屏蔽层,因此能形成这样的复合触控面板:能够以简单结构,有效地抑制由来自LCD的辐射噪声导致的故障。
应该理解为,上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和解释性的,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从下面参照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更能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结构和要素。
附图说明
图1是日本特开2012-59091号公报的代表视图。
图2是日本实用新型注册No.3173195的代表视图。
图3是日本实用新型注册No.3173195的另一视图(薄型、轻量化后的例子)。
图4是日本特开2013-168032号公报的代表视图。
图5是表示涉及实施例1的电阻触控面板的构造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涉及实施例1的电阻触控面板的传感器基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涉及实施例1的底板传感器电极的配置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涉及实施例1的电阻触控面板的底板传感器电极和整面透明导电膜的剖面图。
图9A是表示涉及实施例1的电阻触控面板从其表面被压下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9B是说明在涉及实施例1的电阻触控板从其表面被压下的状态下的底板传感器侧的电极的接触的图。
图9C是说明在涉及实施例1的电阻触控板从其表面被压下的状态下的信号传输路径的图。
图9D是表示在涉及实施例1的电阻触控面板的发送部/接收部附近的位置被压下的状态下的信号传输路径和传送波形/接收波形的图。
图9E是表示在远离涉及实施例1的电阻触控面板的发送部/接收部的位置被压下的状态下的信号传输路径和传送波形/接收波形的图。
图10是说明涉及实施例1的条形电极的X坐标/Y坐标的图。
图11是表示涉及实施例1的电阻触控面板驱动部的构造实例的框图。
图12是说明涉及实施例1的电阻触控面板的另一个例子(能够以高精确度进行多点输入的结构)的图。
图13A是表示具有图12的结构的电阻触控面板的中点输入中的信号传输路径和传送波形/接收波形的图。
图13B是表示具有图12的结构的电阻触控面板的两点输入中的信号传输路径和传送波形/接收波形的图。
图14是表示涉及实施例1的电阻触控面板的固定方法的另一个例子的剖面图。
图15是表示涉及实施例2的复合触控面板的构造的剖面图。
图16是表示涉及实施例2的复合触控面板的传感器基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涉及实施例2的复合触控面板驱动部的构造实例的框图。
图18是表示涉及实施例2的复合触控面板的固定方法的另一个例子的剖面图。
图19是表示安装了涉及实施例2的复合触控面板的显示设备的例子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背景技术中所说明的那样,日本特开2012-59091公报提出了能够检测两点触控的电阻触控面板。然而,这种构造存在布线布局复杂的问题,并且不能实现驱动部的小型化,此外,同一电极上不能检测到两点同时触控。此外,日本实用新型注册No.3173195和日本特开2013-168032公报提出了将电容触控面板和电阻触控面板彼此结合的复合触控面板。然而,这些复合触控面板的问题在于,不可能通过简单结构来充分抑制来自LCD的辐射噪声等,并且当电容触控面板不能检测到位置时,不能检测两点同时触控。
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以如下方式构造一种电阻触控面板:将电浮置的整面透明导电膜置于上基板的整个表面上,并且将多个分割的透明导电膜配置于面对所述上基板的下基板上(例如,透明导电膜被分割成在Y方向上呈条形的多个电极,并且将分割的电极依次交替分配给发送电极、接收电极、另一发送电极、另一接收电极……)。因此,X电极和Y电极的概念就不必要了,并且基于电浮置的整面透明导电膜与条形电极之间的接触,仅由下基板确定输入坐标。
具体地,在从发送部向发送电极发送脉冲波形或者向发送电极施加恒定电压的情况下,当进行压下输入时,上基板的整面透明导电膜用作发送电极与接收电极之间的桥梁,从而接收部检测到根据信号传输路径上的电阻值而衰减的电压值。相应地,可以基于接收部检测到的电压值确定X方向(条形的纵向)上的坐标,并且可以基于接收电极的位置确定Y方向上的坐标。此外,通过详细比较电压值的衰减量,可以检测同时多点输入。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上基板的整面透明导电膜不需要图案化,因此电阻触控面板能够以低成本制造而不发生不必要的费用。此外,由于电阻触控面板的位置检测精度仅取决于下基板的透明导电膜沉积时导致的面内厚度偏差,而受上基板的透明导电膜的面内电阻的偏差或变化的影响不明显,因此,能提高位置检测精度。
此外,当将上述电阻触控面板与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相结合时,电阻触控面板的上基板的透明导电膜可以用作屏蔽层,因此,可以容易地形成具有简单结构的复合触控面板。
此外,由于可以自由设计电阻触控面板的整面透明导电膜的电阻值,因此电阻值得到优化,由此可以有效减少来自LCD的辐射噪声等。因此,能形成能够有效抑制由辐射噪声引起的故障的复合触控面板。
此外,当通过不与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起反应的不导电的厚手套或者没有导电性的手写笔进行输入时,能由电阻触控面板检测到输入,因此能提供与各种输入装置对应的触控面板。
[实施例1]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上述的一个实施例,将参考图5-14说明涉及实施例1的电阻触控面板、所述电阻触控面板的驱动方法以及包括所述电阻触控面板的显示设备。
首先,将参考图5-8说明实施例1的电阻触控面板的结构。图5是表示涉及实施例1的电阻触控面板的构造的剖面图,图6是表示所述电阻触控面板的传感器基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所述电阻触控面板的底板传感器电极的配置(图6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并且图8是表示所述电阻触控面板的整面透明导电膜与所述底板传感器电极之间的位置关系(图7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在实施例1的电阻触控面板中,第一,在所述电阻触控面板的上板传感器基板1(第一基板)的表面上通过使用诸如氧化铟锡(ITO)的导电材料形成整面透明导电膜2,从而制备所述电阻触控面板的上基板(上板传感器8),所述电容触控面板由诸如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的透明基板制成(见图5)。
第二,在所述电阻触控面板的底板传感器基板3(第二基板)的表面上通过使用诸如氧化铟锡(ITO)的导电材料形成透明导电膜,使用已知的光刻技术、金属掩模等在其上进行图案化,使得在其上形成由条形透明导电膜制成的底板传感器电极4,从而制备所述电阻触控面板的下基板(底板传感器9),所述电容触控面板由诸如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的透明基板制成(见图5和6)。底板传感器电极4是在底板传感器基板3的预定侧方向(优选图6的Y方向,其为较长一侧的方向)上分割成条形的电极,并且如图7和8中所示,分割的电极被交替分配给发送电极14a、接收电极15a、发送电极14b、接收电极15b、发送电极14c、以及……。此外,底板传感器电极4可以是在底板传感器基板3的一个方向上延伸的形状,其数量、形状和厚度不限于图中示出的配置。
第三,将上基板和下基板配置成使得整面透明导电膜2与底板传感器电极4彼此面对,并且通过使用诸如双面胶带、紫外线固化树脂或热固化树脂的密封材料5将它们彼此粘接,从而在二者之间保持预定间隙(以一定厚度在二者之间夹置诸如空气层或绝缘液体的间隙材料6)(见图5)。
第四,将诸如柔性印刷电路(下文中称为FPC)或薄膜电极的外部引出布线(底板传感器输入/输出信号线7)压接到所述电阻触控面板的底板传感器基板3的底板传感器电极4,以便能够与电阻触控面板驱动部10连接。
接下来,将参考图9A-11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电阻触控面板的操作。图9A-9E是按照时序依次表示本实施例的电阻触控面板的操作的图。此外,图10是说明X坐标/Y坐标的图,并且图11是表示电阻触控面板驱动部的结构的框图。
在本实施例的电阻触控面板中,在从电阻触控面板驱动部的发送部向发送电极发送脉冲波形或者向发送电极施加恒定电压的情况下,当进行压下输入时,整面透明导电膜2用作发送电极与接收电极之间的桥梁,并且接收部检测根据信号传输路径上的电阻值而衰减的电压值。此时,基于接收部检测到的电压值确定压下输入位置的X坐标,并且基于接收电极的位置确定Y坐标。
具体地,当进行如图9A中所示的压下输入时,如图9B中所示,在压下位置处的上基板(上板传感器基板1)的整面透明导电膜2接触下基板(底板传感器基板3)的发送电极(此处,发送电极14a)和接收电极(此处,接收电极15a),从而在这些电极之间延伸。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9C中所示,上部整面透明导电膜2用作发送电极14a与接收电极15a之间的桥梁,并且从发送部1t、2t和3t(此处是发送部1t)发送的波形通过接收电极15a被发送到接收部1r和2r(此处是接收部1r)。此时,当压下位置靠近所述发送部和接收部时,如图9D中所示,信号传输路径较短,由信号传输路径的电阻成分导致的脉冲波形的电压衰减(传送脉冲的衰减)也较小。与此同时,当压下位置远离所述发送部和接收部时,如图9E中所示,信号传输路径较长,由信号传输路径的电阻成分导致的脉冲波形的电压衰减(传送脉冲的衰减)也较大。
相应地,如图10中所示,当规定了电阻触控面板的工作范围时,测量并存储最靠近电阻触控面板驱动部10的部分(假设为X1)和最远离它的部分(假设为Xmax)处的脉冲波形的电压衰减,并且通过比较进行压下输入时的电压衰减与预先存储的相对于X坐标的电压衰减,能确定压下位置的X坐标。
将具体说明上述控制。图11表示电阻触控面板驱动部10的结构。电阻触控面板驱动部10(检测部)包括接收电路31、发送电路32、存储部37和坐标处理部33。接收电路31设有与接收电极相同数量的接收部34,接收部34分别连接到与其对应的接收电极。接收部34获得的脉冲信号被运算部36转换成数字值,并且所述数字值被输出到坐标处理部33。此外,发送电路32设有与发送电极相同数量的发送部35,并且发送部35分别连接到与其对应的发送电极,从而根据由坐标处理部33控制的发送定时发送脉冲信号。然后,坐标处理部33将从接收电路31输出的信号与存储在存储部37中的信号相比较,由此确定压下位置的坐标,从而输出最终坐标位置。
例如,当X坐标(X1到Xmax)的每个点被压下时,接收电路31的运算部36对与传送脉冲的衰减对应的电压进行运算,在诸如存储器的存储部37中可读取地存储所述电压的值。然后,坐标处理部33将接收电路31的接收部34检测到的实际电压值与预先存储在存储部37中的电压值相比较,由此确定压下位置的X坐标。同样,关于Y坐标,相应地接收电极预先被分配给了Y1到Ymax,并且坐标处理部33确定接收了衰减的波形的接收电极,由此确定压下位置的Y坐标。
如上所述,通过测量根据由发送电极14a、整面透明导电膜2和接收电极15a形成的信号传输路径的电阻值的脉冲波形的电压衰减,并且将所测得的电压衰减与预先存储的电压衰减相比较,能确定压下位置。尽管图9A-9E说明了一个点被压下的情况,但是由于本实施例的接收电路31具有与接收电极相同数量的接收部34,并且发送电路32具有与发送电极相同数量的发送部35,因此能同时确定在其它发送电极和接收电极之间延伸的压下位置。此外,当在相同的发送电极和接收电极处两个点被压下时,形成两条信号传输路径,并且这种情况的电阻值不同于相应点分别被压下的情况的电阻值,使得可同时确定这两个点的压下位置。
此外,当以更高精确度实现同时多点输入的判定时,如图12中所示,将所述电阻触控面板的底板传感器9的条形发送电极连接到用于右侧的发送部(1tR、2tR、3tR、…MaxtR)和用于左侧的发送部(1tL、2tL、3tL、…MaxtL),并且将所述电阻触控面板的接收电极连接到用于右侧的接收部(1rR、2rR、3rR、...)和用于左侧的接收部(1rL、2rL、3rL、…)。此外,发送部1tR到发送部MaxtR依次发送脉冲信号,然后发送部1tL到发送部MaxtL依次发送脉冲信号,连接到与被发送部发送了脉冲信号的发送电极相邻的接收电极的接收部也接收所述脉冲信号,通过辨别所接收的脉冲信号是从哪一侧的发送部发送的脉冲信号,能针对任意的同时多点输入确定压下位置的坐标。
当在相同的接收电极和发送电极上进行两点输入,并且相同的波形被发送到左接收部和右接收部时,为了防止其被错误地确定为到信号传输路径上的电阻值的中点的一点输入,如图13A所示,预先测量中点输入情况下的传送脉冲的衰减并且将其存储在存储部37中。在两点输入的情况下,如图13B中所示,左接收部和右接收部的信号传输路径的长度彼此不同,并且右接收部1tR的传送脉冲的衰减小于中点输入的衰减,而左接收部1rL的传送脉冲的衰减大于中点输入的衰减,并且相对于要从左发送部1tL发送的传送脉冲的大小关系与右发送部1tR的上述情况相反,从而有可能容易辨别向中点的一点输入和两点输入,并且以更高的精确度检测同时多点输入。
在上述的说明中,上板传感器8和底板传感器9通过密封材料5彼此粘合,但是也可以是上板传感器8和底板传感器9彼此不粘合的结构。图14是表示上述情况下的电阻触控面板的结构的剖面图。在具有该结构的电阻触控面板中,制备上板传感器8和底板传感器9作为独立的部件之后,仅需要将上板传感器8和底板传感器9插入预先以特定间隔设于结构体20中的狭缝20a中,使得不需要将上板传感器8与底板传感器9进行粘合的工艺,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制造电阻触控面板。当上板传感器8和底板传感器9中的任何一个受损时,可以容易地对其进行替换和修理。在该结构的情况下,为了容易地替换或修理所述传感器,优选通过预先设于上板传感器8和底板传感器9与所述狭缝中的固定装置,将上板传感器8和底板传感器9固定到上述狭缝20a,而不是通过粘合剂、双面胶带等等来固定上述上板传感器8和上述底板传感器9。
根据本实施例,将电浮置的透明导电膜配置于上基板的整个表面上,并且将多个分割的条形透明导电膜置于下基板上,使得这两个基板以预定间隔彼此面对,从而基于通过连接到透明电极的接收部检测到的传输路径的变化的电压来检测触控,所述透明电极是下基板的条形透明导电膜。由此,甚至能以高精确度检测同一电极上的两点同时触控,并且能够简化触控面板基板或连接布线的结构并且以更低成本提供小型化驱动部的电阻触控面板。
[实施例2]
接下来,将参考图15-19说明涉及实施例2的复合触控面板、所述复合触控面板的驱动方法以及包括所述复合触控面板的显示设备。
在上述的实施例1中,已经说明了电阻触控面板,但是在实施例2中,将说明组合了实施例1的电阻触控面板与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的复合触控面板。首先,将使用图15和16以及图7和8说明所述复合触控面板的结构。图15是表示所述复合触控面板的结构的剖面图,图16是表示所述复合触控面板的传感器基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在实施例2的复合触控面板中,第一,在由诸如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的透明基板制成的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基板(下文中称为PCAP传感器基板)21的表面上,通过使用诸如ITO的导电材料形成由透明导电膜制成的PCAP传感器电极22,并且在PCAP传感器基板21的背面上通过使用诸如ITO的导电材料形成整面透明导电膜2,从而制备所述复合触控面板的上基板(PCAP传感器25)(见图15)。所述背面的整面透明导电膜2也兼做电阻触控面板的上电极,并且屏蔽来自诸如LCD的显示设备的辐射噪声,从而防止PCAP传感器25的故障或者检测位置的精确度的降低。相应地,优选在PCAP传感器基板21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导电膜而不进行图案化。此外,PCAP传感器电极22可以包括,例如,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条形电极图案,以及隔着绝缘膜形成并且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条形电极图案。
第二,在由诸如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的透明基板制成的所述电阻触控面板的底板传感器基板3的表面上,通过使用诸如ITO的导电材料形成透明导电膜,使用已知的光刻技术、金属掩模等在其上进行图案化,使得在其上形成由条形透明导电膜制成的底板传感器电极4,从而制备所述复合触控面板的下基板(见图15和16)。底板传感器电极4是在底板传感器基板3的预定侧方向(优选Y方向,其为较长一侧的方向)上分割成条形的电极,并且如图7和8中所示,分割的电极被交替分配给发送电极14a、接收电极15a、发送电极14b、接收电极15b、发送电极14c、以及……。此外,与实施例1一样,底板传感器电极4可以是在底板传感器基板3的一个方向上延伸的形状,其数量、形状和厚度不限于图中示出的结构。
第三,将上基板和下基板配置成使得整面透明导电膜2与底板传感器电极4彼此面对,并且通过使用诸如双面胶带、紫外线固化树脂或热固化树脂的密封材料5将它们彼此粘合,从而在二者之间保持预定间隙(以特定厚度在二者之间夹置诸如空气层或绝缘液体的间隙材料6)(见图15)。
第四,将诸如柔性印刷电路或薄膜电极的外部引出布线(PCAP传感器输入/输出信号线24,以及底板传感器输入/输出信号线7)压接到PCAP传感器25的PCAP传感器电极22以及底板传感器9的底板传感器电极4,以便能够与复合触控面板驱动部11连接。
接下来,将参考图17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复合触控面板的操作。此外,电阻触控面板的操作与实施例1的相同,因此将不再说明。PCAP传感器25被间歇地驱动,并且利用PCAP传感器25未被驱动的定时,驱动电阻触控面板,使得能同时确定这两种类型的触控面板的坐标,而不损失由形成在上基板的背面上的整面透明导电膜产生的屏蔽效果。
图17表示复合触控面板驱动部11的结构。复合触控面板驱动部11包括接收电路31、发送电路32、存储部37、PCAP驱动部30和坐标处理部33。接收电路31具有与接收电极相同数量的接收部34,该接收部34分别与接收电极连接。接收部34获得的脉冲信号被运算部36转换成数字值,并且所述数字值被输出到坐标处理部33。此外,发送电路32具有与发送电极相同数量的发送部35,并且该发送部35分别与发送电极连接,从而根据由坐标处理部33控制的发送定时发送脉冲信号。此外,PCAP驱动部30检测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条形电极图案与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条形电极图案之间的电容差,由此确定输入坐标。然后,坐标处理部33基于PCAP驱动部30输出的坐标确定结果以及通过比较从接收电路31输出的信号与存储在存储部37中的信号而获得的坐标确定结果,输出最终坐标位置。
如上所述,通过将实施例1的电阻触控面板与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相结合,并且使用所述电阻触控面板的整面透明导电膜2,能屏蔽来自诸如LCD的显示设备的辐射噪声,并且由此易于形成抑制了由辐射噪声导致的故障的复合触控面板。此外,在未驱动PCAP传感器25的定时,驱动所述电阻触控面板,并且由坐标处理部33进行PCAP传感器25和电阻触控面板的坐标确定的选择,使得即使在不能进行电容类型的位置检测时也能确定两点同时触控。
在上述说明中,PCAP传感器25和底板传感器9通过密封材料5彼此粘合,但是也可以是PCAP传感器25和底板传感器9彼此不粘合的结构。图18是表示上述情况下的复合触控面板的结构的剖面图。在具有该结构的复合触控面板中,制备PCAP传感器25和底板传感器9作为独立的部件之后,仅需要将PCAP传感器25和底板传感器9插入预先以特定间隔设于结构体20中的狭缝20a中,使得不需要将上板传感器25与底板传感器9粘合的工艺,能以更低的成本制造电阻触控面板。当PCAP传感器25和底板传感器9中的任何一个受损时,可以容易地对其进行替换和修理。在该结构的情况下,为了容易地替换或修理所述传感器,优选通过预先设于PCAP传感器25和底板传感器9与所述狭缝中的固定装置,而不是通过粘合剂、双面胶带等等,将PCAP传感器25和底板传感器9固定到狭缝20a。
此外,由于具有上述构造的复合触控面板屏蔽屏蔽来自显示设备的辐射噪声,所以,如图19所示,通过将本实施例的复合触控面板26配置于诸如LCD或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显示部27上,能形成可以高精确度检测输入的显示设备28。此外,同样通过将实施例1的电阻触控面板配置于显示部上,也能形成可以高精确度检测输入的显示设备。
根据本实施例,将电浮置的透明导电膜配置于上基板的整个表面上,并且将多个分割的条形透明导电膜置于下基板上,使得这两个基板以预定间隔彼此面对,从而基于通过连接到透明电极的接收部检测到的传输路径的变化的电压来检测触控,所述透明电极是下基板的条形透明导电膜。由此,甚至能以高精确度检测同一电极上的两点同时触控,并且能够简化触控面板基板或连接布线的结构并且以更低成本提供小型化驱动部的电阻触控面板。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当将上述电阻触控面板与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相结合时,电阻触控面板的上基板的透明导电膜能用作屏蔽层,因此能形成这样的复合触控面板:能够以简单结构,有效地抑制由来自LCD的辐射噪声导致的故障。
此外,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上述例子,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可以对其结构和控制方法进行适当的变更。
例如,实施例2描述了将实施例1的电阻触控面板与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彼此结合的情况,但是,也能将实施例1的电阻触控面板与其它类型的触控面板相结合。
本实施例可用于电阻触控面板、将电阻触控面板与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彼此相结合的复合触控面板、驱动这些触控面板的方法以及具备这些触控面板的显示设备。
由于本说明书可以在不脱离其基本特征的主旨的情况下以若干形式体现,因此当前的实施例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由于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而不是其前面的说明书确定的,因此落入权利要求书的界线或者其界线的等效物内的所有变化都预期包含在权利要求书内。

Claims (14)

1.一种电阻触控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在整个表面上具备电浮置的透明导电膜;
第二基板,包括具有预定间隔的多个由透明导电膜制成的条形电极,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透明导电膜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透明导电膜;以及
检测部,检测发送到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一条形电极的信号经过从所述第一条形电极通过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透明导电膜到达与所述第一条形电极相邻的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二条形电极的传输路径而衰减的衰减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阻触控面板,
其中,所述条形电极包括交替排列的多个发送电极和多个接收电极,
所述电阻触控面板还包括:
多个发送部,向所述多个发送电极发送信号;以及
多个接收部,接收来自所述多个接收电极的信号,并且
每个发送电极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所述发送部,每个接收电极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所述接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阻触控面板,
其中,每个发送电极在每个发送电极的两侧连接到所述发送部,并且每个接收电极在每个接收电极的两侧连接到接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阻触控面板,
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通过具有预定厚度的密封材料彼此粘合。
5.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阻触控面板,
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通过具备以预定间隔形成的狭缝的结构体被固定。
6.一种复合触控面板,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阻触控面板;以及
设于所述电阻触控面板的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的电容式触控面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触控面板,
其中,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透明导电膜用作屏蔽膜来阻挡来自所述第二基板侧的辐射噪声。
8.一种驱动电阻触控面板的方法,所述电阻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在整个表面上具备电浮置的透明导电膜;以及第二基板,包括具有预定间隔的多个由透明导电膜制成的条形电极,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透明导电膜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透明导电膜,其中,所述条形电极包括交替排列的多个发送电极和多个接收电极,并且所述电阻触控面板还包括:多个发送部,向所述多个发送电极发送信号;以及多个接收部,接收来自所述多个接收电极的信号,并且每个发送电极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所述发送部,每个接收电极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所述接收部,所述方法包括:
由所述多个发送部向对应的发送电极依次发送脉冲信号;
由连接到与被发送了所述脉冲信号的发送电极相邻的接收电极的接收部接收所述脉冲信号;以及
基于所接收的脉冲信号确定触控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电阻触控面板的方法,
还包括:基于连接到接收了所述脉冲信号的接收部的所述接收电极的位置,确定与所述条形电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触控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驱动电阻触控面板的方法,
还包括:基于所接收的脉冲信号的波形相对于所发送的脉冲信号的波形的衰减,确定所述条形电极的延伸方向上的触控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电阻触控面板的方法,
其中,每个发送电极在每个发送电极的两侧连接到所述发送部,并且每个接收电极在每个接收电极的两侧连接到接收部,并且
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两侧的各接收电极部接收的脉冲信号的波形相对于从一侧的发送部发送的脉冲信号的波形的衰减,确定所述条形电极的延伸方向上的触控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电阻触控面板的方法,
还包括:基于两侧的各接收部接收的脉冲信号的波形相对于从一侧的发送部发送的脉冲信号的波形的衰减,并且基于两侧的各接收电极接收的脉冲信号的波形相对于从另一侧发送部发送的脉冲信号的波形的衰减,确定所述条形电极的延伸方向上的触控位置。
13.一种驱动复合触控面板的方法,所述复合触控面板包括:由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的驱动方法驱动的电阻触控面板和配置在所述电阻触控面板的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电容触控面板,所述方法包括:
间歇地驱动所述电容触控面板,并且在未驱动所述电容触控面板的定时,驱动所述电阻触控面板,从而同时进行所述电容触控面板的触控位置判定和所述电阻触控面板的触控位置判定。
14.一种显示设备,安装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CN201510980948.2A 2014-12-26 2015-12-23 电阻触控面板、复合触控面板、驱动触控面板的方法及显示设备 Active CN1057398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63822 2014-12-26
JP2014263822A JP6443669B2 (ja) 2014-12-26 2014-12-26 抵抗膜式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複合型タッチパネル並びにタッチパネルの駆動方法並びに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39805A true CN105739805A (zh) 2016-07-06
CN105739805B CN105739805B (zh) 2021-01-26

Family

ID=56164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80948.2A Active CN105739805B (zh) 2014-12-26 2015-12-23 电阻触控面板、复合触控面板、驱动触控面板的方法及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42439B2 (zh)
JP (1) JP6443669B2 (zh)
CN (1) CN10573980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1272A (zh) * 2016-10-31 2018-05-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力感测装置和具有该力感测装置的显示装置
WO2020215299A1 (zh) * 2019-04-26 2020-10-29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识别单元、触控装置以及触控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2867379A (zh) * 2021-01-08 2021-05-28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透明超宽带强电磁屏蔽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66032B2 (ja) 2017-11-16 2021-11-10 Tianma Japan株式会社 光線方向制御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US10572061B2 (en) * 2018-05-28 2020-02-25 Higgstec Inc. Hybrid touch module
BE1027408A9 (nl) * 2019-07-03 2021-02-08 Clicktouch Verbeterd aanraakscherm voor het detecteren van de locatie van een aanraking
EP3999944A4 (en) * 2019-07-15 2023-07-26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63702A (en) * 1989-02-09 1990-10-16 Interlink Electronics, Inc. Digitizer pad featuring spacial definition of a pressure contact area
US20090096762A1 (en) * 2007-10-16 2009-04-16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oration Input device, display device with input funct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1414233A (zh) * 2007-10-16 2009-04-22 爱普生映像元器件有限公司 输入装置、带输入功能的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1593069A (zh) * 2009-07-01 2009-12-0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阻式触控显示面板
US20100110039A1 (en) * 2008-11-04 2010-05-06 Wintek Corporation Multi-Touch Resistive Touch Panel and Detecting Method
US20110148800A1 (en) * 2008-08-25 2011-06-23 Kazuhiro Nishikawa Touch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2138002A (ja) * 2010-12-27 2012-07-19 Casio Comput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の位置検出方法
CN103576945A (zh) * 2012-07-18 2014-02-12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触控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01120A (ja) * 1989-12-28 1991-09-03 Gunze Ltd 抵抗膜式タッチパネル
JP2980591B1 (ja) * 1998-07-27 1999-11-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基板取付装置
JP5284768B2 (ja) * 2008-01-24 2013-09-11 宸鴻光電科技股▲分▼有限公司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のタッチ検知方法
US8248383B2 (en) * 2008-04-24 2012-08-21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Multi-touch touch screen with single-layer ITO bars arranged in parallel
CN101833387B (zh) * 2009-03-13 2013-09-11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感压式触控装置
CN102576260B (zh) * 2009-09-11 2015-11-25 辛纳普蒂克斯公司 基于电压梯度的输入装置
JP5429814B2 (ja) * 2010-03-29 2014-02-26 株式会社ワコム 指示体検出装置および検出センサ
JP2012059091A (ja) * 2010-09-10 2012-03-22 Panasonic Corp タッチパネル
JP3173195U (ja) 2011-11-10 2012-01-26 洋華光電股▲ふん▼有限公司 マルチタッチパッドの積層構造
JP2013175058A (ja) * 2012-02-24 2013-09-05 Fujitsu Component Ltd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位置検出方法
JP2013168032A (ja) 2012-02-15 2013-08-29 Fujitsu Component Ltd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位置検出方法
GB2508626B (en) * 2012-12-05 2014-10-29 R & D Core Ltd Contact sensor
GB2510600B (en) * 2013-02-08 2015-05-20 R & D Core Ltd Calibration of Contact Sensor
WO2015048583A1 (en) * 2013-09-27 2015-04-02 Sensel, Inc. Touch sensor detector systems and method
US20150185946A1 (en) * 2013-12-30 2015-07-02 Google Inc. Touch surface having capacitive and resistive sensors
CN104281319A (zh) * 2014-08-22 2015-01-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触摸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63702A (en) * 1989-02-09 1990-10-16 Interlink Electronics, Inc. Digitizer pad featuring spacial definition of a pressure contact area
US20090096762A1 (en) * 2007-10-16 2009-04-16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oration Input device, display device with input funct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1414233A (zh) * 2007-10-16 2009-04-22 爱普生映像元器件有限公司 输入装置、带输入功能的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20110148800A1 (en) * 2008-08-25 2011-06-23 Kazuhiro Nishikawa Touch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2132235A (zh) * 2008-08-25 2011-07-20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触摸输入设备及电子器件
US20100110039A1 (en) * 2008-11-04 2010-05-06 Wintek Corporation Multi-Touch Resistive Touch Panel and Detecting Method
CN101593069A (zh) * 2009-07-01 2009-12-0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阻式触控显示面板
JP2012138002A (ja) * 2010-12-27 2012-07-19 Casio Comput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の位置検出方法
CN103576945A (zh) * 2012-07-18 2014-02-12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触控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ING-WEN BAI;CHANG-YU CHEN: "Using Serial Resistors to Reduce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Resistive Touch Panels", 《2007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SUMER ELECTRONICS》 *
敖强: "一种电阻式触摸屏驱动芯片的设计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1272A (zh) * 2016-10-31 2018-05-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力感测装置和具有该力感测装置的显示装置
CN108021272B (zh) * 2016-10-31 2024-02-0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力感测装置和具有该力感测装置的显示装置
WO2020215299A1 (zh) * 2019-04-26 2020-10-29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识别单元、触控装置以及触控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3383300A (zh) * 2019-04-26 2021-09-10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识别单元、触控装置以及触控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2867379A (zh) * 2021-01-08 2021-05-28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透明超宽带强电磁屏蔽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43669B2 (ja) 2018-12-26
US10642439B2 (en) 2020-05-05
CN105739805B (zh) 2021-01-26
US20160188050A1 (en) 2016-06-30
JP2016126362A (ja) 2016-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39805A (zh) 电阻触控面板、复合触控面板、驱动触控面板的方法及显示设备
US9639218B2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scanning method thereof
CN1307528C (zh) 触摸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941946B (zh)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2445799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667688B (zh) 透光型输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5930008B (zh) 一种内嵌触摸液晶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CN106249973B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4881196A (zh) 基板及显示屏
CN102446044B (zh) 静电电容型触摸屏面板
CN103092452B (zh) 电容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和触摸显示装置
CN102446045A (zh) 触摸屏面板
KR20050084370A (ko) 격자형 터치 감지 시스템
US20170060308A1 (en) Touch sensor of electromagnetic resonance typ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ouch sensor
CN106662942A (zh) 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3513825A (zh) 触控装置
US20170090625A1 (en) Conductive sheet, touch panel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320374B (zh) 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US9696844B2 (en) Inductive touch scre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9753572B2 (en) Touch panel,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5487723B (zh) 触控基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JP7007258B2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表示装置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KR100887510B1 (ko) 터치 센서 일체형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CN101853113A (zh) 一种含有梳状式电极的电容式触控板
KR101609040B1 (ko) 정전 용량식 입력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wasaki City,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Tianma Japan, Ltd.

Address before: Kawasaki City,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before: NLT TECHNOLOGIES,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02

Address after: 1918 Tianma Building, Liuxian Avenue, Beizhan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Kawasaki City,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before: Tianma Japan,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CI02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ion item: Applicant|Address

Correc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518131 Tianma Building, Liuxian Avenue, Beizhan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1918

Fals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518131 Tianma Building, Liuxian Avenue, Beizhan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1918

Number: 51-02

Volume: 35

CI02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