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35686B - 超大型联合厂房及其平面布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超大型联合厂房及其平面布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35686B
CN105735686B CN201410743821.4A CN201410743821A CN105735686B CN 105735686 B CN105735686 B CN 105735686B CN 201410743821 A CN201410743821 A CN 201410743821A CN 105735686 B CN105735686 B CN 1057356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plant
types
building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4382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35686A (zh
Inventor
朱吉禄
郝立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PPR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PPR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PPR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PPR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735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35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35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356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oor Fin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大型联合厂房及其平面布置方法,布置方法包括:将一主厂房沿一第一方向布置;将多个辅厂房沿一第二方向布置且并排位于所述主厂房的一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每两个辅厂房一组形成П型建筑或每三个辅厂房一组形成Ш型建筑;将多个第一运输线设置于所述主厂房与所述П型建筑/所述Ш型建筑之间;将至少一第二运输线设置于多个辅厂房之间。本发明的超大型联合厂房采用ШПП及其衍生型联合平面建筑形式,使大型或超大型与中小型铸锻件及机械产品的生产既各自成独立体系互不干扰,又融为有机整体共享公共资源相得益彰,实现了公共资源的共享,减少了厂区占地面积,物流也短捷畅通,且能节省建设投资。

Description

超大型联合厂房及其平面布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重型机械厂的物流输送,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方便大小件分流制造的超大型联合厂房,本发明更涉及该种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重型机械厂铸锻件质量等级往往相差很悬殊,大小件一般需要分别采取独立的体系生产,其厂内物流通常采用铁路运输,各车间必须按铁路拐弯半径要求进行错落有致的布置,这使得厂区占地面积需要很大,铁路迂回运输路程也需很长。然而,由于土地资源的缺乏,需要对各车间进行合理布局,以便能共享炼钢设备、重型起重机和大型热处理炉等资源,一方面使厂内物流短捷通畅,另一方面集约减少重型厂房面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重型机械厂厂内物流迂回,运输路程长,厂区占地面积大的缺陷,提供一种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以在尽量减少超大型联合厂房厂区占地面积的同时,保证厂内物流短捷通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包括:
将一主厂房沿一第一方向布置;
将多个辅厂房沿一第二方向布置且并排位于所述主厂房的一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每两个辅厂房一组形成П型建筑或每三个辅厂房一组形成Ш型建筑;
将多个第一运输线设置于所述主厂房与所述П型建筑/所述Ш型建筑之间;以及
将至少一第二运输线设置于多个辅厂房之间。
上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中,设置多个辅厂房时,将所述多个辅厂房形成一个Ш型建筑和两个П型建筑,且使该一个Ш型建筑与该两个П型建筑形成ШПП型平面建筑。
上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中,设置多个辅厂房时,将所述多个辅厂房形成三个П型建筑,且使该三个П型建筑形成ППП型平面建筑。
上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中,设置多个辅厂房时,将所述多个辅厂房形成两个Ш型建筑和一个П型建筑,且使该两个Ш型建筑与该一个П型建筑形成ШПШ型平面建筑。
上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中,设置多个辅厂房时,将所述多个辅厂房形成两个Ш型建筑和一个П型建筑,且使该两个Ш型建筑与该一个П型建筑形成ШШП型平面建筑。
上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中,设置多个辅厂房时,将所述多个辅厂房形成三个Ш型建筑,且使该三个Ш型建筑形成ШШШ型平面建筑。
上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中,设置多个辅厂房时,将所述多个辅厂房形成一个Ш型建筑和三个П型建筑,且使该一个Ш型建筑与该三个П型建筑形成ШППП型平面建筑。
上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中,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最前的Ш型建筑为第一Ш型建筑,所述第一Ш型建筑中的三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一辅助厂房、第二辅助厂房和第三辅助厂房,所述第一辅助厂房与所述第二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二辅助厂房与所述第三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一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炉料跨、炼钢炉跨和出钢铸锭跨,所述第二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铸钢铸造辅跨和铸钢铸造主跨,所述第三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铸钢清理主跨和铸钢清理辅跨。
上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中,在ШПП型平面建筑中,靠近Ш型建筑的П型建筑中的两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四辅助厂房和第五辅助厂房,所述第四辅助厂房与所述第五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四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锻造辅跨和锻造主跨,所述第五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粗加工辅跨、粗加工主跨及第二粗加工辅跨。
上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中,远离Ш型建筑的П型建筑中的两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六辅助厂房和第七辅助厂房,所述第六辅助厂房与所述第七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六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热处理辅跨和热处理主跨,所述第七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精加工辅跨、第一精加工主跨、第二精加工主跨以及第二精加工辅跨。
上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中,所述Ш型建筑与紧邻其的П型建筑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两个П型建筑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
上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中,三个П型建筑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一П型建筑、第二П型建筑和第三П型建筑,所述第一П型建筑与第二П型建筑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二П型建筑与所述第三П型建筑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
上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中,所述第一П型建筑中的两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一辅助厂房和第二辅助厂房,所述第一辅助厂房与所述第二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一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炉料跨、炼钢炉跨和出钢铸锭跨,所述第二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铸钢铸造主跨、铸钢铸造辅跨和铸钢清理主跨。
上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中,所述第二П型建筑中的两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三辅助厂房和第四辅助厂房,所述第三辅助厂房与所述第四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三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锻造辅跨和锻造主跨,所述第四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粗加工辅跨、粗加工主跨及第二粗加工辅跨。
上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中,所述第三П型建筑中的两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五辅助厂房和第六辅助厂房,所述第五辅助厂房与所述第六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五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热处理辅跨和热处理主跨,所述第六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精加工辅跨、第一精加工主跨、第二精加工主跨以及第二精加工辅跨。
上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中,在ШПШ型平面建筑中,П型建筑中的两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四辅助厂房和第五辅助厂房,所述第四辅助厂房与所述第五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四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锻造辅跨和锻造主跨,所述第五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粗加工辅跨、粗加工主跨及第二粗加工辅跨。
上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中,远离第一Ш型建筑的Ш型建筑中的三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六辅助厂房、第七辅助厂房和第八辅助厂房,所述第六辅助厂房与所述第七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七辅助厂房与所述第八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六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热处理辅跨和热处理主跨,所述第七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精加工辅跨、第一精加工主跨、第二精加工主跨以及第二精加工辅跨,所述第八辅助厂房为重型容器或金属结构厂房。
上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中,在ШШП型平面建筑中,紧邻第一Ш型建筑的Ш型建筑中的三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四辅助厂房、第五辅助厂房和第六辅助厂房,所述第四辅助厂房与所述第五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五辅助厂房与所述第六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四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锻造辅跨和锻造主跨,所述第五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粗加工辅跨、粗加工主跨及第二粗加工辅跨,所述第六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热处理主跨及热处理辅跨。
上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中,П型建筑中的两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七辅助厂房和第八辅助厂房,所述第七辅助厂房与所述第八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七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精加工辅跨、第一精加工主跨、第二精加工主跨以及第二精加工辅跨,所述第八辅助厂房为重型容器或金属结构厂房。
上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中,在ШШШ型平面建筑中,紧邻第一Ш型建筑的Ш型建筑中的三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四辅助厂房、第五辅助厂房和第六辅助厂房,所述第四辅助厂房与所述第五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五辅助厂房与所述第六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四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锻造辅跨和锻造主跨,所述第五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粗加工辅跨、粗加工主跨及第二粗加工辅跨,所述第六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热处理主跨及热处理辅跨。
上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中,在ШШШ型平面建筑中,远离第一Ш型建筑的Ш型建筑中的三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七辅助厂房、第八辅助厂房和第九辅助厂房,所述第七辅助厂房与所述第八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八辅助厂房与所述第九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七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精加工辅跨、第一精加工主跨、第二精加工主跨以及第二精加工辅跨,所述第八辅助厂房为重型容器厂房,所述第九辅助厂房为金属结构厂房。
上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中,在ШППП型平面建筑中,紧邻第一Ш型建筑的П型建筑中的两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四辅助厂房和第五辅助厂房,所述第四辅助厂房与所述第五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四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锻造辅跨和锻造主跨,所述第五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粗加工辅跨、粗加工主跨及第二粗加工辅跨。
上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中,位于中间的П型建筑中的两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六辅助厂房和第七辅助厂房,所述第六辅助厂房与所述第七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六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热处理辅跨和热处理主跨,所述第七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精加工辅跨、第一精加工主跨、第二精加工主跨以及第二精加工辅跨。
上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中,远离第一Ш型建筑的П型建筑中的两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八辅助厂房和第九辅助厂房,所述第八辅助厂房与所述第九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八辅助厂房为重型容器厂房,所述第九辅助厂房为金属结构厂房。
上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中,还包括设置一炼钢设备步骤,所述炼钢设备包括钢包炉精炼生产线及电弧炉,所述钢包炉精炼生产线靠近所述主厂房设置且位于所述出钢铸锭跨内,所述电弧炉位于所述炼钢炉跨内,所述电弧炉相比所述钢包炉精炼生产线远离所述主厂房。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方法布置而成的超大型联合厂房。
本发明的超大型联合厂房采用ШПП及其衍生型联合平面建筑形式,替代各跨按传统的铁路拐弯半径要求进行错落有致的布置,各输送线无需拐弯半径,直接在各跨之间过跨传输,从而使大型或超大型与中小型铸锻件及机械产品的生产,既各自成独立体系互不干扰,又融为有机整体共享公共资源相得益彰,实现了公共资源的共享,减少了厂区占地面积,物流更显短捷畅通,且能节省建设投资。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主厂房
101—主厂房主跨
102—主厂房辅跨
21—第一辅厂房
22—第二辅厂房
23—第三辅厂房
24—第四辅厂房
25—第五辅厂房
26—第六辅厂房
27—第七辅厂房
28—第八辅厂房
29—第九辅厂房
200—第一Ш型建筑
201—炉料准备跨
202—炉料跨
203—炼钢炉跨
204—出钢铸锭跨
205—露天跨
206—铸钢铸造辅跨
207—铸钢铸造主跨
208—露天跨
206′—铸钢铸造主跨
207′—铸钢铸造辅跨
208′—铸钢清理主跨
209—铸钢清理主跨
210—铸钢清理辅跨
300—П型建筑
301—锻造辅跨
302—锻造主跨
303—露天跨
304—第一粗加工辅跨
305—粗加工主跨
306—第二粗加工辅跨
307—露天跨
308—热处理主跨
309—热处理辅跨
400—П型建筑
401—热处理辅跨
402—热处理主跨
403—露天跨
404—第一精加工辅跨
405—第一精加工主跨
406—第二精加工主跨
407—第二精加工辅跨
408—露天跨
409~411—跨
500—炼钢设备
501—钢包炉精炼生产线
502、503—电弧炉
601、602、603、604、605、606—第一运输线
607—第二运输线
A1—第一方向
A2第二方向
200′—第一П型建筑
300′—第二П型建筑
400′—第三П型建筑
400′′—Ш型建筑
300′′′—Ш型建筑
400′′′—П型建筑
401′—第一精加工辅跨
402′—第一精加工主跨
403′—第二精加工主跨
404′—第二精加工辅跨
405′—露天跨
406′、407′、408′—跨
400′′′′—Ш型建筑
409′—露天跨
410′、411′、412′—跨
700—П型建筑
701、702、703、705、706、707—跨
704—露天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是针对土地资源奇缺老厂升级改造,对其平面布置做出的一种创新设计,当然也可用于新厂区的建设以节约土地资源。Ш(读莎音)、П(读婆音)为俄文字母,本发明所说Ш型建筑及П型建筑形式,是指其纵向设有相互平行的厂房,较佳地,在平面上未形成直角相交,其作用为,以空出一露天跨,解决砂箱、工模具、毛坯件的存放,进而确保相邻两厂房的通风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说的超大型联合厂房,主要是指诸如炼钢厂之类的重型机械厂的厂房,当然也包括其它的大小件需要分流制造的机械厂的厂房。
本发明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包括:将一主厂房沿一第一方向布置;将多个辅厂房沿一第二方向布置且并排位于所述主厂房的一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每两个辅厂房一组形成П型建筑或每三个辅厂房一组形成Ш型建筑;将多个第一运输线设置于所述主厂房与所述П型建筑/所述Ш型建筑之间;以及将至少一第二运输线设置于多个辅厂房之间。以下结合多个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介绍。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多个辅厂房时,将所述多个辅厂房形成一个Ш型建筑和两个П型建筑,且使该一个Ш型建筑与该两个П型建筑形成ШПП型平面建筑。
本实施例的超大型联合厂房包括一主厂房100,多个辅厂房21、22、23、24、25、26、27,多个第一运输线601、602、603、604、605、606,以及两个第二运输线607。主厂房100沿一第一方向A1布置。多个辅厂房沿一第二方向A2布置且并排位于主厂房100的一侧,第二方向A2与第一方向A1垂直,辅厂房21、22、23一组形成Ш型建筑,辅厂房24、25一组形成П型建筑,辅厂房26、27一组形成П型建筑。第一运输线601、602、603、604设置于主厂房100与Ш型建筑之间,第一运输线605设置于主厂房100与其中一П型建筑之间,第一运输线606设置于主厂房100与其中另一П型建筑之间。两个第二运输线607设置于多个辅厂房之间。
主厂房100内,沿第一方向A1可依次排列设置大型铸锭跨、铸钢铸造跨、铸钢清理跨、锻造及锻后热处理跨、粗加工跨、性能热处理跨以形成独立的大型或特大型铸锻件以及机械产品的生产体系,以实现对重型厂房面积的减少、对超重型起重机和大型热处理炉等资源的共享、对基建投资的节省。为了将主厂房的面积降到最低程度,可借助一平行于第一方向A1的一水平线将主厂房100分为主厂房主跨101和主厂房辅跨102,其中,多个辅厂房设置于靠近主厂房主跨101的一侧且远离主厂房辅跨102。
本实施例中多个辅厂房形成一个Ш型建筑和两个П型建筑,且一个Ш型建筑与两个П型建筑形成ШПП型平面建筑。沿第一方向A1,位于最前的Ш型建筑为第一Ш型建筑200,第一Ш型建筑200中的三个辅助厂房沿第一方向A1分为第一辅助厂房21、第二辅助厂房22和第三辅助厂房23,第一辅助厂房21与第二辅助厂房22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205,第二辅助厂房22与第三辅助厂房23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208,第一辅助厂房21内沿第一方向A1依次设置炉料跨202、炼钢炉跨203和出钢铸锭跨204,第二辅助厂房内22沿第一方向A1依次设置铸钢铸造辅跨206和铸钢铸造主跨207,第三辅助厂房23内沿第一方向A1依次设置铸钢清理主跨209和铸钢清理辅跨210。在炉料跨202的远离炼钢炉跨203的一侧还设置有炉料准备跨201。
在该ШПП型平面建筑中,靠近Ш型建筑的П型建筑300中的两个辅助厂房沿第一方向A1分为第四辅助厂房24和第五辅助厂房25,第四辅助厂房24与第五辅助厂房25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303,第四辅助厂房24内沿第一方向A1依次设置锻造辅跨301和锻造主跨302,第五辅助厂房25内沿第一方向A1依次设置第一粗加工辅跨304、粗加工主跨305及第二粗加工辅跨306。
在该ШПП型平面建筑中,远离Ш型建筑的П型建筑400中的两个辅助厂房沿第一方向A1分为第六辅助厂房26和第七辅助厂房27,第六辅助厂房26与第七辅助厂房27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403,第六辅助厂房26内沿第一方向A1依次设置热处理辅跨401和热处理主跨402,第七辅助厂房27内沿第一方向A1依次设置第一精加工辅跨404、第一精加工主跨405、第二精加工主跨406以及第二精加工辅跨407。
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砂箱、工模具、毛坯件的存放,进而确保相邻两厂房的通风条件,第一Ш型建筑200与紧邻其的П型建筑300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两个П型建筑300、400之间也设置有一露天跨。
基于上述平面结构设置,所有辅厂房可用于中小件的铸造、清理、锻造、粗加工、性能热处理、精加工及产品的装配,以形成独立的中小铸锻件及机械产品的生产,进而能降低辅厂房的起重机等级及进一步节省基建投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说的大型或特大型铸锻件、大型或特大型机械厂品、中小件皆没有明确的规格标准,只是相对而言的。
主厂房主跨101与炉料准备跨201之间设置有一第一运输线601,该第一运输线601采用废料运输平车,用于将大型或超大型铸锻件的浇口、冒口、料头、重型切屑等废料返回运输到炉料准备跨201的废钢场。
主厂房主跨101与炉料跨202或炼钢炉跨203之间设置有一第一运输线602,该第一运输线602采用钢包运输平车,用于浇注大型或超大型钢锭、铸钢件所用钢包返回到炼钢炉跨的运输。
主厂房主跨101与露天跨205之间设置有一第一运输线603,该第一运输线603采用铸锭生产运输平车,用于大小铸锭生产过程所需物料的运输。
主厂房主跨101与铸钢铸造辅跨206、铸钢铸造主跨207、露天跨208、铸钢清理主跨209和铸钢清理辅跨210之中的任一跨之间设置有一第一运输线604,该第一运输线604采用铸钢生产运输平车,用于大小铸钢生产过程所需物料的运输。
主厂房主跨101与П型建筑300中的任一跨之间设置有一第一运输线605,该第一运输线605采用锻造粗加工生产运输平车,用于大小锻造粗加工生产过程所需物料的运输。
主厂房主跨101与热处理辅跨401、热处理主跨402和露天跨403中的任一跨之间设置有一第一运输线606,该第一运输线606采用热处理生产运输平车,用于大小热处理生产过程所需物料的运输。
炉料准备跨201与第二精加工辅跨407之间设置第二运输线607,该第二运输线607采用蓄电池运输平车,用于各生产跨的物料运输,根据辅厂房的长度可设两条及其以上第二运输线607,每条线上可设两台及其以上的蓄电池运输平车。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一炼钢设备500步骤,该炼钢设备500包括钢包炉精炼生产线501及电弧炉502、503,钢包炉精炼生产线501靠近主厂房100设置(具体来说,是靠近主厂房100的主厂房主跨101)且位于出钢铸锭跨204内,电弧炉502、503位于炼钢炉跨203内,且电弧炉502、503相比钢包炉精炼生产线501远离主厂房100。这样,使得钢包炉精炼生产线与电弧炉由传统的纵向并排方式改为分开布置(所谓的分开布置是指位于不同的跨),以便利用多工位钢包炉精炼生产线上钢包车的前进与后退以对大小件所需钢液进行出钢分流。当钢包车向后退时出钢维持原有的方式不变,用于中小件的生产,但在多包合浇时第一包钢液由于受先进后出的影响往往最后才能得到浇注。当钢包车继续前进时出钢在主厂房进行,用于大件的生产,并使第一包钢液最先得到浇注,以减少耐火材料的瀜蚀对钢液纯净度的污染,其对大型锻件品质影响十分重大。
第二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多个辅厂房时,将所述多个辅厂房形成三个П型建筑,且使该三个П型建筑形成ППП型平面建筑。
本实施例的超大型联合厂房包括一主厂房100,多个辅厂房21、22、23、24、25、26,多个第一运输线601、602、603、605、606,以及两个第二运输线607。主厂房100沿一第一方向A1布置。多个辅厂房沿一第二方向A2布置且并排位于主厂房100的一侧,第二方向A2与第一方向A1垂直,辅厂房21、22一组形成П型建筑,辅厂房23、24一组形成П型建筑,辅厂房25、26一组形成П型建筑。第一运输线601、602、603设置于主厂房100与其中一П型建筑之间,第一运输线605设置于主厂房100与其中另一П型建筑之间,第一运输线606设置于主厂房100与其中再一П型建筑之间。两个第二运输线607设置于多个辅厂房之间。
主厂房100内,沿第一方向A1可依次排列设置大型铸锭跨、铸钢铸造跨、铸钢清理跨、锻造及锻后热处理跨、粗加工跨、性能热处理跨以形成独立的大型或特大型铸锻件以及机械产品的生产体系,以实现对重型厂房面积的减少、对超重型起重机和大型热处理炉等资源的共享、对基建投资的节省。为了将主厂房的面积降到最低程度,可借助一平行于第一方向A1的一水平线将主厂房100分为主厂房主跨101和主厂房辅跨102,其中,多个辅厂房设置于靠近主厂房主跨101的一侧且远离主厂房辅跨102。
本实施例中多个辅厂房形成三个П型建筑,且三个П型建筑形成ППП型平面建筑。三个П型建筑沿第一方向A1分为第一П型建筑200′、第二П型建筑300′和第三П型建筑400′。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砂箱、工模具、毛坯件的存放,进而确保相邻两厂房的通风条件,第一П型建筑200′与第二П型建筑300′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第二П型建筑300′与第三П型建筑400′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
第一П型建筑200′中的两个辅助厂房沿第一方向分为第一辅助厂房21和第二辅助厂房22,第一辅助厂房21与第二辅助厂房22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205,第一辅助厂房21内沿第一方向A1依次设置炉料跨202、炼钢炉跨203和出钢铸锭跨204,第二辅助厂房22内沿第一方向A1依次设置铸钢铸造主跨206′、铸钢铸造辅跨207′和铸钢清理主跨208′。
第二П型建筑300′中的两个辅助厂房沿第一方向A1分为第三辅助厂房23和第四辅助厂房24,第三辅助厂房23与第四辅助厂房24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303,第三辅助厂房23内沿第一方向A1依次设置锻造辅跨301和锻造主跨302,第四辅助厂房24内沿第一方向A1依次设置第一粗加工辅跨304、粗加工主跨305及第二粗加工辅跨306。
第三П型建筑400′中的两个辅助厂房沿第一方向A1分为第五辅助厂房25和第六辅助厂房26,第五辅助厂房25与第六辅助厂房26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403,第五辅助厂房25内沿第一方向A1依次设置热处理辅跨401和热处理主跨402,第六辅助厂房26内沿第一方向A1依次设置第一精加工辅跨404、第一精加工主跨405、第二精加工主跨406以及第二精加工辅跨407。
基于上述平面布置,所有辅厂房可用于中小件的铸造、清理、锻造、粗加工、性能热处理、精加工及产品的装配,以形成独立的中小铸锻件及机械产品的生产,进而能降低辅厂房的起重机等级及进一步节省基建投资。
主厂房主跨101与炉料准备跨201之间设置有一第一运输线601,该第一运输线601采用废料运输平车,用于将大型或超大型铸锻件的浇口、冒口、料头、重型切屑等废料返回运输到炉料准备跨201的废钢场。
主厂房主跨101与炉料跨202或炼钢炉跨203之间设置有一第一运输线602,该第一运输线602采用钢包运输平车,用于浇注大型或超大型钢锭、铸钢件所用钢包返回到炼钢炉跨的运输。
主厂房主跨101与露天跨205之间设置有一第一运输线603,该第一运输线603采用铸锭生产运输平车,用于大小铸锭生产过程所需物料的运输。
主厂房主跨101与第二П型建筑300′中的任一跨之间设置有一第一运输线605,该第一运输线605采用锻造粗加工生产运输平车,用于大小锻造粗加工生产过程所需物料的运输。
主厂房主跨101与热处理辅跨401、热处理主跨402和露天跨403中的任一跨之间设置有一第一运输线606,该第一运输线606采用热处理生产运输平车,用于大小热处理生产过程所需物料的运输。
炉料准备跨201与第二精加工辅跨407之间设置第二运输线607,该第二运输线607采用蓄电池运输平车,用于各生产跨的物料运输,根据辅厂房的长度可设两条及其以上第二运输线607,每条线上可设两台及其以上的蓄电池运输平车。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一炼钢设备500步骤,该炼钢设备500包括钢包炉精炼生产线501及电弧炉502、503,钢包炉精炼生产线501靠近主厂房100设置(具体来说,是靠近主厂房100的主厂房主跨101)且位于出钢铸锭跨204内,电弧炉502、503位于炼钢炉跨203内,且电弧炉502、503相比钢包炉精炼生产线501远离主厂房100。这样,使得钢包炉精炼生产线与电弧炉由传统的纵向并排方式改为分开布置(所谓的分开布置是指位于不同的跨),以便利用多工位钢包炉精炼生产线上钢包车的前进与后退以对大小件所需钢液进行出钢分流。当钢包车向后退时出钢维持原有的方式不变,用于中小件的生产,但在多包合浇时第一包钢液由于受先进后出的影响往往最后才能得到浇注。当钢包车继续前进时出钢在主厂房进行,用于大件的生产,并使第一包钢液最先得到浇注,以减少耐火材料的瀜蚀对钢液纯净度的污染,其对大型锻件品质影响十分重大。
本实施例相对第一实施例来说,减少了一个辅厂房,将铸钢铸造跨与铸钢清理跨合二为一(即,铸钢铸造跨与铸钢清理跨合并在一个辅厂房内),其适用于中小型铸钢件规模不大时。对应地,本实施例减少了一第一运输线604。
第三实施例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相对第一实施例来说,增加了一个辅厂房,从而多个辅厂房形成两个Ш型建筑和一个П型建筑,且两个Ш型建筑与一个П型建筑形成ШПШ型平面建筑。以下仅对相对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介绍,相同之处就不再做赘述。
远离第一Ш型建筑200的Ш型建筑400′′中的三个辅助厂房沿第一方向分为第六辅助厂房26、第七辅助厂房27和第八辅助厂房28,第六辅助厂房26与第七辅助厂房27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403,第七辅助厂房27与第八辅助厂房28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408,第六辅助厂房26内沿第一方向A1依次设置热处理辅跨401和热处理主跨402,第七辅助厂房27内沿第一方向A1依次设置第一精加工辅跨404、第一精加工主跨405、第二精加工主跨406以及第二精加工辅跨407,第八辅助厂房28为重型容器或金属结构厂房,该第八辅助厂房28内沿第一方向A1依次设置跨409、410、411,用于重型容器或金属结构生产。
本实施例的超大型联合厂房适用于需要增加容器制造以延长大型锻件的产业链,或增加金属结构件以扩大产品的品种的情况。
第四实施例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相对第一实施例来说,增加了一个辅厂房,从而多个辅厂房形成两个Ш型建筑和一个П型建筑,且两个Ш型建筑与一个П型建筑形成ШШП型平面建筑。以下仅对相对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介绍,相同之处就不再做赘述。
紧邻第一Ш型建筑200的Ш型建筑300′′′中的三个辅助厂房沿第一方向分为第四辅助厂房24、第五辅助厂房25和第六辅助厂房26,第四辅助厂房24与第五辅助厂房25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303,第五辅助厂房25与第六辅助厂房26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307,第四辅助厂房24内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锻造辅跨301和锻造主跨302,第五辅助厂房25内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粗加工辅跨304、粗加工主跨305及第二粗加工辅跨306,第六辅助厂房26内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热处理主跨308及热处理辅跨309。
П型建筑400′′′中的两个辅助厂房沿第一方向A1分为第七辅助厂房27和第八辅助厂房28,第七辅助厂房27与第八辅助厂房28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405′,第七辅助厂房27内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精加工辅跨401′、第一精加工主跨402′、第二精加工主跨403′以及第二精加工辅跨404′,第八辅助厂房28为重型容器或金属结构厂房,该第八辅助厂房28内沿第一方向A1依次设置跨406′、407′、408′,用于重型容器或金属结构生产。
本实施例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相对于第一实施例的超大型联合厂房来说,锻造跨、粗加工跨及热处理跨设置在同一П型建筑内。本实施例的超大型联合厂房适用于需要增加容器制造以延长大型锻件的产业链,或增加金属结构件以扩大产品的品种的情况。
第五实施例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相对第一实施例来说,增加了两个辅厂房,从而多个辅厂房形成三个Ш型建筑,且三个Ш型建筑形成ШШШ型平面建筑。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相当于在第四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辅助厂房,以下仅对相对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介绍,相同之处就不再做赘述。
紧邻第一Ш型建筑200的Ш型建筑300′′′中的三个辅助厂房沿第一方向分为第四辅助厂房24、第五辅助厂房25和第六辅助厂房26,第四辅助厂房24与第五辅助厂房25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303,第五辅助厂房25与第六辅助厂房26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307,第四辅助厂房24内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锻造辅跨301和锻造主跨302,第五辅助厂房25内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粗加工辅跨304、粗加工主跨305及第二粗加工辅跨306,第六辅助厂房26内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热处理主跨308及热处理辅跨309。
远离第一Ш型建筑200的Ш型建筑400′′′′中的三个辅助厂房沿第一方向A1分为第七辅助厂房27、第八辅助厂房28和第九辅助厂房29,第七辅助厂房27与第八辅助厂房28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405′,第八辅助厂房28与第九辅助厂房29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409′,第七辅助厂房27内沿第一方向A1依次设置第一精加工辅跨401′、第一精加工主跨402′、第二精加工主跨403′以及第二精加工辅跨404′,第八辅助厂房28为重型容器厂房,该第八辅助厂房28内沿第一方向A1依次设置跨406′、407′、408′以用于重型容器生产,第九辅助厂房29为金属结构厂房,该第九辅助厂房29内沿第一方向A1依次设置跨410′、411′、412′以用于金属结构生产。
本实施例的超大型联合厂房适用于需要增加容器制造以延长大型锻件的产业链,又需要增加金属结构件以扩大产品的品种的情况。
第六实施例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相对第一实施例来说,增加了两个辅厂房,从而多个辅厂房形成一个Ш型建筑和三个П型建筑,且一个Ш型建筑与三个П型建筑形成ШППП型平面建筑。以下仅对相对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介绍,相同之处就不再做赘述。
相对第一实施例增加的两个辅厂房形成一个П型建筑700,该П型建筑700远离第一Ш型建筑200,且该П型建筑700中的两个辅助厂房沿第一方向分为第八辅助厂房28和第九辅助厂房29,第八辅助厂房28与第九辅助厂房之间29设置有一露天跨704,该第八辅助厂房28为重型容器厂房,该第八辅助厂房28内沿第一方向A1依次设置跨701、702、703以用于重型容器生产,第九辅助厂房29为金属结构厂房,该第九辅助厂房29内沿第一方向A1依次设置跨705、706、707以用于金属结构生产。
较佳地,П型建筑700与П型建筑400之间也设置露天跨。
本实施例的超大型联合厂房适用于需要增加容器制造以延长大型锻件的产业链,又需要增加金属结构件以扩大产品的品种的情况。
从上面多个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超大型联合厂房采用ШПП及其衍生型联合平面建筑形式,替代各跨按传统的铁路拐弯半径要求进行错落有致的布置,各输送线无需拐弯半径,直接在各跨之间过跨传输,从而使大型或超大型与中小型铸锻件及机械产品的生产,既各自成独立体系互不干扰,又融为有机整体共享公共资源相得益彰,实现了公共资源的共享,减少了厂区占地面积,物流更显短捷畅通,且能节省建设投资。其对公共资源的共享、厂区占地面积的减少、物流的短捷畅通、建设投资的节省皆是国内外重型机械厂以及大小件分流制造机械厂前所未有的。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一主厂房沿一第一方向布置;
将多个辅厂房沿一第二方向布置且并排位于所述主厂房的一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每两个辅厂房一组形成П型建筑或每三个辅厂房一组形成Ш型建筑;
将多个第一运输线设置于所述主厂房与所述П型建筑/所述Ш型建筑之间;以及
将至少一第二运输线设置于多个辅厂房之间;
其中,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最前的Ш型建筑为第一Ш型建筑,所述第一Ш型建筑中的三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一辅助厂房、第二辅助厂房和第三辅助厂房,所述第一辅助厂房与所述第二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二辅助厂房与所述第三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一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炉料跨、炼钢炉跨和出钢铸锭跨,所述第二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铸钢铸造辅跨和铸钢铸造主跨,所述第三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铸钢清理主跨和铸钢清理辅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辅厂房时,将所述多个辅厂房形成一个Ш型建筑和两个П型建筑,且使该一个Ш型建筑与该两个П型建筑形成ШПП型平面建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辅厂房时,将所述多个辅厂房形成两个Ш型建筑和一个П型建筑,且使该两个Ш型建筑与该一个П型建筑形成ШПШ型平面建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辅厂房时,将所述多个辅厂房形成两个Ш型建筑和一个П型建筑,且使该两个Ш型建筑与该一个П型建筑形成ШШП型平面建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辅厂房时,将所述多个辅厂房形成三个Ш型建筑,且使该三个Ш型建筑形成ШШШ型平面建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辅厂房时,将所述多个辅厂房形成一个Ш型建筑和三个П型建筑,且使该一个Ш型建筑与该三个П型建筑形成ШППП型平面建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ШПП型平面建筑中,靠近Ш型建筑的П型建筑中的两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四辅助厂房和第五辅助厂房,所述第四辅助厂房与所述第五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四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锻造辅跨和锻造主跨,所述第五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粗加工辅跨、粗加工主跨及第二粗加工辅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远离Ш型建筑的П型建筑中的两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六辅助厂房和第七辅助厂房,所述第六辅助厂房与所述第七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六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热处理辅跨和热处理主跨,所述第七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精加工辅跨、第一精加工主跨、第二精加工主跨以及第二精加工辅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Ш型建筑与紧邻其的П型建筑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两个П型建筑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ШПШ型平面建筑中,П型建筑中的两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四辅助厂房和第五辅助厂房,所述第四辅助厂房与所述第五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四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锻造辅跨和锻造主跨,所述第五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粗加工辅跨、粗加工主跨及第二粗加工辅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远离第一Ш型建筑的Ш型建筑中的三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六辅助厂房、第七辅助厂房和第八辅助厂房,所述第六辅助厂房与所述第七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七辅助厂房与所述第八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六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热处理辅跨和热处理主跨,所述第七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精加工辅跨、第一精加工主跨、第二精加工主跨以及第二精加工辅跨,所述第八辅助厂房为重型容器或金属结构厂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ШШП型平面建筑中,紧邻第一Ш型建筑的Ш型建筑中的三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四辅助厂房、第五辅助厂房和第六辅助厂房,所述第四辅助厂房与所述第五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五辅助厂房与所述第六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四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锻造辅跨和锻造主跨,所述第五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粗加工辅跨、粗加工主跨及第二粗加工辅跨,所述第六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热处理主跨及热处理辅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П型建筑中的两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七辅助厂房和第八辅助厂房,所述第七辅助厂房与所述第八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七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精加工辅跨、第一精加工主跨、第二精加工主跨以及第二精加工辅跨,所述第八辅助厂房为重型容器或金属结构厂房。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ШШШ型平面建筑中,紧邻第一Ш型建筑的Ш型建筑中的三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四辅助厂房、第五辅助厂房和第六辅助厂房,所述第四辅助厂房与所述第五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五辅助厂房与所述第六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四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锻造辅跨和锻造主跨,所述第五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粗加工辅跨、粗加工主跨及第二粗加工辅跨,所述第六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热处理主跨及热处理辅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ШШШ型平面建筑中,远离第一Ш型建筑的Ш型建筑中的三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七辅助厂房、第八辅助厂房和第九辅助厂房,所述第七辅助厂房与所述第八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八辅助厂房与所述第九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七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精加工辅跨、第一精加工主跨、第二精加工主跨以及第二精加工辅跨,所述第八辅助厂房为重型容器厂房,所述第九辅助厂房为金属结构厂房。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ШППП型平面建筑中,紧邻第一Ш型建筑的П型建筑中的两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四辅助厂房和第五辅助厂房,所述第四辅助厂房与所述第五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四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锻造辅跨和锻造主跨,所述第五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粗加工辅跨、粗加工主跨及第二粗加工辅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中间的П型建筑中的两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六辅助厂房和第七辅助厂房,所述第六辅助厂房与所述第七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六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热处理辅跨和热处理主跨,所述第七辅助厂房内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精加工辅跨、第一精加工主跨、第二精加工主跨以及第二精加工辅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远离第一Ш型建筑的П型建筑中的两个辅助厂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八辅助厂房和第九辅助厂房,所述第八辅助厂房与所述第九辅助厂房之间设置有一露天跨,所述第八辅助厂房为重型容器厂房,所述第九辅助厂房为金属结构厂房。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联合厂房的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一炼钢设备步骤,所述炼钢设备包括钢包炉精炼生产线及电弧炉,所述钢包炉精炼生产线靠近所述主厂房设置且位于所述出钢铸锭跨内,所述电弧炉位于所述炼钢炉跨内,所述电弧炉相比所述钢包炉精炼生产线远离所述主厂房。
2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布置而成的超大型联合厂房。
CN201410743821.4A 2014-11-20 2014-12-08 超大型联合厂房及其平面布置方法 Active CN1057356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695199 2014-11-20
CN201410669519 2014-11-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35686A CN105735686A (zh) 2016-07-06
CN105735686B true CN105735686B (zh) 2018-05-15

Family

ID=56237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43821.4A Active CN105735686B (zh) 2014-11-20 2014-12-08 超大型联合厂房及其平面布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356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6028B (zh) * 2019-11-22 2021-06-01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高跨炼钢塔楼安装方法
CN114458061B (zh) * 2022-04-13 2022-06-24 烟台安姆斯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式环境保障厂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20216A (en) * 1972-09-28 1974-06-28 Lely Nv C Van Der Production line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JPH03241176A (ja) * 1990-02-15 1991-10-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製造工場の建屋レイアウト構造
CN201206343Y (zh) * 2008-05-23 2009-03-11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一种系列化阳极组装车间及仓库组合厂房的配置结构
CN201206168Y (zh) * 2008-05-23 2009-03-11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一种生阳极制造系统的配置结构
CN101463664A (zh) * 2007-12-19 2009-06-24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焙烧及炭块库配置方式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20216A (en) * 1972-09-28 1974-06-28 Lely Nv C Van Der Production line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JPH03241176A (ja) * 1990-02-15 1991-10-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製造工場の建屋レイアウト構造
CN101463664A (zh) * 2007-12-19 2009-06-24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焙烧及炭块库配置方式
CN201206343Y (zh) * 2008-05-23 2009-03-11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一种系列化阳极组装车间及仓库组合厂房的配置结构
CN201206168Y (zh) * 2008-05-23 2009-03-11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一种生阳极制造系统的配置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35686A (zh) 2016-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35686B (zh) 超大型联合厂房及其平面布置方法
CN105303320A (zh) 一种炼钢智能调度算法
Aylen Stretch: how innovation continues once investment is made
CN209798007U (zh) 基于机械一罐制的多高炉集中供铁水系统
CN100335186C (zh) 用于运行铸轧设备的方法
CN105132624A (zh) 钢水在线精炼工艺
CN204311077U (zh) 一种铁水运输系统
CN104911289B (zh) 一种钢铁冶炼行业的物流运输方法及系统
CN201729578U (zh) 一种车间检修用天车
Giarratani et al. Steel industry restructuring and location
CN104328930B (zh) 一种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
CN207508231U (zh) 一种小方坯连铸切前整体水冷式通长辊子装置
CN103981336B (zh) 一种真空室下出形式的rh工艺布置方法
CN101435025B (zh) 镁电解车间与海绵钛还原蒸馏车间的组合布置方法
CN105621337A (zh) 钢水运输系统
CN104328930A (zh) 一种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
CN101580888B (zh) 一种高炉出铁场工艺布置
CN101433958B (zh) 铸造车间与铁路运输组合的配置方式
CN203007331U (zh) 一种铝合金挤压车间两台立式淬火炉对称配置的生产线
CN205275656U (zh) 钢坯加热炉三级减速机偏心轮放置平台
CN202367442U (zh) 一种新型锯床和铣床联合加工铝合金铸锭的配置形式
CN114570921A (zh) 用于生产大吨位铸件的工厂
JP2008069429A (ja) 転炉製鋼工場
Niekurzak et al.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the integrated production processes of flat products
CN113770344A (zh) 一种铸造坯料清理堆存区的布置结构及运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