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05053B - 头盔内换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头盔内换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05053B
CN105705053B CN201480040779.8A CN201480040779A CN105705053B CN 105705053 B CN105705053 B CN 105705053B CN 201480040779 A CN201480040779 A CN 201480040779A CN 105705053 B CN105705053 B CN 1057050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lmet
guide plate
pocket
air
air inter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07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05053A (zh
Inventor
市谷弘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ft Development Labora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ft Development Labora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ft Development Labora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ft Development Laborato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705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50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050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50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28Ventilating arrangements
    • A42B3/286Ventilating arrangements with forced flow, e.g. by a fa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消除佩戴头盔时使用者的头部闷热的头盔内换气装置。本发明的头盔内换气装置(1)具备:袋状体(11),其使用第一引导片(4)与第二引导片(5)而形成为上方敞开的袋的形状;安装单元(3),其设置于第一引导片(4)的上端部,并用于将袋状体(11)安装于头盔(2);送风单元(61),其安装于袋状体(11)的下部,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到袋状体(11)的内部并沿第一引导片(4)以及第二引导片(5)向袋状体(11)的敞开的部分的一侧送出;以及电源单元(63),其用于驱动送风单元(61)。通过将利用送风单元(61)吸入到袋状体(11)的内部的空气从形成于头盔(2)的内缘与使用者的头部之间的空气导入口(7)导入头盔(2)内,来对头盔(2)内进行换气。

Description

头盔内换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佩戴头盔时将空气送入该头盔内来对头盔内进行换气的头盔内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用于对满足安全规格的现有的作业用头盔附加送风功能的装置正在实用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上述装置构成为在头盔的外侧的边缘安装送风机,利用导入管(例如,管状管道)将由该送风机吸入的外部空气送入头盔内。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80606号公报
然而,在用于对上述的作业用头盔附加送风功能的装置中,存在如下的性能上的大问题。第一,由于该装置直接安装于头盔,所以无法使用具有重量过大的送风机的装置。因此,无法将大量的空气送入头盔内,无法充分消除头部闷热。第二,由于导入管设置于头盔与头部的间隙,所以该导入管的截面积无法过大。因此,为了进行能够充分消除头部闷热的换气,需要使向头盔内输送的空气的流速非常大。但是,由于耗电与风速的平方成比例,所以若增大风速,则立刻消耗电池。
此外,将送风功能预先组装于头盔的内部的带送风功能的作业用头盔也在实用化。该带送风功能的作业用头盔也在风量、耗电方面产生与上述的装置同样的问题。
如何有效地将必要量的空气导入头盔内完全取决于将空气导入头盔与头部之间的空气导入口的面积。若空气导入口的面积足够大则产生如下较大的优点。即,第一,即便风速较小也能够将大量的空气输送至头盔内。第二,能够使用送风压力小的螺旋桨风扇。其结果是,电力消耗变小的同时送风单元的噪声也变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消除头盔佩戴时使用者的头部闷热的头盔内换气装置。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发明涉及一种头盔内换气装置,安装于头盔进行使用,上述头盔内换气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袋状体,其使用第一引导片与第二引导片而形成为上方敞开的袋的形状;安装单元,其设置于第一引导片的上端部,并用于将袋状体安装于头盔;送风单元,其安装于袋状体,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到袋状体的内部并沿第一引导片以及第二引导片向袋状体的敞开的部分的一侧送出;以及电源单元,其用于驱动送风单元,以第二引导片位于人体的一侧且第一引导片位于外侧的方式使用安装单元将袋状体安装于头盔,通过将利用送风单元吸入到袋状体的内部的空气沿第一引导片以及第二引导片引导至袋状体的敞开的部分,并从在位于该部分的附近的头盔的内缘与使用者的头部之间形成的空气导入口导入头盔内,从而对头盔内进行换气。
在本发明的头盔内换气装置中,具备:上方敞开的袋状体;将袋状体安装于头盔的安装单元;以及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到袋状体的内部并向袋状体的敞开的部分的一侧送出的送风单元,从而能够将利用送风单元吸入到袋状体的内部的空气引导至袋状体的敞开的部分,并从在位于该部分的附近的头盔的内缘与使用者的头部之间形成的空气导入口有效地导入头盔内,因此能够对头盔内进行换气,充分消除使用者的头部闷热。
另外,在本发明的头盔内换气装置中,优选,安装单元具有:带,其在第一引导片的上端部与其上端大致平行地配置;和两个相互安装单元,它们设置于带的两端部。在该情况下,在将带沿头盔的帽檐卷绕于其侧周部后,将两个相互安装单元相互安装,从而能够将袋状体简单且牢靠地安装于头盔。
此外,在本发明的头盔内换气装置中,优选,在第二引导片的上端部形成有能够伸缩的伸缩部,在佩戴安装有头盔内换气装置的头盔时伸缩部除了其两端部之外与头部紧贴。由此,能够在位于伸缩部的附近的头盔的内缘与使用者的头部之间形成大的空气导入口,因此能够将在袋状体内流动的空气从该较大的空气导入口顺畅地引导至头盔内。
根据本发明的头盔内换气装置,能够将利用送风单元吸入到袋状体的内部的空气引导至袋状体的敞开的部分,并从在位于该部分的附近的头盔的内缘与使用者的头部之间形成的空气导入口有效地导入头盔内,因此能够对头盔内进行换气,充分消除使用者的头部闷热。
附图说明
图1(a)是通常的作业用头盔的示意侧视图,图1(b)是该作业用头盔的示意仰视图。
图2(a)是将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装置展开时的示意主视图,图2(b)是该头盔内换气装置的示意后视图。
图3(a)是安装有第一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装置的作业用头盔的示意侧视图,图3(b)是安装有该头盔内换气装置的作业用头盔的示意仰视图,图3(c)是使第二引导片移动至头箍的内侧时的作业用头盔的示意仰视图。
图4(a)是佩戴安装有头盔内换气装置的头盔时的示意侧视图,图4(b)是佩戴该头盔时的示意后视图。
图5(a)是用于对头部与头盔内换气装置的伸缩部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图5(b)是用于对头部与头盔内换气装置的第二引导片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图6(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装置的A-A向视方向示意剖视图,图6(b)是图6(a)中的头盔内换气装置的示意局部放大剖视图,图6(c)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装置的B-B向视方向示意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7(a)是第一引导片的示意主视图,图7(b)是第二引导片的示意主视图,图7(c)是袋状体的示意后视图,图7(d)是完成后的头盔内换气装置的示意主视图。
图8(a)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装置所使用的第一引导片的示意主视图,图8(b)是该头盔内换气装置所使用的第二引导片的示意主视图,图8(c)是该头盔内换气装置的袋状体的示意后视图,图8(d)是该头盔内换气装置的示意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申请的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头盔内换气装置安装于头盔进行使用。此处,在进行头盔内换气装置的说明之前,首先,对作业用头盔的构造进行说明。
图1(a)是通常的作业用头盔的示意侧视图,图1(b)是该作业用头盔的示意仰视图。作业用头盔2具有:帽体28、帽衬(hammock)26、头箍25、以及下颚带27。在帽体28的前部具有帽檐21,除了该前部的帽檐以外,还遍及头盔2的周围整体形成有用于提高帽体28的强度的小的帽檐21。在帽体28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在帽体28与头部之间确保一定的间隔的帽衬26。另外,通过调整头箍25与下颚带27,能够将头盔2牢固地固定于使用者的头部。此外,头箍25与后脑部接触。
在头盔2的外表面通常标注有佩戴该头盔2的人的姓名、公司名、作业内容等标记信息23,上述标记信息23在安全作业等方面较为重要。
[第一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装置进行说明。
图2(a)是将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装置展开时的示意主视图,图2(b)是该头盔内换气装置的示意后视图。此外,在图2中描绘了将头盔内换气装置的伸缩部最大地拉伸展开时的样子。
第一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装置安装于头盔2进行使用。如图2所示,该头盔内换气装置1具备:布制的袋状体11、安装带(安装单元)3、送风单元61、用于驱动送风单元61的电源(电源单元)63、以及将送风单元61与电源63电连接的电缆62。
袋状体11使用两个引导片即第一引导片4与第二引导片5而形成为上方敞开的袋的形状。第一引导片4形成为其横向宽度随着趋向下方而变窄的大致梯形。在该第一引导片4的下部形成有用于安装送风单元61的开口部42(参照图7(a))。另一方面,第二引导片5形成为将第一引导片4的上端部切断而得的形状。该第二引导片5的上端部成为能够伸缩的伸缩部5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二引导片5的上端部内置橡胶绳(绳状弹性部件)来形成伸缩部52。通过使第一引导片4与第二引导片5重合并将它们的下端部以及两侧端部分别缝合来制作袋状体11。因此,在袋状体11的敞开的部分,第一引导片4的上端相比第二引导片5的上端更向上方突出。
安装带3用于将袋状体11安装于头盔2,并设置于作为第一引导片4的上端部的带安装部41。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安装带3具备:具有伸缩性的带(弹性带)31;和设置于该带31的两端部的两个面状紧固件(相互安装单元)32、32。带31被缝在第一引导片4的带安装部41,由此,带31在第一引导片4的带安装部41配置为与其上端大致平行。如图1所示,通常的作业用头盔2具有帽檐21。在将带31沿头盔2的帽檐21卷绕于其侧周部22后,将两个面状紧固件32、32相互安装,从而能够将袋状体11简单且牢靠地安装于头盔2。此外,在安装带3的与头盔2接触的面施加有防滑部33。因此,能够防止在使用头盔内换气装置1的过程中安装带3从头盔2的侧周部22上滑的情况。
送风单元61安装于在第一引导片4的下部形成的开口部42。该送风单元61用于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到袋状体11的内部,并将其沿第一引导片4以及第二引导片5向袋状体11的敞开的部分的一侧、即袋状体11的上方的一侧送出。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送风单元61与用于空调服的送风单元相同,能够装拆自如地安装于上述开口部42。具体而言,使用送风压力小的螺旋桨风扇作为送风单元61。上述送风单元的构造以及安装方法例如被记载于国际公开第2006/090677号小册子中。
接下来,对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装置1安装于头盔2的顺序进行说明。
图3(a)是安装有第一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装置1的作业用头盔2的示意侧视图,图3(b)是安装有该头盔内换气装置1的作业用头盔2的示意仰视图,图3(c)是将第二引导片5移动至头箍25的内侧时的作业用头盔2的示意仰视图。
在将头盔内换气装置1安装于头盔2时,预先与使用者相配合地调整头盔2的头箍25的长度。使用者首先以第二引导片5位于人体(头)的一侧且第一引导片4位于外侧的方式进行配置,并将安装带3的带31沿头盔2的帽檐21卷绕于头盔2的侧周部22。然后,在头盔2的前侧,将设置于该带31的两端部的面状紧固件32、32相互安装。如此,使用安装带3将袋状体11安装于头盔2。在该状态下,如图3(b)所示,第二引导片5位于比头箍25更靠外侧的位置。
接下来,使作为第二引导片4的上端的伸缩部52向比头盔2的头箍25更靠内侧的位置移动。即,头箍25进入第一引导片4与第二引导片5之间。在这方面,袋状体11的上端部的长度必须为能够在将头盔内换气装置安装到头盔2时使设置于该头盔2的头箍25进入第一引导片4与第二引导片5之间的程度的长度。在图3(c)中示出了该伸缩部52的移动后的状态,头箍25被第二引导片5隐藏。此处,在伸缩部52内置有橡胶绳,由于伸缩部52如字面意思那样进行伸缩,所以能够使伸缩部52简单地从头箍25的外侧向内侧移动。另外,伸缩部52因橡胶绳的张力而即便在其中央部也几乎不会下垂,因此,第二引导片5的上端从头盔2的一侧的下缘到另一侧的下缘被保持大致直线状。这样,头盔内换气装置1的安装极为简单。
图4(a)是佩戴安装有头盔内换气装置1的头盔2时的示意侧视图,图4(b)是佩戴该头盔2时的示意后视图。图5(a)是用于对头部与头盔内换气装置2的伸缩部52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图5(b)是用于对头部与头盔内换气装置2的第二引导片5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此处,在图5(b)中描绘了在图4(b)中省略了第一引导片4以及安装带3的状态。若如上所述地将头盔内换气装置1安装于作业用头盔2,则使用者如图4所示地佩戴该作业用头盔2。若使用者佩戴安装有头盔内换气装置1的作业用头盔2,则如图5(a)所示,设置于第二引导片5的上端部的伸缩部52成为被使用者的头部9按压而伸长的状态。因此,伸缩部52压在呈弧形的头部9。具体而言,伸缩部52中的除了其两端以外的大部分与头部9紧贴。即,若佩戴安装有头盔内换气装置1的头盔2,则结果是作为第二引导片5的上端部的伸缩部52除了其两端部之外均以头盔2的下缘的高度与头部9紧贴。并且,如图5(b)所示,第二引导片5的大致中央部从其外侧被头箍25按压于头部9。
接下来,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装置1中的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
图6(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装置1的A-A向视方向示意剖视图,图6(b)是图6(a)中的头盔内换气装置1的示意局部放大剖视图,图6(c)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装置1的B-B向视方向示意局部放大剖视图。
若使送风单元61工作,则如图6(a)所示,从该送风单元61向袋状体11内吸入大量的空气。而且,除了布料本身的重量以外未被施加特别的负荷的第二引导片5因该吸入的空气的压力而容易朝向后颈膨胀,作为由第一引导片4与第二引导片5围起的空间的空气导入路形成于袋状体11内。利用送风单元61吸入到袋状体11的内部的空气沿空气导入路向上方流动。
另外,如上所述,在佩戴安装有头盔内换气装置1的头盔2时伸缩部52除了其两端部之外与头部9紧贴,因此能够在位于伸缩部52的附近的头盔2的内缘与使用者的头部9之间形成大的空气导入口7。具体而言,如图6(b)所示,在与头部9接触的第二引导片5的伸缩部52、与头盔2的内缘24或者沿着该内缘24的假想延长线之间,形成具有大的面积的空气导入口7。因此,沿空气导入路趋向上方的空气从空气导入口7被导入头盔2内部。第一引导片4与头盔2的帽檐21接触,因此在帽檐21的正下方产生无空气流动的储气部81,结果,沿第一引导片4趋向上方的空气沿储气部81顺畅地被导入头盔2内。这样,在头盔2与头部9之间形成有由第一引导片4、储气部81、帽体28的内表面构成的一连串的面;以及由第二引导片5、其伸缩部52、头部9的表面构成的一连串的面,由此,形成由上述两个一连串的面构成的连续的空气流通路8。若大量的外部空气在该连续的空气流通路8流动,则能够对头盔2内的空气进行换气,并且能够蒸发从头部排出的汗,并利用其蒸发热冷却头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头盔2的头箍25进入第一引导片4与第二引导片5之间,所以能够利用该头箍25将第二引导片5的大致中央部从其外侧按压于头部9,因此能够容易地确保空气在袋状体11内流通的空间、即空气流通路8。
此外,由于头部9呈弧形,所以伸缩部52除了其两端部之外与头部9接触,因此在空气流通路8中,除了不与头部9接触的伸缩部52的两端部(空气导入口端部71)之外不存在泄漏空气的位置,由送风单元61吸入的外部空气的绝大多数被导入头盔2与头部9之间。另外,由于空气导入口7的面积非常大,所以在空气流通路8中流动的空气承受的阻力极小。因此,使用送风压力小的螺旋桨风扇作为送风单元61,由此,能够利用小的电力将大量的空气导入头盔2与头部9之间。
接下来,对送风单元61与空气导入口7的面积的关系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轻型且耗电小的例如螺旋桨的直径为6cm的螺旋桨风扇作为送风单元61。因此,送风单元61的空气吸入口的有效面积约为28cm2。
另外,空气导入口7的面积S使用安装有袋状体11的头盔2的部分的沿着内缘24的假想延长线与使用者的头部9之间的间隔D、和袋状体11的上端部的横向宽度L,并通过S=D×L而求出(参照图6(c))。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空气被送风单元61吸入到袋状体11内,并通过袋状体11顺畅地向空气导入口7引导,因此若空气导入口7的面积至少与送风单元61的空气吸入口的有效面积大小相同,便能够将空气有效地导入头盔2内。因此,在使用了具有直径约为6cm的螺旋桨的送风单元61的情况下,空气导入口7的面积至少约为28cm2即可,另外,通常上述间隔D约为15mm,因此袋状体11(第一引导片4)的上端部的横向宽度L至少约为19cm即可。
接下来,对头盔内换气装置1的制作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图7(a)是第一引导片4的示意主视图,图7(b)是第二引导片5的示意主视图,图7(c)是袋状体11的示意后视图,图7(d)是完成后的头盔内换气装置1的示意主视图。此外,在图7(c)以及图7(d)中描绘了将袋状体11的伸缩部52最大地拉伸展开时的样子。以下,利用不包含缝边时的数值来表示第一引导片4的尺寸、第二引导片5的尺寸。
首先,制作图7(a)所示的第一引导片4与图7(b)所示的第二引导片5。具体而言,第一引导片4的外形形成为上边为30cm、下边为20cm、高度为17cm的大致梯形。距离该第一引导片4中的上边的边缘宽度2.5cm的部分为带安装部41。而且,在第一引导片4的中央下部形成有用于安装送风单元61的开口部42。另外,第二引导片5的外形形成为在第一引导片4中将相当于带安装部41的宽度为2.5cm的部分切断而得的形状。即,第二引导片5形成为上边为28.5cm、下边为20cm、高度为14.5cm的大致梯形。而且,在该第二引导片5的上端部形成有用于供橡胶绳通过的绳通过部51。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具有透湿性的布作为第二引导片5的材质。
接下来,使第一引导片4与第二引导片5重合,并缝合各自的两侧端部。之后,留下用于供电缆62出入的电缆通过用狭缝111,并缝合第一引导片4以及第二引导片5的两下端部。接下来,拉伸作为自然长度为15cm的绳状弹性部件的橡胶绳,使之通过第二引导片5的绳通过部51,并将橡胶绳的两端部分别缝于绳通过部51的端部。通过如此在绳通过部51安装橡胶绳,能够在第二引导片5的上端部容易地形成伸缩部52。这样一来,能够使用第一引导片4以及第二引导片5获得上方敞开的袋状体11。此处,在该袋状体11,在第一引导片4的规定位置形成有用于安装送风单元61的开口部42,在下端的规定位置形成有电缆通过用狭缝111。另外,第一引导片4的上端向上方突出带安装部41的大小。这样制作的袋状体11在自然状态下因伸缩部52的伸缩性而形成为第二引导片4的上端部收缩的状态,但在图7(c)中示出了将伸缩部52拉伸展开的状态下的袋状体11。
此外,在上述的袋状体11的制作方法中,为了简化说明,使第二引导片4的上边的长度与第一引导片4的对应的部位的长度大致相同。然而,第二引导片4的上边的长度(将第二引导片5的伸缩部52最大地拉伸时的长度)优选比第一引导片4的与形成有伸缩部52的第二引导片5的部位对应的部位的长度短。实际上在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装置1安装于头盔2进行使用时,第一引导片4的上端部与头盔2的侧周部接触,但第二引导片5的上端与头部接触。当然,由于头部比头盔2小,所以相应地第二引导片5的上边的长度缩短即可。如此将第二引导片5的上边的长度适当地缩短,从而能够降低用于伸缩部52的橡胶绳的强度,因此能够消除伸缩部52与头部接触时的不适感。
接下来,将安装带3安装于袋状体11。作为安装带3的带31,使用自然状态下长度为65cm、宽度为2.5cm的具有伸缩性的带。在该带31的内表面侧(与头盔2接触的一侧)施加有防滑部33,在其两端部设置有面状紧固件32。将安装带3的中央部分的未施加有防滑部33的一侧的面缝于第一引导片4的宽度为2.5cm的带安装部41。之后,将送风单元61安装于开口部42。然后,使设置于电缆62的一端的端子(未图示)从电缆通过用狭缝111通过袋状体11之中,并与送风单元61连接。最后,通过将设置于电缆62的另一端的端子与电源63连接,从而头盔内换气装置1的制作结束(图7(d))。
此外,作为安装带3的带,无需一定使用具有弹性的带。特别是在将防滑部33施加于带31的情况下,即便该带31不具有弹性,该安装带3也无任何问题地作为安装单元发挥功能。另外,作为安装带3的带31,使用透明的具有柔软性的塑料例如透明的软质聚氯乙烯,并将带安装部41的宽度形成为3mm左右,从而能够避免针对后述的标记信息的丧失的问题。并且,软质聚氯乙烯相对于头盔的帽体的静摩擦力大,因此无需另外施加防滑部,因而非常适合作为安装单元所使用的材料。
另外,对于后脑部的头发浓密的人而言,头发进入头部表面与头盔内表面,由此在头盔内流动的空气受到的阻力增大,结果是存在无法实现充分的换气效果的情况。但是,此时的问题能够通过例如使用适当的形状的头箍将后脑部的头发按压于头部表面来解决。此外,袋状体11的上部的横向宽度优选形成为不覆盖耳朵的程度的长度。这是因为:由于送风单元61的振动传递至袋状体11,所以若袋状体11覆盖耳朵,则振动声直接传递至耳朵。
然而,如图1(a)所示,在头盔2的外表面通常标注有佩戴该头盔2的人的姓名、公司名、作业内容等标记信息23,上述标记信息23在安全作业等方面较为重要。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尽可能减小安装带3的带31的宽度,而使带31尽可能不遮蔽标记信息23。具体而言,在将安装带3安装于头盔2时,以安装带3覆盖头盔2的外表面的比例最大为头盔2的整个外表面的30%的方式设定带31、面状紧固件32、32的宽度。即,优选,带31、面状紧固件32、32的宽度最大为3cm左右。实际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带31、面状紧固件32、32的宽度形成为2.5cm。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装置中,具备:上方敞开的袋状体;将袋状体安装于头盔的安装带;以及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到袋状体的内部并将其送出至袋状体的敞开的部分的一侧的送风单元,从而能够将利用送风单元吸入到袋状体的内部的空气引导至袋状体的敞开的部分,并从在位于该部分的附近的头盔的内缘与使用者的头部之间形成的空气导入口有效地导入头盔内,因此能够对头盔内进行换气,充分消除使用者的头部闷热。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装置中,作为安装带,使用具有在第一引导片的上端部与其上端大致平行地配置的带、和设置于带的两端部的两个面状紧固件的带。因此,在将带沿头盔的帽檐卷绕于其侧周部后,将两个相互安装单元相互安装,从而能够将袋状体简单且牢靠地安装于头盔。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装置中,在第二引导片的上端部形成有能够伸缩的伸缩部,在佩戴安装有头盔内换气装置的头盔时伸缩部除了其两端部之外与头部紧贴。由此,能够在位于伸缩部的附近的头盔的内缘与使用者的头部之间形成大的空气导入口,因此能够将在袋状体内流动的空气从该大的空气导入口顺畅地引导至头盔内。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装置中,第一引导片的上端部的长度至少为19cm,从而空气导入口的面积较大,在该空气导入口中流动的空气受到的阻力较小。因此,作为送风单元,能够使用低压力的螺旋桨风扇,因此能够将送风单元的耗电、噪声一起减小。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装置中,使用具有透湿性的布作为第二引导片的材质。从送风单元向袋状体内吸入大量的空气,使袋状体大幅度膨胀,未特别施加重量的第二引导片与使用者的后颈部以及后脑部紧贴,在该情况下,通过使用具有透湿性的部件作为第二引导片,从而从后颈部以及后脑部流出的汗经由第二引导片被排出至袋状体内,因此还能够冷却该后颈部以及后脑部。
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通过缝合第一引导片与第二引导片来制作袋状体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能够通过缝合一张片的方法等其他各种方法来制作袋状体。此时,袋状体中的外侧的部分成为第一引导片,与头部接触的一侧成为第二引导片。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将送风单元设置于第一引导片的下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送风单元也可以设置于第二引导片的与使用者的后颈对应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在第一引导片未施加有送风单元的负荷,因此第一引导片容易因风压而膨胀,而形成空气流通路。另外,由于在使用者的后颈和与其对应的第二引导片的位置之间存在空间(间隙),所以对于送风单元吸入空气而言不存在大的妨碍。并且,由于将送风单元设置于第二引导片,从而在屋外使用头盔内换气装置时,能够防止雨直接进入送风单元的情况。此外,在将送风单元设置于第二引导片的情况下,需要使用强度高的部件作为橡胶绳,以便伸缩部不因送风单元61的重量而下垂。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装置中,由于能够简单地取下送风单元与电缆,所以能够与通常的衣物同样地洗濯袋状体以及安装带。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装置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板1a主要在炎热的天气下使用。图8(a)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装置所使用的第一引导片的示意主视图,图8(b)该头盔内换气装置所使用的第二引导片的示意主视图,图8(c)是该头盔内换气装置的袋状体的示意后视图,图8(d)是该头盔内换气装置的示意主视图。此处,上述图8(a)、图8(b)、图8(c)、图8(d)是分别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7(a)、图7(b)、图7(c)、图7(d)对应的附图。因此,在图8(c)以及图8(d)中描绘了将袋状体11a的伸缩部52最大地拉伸展开时的样子。以下,利用不包含缝边时的数值表示第一引导片4a的尺寸、第二引导片5a的尺寸。
如图8(d)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装置1a具备:袋状体11a、安装带(安装单元)3、送风单元61、用于驱动送风单元61的电源(电源单元)63、以及将送风单元61与电源63电连接的电缆62。袋状体11a使用两个引导片即第一引导片4a与第二引导片5a而形成为上方敞开的袋的形状。该第二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装置1a在如下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装置1不同,即:袋状体11a的形状为越趋向下方越扩大的大致梯形的方面、第一引导片4a所使用的材料为在无纺布层压了铝箔的铝片的方面、以及在第二引导片5a的与后颈对应的部位存在用于向后颈吹送空气的吹送用开口部的方面,其他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要素具有相同的功能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对应的附图标记,由此省略其详细说明。例如,与头盔接触的部分(安装单元3、带31、绳通过部51、带安装部41等)的构造·规格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具体而言,使用图8(a)所示的第一引导片4a与图8(b)所示的第二引导片5a来制作袋状体11a。第一引导片4a的外形为上边为30cm、下边为35cm、高度为17cm的大致梯形。该第一引导片4a中的距离上边的边缘宽度2.5cm的部分为带安装部41。而且,在第一引导片4a的中央下部形成有用于安装送风单元61的开口部42。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引导片4a所使用的材料,如上所述地使用在无纺布层压了铝箔的铝片。另外,第二引导片5a的外形形成为在第一引导片4中将与带安装部41相当的宽度为2.5cm的部分切断而得的形状。即,第二引导片5形成为上边为31cm、下边为35cm、高度为14.5cm的大致梯形。而且,在第二引导片5a的上端部形成有用于供橡胶绳通过的绳通过部51。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引导片5a的与后颈对应的部位形成有用于向后颈吹送空气的吹送用开口部54。在使第一引导片4a与第二引导片5a重合并缝合各自的两侧端部以及下端部后,将橡胶绳缝在第二引导片5a的绳通过部51,从而在第二引导片5a形成伸缩部52。这样一来,能够获得图8(c)所示的袋状体11a。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头盔内换气装置中,通过将袋状体形成为越趋向下方越扩大而能够充分覆盖使用者的后颈的形状,并且使第一引导片所使用的材料为铝片,从而能够几乎完全防止太阳光照射到后颈的情况。另外,在第二引导片的与使用者的后颈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向使用者的后颈吹送利用送风单元吸入到袋状体内的空气的一部分的吹送用开口部。由此,能够经由吹送用开口部向使用者的后颈吹送利用送风单元吸入到袋状体内的空气的一部分,因此能够直接冷却使用者的后颈。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头盔用换气装置的其他作用·效果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引导片的与后颈对应的部位,也可以代替吹送用开口部,而设置网格部件等。另外,作为第一引导片所使用的在炎热的天气下使用的遮挡太阳光的片材,并不局限于铝片,例如还能够使用在聚酯的布上溅射了钛的片材等。
[其他实施方式]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在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变形。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在袋状体的敞开的部分,第一引导片的上端相比第二引导片的上端更向上方突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第一引导片的上端无需一定相比第二引导片的上端更向上方突出。这是因为:由于袋状体为布制的部件,所以即便第一引导片的上端不相比第二引导片的上端更向上方突出,也能够在使用时在头盔的内缘与使用者的头部之间形成大的空气导入口。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将送风单元安装于袋状体的下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送风单元也可以安装于袋状体的上部、中间部。特别是,例如在使用纵长的形状的部件作为袋状体时,优选送风单元安装于袋状体的中央部。
例如,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通过将设置于安装单元的带的两端部的面状紧固件相互安装,而将带卷绕于头盔的侧周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作为用于将带卷绕于头盔的侧周部的安装单元,若为能够相互安装的单元则可以使用任何部件。例如,作为安装单元,除了上述面状紧固件以外,还能够使用例如出售的纽扣、绳连结件等。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安装单元,能够使用设置于第一引导片的上端部的具有伸缩性的环状的带或者绳。在该情况下,只要以将环状的带或者绳嵌入头盔的侧周部的方式进行安装,就能够将袋状体简单地安装于头盔。此外,也可以使用将具有伸缩性的一条带或者绳安装于第一引导片的上端部的左右两侧部并利用该带或者绳与第一引导片的上端部构成为环状的部分,来作为安装单元。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缩短安装单元的带的长度。此时,在头盔的侧部,在与设置于带的两端部的面状紧固件对置的位置预先设置面状紧固件,并安装设置于带的端部的面状紧固件与设置于头盔的面状紧固件,从而能够将袋状体安装于头盔。这样一来,安装单元的长度无需一定为绕头盔的侧周部一周的长度。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利用透明的部件来制作安装单元的带。由此,即便在将安装单元安装于头盔时带与标记信息重叠,他人也能够容易地识别该标记信息。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通过在第二引导片的上端部形成能够伸缩的伸缩部,而在位于伸缩部的附近的头盔的内缘与使用者的头部之间形成大的空气导入口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无需一定在第二引导片的上端部设置伸缩部。通过在第二引导片的上端部和与其对应的第一引导片的部位之间实施保持间隔并且不阻碍空气的流通的设计,例如通过将具有弹性的网格部件设置于第二引导片的上端部与第一引导片的上部之间,从而能够将空气从袋状体顺畅地引导至头盔内。
此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袋状体所使用的第一引导片以及第二引导片的材料,根据该片的使用目的等,能够使用棉、混纺、聚酯等各种材料。特别是,对于第一引导片而言,若为通气性不太大的材料,则无需为布,能够根据使用目的而使用各种材料。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在使用者佩戴安装有本发明的头盔内换气装置的头盔进行作业的时间较短的情况下,作为头盔内换气装置所使用的电源,也可以使用小型且小容量的电源。另外,该小型的电源也可以设置于袋状体的规定位置。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在头盔安装有头盔内换气装置时使设置于该头盔的头箍进入第一引导片与第二引导片之间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根据头盔的构造、形状等,也可以使头箍不一定进入第一引导片与第二引导片之间。
此外,安装本发明的头盔内换气装置的对象并不限定于图1所示的作业用头盔,若为相同的形状的头盔则也能够在任何头盔安装本发明的头盔内换气装置。另外,即便是与图1所示的头盔形状不同的头盔,也能够通过设计安装单元的形状等,来安装本发明的头盔内换气装置。因此,本发明的头盔内换气装置能够用于很多头盔。此外,本发明的头盔内换气装置还能够用于一部分帽子等。
另外,由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形成的吹送用开口部可以形成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引导片,并且也可以使用在无纺布层压了铝箔而得的铝片来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引导片所使用的材料,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袋状体的形状也可以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形成为越趋向下方而越扩大的大致梯形。
工业上的利用可行性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本发明的头盔内换气装置中,能够将利用送风单元吸入到袋状体的内部的空气引导至袋状体的敞开的部分,并从在位于该部分的附近的头盔的内缘与使用者的头部之间形成的空气导入口有效地导入头盔内,因此能够对头盔内进行换气,充分消除使用者的头部闷热。因此,本发明的头盔内换气装置特别适合于在作业现场等佩戴头盔进行作业的情况下安装于该头盔进行使用。
附图标记说明:
1、1a…头盔内换气装置;11、11a…袋状体;111…电缆通过用狭缝;2…作业用头盔;21…帽檐;22…侧周部;23…标记信息;24…内缘;25…头箍;26…帽衬;27…下颚带;28…帽体;3…安装带(安装单元);31…带(弹性带);32…面状紧固件(相互安装单元);33…防滑部;4、4a…第一引导片;41…带安装部;42…开口部;5、5a…第二引导片;51…绳通过部;52…伸缩部;54…吹送用开口部;61…送风单元;62…电缆;63…电源(电源单元);7…空气导入口;71…空气导入口端部;8…空气流通路;81…储气部;9…头部;S…空气导入口的面积;D…头盔的内缘与使用者的头部的间隔;L…袋状体的上端部的横向宽度。

Claims (10)

1.一种头盔内换气装置,安装于头盔进行使用,
所述头盔内换气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袋状体,其使用第一引导片与第二引导片而形成为上方敞开的袋的形状;
安装单元,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引导片的上端部,并用于将所述袋状体安装于所述头盔;
送风单元,其安装于所述袋状体,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到所述袋状体的内部并沿所述第一引导片以及所述第二引导片向所述袋状体的敞开的部分的一侧送出;以及
电源单元,其用于驱动所述送风单元,
所述第一引导片的上端部的长度至少为19cm,
以所述第二引导片位于人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引导片位于外侧的方式使用所述安装单元将所述袋状体安装于所述头盔,通过将利用所述送风单元吸入到所述袋状体的内部的空气沿所述第一引导片以及所述第二引导片引导至所述袋状体的敞开的部分,并从在位于该部分的附近的所述头盔的内缘与使用者的头部之间形成的空气导入口导入所述头盔内,从而对所述头盔内进行换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内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单元具有:带,其在所述第一引导片的上端部与其上端大致平行地配置;和两个相互安装单元,它们设置于所述带的两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盔内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用透明的具有柔软性的塑料来作为所述安装单元的所述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头盔内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安装单元安装到所述头盔时,所述安装单元覆盖所述头盔的外表面的比例最大为所述头盔的整个外表面的30%。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头盔内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引导片的上端部形成有能够伸缩的伸缩部,在佩戴安装有头盔内换气装置的头盔时所述伸缩部除了其两端部之外与头部紧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盔内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在所述第二引导片的上端部内置绳状弹性部件来形成所述伸缩部,将所述第二引导片的所述伸缩部最大地拉伸时的长度比所述第一引导片的与形成有所述伸缩部的所述第二引导片的部位对应的部位的长度短。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的头盔内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袋状体的上端部的长度为能够在将头盔内换气装置安装到头盔时使设置于该头盔的头箍进入所述第一引导片与所述第二引导片之间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头盔内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引导片的与使用者的后颈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向使用者的后颈吹送利用所述送风单元吸入到所述袋状体内的空气的一部分的吹送用开口部。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头盔内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引导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头盔内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单元为螺旋桨风扇。
CN201480040779.8A 2013-07-18 2014-05-15 头盔内换气装置 Active CN1057050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49280 2013-07-18
JP2013-149280 2013-07-18
PCT/JP2014/062948 WO2015008529A1 (ja) 2013-07-18 2014-05-15 ヘルメット内換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5053A CN105705053A (zh) 2016-06-22
CN105705053B true CN105705053B (zh) 2018-07-20

Family

ID=52346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0779.8A Active CN105705053B (zh) 2013-07-18 2014-05-15 头盔内换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806205B2 (zh)
EP (1) EP3023020B1 (zh)
JP (1) JP6029091B2 (zh)
CN (1) CN105705053B (zh)
AU (1) AU2014291532B2 (zh)
ES (1) ES2670773T3 (zh)
TR (1) TR201809787T4 (zh)
WO (1) WO20150085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32721A1 (en) * 2016-05-20 2017-11-23 William Elwood Otey Headwear with an Integrated Cooling System
US9999270B2 (en) * 2016-07-15 2018-06-19 Earl James Washingon Personal head and neck cooling cap
JP6761765B2 (ja) * 2017-02-20 2020-09-30 株式会社プロップ 熱中症予防装置
WO2021235307A1 (ja) * 2020-05-22 2021-11-25 株式会社セフト研究所 ヘルメット内換気装置
JP2023010300A (ja) * 2021-07-09 2023-01-20 株式会社金田工業 作業用頭巾
CN114711506A (zh) * 2022-02-25 2022-07-08 兰溪市野马摩托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透气头盔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27418A (ja) * 2002-06-25 2004-01-29 Masami Murayama 防護帽
JP2012180606A (ja) * 2011-02-28 2012-09-2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換気機能付きヘルメット
JP3186431U (ja) * 2013-07-25 2013-10-03 田中 英史 ファン露出型送風装置
CN203676252U (zh) * 2014-01-02 2014-07-02 东莞弘明空调服有限公司 安全帽换气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96702A (en) * 1961-02-23 1963-07-09 Sr Joe W Malone Body supproted air circulator
US3813696A (en) * 1972-11-13 1974-06-04 G Yeager Power ventilated helmet
USRE33286E (en) * 1973-08-13 1990-08-07 Personal air conditioner
US3881198A (en) * 1973-08-13 1975-05-06 William A Waters Detachable air conditioning unit for headwear
US4180868A (en) * 1977-11-15 1980-01-01 Snow Charles C All-weather hat accessory
US4893356A (en) * 1987-09-22 1990-01-16 Waters William A Air conditioned headwear having convertible power module
US5046329A (en) * 1989-05-26 1991-09-10 Travis Iii John P Portable air conditioning unit
US5153943A (en) * 1991-09-04 1992-10-13 Clement Keith H Weather-shield hat accessory
JP3186431B2 (ja) * 1994-06-15 2001-07-11 株式会社イトーキクレビオ デスクトップ用コンセント装置
US5871132A (en) * 1996-04-22 1999-02-16 Hargreaves; Annette H. 3 in 1 fanniflap pack
US5926854A (en) * 1998-03-03 1999-07-27 Norcross Safety Products, L.L.C. Protective helmet and eye protector assembly having fabric panel forming fabric cover for eye protector
US6481021B2 (en) 2000-09-25 2002-11-19 Ronald C. Spell Cooling headwear
US6666647B1 (en) * 2001-07-20 2003-12-23 Russell B. Trask Neck fan for personal cooling
US20050060792A1 (en) * 2002-11-26 2005-03-24 Desai Kishor C. Article of clothing providing increased air circulation
US6857134B1 (en) * 2002-12-17 2005-02-22 Jed Cowell Personal cooling device
US7357135B2 (en) * 2004-09-08 2008-04-15 Steel Grip, Inc. Protective hood with fan assembly
US7114194B2 (en) * 2004-09-14 2006-10-03 Thomas A. English Safety helmet having a ventilation assembly
JPWO2006090677A1 (ja) 2005-02-25 2008-07-24 株式会社セフト研究所 空調衣服、及び空調衣服におけるファン取付用孔の形成方法
US7310829B1 (en) * 2005-12-14 2007-12-25 Engel-Wilson Ronald W Neck guard accessory for baseball caps and the like
USD638205S1 (en) * 2010-06-08 2011-05-24 Daniel Castillo Neck shade with built-in fan
US20130160195A1 (en) * 2011-12-22 2013-06-27 James Thomas Clement Portable fan and battery box for clearing fog/particles in goggles or for cooling masks and helmets
JP6236749B2 (ja) * 2014-04-22 2017-11-29 株式会社セフト研究所 帽子内換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27418A (ja) * 2002-06-25 2004-01-29 Masami Murayama 防護帽
JP2012180606A (ja) * 2011-02-28 2012-09-2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換気機能付きヘルメット
JP3186431U (ja) * 2013-07-25 2013-10-03 田中 英史 ファン露出型送風装置
CN203676252U (zh) * 2014-01-02 2014-07-02 东莞弘明空调服有限公司 安全帽换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4291532A1 (en) 2016-01-28
EP3023020A1 (en) 2016-05-25
US20160157547A1 (en) 2016-06-09
TR201809787T4 (tr) 2018-07-23
WO2015008529A1 (ja) 2015-01-22
JPWO2015008529A1 (ja) 2017-03-02
JP6029091B2 (ja) 2016-11-24
US10806205B2 (en) 2020-10-20
EP3023020B1 (en) 2018-04-11
EP3023020A4 (en) 2017-03-01
CN105705053A (zh) 2016-06-22
ES2670773T3 (es) 2018-06-01
AU2014291532B2 (en) 2016-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05053B (zh) 头盔内换气装置
CN106659253B (zh) 安全帽对应空调服
CN108391864A (zh) 透气功能的运动衣
CN106136367A (zh) 具有降温装置的衣物结构
CN203913436U (zh) 连体防风雨服
CN209965285U (zh) 一种空调服
CN105996222A (zh) 一种具有智能健康监测功能的衣服
CN205947176U (zh) 防水跑步衣
CN202588340U (zh) 一种新型防风雨外套
CN210747366U (zh) 一种隔臭防蜂服
CN206251959U (zh) 一种衣服
CN106072900A (zh) 一种防水跑步衣
CN108477700A (zh) 一种警用无缝雨衣
CN203676252U (zh) 安全帽换气装置
CN208821784U (zh) 一种带有透明雨衣防碰撞的警服
CN206238511U (zh) 一种多功能夏季警用雨衣
CN206836266U (zh) 一种多功能防风衣
CN208211502U (zh) 透气功能的运动衣
CN205947180U (zh) 具有智能健康监测功能的衣服
CN205884722U (zh) 一种便捷型透气雨衣套装
CN202172871U (zh) 分体式防护服
CN202354410U (zh) 一种头部全封闭透明透气防水雨衣
CN213848829U (zh) 一种方便携带的雨衣
CN210929700U (zh) 一种女式防风保暖时尚套装
CN206238500U (zh) 拼接型皮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