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21589B - 终端设备及其文件接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及其文件接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21589B
CN105721589B CN201610105797.0A CN201610105797A CN105721589B CN 105721589 B CN105721589 B CN 105721589B CN 201610105797 A CN201610105797 A CN 201610105797A CN 105721589 B CN105721589 B CN 1057215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terminal device
condition
user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057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21589A (zh
Inventor
张超
王高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057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21589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110359426.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31080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21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15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21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15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文件接收方法及使用所述文件接收方法的终端设备。所述文件接收方法包括:接收条件设定输入;基于所述条件设定输入,生成自动接收条件;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请求;依据所接收的文件共享请求,生成文件属性信息;在所述文件属性信息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的情况下,自动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文件传输连接,并自动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文件,其中,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文件传输连接之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才开始发送所述文件。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及其文件接收方法
本申请是2011年11月14日向中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申请号为201110359426.2、发明名称为“终端设备及其文件接收方法”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在此通过引用并入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设备的文件共享与接收,并且具体地涉及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文件接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内容分享大都是由分享者发起内容的分享,分享者主动将个人的某一部分内容分享给指定的一个人或一群人,并等待接受者确认接收该内容分享。
然而,当我们(索要者)需要主动索要某些内容时,往往需要先向愿意分享的人(分享者)发出索要邀请,在分享者主动确认可以进行内容分享时,分享者再将内容分享给索要者。在上述内容分享过程中,常常遇到索要者和分享者的时间不统一的情况,即,索要者和分享者没有同时在线(即,分别正在操作他们各自的终端设备),因此,整个分享过程步骤繁杂且耗时长。
因此,需要一种内容接收方法及其实现该内容接收方法的终端设备,其在简化上述内容分享与接收的过程的同时,保证能够接收希望接收的内容共享。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方面提出了本发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文件接收方法通过在第一终端设备处设定自动接收条件,而在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文件共享请求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时自动进行文件接收,这简化了第一终端设备处用户的操作,并且也保证了:在第二终端设备发出文件共享请求时,即使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不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旁或者无暇确认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请求(仅需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登录了文件共享工具即可),也能够及时地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期望接收的文件。结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文件接收方法可以不需要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和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同时操作他们各自的终端设备。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文件接收方法,用于一第一终端设备,包括:接收条件设定输入;基于所述条件设定输入,生成自动接收条件;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请求;依据所接收的文件共享请求,生成文件属性信息;在所述文件属性信息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的情况下,自动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文件传输连接,并自动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文件,其中,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文件传输连接之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才开始发送所述文件。
有利地,在所述文件接收方法中,在所述文件属性信息不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的情况下,拒绝所述文件共享请求、或者等待用户手动处理所述文件共享请求。
有利地,在所述文件接收方法中,在所述文件属性信息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并维持端到端通信连接,从而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实时数据传输。
有利地,在所述文件接收方法中,所述接收条件设定输入包括:接收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请求文件的用户输入,将所述用户输入作为条件设定输入;以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出索要请求,请求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请求的文件。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输入部件,用于接收条件设定输入并且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请求;条件设定部件,用于基于所述条件设定输入生成自动接收条件;属性生成部件,用于依据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的文件共享请求生成文件属性信息;判定部件,用于确定所述文件属性信息是否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以及接收响应部件,用于在所述文件属性信息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的情况下自动在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文件传输连接,其中,所述输入部件在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文件传输连接之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文件,以及在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文件传输连接之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才开始发送所述文件。
有利地,所述接收响应部件还在所述文件属性信息不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的情况下拒绝所述文件共享请求、或者等待用户手动处理所述文件共享请求。
有利地,所述输入部件包括第一输入部件和第二输入部件,并且所述第二输入部件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请求。
在所述文件属性信息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输入部件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并维持端到端通信连接,从而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输入部件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实时数据传输。
有利地,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输出部件,并且所述输入部件包括第一输入部件和第二输入部件。所述第一输入部件接收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请求文件的用户输入,将所述用户输入作为条件设定输入;以及所述输出部件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出索要请求,以请求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请求的文件。
有利地,所述条件设定输入为文本形式、语音形式、或文本与语音的组合形式。
有利地,所述文件属性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文件的发送方、文件类型、文件大小、文件数量、文件建立时间、以及文件的共享请求时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文件接收方法和终端设备,通过在所述终端设备上设定自动接收条件,无论是否从所述终端设备发出索要请求,只要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文件共享请求,就可以根据所述自动接收条件自动判断是否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要发送/共享的文件,并在确定接收的情况下自动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要发送/共享的文件。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文件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文件接收方法的其它操作;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文件接收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文件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文件接收方法和终端设备。
首先,参考图1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文件接收方法100,其应用于一第一终端设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文件接收方法100在步骤S101开始。
在步骤S110,接收条件设定输入。
可以在第一终端设备处由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进行条件设定输入;或者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和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的对话来进行条件设定输入。
作为在第一终端设备处由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进行条件设定输入的一个示例,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可以直接进行条件设定输入,条件设定输入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发送者、文件类型、文件数量、发送时间、文件大小、文件建立时间等等。例如,发送者为Michael(例如,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在登录文件共享工具时所用的用户名、或者第二终端设备在登录文件共享工具时所用的设备名称),文件类型为pdf文件、文件数量为2。所述文件共享工具可以是因特网聊天工具(例如,MSN、QQ等)、局域网聊天工具、手机聊天工具等等。此外,还可以设定自动保存路径。有利地,还可以根据所设定的条件设定输入向Michael(第二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在登录文件共享工具时所用的设备名称)或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在登录文件共享工具时所用的用户名))发出索要请求,以便请求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请求的文件(文件类型为pdf文件、文件数量为2)。
作为在第一终端设备处由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进行条件设定输入的另一示例,在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通过网络进行对话的情况下,例如,利用因特网聊天工具通过因特网进行对话,利用局域网聊天工具通过局域网进行对话,利用手机聊天工具通过3G网络进行对话等等,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向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发出文件索要请求,例如,通过语音或文字发出“你把我们上次爬山的照片发给我吧”、“你把你写好的文档发给我吧”、“把我们上课的录音发给我吧”等等。
替代地,作为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和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的对话来进行条件设定输入的示例,在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通过网络进行对话的情况下,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可以在发送文件之前通过语音或文字向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发出文件接收询问“要不要我把我们上次爬山的照片发给你”、“我把我准备的文档发给你吧”、“我把我们上课的录音发给你吧”等等,在第一终端的用户确认该文件接收询问时,通过语音或文字向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发出确认应答“好吧”、“OK”等。
然后,在步骤S120,基于所述条件设定输入,生成自动接收条件。自动接收条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属性:发送者、文件类型、文件数量、发送时间、文件大小、文件建立时间等等。
在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直接进行条件设定输入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条件设定输入来生成自动接收条件。例如,发送者为abc(特定用户的用户名),文件类型为JPEG照片文件,文件数量为3,文件建立时间为2011年11月1日-10日,文件大小为5M以下。除此之外,发送者还可以通过特定终端设备的地址或设备名称来指定。
另外,在通过语音对话或文字对话“你把我们上次爬山的照片发给我吧”进行条件设定输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需要对所接收的条件设定输入进行语义分析(在语音对话的情况下需要先进行语音识别,然后再进行语义分析),然后根据语义分析的结果生成自动接收条件,例如,发送者为当前对话的对方(例如,特定终端设备(通过终端设备的地址等来标识)、或者特定用户(通过用户名或用户昵称等来标识))、文件类型为照片(可以包括各种照片格式,例如JPEG、JPG等)、文件数量为不限或其它默认设置。
在通过语音对话或文字对话“你把你写好的文档发给我吧”进行条件设定输入的情况下,所生成的自动接收条件可以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发送者为当前对话的对方(例如,特定终端设备(通过终端设备的地址等来标识)、或者特定用户(通过用户名或用户昵称等来标识))、文件类型为文档(可以包括各种文档格式,例如txt、doc、docx、pdf、ppt等)、文件数量为一个或其它默认设置。
替代地,在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在发送文件之前通过语音或文字向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发出文件接收询问“要不要我把我们上次爬山的照片发给你”的情况下,在第一终端的用户确认该文件接收询问并通过语音或文字向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发出应答“你挑10张取景较好的照片发给我”之后,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和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之间的上述交互来生成自动接收条件,具体地,对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和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的交互进行语义分析,并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的文件接收询问“要不要我把我们上次爬山的照片发给你”以及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的应答“你挑10张取景较好的照片给我”生成自动接收条件。所生成的自动接收条件可以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发送者为当前对话的对方、文件类型为照片(可以包括各种照片格式,例如JPEG、JPG等)、文件数量为10。
然后,在步骤S130,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请求。所述文件共享请求可以简单地为通过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文件所生成的文件共享请求,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通常情况下,在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文件时,在第一终端设备上会产生并显示询问对话框以询问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是否接收从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文件。仅在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确认接收从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到文件的情况下,才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要发送的文件。
然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文件接收方法100简化了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的操作,并且保证了即使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不在第一终端设备旁并执行确认接收的情况下也能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期望的文件。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文件接收方法100的步骤S140,依据所接收的文件共享请求,生成共享文件的文件属性信息。所述文件属性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文件的发送方、文件类型、文件大小、文件建立时间等等。
然后,在步骤S150,在所述文件属性信息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的情况下,自动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文件传输连接,并自动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文件。
应注意,只有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文件传输连接之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才开始发送所述文件。因此,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不需要将其要发送的文件先全部发送到一外部服务器,然后再由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从所述外部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所发送的文件。有利地,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并维持端到端通信连接,从而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实时数据传输。所述实时数据传输可以例如表现为:所述文件被分割为多个数据单位,顺序传送每个数据单位,在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一个数据单位之后,才从第二终端设备开始传输下一个数据单位。
最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文件接收方法100在步骤S199结束。
尽管在上面描述了一个条件设定输入,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存储多个条件设定输入。
另一方面,在所述文件属性信息不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拒绝所述文件共享请求、或者可以等待用户手动处理所述文件共享请求。
接下来,将参考图2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文件接收方法100在所述文件属性信息不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的情况下的示例操作。
在步骤S210,确定所述文件属性信息不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例如,文件类型与所述自动接收条件中的文件类型不同,或者已经从该发送者接收了与所述自动接收条件中的文件数量相同数量的文件(即,当前的文件已经超出了所述自动接收条件中的文件数量所限定的数量范围)。
在步骤S220,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当前是否处于有空状态。所述有空状态可以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已经登录了文件共享工具并且没有隐身、离开、忙碌或显示为脱机状态,或者所述有空状态可以被理解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已经登录了文件共享工具,并且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可以看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已经登录了文件共享工具并且没有处于包括离开、外出等不在计算机旁的状态或者处于包括工作中、会议中等忙碌状态。
在步骤S220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没有处于有空状态的情况下,在步骤S230,向发出所述文件共享请求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发出用于拒绝所述文件共享请求的拒绝响应。
另一方面,在步骤S220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处于有空状态的情况下,在步骤S240,输出询问消息以询问用户是否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发出的所述文件共享请求。
然后,在步骤S250,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对于所述询问消息的应答输入。接下来,在步骤S260,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的应答输入是否指示接收所述文件共享请求。
在步骤S260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接收所述文件共享请求的情况下,进行到步骤S270以接受所述文件共享请求并接收文件。反之,进行到步骤S230,向发出所述文件共享请求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发出用于拒绝所述文件共享请求的拒绝响应。
图3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300的示例性框图。所述终端设备可以例如被实现为个人计算机、上网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等。
终端设备300包括输入部件310、条件设定部件320、属性生成部件330、判定部件340、接收响应部件350、以及存储部件360。
所述输入部件310用于接收条件设定输入,并且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请求。
作为示例,所述输入部件310一方面可以包括语音输入部件、键盘输入部件、触摸屏输入部件、手写输入部件等用于由终端设备的用户自己进行条件设定输入的部件,并且另一方面可以包括用于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输入的网络输入部件。
条件设定部件320用于基于所述条件设定输入生成自动接收条件。例如,所述条件设定部件320可以包括语音识别部件、语义分析部件等,并且根据语义分析的结果来生成自动接收条件。如前所述,所述自动接收条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属性:发送者、文件类型、文件数量、发送时间、文件大小、文件建立时间等等。
属性生成部件330用于依据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的文件共享请求来生成文件属性信息。如前所述,所述文件属性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属性:发送者、文件类型、发送时间、文件大小、文件建立时间等等。
判定部件340用于确定所述文件属性信息是否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
接收响应部件350用于在所述文件属性信息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的情况下自动在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文件传输连接。
在所述接收响应部件350自动在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了文件传输连接之后,所述输入部件310中的网络输入部件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文件,在所述存储部件360中存储所接收到的文件。
如上所述,在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文件传输连接之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才开始发送所述文件。
另一方面,在所述文件属性信息不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的情况下,接收响应部件350用于自动拒绝所述文件共享请求、或者可以等待用户手动处理所述文件共享请求。
下面将结合两个具体实施例来描述终端设备300的操作。
第一实施例
终端设备300包括第一输入部件、第二输入部件、条件设定部件320、属性生成部件330、判定部件340、接收响应部件350、以及存储部件360。
在步骤S410,通过所述第一输入部件来接收条件设定输入。
所述第一输入部件用于接收该终端设备300的用户进行的条件设定输入,并且可以包括语音输入部件、键盘输入部件、触摸屏输入部件、手写输入部件等。
终端设备300的用户可以利用所述第一输入部件通过语音或文字来直接输入发送者、文件类型、文件数量、发送时间、文件大小、文件建立时间等等来进行条件设定输入。例如,用户输入:发送者为Michael,文件类型为JPEG格式,文件数量为5。
替代地,终端设备300的用户可以在通过网络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Michael)进行对话的情况下通过语音或文字发出文件索要请求,例如,“你从我们上次爬山的照片中选出5张发给我吧”。
在步骤S420,条件设定部件330生成自动接收条件。
例如,条件设定部件320根据用户输入的发送者为Michael、文件类型为JPEG格式、以及文件数量为5生成自动接收条件。所述自动接收条件可以包括:发送者为Michael、文件类型为照片格式、以及文件数量为5。
替代地,所述条件设定部件320可以包括语音识别部件(在文字输入的情况下不需要语音识别部件)、语义分析部件等,并且通过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输入的文件索要请求“你从我们上次爬山的照片中选出5张发给我吧”进行语音识别(在文字输入的情况下省略语音识别)和语义分析来生成自动接收条件。所述自动接收条件可以包括:发送者为Michael(例如,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在登录文件共享工具时所用的用户名、或者第二终端设备在登录文件共享工具时所用的设备名称)、文件类型为照片格式、以及文件数量为5。
在步骤S430,通过第二输入部件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请求。所述第二输入部件包括用于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输入的网络输入部件。
在步骤S440,属性生成部件330用于依据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的文件共享请求来生成文件属性信息。所述文件属性信息可以包括:发送者、文件类型等。例如,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Catherine)向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发出的文件共享请求指示文件类型为doc格式时,所生成的文件属性信息可以包括:发送者为Catherine,文件类型为doc格式。再例如,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Michael)向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发出的文件共享请求指示文件类型为JPEG格式时,所生成的文件属性信息可以包括:发送者为Michael,文件类型为JPEG照片格式。
在步骤S445,判定部件340用于确定所述文件属性信息是否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
在判定部件340确定所述文件属性信息(例如,发送者为Michael,文件类型为JPEG照片格式)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的情况下,在步骤S450,接收响应部件350用于自动在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文件传输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输入部件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文件。在所述存储部件360中存储所接收的文件。所述接收响应部件350可以简单地接受所述文件共享请求以建立文件传输连接,或者还可以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接收响应。应注意,在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文件传输连接之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才开始发送所述文件。
在步骤S460,将所述自动接收条件中的文件数量减一。
有利地,在所述自动接收条件中的文件数量被减至零之后,删除该自动接收条件。替代地,在所述自动接收条件中的文件数量被减至零之后,仍保留该自动接收条件,然而即使再从所述发送者Michael接收到JPEG格式的文件,也判定为不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
在判定部件340确定所述文件属性信息(例如,发送者为Catherine,文件类型为doc格式)不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转到图2的处理,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如上所述,不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可以包括:发送者不匹配、文件类型不匹配、文件数量超出、文件大小不符合要求等等。
第二实施例
终端设备300包括第一输入部件、第二输入部件、条件设定部件320、属性生成部件330、判定部件340、接收响应部件350、以及存储部件360。
下面结合图5来描述第二实施例的操作。
在步骤S510,通过所述第一输入部件和第二输入部件的组合来接收条件设定输入。
通过所述第二输入部件接收从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Michael)发出的文件接收询问“要不要我把我们上次爬山的照片发给你”,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通过所述第一输入部件输入语音或文字以作出确认应答“你挑10张发给我”并将该确认应答发给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
在此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输入部件接收的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文件接收询问以及所述第一输入部件接收的来自所述终端设备300的用户的确认应答两者,来接收条件设定输入。所述条件设定输入可以包括:发送者为Michael,文件类型为照片,文件数量为10。
在步骤S520,条件设定部件320生成自动接收条件。例如,所生成的自动接收条件可以包括:发送者为Michael,文件类型为照片,文件数量为10。
在步骤S530,通过第二输入部件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请求。所述第二输入部件包括用于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输入的网络输入部件。
在步骤S540,属性生成部件330用于依据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的文件共享请求来生成文件属性信息。例如,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Catherine)向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发出的文件共享请求指示文件类型为doc格式时,所生成的文件属性信息可以包括:发送者为Catherine,文件类型为doc格式。再例如,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Michael)向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发出的文件共享请求指示文件类型为JPEG格式时,所生成的文件属性信息可以包括:发送者为Michael,文件类型为JPEG照片格式。
在步骤S545,判定部件340用于确定所述文件属性信息是否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
在判定部件340确定所述文件属性信息(例如,发送者为Michael,文件类型为JPEG照片格式)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的情况下,在步骤S550,接收响应部件350用于自动在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文件传输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输入部件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文件。在所述存储部件360中存储所接收的文件。如上所述,在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文件传输连接之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才开始发送所述文件。
在步骤S560,累加所接收的符合所述自动接收条件的文件的数量。
有利地,在步骤S545,判定部件340除了依据所述自动接收条件来检验所述文件属性信息之外,还需要考虑所累加的已接收的符合所述自动接收条件的文件的数量。也就是说,只有在所述累加数量小于所述自动接收条件中的文件数量时,才可能判定出文件属性信息符合所述自动接收条件。
在判定部件340确定所述文件属性信息(例如,发送者为Catherine,文件类型为doc格式)不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转到图2的处理,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文件接收方法及终端设备通过在所述终端设备处设定自动接收条件,无论是否向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了文件索要,只要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文件共享请求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就自动进行文件接收,这简化了第一终端设备处用户的操作,并且也使得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不能及时响应所述文件共享请求的情况下能够顺利地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要发送的文件,避免了需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实时确认接收的情况。
应当理解,可以以硬件、软件、固件、专用处理器或它们的组合的各种形式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文件接收方法及终端设备。给出这里的描述,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能够想到本发明的这些和类似的实现或配置。
尽管在这里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所述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中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做出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变化。

Claims (8)

1.一种文件接收方法,用于一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条件设定输入,其中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和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的对话来进行条件设定输入;
基于所述条件设定输入以进行语义分析,生成自动接收条件;
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请求;
依据所接收的文件共享请求,生成文件属性信息;
在所述文件属性信息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的情况下,自动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文件传输连接,并自动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文件,
其中,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文件传输连接之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才开始发送所述文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接收方法,其中,在所述文件属性信息不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的情况下,拒绝所述文件共享请求、或者等待用户手动处理所述文件共享请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接收方法,其中,在所述文件属性信息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并维持端到端通信连接,从而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实时数据传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接收方法,其中,所述文件属性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文件的发送方、文件类型、文件大小、文件数量、文件建立时间、以及文件的共享请求时间。
5.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输入部件,用于接收条件设定输入并且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请求,其中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和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的对话来进行条件设定输入;
条件设定部件,用于基于所述条件设定输入以进行语义分析生成自动接收条件;
属性生成部件,用于依据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的文件共享请求生成文件属性信息;
判定部件,用于确定所述文件属性信息是否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以及
接收响应部件,用于在所述文件属性信息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的情况下自动在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文件传输连接,
其中,所述输入部件在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文件传输连接之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文件,以及
在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文件传输连接之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才开始发送所述文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接收响应部件还在所述文件属性信息不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的情况下拒绝所述文件共享请求、或者等待用户手动处理所述文件共享请求。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输入部件包括第一输入部件和第二输入部件,并且所述第二输入部件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文件共享请求,
在所述文件属性信息满足所述自动接收条件的情况下,在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输入部件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并维持端到端通信连接,从而在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输入部件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实时数据传输。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文件属性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文件的发送方、文件类型、文件大小、文件数量、文件建立时间、以及文件的共享请求时间。
CN201610105797.0A 2011-11-14 2011-11-14 终端设备及其文件接收方法 Active CN1057215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05797.0A CN105721589B (zh) 2011-11-14 2011-11-14 终端设备及其文件接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59426.2A CN103108007B (zh) 2011-11-14 2011-11-14 终端设备及其文件接收方法
CN201610105797.0A CN105721589B (zh) 2011-11-14 2011-11-14 终端设备及其文件接收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59426.2A Division CN103108007B (zh) 2011-11-14 2011-11-14 终端设备及其文件接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21589A CN105721589A (zh) 2016-06-29
CN105721589B true CN105721589B (zh) 2019-12-24

Family

ID=56156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05797.0A Active CN105721589B (zh) 2011-11-14 2011-11-14 终端设备及其文件接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215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4280B (zh) * 2016-10-25 2019-12-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分享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2481A (zh) * 2005-03-07 2006-09-13 美国博通公司 在蓝牙设备上共享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01227433A (zh) * 2008-02-04 2008-07-23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在网络电视业务系统中实现信息共享的方法和终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2481A (zh) * 2005-03-07 2006-09-13 美国博通公司 在蓝牙设备上共享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01227433A (zh) * 2008-02-04 2008-07-23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在网络电视业务系统中实现信息共享的方法和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为Windows Live Messenger 2009添加文件自动接收功能;王志军;《电脑迷》;20081201;第7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21589A (zh) 2016-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08946B2 (en) Retrieval of stored transmissions
US9569752B2 (en) Providing parameterized actionable communication messages via a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CN106209592B (zh) 微信客服系统及其客服服务消息交互方法
US20110173270A1 (en) Conferen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KR101077739B1 (ko) 초대받은 사람의 자동 컨퍼런스 참가를 위한 사용자 개시 초대
US831208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aring search result using messenger
US9450898B2 (en) Shared resource and session model using presence data
CN103108007B (zh) 终端设备及其文件接收方法
US20160323235A1 (en) Instant Message and Electronic Mail Portability
US20100235758A1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orting Topics within a Group
WO2009144862A1 (ja)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並びに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EP3068070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itiating network conference
WO2009074037A1 (fr) Procédé, dispositif et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instantanée
TW201012134A (en) Persisting a group in an instant messaging application
US9705689B1 (en) Integrated calendar callback feature for inviting to communication session
KR20120117979A (ko) 대화 중에 복수의 통신 양식을 전송하는 것
WO2013127163A1 (zh) 呼叫终端入会的方法和装置
EP1860907A1 (en) Broadcast system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5721589B (zh) 终端设备及其文件接收方法
US2024005655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stant serverless video chat with pre-loaded content
CN113596383B (zh) 网络会议的参会人员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
KR20030072844A (ko) 이메일 기반의 채팅 참여 유도 방법
JP4725247B2 (ja) ワークプレース提供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2804472A (zh) 网络系统、服务器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17395363A (zh) 会议终端控制方法、用户终端及会议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