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13746A - 一种对焦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焦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13746A
CN106713746A CN201611073746.0A CN201611073746A CN106713746A CN 106713746 A CN106713746 A CN 106713746A CN 201611073746 A CN201611073746 A CN 201611073746A CN 106713746 A CN106713746 A CN 1067137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cusing
reference object
information
visible light
contra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737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13746B (zh
Inventor
周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7374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137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13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37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137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37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焦方法及移动终端,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该对焦方法,包括: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光发射器发射一预设波长范围的非可见光,所述非可见光经过一具有预设图案的第一滤光片投射在拍摄对象上;获取所述非可见光投射在拍摄对象上的光斑信息;基于所述光斑信息,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反差值;根据所确定的至少一个所述对焦反差值,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目标对焦位置;根据所述目标对焦位置,进行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本发明实施例的对焦方法,增加了被拍摄对象的对焦细节,提高了对焦成功率,改善了拍照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对焦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焦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当前手机通用的对焦技术是反差对焦、相位对焦,这两种对焦技术都要求对焦主体上存在反差信息。对反差对焦而言,有反差信息,才可以获得爬坡式的反差值曲线,从而找到峰值获取对焦最清晰点;对相位对焦而言,无足够反差值信息,则无相位差信息,相位对焦失败。
但是,在对纯白(如光滑白纸)物体对焦时,因缺少细节,导致无法形成反差信息或相位信息,容易造成对焦失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对焦方法及移动终端,以解决当对纯白(如光滑白纸)物体对焦时,因缺少细节,导致无法形成反差信息或相位信息,容易造成对焦失败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对焦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光发射器发射一预设波长范围的非可见光,所述非可见光经过一具有预设图案的第一滤光片投射在拍摄对象上;
获取所述非可见光投射在拍摄对象上的光斑信息;
基于所述光斑信息,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反差值;
根据所确定的至少一个所述对焦反差值,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目标对焦位置;
根据所述目标对焦位置,进行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光发射器发射一预设波长范围的非可见光,所述非可见光经过一具有预设图案的第一滤光片投射在拍摄对象上;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非可见光投射在拍摄对象上的光斑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光斑信息,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反差值;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确定模块所确定的至少一个所述对焦反差值,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目标对焦位置;
对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对焦位置,进行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光发射器发射一预设波长范围的非可见光,所述非可见光经过一具有预设图案的第一滤光片投射在拍摄对象上;获取所述非可见光投射在拍摄对象上的光斑信息;基于所述光斑信息,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反差值;根据所确定的至少一个所述对焦反差值,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目标对焦位置;根据所述目标对焦位置,进行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此种方式,通过增加被拍摄对象的对焦细节,提高了对焦成功率,改善了拍照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对焦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对焦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光发射器与pattern图形滤光片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4为图像传感器接收光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成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对焦方法的流程图。下面结合本图具体说明对焦方法的实现过程。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对焦方法,包括:
步骤101,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光发射器发射一预设波长范围的非可见光,所述非可见光经过一具有预设图案的第一滤光片投射在拍摄对象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预设波长范围的非可见光可由光发射器产生,通过预设该光发射器的发射光波长的范围,使其能发射特定波长范围的光。因光发射器产生的该特定波长范围的光是用于进行对焦用的,为了不影响对被拍摄对象的拍照,该特定波长范围的光为非可见光,且为了增加对焦的细节,需要将该非可见光透过设置有预设图案的滤光片,使得在被拍摄物体上可形成具有预设图案的非可见光的光斑,该预设图案可以为星形、网状形等。
步骤102,获取所述非可见光投射在拍摄对象上的光斑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波长范围的非可见光透过预设图案的第一滤光片在拍摄对象上形成非可见光的光斑,该步骤便是感应该非可见光所形成的光斑信息,以供后续对焦的使用。
步骤103,基于所述光斑信息,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反差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获取的非可见光的光斑信息,辅助进行对焦反差值的获取,使得获取的反差值更为准确。
步骤104,根据所确定的至少一个所述对焦反差值,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目标对焦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因移动终端每次移动马达便会形成一个对焦反差值,而在对焦过程中,是通过多次移动马达,得到多个对焦反差值,然后利用该多个对焦反差值,找到对焦的峰值,以此确定拍摄对象的目标对焦位置。
步骤105,根据所述目标对焦位置,进行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式能获取到较为准确的对焦位置,实现了拍摄对象的精确对焦。
本发明实施例的对焦方法,通过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光发射器发射一预设波长范围的非可见光,所述非可见光经过一具有预设图案的第一滤光片投射在拍摄对象上;获取所述非可见光投射在拍摄对象上的光斑信息;基于所述光斑信息,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反差值;根据所确定的至少一个所述对焦反差值,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目标对焦位置;根据所述目标对焦位置,进行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此种方式,通过增加被拍摄对象的对焦细节,提高了对焦成功率,改善了拍照效果。
第二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对焦方法的流程图。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所述对焦方法,包括:
步骤201,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光发射器发射一预设波长范围的非可见光,所述非可见光经过一具有预设图案的第一滤光片投射在拍摄对象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预设波长范围的非可见光可由光发射器产生,通过预设该光发射器的发射光波长的范围,使其能发射特定波长范围的光。因光发射器产生的该特定波长范围的光是用于进行对焦用的,为了不影响对被拍摄对象的拍照,该特定波长范围的光为非可见光,且为了增加对焦的细节,需要将该非可见光透过设置有预设图案的滤光片,使得在被拍摄物体上可形成具有预设图案的非可见光的光斑,该预设图案可以为星形、网状形等。
步骤202,通过图像传感器上的第一像素感应所述非可见光投射在拍摄对象上的光斑信息,所述非可见光透过预设的第二滤光片到达所述图像传感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图像传感器的成像像素中插入一定比例的特殊像素(即第一像素,也可以称为非成像像素),该特殊像素用于感应被拍摄对象反射的非可见光,不具有成像功能,通过利用在现有的图像传感器中加入特殊像素以进行非可见光的感应,可以有效的进行非可见光的采集。
步骤203,通过所述图像传感器上的第二像素感应所述拍摄对象反射的可见光信息,所述拍摄对象反射的可见光透过所述第二滤光片到达所述图像传感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二像素即为图像传感器中的成像像素,该第二像素中分布有一定比例的第一像素,该第一像素能感应到所述非可见光,不能感应到可见光,所述第二像素能感应到可见光,不能感应到所述非可见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202和步骤203为同时进行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滤光片指的是红外滤光片,通常情况下,在拍照时,物体反射的光需通过红外滤光片,经红外滤光片过滤后只有可见光能到达图像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因光发射器产生的是非可见光,为了使得该非可见光可透过该红外滤光片,需对该红外滤光片可通过的波长的范围进行调整,以使得其可透过该非可见光。在本实施例中,将非可见光的波长范围设置的高于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优选地,所述第二滤光片可通过的波长的范围为400nm-950nm,所述非成像像素感应到的非可见光的波长的范围为800nm-950nm,所述成像像素感应到的可见光的波长的范围为400nm-800nm。
还需要说明的是,因非成像像素在图像传感器的成像像素中的位置是已知的,所以在获取非成像像素数据时,需将非成像像素中感应到非可见光的像素独立打包,得到光斑信息;在获取成像像素数据时,将成像像素中布置非成像像素的位置进行补偿,得到完整的可见光信息。
步骤204,根据所述光斑信息和所述可见光信息,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反差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获取的非可见光的光斑信息以及可见光信息共同进行对焦反差值的获取,增加了对焦物体的反差细节,使得获取的反差值更为准确。
步骤205,根据所确定的至少一个所述对焦反差值,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目标对焦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因移动终端每次移动马达便会形成一个对焦反差值,而在对焦过程中,是通过多次移动马达,得到多个对焦反差值,然后利用该多个对焦反差值,找到对焦的峰值,以此确定拍摄对象的目标对焦位置。
步骤206,根据所述目标对焦位置,进行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式能获取到较为准确的对焦位置,实现了拍摄对象的精确对焦。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利用图像传感器中增加的特殊像素进行非可见光的感应,同时,对红外滤光片可通过的波长范围进行调整,使得拍摄物体上的可见光和非可见光均可到达图像传感器,以此实现了移动终端利用该可见光信息和非可见光信息进行对焦反差值的获取。
可选地,所述步骤204的实现方式为:
分别获取所述光斑信息的第一反差信息以及所述可见光信息的第二反差信息;将所述第一反差信息和所述第二反差信息分别乘上各自的权重得到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将所述第一权重值和所述第二权重值相加,得到所述对焦反差值。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现方式中,主要是获取光斑信息的亮度高低的反差信息以及可见光信息的亮度高低的反差信息,然后依据各自反差信息的权重,得到对焦反差值,例如,设置第二反差信息的权重为70%,第一反差信息的权重为30%,在得到第二反差信息为50,第一反差信息为100时,通过公式:50×70%+100×30%=65,得到最后的对焦反差值为65。
可选地,所述步骤205的实现方式为:
根据所确定的至少一个所述对焦反差值,形成反差值曲线;根据所述反差值曲线的峰值位置的反差值,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目标对焦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因移动终端每次移动马达便会形成一个对焦反差值,而在对焦过程中,是通过多次移动马达,得到多个对焦反差值,然后利用该多个对焦反差值,得到反差值曲线,从而可以找到该反差值曲线的峰值位置,将该峰值位置的反差值作为确定目标对焦位置的反差值,因为特殊像素的反差值可信度高,从而可以找到精准的反差值峰值,进而找到最清晰的对焦位置。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拍照对象进行对焦完成后,本发明实施例的对焦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可见光信息,生成拍摄对象的图像,从而完成对物体的拍照。
下面在实际应用中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该对焦方法应用于具有拍照功能的移动终端上,通常情况下,摄像头光通路主要包括:镜头、红外滤光片和图像传感器(Image sensor),其工作原理为:光线从镜头摄入,经过红外滤光片,然后射到图像传感器上,红外滤光片的功能是使可见光通过,其中,可见光波长约为400nm-800nm,图像传感器可以感应的波长范围约为400-1100nm。
为了实现本实施例,需要对上述红外滤光片和图像传感器的光谱响应特性进行调整,具体实现方式为:首先,增大红外滤光片的光谱通过范围,使其能通过800nm以上的波长,例如,调整后的红外滤光片可通过光的波长范围为400nm-950nm;其次,缩小图像传感器成像像素的光波感应范围至可见波长范围,即400nm-800nm;在上述调整的基础上,在图像传感器的像素中插入一定比例的特殊像素,该特殊像素能感应到光的波长高于普通像素能感应到的波长,且低于红外滤光片可通过光的最大波长。
为了实现特殊像素对光的接收,本发明实施例中,增加一个光发射器,其不受弱光环境影响,该光发射器发射的预设波长的光的波长高于普通像素能感应到的波长,且低于红外滤光片可通过光的最大波长,让光发射器发射的光穿过pattern(图案)图形滤光片,该图案可以为星形、网状形等,这样在对焦主体上,就特殊像素而言,就可见pattern光斑,而该pattern光斑对成像像素而言不可见,从而不影响成像画面内容。需要说明的是,该光发射器靠近图像传感器安装,光发射器与pattern图形滤光片的设置位置如图3所示,光发射器发射的光穿过pattern图形滤光片到达对焦主体,在对焦主体上形成很多pattern图案,需要说明的是,该pattern图形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相应的形状。
在进行物体的拍照时,启动相机,同时,光发射器发射预设波长的光,该光与环境光混合一起,先进入镜头,然后经过红外滤光片后,只有可见光和预设波长的光能到达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接收光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因为特殊像素在图像传感器上的位置信息是已知的,图像传感器将接收到预设波长的光的特殊像素数据独立打包,存入普通像素移动行业处理器接口(MIPI)的虚拟通道(virtual channal),通过MIPI一起送至CPU或AP(电子运算处理器)的高清处理器(ISP);ISP收到MIPI帧时,同时解读virtual channal的特殊像素数据;ISP在做反差对焦时,分别统计特殊像素与成像像素的反差信息,然后将两者各占权重相加,结果作为对焦用的反差值,因为特殊像素的反差值可信度高,从而可以找到精准的反差值峰值,进而找到最清晰的对焦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借助特殊像素获取的pattern光斑反差信息,可以有效解决低细节场景对焦失败问题,不仅低细节场景对焦有改善,对普通场景,因特殊像素反差信息的协助,也可大大提供对焦成功率。
第三实施例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就该图并结合图6对基于该对焦方法的移动终端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能实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的对焦方法的细节,并达到相同的效果,该移动终端包括:
控制模块501,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光发射器发射一预设波长范围的非可见光,所述非可见光经过一具有预设图案的第一滤光片投射在拍摄对象上;
获取模块502,用于获取所述非可见光投射在拍摄对象上的光斑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503,用于基于所述获取模块502获取的所述光斑信息,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反差值;
第二确定模块50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确定模块503所确定的至少一个所述对焦反差值,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目标对焦位置;
对焦模块505,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对焦位置,进行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
具体地,所述获取模块502用于:
通过图像传感器上的第一像素感应所述非可见光投射在拍摄对象上的光斑信息,所述非可见光透过预设的第二滤光片到达所述图像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感应模块506,用于通过所述图像传感器上的第二像素感应所述拍摄对象反射的可见光信息,所述拍摄对象反射的可见光透过所述第二滤光片到达所述图像传感器;
则所述第一确定模块503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光斑信息和所述感应模块感应得到的所述可见光信息,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反差值;
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分布于所述第二像素之间,且所述第一像素能感应到所述非可见光,所述第二像素不能感应到所述非可见光,所述第二滤光片可通过的波长的范围为400nm-950nm,所述第一像素感应到的非可见光的波长的范围为800nm-950nm,所述第二像素感应到的可见光的波长的范围为400nm-800nm。
具体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503包括:
获取单元5031,用于分别获取所述光斑信息的第一反差信息以及所述可见光信息的第二反差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5032,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5031获取得到的所述第一反差信息和所述第二反差信息分别乘上各自的权重得到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将所述第一权重值和所述第二权重值相加,得到所述对焦反差值。
具体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504包括:
曲线形成单元5041,用于根据所确定的至少一个所述对焦反差值,形成反差值曲线;
第二确定单元5042,用于根据所述反差值曲线的峰值位置的反差值,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目标对焦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该移动终端的对焦方法通常采用如下硬件实现,该移动终端包括拍摄组件和处理器,该拍摄组件由外到内依次包括:镜头、红外滤光片(即上述的第二滤光片)和图像传感器,其中,所述镜头和所述图像传感器分别与处理器连接;所述拍摄组件还包括:预设光发射器以及pattern滤光片(即上述的具有预设图案的第一滤光片),且预设光发射器靠近图像传感器安装设置,其中,所述预设光发射器与处理器连接;在进行物体对焦时,预设光发射器发射的预设波长范围的非可见光通过pattern滤光片照射在拍摄对象上,然后拍摄对象反射的可见光和非可见光通过镜头和红外滤光片到达图像传感器,处理器依据图像传感器感应到的光线,进行拍摄对象的对焦。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控制模块501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光发射器发射一预设波长范围的非可见光,所述非可见光经过一具有预设图案的第一滤光片投射在拍摄对象上;获取模块502获取所述非可见光投射在拍摄对象上的光斑信息;第一确定模块503基于所述获取模块502获取的所述光斑信息,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反差值;第二确定模块504根据所述第一确定模块503所确定的至少一个所述对焦反差值,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目标对焦位置;对焦模块505根据所述目标对焦位置,进行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此种方式,通过增加被拍摄对象的对焦细节,提高了对焦成功率,改善了拍照效果。
第四实施例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下面结合该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对焦方法的应用实体。
如图7所示的移动终端7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存储器7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704、用户接口703和拍摄组件706。移动终端7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7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7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7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7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705。
其中,用户接口7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 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其中,所述拍摄组件706由外到内依次包括:镜头、红外滤光片和图像传感器,其中,所述镜头和所述图像传感器分别与总线系统705耦合;所述拍摄组件706还包括:预设光发射器以及pattern滤光片,且预设光发射器靠近图像传感器安装设置,其中,所述预设光发射器与总线系统705耦合;在进行物体对焦时,预设光发射器发射的预设波长范围的非可见光通过pattern滤光片照射在拍摄对象上,然后拍摄对象反射的可见光和非可见光通过镜头和红外滤光片到达图像传感器,处理器701依据图像传感器感应到的光线,进行拍摄对象的对焦。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7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RAM)。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7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7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7021和应用程序7022。
其中,操作系统7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7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7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7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在应用程序702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701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光发射器发射一预设波长范围的非可见光,所述非可见光经过一具有预设图案的第一滤光片(即上述的pattern滤光片)投射在拍摄对象上;获取所述非可见光投射在拍摄对象上的光斑信息;基于所述光斑信息,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反差值;根据所确定的至少一个所述对焦反差值,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目标对焦位置;根据所述目标对焦位置,拍摄组件706进行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701中,或者由处理器701实现。处理器7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7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7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702,处理器701读取存储器7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可选地,该处理器701用于:通过图像传感器上的第一像素感应所述非可见光投射在拍摄对象上的光斑信息,所述非可见光透过预设的第二滤光片(即上述的红外滤光片)到达所述图像传感器。
可选地,该处理器701还用于:通过所述图像传感器上的第二像素感应所述拍摄对象反射的可见光信息,所述拍摄对象反射的可见光透过所述第二滤光片到达所述图像传感器。
可选地,该处理器701还用于:根据所述光斑信息和所述可见光信息,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反差值。
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分布于所述第二像素之间,且所述第一像素能感应到所述非可见光,所述第二像素不能感应到所述非可见光,所述第二滤光片可通过的波长的范围为400nm-950nm,所述第一像素感应到的非可见光的波长的范围为800nm-950nm,所述第二像素感应到的可见光的波长的范围为400nm-800nm。
可选地,该处理器701还用于:分别获取所述光斑信息的第一反差信息以及所述可见光信息的第二反差信息;将所述第一反差信息和所述第二反差信息分别乘上各自的权重得到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将所述第一权重值和所述第二权重值相加,得到所述对焦反差值。
可选地,该处理器701还用于:根据所确定的至少一个所述对焦反差值,形成反差值曲线;
根据所述反差值曲线的峰值位置的反差值,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目标对焦位置。
移动终端700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处理器701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光发射器发射一预设波长范围的非可见光,所述非可见光经过一具有预设图案的第一滤光片投射在拍摄对象上;获取所述非可见光投射在拍摄对象上的光斑信息;基于所述光斑信息,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反差值;根据所确定的至少一个所述对焦反差值,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目标对焦位置;根据所述目标对焦位置,进行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此种方式,通过增加被拍摄对象的对焦细节,提高了对焦成功率,改善了拍照效果。
第五实施例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图8中的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或车载电脑等。
图8中的移动终端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88、存储器820、输入单元830、显示单元840、处理器850、音频电路860、WiFi(Wireless Fidelity)模块870、电源880和拍摄组件890。
其中,输入单元830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移动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输入单元830可以包括触控面板831。触控面板8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831上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8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该处理器850,并能接收处理器85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831。除了触控面板831,输入单元8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832,其他输入设备8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显示单元8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移动终端的各种菜单界面。显示单元840可包括显示面板841,可选的,可以采用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841。
应注意,触控面板831可以覆盖显示面板841,形成触摸显示屏,当该触摸显示屏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85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85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触摸显示屏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触摸显示屏包括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及常用控件显示区。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及该常用控件显示区的排列方式并不限定,可以为上下排列、左右排列等可以区分两个显示区的排列方式。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可以用于显示应用程序的界面。每一个界面可以包含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图标和/或widget桌面控件等界面元素。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也可以为不包含任何内容的空界面。该常用控件显示区用于显示使用率较高的控件,例如,设置按钮、界面编号、滚动条、电话本图标等应用程序图标等。
其中,所述拍摄组件890由外到内依次包括:镜头、红外滤光片和图像传感器,其中,所述镜头和所述图像传感器分别与处理器850连接;所述拍摄组件890还包括:预设光发射器以及pattern滤光片,且预设光发射器靠近图像传感器安装设置,其中,所述预设光发射器与处理器850连接;在进行物体拍摄时,预设光发射器发射的预设波长范围的非可见光通过pattern滤光片照射在拍摄对象上,然后拍摄对象反射的可见光和非可见光通过镜头和红外滤光片到达图像传感器,处理器850依据图像传感器感应到的光线,进行拍摄对象的对焦。
其中处理器850是移动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第一存储器821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第二存储器822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移动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85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该第一存储器821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和/或该第二存储器822内的数据,处理器850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光发射器发射一预设波长范围的非可见光,所述非可见光经过一具有预设图案的第一滤光片(即上述的pattern滤光片)投射在拍摄对象上;获取所述非可见光投射在拍摄对象上的光斑信息;基于所述光斑信息,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反差值;根据所确定的至少一个所述对焦反差值,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目标对焦位置;根据所述目标对焦位置,拍摄组件890进行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
可选地,处理器850还用于:通过图像传感器上的第一像素感应所述非可见光投射在拍摄对象上的光斑信息,所述非可见光透过预设的第二滤光片(即上述的红外滤光片)到达所述图像传感器。
可选地,处理器850还用于:通过所述图像传感器上的第二像素感应所述拍摄对象反射的可见光信息,所述拍摄对象反射的可见光透过所述第二滤光片到达所述图像传感器。
可选地,处理器850还用于:根据所述光斑信息和所述可见光信息,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反差值。
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分布于所述第二像素之间,且所述第一像素能感应到所述非可见光,所述第二像素不能感应到所述非可见光,所述第二滤光片可通过的波长的范围为400nm-950nm,所述第一像素感应到的非可见光的波长的范围为800nm-950nm,所述第二像素感应到的可见光的波长的范围为400nm-800nm。
可选地,处理器850还用于:分别获取所述光斑信息的第一反差信息以及所述可见光信息的第二反差信息;将所述第一反差信息和所述第二反差信息分别乘上各自的权重得到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将所述第一权重值和所述第二权重值相加,得到所述对焦反差值。
可选地,处理器850还用于:根据所确定的至少一个所述对焦反差值,形成反差值曲线;根据所述反差值曲线的峰值位置的反差值,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目标对焦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处理器850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光发射器发射一预设波长范围的非可见光,所述非可见光经过一具有预设图案的第一滤光片投射在拍摄对象上;获取所述非可见光投射在拍摄对象上的光斑信息;基于所述光斑信息,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反差值;根据所确定的至少一个所述对焦反差值,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目标对焦位置;根据所述目标对焦位置,进行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此种方式,通过增加被拍摄对象的对焦细节,提高了对焦成功率,改善了拍照效果。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对焦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光发射器发射一预设波长范围的非可见光,所述非可见光经过一具有预设图案的第一滤光片投射在拍摄对象上;
获取所述非可见光投射在拍摄对象上的光斑信息;
基于所述光斑信息,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反差值;
根据所确定的至少一个所述对焦反差值,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目标对焦位置;
根据所述目标对焦位置,进行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非可见光投射在拍摄对象上的光斑信息的步骤,包括:
通过图像传感器上的第一像素感应所述非可见光投射在拍摄对象上的光斑信息,所述非可见光透过预设的第二滤光片到达所述图像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光斑信息,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反差值的步骤之前,所述对焦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图像传感器上的第二像素感应所述拍摄对象反射的可见光信息,所述拍摄对象反射的可见光透过所述第二滤光片到达所述图像传感器;
则所述基于所述光斑信息,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反差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光斑信息和所述可见光信息,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反差值;
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分布于所述第二像素之间,且所述第一像素能感应到所述非可见光,所述第二像素不能感应到所述非可见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光斑信息以及所述可见光信息,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反差值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光斑信息的第一反差信息以及所述可见光信息的第二反差信息;
将所述第一反差信息和所述第二反差信息分别乘上各自的权重得到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将所述第一权重值和所述第二权重值相加,得到所述对焦反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光片可通过的波长的范围为400nm-950nm,所述第一像素感应到的非可见光的波长的范围为800nm-950nm,所述第二像素感应到的可见光的波长的范围为400nm-8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确定的至少一个所述对焦反差值,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目标对焦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确定的至少一个所述对焦反差值,形成反差值曲线;
根据所述反差值曲线的峰值位置的反差值,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目标对焦位置。
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光发射器发射一预设波长范围的非可见光,所述非可见光经过一具有预设图案的第一滤光片投射在拍摄对象上;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非可见光投射在拍摄对象上的光斑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光斑信息,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反差值;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确定模块所确定的至少一个所述对焦反差值,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目标对焦位置;
对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对焦位置,进行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通过图像传感器上的第一像素感应所述非可见光投射在拍摄对象上的光斑信息,所述非可见光透过预设的第二滤光片到达所述图像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感应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图像传感器上的第二像素感应所述拍摄对象反射的可见光信息,所述拍摄对象反射的可见光透过所述第二滤光片到达所述图像传感器;
则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光斑信息和所述感应模块感应得到的所述可见光信息,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对焦反差值;
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分布于所述第二像素之间,且所述第一像素能感应到所述非可见光,所述第二像素不能感应到所述非可见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分别获取所述光斑信息的第一反差信息以及所述可见光信息的第二反差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得到的所述第一反差信息和所述第二反差信息分别乘上各自的权重得到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将所述第一权重值和所述第二权重值相加,得到所述对焦反差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光片可通过的波长的范围为400nm-950nm,所述第一像素感应到的非可见光的波长的范围为800nm-950nm,所述第二像素感应到的可见光的波长的范围为400nm-800nm。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曲线形成单元,用于根据所确定的至少一个所述对焦反差值,形成反差值曲线;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差值曲线的峰值位置的反差值,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目标对焦位置。
CN201611073746.0A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对焦方法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67137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73746.0A CN106713746B (zh)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对焦方法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73746.0A CN106713746B (zh)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对焦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3746A true CN106713746A (zh) 2017-05-24
CN106713746B CN106713746B (zh) 2019-01-22

Family

ID=58934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73746.0A Active CN106713746B (zh)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对焦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1374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1287A (zh) * 2019-06-28 2019-08-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对焦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54632A (zh) * 2020-06-19 2020-09-1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反差式聚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72054A (zh) * 2020-12-25 2021-04-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对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438396A (zh) * 2021-06-17 2021-09-24 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文物数字化摄影测量的拍摄对焦装置以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06506A (ja) * 1986-03-07 1987-09-11 Hitachi Ltd 自動合焦装置
US20140300749A1 (en) * 2013-04-03 2014-10-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utofocus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5704378A (zh) * 2016-02-29 2016-06-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5827970A (zh) * 2016-03-31 2016-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454059A (zh) * 2015-07-24 2017-02-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对焦实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06506A (ja) * 1986-03-07 1987-09-11 Hitachi Ltd 自動合焦装置
US20140300749A1 (en) * 2013-04-03 2014-10-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utofocus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6454059A (zh) * 2015-07-24 2017-02-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对焦实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704378A (zh) * 2016-02-29 2016-06-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5827970A (zh) * 2016-03-31 2016-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1287A (zh) * 2019-06-28 2019-08-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对焦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54632A (zh) * 2020-06-19 2020-09-1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反差式聚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72054A (zh) * 2020-12-25 2021-04-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对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438396A (zh) * 2021-06-17 2021-09-24 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文物数字化摄影测量的拍摄对焦装置以及方法
CN113438396B (zh) * 2021-06-17 2023-04-18 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文物数字化摄影测量的拍摄对焦装置以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3746B (zh) 2019-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7858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254682B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954027B (zh) 一种图像拍摄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395965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506957A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713746A (zh) 一种对焦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827970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357961A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133005A (zh) 一种柔性屏的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937055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161967A (zh) 一种逆光场景全景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395998A (zh)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506962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657806B (zh) 一种曝光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454104A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973212A (zh) 一种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147852A (zh) 图像拍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77481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147837A (zh) 一种拍摄参数的设置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6412457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506960A (zh) 一种图像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026982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395976A (zh) 一种拍摄参数设置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993139B (zh)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454086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07

Address after: 283 No. 52386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Changan town usha BBK Avenue

Applicant after: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Applicant after: Wew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branch

Address before: 283 No. 52386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Changan town usha BBK Avenue

Applicant befor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15

Address after: 283 No. 52386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Changan town usha BBK Avenue

Patentee after: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83 No. 52386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Changan town usha BBK Avenue

Co-patentee before: Wew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branch

Patentee befor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