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04378A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04378A
CN105704378A CN201610115577.6A CN201610115577A CN105704378A CN 105704378 A CN105704378 A CN 105704378A CN 201610115577 A CN201610115577 A CN 201610115577A CN 105704378 A CN105704378 A CN 1057043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focus mode
judge
module
scene
imag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155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小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1557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043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04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43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36Counting number of expos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成像装置采用手动对焦模式或者自动对焦模式对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自动对焦模式下判断自动对焦模式是否成功对焦;及在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时控制成像装置采用手动对焦模式进行对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本发明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通过在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时控制成像装置采用手动对焦模式对焦,能够使得成像装置在某些不适合自动对焦模式的场景中成功实现对焦。

Description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成像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对焦技术总是存在难以实现对焦的场景,例如某些暗光、低对比度的场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成像装置采用手动对焦模式或者自动对焦模式进行对焦,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步骤,在所述自动对焦模式下判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是否成功对焦;及
控制步骤,在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时控制所述成像装置采用所述手动对焦模式进行对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像装置包括激光测距装置,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包括激光对焦模式,所述判断步骤包括:
检测被摄物的物距;
判断所述物距是否大于预定距离;及
在所述物距大于所述预定距离时判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包括激光对焦模式,所述判断步骤包括:
检测被摄场景的亮度;
判断所述场景的亮度是否大于第一预定亮度;及
在所述场景的亮度大于所述预定亮度时判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包括相位对焦模式,所述判断步骤包括:
检测被摄场景的亮度;
判断所述场景的亮度是否小于第二预定亮度;及
在所述场景的亮度小于所述第二预定亮度时判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包括反差式对焦模式,所述判断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反差式对焦模式下的聚焦值(focusvalue,FV)波形;
判断所述FV波形是否出现高位拐点;及
在所述FV波形未出现所述高位拐点时判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像装置包括用户界面及对焦马达,所述控制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控制所述用户界面显示手动对焦图案,所述手动对焦图案包括所述对焦马达的步数进度条;及
根据所述步数进度条的用户操作调节所述对焦马达的步数。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成像装置采用手动对焦模式或者自动对焦模式进行对焦,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自动对焦模式下判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是否成功对焦;及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时控制所述成像装置采用所述手动对焦模式进行对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像装置包括激光测距装置,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包括激光对焦模式,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检测子模块,所述第一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被摄物的物距;及
第一判断子模块,所述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物距是否大于预定距离;并在所述物距大于所述预定距离时判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包括激光对焦模式,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二检测子模块,所述第二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被摄场景的亮度;及
第二判断子模块,所述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场景的亮度是否大于第一预定亮度;并在所述场景的亮度大于所述预定亮度时判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包括相位对焦模式,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三检测子模块,所述第三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被摄场景的亮度;及
第三判断子模块,所述第三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场景的亮度是否小于第二预定亮度;并在所述场景的亮度小于所述第二预定亮度时判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包括反差式对焦模式,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所述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反差式对焦模式下的聚焦值(focusvalue,FV)波形;及
第四判断子模块,所述第四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FV波形是否出现高位拐点;并在所述FV波形未出现所述高位拐点时判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像装置包括用户界面及对焦马达,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控制子模块,所述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用户界面显示手动对焦图案,所述手动对焦图案包括所述对焦马达的步数进度条;及
调节子模块,所述调节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步数进度条的用户操作调节所述对焦马达的步数。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所述成像装置及所述控制装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前置相机或/及后置相机。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通过在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时控制成像装置采用手动对焦模式对焦,能够使得成像装置在某些不适合自动对焦模式的场景中成功实现对焦。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及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及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及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及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及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FV波形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FV波形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及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制。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成像装置采用手动对焦模式或者自动对焦模式进行对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在自动对焦模式下判断自动对焦模式是否成功对焦;及
S20:在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时控制成像装置采用手动对焦模式进行对焦。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00用于控制成像装置200采用手动对焦模式或者自动对焦模式进行对焦,控制装置100包括判断模块110及控制模块120。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00实现。其中,步骤S10可以由判断模块110实现,步骤S20可以由控制模块120实现。
也即是说,判断模块110用于在自动对焦模式下判断自动对焦模式是否成功对焦。控制模块120用于在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时控制成像装置200采用手动对焦模式进行对焦。
自动对焦是利用物体光反射的原理,将反射的光被成像装置200中的图像传感器接收,通过处理器处理,带动电动对焦装置进行对焦的对焦方式。具体地,自动对焦包括激光对焦、相位对焦及反差式对焦。手动对焦是指通过转动镜头对焦环、或通过按机身方向键步进以实现对焦清晰的对焦方式。
通常情况下,自动对焦相对于手动对焦更加迅速、准确。然而,在某些对焦场景中,自动对焦模式是受到限制的。例如,激光对焦模式在强光环境及被摄物距离较远的场景中可能难以实现对焦。相位对焦模式在暗光场景中可能难以实现对焦。反差式对焦模式在对比度较低的场景中可能难以实现对焦。甚至在某些暗光、对比度较低的远景中,无论采取何种自动对焦方式都无法实现对焦。
在这些特殊场景中,采用手动对焦模式能够成功实现对焦。因为,对焦最终是为了使得对焦镜头能够停留在成像效果最佳的位置。而手动控制成像装置200调节对焦镜头移动能够找到一个在一定程度上成像效果最佳的对焦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自动对焦模式无法实现对焦的情形,包括对焦镜头一直处于移动状态而无法找到合适的对焦位置的情形,也包括对焦不精准的情形。
如此,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100通过在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时控制成像装置200采用手动对焦模式对焦,能够使得成像装置200在某些不适合自动对焦模式的场景中成功实现对焦。
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成像装置200包括激光测距装置,自动对焦模式包括激光对焦模式,步骤S10包括:
S11a:检测被摄物的物距;
S12a:判断物距是否大于预定距离;及
S13a:在物距大于预定距离时判断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成像装置200包括激光测距装置,自动对焦模式包括激光对焦模式。述判断模块110包括第一检测子模块111及第一判断子模块112。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步骤S11a可以由第一检测子模块111实现,步骤S12a及步骤S13a可以由第一判断子模块112实现。或者说,第一检测子模块111用于检测被摄物的物距。第一判断子模块112用于判断物距是否大于预定距离,在物距大于预定距离时判断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激光测距装置是利用红外激光集中性强不易扩散的特性,通过记录红外激光从装置发射出来,经过目标表面反射,最后再被测距仪接收到的时间差,来计算目标到测试仪器的距离。此距离即为对焦过程中的物距,成像装置200再根据镜片组的焦距计算出所需要调整的像距的具体数值进而调整对焦位置,实现对焦。
然而激光测距装置所发射的红外激光可能无法传播较远距离或者说在较远处易于扩散,同时在较远距离时易受到其它光线的干扰。因此激光对焦模式对于被摄物较远的场景可能难以实现对焦。
作为示例,假设1米的物距范围外,激光对焦模式可能无法实现对焦,则将1米设定为预定距离,在物距大于1米的场景中采用手动对焦模式进行对焦。需要说明的是,预定距离的大小与成像装置200的硬件性能有关,可以经过多次对焦测试得到。当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在用户界面设定预定距离的大小。
如此,对于激光对焦模式可以通过判断被摄物的物距是否大于预定距离进而判断自动对焦模式是否对焦成功。
请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自动对焦模式包括激光对焦模式,步骤S10包括:
S11b:检测被摄场景的亮度;
S12b:判断场景的亮度是否大于第一预定亮度;及
S13b:在场景的亮度大于预定亮度时判断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请参阅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自动对焦模式包括激光对焦模式,判断模块110包括第二检测子模块113及第二判断子模块114。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步骤S11b可以由第二测检子模块113实现,步骤S12b及骤S13b可以由第二判断子模块114实现。或者说,第二检测子模块113用于检测被摄场景的亮度。第二判断子模块114用于判断场景的亮度是否大于第一预定亮度,并在亮度大于预定亮度时判断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可以理解,在强光场景中,激光对焦模式易于受到其它光线的影响而无法实现准确地测距。也即是说,激光对焦模式在某些强光场景中可能无法实现对焦。
作为示例,在光通量大于1000流明的强光场景中,激光对焦模式可能无法实现对焦,则将1000流明设定为第一预定亮度,在光通量大于1000流明的强光场景中,控制成像装置200采用手动对焦模式对焦。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定亮度的大小与成像装置200的硬件性能有关,可以经过多次对焦测试得到。当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在用户界面设定第一预定亮度的大小。
如此,对于激光对焦模式可以通过判断场景亮度是否大于第一预定亮度进而判断自动对焦模式是否对焦成功。
请参阅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自动对焦模式包括相位对焦模式,步骤S10包括:
S11c:检测被摄场景的亮度;
S12c:判断场景的亮度是否小于第二预定亮度;及
S13c:在场景的亮度小于第二预定亮度时判断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请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自动对焦模式包括激光对焦模式,判断模块110包括第三检测子模块115及第三判断子模块116。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步骤S11c可以由第三检测子模块115实现,步骤S12c及骤S13c可以由第三判断子模块116实现。也即是说,第三检测子模块115用于检测被摄场景的亮度。第三判断子模块116用于判断场景的亮度是否小于第二预定亮度,在场景的亮度小于第二预定亮度时判断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在相位对焦技术中,图像传感器的像素点通常由左右像素点成对组成。成像装置200分别生成左像素点的数据波形和右像素点的数据波形。当左像素点的数据波形和右像素点的数据波形波形重合时,所拍摄的图片最为清晰,即对焦成功。由此,成像装置200可以根据左、右像素点的数据波形的相位差计算出成像装置200中的对焦镜头的移动方向和距离进而实现对焦。相位对焦技术在正常光线下通常能成功实现对焦。
然而在弱光场景中,成像装置200中的图像传感器可能需要采用较高的感光度成像,导致图像的色噪可能较大,进而影响到左、右像素点的数据波形。在这种情况下,左、右像素点的数据波形可能无法重合并最终导致成像装置200可能无法实现对焦。
作为示例,在光通量小于100流明的弱光场景中,相位对焦模式可能无法实现对焦,则将100流明设定为第二预定亮度,在光通量小于100流明的弱光场景中,控制成像装置200采用手动对焦模式对焦。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预定亮度的大小与成像装置200的硬件性能有关,可以经过多次对焦测试得到。当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在用户界面设定第二预定亮度的大小。
如此,对于相位对焦模式可以通过判断场景亮度是否小于第二预定亮度进而判断自动对焦模式是否对焦成功。
请参阅图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自动对焦模式包括反差式对焦模式,步骤S10包括:
S11d:获取反差式对焦模式下的聚焦值(focusvalue,FV)波形;
S12d:判断FV波形是否出现高位拐点;及
S13d:在FV波形未出现高位拐点时判断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自动对焦模式包括反差式对焦模式,判断模块110包括获取子模块117及第四判断子模块118。
请参阅图10,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步骤S11d可以由获取子模块117实现,步骤S12d及步骤S13d可以由第四判断子模块118实现。或者说,获取子模块117用于获取反差式对焦模式下的聚焦值(focusvalue,FV)波形。第四判断子模块118用于判断FV波形是否出现高位拐点;并在FV波形未出现高位拐点时判断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在反差式对焦技术中,聚焦值(focusvalue,FV)通常是对成像装置200输出的图像进行处理后得出的用于表征图像清晰度的数据。一般地,对焦场景的对比度越高,图像的聚焦值(focusvalue,FV)越高。反差式对焦模式通过寻找图像聚焦值最高时对应的对焦位置以实现对焦。
请参阅图11,反差式对焦模式的寻焦过程包括粗搜过程和细搜过程。粗搜过程是一个搜寻高位拐点并确定细搜范围的过程。首先,通过控制成像装置200中的对焦镜头以较大幅度移动至不同对焦位置以获得对应的聚焦值(focusvalue,FV)。然后对这些聚焦值进行数据拟合得到FV波形。最后,寻找FV波形中的高位拐点并将高位拐点附近的一定范围确定为细搜范围。细搜过程是通过在细搜范围内控制对焦镜头以小幅度移动至不同对焦位置以精确寻找FV为最大值时对应的对焦位置进而实现对焦。
需要说明的是,高位拐点是反差式对焦模式在粗搜过程中寻找到的比较明显的FV峰值点,并且在高位拐点前后对焦范围内都能找到小于高位拐点对应的FV的对焦位置。高位拐点不能理解为粗搜过程中最大FV点。
请参阅图12,当对焦场景的对比度较低时,例如某些暗光场景或者纯色场景中,不同对焦位置对应的FV变化范围不大。可以理解,此时粗搜过程将难以找到一个高位拐点,同时也无法确定细搜范围。反差式对焦模式在这些场景中将无法实现对焦。
因此,对于反差式对焦模式可以通过判断FV波形是否有高位拐点进而判断自动对焦模式是否对焦成功。
请参阅图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成像装置200包括用户界面及对焦马达,控制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控制用户界面显示手动对焦图案,手动对焦图案包括对焦马达的步数进度条;及
S22:根据步数进度条的用户操作调节对焦马达的步数。
请参阅图1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成像装置200包括用户界面210及对焦马达220,控制模块120包括控制子模块121及调节子模块122。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子步骤S21可以由控制子模块121实现,子步骤S22可以由调节子模块122实现。也即是说,控制子模块121用于控制用户界面210显示手动对焦图案,手动对焦图案包括对焦马达的步数进度条。调节子模块122用于根据步数进度条的用户操作调节对焦马达的步数。
请参阅图15,作为示例,成像装置200通常是通过调节对焦马达的步数进而控制对焦镜头移动的。因此,可以将对焦马达的动态范围从底层获取,并且上传用户界面210,并以步数进度条211的方式显示。步数进度条211为0刻度的位置表示对焦马达的初始状态,对应于对焦镜头的初始位置。步数进度条211刻度为100的位置表示对焦马达转动到最大范围,对应于对焦镜头移动到最顶端。
如此,用户可以通过调节对焦马达的步数进度条进而实现手动调焦。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了上述的成像装置200及控制装置100。具体地,成像装置200包括前置相机或/及后置相机。电子装置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00及电子装置未展开的其它部分,可参照以上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对应部分,在此不再详细展开。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模块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5)

1.一种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成像装置采用手动对焦模式或者自动对焦模式进行对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步骤,在所述自动对焦模式下判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是否成功对焦;及
控制步骤,在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时控制所述成像装置采用所述手动对焦模式进行对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包括激光测距装置,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包括激光对焦模式,所述判断步骤包括:
检测被摄物的物距;
判断所述物距是否大于预定距离;及
在所述物距大于所述预定距离时判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包括激光对焦模式,所述判断步骤包括:
检测被摄场景的亮度;
判断所述场景的亮度是否大于第一预定亮度;及
在所述场景的亮度大于所述预定亮度时判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包括相位对焦模式,所述判断步骤包括:
检测被摄场景的亮度;
判断所述场景的亮度是否小于第二预定亮度;及
在所述场景的亮度小于所述第二预定亮度时判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包括反差式对焦模式,所述判断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获取所述反差式对焦模式下的聚焦值(focusvalue,FV)波形;
判断所述FV波形是否出现高位拐点;及
在所述FV波形未出现所述高位拐点时判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包括用户界面及对焦马达,所述控制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控制所述用户界面显示手动对焦图案,所述手动对焦图包括所述对焦马达的步数进度条;及
根据所述步数进度条的用户操作调节所述对焦马达的步数。
7.一种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成像装置采用手动对焦模式或者自动对焦模式进行对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自动对焦模式下判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是否成功对焦;及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时控制所述成像装置采用所述手动对焦模式进行对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包括激光测距装置,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包括激光对焦模式,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检测子模块,所述第一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被摄物的物距;及
第一判断子模块,所述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物距是否大于预定距离;并在所述物距大于所述预定距离时判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包括激光对焦模式,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二检测子模块,所述第二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被摄场景的亮度;及
第二判断子模块,所述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场景的亮度是否大于第一预定亮度;并在所述场景的亮度大于所述预定亮度时判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包括相位对焦模式,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三检测子模块,所述第三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被摄场景的亮度;及
第三判断子模块,所述第三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场景的亮度是否小于第二预定亮度;并在所述场景的亮度小于所述第二预定亮度时判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包括反差式对焦模式,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所述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反差式对焦模式下的聚焦值(focusvalue,FV)波形;
第四判断子模块,所述第四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FV波形是否出现高位拐点;并在所述FV波形未出现所述高位拐点时判断所述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失败。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包括用户界面及对焦马达,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控制子模块,所述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用户界面显示手动对焦图案,所述对焦图案包括所述对焦马达的步数进度条;及
调节子模块,所述调节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步数进度条的用户操作调节所述对焦马达的步数。
13.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成像装置及如权利要求7-12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前置相机或/及后置相机。
CN201610115577.6A 2016-02-29 2016-02-29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Pending CN1057043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15577.6A CN105704378A (zh) 2016-02-29 2016-02-29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15577.6A CN105704378A (zh) 2016-02-29 2016-02-29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4378A true CN105704378A (zh) 2016-06-22

Family

ID=56222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15577.6A Pending CN105704378A (zh) 2016-02-29 2016-02-29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0437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3746A (zh) * 2016-11-29 2017-05-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对焦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073601A (zh) * 2019-06-11 2020-12-11 杭州海康微影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焦方法、装置、成像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93607A1 (zh) * 2022-04-08 2023-10-1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摄像头的文本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86822A (ja) * 2003-03-19 2004-10-14 Ricoh Co Ltd 焦点合わせ切替え方法、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CN101518052A (zh) * 2006-08-15 2009-08-26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具有辅助相机功能的电子装置
CN201509249U (zh) * 2009-08-26 2010-06-16 深圳市飞瑞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失焦报警功能的监控摄像头
US20120155847A1 (en) * 2010-12-17 2012-06-21 Hitachi, Ltd. Image sensing device, image sens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for the control method
CN104601879A (zh) * 2014-11-29 2015-05-06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对焦方法
CN105007420A (zh) * 2015-07-14 2015-10-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对焦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007422A (zh) * 2015-07-14 2015-10-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相位对焦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072339A (zh) * 2015-08-03 2015-11-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使用自拍杆快捷调控相机对焦的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CN105141832A (zh) * 2015-07-14 2015-12-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对焦异常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86822A (ja) * 2003-03-19 2004-10-14 Ricoh Co Ltd 焦点合わせ切替え方法、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CN101518052A (zh) * 2006-08-15 2009-08-26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具有辅助相机功能的电子装置
CN201509249U (zh) * 2009-08-26 2010-06-16 深圳市飞瑞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失焦报警功能的监控摄像头
US20120155847A1 (en) * 2010-12-17 2012-06-21 Hitachi, Ltd. Image sensing device, image sens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for the control method
CN104601879A (zh) * 2014-11-29 2015-05-06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对焦方法
CN105007420A (zh) * 2015-07-14 2015-10-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对焦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007422A (zh) * 2015-07-14 2015-10-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相位对焦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141832A (zh) * 2015-07-14 2015-12-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对焦异常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072339A (zh) * 2015-08-03 2015-11-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使用自拍杆快捷调控相机对焦的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3746A (zh) * 2016-11-29 2017-05-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对焦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713746B (zh) * 2016-11-29 2019-01-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对焦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073601A (zh) * 2019-06-11 2020-12-11 杭州海康微影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焦方法、装置、成像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73601B (zh) * 2019-06-11 2022-02-01 杭州海康微影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焦方法、装置、成像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93607A1 (zh) * 2022-04-08 2023-10-1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摄像头的文本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86875B2 (en) Sound-based focus system and focus method thereof
CN105763798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5554403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3004179B (zh) 跟踪装置和跟踪方法
CN105721753A (zh) 镜头组装方法和镜头组装装置
CN105827980A (zh) 对焦控制方法及装置、成像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装置
CN105635571A (zh) 拍照控制方法、拍照控制装置及拍照系统
CN106226976A (zh) 一种双摄像头拍摄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6713750A (zh) 对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5959555A (zh) 拍摄模式自动调整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5915803A (zh) 一种基于传感器的拍照方法及系统
CN105704378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6170064A (zh) 摄像头对焦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5739706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5791685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6506973A (zh) 对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5791680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5657274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US10880536B2 (e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5657278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5763805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5657276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5763802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5763801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5681667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