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95363A - 会议终端控制方法、用户终端及会议终端 - Google Patents

会议终端控制方法、用户终端及会议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95363A
CN117395363A CN202210764009.4A CN202210764009A CN117395363A CN 117395363 A CN117395363 A CN 117395363A CN 202210764009 A CN202210764009 A CN 202210764009A CN 117395363 A CN117395363 A CN 117395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erence
terminal
server
user terminal
conferenc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640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佳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ai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ai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ai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6400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953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95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953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73Registration or de-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会议终端控制方法、用户终端及会议终端,应用于用户终端,在服务器创建会议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入会通知,响应于针对入会通知做出的入会操作,向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服务器响应于注册请求将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向服务器发送用于控制会议终端的控制指令,服务器用于将控制指令转发给会议终端,会议终端用于执行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本发明通过将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实现远程控制会议终端,参会人无需走到会议终端前进行操作,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也避免了参会人到屏幕前进行操作会对会议流程造成干扰。

Description

会议终端控制方法、用户终端及会议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会议终端控制方法、用户终端及会议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流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工作、学习的流动性的增加,企业及个人对视频通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音视频会议系统应运而生。
音视频会议系统通常包括设置在会议室中固定位置的会议终端和处于远程的其他用户终端。在使用会议终端进行视频会议时,参会人想要进行会议操作时需要走到会议终端前进行操作,而正常的开会情况是大家都做在自己的位置上,操作不方便,此外,参会人到屏幕前进行操作会对会议流程造成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会议终端控制方法、用户终端及会议终端,以实现远程控制会议终端,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也避免了参会人到屏幕前进行操作会对会议流程造成干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会议终端控制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服务器创建会议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入会通知;
响应于针对所述入会通知做出的入会操作,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所述服务器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将所述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所述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用于控制所述会议终端的控制指令,所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会议终端,所述会议终端用于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会议终端控制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创建会议,并向用户终端发送入会通知,所述用户终端响应于针对所述入会通知做出的入会操作,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
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将所述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所述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用于控制所述会议终端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会议终端,所述会议终端用于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会议终端控制方法,应用于会议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请求,所述服务器用于响应于所述创建会议请求创建会议,并发送入会通知至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入会通知做出的入会操作,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所述服务器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将所述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所述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
接收所述服务器转发的来自所述用户终端的控制指令,并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会议终端控制装置,应用于用户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入会通知接收模块,用于在服务器创建会议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入会通知;
注册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入会通知做出的入会操作,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所述服务器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将所述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所述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
控制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用于控制所述会议终端的控制指令,所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会议终端,所述会议终端用于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
第五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会议终端控制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会议创建模块,用于创建会议,并向用户终端发送入会通知,所述用户终端响应于针对所述入会通知做出的入会操作,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
注册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将所述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所述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
控制指令转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用于控制所述会议终端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会议终端,所述会议终端用于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
第六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会议终端控制装置,应用于会议终端,该装置包括:
创建会议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请求,所述服务器用于响应于所述创建会议请求创建会议,并发送入会通知至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入会通知做出的入会操作,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所述服务器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将所述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所述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
控制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转发的来自所述用户终端的控制指令,并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
第七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会议终端控制方法。
第八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会议终端控制方法。
第九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会议终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的会议终端控制方法。
第十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会议终端控制方法、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会议终端控制方法或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的会议终端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会议终端控制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在服务器创建会议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入会通知,响应于针对入会通知做出的入会操作,向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服务器响应于注册请求将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向服务器发送用于控制会议终端的控制指令,服务器用于将控制指令转发给会议终端,会议终端用于执行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本发明通过将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实现远程控制会议终端,参会人无需走到会议终端前进行操作,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也避免了参会人到屏幕前进行操作会对会议流程造成干扰。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会议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B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会议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C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与会议终端绑定的流程图;
图1D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创建会议的流程图;
图1E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状态信息同步的流程图;
图1F为一种设备状态信息同步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会议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会议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会议终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会议终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会议终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会议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一
如前文所述,在使用会议终端进行视频会议时,参会人想要进行会议操作时需要走到会议终端前进行操作,操作不够便利,且会影响会议流程。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会议终端控制方法,图1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会议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在使用会议终端进行音视频会议过程中,通过用户终端控制会议终端的情况,该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会议终端控制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配置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终端中,如图1A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在服务器创建会议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入会通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个人计算机等便携式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会议终端可以是固定设置在会议室中的大尺寸终端设备,例如,大尺寸的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用户终端、会议终端与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用户终端上可以安装第一会议客户端,第一会议客户端可以是预先安装的客户端、网页版客户端或小程序客户端等,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用户通过第一会议客户端发送注册请求至服务器,注册请求中包括用户终端的设备信息(例如,物理地址、IP地址等)。服务器基于用户终端的设备信息为用户终端分配一个唯一的终端号作为用户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并发送注册响应消息至第一会议客户端。后续过程中,用户可以采用注册的用户终端的终端号登录第一会议客户端。
会议终端上可以安装第二会议客户端,第二会议客户端可以是预先安装的客户端、网页版客户端或小程序客户端等,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用户通过第二会议客户端发送注册请求至服务器,注册请求中包括会议终端的设备信息(例如,物理地址、IP地址等)。服务器基于会议终端的设备信息为会议终端分配一个唯一的终端号作为会议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并发送注册响应消息至第二会议客户端,在第二会议客户端显示会议终端的终端号。后续过程中,用户可以采用注册的会议终端的终端号登录第二会议客户端。
示例性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会议终端可以直接向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申请,服务器响应于创建会议申请创建会议;在本发明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通过服务器控制会议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申请,服务器响应于创建会议申请创建会议,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在服务器创建会议后,服务器向用户终端发送入会通知。用户终端接收到入会通知后,在第一会议客户端的显示界面显示邀请页面。用户可以在邀请页面选择是否接受邀请。
S102、响应于针对入会通知做出的入会操作,向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服务器响应于注册请求将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
在用户在邀请页面选择接受邀请时,用户终端响应于针对入会通知做出的入会操作,向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以便将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示例性的,服务器响应于注册请求将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虚拟端点的用户终端不是参与会议的终端设备,无法接收和上传会议内容,而是作为会议终端的控制设备,仅用于控制会议终端的终端设备。
S103、向服务器发送用于控制会议终端的控制指令,服务器用于将控制指令转发给会议终端,会议终端用于执行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
在用户终端以会议终端的虚拟端点形式加入会议后,若用户想要控制会议终端,通过在第一会议客户端的控制页面执行相应的控制输入操作,用户终端响应于该控制输入操作,向服务器发送用于控制会议终端的控制指令,从而控制会议终端。具体的,用户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用于控制会议终端的控制指令,服务器将控制指令转发给会议终端,会议终端执行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示例性的,当用户想要开启会议终端的摄像头时,通过在第一会议客户端的控制页面执行开启摄像头的操作,用户终端响应于开启摄像头的操作,向服务器发送用于控制会议终端开启摄像头的控制指令。服务器将该控制指令转发给会议终端,会议终端响应于该控制指令开启摄像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会议终端控制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在服务器创建会议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入会通知,响应于针对入会通知做出的入会操作,向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服务器响应于注册请求将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向服务器发送用于控制会议终端的控制指令,服务器用于将控制指令转发给会议终端,会议终端用于执行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实现远程控制会议终端,参会人无需走到会议终端前进行操作,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也避免了参会人到屏幕前进行操作会对会议流程造成干扰。
以上是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图1B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会议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用户终端,如图1B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响应于与会议终端绑定的绑定操作向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在服务器中登记用户终端与会议终端为绑定关系。
示例性的,用户在第一会议客户端的操作界面执行与会议终端绑定的绑定操作,用户终端响应于绑定操作向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服务器响应于该绑定请求,将用户终端与会议终端登记为绑定关系。在将用户终端与会议终端登记为绑定关系之后,用户终端可以获取可被用户终端控制的设备状态列表,并进行信息同步。
图1C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与会议终端绑定的流程图,示例性的,如图1C所示,绑定请求包括用户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和会议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示例性的,如前文所述,用户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和会议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可以是用户终端和会议终端在向服务器注册时,服务器分别为用户终端和会议终端分配的终端号。用户终端响应于与会议终端绑定的绑定操作向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服务器根据会议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将绑定请求转发给对应的会议终端。会议终端的第二会议客户端的界面上会显示是否允许绑定的页面,若用户选择允许绑定,则会议终端会向服务器反馈允许绑定信息。服务器在接收到会议终端反馈的允许绑定信息后,登记用户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和会议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为绑定关系,并向用户终端发送提示绑定成功的绑定成功通知。用户终端在接收端绑定成功通知后,在第一会议客户端的界面上显示用户终端与会议终端绑定成功。
S202、获取服务器转发的来自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信息。
在用户终端与会议终端绑定成功后,会议终端向服务器上传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信息,服务器根据绑定关系,将设备状态信息转发给绑定的用户终端。示例性的,设备状态信息可以包括摄像头的开闭状态、摄像头的角度、扬声器的音量状态、显示器的背光强度等,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S203、基于设备状态信息生成可被用户终端控制的设备状态列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考虑到数据安全性的需要,并非所有设备状态均能被用户终端控制,因此,在获取到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信息后,对设备状态信息进行筛选,从中确定被用户终端控制的设备状态列表。
S204、同步设备状态列表中的设备状态信息和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信息。
在生成可被用户终端控制的设备状态列表之后,首次同步设备状态列表中的设备状态信息和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信息,使得设备状态列表中的设备状态信息和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信息保持一致,避免后续用户终端控制会议终端过程中,由于用户终端侧设备状态列表中的设备状态信息和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信息不一致导致控制逻辑混乱的问题,提高了控制准确性。
S205、基于绑定关系控制会议终端创建会议。
图1D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创建会议的流程图,示例性的,如图1D所示,当用户想要创建会议时,在第一会议客户端执行创建会议操作,用户终端响应于创建会议操作向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请求,服务器根据绑定关系将创建会议请求转发给与用户终端绑定的会议终端,会议终端响应于创建会议请求向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申请,服务器响应于创建会议申请创建会议,并向用户终端发送入会通知。
S206、在服务器创建会议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入会通知。
在服务器创建会议后,服务器向用户终端发送入会通知。用户终端接收到入会通知后,在第一会议客户端的显示界面显示邀请页面。用户可以在邀请页面选择是否接受邀请。
S207、响应于针对入会通知做出的入会操作,向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服务器响应于注册请求将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
在用户在邀请页面选择接受邀请时,用户终端响应于针对入会通知做出的入会操作,向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以便将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示例性的,服务器响应于注册请求将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虚拟端点的用户终端不是参与会议的终端设备,无法接收和上传会议内容,而是作为会议终端的控制设备,仅用于控制会议终端的终端设备。
S208、响应于邀请操作,向服务器发送入会邀请申请,服务器用于响应于入会邀请申请向其他用户终端发送入会邀请。
在用户终端以会议终端的虚拟端点形式加入会议后,若用户想要邀请其他参会人加入会议,则可以在第一会议客户端选择想要加入会议的目标用户或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终端,并向服务器发送入会邀请申请,服务器响应于入会邀请申请向其他用户终端发送入会邀请。示例性的,目标用户终端预先通过终端上安装的会议客户端在服务器上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服务器为目标用户终端分配唯一的终端号作为设备身份信息。入会邀请申请包括目标用户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服务器根据目标用户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将入会邀请发送给目标用户终端。在目标用户接收入会邀请,加入会议后,服务器向目标用户终端转发来自会议终端的会议内容,会议内容包括视频、音频等,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目前的邀请方式为控制端向会议终端发送邀请指令,会议终端响应于该邀请指令向服务器发送入会邀请申请,服务器响应于入会邀请申请向目标用户终端发送入会邀请,此过程信息传递链较长,延时较大。本发明通过将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可以直接代替会议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入会邀请申请,并由服务器将入会邀请发送给目标用户终端,缩短了信息传递链,降低了信息延时。
S209、向服务器发送用于控制会议终端的控制指令,服务器用于将控制指令转发给会议终端,会议终端用于执行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
在用户终端以会议终端的虚拟端点形式加入会议后,若用户想要控制会议终端,通过在第一会议客户端的控制页面执行相应的控制输入操作,用户终端响应于该控制输入操作,向服务器发送用于控制会议终端的控制指令,从而控制会议终端执行相应的操作。
S210、在会议终端响应于控制指令变更设备状态后,获取服务器转发的会议终端当前的设备状态信息。
图1E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状态信息同步的流程图,示例性的,如图1E所示,会议终端响应于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后,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发生了变更。在会议终端响应于控制指令变更设备状态后,会议终端上传当前的设备状态信息至服务器,服务器将会议终端当前的设备状态信息转发至用户终端。
S211、基于会议终端当前的设备状态信息同步设备状态列表中的设备状态信息。
用户终端在接收到会议终端当前的设备状态信息后,同步设备状态列表中的设备状态信息,使得设备状态列表中的设备状态信息和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信息始终保持一致,避免后续用户终端控制会议终端过程中,由于用户终端侧设备状态列表中的设备状态信息和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信息不一致导致控制逻辑混乱的问题,提高了控制准确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指令包括用于控制会议终端的硬件的硬件控制指令,硬件包括摄像头、扬声器和显示器,从而实现用户终端对会议终端的硬件控制。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信息可以包括摄像头的开闭状态、摄像头的角度、扬声器的音量状态、显示器的背光强度等,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图1F为一种设备状态信息同步的流程图,如图1F所示,目前,设备状态信息同步过程中,由控制端向服务器发送状态修改指令,服务器转发该状态修改指令至会议终端,会议终端响应于状态修改指令,向服务器发送状态修改请求,服务器修改记录的设备状态,并向会议终端发送允许修改通知,会议终端响应于允许修改通知修改设备状态,并将修改后的设备状态信息通过服务器同步给控制端。由以上可知,该设备状态信息同步过程实质上是以会议终端为中心进行信息传递,传递链路较长,控制延时较大。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E所示,服务器转发来自用户终端的控制指令至会议终端,会议终端执行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后,将设备状态信息通过服务器同步给用户终端,该过程以服务器为中心进行信息传递,缩短了信息传递链路,降低了控制延时。
实施例二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会议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如图2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01、创建会议,并向用户终端发送入会通知,用户终端响应于针对入会通知做出的入会操作,向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
示例性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会议终端可以直接向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申请,服务器响应于创建会议申请创建会议;在本发明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通过服务器控制会议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申请,服务器响应于创建会议申请创建会议,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创建会议的过程如下:
1、响应于用户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将用户终端与会议终端登记为绑定关系。
示例性的,用户在第一会议客户端的操作界面执行与会议终端绑定的绑定操作,用户终端响应于绑定操作向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服务器响应于该绑定请求,将用户终端与会议终端登记为绑定关系。在将用户终端与会议终端登记为绑定关系之后,用户终端可以获取可被用户终端控制的设备状态列表,并进行信息同步。
示例性的,绑定请求包括用户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和会议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如前文所述,用户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和会议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可以是用户终端和会议终端在向服务器注册时,服务器分别为用户终端和会议终端分配的终端号。用户终端响应于与会议终端绑定的绑定操作向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服务器根据会议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将绑定请求转发给对应的会议终端。会议终端的第二会议客户端的界面上会显示是否允许绑定的页面,若用户选择允许绑定,则会议终端会向服务器反馈允许绑定信息。服务器在接收到会议终端反馈的允许绑定信息后,登记用户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和会议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为绑定关系,并向用户终端发送提示绑定成功的绑定成功通知。用户终端在接收端绑定成功通知后,在第一会议客户端的界面上显示用户终端与会议终端绑定成功。
2、基于绑定关系将用户终端发送的创建会议请求转发给会议终端,会议终端响应于创建会议请求向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申请。
当用户想要创建会议时,在第一会议客户端执行创建会议操作,用户终端响应于创建会议操作向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请求,服务器根据绑定关系将创建会议请求转发给与用户终端绑定的会议终端,会议终端响应于创建会议请求向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申请。
3、响应于创建会议申请创建会议。
服务器响应于创建会议申请创建会议,并向用户终端发送入会通知。
在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将用户终端与会议终端登记为绑定关系之后,服务器获取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信息,并转发给用户终端。示例性的,在用户终端与会议终端绑定成功后,会议终端向服务器上传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信息,服务器根据绑定关系,将设备状态信息转发给绑定的用户终端。示例性的,设备状态信息可以包括摄像头的开闭状态、摄像头的角度、扬声器的音量状态、显示器的背光强度等,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用户终端在获取到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信息后,对设备状态信息进行筛选,从中确定被用户终端控制的设备状态列表。用户终端在生成可被用户终端控制的设备状态列表之后,首次同步设备状态列表中的设备状态信息和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信息,使得设备状态列表中的设备状态信息和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信息保持一致,避免后续用户终端控制会议终端过程中,由于用户终端侧设备状态列表中的设备状态信息和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信息不一致导致控制逻辑混乱的问题,提高了控制准确性。
S302、响应于注册请求将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
示例性的,在用户在邀请页面选择接受邀请时,用户终端响应于针对入会通知做出的入会操作,向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以便将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示例性的,服务器响应于注册请求将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虚拟端点的用户终端不是参与会议的终端设备,无法接收和上传会议内容,而是作为会议终端的控制设备,仅用于控制会议终端的终端设备。
S303、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用于控制会议终端的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转发给会议终端,会议终端用于执行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
在用户终端以会议终端的虚拟端点形式加入会议后,若用户想要控制会议终端,通过在第一会议客户端的控制页面执行相应的控制输入操作,用户终端响应于该控制输入操作,向服务器发送用于控制会议终端的控制指令,从而控制会议终端。具体的,用户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用于控制会议终端的控制指令,服务器将控制指令转发给会议终端,会议终端执行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示例性的,当用户想要开启会议终端的摄像头时,通过在第一会议客户端的控制页面执行开启摄像头的操作,用户终端响应于开启摄像头的操作,向服务器发送用于控制会议终端开启摄像头的控制指令。服务器将该控制指令转发给会议终端,会议终端响应于该控制指令开启摄像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会议终端响应于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后,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发生了变更。在会议终端响应于控制指令变更设备状态后,会议终端上传当前的设备状态信息至服务器,服务器将会议终端当前的设备状态信息转发至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在接收到会议终端当前的设备状态信息后,同步设备状态列表中的设备状态信息,使得设备状态列表中的设备状态信息和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信息始终保持一致,避免后续用户终端控制会议终端过程中,由于用户终端侧设备状态列表中的设备状态信息和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信息不一致导致控制逻辑混乱的问题,提高了控制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会议终端控制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创建会议,并向用户终端发送入会通知,用户终端响应于针对入会通知做出的入会操作,向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响应于注册请求将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用于控制会议终端的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转发给会议终端,会议终端用于执行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实现远程控制会议终端,参会人无需走到会议终端前进行操作,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也避免了参会人到屏幕前进行操作会对会议流程造成干扰。
实施例三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会议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会议终端,如图3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01、向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请求,服务器用于响应于创建会议请求创建会议,并发送入会通知至用户终端,用户终端用于响应于针对入会通知做出的入会操作,向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服务器响应于注册请求将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
示例性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会议终端可以直接向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申请,服务器响应于创建会议申请创建会议;在本发明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通过服务器控制会议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申请,服务器响应于创建会议申请创建会议,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具体的,创建会议的过程在前述实施例中已有详细记载,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S402、接收服务器转发的来自用户终端的控制指令,并执行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
在用户终端以会议终端的虚拟端点形式加入会议后,若用户想要控制会议终端,通过在第一会议客户端的控制页面执行相应的控制输入操作,用户终端响应于该控制输入操作,向服务器发送用于控制会议终端的控制指令,从而控制会议终端。具体的,用户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用于控制会议终端的控制指令,服务器将控制指令转发给会议终端,会议终端执行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会议终端响应于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后,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发生了变更。在会议终端响应于控制指令变更设备状态后,会议终端上传当前的设备状态信息至服务器,服务器将会议终端当前的设备状态信息转发至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在接收到会议终端当前的设备状态信息后,同步设备状态列表中的设备状态信息,使得设备状态列表中的设备状态信息和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信息始终保持一致,避免后续用户终端控制会议终端过程中,由于用户终端侧设备状态列表中的设备状态信息和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信息不一致导致控制逻辑混乱的问题,提高了控制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会议终端控制方法,应用于会议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请求,服务器用于响应于创建会议请求创建会议,并发送入会通知至用户终端,用户终端用于响应于针对入会通知做出的入会操作,向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服务器响应于注册请求将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接收服务器转发的来自用户终端的控制指令,并执行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实现远程控制会议终端,参会人无需走到会议终端前进行操作,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也避免了参会人到屏幕前进行操作会对会议流程造成干扰。
实施例四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会议终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用户终端,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入会通知接收模块501,用于在服务器创建会议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入会通知;
注册请求发送模块502,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入会通知做出的入会操作,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所述服务器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将所述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所述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
控制指令发送模块503,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用于控制所述会议终端的控制指令,所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会议终端,所述会议终端用于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绑定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入会通知之前,响应于与会议终端绑定的绑定操作向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在所述服务器中登记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会议终端为绑定关系;
会议创建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绑定关系控制所述会议终端创建会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绑定请求包括所述用户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和所述会议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绑定请求发送模块包括:
绑定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响应于与会议终端绑定的绑定操作向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会议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将所述绑定请求转发给所述会议终端,并在接收到所述会议终端反馈的允许绑定信息后,登记所述用户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和所述会议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为绑定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会议创建控制模块包括:
创建会议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创建会议操作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请求,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将所述创建会议请求转发给与所述用户终端绑定的所述会议终端,所述会议终端响应于所述创建会议请求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申请,所述服务器响应于所述创建会议申请创建会议,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入会通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设备状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基于所述绑定关系控制所述会议终端创建会议之前,获取服务器转发的来自所述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信息;
设备状态列表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设备状态信息生成可被所述用户终端控制的设备状态列表;
第一设备状态信息同步模块,用于同步所述设备状态列表中的设备状态信息和所述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当前状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会议终端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变更设备状态后,获取所述服务器转发的所述会议终端当前的设备状态信息;
第二设备状态信息同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会议终端当前的设备状态信息同步所述设备状态列表中的设备状态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入会邀请申请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所述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之后,响应于所述邀请操作,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入会邀请申请,所述服务器用于响应于所述入会邀请申请向其他用户终端发送入会邀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指令包括用于控制所述会议终端的硬件的硬件控制指令,所述硬件包括摄像头、扬声器和显示器。
上述会议终端控制装置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会议终端控制方法,具备执行会议终端控制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五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会议终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服务器,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会议创建模块601,用于创建会议,并向用户终端发送入会通知,所述用户终端响应于针对所述入会通知做出的入会操作,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
注册模块602,用于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将所述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所述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
控制指令转发模块603,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用于控制所述会议终端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会议终端,所述会议终端用于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会议创建模块601包括:
绑定关系登记单元,用于响应于用户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将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会议终端登记为绑定关系;
创建会议请求转发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绑定关系将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创建会议请求转发给所述会议终端,所述会议终端响应于所述创建会议请求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申请;
会议创建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创建会议申请创建会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设备状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将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会议终端登记为绑定关系之后,获取所述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信息,并转发给所述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当前状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会议终端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变更设备状态后,获取所述会议终端当前的设备状态信息,并转发给所述用户终端。
上述会议终端控制装置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会议终端控制方法,具备执行会议终端控制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六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会议终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会议终端,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创建会议请求发送模块701,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请求,所述服务器用于响应于所述创建会议请求创建会议,并发送入会通知至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入会通知做出的入会操作,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所述服务器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将所述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所述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
控制指令接收模块702,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转发的来自所述用户终端的控制指令,并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
上述会议终端控制装置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会议终端控制方法,具备执行会议终端控制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七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用户终端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用户终端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如头盔、眼镜、手表等)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发明的实现。
如图7所示,用户终端1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1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如只读存储器(ROM)12、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3等,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1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1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3中,还可存储用户终端1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11、ROM 12以及RAM 13通过总线1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5也连接至总线14。
用户终端1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15,包括:输入单元1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1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1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1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19允许用户终端1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处理器1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处理器1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处理器11执行实施例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会议终端控制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会议终端控制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单元1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12和/或通信单元1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用户终端1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13并由处理器11执行时,可以执行实施例一描述的会议终端控制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1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会议终端控制方法。
实施例八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服务器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云服务器、刀片服务器等其它适合的计算机。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发明的实现。
如图8所示,服务器2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2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如只读存储器(ROM)22、随机访问存储器(RAM)23等,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21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2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2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2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23中,还可存储服务器2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21、ROM 22以及RAM 23通过总线2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25也连接至总线24。
服务器2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25,包括:输入单元2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2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2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2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29允许服务器2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处理器2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处理器2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处理器21执行实施例二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会议终端控制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会议终端控制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单元2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22和/或通信单元2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服务器2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23并由处理器21执行时,可以执行实施例二描述的会议终端控制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2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会议终端控制方法。
实施例九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会议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用户终端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会议平板等其它适合的计算机。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发明的实现。
如图9所示,会议终端3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3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如只读存储器(ROM)32、随机访问存储器(RAM)33等,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31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3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3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3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33中,还可存储会议终端3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31、ROM32以及RAM 33通过总线3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35也连接至总线34。
会议终端3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35,包括:输入单元3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3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3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3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39允许会议终端3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处理器3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处理器3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处理器31执行实施例三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会议终端控制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会议终端控制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单元3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32和/或通信单元3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用户终端3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33并由处理器31执行时,可以执行实施例三描述的会议终端控制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3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会议终端控制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计算机程序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使得计算机程序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计算机程序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备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用户终端和会议终端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用户终端和会议终端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用户终端和会议终端。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区块链网络和互联网。
计算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又称为云计算服务器或云主机,是云计算服务体系中的一项主机产品,以解决了传统物理主机与VPS服务中,存在的管理难度大,业务扩展性弱的缺陷。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明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会议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户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服务器创建会议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入会通知;
响应于针对所述入会通知做出的入会操作,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所述服务器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将所述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所述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用于控制所述会议终端的控制指令,所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会议终端,所述会议终端用于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议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入会通知之前,还包括:
响应于与会议终端绑定的绑定操作向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在所述服务器中登记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会议终端为绑定关系;
基于所述绑定关系控制所述会议终端创建会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会议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请求包括所述用户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和所述会议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响应于与会议终端绑定的绑定操作向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在所述服务器中登记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会议终端为绑定关系,包括:
响应于与会议终端绑定的绑定操作向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会议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将所述绑定请求转发给所述会议终端,并在接收到所述会议终端反馈的允许绑定信息后,登记所述用户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和所述会议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为绑定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会议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绑定关系控制所述会议终端创建会议,包括:
响应于创建会议操作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请求,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将所述创建会议请求转发给与所述用户终端绑定的所述会议终端,所述会议终端响应于所述创建会议请求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申请,所述服务器响应于所述创建会议申请创建会议,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入会通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会议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绑定关系控制所述会议终端创建会议之前,还包括:
获取服务器转发的来自所述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信息;
基于所述设备状态信息生成可被所述用户终端控制的设备状态列表;
同步所述设备状态列表中的设备状态信息和所述会议终端的设备状态信息。
6.一种会议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创建会议,并向用户终端发送入会通知,所述用户终端响应于针对所述入会通知做出的入会操作,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
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将所述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所述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用于控制所述会议终端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会议终端,所述会议终端用于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会议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创建会议,包括:
响应于用户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将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会议终端登记为绑定关系;
基于所述绑定关系将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创建会议请求转发给所述会议终端,所述会议终端响应于所述创建会议请求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申请;
响应于所述创建会议申请创建会议。
8.一种会议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会议终端,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请求,所述服务器用于响应于所述创建会议请求创建会议,并发送入会通知至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入会通知做出的入会操作,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所述服务器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将所述用户终端注册为具有控制所述会议终端权限的虚拟端点加入会议;
接收所述服务器转发的来自所述用户终端的控制指令,并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
9.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会议终端控制方法。
10.一种会议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会议终端控制方法。
CN202210764009.4A 2022-06-29 2022-06-29 会议终端控制方法、用户终端及会议终端 Pending CN1173953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4009.4A CN117395363A (zh) 2022-06-29 2022-06-29 会议终端控制方法、用户终端及会议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4009.4A CN117395363A (zh) 2022-06-29 2022-06-29 会议终端控制方法、用户终端及会议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95363A true CN117395363A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61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64009.4A Pending CN117395363A (zh) 2022-06-29 2022-06-29 会议终端控制方法、用户终端及会议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9536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8236B (zh) 音视频会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EP3266192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11558437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9749588B2 (en) Facilitating multi-party conferences, including allocating resources needed for conference while establishing connections with participants
US9569752B2 (en) Providing parameterized actionable communication messages via a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US1180515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levating a phone call into a video conferencing session
US9912777B2 (en) System, method, and logic for generating graphical identifiers
US20150032809A1 (en) Conference Session Handoff Between Devices
US9705689B1 (en) Integrated calendar callback feature for inviting to communication session
US9531768B2 (en) Detection of shared content viewed by attendees in online meetings
US953200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20190139002A1 (en) Automatic remote communications session creation
US9270713B2 (en) Mechanism for compacting shared content in collaborative computing sessions
US10574713B2 (en) Self-adaptive sample period for content sharing in communication sessions
US10142589B2 (en) Initiating a video conferencing session
EP2666258B1 (en) Collab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13949596B (zh) 一种设备连接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740984A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0148710B2 (en) Metho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persistent messaging sessions
US10552801B2 (en) Hard stop indicator in a collaboration session
KR20160085302A (ko) 동기식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1419431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oom system pairing in video conferencing
EP285209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ideoconferencing
CN112968826B (zh) 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7395363A (zh) 会议终端控制方法、用户终端及会议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06

Address after: 510663 5, No. 192, Ke Zhu Road,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SHI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423, No. 192, Kezhu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670 (office only)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Mai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