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18182A - 触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18182A
CN105718182A CN201410722512.9A CN201410722512A CN105718182A CN 105718182 A CN105718182 A CN 105718182A CN 201410722512 A CN201410722512 A CN 201410722512A CN 105718182 A CN105718182 A CN 105718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uter system
control device
contactor control
display screen
correspond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225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博盛
郑建勇
黄俊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 HUA TECH Inc
TIANJIN FC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 HUA TECH Inc
TIANJIN FC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 HUA TECH Inc, TIANJIN FC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 HUA TECH Inc
Priority to CN20141072251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181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18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81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装置之操作方法,包含当侦测到复数个对象触碰一计算机系统之一触控装置后,侦测该些对象于该触控装置之移动量;及当该些对象中有至少一对象之移动量到达一门坎值时,该计算机系统根据该至少一对象之位移于一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其中该计算机系统不根据该些对象中其余对象于该触控装置之位移于该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藉由本发明实施例揭露的触控装置之操作方法,可有效地防止错误侦测所导致的误触问题,并改善使用者经验。

Description

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先前技术中,计算机系统判读其触控装置(touchdevice)上的手势(gesture)时,常将手掌(palm)手势予以排除,以免使用者的手掌无意间置放于触控装置时,造成错误侦测。然而,手掌手势之成立必须满足多个条件,例如其造成的触控面积需大于默认值、触控点需连续等,计算机系统才会判断其为无效之手掌手势。对于面积较大之触控装置,当用户将若干手指或其他手掌部位闲置于触控装置时,计算机系统无法以先前技术的判断方式将之判别为无效手势,因此会造成错误侦测,而导致计算机系统执行错误的操作,例如光标错误的位移或不慎点选到错误的档案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装置之操作方法,旨在解决错误侦测所导致的误触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装置之操作方法,包含:当侦测到复数个对象触碰一计算机系统之一触控装置后,侦测该些对象于该触控装置之移动量;及当该些对象中有至少一对象之移动量到达一门坎值时,该计算机系统根据该至少一对象之位移于一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其中该计算机系统不根据该些对象中其余对象于该触控装置之位移于该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
优选地,另包含:当该计算机系统根据该至少一对象之位移于该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后,该至少一对象于一段时间内并未于该触控装置上成立任何有效输入,该计算机系统于该段时间后停止根据该至少一对象之位移于该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装置之操作方法,包含:当侦测到复数个对象触碰一计算机系统之一触控装置后,侦测该些对象于该触控装置之移动量;当该些对象中有一第一对象之移动量到达一第一门坎值后,该计算机系统侦测在到达一预定时间之前,是否该些对象中有至少一第二对象之移动量到达一第二门坎值;及若在到达该预定时间之前,该至少一第二对象之移动量到达该第二门坎值,该计算机系统根据该第一对象及该至少一第二对象之位移于该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其中该计算机系统不根据该些对象中其余对象于该触控装置之位移于该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
优选地,另包含:当该计算机系统根据该第一对象及该至少一第二对象之位移于该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后,该第一对象及该第二对象于一段时间内并未于该触控装置上成立任何有效输入,该计算机系统于该段时间后停止根据该第一对象及该第二对象之位移于该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装置之操作方法,包含:当侦测到复数个触碰一计算机系统之一触控装置的对象中有至少一对象点击该触控装置时,该计算机系统根据该至少一对象之点击于该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其中该计算机系统不根据该些对象中其余对象于该触控装置之位移于该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
优选地,该至少一对象之点击是为该至少一物件之单击。
优选地,该至少一对象之点击是为该至少一物件之双击。
优选地,另包含:当该计算机系统根据该至少一对象之点击于该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后,该至少一对象于一段时间内并未于该触控装置上成立任何有效输入,该计算机系统于该段时间后停止根据该至少一对象之位移于该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
藉由本发明实施例揭露的触控装置之操作方法,可有效地防止错误侦测所导致的误触问题,并改善使用者经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系统之触控装置的操作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计算机系统之触控装置的操作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计算机系统之触控装置的操作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计算机系统之触控装置的操作时间图。
图5是图3与图4所示的计算机系统之触控装置的操作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计算机系统之触控装置的操作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计算机系统之触控装置的操作方法流程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系统10之触控装置100的操作示意图。触控装置100上,有对象110、对象120a、对象120b与对象120c均接触触控装置100并造成四个触控点。当计算机系统10透过触控装置100侦测到对象110、对象120a、对象120b与对象120c触碰触控装置100后,计算机系统10会侦测对象110、对象120a、对象120b与对象120c于触控装置100上的移动量。当该些对象中有至少一对象之移动量到达门坎值时,计算机系统10会根据该至少一对象之位移于显示屏199进行对应之操作。举例而言,图1中,对象110系由位置x移动到位置y而具有移动量dx,若设定门坎值为1.5公分,则当移动量dx到达1.5公分时,计算机是统10即锁定追踪对象110并根据对象110之位移于显示屏199执行对应之操作,例如将显示屏199上的光标199c从位置x’移动到位置y’。其中,因对象110之移动量dx到达门坎值(如1.5公分),故计算机系统10锁定追踪对象110,而不锁定追踪未移动或其移动量不足以超过门坎值之对象120a、对象120b与对象120c,也就是说,计算机系统10不根据对象110以外其余对象(即对象120a、对象120b与对象120c)于触控装置100之位移于显示屏199进行对应之操作。上述的对象120a至120c之数量仅用以举例,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之范围。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若对象120a至120c是使用者的左手无名指、中指与食指且闲置于触控装置100上,而对象110是用户之右手食指且对象110有已到达门坎值之移动量dx,则显示屏199之光标199c会根据对象110之位移执行对应的操作,而不会被闲置的对象120a、对象120b与对象120c影响。在先前技术中,对象120a、对象120b与对象120c因面积小且位置不连续,故并不会被视为无效的手掌手势,而会造成误触且导致计算机系统之错误操作,造成使用者困扰,藉由图1之实施例即可避免此种误触。
图2是图1所示的计算机系统10之触控装置100的操作方法200流程图。操作方法200包含:
步骤210:当侦测到复数个对象触碰计算机系统10之触控装置100后,侦测该些对象于触控装置100之移动量;
步骤220:该些对象中是否至少一对象之移动量到达门坎值?若是,进入步骤230;若否,进入步骤220;
步骤230:计算机系统10根据移动量已到达门坎值之至少一对象的位移于显示屏199进行对应之操作,且不根据移动量未达门坎值之对象于触控装置100之位移于显示屏199进行对应之操作。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计算机系统10之触控装置100的操作示意图。当侦测到对象310、对象320a、对象320b、对象320c与对象330等复数个对象触碰计算机系统10之触控装置100后,计算机系统10侦测该些对象于触控装置100之移动量。本实施例中,当对象310之移动量d1到达第一门坎值(例如为1.5公分)后,计算机系统10会侦测在到达预定时间Tth(例如200毫秒)之前,对象320a至320c与对象330中是否有对象之移动量到达第二门坎值(例如1公分);若在到达预定时间之前,对象320a、对象320b、对象320c与对象330中有至少一对象之移动量到达第二门坎值,则计算机系统10会根据移动量已到达第一门坎值与第二门坎值之对象的位移于显示屏199进行对应之操作。
图4是图3所示的计算机系统10之触控装置100的操作时间图。在图3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计算机系统10于时点t0开始侦测对象310、对象320a、对象320b、对象320c与对象330之移动量,于时点t1侦测到对象330由位置c开始移动,于时点t2侦测到对象310由位置a开始移动。时点t3时,对象310移动到位置b,因其移动量d1到达第一门坎值(例如为1.5公分),故计算机系统10开始锁定追踪对象310。时点t4时,对象330移动到位置d,因其移动量d2到达第二门坎值(例如为1公分),且时点t4是先于时点t5,也就是说,时点t4与时点t3之间的时间Tp是小于预定时间Tth(例如为500毫秒),故计算机系统10也锁定追踪对象330。时点t4后,计算机系统10即根据对象310与对象330之位移,于显示屏199执行对应的操作,例如将窗口W1之左下角与右上角对应于对象330与对象310之位移,分别由位置c’与位置a’移动至位置d’与位置b’,而执行窗口缩放之操作,以使窗口W1经缩放而成为窗口W2。对象320a与对象320b因未侦测到其移动量,故计算机系统10于时点t5后,不锁定追踪对象320a与对象320b,忽视其产生之触控点。此外,关于对象320c,计算机系统于时点tc1侦测到对象320c开始移动(其中时点tc1于图4中,是位于时点t2与t3之间),但对象320c之移动量并未于时点t3前达到第一门坎值,对象320c之移动量也未于时点t5前达到第二门坎值,故计算机系统10于时点t5后,不锁定追踪对象320c,忽视其产生之触控点,亦不根据其位移执行对应的操作。上述图3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对象310开始移动之时点t2、对象330开始移动之时点t1与对象320c开始移动之时点tc1,其先后顺序并不影响计算机系统10判断是否锁定追踪该对象,然而,对象之位移量是否到达第一门坎值与第二门坎值之时点,则有所影响。在第3至4图中,对象310虽开始移动之时点t2晚于对象330开始移动之时点t1,但因对象310的移动量d1率先于时点t3到达第一门坎值,故计算机系统10先锁定对象310,且以时点t3起算之预定时间Tth为一区间(实时点t3至时点t5之区间)判定是否锁定追踪其他对象,其他对象必须于时点t3至时点t5之区间内具有位移量到达第二门坎值,如对象330于时点t4具有位移量d2到达第二门坎值,计算机系统10才会予以锁定追踪。因此,计算机系统10是具有记忆处理单元,于任何触碰于触控装置100之对象开始移动时,即开始纪录其移动之起始的位置与时点,但若对象之位移无法满足上述条件,例如图3与图4所示之对象320c无法于时点t5前具有到达第二门坎值之移动量,则该对象之触控点会被忽略。此外,如图4所示,计算机系统10是于时点ta1侦测到对象320a开始移动,然而因时点ta1晚于时点t5,且时点t5后计算机系统10已不再根据其他对象之位移于显示屏199执行对应的操作,故计算机系统10不根据对象320a于时点ta1时开始之移动执行对应的操作。图3与图4所示之实施例中,当对象310之移动量d1于时点t3到达第一门坎值后,于预定时间Tth内具有移动量到达第二门坎值之对象,仅有对象330,故锁定追踪对象310后,于时点t3至时点t5之间,计算机系统10仅更锁定追踪对象330,然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若一对象之移动量到达第一门坎值而被锁定追踪后,于预定时间内有多个对象各自之移动量到达第二门坎值,则计算机系统也会锁定追踪于预定时间内其移动量到达第二门坎值之多个对象。
图5是图3与图4所示的计算机系统10之触控装置100的操作方法500流程图。操作方法50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510:当侦测到复数个对象触碰计算机系统10之触控装置100后,侦测该些对象于触控装置100之移动量;
步骤520:计算机系统10侦测该些对象中是否有第一对象之移动量到达第一门坎值?若是,进入步骤530;若否,进入步骤520;
步骤530:计算机系统10开始锁定追踪第一对象,进入步骤540;
步骤540:当该些对象中有第一对象之移动量到达第一门坎值后,是否已到达预定时间Tth?若是,进入步骤590;若否,进入步骤550;
步骤550:计算机系统10侦测在到达预定时间Tth之前,该些对象中第一对象之外的其余对象中是否有对象之移动量到达第二门坎值?若是,进入步骤560;若否,进入步骤540;
步骤560:计算机系统10开始锁定追踪移动量到达第二门坎值之对象,进入步骤540;
步骤590:计算机系统10根据其锁定追踪之对象的位移,于显示屏199上执行相对应的操作,且不再根据其余对象之位移于显示屏199上执行相对应的操作。
步骤590中,若计算机系统10根据其锁定追踪之对象仅有第一对象,也就是说,当第一对象到达第一门坎值后,于步骤540到达预定时间Tth之前,步骤550中计算机系统10无侦测到其他对象到达第二门坎值,则步骤590中计算机系统10仅根据第一对象之位移于显示屏199上执行对应之操作。若步骤540到达预定时间Tth之前,步骤550中计算机系统10有侦测到其他对象到达第二门坎值,则步骤590中计算机系统10是根据第一对象之位移、及其余移动量有到达第二门坎值之对象的位移,于显示屏199上执行对应之操作。其中,第一门坎值、第二门坎值与预定时间Tth等,皆可由研发人员自行设定。
根据第3至5图所示之本发明实施例,计算机系统10可侦测如双指执行之缩放(zooming)手势或其他多指手势,又不至因例如对象320a、对象320b与对象320c所示之闲置对象置于触控装置而产生误触,导致错误之操作。
根据本发明之实施例,如图1所示之物件110及图3所示之对象310与对象330,其被计算机系统10锁定追踪后,若经过一预定之时间(例如800毫秒)并未于触控装置100上成立任何有效之输入,例如图1之对象110于计算机系统10将之锁定追踪后停止不动达800毫秒,则计算机系统10即不锁定追踪对象110以停止根据对象110之位移于显示屏199进行对应之操作。此时,若有另一对象触碰触控装置100且其移动量到达门坎值,则计算机系统10改以根据该另一对象之位移于显示屏199执行对应的操作。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计算机系统10之触控装置100的操作示意图。图6中,当计算机系统10侦测到触碰计算机系统10之触控装置100之复数个对象(对象620a、对象620b、对象620c与对象610)中有至少一对象(如对象610)点击(click)触控装置100时,计算机系统10根据该至少一对象(如对象610)之点击于显示屏199进行对应之操作;其中计算机系统10不根据其余对象(如对象620a、对象620b与对象620c)于触控装置100之位移于显示屏199进行对应之操作。举例而言,若对象620a、对象620b与对象620c是用户闲置于触控装置100之左手无名指、中指与食指,且对象620a、对象620b与对象620c均未移动至具有到达门坎值之移动量,故对象620a、对象620b与对象620c尚未被计算机系统10锁定追踪,则当对象610于触控装置100上点击时,计算机系统10即锁定追踪对象610且根据对象610之点击于显示屏199执行对应的操作,而不根据对象620a、对象620b与对象620c之位移于显示屏199进行对应之操作。上述计算机系统10根据对象610之点击于显示屏199执行对应的操作,可为单击手势(singleclickgesture)、双击手势(doubleclickgesture),或其他以点击为起始之手势,如点击滑动手势等,其是可由研发者自行定义于计算机系统10之侦测程序中。
图7是图6所示的计算机系统10之触控装置100的操作方法700流程图。操作方法700包含:
步骤710:计算机系统10侦测到触碰计算机系统10之触控装置100的复数个物件;
步骤720:触碰计算机系统10之触控装置100的复数个对象中,是否有至少一对象点击触控装置100?若是,进入步骤730;若否,进入步骤720;
步骤730:计算机系统10根据点击触控装置100之至少一对象之点击于显示屏199进行对应之操作,且不根据其余对象于触控装置100之位移于显示屏199进行对应之操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当计算机系统10根据至少一对象(例如图6之对象610)之点击于显示屏199进行对应之操作后(例如图6中,光标699c点选档案688),若点击触控装置100之至少一对象于一段时间(例如800毫秒)内并未于触控装置100上成立任何有效输入(例如对象610执行点击后,停止不动了800毫秒),则计算机系统10于该段时间后,会停止根据该至少一对象之位移于该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
上述各实施例中提及之用以触碰触控装置100之对象(如对象120a至120c、对象110、对象320a至320c、对象310、对象330、对象620a至620c及对象610等),根据触控装置100之种类是可为手指或触控笔(stylus)等。上述之计算机系统10可例如为笔记本电脑、家庭计算机、商用计算机、工业用计算机或教育仪器之计算机系统。经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揭露之用于触控装置的计算机系统之操作方法,可更有效地排除掉使用者闲置或误置于触控装置上的对象而不根据其位移执行错误的相对应操作,进而使计算机系统更加正确地判断与执行使用者欲执行之操作,对于改善触控装置之用户经验,尤其是大尺寸触控装置之用户经验,实有帮助。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触控装置之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当侦测到复数个对象触碰一计算机系统之一触控装置后,侦测该些对象于该触控装置之移动量;及
当该些对象中有至少一对象之移动量到达一门坎值时,该计算机系统根据该至少一对象之位移于一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
其中该计算机系统不根据该些对象中其余对象于该触控装置之位移于该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之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当该计算机系统根据该至少一对象之位移于该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后,该至少一对象于一段时间内并未于该触控装置上成立任何有效输入,该计算机系统于该段时间后停止根据该至少一对象之位移于该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
3.一种触控装置之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当侦测到复数个对象触碰一计算机系统之一触控装置后,侦测该些对象于该触控装置之移动量;
当该些对象中有一第一对象之移动量到达一第一门坎值后,该计算机系统侦测在到达一预定时间之前,是否该些对象中有至少一第二对象之移动量到达一第二门坎值;及
若在到达该预定时间之前,该至少一第二对象之移动量到达该第二门坎值,该计算机系统根据该第一对象及该至少一第二对象之位移于该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
其中该计算机系统不根据该些对象中其余对象于该触控装置之位移于该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装置之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当该计算机系统根据该第一对象及该至少一第二对象之位移于该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后,该第一对象及该第二对象于一段时间内并未于该触控装置上成立任何有效输入,该计算机系统于该段时间后停止根据该第一对象及该第二对象之位移于该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
5.一种触控装置之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当侦测到复数个触碰一计算机系统之一触控装置的对象中有至少一对象点击该触控装置时,该计算机系统根据该至少一对象之点击于该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
其中该计算机系统不根据该些对象中其余对象于该触控装置之位移于该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装置之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对象之点击系为该至少一物件之单击。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装置之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对象之点击系为该至少一物件之双击。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装置之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当该计算机系统根据该至少一对象之点击于该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后,该至少一对象于一段时间内并未于该触控装置上成立任何有效输入,该计算机系统于该段时间后停止根据该至少一对象之位移于该显示屏进行对应之操作。
CN201410722512.9A 2014-12-02 2014-12-02 触控装置 Pending CN1057181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2512.9A CN105718182A (zh) 2014-12-02 2014-12-02 触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2512.9A CN105718182A (zh) 2014-12-02 2014-12-02 触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8182A true CN105718182A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46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22512.9A Pending CN105718182A (zh) 2014-12-02 2014-12-02 触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1818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8444A (zh) * 2019-10-31 2020-03-27 山东蓝贝思特教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触摸轨迹识别的局部擦除方法、写字板、黑板及画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1620A (zh) * 2006-08-22 2008-02-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感测多触点的移动的设备、方法和介质及移动设备
CN101963857A (zh) * 2009-07-22 2011-02-02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多点触控作业环境下的触控装置、控制方法及控制单元
CN103246472A (zh) * 2012-02-08 2013-08-14 英默森公司 用于触觉缩放手势的方法和设备
CN103455266A (zh) * 2012-06-04 2013-12-1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的误触摸操作的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1620A (zh) * 2006-08-22 2008-02-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感测多触点的移动的设备、方法和介质及移动设备
CN101963857A (zh) * 2009-07-22 2011-02-02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多点触控作业环境下的触控装置、控制方法及控制单元
CN103246472A (zh) * 2012-02-08 2013-08-14 英默森公司 用于触觉缩放手势的方法和设备
CN103455266A (zh) * 2012-06-04 2013-12-1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的误触摸操作的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8444A (zh) * 2019-10-31 2020-03-27 山东蓝贝思特教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触摸轨迹识别的局部擦除方法、写字板、黑板及画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04308B2 (en) Multi-touch finger registr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KR101359699B1 (ko) 터치-트레일에 따른 속도 혹은 압력 등과 같은 특성의 변동에 기초한 터치-입력의 명확화
US9354804B2 (en) Touch event anticipation in a computing device
US8358277B2 (en) Virtual keyboard based activation and dismissal
CN105760019A (zh)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触摸操作方法及其系统
CN105117132B (zh)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214031A (zh) 触碰判断方法及相关的触控手势判断方法
KR102323892B1 (ko) 멀티 터치 가상 마우스
TWI606376B (zh) 觸控感測裝置及濾除誤觸的觸控方法
KR20120072932A (ko) 터치 인터페이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US2011006902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gestures on a touchpad
CN105022561A (zh) 触摸屏控制装置、方法和移动终端
TW201516776A (zh) 防止觸控板誤觸控的方法
CN104035695B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40298275A1 (en) Method for recognizing input gestures
CN104407793A (zh) 触摸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
US10345932B2 (en) Disambiguation of indirect input
CN105892895A (zh) 多指滑动手势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5718182A (zh) 触控装置
CN107807779A (zh) 一种触控操作方法和装置
CN106502445B (zh) 触控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615100B (zh) 一种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
TW201504876A (zh) 防止手掌誤觸方法
WO2016070465A1 (zh) 多事件输入的方法和终端
CN103092491B (zh) 生成控制命令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