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16056A -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 Google Patents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16056A
CN105716056A CN201510930598.9A CN201510930598A CN105716056A CN 105716056 A CN105716056 A CN 105716056A CN 201510930598 A CN201510930598 A CN 201510930598A CN 105716056 A CN105716056 A CN 105716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generator
river
row mouth
inner cavity
exoco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305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辉
张冀喆
明乐乐
张朝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305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16056A/zh
Priority to CN201910554800.0A priority patent/CN1102602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16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60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1/00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 F22B1/28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in boil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Devices For Medical Bathing And Wash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通过分隔壁限定出两个彼此间隔开的外腔室和内腔室,所述外腔室和所述内腔室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连通槽彼此连通,所述壳体上具有进水口和蒸汽出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蒸汽出口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外腔室连通,且所述进水口和所述蒸汽出口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内腔室连通;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内腔室和所述外腔室之间。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和所述第二排水口设在所述壳体上且分别与所述内腔室和所述外腔室连通。根据本发明的蒸汽发生器,可以容易地除去内腔室和外腔室内的水垢,操作简单,可延长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寿命,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器分为即热式蒸汽发生器和锅炉式蒸汽发生器。
现有即热式蒸汽发生器受水垢的影响较大,使用寿命短。
现有锅炉式蒸汽发生器的除垢去污过程需要打开盖板后再密封锁紧,这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不但增加了使用者的成本,而且除垢不方便;另外经常打开盖板除垢容易使得盖板与底座密封不良,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除垢方便,安全可靠,有利于延长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蒸汽发生器系统,包括上述的蒸汽发生器。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家用电器,包括上述的蒸汽发生器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通过分隔壁限定出两个彼此间隔开的外腔室和内腔室,所述外腔室和所述内腔室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连通槽彼此连通,所述壳体上具有进水口和蒸汽出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蒸汽出口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外腔室连通,且所述进水口和所述蒸汽出口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内腔室连通;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内腔室和所述外腔室之间。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和所述第二排水口设在所述壳体上且分别与所述内腔室和所述外腔室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通过在壳体上设置进水口和蒸汽出口,并使进水口和蒸汽出口中的其中一个与外腔室连通,另一个与内腔室连通,并将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设在壳体上且分别与内腔室和外腔室连通,由此,可以容易地除去内腔室和外腔室内的水垢,操作简单,普通人员即可进行除垢,从而可以经常进行除垢操作以延长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蒸汽发生器需要打开盖体以及需要专业人员才能除垢的问题,有利于节约人工成本,而且也避免了因现有技术中除垢时经常打开盖体而造成的蒸汽发生器的密封不良等问题,安全可靠。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蒸汽发生器还包括排水管,所述内腔室通过所述第一排水口与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外腔室通过所述第二排水口与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排水管上设有通断阀。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第三连通管,所述第一排水口和所述第二排水口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和所述第二连通管连接至所述第三连通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通管的自由端形成出水口,所述通断阀设置在所述第三连通管上以控制疏通或关断水流体经所述第三连通管内从所述出水口流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排水口设在所述壳体的底壁或顶壁上,所述第二排水口设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排水口和所述第二排水口同时设在所述壳体的底壁或顶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水口和所述第二排水口的截面积之和为S1,所述壳体的顶壁或底壁的面积为S2,0.1≤S1/S2≤0.9。
进一步地,0.3≤S1/S2≤0.7。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排水口为圆形孔,所述第一排水口的孔径为D1,D1≥2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排水口为圆形孔,所述第二排水口的孔径为D2,D2≥2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元件呈螺旋状环绕所述分隔壁的周向并设在所述分隔壁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通槽位于所述分隔壁的上部且邻近所述壳体顶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通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内腔室的内周壁面相切以形成在所述外腔室内的水蒸汽切向地进入所述内腔室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系统,包括上述的蒸汽发生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系统,通过设置上述的蒸汽发生器,可方便地去除水垢,延长蒸汽发生器系统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家用电器,包括上述的蒸汽发生器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家用电器,通过设置上述的蒸汽发生器系统,可方便地去除水垢,延长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家用电器为吸尘器、挂烫机、油烟机、咖啡机、洗衣机、空调或微波炉。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所示的蒸汽发生器的主视图;
图3是根据图1所示的蒸汽发生器的左视图;
图4是根据图1所示的蒸汽发生器的后视图;
图5是根据图4所示的蒸汽发生器的M-M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蒸汽发生器100;
壳体1;外腔室11;内腔室12;进水口13;蒸汽出口14;底座15;盖体16;凸筋161;分隔壁2;凹槽22;连通槽21;加热元件3;电气接线端31;第一排水口4;第二排水口5;排水管6;第一连通管61;第二连通管62;第三连通管63;通断阀7;增益结构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100。蒸汽发生器100可以用在蒸汽发生器系统中,并随蒸汽发生器系统一起应用在家用电器例如吸尘器、挂烫机、油烟机、咖啡机、洗衣机、空调或微波炉等中,以用于产生蒸汽。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100可以包括壳体1、加热元件3、第一排水口4和第二排水口5,加热元件3可以设在壳体1内,从而便于加热壳体1内的水。加热元件3的电气接线端31位于壳体1的外侧壁上,以便于接通电源,方便加热元件3的工作。
具体地,如图6所示,壳体1内通过分隔壁2限定出两个彼此间隔开的外腔室11和内腔室12,例如设置环形的分隔壁2以间隔出外腔室11和内腔室12,并使外腔室11环绕内腔室12。由此一方面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两个彼此间隔开的腔室有利于增大壳体1的容积,另一方面设置在壳体1内的分隔壁2还有利于增大壳体1内的表面积,从而便于附着更多的水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水垢过多而导致的蒸汽发生器100的损坏,延长了蒸汽发生器100的使用寿命。
外腔室11和内腔室12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连通槽21彼此连通。例如,可以设置一个连通槽21,且连通槽21可以设置在分隔壁2上以便于外腔室11和内腔室12之间的连通。壳体1上具有进水口13和蒸汽出口14。进水口13和蒸汽出口14中的其中一个与外腔室11连通,且进水口13和蒸汽出口14中的另一个与内腔室12连通,也就是说,当进水口13与外腔室11连通时,蒸汽出口14则与内腔室12连通,当进水口13与内腔室12连通时,蒸汽出口14则与外腔室11连通。
由此,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彼此间隔开的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同时使得进水口13和蒸汽出口14中的其中一个与外腔室11连通,且进水口13和蒸汽出口14中的另一个与内腔室12连通,在蒸汽发生器100的使用过程中,蒸汽出口14持续排出水蒸汽时,可以通过进水口13方便地向内腔室12或外腔室11内加水(例如,当进水口13与外腔室11连通,蒸汽出口14与内腔室12连通时,可通过进水口13向外腔室11内加水,当进水口13与内腔室12连通,蒸汽出口14与外腔室11连通时,可通过进水口13向内腔室12内加水),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锅炉式蒸汽发生器在使用过程中加水不方便的问题,而且相比于锅炉式蒸汽发生器,本发明中的蒸汽发生器100具有较小的体积,当蒸汽发生器100随蒸汽发生器系统安装在家用电器中时,有利于家用电器的小型化。
加热元件3设置在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之间,由此,可以便于对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加热。例如,加热元件3可以设在分隔壁2内、分隔壁2的内壁面或外壁面上以便于对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加热。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加热元件3还可以设在壳体1的其它位置例如设在内腔室12或外腔室11内。
具体而言,当进水口13与外腔室11连通,蒸汽出口14与内腔室12连通时,从进水口13进入到外腔室11内的水在加热元件3的加热下变成干度较小(即湿度较大)的水蒸汽,并通过连通槽21进入到内腔室12内,进入到内腔室12内的干度较小的水蒸汽在加热元件3的进一步加热下变成干度较大的水蒸汽从蒸汽出口14排出。当进水口13与内腔室12连通,蒸汽出口14与外腔室11连通时,从进水口13进入到内腔室12内的水在加热元件3的加热下变成干度较小(即湿度较大)的水蒸汽,水蒸汽通过连通槽21进入到外腔室11内,并在外腔室11内在加热元件3的进一步加热下变成干度较大的水蒸汽从蒸汽出口14排出。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加热元件3的加热过程中,可以持续不断地向与进水口13连通的腔室内加入水。
由此,通过使加热元件3对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加热,且持续不断地通过进水口13向对应地腔室(内腔室12或外腔室11)内加入水,不但提高了加热元件3的利用率,而且缩短了蒸汽发生器100的预热时间,可以使蒸汽发生器100持续产生出温度高、干度大的蒸汽。
第一排水口4和第二排水口5设在壳体1上且分别与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连通,由此,可以便于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内的水垢排出,有利于延长蒸汽发生器100的使用寿命。
具体而言,当对蒸汽发生器100除垢时,一般会通过进水口13向壳体1内加入除垢剂,当除垢剂从蒸汽出口14溢出时,停止继续加入除垢剂,此时除垢剂充满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内,静置一段时间后,打开第一排水口4和第二排水口5以便于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内的水垢和除垢剂混合液排出。当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内的液体排尽后,关闭第一排水口4和第二排水口5,向壳体1内加入水,以冲洗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随后打开第一排水口4和第二排水口5,以排放冲洗水。随后反复多次冲洗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且第一排水口4和第二排水口5多次配合打开和关闭,以将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冲洗干净。由此,不但操作简单,普通人员即可进行除垢,从而可以经常进行除垢操作以延长蒸汽发生器100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蒸汽发生器100需要打开盖体16以及需要专业人员才能除垢的问题,有利于节约人工成本,而且也避免了因现有技术中除垢时经常打开盖体16而造成的蒸汽发生器100的密封不良等问题,安全可靠。
可以理解的是,除垢剂可以通过水泵泵入壳体1内。例如,当蒸汽发生器100应用在蒸汽发生器系统中时,水泵与进水口13相连,水泵可以将水箱内的水或除垢剂泵入壳体1内,简单方便。当然,该水泵还可以将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内的除垢剂以及水垢压出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并从第一排水口4和第二排水口5排出。或者还可另外设置一个与第一排水口4和第二排水口5相连的附加泵以将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内的除垢剂以及水垢抽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100,通过在壳体1上设置进水口13和蒸汽出口14,并使进水口13和蒸汽出口14中的其中一个与外腔室11连通,另一个与内腔室12连通,并将第一排水口4和第二排水口5设在壳体1上且分别与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连通,由此,可以容易地除去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内的水垢,操作简单,普通人员即可进行除垢,从而可以经常进行除垢操作以延长蒸汽发生器100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蒸汽发生器100需要打开盖体16以及需要专业人员才能除垢的问题,有利于节约人工成本,而且也避免了因现有技术中除垢时经常打开盖体16而造成的蒸汽发生器100的密封不良等问题,安全可靠。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蒸汽发生器100还包括排水管6,内腔室12通过第一排水口4与排水管6连通,外腔室11通过第二排水口5与排水管6连通,从而便于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内的水垢通过排水管6排出,结构简单。
排水管6上设有通断阀7,由此,通过通断阀7的疏通和关闭,从而控制排水管6内水流体的通断。
具体而言,当蒸汽发生器100正在使用时,通过关闭通断阀7以间接关闭第一排水口4和第二排水口5,从而避免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内的水和/或水蒸汽等从排水管6排出,保证蒸汽发生器100的正常排蒸汽功能。
当需要对蒸汽发生器100进行除垢时,通断阀7可以多次配合打开和关闭以便于对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的除垢、冲洗、以及除垢污液和冲洗水的排放。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排水管6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连通管61、第二连通管62和第三连通管63,第一排水口4和第二排水口5分别通过第一连通管61和第二连通管62连接至第三连通管63,从而便于内腔室12内排出的水垢污液或清洗水通过与第一排水口4连通的第一连通管61流向第三连通管63,以及从外腔室11内排出的水垢污液或清洗水通过与第二排水口5连通的第二连通管62流向第三连通管63,并最终通过第三连通管63流出到蒸汽发生器100的外部,避免了在蒸汽发生器100内另外设置多余的排水垢的管路,有利于节省空间,节约成本。
具体地,第三连通管63的自由端形成出水口,通断阀7设置在第三连通管63上以控制疏通或关断水流体经第三连通管63内从出水口流出,结构简单。可选地,通断阀7可以为电磁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排水口4设在壳体1的底壁或顶壁上,第二排水口5设在壳体1的侧壁上。例如,如图2-图3以及图5所示,第一排水口4设在壳体1的底壁上,第二排水口5设在壳体1的侧壁上。其中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排水口4或第二排水口5设在壳体1的底壁上或侧壁的下部时,除垢剂和水垢可通过重力作用自然排出,而当第一排水口4或第二排水口5设在壳体1的顶部或侧壁上部时,还可以用附加泵(未示出)吸出或上面提到的水泵抽出。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排水口4和第二排水口5可同时设在壳体1的底壁或顶壁上,从而便于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内水垢的排出。进一步地,第一排水口4和第二排水口5的截面积之和为S1,壳体1的顶壁或底壁的面积为S2,0.1.≤S1/S2≤.0.9。
具体而言,当第一排水口4和第二排水口5设在壳体1的顶壁上时,第一排水口4和第二排水口5的截面积之和为S1,壳体1的顶壁的面积为S2,0.1.≤S1/S2≤.0.9。当第一排水口4和第二排水口5设在壳体1的底壁上时,第一排水口4和第二排水口5的截面积之和为S1,壳体1的底壁的面积为S2,0.1.≤S1/S2≤.0.9。由此,在保证壳体1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有利于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内未溶于除垢剂的物质较多的排出,避免因未溶于除垢剂的物质的体积较大,而阻挡在第一排水口4或第二排水口5处无法排出。
优选地,0.3≤S/S≤0.7,从而进一步优化第一排水口4和第二排水口5的结构,以便于在保证壳体1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有利于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内未溶于除垢剂的物质较多的排出。
可选地,第一排水口4为圆形孔,第一排水口4的孔径为D1,D1≥2mm,从而便于内腔室12内未溶于除垢剂的物质可以顺利地排出。
可选地,第二排水口5为圆形孔,第二排水口5的孔径为D2,D2≥2mm,从而便于外腔室11内未溶于除垢剂的物质可以顺利地排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4和图6所示,壳体1可以包括底座15和盖体16。其中,底座15的顶部敞开,盖体16封闭底座15以与底座15和分隔壁2限定出外腔室11和内腔室12,其中进水口13和蒸汽出口14均设在盖体16上,由此,不但结构简单,而且便于壳体1内相关结构例如分隔壁2和加热元件3等的设置。可选地,盖体16与底座15通过紧固件例如螺栓密封连接。进一步可选地,如图6所示,盖体16的底壁上设有凸筋161,分隔壁2的顶壁上设有凹槽22,当盖体16盖在底座15上时,凸筋161与凹槽22配合,同时盖体16和底座15进一步通过紧固件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盖体16与底座15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的顶壁为盖体16,壳体1的侧壁为底座15的侧壁,壳体1的底壁为底座15的底壁。可选地,壳体1可以为铸铝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连通槽21位于分隔壁2的上部且邻近壳体1的顶壁(例如邻近盖体16)。由此,有利于被加热元件3加热后形成的水蒸汽向上移动并从与进水口13连通的腔室(外腔室11或内腔室12)进入到与蒸汽出口14连通的腔室(内腔室12或外腔室11)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外腔室11内的热水水蒸汽通过连通槽21进入内腔室12内后形成旋风气流。具体而言,当进水口13与外腔室11连通,蒸汽出口14与内腔室12连通时,在加热元件3的加热下,外腔室11内的干度较小的水蒸汽通过连通槽21进入到内腔室12,并在内腔室12内形成旋风气流,使得干度较小的水蒸汽与内腔室12的内壁面接触,同时旋风气流会形成类似旋风分离器的效果,使得水蒸汽中的液态水甩向内腔室12的内壁面并沿其向下流动,且在加热元件3的加热下进一步形成水蒸汽,由此,一方面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内腔室12的内壁面出现局部过热的现象,有利于提高加热元件3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提高加热元件3的加热效率,缩短蒸汽发生器100的预热时间,并提高水蒸汽的温度和干度,另一方面水蒸汽中的水垢被甩向内腔室12的内壁面,并附着在内腔室12的内壁面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垢从蒸汽出口14排出的可能性。
具体地,连通槽21的延伸方向与内腔室12的内周壁面相切以形成在外腔室11内的水蒸汽切向地进入内腔室12内,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强旋风气流的流动强度,一方面可以较大程度地避免内腔室12的内壁面出现局部过热的现象,进一步提高加热元件3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加热元件3的加热效率以进一步缩短蒸汽发生器100的预热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水蒸汽的温度和干度,另一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减少水垢从蒸汽出口14排出可能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元件3可以对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同时加热,也就是说,在加热元件3的整个工作过程中,加热元件3始终对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同时加热。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加热元件3刚开始工作时,加热元件3对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不同时加热,一段时间后,加热元件3对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同时加热。例如,当加热元件3刚开始工作的一段时间(例如5S)内,加热元件3首先加热与进水口13连通的腔室例如外腔室11,以便于外腔室11内的水可以在加热元件3的加热下尽快地变成水蒸汽进入到另一个腔室例如内腔室12,一段时间(例如5S)后,加热元件3同时加热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以便于加热元件3继续加热与进水口13连通的腔室例如外腔室11的水以及对进入到另一个腔室例如内腔室12内的水蒸汽继续加热,从而提高从蒸汽出口14排出的水蒸汽的干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加热元件3呈螺旋状环绕分隔壁2的周向并设在分隔壁2内。例如,加热元件3为一个且呈螺旋状环绕分隔壁2的周向并设在分隔壁2内,从而增加加热元件3与分隔壁2的接触面积,以使得加热元件3通过分隔壁2更多地向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内辐射热量,从而缩短蒸汽发生器100的预热时间,提高水蒸汽的温度和干度。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加热元件3还可以包括多个,多个加热元件3在分隔壁2的上下方向上间隔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6所示,蒸汽发生器100还包括至少一个增益结构8。增益结构8容纳在内腔室12和/或外腔室11内,例如增益结构8可以只容纳在内腔室12内,或者增益结构8可以只容纳在外腔室11内,或者增益结构8包括多个且分别容纳在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内。由此,通过在内腔室12和/或外腔室11内设置增益结构8,不但有利于增大内腔室12和/或外腔室11内的表面积,以便于更多的水垢附着在增益结构8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蒸汽发生器100的使用寿命,而且还有利于阻挡水垢随水蒸汽的流动,以减少水垢从蒸汽出口14流出的可能性。
增益结构8与分隔壁2接触,加热元件3设在分隔壁2上,由此,可便于加热元件3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增益结构8,以便于增益结构8与流经增益结构8的水蒸汽之间的换热,从而增大了换热面积,有利于提高加热元件3的热量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加热元件3的工作时间,延长加热元件3的寿命并间接延长蒸汽发生器100的使用寿命,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水蒸汽的温度和干度。
可选地,增益结构8与外腔室11的内侧壁(即壳体1的内侧壁,例如底座15的内侧壁)不接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增益结构8与外腔室11的内侧壁接触而向蒸汽发生器100的外部辐射热量。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增益结构8可以同时连接在分隔壁2的外侧壁和外腔室11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地,增益结构8连接在分隔壁2上,例如增益结构8与分隔壁2为一体成型件,结构简单。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图6所示,增益结构8还可设在壳体1的顶壁(例如盖体16)上,且增益结构8向下伸入内腔室12和/或外腔室11内,并与分隔壁2接触。
具体地,增益结构8的下端与壳体1的底壁之间间隔开,从而便于壳体1的底部(例如底座15的底部)的水的流通以及水垢的流动,避免因增益结构8的下端与壳体1的底壁接触而使得水垢积聚在该位置处。可选地,增益结构8的横截面形成为大体“十”字形状,且增益结构8的横截面积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当然,本发明不限于,增益结构8还可以形成为其它形状,例如上下延伸的板状。
可选地,增益结构8包括多个,且多个增益结构8绕分隔壁2的周向设置。具体地,多个增益结构8绕分隔壁2的周向间隔设置。例如,增益结构8包括四个,四个增益结构8容纳在外腔室11内并在分隔壁2的周向上均匀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多个增益结构8之间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6所示,壳体1形成为大体长方体状、球体状、椭球体状或圆柱体状,结构简单。进一步地,分隔壁2形成为圆环形或方环形形状,即分隔壁2的横截面形成为圆环形或方环形形状,从而间隔出外腔室11和内腔室12。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分隔壁2的横截面还可以形成为其它形状,例如椭圆形。
可选地,蒸汽出口14与内腔室12连通且与内腔室12的中心对应设置。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蒸汽出口14还可设在与内腔室12对应的壳体1的顶壁(例如盖体16)的其他位置处,只要便于内腔室12内的水蒸汽排出即可。
可选地,分隔壁2与壳体1的中心线同线,也就是说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的中心线同线,由此,不但便于水蒸汽顺畅地流过外腔室11,而且还可以便于加热元件3均匀加热外腔室11内的水蒸汽。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内腔室12和外腔室11的中心线也可以不同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系统,包括上述的蒸汽发生器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系统,通过设置上述的蒸汽发生器100,可方便地去除水垢,延长蒸汽发生器系统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家用电器,包括上述的蒸汽发生器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家用电器,通过设置上述的蒸汽发生器系统,可方便地去除水垢,延长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家用电器为吸尘器、挂烫机、油烟机、咖啡机、洗衣机、空调或微波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6)

1.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通过分隔壁限定出两个彼此间隔开的外腔室和内腔室,所述外腔室和所述内腔室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连通槽彼此连通,所述壳体上具有进水口和蒸汽出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蒸汽出口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外腔室连通,且所述进水口和所述蒸汽出口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内腔室连通;
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内腔室和所述外腔室之间。
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和所述第二排水口设在所述壳体上且分别与所述内腔室和所述外腔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还包括排水管,所述内腔室通过所述第一排水口与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外腔室通过所述第二排水口与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排水管上设有通断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第三连通管,所述第一排水口和所述第二排水口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和所述第二连通管连接至所述第三连通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通管的自由端形成出水口,所述通断阀设置在所述第三连通管上以控制疏通或关断水流体经所述第三连通管内从所述出水口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口设在所述壳体的底壁或顶壁上,所述第二排水口设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口和所述第二排水口同时设在所述壳体的底壁或顶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口和所述第二排水口的截面积之和为S1,所述壳体的顶壁或底壁的面积为S2,0.1≤S1/S2≤0.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0.3≤S1/S2≤0.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口为圆形孔,所述第一排水口的孔径为D1,D1≥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口为圆形孔,所述第二排水口的孔径为D2,D2≥2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呈螺旋状环绕所述分隔壁的周向并设在所述分隔壁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槽位于所述分隔壁的上部且邻近所述壳体顶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内腔室的内周壁面相切以形成在所述外腔室内的水蒸汽切向地进入所述内腔室内。
14.一种蒸汽发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
15.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系统。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电器为吸尘器、挂烫机、油烟机、咖啡机、洗衣机、空调或微波炉。
CN201510930598.9A 2015-12-14 2015-12-14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Pending CN1057160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30598.9A CN105716056A (zh) 2015-12-14 2015-12-14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CN201910554800.0A CN110260287A (zh) 2015-12-14 2015-12-14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30598.9A CN105716056A (zh) 2015-12-14 2015-12-14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54800.0A Division CN110260287A (zh) 2015-12-14 2015-12-14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6056A true CN105716056A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4692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30598.9A Pending CN105716056A (zh) 2015-12-14 2015-12-14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CN201910554800.0A Pending CN110260287A (zh) 2015-12-14 2015-12-14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54800.0A Pending CN110260287A (zh) 2015-12-14 2015-12-14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571605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4347A (zh) * 2020-01-22 2021-07-2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发生器和衣物处理装置
CN114321859B (zh) * 2020-09-30 2024-02-27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发生装置、家用器具的主机和家用器具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32262A (ja) * 2006-07-26 2008-02-14 Sharp Corp 蒸気発生装置および加熱調理器
CN101907285A (zh) * 2010-07-01 2010-12-08 宁波凯波集团有限公司 带有水垢槽的发热芯
CN202116912U (zh) * 2011-06-01 2012-01-18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挂烫机的排水结构
CN202132923U (zh) * 2011-06-28 2012-02-01 梁楚亮 一种蒸汽拖把用的蒸汽发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00528A (en) * 1971-11-08 1974-04-02 Gamell J Ind Inc Power generating system
FR2312641A1 (fr) * 1975-05-30 1976-12-24 Beyries Pierre Chaudiere de transformation d'un liquide en vapeur, a la temperature critique
KR20110033993A (ko) * 2011-02-17 2011-04-04 강두석 스팀보일러용 보일러탱크에 보충수를 공급하는 장치
CN104287614A (zh) * 2014-11-05 2015-01-21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烤箱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32262A (ja) * 2006-07-26 2008-02-14 Sharp Corp 蒸気発生装置および加熱調理器
CN101907285A (zh) * 2010-07-01 2010-12-08 宁波凯波集团有限公司 带有水垢槽的发热芯
CN202116912U (zh) * 2011-06-01 2012-01-18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挂烫机的排水结构
CN202132923U (zh) * 2011-06-28 2012-02-01 梁楚亮 一种蒸汽拖把用的蒸汽发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0287A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16060A (zh)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CN105716061A (zh)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CN105737125A (zh)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CN105716056A (zh)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CN205279036U (zh)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CN205372497U (zh)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CN105716059A (zh) 蒸汽发生器系统及控制方法、家用电器
CN205351267U (zh) 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CN105716058A (zh)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CN205279035U (zh)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CN206109828U (zh) 热泵干衣机
CN206094986U (zh) 一种热气降温除尘环保节能装置
CN205279033U (zh)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CN105716057A (zh) 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CN105919413B (zh) 一种节能蒸具
CN201042189Y (zh) 一种制豆腐皮机
CN205351269U (zh) 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CN205279037U (zh)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CN114190861A (zh) 呼吸器组件及洗碗机
CN207702714U (zh) 一种开水器
CN109864569B (zh) 蒸汽烤箱排水结构
CN207893732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
CN205351268U (zh)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CN104120597A (zh) 一种双锅式快速高压蒸汽锅
CN215113221U (zh) 一种单层节能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