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361A - 组合开关的技术措施和组合开关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开关的技术措施和组合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361A
CN1057361A CN 91104991 CN91104991A CN1057361A CN 1057361 A CN1057361 A CN 1057361A CN 91104991 CN91104991 CN 91104991 CN 91104991 A CN91104991 A CN 91104991A CN 1057361 A CN1057361 A CN 10573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termination
operation keys
spacing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110499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束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YAN ELECTRIC APPLIANCE PLANT BEIJING POST AND TELECOM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HONGYAN ELECTRIC APPLIANCE PLANT BEIJING POST AND TELECOM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YAN ELECTRIC APPLIANCE PLANT BEIJING POST AND TELECOM COLLEGE filed Critical HONGYAN ELECTRIC APPLIANCE PLANT BEIJING POST AND TELECOM COLLEGE
Priority to CN 9110499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3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3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电的开关的构成方法以及用该方 法构成的系列组合开关,它设置了多个构成方法功能 块,每个功能块由一至数个技术措施单元构成,应用 功能块或措施单元的组合构成的通用面板、开关底座 等通用构件和按本发明实施的相互间略有差异的专 用构件相配合,组装成极数不同,具有不同联接方式 的单联、双联、双控等多种类型的开关。

Description

本发明是一种电组合开关的技术措施和使用该措施构成的组合开关。
现有使用简单工具安装的开关,接线装置占用空间大,使得开关的体积容量比不易减小;现有“控”开关的定位机构转换界线不明显,操作难度大,致使某些形式的操作键难以制成“控”开关,特别是跷板式开关,至今尚无具有“控”功能联接方式的产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组合开关的技术措施及使用该措施构成的组合开关,组合开关的特点是:
1、开关的体积容量比与现有开关相比成倍增加。
2、与现有开关相比具有变通范围大的通用面板和与具有适应的活装结构。
3、“控”开关的定位机构界线明显操作区间大。
4、使用通用构件与略有差异的专用构件搭配组合后,可构成极数不同的具有不同联接方式的多种(单联、双联、双控)开关。按国标GB10979-89的规定术语,开关的基本联接方式是:
a.双控开关(图1a):可接通和断开两个电路中的一个,并具有一个断开位置的开关。
b.双联开关(图1b):在断开一个电路的同时,接通另一个电路的开关。
c.单极(单联)开关(图1c):只可接通和断开电路的一个极的开关。
d.双极(单联)开关(图1d):可同时接通和断开电路的两极的开关。
5、减少操作技巧,操作简便可靠。
6、多个开关组合在一起时能全容使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设置12个技术措施功能块,每个功能块由一至数个技术措施单元构成,每个功能块或构成功能块的措施单元,拼合后构成不同功能的组合开关。各功能块及其构成功能块的措施单元的特征如下:
功能块1:
现有“控”开关(VS02.916.592;1959)转换电极[26]在处于接通状态时,跷起的一端与导电支架[24]的支点脱离接触,当开关作关断操作时,滑动杆[28]向中心滑移过程中,由于转换电极[26]缺少横向定位设施,在偶然因素的影响下,滑动杆将转换电极向跷起的一端拖动,在跷起端落下途中,导电支架与转换电极的非支承部位接触,产生卡滞现象,致使开关不易回到中心(断)位置,并影响另一侧接点的导通,(以上零、部编号均为原专利文件附图编号,与本申请文件的编号无关)。美国专利VS4,117,284(1978)虽对上述情况进行了改进,但对容量大的开关,转换电极尺寸增大后,效果欠佳。
另外,以上专利的“断→通”、“通→断”的每一次转换过程中,转换电极与导电支架的触点大于一个,在其接触点从一个转移到另一个的过程中的某位置,停止施加于操作键上的操作力,操作键会停止在非指定位置,由于该状态的存在,造成开关“通”、“断”的“界线”不清,采用此构造制成跷板式操作键控开关时,将难以操作,故而至今尚无跷板式操作键的控开关产品。
为改变上述状况,本发明设置了双支点定位机构功能块,它由以下技术措施单元构成:
a.双支点单旋转轴心:
“控”开关作“通→断”、“断→通”的每一转接过程中,转换电极与导电支架之间只有一个旋转轴心,此轴心即为“控”定位机构的支点,每副“控”定位机构有二个支点,故总计有二个这样的轴心,以此轴心为界,明确的将开关的转换过程分成三个操作区:控定位机构上的上述旋转轴心与操作键支点轴心间的连线的夹角以内为“断”区,在其两侧各有一“通”区。滑动杆与旋转电极间的接触点以此线分界,“通→断”、“断→通”操作时,未出起始区,去掉操作力时,操作键自动复位,转换过程中,转换电极始终维持原态,操作力在终止区任何部位去掉时,操作键自动到位,转换电极过渡到终止位置。
b.全限位机构:
本发明的双支点定位机构在全部运转过程中,由限位构件确保转换电极与导电架之间的接触部分具有相等的间隙,使其不至偏离限定的轨迹;造成运动障碍。
开关处关断位置时,(图2)转换电极[1]的支点[4]、[5]与导电支架[3]的凹槽底部定位面[27]接触,支点[4]、[5]的外侧分别与限位构件[7]、[6]的内侧圆弧相切,当电极[1]上的接点向定接点[23](或[24])方向旋转时,以支点[4](或[5])为旋转轴心,支点[5](或[4])绕该轴心旋转,限位构件[6](或[7])与支点[5](或[4])的切点轨迹相吻合,在全部的运转过程中,共接触部分是等间隙的,致使支点[4](或[5])有较为稳定的旋转轴心,从而干扰外力不会使其偏离限定的轨迹,上述转换电极与导电支架的配合中,导电支架为凹槽形,反之,转换电极作成凹槽形,导电支架置于转换电极内的结构,同样可行。
转换过程:
开关处断开位置时,(图2)转换电极[1]位于正中位置,当外力作用于操作键某一侧时,(图3)滑动杆[2]与滑动面[25](或[26])接触点向转换电极[1]的支点[4](或[5])的圆心与操作键[8]上的支点[11]的轴心的连线方向摆动,由于滑动面[25]、[26]之间有一夹角,接触点随摆动角增加而上升、弹簧[9]被压缩,在接触点未达此线时终止对操作键施加的作力时,弹簧[9]的作用力使该接触点摆回正中位置,操作键随着复位,若不终止对操作键施加的操作力时,接触点超越此线后,转换电极失去平衡,弹簧[9]的作用力通过滑动杆[2]推动转换电极[1]以支点[4](或[5])为轴心向外侧旋转,电极[1]迅速(大于操作键的旋转速度)向定接点[23](或[24])接近,直至接触(图4),电极[1]停止运动,开关转换成一侧接通状态,当操作键[8]旋转到其上面的定位凸起[12]被支承构件的上限位构件[13]挡着时,操作键[8]停止运动,整个开关过渡到另一稳定状态(图4)。弹簧[9]的作用力通过滑动杆[2]作用于动定接点上,以保持接点的可靠接触,并维持开关的稳定导通状态。操作键的导通端跷起。
对操作键跷起的一端施加操作力(图5),限位凸起[12]与限位构件[13]分离,滑动杆[2]与滑动面[25](或[26])的接触点向内滑动,滑动杆随之上升,弹簧[9]被压缩,在接触点未达到旋转电极[1]上的支点[4](或[5])与操作键[8]上的支点[11]的轴心的连线时,终止施加的操作力,按键[8]在弹簧的作用力下,摆回起始位置,接点在上述过程中,始终不改变接通状态。若不终止施加的操作力,当接触点超越上述连线后。(图6)弹簧的作用力通过滑动杆推动失去平衡的旋转电极以支点[4](或[5])为旋转轴心,向内旋转,转换电极,定接点[23](或[24])迅速(大于操作键旋转速度)分离,当转换电极[1]上的支点[5](或[4])与导电支架[3]上的定位面[27]接触后,转换电极停止运动,只要使操作键[8]的旋转角度不超越支点[5](或[4])的轴心与支点[11]轴心的连线,旋转电极便不会过渡到另一侧导通状态,稳定的停止中间位置,去掉施加于操作键上的操作力,操作键便在弹簧的作用力下,自动摆回中间位置。
功能块2:
“联”开关的转换电极,导电支架与“控”开关的转换电极、导电支架的按装尺寸,以及同操作键,定接点、等外部零配件的配合尺寸相同,这样,同样的底座与配件(操作键、定接点等)装成的开关功能,依据安装的转换电极、导电支架的功能而定,装有“联”功能的为“联”开关,装有“控”功能的是“控”开关。
功能块3:
本发明利用操作键构成极间绝缘的多极开关,每极有独立的导孔,滑动杆和弹簧,这种结构转换电极的转换压力、接点的接触压力不因开关极数的改变而变化。
不同极数的开关(图8a-d)操作键上设置的与转换电极对应导孔内均设有弹簧[7]和滑动杆[2]。
功能块4:
现有开关的接线装置布置在同一平面上,由于使用简单工具接线的接线装置占用空间大,它占用的面积远大于转换电极等构件的面积、这种开关的接线装置限制了开关体积的减小,本发明为有效的利用空间,将开关的接线装置多层分布以减小占用面积、交错布置减少接、拆线时的操作干涉现象。
图1、图9中的接线装置[15]、[19]、[22]不在一个平面上,并且交错布置,接线装置[15]的接线罗钉设在接点的一侧,[19]设在接点的外侧,比接线装置[15]与面板的距离大,接线装置[22]设置在比[19]距面板距离更大的位置上。
功能块5:
多极开关底座横向凹凸相间设置,凹入部位的尺寸略大于转换电极外侧尺寸,凸起部位的尺寸略小于转换电极的内侧尺寸,转换电极放在凹入部位时,用限位凸起和底座内壁与转换电极外侧相配合构成外定位,转换电极放在定位凸起上时,凸起与转换电极内侧相配合,构成内定位,此时凹入部位充作极间空气绝缘间隙。利用同样的转换电极、相同的底座,改变电极的定位方式,就可以在确保操作键力的平衡的情况下,组装成极数不同的开关。用双极开关底座组装双极开关时,用外定位(图8a)转换电极[1]的外侧,用绝缘凸起[29]和底座[20]的内壁定位,组装单极开关时,用内定位(图8b)转换电极[1]的内侧用绝缘定位凸起[29]定位。用三极底座组装成三极开关时(图8c)用外定位,组装成两极开关时用内定位(图8d)。
功能块6:
多层、交错布置的接线装置,安排在转换电极(对应于操作键的操作构件)的下面,效果更好,但用于将其固定和组装工艺的造价必然使成本增加。本发明采用叠装结构功能块,以降低产品造价:支承构件与开关底座用联接构件组装成一体形成一个力的封闭构件,支承构件上设有垫柱,它与底座相互配合,将接线装置、定接点簧片夹在中间将其固定,设在转换电极下面的接线装置与定接点簧片间,设置一绝缘垫块,将接线装置间接压固,垫块的另一作用是减小定接点簧片与转换电极下面的接线装置之间的距离,而不降低其间的击穿电压,确保必要的爬电距离。
图2中,支承构件[10]与开关底座[20]用联接构件[28]组装成一体,支承构件[10]上设有垫柱[14]。接点簧片[17]将接点[24]、接线装置[15]铆装在一起组成定接点组,它与由接点[23]、接线装置[19]组成的另一定接点同被垫柱[14]压固在底座上,接点簧片[17]与转换接点的接线装置间设有一绝缘垫块[18],借此接线装置[22]被压固在底座上,与接线装置[22]铆为一体的导电支架同时被压固在按装部位。
功能块7:
与底座构成力的封闭构件的支承构件上,设有承载操作键支点的支承构件,与操作键支点相互配合,构成操作键旋转轴心,故而开关可以在无面板的情况下独立存在,成为单元化组件。图2、图9中支承构件[10]与操作键[8]上的支点[11]构成操作键旋转轴心,成为独立存在的开关,用联接构件[43]固定在面板[21]上,构成了活装结构。
现有开关非柔性操作键支点,结构有2,其一是将操作键支点设在操作键上,组装时将操作键操作构件从支承构件或带有支承构件的面板的框孔中穿出,操作键上的支点被支承构件挡着,构成操作键旋转轴心,采用此法的操作键上的操作构件宽度,必需小于支承构件框孔的宽度。另一种方法为操作键旋转轴心是金属轴,此法键宽虽不受限制,但由于轴孔不易压铸成型致使工艺成本加高,也不易选用。
本发明的支承构件,由两块拼合而成,将操作键夹在其中,组装时,操作键上的操作构件,不必从支承构件框孔中穿过,因而操作键上的操作构件的宽度可以大于支承构件或开关底座的宽度。(图8a-c)支承构件[10]将操作键[8]的支点[11]套在中间,操作键[8]上的操作构件[56]的宽度等于(图8a.c.d)或大于(图8b)底座[20]和支承构件[10]的宽度。
功能块8:
操作键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开关底座的宽度时,数个开关并列在一起装在面板上,操作构件之间没有间隔,开关的面板为一通孔,多个开关置于同一框孔中,通用面板上设置承装构件,开关、馈电装置等的联接构件,安装在承装构件上,得到固定,承接构件的间距以每极占用宽度为基数设置,不同规格、极数的开关底座按此规格布置联接构件,以便组装时能任意调配,与现有活装面极相比:a.同一种框孔的面板可以安装不同规格的开的开关,只要置于同一孔中的全部开关占用面板框孔宽度的总和与面板框孔宽度一致即可,拓宽了开关的使用范围,减少了建筑施工中备件种类;b.面板制作工艺简单规格品种少。
功能块9:
“联”开关组装成单联时,处于断位置的金属接点不必安装,为使处于断位时转换电极停在正常位置,通常是在每个接点位置设置一绝缘垫整接点。当开关极数大于1时,本发明采用数个垫整接点联为一体,由一个热铆桩柱固定在底座上,这样在绝缘垫整接点不与原金属接点外形一致的情况下,替代金属接点压固设在转换电极下面的接线装置,既节省材料,组装工艺也简单。
功能块10:
本发明的指示标记比普通开关的指示标记窄小,且在操作键的两端都设置,以便应用于控开关,双控开关处断位时,设置在操作键两端的指示标记被面板遮挡着,当开关的任意一侧接通时,接通一侧的指示标记露出。指示标记由设置在操作键上的凹槽构成,槽内涂有与面板具有较大色差的涂料,用于联开关的标记与控开关形状一样,只是双联不涂色,单联在有接点的一侧涂色。
双控开关(图9)操作键两端对称设置的指示标记[42]在开关处断位时(正中位置),被面板遮挡从外面不易看见,开关处通位时,接通的一侧露出面板。
为了使操作键在两个“通”位有一精确的停止位置,在操作键上设有限位凸起,它与设在支承构件上的限位构件相配合构成了操作键定位机构,其精确原因是:旋转部件支点即操作键上设有限位凸起,支承点构件上即支承架上设有与其对应的限位构件,无累计误差。
功能块11:
“控”开关作“通→断”操作时,要把停在某一侧的操作键置于中间位置,对施加的操作力有一定限度,否则开关便过渡到另一侧导通的状态,故需要一些操作技巧,本发明的另一部分是在“控”开关上,设置限位装置,使操作键作“通→断”操作时,可靠的停止在断位置,无需操作技巧,本功能块由以下措施单元构成:
a.操作单元:将施加于启动限位装置的操作力传给限位部件的一组部件。
b.定位单元:支承、容纳并使操作部件按规定轨迹运动的部件。
c.限位单元:在开关作“通→断”操作时构成限制开关过渡到另侧导通状态的部件。
d.复位单元:在完成限位操作功能后,使各部件回复到原始位置的部件。
e.缓冲单元:在不需要使用限位装置的“断→通”操作过程中,对操作构件施加作用力后,避免产生卡滞现象的部件。
功能块12:
开关的容量体积比增加后,馈给每个接线盒内的电流相应增加,现有复联馈电方法,占用空间大,致使某些接线盒容纳不下,勉强安装后,也不能满负荷使用,为此本发明设置复联汇接馈电装置功能块,以简化按装工艺,减少导线等材料的消耗并能达到全容使用的要求,它由以下措施单元构成:
a.设母线接线装置:外线供电母线联接在母线接线装置上,经该接线装置馈电。
b.通过馈电构件与开关接线装置相联,该构件放入开关接线装置内。
c.经馈电构件供电的开关接线装置兼有向外馈电的功能。
d.各馈电构件间由导电体相联,它分为单段供电、多段供电两种方式:
Ⅰ、单段结构:导电体由母线接装置供电。
Ⅱ、多段结构:馈电装置由数段构成,各馈电段依次首尾相联,首段由母线接线装置供电,其余各段的首端设有馈电导体,放入前一段尾端馈电孔,即开关接线孔内,由开关接线装置供电。
e.各导电部件外露部位和母线接线装置的外面均设有绝缘防护体。
f.馈电装置用联接构件固定在面板或开关上。
以上十二个功能块及其构成它们的各个技术措施单元构成了组合开关的构成方法,缺一将影响整体功能,但每个功能块或组成功能块的各个措施单元单独用于不同性能的开关中,能提高开关的单项指标。每个功能块或组成功能块的措施各个单元和其它功能块或组成功能块的措施单元相互拼合后,以构成不同功能的组合开关。
实施例:
本实例应用1~11功能块所含的技术措施,构成的通用面板,开关底座等通用构件和按本发明实施的相互间略有差异的专用构件,相互配合组装成极数不同,具有不同联接方式的单联、双联、双控等多种类型的开关,它们与用第12功能块构成的复联汇接馈电装置配合使用后,各类开关均能达到全容使用的要求。
构成双极双控开关(图9),采用外定位法,将两个转换电极[1]限定在底座[20]的内壁与凸起[29]之间;转换电极的定位机构采用双支点单旋转轴心全限位结构,在转换电极的全部运行范围内,限位构件[6]、[7]对其运动轨迹实加限定,使其总处在约束状态下,导电支架[3]与转换电极[1]之间的配合间隙相等的:每个转换电极[1]对应一个滑动杆[2]和弹簧[9],它们分别装在操作键[8]的两导孔内:导电支架[3]与接线装置[22]铆合在一起构成转换电极接线装置,它们置于开关底座[20]的凹槽内,其上装有绝缘垫块[18],它们同被接点簧片[17]压固:接点簧片[17]的两端分别铆着定接点[24]、接线装置[15],构成定接点接线装置,它和另一个定接点[23]、接线装置[19]被设在同一侧的一只支承构件[10]上的三个垫住压固在开关底座上的相应凹槽内,另一只支承构件与其完全相同,旋转180°后装在另一侧,将另外一侧的接线装置压固,支承构件[10]用联接构件[28]与底座[20]组装成一体,置于面板[21]的框孔内,用联接构件[43]安装在面板的承装构件[60]上,承装构件的间距为每极占用宽度,本实施例的底座为二极,在底座上设置两组联接构件,每只开关占用面板的二组承装构件,未被占用的框孔内,可安装其它规格的开关如双极加宽键(图8.b)三极(图8c.d)等不同宽窄的开关,组合后总宽度与开关面板框孔的孔宽一致,组成开关组:组合面成的支承构件[10]将操作键[8]套在中间,操作键上的支点[11]与支承构件[10]相配合,构成了操作键旋转轴心:设置在操作键[8]两端的指示标记[42]在开关处于断位时,被面板[21]挡着,当开关的任意一侧接通时,接通一侧的指示标记露出,指示标记由设在操作键[8]上的凹槽构成,凹槽内涂有与面板具有较大色差的涂料:操作键[8]上的限位凸起[12]与支承构件[10]上的限位构件[13]相配合构成操作键限位装置;控限位装置的操作构件由控限位操作钮[30]和与它联在一起的联杆[32]组成,操作钮[30]设在操作键[8]上,突出操作构件[56]外,操作钮[30]置于操作键[8]的凹孔内,孔壁与操作钮外壁相配合构成了操作构件上定位部件,联杆[32]的尾部设一销钉,用于避免滑块[36]从联杆上滑出,控限位操作钮[30]大于导孔[44],在控限位操作钮[30]与操作键之间设一复位弹簧[31],置于操作键[8]的凹槽内,弹簧的作用力将限位钮推向键外,由于销钉的阻挡滑块[36]被压在导孔[44]的底部,限位操作钮悬在键[8]的操作构件[56]上,操作键[8]上的导孔[44]外壁的两侧各有一复位弹簧[39],用于在滑块[36]横向位移的外力消失后,将滑块[36]推移回中心位置,构成滑块的复位机构:联杆[32]上套有一缓冲弹簧[33],它把定位套[34]压在块[36]上,此构件为圆管状、内孔与联杆[32]外圆、外壁与导孔[44]内壁滑动配合,使联杆[32]处在导孔中心位置,构成了操作构件下定位装置,以确保弹簧[33]不被联杆挤压在导孔[44]内,失去应有的作用;控定位架[40]用支承构件[10]夹持固定,控定位架[40]的中部有一圆弧面,它与滑块[36]上的限位凸起[37]相配合,中间有一间隙,在滑块[36]与导孔[44]的端面保持接触的状态下,操作键[8]以支点[11]为轴心旋转时,该间隙仅有较小的变动;在该圆弧面上有两个定位槽[38],槽宽略大于凸起[37]的尺寸,在开关处于两个接通位置时,限位凸起分别与其对应,在开关作“通→断”操作时,触动限位操作钮[30],弹簧[31]被压缩,联杆在导孔[44]中轴线方向移动,在弹簧[33]的作用力下,滑块[36]与销钉保持接触状态,滑块随联杆运动,滑块上的限位凸起[37]落入与其对应的定位槽[38]内,随后对操作键[8]施加关断操作力,以支点[11]为轴心操作键[8]向正中位置旋转,联杆[32]在滑块[36]的限位孔内移动,当操作键[8]旋转到正中(断)位时,联杆与限位孔[35]孔壁接触,由于滑块[36]上的限位凸起卡在定位槽[38]内,联杆被限位孔[35]挡着,无论施加于操作键上的操作力去掉与否,操作键均停止运动,滑块[36]、限位孔[35],限位凸起[37],控定位架[40]及其上面的定位槽[38]构成了限位部件;先去掉作用于操作键[8]上的操作力,再去掉控限位操作钮[30]上的压力,复位弹簧[31]将操作钮[30]弹起,联杆[32]、滑块[36]随动,限位凸起[37]从槽[38]中移出,槽[38]失去对限位凸起的约束力,弹簧[39]将滑块推回中心位置。控开关作关断操作时,首先触到的是凸出操作键[8]上的操作构件[56]外控限位操作钮[30],在此钮按压到位后,才能触到操作构件[56],故操作键[8],不会先于操作钮[30]动作,同理只有在操作键[8]上的作用力去掉后,才能将操作钮[30]上的操作力去掉,从而确保操作键[8]在无操作力的情况下控限位机构复位。
若在对操作键[8]的操作构件[56]施加操作力时,有意不触及限位操作钮[30],此时的“控”开关便达到“联”开关的功能,因而加装控限位装置的控开关,同样可以作到“联”、“控”运用自如。
在开关作“断→通”操作时,触动控限位操作钮[30],滑块[36]上的限位凸起被控定位架[40]挡着,缓冲弹簧[33]被压缩,操作钮[30]按到极限位置后,限位凸起[37]与控定位架[40]间的接触压力,仅是缓冲弹簧[33]的作用力,因而在操作键[8]运转时,不会造成卡滞现象。
构成单极双控开关(图10)用内定位法,转换电极[1]置于定位凸起[29]上,用转换电极内侧定位,在转换电极上边与其对应的操作键导孔中,装有滑动杆[2]和弹簧[9],内定位导电支架[59]包在定位凸起外面,它与接线装置[22]铆合在一起成为转换电极的接线装置,图8b、图8c为内定位接线装置[22]与导电支架[59]的剖面结构,因只有一极,故只在装有转换电极接线装置的一侧配备绝缘垫块[18],另一侧因无接线装置而省去不装,定接点[24]设在中间,接点簧片[16]与定接点接线装置铆接相联,为节省材料,用距离定接点较近的接线装置定位槽设置接线装置,二个定接点对称设置、定接点簧片[16]的延长端[53]被设在支承构件[10]上的垫柱[14]压固,以增加对垫块[18]的压固强度,控限位装置设在位于定位凸起两侧的凹入部位的上部,此外,除使用设置在支承构件上的定槽[41](图9)代替控定位架[40]上的定位槽[38]外,并省掉定架[40]。
构成联开关(图7)使用单支点导电支架[58]与转换电极[57]取代“控”开关的双支点部件,构成的单支点双联开关除省掉“控”开关专用的控限机构和指示标记不着色外,无论极数多少,均与“控”开关相同。
构成单联开关只在一侧设置接点,另一侧的动、定接点都不必设置,在不设接点的一侧,用垫整接点替代金属接点,承接没有动接点的转换电极,使其停止在正确位置,垫整接点的固定桩柱放入按装孔[45](图9、图12)内,端部用热铆固定,双极开关(图11)的垫整接点[52]为“T”型结构,上部中段为联接构件,两端对应于定接点处为垫整接点,联接构件中部与固定桩柱相联,该桩柱热铆于按装孔[45]中,垫整接点[52]兼有压固垫块[18]、接线装置[22]的作用,单极单联开关的垫整接点只起接整作用,单联开关在有接点的一侧指示标记的凹槽内涂色;第12功能块的使用可加大对开关的供电能力,(图12)母线接线装置[48]与汇流导体[46]铆合一起,汇流导体[46]上有多个馈电构件[51],它与各开关的供电接线装置对应并相联,馈电构件[51]为片状圆弧形,放入开关接线装置穿线孔[54]内,靠在接线装置压线罗钉的对应侧的孔壁上,被压线罗钉压固在接线孔内,孔内未被占用的部位供放置向外供电的馈电导体用,汇流导体、母线接线装置和露在开关壳体以外的导电构件均设有绝缘防护体[50],保护体兼有支承母线接线装置的作用,它用联接构件[55]固定在面板[21]上;[43]为固定开关的联接构件,保护体上设有复联汇接穿线孔[47],放置向外供电的馈电导体用;,复联汇接馈电装置为数段构成时,各段依次首尾相联,首段由母线接线装置供电,其余各段的首端设有馈电导体,放入前一段尾端的复联汇接穿线孔[47]内,从前一段供电。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确保不更改现有接线盒[49]等安装配件和使用简单工具安装手段的前提下,构成的能全容使用的组合开关的技术措施。

Claims (18)

1、一种构成组合开关的技术措施,其特征是设置了十二个功能块,每个功能块由一至数个技术措施单元构成,用一个或数个组成功能块的各个不同技术措施单元构成不同性能的组合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措施,其特征在于,第1功能块的特征是:a.它是一种控开关定位机构:b.控开关定位机构中设置双支点单旋转轴心;全限位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措施,其特征在于,第2功能块的特征是:联开关的转换电极、导电支架与控开关的转换电极、导电支架的安装尺寸、与操作键、定接点、垫块的配合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措施,其特征在于,第3功能块的特征是:多极开关利用操作键构成极间绝缘,每极有独立的导孔、滑动杆、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措施,其特征在于,第4功能块的特征是:接线装置多层分布,交错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措施,其特征在于,第5功能块的特征是:转接电极使用内,外通用定位法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措施,其特征在于,第6功能块是叠装结构:a.支承构件与底座用联接构件组成一体,用垫柱压固接线装置,接点簧片;b.通过绝缘垫块压固设在转换电极下面的接线装置;c.接点簧片压固绝缘垫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措施,其特征在于,第7功能块的特征是:a.通用面板上,并列安装的开关之间无间隔,多个开关置于同一框孔中;b.通用面板设置承装构件,开关,馈电装置的联接构件安装在承装构件上,承装构件的间距以每极占用宽度为基数,不同极数的开关底座按此规格布置联结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措施,其特征在于,第8功能块是:a.支承构件上设置操作键支点承载构件;b.支承构件由两块拼合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措施,其特征在于,第9功能块是整体垫整接点,它由以下措施单元构成:a.开关极数大于1时,数个垫整接点联为一体;b.垫整接点由一热铆桩柱固定;c.替代金属电极压固设在转接电极下面的接线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措施,其特征在于,第10功能块的特征是:a.“控”开关处断位置时,指示标记被面板挡着,开关任一端接通时,接通端的指示标记露出;b.指示标记“联”、“控”通用,单联开关与“控”开关指示标记相同,只是单联开关一端着色;c.指示标记着有与面板具有较大色差的颜色;d.设在操作键上的定位凸起与支承构上的限位面相配合构成操作键定位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措施,其特征在于,第11功能块是控限位装置,它由以下措施单元构成:a.操作单元,将施加于启动装置的操作力,传给限位部件的一组部件;b.定位单元,支承容纳并使操作构件,按规定轨迹运动的部件;c.限位单元,在开关作“通→断”操作时,构成限制开关过渡到另一侧导通状态的部件;d.复位单元,在完成限位操作“功能”后,使各部件回复到原始位置的部件;e.缓冲单元,在不需要使用限位装置的“断→通”操作过程中,对操作构件施加作用力后,避免限位装置产生卡滞现象的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措施,其特征在于,第12功能块是复联汇接馈电装置,它由以下措施单元构成:a.设置外线供电母线接线装置:外线供电母线联接在母线接线装置上,经该接线装置供电;b.通过馈电构件与开关供电接线装置相联,该构件放入开关接线装置内;c.经馈电构件供电的接线装置兼有向外供电的功能;d.各馈电构件间由导电体相联,它分为单段供电或多段供电方式;Ⅰ,单段结构:导电体由母线接线装置供电;Ⅱ,多段结构:馈电装置由数段构成各馈电段依次首尾相联,首段由母线装置供电,其余各段的首端设有馈电导体,放入前一馈电段的尾端馈电孔内,由开关接线装置供电;e.各导电部件外露部位和母线接线装置的外面,均设有绝缘防护体;f.馈电构件用联接构件固定在面板或开关上。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技术措施,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双支点定位机构的特点是:控开关作“通→断”或“断→通”的每一转换过程中,转接电极与导电支架间只有一个旋转轴心,总计共有两个这样的轴心,以该轴心为界,明确的将开关分为三个操作区,即两个通区和一个断区,操作开关时在未出起始区去掉操作力时,操作键自动复位,转换过程中,转换电极始终保持原态,操作力在终止区任何部位去掉时操作键自动到位,转换电极过渡到终止位置:限位构件在全部转换过程中,对双支点定位构件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定,使接触构件间具有相等的间隙:转换电极与导电支架的配合方式是导电支架为凹槽形,设有支点的转换电极置于其中,反之,支点设在导电支架上,置于转换电极的凹槽中,同样可行。
1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技术措施,其特征在于,多极开关底座横向凹凸相间设置,凹入部位的尺寸,略大于转换电极外侧尺寸,凸起部位的尺寸略小于转换电极的内侧尺寸,转换电极放入凹入部位时,用限位凸起和底座内壁与转换电极外侧相配合,构成外定位,转换电极放在凸起上时,凸起与转换电极内侧相配合,构成内定位,此时凹入部位充作极间绝缘间隙。
16、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技术措施构成的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支承构件与开关底座用联接构件组装成一体,形成一个封闭构件,支承构件上设有垫柱,它与底座相配合,将接线装置、定接点簧片夹在中间,得到固定,设在转换电极下面的接线装置与定接点簧片间设置绝缘垫块,借此,对设在转换电极下面的接线装置压固。
17、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技术措施,其特征在于,支承构件上设有承载操作键支点的支承构件与操作键支点相配合,构成操作键旋转轴心,支承构件由两块拼合而成将操作键夹在其中,操作键上的操作构件宽度可以大于或等于支承构件的宽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13所述的技术措施构成的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应用通用面板,开关底座等通用构件和略有差异的专用构件搭配组合,构成极数不同的、具有不同联接方式的多种单联、双联、双控开关,构成的双极双控开关用外定位法,将两个转换电极[1]限定在底座[20]的内壁与凸起[29]之间,转换电极与导电支架的配合为双支点单旋转轴心、全限位等间隙结构,每个转换电极对应一个滑杆[2]和弹簧[3],它们分别分装在操作键[8]的两个导孔内;导电支架[3]与接线装置[22]铆合在一起,构成转换电极接线装置,它们置于开关底[20]的凹槽内,其上装有绝缘垫块[18],同被接点簧片[17]压固,接点簧片[17]的两端分别铆着定接点[24]和接线装置[15]构成定接点接线装置,它们和另一个定接点[23]接线装置[19]被设在同一侧的一只支承构件[10]上的三个垫柱[14]压实,另一只支承构件与其完全相同,旋转180°后装在另一侧,将另外一极的接线装置压实;支承构件[10]用联接构件[28]与底座[20]装成一体,用联接构件[43]固定在通用面板上,置于面板的通孔内,它可以和其它规格的组合开关,如双极加宽键,三极开关等不同宽窄的开关组合后总宽度与与开关面板柜孔的孔宽一致,组成开关组;组合而成的支承构件[10]将操作键[8]套在中间,操作键[8]上的支点[11]与支承构件[10]相配合,构成了操作键旋转轴心;设置在操作键两端的指示标记[42]在开关处于断位时,被面板[21]挡着,当开关的任意一侧接通时,接通的一侧的指示标记露出,指示标记由设置在操作键上的凹槽构成,凹槽内涂有与面板具有较大色差的涂料;操作键[8]上的限位凸起[12]与支承构件[10]上的限位构件[13]相互配合构成操作键限位位置;控限位装置的操作构件由控限位操作钮[30]和与它联在一起的联杆[32]组成,操作钮设在操作键[8]上,突出操作构件[56]外,操作钮[30]置于操作键[8]凹孔内,孔壁与操作钮外壁配合构成了操作构件的上定位部件,联杆[30]穿过操作键[8]上的导孔[44]进入滑块[36]的限位孔[35]内,并穿过该孔,联杆[32]的尾部设一销钉,用于避免滑块从联杆上滑出,控限位操作钮[30]大于导孔[44],在控限位操作钮[30]与操作键之间设复位一弹簧[31],置于操作键[8]的凹槽内,弹簧的作用力将限位钮推向键外,由于销钉的阻挡滑块[36]被压在导孔[44]的底部,限位操作钮悬在键[8]的操作构件[56]上,操作键上导孔[44]外壁的两侧各有一复位弹簧[39],用于在滑块[36]横向移动的外力消失后,将滑块[36]推移回中心位置,构成滑块的复位机构,联杆[32]上套有一缓冲弹簧[33],它把定位构件[34]压在滑块[36]上,此构件为圆管状,内孔与联杆[32]的外圆,外壁与导孔[44]内壁滑动配合,使联杆处于导孔中心位置,构成了操作构件的下定位装置;控定位架[40]用支承架[10]夹持固定,控定位架[40]中部有圆弧面,它与滑块[36]上的凸起[37]相配合,中间有一间隙,在滑块[36]与导孔[44]的端面保持按触的状态下,操作键[8]以支点[11]为轴心旋转时,该间隙仅有较小的变动,在该弧面上,有两个定位槽[38],槽宽略大于限位凸起[37]的尺寸,在开关处于两个接通位置时,限位凸起分别与其对应,在开关作“通→断”操作时,触动限位操作钮[30],弹簧[31]被压缩,联杆在导孔[44]中轴线方向移动,在弹簧[33]的作用力下,滑块[36]与销钉保持接触状态,滑块随联杆运动,滑块[36]上的限位凸起[37]落入对应的定位槽[38]内,操作键[8]以支点[11]为轴心旋转,当操作键运行到正中断位置时,限位孔[35]的孔壁上与联杆接触,致使操作键不能继续旋转,滑块[36]、限位孔[35]、限位凸起[37]、控定位架[40]及其上面的定位槽[38]构成了限位部件,去掉控限位操作钮[30]的压力,复位弹簧[31],将限位钮[30]弹起,联杆[32]、滑块[36]随动,限位凸起从定位槽[38]中移出,槽[38]失去对限位凸起的约束力,弹簧[39]将滑块推回中心位置,在开关作“断→通”操作时,触动限位操作钮[30],滑块[36]上的限位凸起被控定位架上的圆弧面挡着,缓冲弹簧[33]被压缩,控限位操作钮[30]按到极限位置后,限位凸起与控定位架[40]间的接触压力,仅为缓冲弹簧的作用力;构成单极双控开关用内定位法,转换电极[1]置于定位凸起[29]上,用转换电极内侧定位,在转换电极上边与其对应的操作键导孔中,装有滑动杆[2]和弹簧[9],内定位导电支架[59]包在定位凸起外面,它与接线装置[22]铆合在一起,构成转换电极接线装置,在该接线装置的一端配备绝缘垫块[18],定接点设在中间,用定接点簧片[16]与定接点接线装置相联,该接线装置设置在距定接点较近的开关底座[20]上的接线装置槽内,二只定接点对称设置,接点簧片[16]的延长端[53]被设在支承构件[10]上的垫柱[14]压固,以增加对垫块[18]的压固强度,控限位装置设在位于定位凸起两侧的凹入部位的上部,用设置在支承构件上的定位槽[41]代替控定位架[40]上的定位槽[38];构成联开关不必安装控开关专用的控限位装置,用单支点导电支架[58]和与其相配合的转换电极[57]取代控开关的双支点定位机构,单极用内定位,双极用外定位,定接点接线装置的配置与控开关相同,双联开关操作键指示标记不涂色,单联开关在不设接点的一侧,用垫整接点替代金属接点,承接没有动接点的转换电极,使其停止在正确位置,垫整接点的固定桩柱放入按装孔[45]内,端部用热铆固定,双极开关的垫整接点[52]为“T”型结构,上部中段为联接构件,两端对应于定接点处为垫整接点,联接构件的中部与固定桩柱相联,该桩柱热铆于安装孔[45]中,垫整接点[52]兼有压固垫块[18]和接线装置[22]的作用,单联单极开关的垫整接点只起垫整作用:单联开关在有接点的一侧指示标记凹槽内,涂有与面板有较大色差的涂料:母线接线装置[48]与汇流导体[46]铆合在一起,汇流导体[46]上有多个馈电构件[51],它与各开关的供电接线装置对应并相联,馈电构件为片状圆弧形,放入开关接线装置穿线孔[54]内,靠在接线装置压线罗钉的对应侧的孔壁上,被压线罗钉压固在接线孔内,孔内未被占用的部位供放置向对外供电的馈电导体用,汇流导体母线接线装置和外露在开关壳体以外的导电构件,均设有绝缘保护体[50],保护体兼有支承母线接线装置的作用,它用联接构件[55]固定在面板[21]上,保护体上没有复联汇接穿线孔[47],放置向外供电的馈电导体用,复联汇接馈电装置由数段组成时各段依次首尾相联,首段由母线接线装置供电,其余各段的首端设有馈电导体,放入前一段尾端的复联汇接穿线孔[47]内,从前一段供电。
CN 91104991 1991-07-25 1991-07-25 组合开关的技术措施和组合开关 Pending CN10573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1104991 CN1057361A (zh) 1991-07-25 1991-07-25 组合开关的技术措施和组合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1104991 CN1057361A (zh) 1991-07-25 1991-07-25 组合开关的技术措施和组合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361A true CN1057361A (zh) 1991-12-25

Family

ID=4906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1104991 Pending CN1057361A (zh) 1991-07-25 1991-07-25 组合开关的技术措施和组合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36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8427A (zh) * 2010-07-28 2010-12-08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以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CN102737894A (zh) * 2012-06-11 2012-10-17 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 分段接通式拉力开关
CN101971279B (zh) * 2007-11-27 2013-09-04 罗格朗法国公司 例如开关的电气设备
CN103367014A (zh) * 2013-06-21 2013-10-23 施春风 一种三控开关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1279B (zh) * 2007-11-27 2013-09-04 罗格朗法国公司 例如开关的电气设备
CN101908427A (zh) * 2010-07-28 2010-12-08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以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CN101908427B (zh) * 2010-07-28 2013-05-15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以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CN102737894A (zh) * 2012-06-11 2012-10-17 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 分段接通式拉力开关
CN103367014A (zh) * 2013-06-21 2013-10-23 施春风 一种三控开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61710U (zh) 一种带储能机构的pc级自动转换开关装置
CN202018932U (zh) 一种双断点式万能断路器
CN1057361A (zh) 组合开关的技术措施和组合开关
CN106571253A (zh) 三工位开关操动机构的弹簧驱动装置
CN102403155A (zh) 电动工具开关
CN107017107A (zh) 双弹簧的微动双限位通用开关
CN216749720U (zh) 矿用隔爆永磁高压真空断路器
CN201796839U (zh) 低压塑壳断路器动触头装置
CN207319963U (zh) 直流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204464204U (zh) 一种快速装配的开关断路器
CN107026042A (zh) 双弹簧的微动单限位通用开关
CN209747362U (zh) 一种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换向开关安装结构
CN205542450U (zh) 一种双电源快速操作机构
CN202042348U (zh) 一种复合式有载分接开关切换组件
CN219085865U (zh) 一种控制汽车蓄电池正负极的双路电源总开关
CN202150426U (zh) 断路器双断点机构
CN205943786U (zh) 有载分接开关的动触头组件
CN218004642U (zh) 一种微型开关的导电结构
CN109755055A (zh) 一种具有再扣功能的自动转换开关用操作机构
CN216119949U (zh) 一种高压开关设备中的三层复合铆钉电触头
CN209087629U (zh)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用转换机构
CN218975377U (zh) 一种直流隔离开关多断点的触头系统
CN107275146A (zh) 用于高压断路器的传动机构
CN217521882U (zh) 一种用于多联按键开关的转接横梁及多联按键开关
CN217788263U (zh) 墙壁控制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