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24399A - 一种含小檗碱和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小檗碱和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24399A
CN105724399A CN201610181410.XA CN201610181410A CN105724399A CN 105724399 A CN105724399 A CN 105724399A CN 201610181410 A CN201610181410 A CN 201610181410A CN 105724399 A CN105724399 A CN 1057243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rberine
fluoxastrobin
azoxystrobin
agent
pesticidal prepara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8141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宗斌
张古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e Pingcha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e Pingcha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e Pingcha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e Pingcha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8141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243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24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43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9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4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541,3-Diazines; Hydrogenated 1,3-diazin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小檗碱和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由有效成分为小檗碱和嘧菌酯复配而成,所述小檗碱和嘧菌酯的质量比是1:9?9:1。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制备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微囊悬浮剂、颗粒剂或水乳剂等农药学中的常规剂型。本发明杀菌剂组合物具有高效、环境污染性小,延缓病菌抗药性产生等优点,该杀菌组合物可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的病害,尤其是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Description

一种含小檗碱和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农药组合物,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含小檗碱和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在作物整个生长过程中,面临着众多诸如病、虫、草等害物的威胁,其中病害,尤其是真菌性病害,因其种类繁多、症状复杂、传播迅速、危害严重以及复合性发生等特点使其防治难度加大,对作物产量以及品质构成巨大威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减少因真菌性病害造成的损失,化学防治是目前较为显著的手段之一,但由于长期以来,单一性、连续性、反复性等不科学用药手段已造成许多病原菌对当前使用的药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且据报道,由于这种不科学的用药手段,各种药剂的抗性产生时间逐年缩短,造成防治成本、环境成本、药剂研发成本的大幅增加。基于此现状,在现有基础上提高药物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较为经济有效的手段。
小檗碱又称黄连素。一种常见的异喹啉生物碱,分子式C20H18NO4,其结构如下:
小檗碱存在于小檗科等四个科十个属的许多植物中。1826年M.-E.夏瓦利埃和G.佩尔坦从Xanthoxylonclava树皮中首次获得。小檗碱为一种季铵生物碱。从乙醚中可析出黄色针状晶体;熔点145℃;溶于水,难溶于苯、乙醚和氯仿。主要用于治疗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肠道感染、眼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等有效。近来还发现本品有阻断α-受体,抗心律失常作用。
小檗碱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菌和弗氏、志贺氏痢疾杆菌等均有抗菌作用,并有增强白血球吞噬作用,对结核杆菌、鼠疫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大鼠的阿米巴菌也有抑制效用。小檗碱在动物身上有抗箭毒作用,并具有末梢性的降压及解热作用。小檗碱的盐酸盐(俗称盐酸黄连素)已广泛用于治疗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对肺结核、猩红热、急性扁桃腺炎和呼吸道感染也有一定疗效。中医常用黄连、黄柏、三颗针及十大功劳等作清热解毒药物,其中主要有效成分即小檗碱。
嘧菌酯(Azoxystrobin)属于新型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士壤处理。它对几乎所有真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瘸、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且与目前已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用于谷物、水稻、葡萄、马铃薯、蔬菜、果树及其它作物,对这些作物安全。
嘧菌酯在全世界范围内用作种子处理剂和叶面喷雾,杀菌谱广,不仅活性高,而且持效期长。嘧菌酯主要用于防治小麦、水稻、花生、蔬菜、香蕉、苹果、梨以及玉米高粱等作物上的多种真菌病害,其在全球50多个国家的60多种作物上取得登记并广泛应用。该品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不仅防效好,而且具有抗倒伏,增产作用明显等特点对病菌的作用机制为抑制其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去甲基化,使得病菌无法形成细胞膜,从而杀死病菌。
将不同农药的有效成分组合制成农药,是目前开发和研制新农药以及防治农业上抗性病菌的一种有效和快捷的方式。不同品种的农药混合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能够明显提高实际防治效果,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大大地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速度,是综合防治病害的重要手段。
增效杀菌组合物不仅可以大大提高防效,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避免植物病原菌产生抗性和延缓抗性的产生速度,是解决当前农药单用时抗性和成本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开发对植物病害有增效作用的杀菌组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单一杀菌剂存在的药剂用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病菌抗性产生速度快等缺点而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的含小檗碱和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在最佳比例下,组合物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在保证最优防效下减少药剂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并有益于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小檗碱和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由有效成分为小檗碱和嘧菌酯复配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小檗碱和嘧菌酯的质量比是1:9-9: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的农药制剂,所述小檗碱和嘧菌酯的质量占农药制剂总质量的1-90%,余量为农药上可接受的辅助成分助剂、溶剂或填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农药制剂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微囊悬浮剂、颗粒剂或水乳剂。
所述的农药制剂中使用的助剂包括溶剂、分散剂、乳化剂、稳定剂、防冻剂、成膜剂、润湿剂等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试验确定。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水稻、小麦、蔬菜、果树的等作物上的多种病害中应用,尤其适用于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害。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亦可按普通的方法施用,如浇注、喷雾、散布,其施用量随天气条件或作物状态变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由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有效成分组成,混配后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菌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了防治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克服和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2.本发明组合物药剂混配减少了用药量,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3.本发明的所提供的杀菌组合物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菌引起的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筛选试验,发现小檗碱与嘧菌酯复配组合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菌具有显著地协同增效作用,而不仅仅是两种药剂的简单相加,这从以下生物测定实例可以清楚看出。
生物测定实例1:小檗碱与嘧菌酯复配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采自田间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试验方法:将供试药剂配成一定浓度的母液,再按设定的比例以水稀释配制成5-6个浓度,设清水为对照,分别加入含病菌浓度为1×107cfu/mL的NB培养液中,于28℃,130r/m的恒温摇床内,培养24小时后,利用紫外分光光度仪在60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按公式2-3计算抑菌率。将药剂浓度转化为对数,抑菌率转化为几率值进行线性回归,计算毒力回归方程和EC50值(HalfMaximalEffectiveConcentration,EC50)。
本试验参考陈立等(2000)对农药复配最佳增效配方筛选的办法进行。
首先,用共毒因子法对大量复配组合进行增效作用的定性筛选。假设经毒力测定A、B两单剂的抑菌中浓度分别为a和b,则用共毒因子法评价A+B混剂的增效作用时选择9个配比,这9个配比即为等效线法中相加效应线的十等分点,可表示为a/9b、2a/8b、3a/7b、4a/6b、5a/5b、6a/4b、7a/3b、8a/2b、9a/b。按相对应的浓度梯度顺序将A、B两单剂按一定的体积比1:9、1:4、3:7、2:3、1:1、3:2、7:3、4:1、9:1混合,得全部配比混剂的浓度梯度。通过OD值法测出各配比浓度梯度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抑制作用,找出抑菌配伍较好的进入下一步筛选。
对有增效作用的复配组合,再用孙云沛法进行定量分析,所得结果根据Sun&Johnson法求出共毒系数及增效倍数。
处理方法为:将单剂和混剂的浓度转化为对数,抑菌率转化为几率值进行线性回归,求出EC50值。
混配剂的共毒系数(CTC),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混配剂共毒系数(CTC)=[实测混剂毒力指数(ATI)/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的EC50/供试药剂的EC50)×100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A剂毒力指数×A剂在混配中的含量(%)+B剂毒力指数×B剂在混配中的含量(%)
混剂的共毒系数(CTC)≧120,为增效作用;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毒力测定结果见下表1。
表1小檗碱与嘧菌酯复配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处理 EC50(μg/ml) ATI TTI CTC
小檗碱 1.92 100.00 —— ——
嘧菌酯 4.21 45.61 —— ——
小檗碱1:嘧菌酯9 2.49 77.11 51.05 151.06
小檗碱2:嘧菌酯8 2.42 79.34 56.48 140.46
小檗碱3:嘧菌酯7 2.36 81.36 61.92 131.38
小檗碱4:嘧菌酯6 2.23 86.10 67.36 127.81
小檗碱1:嘧菌酯1 2.12 90.57 72.80 124.40
小檗碱6:嘧菌酯4 1.72 111.63 78.24 142.67
小檗碱7:嘧菌酯3 1.52 126.32 83.68 150.95
小檗碱8:嘧菌酯2 1.25 153.60 89.12 172.35
小檗碱9:嘧菌酯1 1.55 123.87 94.56 131.00
如表1所示,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小檗碱与嘧菌酯的质量比在1:9-9:1范围内,共毒系数均大于120,即该组合物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菌的生物活性均表现为增效作用。
本发明的杀真菌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比较好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微囊悬浮剂、颗粒剂或水乳剂。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所有配方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本发明组合物各制剂的加工工艺均为现有技术,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有所变化。
实施例1:1%小檗碱﹒嘧菌酯颗粒剂
在小檗碱和嘧菌酯中加入二甲苯,然后将它们充分搅拌,使它们完全溶解;在搅拌下,向体系中缓慢加入丙二醇,充分搅拌30分钟,使它们完全溶解,形成稳定的溶液。
先将12-60目的沸石加入混合机内,再将上述稳定的溶液加入其中,混合30分钟,经筛选、检测合格后即可得到1%的小檗碱﹒嘧菌酯颗粒剂。
实施例2:10%小檗碱﹒嘧菌酯微囊悬浮剂
将丙硫菌酯2%,嘧菌酯8%,溶解于5%二甲苯中,再抽入磷酸三丁酯0.3%,羧甲基纤维素2.4%,海藻酸钠2.7%,在高剪切釜中高速剪切30分钟,加入20%脲醛树脂预聚体,2000转/分搅拌下升温固化60分钟,之后加入去离子水,4.5%二萘基甲烷二磺酸钠,1.8%膨润土,搅拌均匀即可得10%小檗碱·嘧菌酯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3:16%小檗碱﹒嘧菌酯水乳剂
将上述配方中原药、溶剂、助溶剂乳化剂溶解成均匀油相;将部分水、防冻剂、消泡剂等农药助剂混合在一起形成均匀的水相,油相加入水相在剪切机中进行高速剪切,并加入剩余的水,剪切30分钟,混合均匀。即制成16%小檗碱﹒嘧菌酯水乳剂。
实施例4:21%小檗碱﹒嘧菌酯悬浮剂
将活性成分、分散剂、增稠剂、润湿剂、抗冻剂和水等个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高速剪切后得到21%小檗碱﹒嘧菌酯悬浮剂。
实施例5:60%小檗碱﹒嘧菌酯可湿性粉剂
将活性成分及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得到60%小檗碱﹒嘧菌酯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6:90%小檗碱﹒嘧菌酯水分散粒剂
将活性成分及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得到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粒,经干燥筛分后得到90%小檗碱﹒嘧菌酯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7:55%小檗碱﹒嘧菌酯可湿性粉剂
将活性成分及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得到55%小檗碱﹒嘧菌酯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8:21%小檗碱﹒嘧菌酯微囊悬浮剂
将丙硫菌酯20%,嘧菌酯1%,溶解于5%二甲苯中,再抽入磷酸三丁酯0.3%,羧甲基纤维素2.4%,海藻酸钠2.7%,在高剪切釜中高速剪切30分钟,加入20%脲醛树脂预聚体,2000转/分搅拌下升温固化60分钟,之后加入去离子水,4.5%二萘基甲烷二磺酸钠,1.8%膨润土,搅拌均匀即可得21%小檗碱·嘧菌酯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9:41%小檗碱﹒嘧菌酯水分散粒剂
将活性成分及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得到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粒,经干燥筛分后得到41%小檗碱﹒嘧菌酯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0:61%小檗碱﹒嘧菌酯水分散粒剂
将活性成分及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得到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粒,经干燥筛分后得到61%小檗碱﹒嘧菌酯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1:81%小檗碱﹒嘧菌酯可湿性粉剂
将活性成分及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得到81%小檗碱﹒嘧菌酯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12:6%小檗碱﹒嘧菌酯颗粒剂
在小檗碱和嘧菌酯中加入二甲苯,然后将它们充分搅拌,使它们完全溶解;在搅拌下,向体系中缓慢加入丙二醇,充分搅拌30分钟,使它们完全溶解,形成稳定的溶液。
先将12-60目的沸石加入混合机内,再将上述稳定的溶液加入其中,混合30分钟,经筛选、检测合格后即可得到6%的小檗碱﹒嘧菌酯颗粒剂。
实施例13:70%小檗碱﹒嘧菌酯水分散粒剂
将活性成分及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得到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粒,经干燥筛分后得到70%小檗碱﹒嘧菌酯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4:30%小檗碱﹒嘧菌酯悬浮剂
将活性成分、分散剂、增稠剂、润湿剂、抗冻剂和水等个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高速剪切后得到30%小檗碱﹒嘧菌酯悬浮剂。
实施例15:25%小檗碱﹒嘧菌酯水乳剂
将上述配方中原药、溶剂、助溶剂乳化剂溶解成均匀油相;将部分水、防冻剂、消泡剂等农药助剂混合在一起形成均匀的水相,油相加入水相在剪切机中进行高速剪切,并加入剩余的水,剪切30分钟,混合均匀。即制成25%小檗碱﹒嘧菌酯水乳剂。
实施例15:1%小檗碱﹒嘧菌酯微乳剂
将原药溶于有机溶剂及助溶剂中,待溶解完全后,加入乳化剂,搅拌均匀,使之形成均一的混合体系,然后向体系中滴加水相,搅拌形成透明的W/O型微乳,再于55℃条件下水浴搅拌,使之形成O/W型微乳,即制成1%小檗碱﹒嘧菌酯微乳剂。
田间药效实施例1:1%小檗碱·嘧菌酯微乳剂(7:3)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
以农药单剂1%小檗碱微乳剂和43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作为比较,对照药剂为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将实施例15所制备的1%小檗碱·嘧菌酯微乳剂(7:3)施药处理,于15d后调查防治效果,结果见表2。
表21%小檗碱·嘧菌酯微乳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
从表2可以看出,复配剂在0.5g/L时的防治效果最好,但与0.05g/L的防效相当;复配剂0.05g/L的防效与对照药剂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0.44g/L的防效相当,且显著高于嘧菌酯单剂的防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混配后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了防治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克服和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商业前景。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5)

1.一种含小檗碱和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有效成分为小檗碱和嘧菌酯复配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檗碱和嘧菌酯的质量比是1:9-9:1。
3.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的杀菌组合物的农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檗碱和嘧菌酯的质量占农药制剂总质量的1-90%,余量为农药上可接受的辅助成分助剂、溶剂或填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制剂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微囊悬浮剂、颗粒剂或水乳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农药制剂在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中的用途。
CN201610181410.XA 2016-03-28 2016-03-28 一种含小檗碱和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Pending CN1057243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81410.XA CN105724399A (zh) 2016-03-28 2016-03-28 一种含小檗碱和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81410.XA CN105724399A (zh) 2016-03-28 2016-03-28 一种含小檗碱和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24399A true CN105724399A (zh) 2016-07-06

Family

ID=56252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81410.XA Pending CN105724399A (zh) 2016-03-28 2016-03-28 一种含小檗碱和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24399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8525A (zh) * 2016-11-03 2017-03-29 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 小檗碱多囊壁厚度微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62376A (zh) * 2017-04-14 2017-07-21 田德远 一种含肟菌酯和小檗碱的杀菌组合物
CN107079915A (zh) * 2017-04-28 2017-08-22 佛山市瑞生通科技有限公司 含有氟嘧菌酯和小檗碱的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CN108294025A (zh) * 2018-04-16 2018-07-20 合肥红佳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含小檗碱和苯噻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11184010A (zh) * 2020-01-19 2020-05-22 广西大学 一种含有小檗碱的农药组合物
CN112970771A (zh) * 2018-06-04 2021-06-18 中国农业大学 小檗碱在植物灰霉病防治中作为杀菌增效剂的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4440A (en) * 1989-02-10 1993-11-23 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Plc Fungicides
CN104396980A (zh) * 2014-10-24 2015-03-11 北京富力特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含吡唑醚菌酯的杀菌剂及其应用
CN105104392A (zh) * 2015-08-28 2015-12-02 天峨县平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小檗碱和戊唑醇的杀菌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4440A (en) * 1989-02-10 1993-11-23 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Plc Fungicides
CN104396980A (zh) * 2014-10-24 2015-03-11 北京富力特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含吡唑醚菌酯的杀菌剂及其应用
CN105104392A (zh) * 2015-08-28 2015-12-02 天峨县平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小檗碱和戊唑醇的杀菌组合物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8525A (zh) * 2016-11-03 2017-03-29 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 小檗碱多囊壁厚度微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62376A (zh) * 2017-04-14 2017-07-21 田德远 一种含肟菌酯和小檗碱的杀菌组合物
CN107079915A (zh) * 2017-04-28 2017-08-22 佛山市瑞生通科技有限公司 含有氟嘧菌酯和小檗碱的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CN108294025A (zh) * 2018-04-16 2018-07-20 合肥红佳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含小檗碱和苯噻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8294025B (zh) * 2018-04-16 2021-02-12 安徽古尔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小檗碱和苯噻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12970771A (zh) * 2018-06-04 2021-06-18 中国农业大学 小檗碱在植物灰霉病防治中作为杀菌增效剂的应用
CN111184010A (zh) * 2020-01-19 2020-05-22 广西大学 一种含有小檗碱的农药组合物
CN111184010B (zh) * 2020-01-19 2021-09-10 广西大学 一种含有小檗碱的农药组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04392B (zh) 一种含小檗碱和戊唑醇的杀菌组合物
CN105724399A (zh) 一种含小檗碱和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3385251B (zh) 一种含吡丙醚的杀虫组合物
CN105104391B (zh) 一种含小檗碱和喹啉铜的杀菌组合物
CN101642117A (zh) 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虫组合物
CN103444729A (zh) 一种杀菌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322558A (zh)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115845B (zh) 一种含氟苯虫酰胺的高效农药组合物
CN101406192A (zh) 一种复配杀螨剂及其应用
CN107006496A (zh) 一种含春雷霉素和小檗碱的杀菌组合物
CN107410335A (zh) 一种含噻呋酰胺和小檗碱的杀菌组合物
CN107439551A (zh) 含春雷霉素和松脂酸铜的杀菌组合物
CN107258800A (zh) 一种含有阿维菌素B2a的农药组合物
CN107136102A (zh) 一种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杀菌组合物
CN104982436A (zh) 一种含杀螺胺和新烟碱类农药的杀虫组合物
CN104542630A (zh) 一种含有噻唑锌和噻霉酮的杀菌组合物
CN106857582A (zh) 一种含四霉素的农药组合物
CN106417330A (zh) 一种含环溴虫酰胺和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7212012A (zh) 一种水稻杀菌组合物
CN105831132A (zh) 一种含苯噻菌酯和氟醚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4585216B (zh) 一种含嘧螨胺的杀螨组合物
CN103478152B (zh) 一种含咪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
CN107006497A (zh) 一种含螺环菌胺和小檗碱的杀菌组合物
CN105309441B (zh) 含有腈吡螨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在防治害螨上的用途
CN105794859A (zh) 一种含耳霉菌素与生物源类的杀虫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