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35521B - 一种t型连接砖及墙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t型连接砖及墙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35521B
CN105735521B CN201610174042.6A CN201610174042A CN105735521B CN 105735521 B CN105735521 B CN 105735521B CN 201610174042 A CN201610174042 A CN 201610174042A CN 105735521 B CN105735521 B CN 1057355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ck
wall
hole
connecting portion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740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35521A (zh
Inventor
杨华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axi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verbright Construction & Development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verbright Construction & Development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verbright Construction & Development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7404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355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35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355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355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355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02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built-up from layers of building elements
    • E04B2/14Walls having cavities in, but not between, the elements, i.e. each cavity being enclosed by at least four sides forming part of one single ele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02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built-up from layers of building elements
    • E04B2/14Walls having cavities in, but not between, the elements, i.e. each cavity being enclosed by at least four sides forming part of one single element
    • E04B2/16Walls having cavities in, but not between, the elements, i.e. each cavity being enclosed by at least four sides forming part of one single element using elements having specially-designed means for stabilising the position
    • E04B2/18Walls having cavities in, but not between, the elements, i.e. each cavity being enclosed by at least four sides forming part of one single element using elements having specially-designed means for stabilising the position by interlocking of projections or inserts with indentations, e.g. of tongues, grooves, dovetai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02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built-up from layers of building elements
    • E04B2/14Walls having cavities in, but not between, the elements, i.e. each cavity being enclosed by at least four sides forming part of one single element
    • E04B2/24Walls having cavities in, but not between, the elements, i.e. each cavity being enclosed by at least four sides forming part of one single element the walls being characterised by fillings in some of the cavities forming load-bearing pillars or be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墙体结构包括T型连接砖、纵列组合砖和横列组合砖,所述纵列组合砖的环形凹槽结构与T型连接砖的第一凸起结构位置相匹配且相互卡合;所述横列组合砖的环形凹槽结构与T型连接砖的第二凸起结构位置相匹配且可相互卡合;将一个所述T型连接砖和多个所述横列组合砖横向铺设,所述第二连接部与位于末端的横列组合砖的一端相接触且外壁平齐,所述第一连接部两侧分别纵向铺设多个纵列组合砖,形成基础墙砖层,本发明通过T型的设置使墙体的墙角处连接更加紧密,保持整体的稳定性;能使砖本体上下交错卡合摞起,形成稳固的墙体结构;通孔的设置,可使墙体结构摞起后,在通孔内浇筑混凝土或钢筋来加固墙体,使整个墙体组合成为一个整体。

Description

一种T型连接砖及墙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型连接砖及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宗固体废弃物堆积日益严重,2014年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达到34亿吨,且利用率较低。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我国大宗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为55%左右,其中各类金属尾矿的利用率仅为10%。固体废弃物的大量堆积和产生,不但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污染空气、水源、农作物等,还占用了大量土地,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在新兴建筑材料领域,上世纪90年代,我国已经开始大量生产各类空心砖、砌块等新型建材,以替代传统的红砖,达到保护耕地资源的目的。但目前的大量新型建材只能作为填充材料,不能直接用作建筑物的承重建材。一方面是因为现有的空心砖或砌块自身结构不够坚固,另一方面也因为现有的砖块之间连接不稳固,特别是砖与墙、墙与墙之间的连接不充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T型连接砖及墙体结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T型连接砖,包括T型结构的砖本体,所述砖本体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呈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部横截面的边长大于第二连接部横截面的边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高度与第二连接部的高度相同;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包括顶面和底面,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部开设有贯穿所述顶面和底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周侧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顶面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底面上设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穿过顶面和底面;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顶面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底面上设有第二凹槽;至少两个所述砖本体叠加设置时,相接触的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凸起结构位置相匹配可相互卡合,相接触的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二凸起结构位置相匹配可相互卡合。
所述第一通孔位于底面的开口的面积大于位于顶面的开口的面积,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自底面起至顶面包括第一方形环面和具有弧度的第一连接环弧面,所述第一方形环面与同侧的砖本体外壁平行。
本发明通过在一个砖本体上一体设置两个正方体结构的连接部,且在连接部的顶面上外凸形成凸起、底面上凹陷形成与凸起适配的凹槽,能使砖本体上下交错卡合摞起,形成稳固的墙体结构;通孔的设置,可使墙体结构摞起后,在通孔内浇筑混凝土或钢筋来加固墙体,使整个墙体组合成为一个整体;T型的设置使墙角处墙体的连接更加紧密,保持整体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凹槽均呈环形设置在第一通孔两个开口端的四周,所述第一凸起设置在第一通孔内壁与顶面的交界处,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第一通孔内壁与底面的交界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凸起和凹槽呈环形设置在所述通孔两个开口端的四周,可更有利于卡合结构的稳固。
进一步,所述第一凸起的外露面包括第一上表面和第一外环面,所述第一上表面为平面结构,所述第一外环面环绕第一上表面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表面和第一连接部的顶面之间;所述第一凸起的内壁为具有弧形的第一内环面,所述第一内环面与第一方形环面通过第一连接环弧面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上表面和第一外环面,可使上下卡合连接的砖本体之间的作用力均匀分散开,避免底部砖本体承受重力过大而损坏。
进一步,所述第二通孔位于底面的开口的面积大于位于顶面的开口的面积,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自底面起至顶面包括第二方形环面和第二连接圆台形环面,所述第二方形环面与同侧的砖本体外壁平行。
进一步,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二凹槽均呈环形设置在第二通孔两个开口端的四周,所述第二凸起设置在第二通孔内壁与顶面的交界处,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第二通孔内壁与底面的交界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凸起和凹槽呈环形设置在所述通孔两个开口端的四周,可更有利于卡合结构的稳固。
进一步,所述第二凸起的外露面包括第二上表面和第二外环面,所述第二上表面为平面结构,所述第二外环面环绕第二上表面设置在所述第二上表面和第二连接部的顶面之间;所述第二凸起的内壁为具有锥形结构的第二内环面,所述第二内环面与第二连接圆台形环面平滑过渡,所述第二内环面通过第二连接圆台形环面与第二方形环面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二上表面和第二外环面,可使上下卡合连接的砖本体之间的作用力均匀分散开,避免底部砖本体承受重力过大而损坏。
进一步,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截面均呈旋转对称的形状。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通孔设置成截面呈旋转对称形状,可方便砖本体交错卡合以及直角形墙角结构的形成,避免形成误差或卡合不稳固的情况。
一种墙体结构,包括所述T型连接砖,所述T型连接砖设于墙角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墙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第一连接部,2、第二连接部,3、第一凸起,3-1、第一上表面,3-2、第一外环面,3-3、第一内环面,4、第二凸起,4-1、第二上表面,4-2、第二外环面,4-3、第二内环面,5、第一通孔,5-1、第一方形环面,5-2、第一连接环弧面,6、第二通孔,6-1、第二方形环面,6-2、第二连接圆台形环面,7、第一凹槽,8、第二凹槽,9、纵列组合砖,10、横列组合砖,11、纵列封顶砖,12、横列封顶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T型连接砖,包括T型结构的砖本体,所述砖本体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所述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均呈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部1横截面的边长大于第二连接部2横截面的边长,所述第一连接部1的高度与第二连接部2的高度相同;
所述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均包括顶面和底面,所述第一连接部1的中部开设有贯穿所述顶面和底面的第一通孔5;所述第一通孔5周侧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的顶面上设有第一凸起3,所述第一连接部1的底面上设第一凹槽7;所述第二连接部1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6,所述第二通孔6穿过顶面和底面;所述第二连接部2的顶面上设有第二凸起4,所述第二连接部2的底面上设有第二凹槽8;至少两个所述砖本体叠加设置时,相接触的所述第一凹槽7与第一凸起3结构位置相匹配可相互卡合,相接触的所述第二凹槽8与第二凸起4结构位置相匹配可相互卡合。
所述第一通孔5位于底面的开口的面积大于位于顶面的开口的面积,所述第一通孔5的内壁自底面起至顶面包括第一方形环面5-1和具有弧度的第一连接弧面5-2,所述第一方形环面5-1与同侧的砖本体外壁平行。
所述第一凸起3和所述第一凹槽7均呈环形设置在第一通孔5两个开口端的四周,所述第一凸起3设置在第一通孔5内壁与顶面的交界处,所述第一凹槽7设置在第一通孔5内壁与底面的交界处。
所述第一凸起3的外露面包括第一上表面3-1和第一外环面3-2,所述第一上表面3-1为平面结构,所述第一外环面3-2环绕第一上表面3-1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表面3-1和第一连接部1的顶面之间,通过将凸起的上表面与外环面之间通过外凸的连接弧面相互连接,可使上下卡合连接的砖本体之间的作用力均匀分散开,避免底部砖本体承受重力过大而损坏;所述第一凸起3的内壁为具有弧形的第一内环面3-3,所述第一内环面3-3与第一方形环面5-1通过第一连接环弧面5-2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上表面3-1与第一连接部1的顶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通孔5长度的1/12,避免第一凸起3过高或过低而不利于整体结构的稳固。
所述第二通孔6位于底面的开口的面积大于位于顶面的开口的面积,所述第二通孔6的内壁自底面起至顶面包括第二方形环面6-1和第二连接圆台形环面6-2,所述第二方形环面6-1与同侧的砖本体外壁平行。
所述第二凸起4和所述第二凹槽8均呈环形设置在第二通孔6两个开口端的四周,所述第二凸起4设置在第二通孔6内壁与顶面的交界处,所述第二凹槽8设置在第二通孔6内壁与底面的交界处。
所述第二凸起4的外露面包括第二上表面4-1和第二外环面4-2,所述第二上表面4-1为平面结构,所述第二外环面4-2环绕第二上表面4-1设置在所述第二上表面4-1和第二连接部2的顶面之间,通过将凸起的上表面与外环面之间通过外凸的连接弧面相互连接,可使上下卡合连接的砖本体之间的作用力均匀分散开,避免底部砖本体承受重力过大而损坏;所述第二凸起4的内壁为具有锥形结构的第二内环面4-3,所述第二内环面4-3与第二连接圆台形环面6-2平滑过渡,所述第二内环面4-3通过第二连接圆台形环面6-2与第二方形环面6-1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上表面4-1与第二连接部2的顶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通孔6长度的12/1,避免第二凸起4过高或过低而不利于整体结构的稳固。
所述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的截面均呈旋转对称的形状。
本发明通过在一个砖本体上一体设置两个正方体结构的连接部,且在连接部的顶面上外凸形成凸起、底面上凹陷形成与凸起适配的凹槽,能使砖本体上下交错卡合摞起,形成稳固的墙体结构;通孔的设置,可使墙体结构摞起后,在通孔内浇筑混凝土或钢筋来加固墙体,使整个墙体组合成为一个整体;T型的设置使墙角处墙体的连接更加紧密,保持整体的稳定性。
采用上述组合墙砖可根据需要形成多种组合方式的墙体结构,本实施例优选采用具有两个连接部的组合墙砖组合形成的墙角结构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墙体结构,包括多个所述T型连接砖、纵列组合砖9,横列组合砖10、纵列封顶砖11、横列封顶砖12,所述纵列组合砖9,横列组合砖10、纵列封顶砖11、横列封顶砖12均包括顶面和底面,且均设有贯穿顶面和底面的通孔,所述纵列组合砖9的底面设有环形凹槽结构,所述纵列组合砖9的环形凹槽结构与T型连接砖的第一凸起3结构位置相匹配且相互卡合,所述纵列组合砖9的顶面设有环形凸起结构,所述纵列封顶砖11的底面设有凹槽结构,所述纵列组合砖9的环形凸起结构可与纵列封顶砖11的环形凹槽结构位置结构相匹配可相互卡和;所述横列组合砖10的底面设有环形凹槽结构,所述横列组合砖10的顶面设有环形凸起结构,横列封顶砖12的底面设有凹槽结构,所述横列组合砖10的环形凹槽结构与T型连接砖的第二凸起4结构位置相匹配且可相互卡合,所述横列组合砖10的顶面环形凸起结构可与横列封顶砖12底面的凹槽结构相互卡合;所述T型连接砖设于墙角处。如图5所示,先在最低层将一个T型连接砖和多个横列组合砖10横向铺设,第二连接部2与位于末端的横列组合砖10的一端相接触且外壁平齐,然后在第一连接部1两侧分别纵向铺设多个纵列组合砖9,形成基础墙砖层;在基础墙砖层上按照横列和纵列分别继续叠加两层横列组合砖10和纵列组合砖9,然后加设一层基础墙砖层,以此为顺序不断叠加可根据需要铺设多层,最终在墙体顶部按照横列和纵列分别铺设一层横列封顶砖12和纵列封顶砖11。所述纵列组合砖9和纵列封顶砖11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5结构位置相匹配的通孔,所述横列封顶砖12、横列组合砖10上均设有与第二通孔6结构位置相匹配的通孔,本实施例中最底层的基础墙砖层与设置在其上的各层墙砖的通孔相互连通,可在通孔内浇筑混凝土或钢筋,对墙体结构进一步加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T型连接砖、纵列组合砖(9)、横列组合砖(10)、纵列封顶砖(11)和横列封顶砖(12),所述T型连接砖设于墙角处;
所述T型连接砖,包括T型结构的砖本体,所述砖本体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所述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均呈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部(1)横截面的边长大于第二连接部(2)横截面的边长,所述第一连接部(1)的高度与第二连接部(2)的高度相同;
所述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均包括顶面和底面,所述第一连接部(1)的中部开设有贯穿所述顶面和底面的第一通孔(5);所述第一通孔(5)周侧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的顶面上设有第一凸起(3),所述第一连接部(1)的底面上设第一凹槽(7);所述第二连接部(1)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6),所述第二通孔(6)穿过顶面和底面;所述第二连接部(2)的顶面上设有第二凸起(4),所述第二连接部(2)的底面上设有第二凹槽(8);至少两个所述砖本体叠加设置时,相接触的所述第一凹槽(7)与第一凸起(3)结构位置相匹配可相互卡合,相接触的所述第二凹槽(8)与第二凸起(4)结构位置相匹配可相互卡合;
所述纵列组合砖(9)、所述横列组合砖(10)、纵列封顶砖(11)和横列封顶砖(12)均包括顶面和底面,且均设有贯穿顶面和底面的通孔;
所述纵列组合砖(9)的底面设有环形凹槽结构,所述纵列组合砖(9)的顶面设有环形凸起结构,所述纵列组合砖(9)的环形凹槽结构与T型连接砖的第一凸起(3)结构位置相匹配且相互卡合;
所述纵列封顶砖(11)的底面设有凹槽结构,所述纵列组合砖(9)的环形凸起结构可与纵列封顶砖(11)的环形凹槽结构位置结构相匹配可相互卡和;
所述横列组合砖(10)的底面设有环形凹槽结构,所述横列组合砖(10)的顶面设有环形凸起结构,所述横列组合砖(10)的环形凹槽结构与T型连接砖的第二凸起(4)结构位置相匹配且可相互卡合;
横列封顶砖(12)的底面设有凹槽结构,所述横列组合砖(10)的顶面环形凸起结构可与横列封顶砖(12)底面的凹槽结构相互卡合;将一个所述T型连接砖和多个所述横列组合砖(10)横向铺设,所述第二连接部(2)与位于末端的横列组合砖(10)的一端相接触且外壁平齐,所述第一连接部(1)两侧分别纵向铺设多个纵列组合砖(9),形成基础墙砖层;
在所述基础墙砖层上按照横列和纵列分别继续叠加两层横列组合砖(10)和纵列组合砖(9),然后加设一层基础墙砖层,以此为顺序不断叠加多层,最终在墙体顶部按照横列和纵列分别铺设一层横列封顶砖(12)和纵列封顶砖(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列组合砖(9)和纵列封顶砖(11)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5)结构位置相匹配的通孔,所述横列封顶砖(12)、横列组合砖(10)上均设有与第二通孔(6)结构位置相匹配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5)位于底面的开口的面积大于位于顶面的开口的面积,所述第一通孔(5)的内壁自底面起至顶面包括第一方形环面(5-1)和具有弧度的第一连接环弧面(5-2),所述第一方形环面(5-1)与同侧的砖本体外壁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3)和所述第一凹槽(7)均呈环形设置在第一通孔(5)两个开口端的四周,所述第一凸起(3)设置在第一通孔(5)内壁与顶面的交界处,所述第一凹槽(7)设置在第一通孔(5)内壁与底面的交界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3)的外露面包括第一上表面(3-1)和第一外环面(3-2),所述第一上表面(3-1)为平面结构,所述第一外环面(3-2)环绕第一上表面(3-1)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表面(3-1)和第一连接部(1)的顶面之间;所述第一凸起(3)的内壁为具有弧形的第一内环面(3-3),所述第一内环面(3-3)与第一方形环面(5-1)通过第一连接环弧面(5-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6)位于底面的开口的面积大于位于顶面的开口的面积,所述第二通孔(6)的内壁自底面起至顶面包括第二方形环面(6-1)和第二连接圆台形环面(6-2),所述第二方形环面(6-1)与同侧的砖本体外壁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4)和所述第二凹槽(8)均呈环形设置在第二通孔(6)两个开口端的四周,所述第二凸起(4)设置在第二通孔(6)内壁与顶面的交界处,所述第二凹槽(8)设置在第二通孔(6)内壁与底面的交界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4)的外露面包括第二上表面(4-1)和第二外环面(4-2),所述第二上表面(4-1)为平面结构,所述第二外环面(4-2)环绕第二上表面(4-1)设置在所述第二上表面(4-1)和第二连接部(2)的顶面之间;所述第二凸起(4)的内壁为具有圆台形结构的第二内环面(4-3),所述第二内环面(4-3)与第二连接圆台形环面(6-2)平滑过渡,所述第二内环面(4-3)通过第二连接圆台形环面(6-2)与第二方形环面(6-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一种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的截面均呈旋转对称的形状。
CN201610174042.6A 2016-03-24 2016-03-24 一种t型连接砖及墙体结构 Active CN1057355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74042.6A CN105735521B (zh) 2016-03-24 2016-03-24 一种t型连接砖及墙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74042.6A CN105735521B (zh) 2016-03-24 2016-03-24 一种t型连接砖及墙体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35521A CN105735521A (zh) 2016-07-06
CN105735521B true CN105735521B (zh) 2019-03-29

Family

ID=56251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74042.6A Active CN105735521B (zh) 2016-03-24 2016-03-24 一种t型连接砖及墙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355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71103A (zh) * 2018-05-04 2018-09-25 宝业湖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砌块及砌筑方法
CN110965669A (zh) * 2018-09-28 2020-04-07 陈韦丞 植筋砖
WO2020107300A1 (zh) * 2018-11-29 2020-06-04 陈韦丞 植筋砖
WO2020107313A1 (zh) * 2018-11-29 2020-06-04 陈韦丞 植筋砖组合墙面
CN110284621A (zh) * 2019-04-12 2019-09-27 深圳全景空间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砖块墙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74296C1 (ru) * 1993-11-22 1997-02-27 Евгений Викторович Лапин 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блок лапина е.в.
US5901520A (en) * 1995-07-11 1999-05-11 Abdul-Baki; Assad Interlocking building blocks
CN201593266U (zh) * 2010-01-12 2010-09-29 杨小平 异形砌块
CN201883573U (zh) * 2010-08-08 2011-06-29 路石科 一种组合式墙体结构
CN103526871A (zh) * 2013-11-01 2014-01-22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高节能性自保温墙体
CN104612312A (zh) * 2015-01-26 2015-05-13 申俊云 一种“t”型砌块
CN205000536U (zh) * 2015-09-28 2016-01-27 光大国信建设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连锁扣压式组合墙砖及墙体结构
CN205399796U (zh) * 2016-03-24 2016-07-27 光大国信建设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t型连接砖及墙体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34241A (en) * 1977-07-07 1979-01-16 Energy Block Ltd. Insulated building block
CN1070711A (zh) * 1992-09-23 1993-04-07 卫龙武 抗震保温砌块及其制造
CN2880958Y (zh) * 2005-11-05 2007-03-21 张存涛 公母型空心砌块
CN102433929A (zh) * 2010-09-29 2012-05-02 史世英 一种建造房屋的新方法
CN204370662U (zh) * 2014-12-26 2015-06-03 济南大学 一种xps-发泡水泥复合自保温t形墙角砌块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74296C1 (ru) * 1993-11-22 1997-02-27 Евгений Викторович Лапин 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блок лапина е.в.
US5901520A (en) * 1995-07-11 1999-05-11 Abdul-Baki; Assad Interlocking building blocks
CN201593266U (zh) * 2010-01-12 2010-09-29 杨小平 异形砌块
CN201883573U (zh) * 2010-08-08 2011-06-29 路石科 一种组合式墙体结构
CN103526871A (zh) * 2013-11-01 2014-01-22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高节能性自保温墙体
CN104612312A (zh) * 2015-01-26 2015-05-13 申俊云 一种“t”型砌块
CN205000536U (zh) * 2015-09-28 2016-01-27 光大国信建设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连锁扣压式组合墙砖及墙体结构
CN205399796U (zh) * 2016-03-24 2016-07-27 光大国信建设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t型连接砖及墙体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35521A (zh) 2016-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35521B (zh) 一种t型连接砖及墙体结构
CN205000536U (zh) 连锁扣压式组合墙砖及墙体结构
CN202466927U (zh) 对齐式双开口小型混凝土砌块
CN205399796U (zh) 一种t型连接砖及墙体结构
CN203420442U (zh) 一种钢结构活动地板块
CN206928198U (zh) 一种复合加强型钢波纹板箱涵
CN206174233U (zh) 空腔模盒
CN212427143U (zh) 装配式格构混凝土路堤
CN207211485U (zh) 一种多孔的轻质高强烧结空心砖
CN103015291B (zh) 斜角双向锁固式人行道地砖
CN205474662U (zh) 铺路地面砖及含其的地面结构
CN206928246U (zh) 一种自锁式渠道水下护坡透水砖
CN207122044U (zh) 一种砌块砖
CN207296034U (zh) 一种施工洞接缝防开裂结构
CN207003788U (zh) 一种装配式横孔砌块
CN206319408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中的拉花x节点
CN2923872Y (zh) 子母砖及连体子母砖
AU2011334309A1 (en) Wall block, corner, and wall body
CN205012547U (zh) 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
CN209306040U (zh) 一种堆放平台
CN206562593U (zh) 一种绿格网箱生态驳岸
CN202954476U (zh) 一种混凝土砌块
CN205576939U (zh) 肋板带挂臂的新型护坡砌块
CN107939414A (zh) 一种方便定位的新型隧道砖
CN201276777Y (zh) 改进结构的抗震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18

Address after: 9 / F, ward center, 18 Jiuxianqiao East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6

Patentee after: Guangdaxi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01, block C, Oriental media center, No. 4, Guanghua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6

Patentee before: GUANGDA GUOXI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BEIJ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