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16168B - 一种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16168B
CN105716168B CN201610229243.1A CN201610229243A CN105716168B CN 105716168 B CN105716168 B CN 105716168B CN 201610229243 A CN201610229243 A CN 201610229243A CN 105716168 B CN105716168 B CN 1057161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emperature
runner
cooler
circul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292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16168A (zh
Inventor
马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22924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161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16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61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161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61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with both heat and humidity transfer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03/00Devices or apparatus used for air treatment
    • F24F2203/10Rotary whe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新风处理转轮、循环风处理表冷器、循环风处理转轮和循环风后表冷器,循环风后表冷器的出口通向待净化空间,并通过降温表冷器控制待净化空间的温度,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循环风后表冷器及降温表冷器的冷媒温度高于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的冷媒温度,新风处理转轮的再生温度低于循环风处理转轮的再生温度。本发明由于对新鲜空气进行两级冷却并对新鲜空气进行吸附除湿处理,使进入循环风处理转轮的空气的湿度低,循环风处理转轮的再生风量下降,从而降低循环风处理转轮的再生能源消耗,同时本系统采取两个温度的冷媒,使获得冷媒消耗的能源最低。

Description

一种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尤其适用于低露点场合的温度与湿度控制。
背景技术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如轻工业和重工业,很多工业过程对空气露点有严格的要求,如露点在0℃以下的条件下进行,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对空气露点要求更为严格,要求在-40℃以下,这就对空气的处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控制特定场所空气的露点一般是通过控制该场所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来实现的,目前,将空气露点处理到0℃以下常用的方法是吸附转轮除湿,而露点要求越低,吸附转轮消耗的能量就越高。低露点的温度与湿度控装置主要的能源消耗在两个方面:(1)温度控制消耗大量的冷负荷,(2)转轮再生消耗大量的热能。降低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运行的能耗主要有两个技术手段:一是提高产生冷量设备的制冷效率,二是降低转轮再生功率。
目前,最常用的提高制冷效率的方法就是提高制冷机的蒸发温度,研究表明,每当制冷机蒸发温度提高1℃,制冷机制冷效率提高2.3%左右,衡量制冷机制冷效率有一个基本参数叫能效比,定义为:产生的制冷量/电力消耗,这个值越大,制冷效率越高,如果普通制冷机产生7℃的冷冻水,能效比是4.5左右,但是如果产生12℃的冷冻水,能效比是7左右。降低转轮再生能源消耗的途径主要有两个途径,第一、研制低再生温度条件下工作的吸附转轮,第二,研究降低转轮进口空气含水量方法,使转轮吸水负荷下降,从而降低转轮再生风量。
至今,在新鲜空气除湿领域,国际、国内已经有商品化的可以在70℃左右温度条件下再生的低温再生转轮,用于新鲜空气除湿领域的转轮最多可以将空气含水量降低到1g/m3左右。降低低露点吸附转轮工作能源消耗的有效途径就是尽可能地降低进转轮时空气含水量,以便降低转轮再生风量。目前没有低温再生转轮可以将空气露点降低到-40℃以下,低露点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普遍存在能量消耗高的问题。因此,如何降低低露点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的运行能量消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以解决低露点空间的温度和湿度控制问题,和/或,低露点空间温度和湿度控制的节能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的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新风处理单元、湿度控制单元和温度控制与净化单元,所述新风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和新风处理转轮,所述湿度控制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循环风处理表冷器、循环风处理转轮和循环风后表冷器,所述循环风后表冷器的出口通向待净化空间,所述温度控制与净化单元包括降温表冷器,所述降温表冷器用于控制待净化空间的温度,所述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循环风后表冷器及降温表冷器的冷媒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的冷媒温度,所述新风处理转轮的再生温度低于所述循环风处理转轮的再生温度。
作为如上所述的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新风处理转轮的再生温度低于80℃,所述所述循环风处理转轮的再生温度高于110℃;
所述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的冷媒温度不低于12℃,所述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的冷媒温度不高于7℃。
作为如上所述的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待净化空间的出口通过返回管道连通所述循环风处理转轮的进口。
作为如上所述的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还包括温度控制与净化单元,所述温度控制与净化单元包括降温表冷器,所述降温表冷器的进口和出口连通所述待净化空间的不同位置。
本发明提出的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新风处理单元、温度控制单元和温度控制与净化单元,新风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和新风处理转轮,湿度控制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循环风处理表冷器、循环风处理转轮和循环风后表冷器,循环风后表冷器的出口通向待净化空间,温度控制与净化单元包括降温表冷器,降温表冷器用于控制待净化空间的温度,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循环风后表冷器及降温表冷器的冷媒温度高于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的冷媒温度,新风处理转轮的再生温度低于循环风处理转轮的再生温度。
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优点如下:首先,由于利用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和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对新鲜空气进行两级冷却并通过新风处理转轮对新鲜空气进行除湿处理,处理后的空气湿度大幅下降,从而降低了进入循环风处理转轮的空气的湿度,因而循环风处理转轮的再生风量大幅下降,从而降低循环风处理转轮的再生能源消耗。其次,可以控制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和循环风处理表冷器采用温度相对较低的冷媒,因此进入新风处理转轮和循环风处理转轮的空气温度低,新风处理转轮和循环风处理转轮的吸附性能好(说明:进转轮空气温度越低,转轮吸附性能越好),这样,无论低温的新风处理转轮前的空气还是进高温的循环风处理转轮前的空气都被充分冷却,转轮的吸附能力被充分发挥。再次,进入新风处理转轮的新鲜空气利用廉价的低温实现再生,使进入循环风处理转轮的空气湿度大幅下降,从而使循环风处理转轮的再生风量下降,降低了循环风处理转轮的再生功率。最后,由于冷媒消耗比例最大的部分是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循环风后表冷器和降温表冷器,而三者均采用温度相对较高的冷媒,由于制造高温冷媒时制冷机效率高,因此,降低了整个装置的制冷能源消耗,节省了能源,同时本系统采取两个温度的冷媒,使获得冷媒消耗的能源最低。
另外,采用双温、双转轮实现了低露点空间的温度与湿度控制要求,即,同时采取两种不同温度的冷媒控制温度,采取两种不同再生温度的转轮控制湿度,与常规的低露点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相比较,可以节约运行成本。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由于设置了返回管道,从而使待净化空间的空气形成循环流动,可以循环由温度控制单元对待净化空间内的空气进行温度和湿度控制,提高控制效率和控制质量。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由于设置了温度控制与净化单元,可以对待净化空间的空气进行协同控制,提高控制效果。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温度与湿度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待净化空间的空气温度和湿度,包括如下步骤:
S10:对空气进行连续两次冷却处理,其中第一次冷却处理的温度高于第二次冷却处理的温度;
S20:对经过两次冷却处理后的空气进行连续两次转轮除湿处理,并分别利用表冷器对第二次转轮除湿处理前后的空气进行冷却,其中,第一次转轮除湿处理的再生温度低于第二次转轮除湿处理的再生温度;
S30:将经过两次转轮除湿处理后的空气通向待净化空间,并将待净化空间流出的空气用于第二次转轮除湿处理。
作为如上的温度与湿度控制方法在一方面的改进,在步骤S20中,第二次转轮除湿处理前的表冷器的冷媒温度低于第二次转轮除湿处理后的表冷器的冷媒温度;和/或,在步骤S30之后,还包括步骤S40:利用表冷器对待净化空间的空气进行降温处理。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出的温度与湿度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待净化空间(如制造生产车间)的空气温度和湿度,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空气进行连续两次冷却处理,并分别利用表冷器对第二次转轮除湿处理前后的空气进行冷却,其中第一次冷却处理的温度高于第二次冷却处理的温度;其次,对经过两次冷却处理后的空气进行连续两次转轮除湿处理,其中,第一次转轮除湿处理的再生温度低于第二次转轮除湿处理的再生温度;再次,将经过两次转轮除湿处理后的空气通向待净化空间,并将待净化空间流出的空气用于第二次转轮除湿处理。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优点如下:首先,由于对新鲜空气进行两级冷却并新鲜空气进行除湿处理,处理后的空气湿度大幅下降,从而降低了进入第二个转轮的空气的湿度,因而第二个转轮的再生风量大幅下降,从而降低第二个转轮的再生能源消耗。其次,可以控制第二个冷却器和第一个表冷器采用温度相对较低的冷媒,因此进入第一个转轮和第二个转轮的空气温度低,第一个转轮和第二个转轮的吸附性能好(说明:进转轮空气温度越低,转轮吸附性能越好),这样,无论低温的第一个转轮前的空气还是进高温的第二个转轮前的空气都被充分冷却,转轮的吸附能力被充分发挥。再次,进入第一个转轮的新鲜空气利用廉价的低温实现再生,使进入第二个转轮的空气湿度大幅下降,从而使第二个转轮的再生风量下降,降低了第二个转轮的再生功率。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利用如上的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进行温度与湿度控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利用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和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对空气进行连续两次冷却处理;
S20:利用新风处理转轮和循环风处理转轮对经过两次冷却处理后的空气进行连续两次转轮除湿处理,并分别利用循环风处理表冷器和循环风后表冷器对循环风处理转轮除湿处理前后的空气进行冷却;
S30:将经过两次转轮除湿处理后的空气通向待净化空间,并将待净化空间流出的空气用于第二次转轮除湿处理;
S40:利用表冷器对待净化空间的空气进行降温处理。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出的温度与湿度控制方法,由于采用了前述的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优点如下:首先,由于利用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和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对新鲜空气进行两级冷却并通过新风处理转轮对新鲜空气进行除湿处理,处理后的空气湿度大幅下降,从而降低了进入循环风处理转轮的空气的湿度,因而循环风处理转轮的再生风量大幅下降,从而降低循环风处理转轮的再生能源消耗。其次,可以控制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和循环风处理表冷器采用温度相对较低的冷媒,因此进入新风处理转轮和循环风处理转轮的空气温度低,新风处理转轮和循环风处理转轮的吸附性能好(说明:进转轮空气温度越低,转轮吸附性能越好),这样,无论低温的新风处理转轮前的空气还是进高温的循环风处理转轮前的空气都被充分冷却,转轮的吸附能力被充分发挥。再次,进入新风处理转轮的新鲜空气利用廉价的低温实现再生,使进入循环风处理转轮的空气湿度大幅下降,从而使循环风处理转轮的再生风量下降,降低了循环风处理转轮的再生功率。最后,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冷媒消耗比例最大的部分是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循环风后表冷器和降温表冷器,而三者均采用温度相对较高的冷媒,由于制造高温冷媒时制冷机效率高,因此,降低了整个装置的制冷能源消耗,节省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中:
100新风处理单元;110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120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130新风处理转轮;131第一再生加热器;132第一再生风机;200温度控制单元;210循环风处理表冷器;220循环风处理转轮;221第二再生加热器;222第二再生风机;230循环风后表冷器;300待净化空间;400温度控制与净化单元;410降温表冷器;500返回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不同部件,不能作为部件本身的限定;“新风”是指从待净化空间300以外提取的空气。
参见图1,一方面,本实施例示出了一种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新风处理单元100、湿度控制单元200和温度控制与净化单元400,新风处理单元1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110、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120和新风处理转轮130,温度控制单元200包括依次连接的循环风处理表冷器210、循环风处理转轮220和循环风后表冷器230,循环风后表冷器230的出口通向待净化空间300,温度控制与净化单元400包括降温表冷器410,降温表冷器410用于控制待净化空间300的温度,待净化空间300可以为制造加工车间,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110、循环风后表冷器230及降温表冷器410的冷媒温度高于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120的冷媒温度,新风处理转轮130的再生温度低于循环风处理转轮220的再生温度,因此,相比而言,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110是高温冷媒空气冷却器,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120是低温冷媒空气冷却器,新风处理转轮130作为新鲜空气处理转轮是低再生温度的新风处理转轮,循环风处理转轮220是高再生温度的循环风处理转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110、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120的冷媒可以是冷冻剂和冷冻水,新风处理转轮130和循环风处理转轮220的再生温度即为各自转轮的再生加热器的出口的空气温度。通过该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首先,由于利用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110和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120对新鲜空气进行两级冷却并通过新风处理转轮130对新鲜空气进行除湿处理,处理后的空气湿度大幅下降,从而降低了进入循环风处理转轮220的空气的湿度,因而循环风处理转轮220的再生风量大幅下降,从而降低循环风处理转轮220的再生能源消耗。其次,可以控制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120和循环风处理表冷器210采用温度相对较低的冷媒,因此进入新风处理转轮130和循环风处理转轮220的空气温度低,新风处理转轮130和循环风处理转轮220的吸附性能好(说明:进转轮空气温度越低,转轮吸附性能越好),这样,无论低温的新风处理转轮130前的空气还是进高温的循环风处理转轮220前的空气都被充分冷却,转轮的吸附能力被充分发挥。再次,进入新风处理转轮130的新鲜空气利用廉价的低温实现再生,使进入循环风处理转轮220的空气湿度大幅下降,从而使循环风处理转轮220的再生风量下降,降低了循环风处理转轮220的再生功率。最后,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冷媒消耗比例最大的部分是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110、循环风后表冷器230和降温表冷器410,而三者均采用温度相对较高的冷媒,由于制造高温冷媒时制冷机效率高,因此,降低了整个装置制造冷媒的能源消耗,节省了能源,同时本系统采取两个温度的冷媒,使获得冷媒消耗的能源最低。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循环风处理表冷器210的冷却介质是温度不高于7℃的冷媒(如制冷剂或者冷冻水),循环风后表冷器230的冷却介质是温度不低于12℃的冷媒。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该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再生加热器131和第一再生风机132,新风处理转轮130包括再生转轮处理区和再生转轮再生区,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120的出口连通再生转轮处理区的进口,再生转轮处理区的出口连通循环风处理转轮220的进口,第一再生加热器131的出口连通再生转轮再生区的进口,再生转轮再生区的出口连通第一再生风机132。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该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再生加热器221和第二再生风机222,循环风处理转轮220包括除湿转轮处理区、除湿转轮冷却区和除湿转轮再生区,除湿转轮处理区和除湿转轮冷却区的进口同时连通再生转轮处理区的出口,除湿转轮处理区的出口连通待净化空间300的进口,除湿转轮冷却区的出口连通第二再生加热器221的进口,第二再生加热器221的出口连通除湿转轮再生区的进口,除湿转轮再生区的出口连通第二再生风机222的进口,第一再生加热器131出口的空气温度低于第二再生加热器221出口的空气温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再生加热器131出口的空气温度低于80℃,如75℃、70℃等等,第二再生加热器221出口的空气温度高于110℃,如115℃、120℃;
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110的冷媒温度不低于12℃,如13℃、15℃,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120的冷媒温度不高于7℃,如6℃、5℃。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待净化空间300的出口通过返回管道500连通循环风处理转轮220的进口。由于设置了返回管道500,从而使待净化空间300的空气形成循环流动,可以循环由温度控制单元100对待净化空间300内的空气进行温度和湿度控制,提高控制效率和控制质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降温表冷器410的进口和出口连通待净化空间300的不同位置。由于设置了温度控制与净化单元400,可以对待净化空间300的空气进行协同控制,提高控制效果。优选地,降温表冷器410的冷却介质是温度不低于12℃的冷媒,例如制冷剂或者冷冻水。
通过上述的方案,由于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110、循环风后表冷器230以及降温表冷器410消耗的冷量之和远远大于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120与循环风处理表冷器210消耗的冷量之和,而获得高温冷媒消耗的能源远远小于获得低温冷媒消耗的能源,因此,本装置比单一低温冷媒的温度与湿度控制系统大幅度节约能源。
应用案例,某电池装配车间,电池装配车间体积:3360m3,人数:22人,要求控制温度:23±3℃,露点:≦-40℃。按照常规设计送进车间的干燥空气流量等于:37240m3/h,再生空气流量等于:12400m3/h,而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110、循环风后表冷器600以及车间的降温冷却器410消耗的冷量之和等于:817KW。按照常规设计再生加热器的加热功率等于:415千瓦,而依据7C冷冻水制冷机制冷效率4.5计算,制冷功率817KW的制冷机,电功率输入等于:182千瓦。
采取本发明技术方案后,由于进高温循环风处理转轮220的空气湿度下降,再生空气流量变为:7448m3/h,由此,循环风处理转轮220再生加热器功率等于:250千瓦,另外,采取12℃冷冻水,而依据12C冷冻水制冷机制冷效率7计算,制冷功率817KW的制冷机,电功率输入等于:117千瓦。
采取本发明技术方案后,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节约的电功率等于:230千瓦。
假设低露点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每天运行24小时,每年运行330天,装置全年节省的电力等于:1822300千瓦时,节能效益非常明显。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温度与湿度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待净化空间300的空气温度和湿度,包括如下步骤:
S10:对空气进行连续两次冷却处理,其中第一次冷却处理的温度高于第二次冷却处理的温度;
S20:对经过两次冷却处理后的空气进行连续两次转轮除湿处理,并分别利用表冷器对第二次转轮除湿处理前后的空气进行冷却,其中,第一次转轮除湿处理的再生温度低于第二次转轮除湿处理的再生温度;
S30:将经过两次转轮除湿处理后的空气通向待净化空间300,并将待净化空间300流出的空气用于第二次转轮除湿处理。
通过上述方法,首先,由于对新鲜空气进行两级冷却并新鲜空气进行除湿处理,处理后的空气湿度大幅下降,从而降低了进入第二个转轮的空气的湿度,因而第二个转轮的再生风量大幅下降,从而降低第二个转轮的再生能源消耗。其次,可以控制第二个冷却器和第一个表冷器采用温度相对较低的冷媒,因此进入第一个转轮和第二个转轮的空气温度低,第一个转轮和第二个转轮的吸附性能好(说明:进转轮空气温度越低,转轮吸附性能越好),这样,无论低温的第一个转轮前的空气还是进高温的第二个转轮前的空气都被充分冷却,转轮的吸附能力被充分发挥。再次,进入第一个转轮的新鲜空气利用廉价的低温实现再生,使进入第二个转轮的空气湿度大幅下降,从而使第二个转轮的再生风量下降,降低了第二个转轮的再生功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步骤S20中,第二次转轮除湿处理前的表冷器的冷媒温度低于第二次转轮除湿处理后的表冷器的冷媒温度;和/或,在步骤S30之后,还包括步骤S40:利用表冷器对待净化空间300的空气进行降温处理。在该技术方案中,表冷器降低了进入转轮的空气温度,有利于提高第二个转轮的除湿效率,这样,无论低温的新风处理转轮前的空气还是进高温循环风处理转轮前的空气都被充分冷却,转轮的吸附能力被充分发挥。同时,利用表冷器对待净化空间300的空气进行降温处理,可以对待净化空间的空气进行协同控制,提高控制效果。
再一方面,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利用上述任一种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进行温度与湿度控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利用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110和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120对空气进行连续两次冷却处理;
S20:利用新风处理转轮130和循环风处理转轮220对经过两次冷却处理后的空气进行连续两次转轮除湿处理,并分别利用循环风处理表冷器210和循环风后表冷器230对循环风处理转轮220除湿处理前后的空气进行冷却;
S30:将经过两次转轮除湿处理后的空气通向待净化空间300,并将待净化空间300流出的空气用于第二次转轮除湿处理;
S40:利用表冷器对待净化空间300的空气进行降温处理。
该方法中,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首先,由于利用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110和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120对新鲜空气进行两级冷却并通过新风处理转轮130对新鲜空气进行除湿处理,处理后的空气湿度大幅下降,从而降低了进入循环风处理转轮220的空气的湿度,因而循环风处理转轮220的再生风量大幅下降,从而降低循环风处理转轮220的再生能源消耗。其次,可以控制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120和循环风处理表冷器210采用温度相对较低的冷媒,因此进入新风处理转轮130和循环风处理转轮220的空气温度低,新风处理转轮130和循环风处理转轮220的吸附性能好(说明:进转轮空气温度越低,转轮吸附性能越好),这样,无论低温的新风处理转轮130前的空气还是进高温的循环风处理转轮220前的空气都被充分冷却,转轮的吸附能力被充分发挥。再次,进入新风处理转轮130的新鲜空气利用廉价的低温实现再生,使进入循环风处理转轮220的空气湿度大幅下降,从而使循环风处理转轮220的再生风量下降,降低了循环风处理转轮220的再生功率。最后,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冷媒消耗比例最大的部分是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110、循环风后表冷器230和降温表冷器410,而三者均采用温度相对较高的冷媒,由于制造高温冷媒时制冷机效率高,因此,降低了整个装置制造冷媒的能源消耗,节省了能源。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新风处理单元(100)、湿度控制单元(200)和温度控制与净化单元(400),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处理单元(1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110)、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120)和新风处理转轮(130),所述湿度控制单元(200)包括依次连接的循环风处理表冷器(210)、循环风处理转轮(220)和循环风后表冷器(230),所述循环风后表冷器(230)的出口通向待净化空间(300),所述温度控制与净化单元(400)包括降温表冷器(410),所述降温表冷器(410)用于控制待净化空间(300)的温度,所述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110)、循环风后表冷器(230)及降温表冷器(410)的冷媒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120)的冷媒温度,所述新风处理转轮(130)的再生温度低于所述循环风处理转轮(220)的再生温度;待净化空间(300)的出口通过返回管道(500)连通循环风处理转轮(220)的进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处理转轮(130)的再生温度低于80℃,所述循环风处理转轮(220)的再生温度高于110℃;
所述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110)、循环风后表冷器(230)及降温表冷器(410)的冷媒温度不低于12℃,所述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120)的冷媒温度不高于7℃。
3.一种温度与湿度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待净化空间(300)的空气温度和湿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对空气进行连续两次冷却处理,其中第一次冷却处理的温度高于第二次冷却处理的温度;
S20:对经过两次冷却处理后的空气进行连续两次转轮除湿处理,并分别利用表冷器对第二次转轮除湿处理前后的空气进行冷却,其中,第一次转轮除湿处理的再生温度低于第二次转轮除湿处理的再生温度;
S30:将经过两次转轮除湿处理后的空气通向待净化空间(300),并将所述待净化空间(300)流出的空气用于第二次转轮除湿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与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中,第二次转轮除湿处理前的表冷器的冷媒温度低于第二次转轮除湿处理后的表冷器的冷媒温度;和/或,在步骤S30之后,还包括步骤S40:利用表冷器对待净化空间(300)的空气进行降温处理。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进行温度与湿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利用第一新风空气冷却器(110)和第二新风空气冷却器(120)对空气进行连续两次冷却处理;
S20:利用新风处理转轮(130)和循环风处理转轮(220)对经过两次冷却处理后的空气进行连续两次转轮除湿处理,并分别利用循环风处理表冷器(210)和循环风后表冷器(230)对循环风处理转轮(220)除湿处理前后的空气进行冷却;
S30:将经过两次转轮除湿处理后的空气通向待净化空间(300),并将所述待净化空间(300)流出的空气用于循环风处理转轮(220)除湿处理;
S40:利用表冷器对待净化空间(300)的空气进行降温处理。
CN201610229243.1A 2016-04-12 2016-04-12 一种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 Active CN1057161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9243.1A CN105716168B (zh) 2016-04-12 2016-04-12 一种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9243.1A CN105716168B (zh) 2016-04-12 2016-04-12 一种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6168A CN105716168A (zh) 2016-06-29
CN105716168B true CN105716168B (zh) 2019-04-30

Family

ID=56161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29243.1A Active CN105716168B (zh) 2016-04-12 2016-04-12 一种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161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0052A (zh) * 2017-08-01 2017-12-19 浙江捷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低露点除湿机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33694Y (zh) * 2007-11-12 2008-10-15 广州太昊瑞风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高低温双冷源的温湿度独立调节空调系统
CN202769841U (zh) * 2012-09-15 2013-03-06 无锡奥波净化除湿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双转轮超低露点除湿专用设备
JP2014035135A (ja) * 2012-08-09 2014-02-24 Daikin Ind Ltd 調湿装置
CN203518070U (zh) * 2013-09-23 2014-04-02 深圳市优利美科技有限公司 转轮除湿机
CN203797834U (zh) * 2014-03-24 2014-08-27 无锡市联众控湿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双转轮除湿机
CN204574304U (zh) * 2015-02-12 2015-08-19 广州捷达莱堡通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冷源大温差转轮除湿装置
CN205481447U (zh) * 2016-04-12 2016-08-17 马军 一种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33694Y (zh) * 2007-11-12 2008-10-15 广州太昊瑞风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高低温双冷源的温湿度独立调节空调系统
JP2014035135A (ja) * 2012-08-09 2014-02-24 Daikin Ind Ltd 調湿装置
CN202769841U (zh) * 2012-09-15 2013-03-06 无锡奥波净化除湿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双转轮超低露点除湿专用设备
CN203518070U (zh) * 2013-09-23 2014-04-02 深圳市优利美科技有限公司 转轮除湿机
CN203797834U (zh) * 2014-03-24 2014-08-27 无锡市联众控湿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双转轮除湿机
CN204574304U (zh) * 2015-02-12 2015-08-19 广州捷达莱堡通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冷源大温差转轮除湿装置
CN205481447U (zh) * 2016-04-12 2016-08-17 马军 一种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6168A (zh) 2016-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1480C (zh) 除湿系统
CN108758807A (zh) 超低露点环境的多级空气深度除湿装置
CN207162794U (zh) 带高温冷媒冷却的热回收型双转轮四级除湿空调系统
CN201636994U (zh) 一种组合式除湿机
CN104676782B (zh) 一种多级叉流的溶液调湿空气处理装置
CN102635905A (zh) 复合式热泵型低温再生转轮除湿全热回收新风机组
KR101471954B1 (ko) 건식 제습기
CN104132413A (zh) 基于吸收式制冷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机组
CN103140273B (zh) 除湿器和除湿方法
CN201637009U (zh) 一种低能耗组合式除湿机
CN105864921B (zh) 一种再生预冷式溶液除湿空调系统
CN105276714B (zh) 除湿系统及除湿方法
CN205481447U (zh) 一种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
CN105698363A (zh) 一种基于co2热泵的高效除湿供冷空调装置
CN202501587U (zh) 具有废热回收的空调除湿设备
CN105716168B (zh) 一种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
Evron et al. Efficient deep dehumidification hybri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3300565B2 (ja) 低露点空気供給システム
JP3881067B2 (ja) 低露点空気供給システム
CN109059146B (zh) 一种采用吸附式转轮的净化空气循环热泵系统
CN103759355B (zh) 单转轮两级除湿复合式空调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4613560A (zh) 一种低温热源和电联合驱动的双级溶液除湿系统
CN107842948A (zh) 节能增效型低温单轮除湿机组
CN108800723A (zh) 一种用于低温低湿库的节能型转轮除湿系统
CN105588235B (zh) 一种能够防止表冷器冻裂的转轮除湿空调机组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