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83436B - 湿处理装置,特别是染色离心机,与用于操作染色离心机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湿处理装置,特别是染色离心机,与用于操作染色离心机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83436B
CN105683436B CN201480058781.8A CN201480058781A CN105683436B CN 105683436 B CN105683436 B CN 105683436B CN 201480058781 A CN201480058781 A CN 201480058781A CN 105683436 B CN105683436 B CN 1056834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et
liquid
rotary shaft
wet treater
r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87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83436A (zh
Inventor
路德维西·布拉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yeing Industry Fiber Processing And Fiber Equipment William Burak Holder Ludwig Burak
Original Assignee
Dyeing Industry Fiber Processing And Fiber Equipment William Burak Holder Ludwig Bura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yeing Industry Fiber Processing And Fiber Equipment William Burak Holder Ludwig Burak filed Critical Dyeing Industry Fiber Processing And Fiber Equipment William Burak Holder Ludwig Burak
Publication of CN105683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34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83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34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5/00Forc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through textile material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impregnating
    • D06B5/12Forc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through textile material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impregnating through materials of definite length
    • D06B5/26Forc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through textile material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impregnating through materials of definite length using centrifugal force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8Liquid supply or discharge arrangements
    • D06F39/083Liquid discharge or re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纺织物制品(T)湿处理的湿处理装置(1)。为此目的,所述湿处理装置(1)具有一处理桶(10),其通过一旋转驱动绕着一垂直旋转轴(A)往旋转方向(V)驱动。所述处理装置(10)在顶侧可以加载,具有一桶壳(13)相对于所述旋转轴(A)的周围侧设置与一排放口(20)。所述排放口(20)通往一回流管线装置(30),其固定设置成防止旋转与其具有一环状通道(32)来径向包围所述处理桶(10)且是构成往所述排放口(20)的方向开启。除此之外,所述回流管线(30)具有一排放口(31),其位在所述处理底座(11)的上方且比所述旋转轴(A)更靠近所述第一排放口(20)。本发明更进一步是一旋转处理装置设置在一压力容器之内,与一种用于在处理桶中纺织物制品湿处理的方法,通过一回流管线且不使用任何驱动器把液体引导回到所述处理中心。

Description

湿处理装置,特别是染色离心机,与用于操作染色离心机的 方法
技术领域
按照权利要求1和16项的前言,本发明是关于湿处理装置,特别是染色离心机,用于所有类型纺织物制品的湿处理,特别是使用流体处理剂,所谓的液体,来处理所述纺织物制品的染色和脱色,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8项的用于操作湿处理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能从先前技术已知各式各样使用液体来对所述纺织物制品染色的湿处理装置。纺织物制品包括绒与其他实施方式,例如布,针织布,梭织布,细丝,纱与捻线。
现存的湿处理装置其实质上是由像锅炉状的容器与直式竖立于其中的圆柱桶组成。所述圆柱桶在底侧具有一桶座,在顶侧具有一桶口,并有一桶壳,所述桶壳以筛网的方式打孔。所述桶壳直径是略小于所述容器的净宽。此外,在所述圆柱桶之中插入一芯柱,其为多孔状态的一筛板,且其直径显着小于所述桶壳。用于将染色的填压材料(绒)引到在所述芯柱与所述桶壳之间的空间,所述材料具有每公升填充空间大约为300到400公克染色材料的密度。在所述染色处理之前经由一桶盖来关闭所述圆柱桶。
一泵设置在所述容器底座之上来驱动一液体以引到所述容器并进到所述芯柱。随后,所述液体的流向实质上以水平方向通过芯柱壁,并通过用于染色的所述材料与通过所述桶壳。之后,所述液体在所述桶壳与一容器壁之间往下流。所述泵位在所述外壳底座之上,其所述泵输送所述液体再一次进到所述芯柱。通过泵的辅助以实现所述液体循环。在单独装置的部分,将染色的所述材料随后通过清洗与干燥的处理以去除多余的染料。这个过程是相当繁琐的。另一个缺点是所述纺织纤维是被压紧的,其必需再一次以繁琐的方式松开被压紧的纺织纤维。
DE 198 00 735 A1描述在一双壁处理桶中用于将纺织物材料湿处理的一离心机状装置。所述处理桶在中央区域具有一孔径经由一绞炼盖来关闭所述处理桶。在所述处理桶的外壳中提供至少一个排放口。借助一传送泵,将一液体从上方引进所述处理桶的中心。由於所述处理桶绕着旋转轴旋转,所述液体向外加速,在通过所述纺织纤维之后从所述处理桶经过一排放口排出。所述圆桶设置在一外壳之内,其撷取与收集所述排出液体,在所述液体经由所述泵再一次泵回到所述处理桶之前。为了将所述液体可以均匀地引入到整个高度,在所述处理桶的中心设置一芯桶,其未填满纺织物纤维。所述芯桶具有一筛状的芯外壳。所述芯桶在DE 198 00 735 A1被称为液体分布器。
这个装置有一个缺点,就是它们比较昂贵,所述装备处理要求需要较大的運轉花費,所述处理时间较长,与所花費的能量总数较高。如上所述装置另一个已知的缺点在于,每单位用来染色材料的数量需要非常大量的液体。所述液体加热需要一大量的能源。此外,所述泵可能通过排出纺织物纤维形成阻塞。在一次染色处理之后,它也可在此情况下,更进一步的染色处理,所述绒留在所述泵系统中成為污染所述旧绒的纤维。另一个缺点是拙劣的颜色渗透通过不同的纤维,其不能经由液体循环长处理时间来均匀补偿。
本发明的目的是基于提供一种用于所有类型纺织物制品染色的湿处理装置,其湿处理装置并不会有上述的缺点。所述装置应能大大简化与運轉花費,减少处理过程所需要大量液体与大量能源。最后,由于清理工作与排出纺织物纤维而使泵故障的风险应减少。也力求实现更简单,安全与可靠的操作方法与良好颜色渗透的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揭示于说明书中的权利要求第1,16与第18项。权利要求第2到15与17项为从属项。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所述纺织物制品湿处理的湿处理装置,其包括特定的绒与其他的实施方式,例如布,针织布,梭织布,细丝,纱与捻线,特别是使用一液体将纺织物制品用于染色与脱色。为此目的,所述湿处理装置具有一处理桶,其通过一旋转驱动绕着一(大地测量)垂直旋转轴往一旋转方向驱动,其中,所述处理桶具有一封闭桶座(所述桶座至少在操作期间被关闭),在顶侧有一桶口,与一桶壳其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周围设置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放口。这里,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放口进到一旋转固定设置的再循环管线装置,其中所述再循环管线具有一环形管,其径向包围所述处理桶且是构成为往所述第一排放口的方向开启,即在内侧。此外,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具有一流出口,其位在所述处理底座的上方与比所述第一排放口更靠近于所述旋转轴。
所述类型的实施方式有一优势是,所述驱动动作与加热液体需要(电力)能源量较低,与实现一短处理期间。这实现其他之外,根据本发明,所述液体的在不使用附加泵可以实现永久循环。具体来说,朝外方向的所述液体速度经由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转换往旋转轴方向。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明确的提供无泵设计的所述再循环装置。换句话说,通过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通过所述处理桶的旋转有效地(独占地)将所述液体再循环,优选的是,所述再循环管线传导所述液体经过桶口且回到所述处理桶。
此外,根据本发明,所述液体的需求量很低是因为只有限制少量的液体在所述再循环管线中。具体来说,为了实现所述再循环回路,需要收集容器与泵回路。因此,在液体的的使用量可以达到减少50%,而用于加热所需要的能量也如同所述液体减少50%。这对于生态与经济都是权宜之计。因此,一液体在所述桶壳的半径方向上有利地发生,其防止所述纺织位纤维压紧。
此外,由于所述离心状设计,所述湿处理装置也适用于将所述纺织物制品通过离心机来清洗与脱水处理,可以结合工作步骤。相应地,所述纤维的总处理时间变短。经由所述离心机,在所述清洗程序之前将所述液体能被排出,因此,只需要少量的清洗水,或少量的清洗液。因此,所有流体处理装置都适用于当成液体,例如染色,脱色与清洗液,例如水。
为了构成所述环形管,将在所述处理桶的所有旋转位置中朝向所述排放口开启,在所述环形管开口的内侧形成一环绕槽,可说是往所述处理外壳的方向。所述槽在所述环形管转换进到一上升部时被中断。
另一个优势是,经由一外部外壳紧密的设计,可以达到较少操作空间。在相同时间下,所述类型的一外壳可以实现高水平隔热。因此,只有少量的热能产生损失,与环绕全体人员工作区域的气候控制构成一个小问题。
根据本发明所述装置可被设计为,实际上,一批纺织物纤维的重量为50-120公斤。这样的装置能操作所述处理桶的转速范围大约在0-1400rpm。在这样情况下的结构尺寸,所述环形管的所述流动管直径大约为5厘米。
为了使最大量液体可以经由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传导回到所述处理桶的中心,所述处理桶以密封设置的形式在所述环形管。然而,这会造成磨擦与产生不需要的耗能。这方面更进一步的问题是所述处理桶的不平衡。优选是所述环形管以不接触的方式环绕在所述处理桶,特别是有一最小空隙。为此目的,在每个情况中有必要在所述环形管的区域中的所述环形管具有一圆形内径与所述处理桶具有一圆型外径(每个情况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因此必要的是,所述处理桶的中央轴同轴设置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环形管的中央轴也是同轴陈列。实际上,由于所述圆桶不平衡,通常需要10毫米(mm)到20毫米(mm)的最小空隙。所述液体不是关键,由于速度使所述液体在所述环形管(所述桶座)外部半径的旋转,例如產生飞溅与起泡,因此经过所述环形空隙會有少量的所述液体发生损失。所述环形管在操作期间不可完全充满液体。
因此,从所述循环回路经过最小间隔排出少量的液体。然而,在任何的情况下在所述染色处理期间通常需要用于调整与替换所述液体的某些内容物。可能用于分析排出所述液体与用于以浓缩的形式再循环所述液体或替换。为此目的需要一泵,由于较小的传输率,因此可能被设计成相对小的泵。所述液体可以从所述回路泄出,所述最小间隔与环形管间优选的设计最多为10%,优选为5%到10%。这种方式下,可实现高水平的能源效率,包含每单位纺织物处理量使用所述能源。
根据本发明更具体说明,至少一个第二排放口构成于所述桶壳,其中每个排放口进到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的所述环形管。所述液体流出的量可被预先定义成经过排放口的量。分布在所述桶壳周围上的排放口数量越多,流出的数量也就越多。同时,所述环形管可以形成相对紧密剖面。优选的是,实质上为圆形到U型的内径。所述排放口设置于所述桶壳的相同高度,为达成均匀颜色渗透,所述排放口应以均匀分布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桶壳的周围。
本发明提供更进一步的发展,每个排放口为一喷嘴的形式,其中所述喷嘴的流出方向在旋转方向具有一倾角。这种方式下,所述液体通过所述喷嘴往旋转方向加速。所述动能使所述液体在所述环形管中,随后被实现用于克服一高度差。
本发明特别的发展是,所述倾角在40°与50°之间,优选的范围在42°与48°之间,其最佳的倾角为45°,特别是相对于所述喷嘴沿着圆形路径的运行方向。一喷嘴可以构成于经由小管子插入到所述桶壳中的一孔。实际上,所述类型的小管子为10毫米长。剖面最好是逐渐缩减。以减少液体的起泡。
此外,本发明的一发展,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包括一上升部,其在所述环形管与所述桶口之间,往旋转轴的纵向方向桥接一高度差其引导超越所述桶口。所述类型的上升部,现在能够将所述液体从上方经过所述桶口再一次传导回到所述圆桶的中心。所述上升部优选地在向上的方向扩充所述环形管。所述直径特别的小。所述外壳相对地紧密。从所述环形管转换到所述上升部以一斜坡的形式或以所述环形管的一管线障碍物部件的形式。为了避免液体流失,一障碍物应该越小越好,这特别涉及关闭表面往所述排放口的方向。另外,可能设置一径向开口,优选是经由一外径或所述环形管底座以螺线的方式加宽。基本上,上升部被引导出所述外壳,例如通过一外壳盖。然而,优选是整个再循环装置位在所述外壳内。因此,在简单的方式下可以形成后者,当成一压力容器。
在本发明特别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升部从所述环形管的方向往(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所述排放口的方向绕着旋转轴往旋转方向卷绕。可以将液体旋转的动能在一有效方式中转换成位能;换句话说,所述液体上升到上升部。
所述上升部的流出剖面优选的量为在所述环形管的流出剖面90%到110%之间。在所述上升部中所述流出阻力实质上与所述环形管相对应,与在所述上升部中所述液体上升是几乎没有受到阻碍。特别的是,达成良好的上升效能在实际上所述上升部的最大上升梯度10%到20%,优选是12%到18%,与最佳是14%到16%。
更进一步是流量率通过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的改良,一种发展是特别地适用在所述上升部的所述流出剖面下游地方往所述排放口方向变窄。优选是45%到55%,与最佳是47%到53%。这里,在操作期间所述管线完全地填满,与产生一吸取效果。
此外,根据更进一步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包含一卷绕部,其绕着旋转轴卷绕,从所述环形管的方向往(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的)所述流出口的方向与往旋转方向靠近旋转轴。所述流出液体往所述处理桶的中心转换方向。
在更进一步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具有一下降部,其与(所述再循环装置)所述流出口邻接与其垂直下降,其特别优选的是实质上往所述旋转轴的纵向方向定向。所述类型的下降部适用以有目标的方式再循环所述液体。此外,产生一吸取效果来克服所述高度差与改善所述液体的流量率。为此目的,所述流出口应理想地设置于所述排放口的水平在线或低于后者,也就是说,为此目的,所述下降部规划进到所述处理桶通过所述桶口。所述下降部至少在这部分中是面向垂直,特别优选是在所述排放口的区域中,所述吸取动作最佳地被利用。
所述再循环管线优选的是包括一上升部,在进水侧邻接所述环形管与在排水侧邻接一卷绕部。所述卷绕部通过一下降部依序邻接。这里,在这种情况下所述部可以重叠。例如,所述上升部可以同时地形成一卷绕部,与/或所述卷绕部本身可以下降与成为所述下降部的一部分。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改良方案,每个排放口设置在所述桶壳上三分之一,优选的是桶壳上五分之一,与最佳是桶壳上十分之一或在上端。也就是说,比所述桶口更靠近所述桶座。相对应地,所述高度差必须通过所述再循环管线來克服,从所述桶座到所述排放口桥接所述高度部分,通过所述离心力並通过在所述桶壳内侧上收集所述液体。
补充本发明一种变例,通过一芯桶其被设置在所述处理桶以便同轴于所述旋转轴定向,其中所述芯桶在顶侧具有一芯桶口与具有一筛状的芯桶壳且延伸到所述桶座。所述类型的一芯桶也可以被提及当成于所述液体的一分布器。这里,所述液体可以不受阻碍通到所述桶座与对抗所述芯桶壳的离心机当成所述芯桶的旋转结果(后者应该共同地旋转连接到所述处理桶)。所述液体特地分布在所需芯桶壳的高度上,与可引入到所述纺织物制品通过所述筛孔以相对均匀分布方式在所述高度上(若所述离心力相对大于重力加速度)。为了使所述纺织物制品可以引入在所述处理桶与所述桶壳之间,所述芯桶壳直径应该(相对)小于所述桶壳的直径,特别是至少小3倍。若是使用一细网附加筛或所述芯柱是以细筛网形式其中之一,可实现更进一步的优势。具体的情况,在所述装置中的某处保持外来纤维,从先前生产周期可以被保留。所述处理纤维的质量仍然维持很高。
所述芯桶可以为一圆柱的形式,其被固定到所述处理桶的所述桶座其由一筛板组成。然而这并非强制需要;确切来说,在操作期间一旋转地相连设置在所述芯桶就已足够。因此可能用于交换,用于不同的芯桶用於不同液体与/或纺织物制品与/或批量。更进一步可能用于所述芯桶成为接收所述纺织物制品插件的一部分。这样的安置在任何情况优选是,插入以便旋转地相连到所述处理桶。
为了提供通过所述再循环管线把所述液体流动通过进入到所述芯桶,在本发明一个更具体化的改善中,所述再循环管线的所述流出口被设置比所述芯桶壳更靠近所述旋转轴。
此外,一可选择附加发明的内容,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具有一加热部。所述液体必须经常受到温度控制,其在所述湿处理装置的非旋转区域中经由所述类型的一加热部来实现。这是简单与便宜。
一特别的变例提供所述加热部具有一加热管线用于传导一液体加热媒介,其加热管线与一管子邻接,用于传导所述液体(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可以用于加热液态或气态並当成加热媒介,通过所述类型的一管子来传导,其加热媒介可以传送所述热能到所述液体。在所述类型的加热交换器在这个情况下由于小温度差,化学变化成所述液体,例如,当成局部沸腾的结果,或防止所述液体沉淀。
这里,所述环形管优选的设置毗邻于所述加热管。为此目的,所述加热管可以用环形方式径向环绕于所述处理桶。在相同时间,至少部分地所述环形管可以设置于在所述加热管中。所述环形管必须保持活动,只有所述进水口,位在所述排放口的对面。
此外,本发明更进一步的发展,一固定距离间隔的筛壁,位在(所述处理桶)所述桶壳之前,例如,一2厘米(cm)的间隔。可将所述液体水平流出经过所述纺织物制品,接着随意地形成一垂直层沿着所述桶壳。例如以这种方式实现所述纺织物制品均匀染色的均匀处理。所述筛壁位在不需要固定连接到所述处理桶之前。更确切的说,所述筛壁也可用于接收所述纺织物制品为一插件部分。
此外,更进一步的发展,為了改善所述湿处理装置使得所述处理桶与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被设置于一外壳之内,其用于收集排出的液体。这是特别有利的,若所述环形管是构成无接触于所述处理桶。因为后来,所述液体的一部分经过外侧通过所述空隙。此外,所述外壳可帮助实现工业安全的高水平。收集液体重复使用,一泵特别提供用于传送已收集的所述液体通过所述外壳传回到所述处理桶。收集液体也可经过处理,以用于补充或替换。
所述外壳优选为一隔热形式,相对应地只有少量热能漏出,因此所述湿处理的效能是高的。此外,所述外壳优选为一压力容器的形式。为了这个目的,所述压力容器耐受在所述压力舱至少1.5巴(bar)的一(操作)内压,优选是3巴。所以,所述液体可以被加热超过常压沸点与保持在液态。所述湿处理装置因此适用于高温度下。
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是,所述桶口经由一桶盖来关闭,特别是在所述密封区域中用流体密封的方式。也就是说,沿着所述桶壳径向包围密封。因此可以避免在高旋转速度时,液体可能会流出过所述桶口或飞溅在所述外壳边缘的情况。用于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所述桶盖特别具有一中央口,也就是说,一开口设置在所述旋转轴的区域。为了所述桶盖可以被移除,所述再循环管线部分其位在所述桶口之上应可移动,也就是说,可拆开/可移除或固定的其中一种。
为了改善所述湿处理的效率,用于旋转驱动的选择,在所述处理桶的旋转速度降低期间具有一发电机模式借助电力来发电。因此在分配上可能用机械制动,与/或减少不生产时间。
再一更具体细化中,所述再处理管线装置具有一能开的排放口径向于所述处理桶的外侧。在处理程序结束时经过所述排放口排出所述液体。这里,一封盖或一阀门可以设置在所述排放口之上。此外,增强是适宜的,所述更多管线部的其中一个,特别是所述上升部,卷绕部或下降部,具有一关闭组件。所述液体快速流出。所述关闭组件为特别设计的,在一第一位置,用来遮蔽所述排放口,与在一第二位置,用来遮蔽所述上升管线。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操作湿处理装置的方法如上所述,一纺织物制品与液体引入到所述处理桶,与所述处理桶往旋转方向旋转,其中,由于合成离心力,所述液体从所述处理桶的中心往所述桶壳的方向加速,流经所述第一排放口进到所述再循环管线的所述环形管,与,经由所述再循环管线,至少部分被回收,特别是至少85%被回收,不使用驱动器(例,没有附加泵),通过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的排放口在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位置再一次进到所述处理桶。
用这种方法,用于需要少量(电力)能源与实现在一短处理期间,驱动动作与加热所述液体。更进一步优势是描述关于实现湿处理装置。所述转速在操作期间特别选择在10rpm到1400rpm之间。特别是,大约220rpm是非常高度适用于染色处理,与大约600rpm到1400rpm是适用离心机与清洗。经由所述离心机,可以实现高达70%的省水清洗。此外,所述纤维不易被压实。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纺织物制品湿处理的湿处理装置,特别是使用一液体对所述纺织物制品的染色与脱色,具有一处理桶,其通过一旋转驱动绕着旋转轴往旋转方向驱动,其中所述处理桶具有一封闭桶座,在顶侧有一桶口,与一桶壳在相对于旋转轴的周围设置其具有至少一第一排放口,其中所述处理桶设置在一外壳之内,其以一压力舱的一压力容器形式,其中所述处理桶设置在所述压力舱之内。
经由所述处理桶的循环,所述液体再一次径向向外流动通过染色材料,没有经由一泵压力的影响。实现均匀颜色渗透与少量能源消耗。所述湿处理装置根据本发明也允许,经由本身的压力舱,温度在气压沸点之上进行染色处理,也就说是,湿处理装置适用于高温。这允许完全新颖纤维处理的方式。特别是,已发现其所述压力舱,为此目的,所述压力舱中耐受一(操作)内压在至少1.5巴,优选是3巴。
所述处理桶提供具有一芯桶同轴于所述旋转轴定向,其芯桶依序在顶侧具有一桶口与具有一筛状的芯桶壁且沿伸到所述桶座。这种方式下,在一特别均匀方式中将所述液体引到所述述纺织物制品,此外,保留排出的纤维。均匀颜色渗透与因此实现多种纺织物制品纯度的高水平。此外,提供如上述所述的一再循环管线装置。
附图说明
更进一步的特征,细节与本发明的优势将出现于权利要求项的文字与描述在基础图标上实施内容,如下:
图1是示出一绘制湿处理装置的垂直剖面图;
图2是示出一湿处理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一湿处理装置的垂直剖面图;
图4是示出一湿处理装置的上方平面图;
图5是示出一湿处理装置平面排放口的水平剖面图;
图6是示出一湿处理装置局部细节的垂直剖面图,图解环形管与加热装置与邻接桶壳的上端;以及
图7是示意出绘制再循环管线装置平面图。
附图符号说明
1 湿处理装置
10 处理桶
11 桶座
12 桶口
13 桶壳
14 筛壁
20 第一排放口
21 第二排放口
22 更多排放口
23 更多排放口
24 更多排放口
29 底座
30 再循环管线装置
31 流出口
32 环形管
33 最小空隙
34 上升部
35 卷绕部
36 下降部
37 加热部
38 加热管
39 环形管槽
40 喷嘴
41 流出方向
42 喷嘴
43 喷嘴
44 喷嘴
60 芯桶
61 芯桶口
62 芯桶壳
70 外壳
71 压力容器
72 压力舱
73 外壳盖
74 外壳盖引导管
75 外壳底座
76 排出管线
77 外壳口
80 桶盖
81 中央口
90 旋转驱动
A 旋转轴
D 高度差
D1 内径(环形管)
D2 外径(处理桶)
H 加热媒介
I 内压
M 液体(处理剂)
P 流动路径
T 纺织物制品
V 旋转方向
Z 倾角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绘制出用于纺织物制品T湿处理的一湿处理装置1垂直剖面图,其特别是使用一液体M来使所述纺织物制品T染色与脱色,例如,使用着色或脱色液体与清洗槽。所述湿处理装置1是适用于绒与其他实施方式,例如布,针织布,梭织布,细丝,纱与捻线。许多在图1的特征也可在图2到7看到。
图1实例所示,可以看见,在外侧一圆桶状外壳70是旋转固定地,所述外壳的功能是用来当作保护装置与隔热,后者特别经由自身设计用来当作一压力容器71。经由所述压力容器,使所述液体M可以加热到常压沸点之上且不会转变成气态。一排气管线76开口在所述外壳底座75,在顶侧的一外壳口77经由一外壳盖73来关闭。在所述外壳70之内因而构成一压力舱72,其以一个内压I为准。
在所述外壳70之内,特别是在所述压力舱72之内,这里旋转安装一处理桶10,其特别是通过一旋转驱动90绕着垂直旋转轴A往旋转方向V来驱动。这里,所述处理桶10的中央轴同轴设置于所述旋转轴A。所述处理桶10具有一封闭桶座11,在顶侧有一桶口12,与一桶壳13其相对于所述旋转轴A的周围设置其实质上是圆柱状形式。一筛壁14位于所述桶壳13内侧之前。在所述桶口12的顶侧经由一桶盖80来关闭,其具有一中央口81。
在所述桶壳13形成一第一排放口20。所述第一排放口是往所述旋转轴A的方向,位于桶壳13上六分之一处,因此在其上端,且比所述桶口12更靠近所述桶座11。
可以看见,在所述处理桶10的中心,一芯桶60同轴于所述旋转轴A定向。所述芯桶的顶侧具有一芯桶口61与具有一筛状的芯桶壳62,其延伸到所述桶座11。在本发明中,所述芯桶壳62的直径相当小,比所述桶壳13的直径小3倍以上。特别是,所述芯桶60是一圆柱由一筛板组成形式,其被固定在所述处理桶10的所述桶座11。
所述排放口20通到固定地旋转设置的再循环管线装置30。所述再循环管线30与所述外壳70形成部分一体与旋转固定连接与轴向固定。所述排放口20的开口,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30具有一环形管32,其径向环绕在所述处理桶10且是构成为往所述第一排放口20的方向开启,特别是经由在所述内侧的一环形管槽39。这里,一最小空隙33保留在所述处理桶10与所述环形管32之间。大约10%的所述液体M在操作期间通过所述最小空隙33泄出。为了使所述最小空隙33被保持在所述处理桶10的所有旋转位置中,所述环形管32具有一圆内径D1,与所述处理桶10具有一圆外径D2相对于在所述环形管32的区域中的所述旋转轴A。所述排出液体M可以经由所述外壳70来收集。依据所需,所述液体可以经由一个小泵传回进入到所述处理桶10,初始浓缩然后传送回来,或替换。
所述再循环装置30是以完全无泵设计。其操作模式是基于所述液体M经由所述处理桶10旋转的再循环,其如同设置所述液体M旋转。这种方式下,所述液体M具有动能。由此看可以看出,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30传导所述液体M通过所述桶口12传回进到所述处理桶10。为此目的。所述环形管32通过管线部邻接,具体来说,首先一上升部34,其在顶侧从所述环形管32打开,随后是一卷绕部35,与最后是一下降部36,其形成一流出口31。
所述上升部34在所述环形管32与所述桶口12之间从所述环形管32克服一高度差D往所述旋转轴A的纵向方向扩充。所述上升部34超出所述桶口12与也超出所述外盖73,以便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30可以从外侧往所述旋转轴A的方向横跨所述桶壁13。这里,所述上升部34从所述环形管32的方向往所述流出口31的方向绕着所述旋转轴A往旋转的方向V卷绕。所述上升部34的流动剖面量为所述环形管32的90%到110%之间。此外,所述上升部34最大的梯度大约是15%。
所述上升部34通过实质上为水平运行与卷绕部35邻接。所述卷绕部从所述环形管32的方向往所述流出口31的方向绕着所述旋转轴A往旋转方向V卷绕。其中,所述卷绕部向所述旋转轴靠近。这里,所述卷绕形成一扣紧曲线,具体来说是相似于对数螺线曲线。
所述卷绕部35后面为所述下降部36,其将所述液体M流出方向转成垂直,具体来说,实质上是往所述旋转轴A的方向向下。引导所述下降部36首先通过所述外壳盖73的一外壳盖引导管74。所述下降部36与外壳盖73在这个情况下是以密闭式来设计。接着,所述下降部36规划通过在所述桶盖80中的所述中央口81,与在所述流出口31结束,其指向为向下。因此,所述流出口31位于所述桶座11上方与比所述排放口20更靠近所述旋转轴A。特别是,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30的所述流出口31也被设置比所述芯桶壳62更靠近所述旋转轴A,以便所述液体M传回进入到所述芯桶60。这里,所述流出口31大约位在所述排放口20的水平在线。当所述下降部36填满时,基本上是可以实现一吸取动作。
此外,可以看见在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30的一加热部37,所述加热部包含一加热调温装置位在所述环形管32之内。
因此现在能够把纺织物制品T与液体M引进到所述处理桶10与把所述处理桶10绕着所述旋转轴A旋转。由於经由离心力,然后将所述液体M从所述处理桶的中心10往所述处理桶壳13的方向加速。这里,在所述处理外壳13的所述内侧上方收集所述液体接着通过所述排水出口20进到所述环形管32。习惯上,所述液体的10%会向外流过所述最小空隙33进到所述外壳70。并将其余90%的所述液体经由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30传导回來,以不使用驱动器的方式,即没有附加泵,通过所述处理管线装置30的所述流出口31在靠近所述旋转轴A位置再一次进到所述处理桶10。
图2是示出一湿处理装置1的透视图,其中,然而,为了更清楚的显示再循环管线装置30的功能,大量的组件从所述图标中被省略了。
可以看见一外部圆桶状的外壳70,其为旋转固定地与一压力容器71形式。在顶侧有一外壳口77可以经由一外壳盖来关闭。一压力舱72构成于所述外壳70内。
在所述外壳70之中,特别是在所述压力舱72之内,这里旋转安装一处理桶10,其绕着垂直旋转轴A往旋转方向V驱动。这里,在所述处理桶10的中央轴同轴设置于所述旋转轴A。所述处理桶10具有一封闭桶座11,在顶侧具有一桶口12,与具有一桶壳13其相对于所述旋转轴A的周围设置与其实质上为圆柱的形式。在所述处理桶12的顶侧可经由一桶盖来关闭,其具有一中央口。
在所述桶壳13中,可以看见有4个排放口20,21,22,23。这些全位于往所述旋转轴A方向的相同(垂直)高度且均匀分布设置在所述桶壳13的周围上。也可看见,每个排放口20,21,22,23设置在所述桶壳13上十分之一处,与也可位在所述桶壳13的上端,因而也比所述桶口12更靠近所述桶座11。
在所述处理装置10的中心,可能看见一芯桶60,其是面向同轴于所述旋转轴A。所述芯桶顶侧具有一芯桶口61与一筛状的芯桶壳62,其延伸到所述处理底座11。所述在芯桶口61内侧具有一凸缘。所述凸缘防止旋转液体溢流过所述芯桶口61。所述芯桶壳62的直径相当小,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直径小于所述桶壳13直径的4倍。特别是,所述芯桶60是一圆柱由一筛板组成形式,其固定于所述处理桶10的所述桶座11。
所述排放口20,21,22,23全部开启朝向一旋转固定设置在再循环管线装置30。所述在处理管线装置30同样地引导在所述外壳70之内和连接旋转固定连接及轴向固定。所述排放口20,21,22,23的开口,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30具有一环形管32,其径向环绕所述处理桶10和其以便于往所述第一排放口20方向的形式开启。这里,一最小空隙33保留在所述处理桶10和所述环形管32之间。
所述再循环装置30是以完全无泵设计。其操作模式是基于所述液体M经由所述处理桶10旋转的再循环,其如同设置所述液体旋转,而后者具有动能。可以看见,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30传导所述液体经过所述桶口12回到所述处理桶10。为此目的,所述环形管32通过更进一步与管线部邻接。具体来说首先一上升部34,其从所述环线管32的顶侧扩充,接着一卷绕部35,与最后一下降部36,其形成所述流出口32。
所述上升部34在所述环形管32与所述桶口12之间从所述环形管32克服一高度差往旋转轴A的纵向方向扩充。一斜面(不可见)在所述环形管32向上进到所述上升部34之中转向所述液体。所述斜面因而至少部分圆周中断所述环形管,特别是在所述外径的区域。所述上升部34超越所述桶口12,这样所述再循环管线30可以从外侧横跨所述桶壁13引导往旋转轴A的方向上。这里,所述上升部34从所述环形管32的方向往所述流出口31的方向绕着所述旋转轴A往旋转的方向V卷绕。所述上升部34的流动剖面量為所述环形管32的90%到110%之间。此外,所述上升部34最大的梯度大约是15%。
所述上升部34通过实质上为水平运行与卷绕部35邻接。所述卷绕部从所述环形管32的方向往所述流出口31的方向绕着所述旋转轴A往旋转方向V卷绕,其中,所述卷绕部向所述旋转轴靠近。这里,所述卷绕形成一扣紧曲线,具体来说是相似于对数螺线曲线。
所述卷绕部35后面为所述下降段36,其将所述液体流出方向转成垂直,具体来说,实质上是往所述旋转轴A的方向向下。所述下降部36在所述流出口31结束,其指向为向下。因此,所述流出口31位于所述桶座11上方与比所述排放口20,21,23,24更靠近所述旋转轴A。特别是,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30的所述流出口31也被设置比所述芯桶壳62更靠近所述旋转轴A,以便所述液体传回进到所述芯桶60。
图2清晰的示出所述上升部34,所述卷绕部35与所述下降部36转换成三者彼此流动方式,可说是互不纠结。所述上升部34与所述下降部36在这个情况下每个都与所述卷绕部35重叠,以便于在重叠区域同时各自地将一上升部件卷绕接近,且卷绕接近一下降部件。这种方式下,由于一低流动阻力而达成一高再循环率。所述下降36部引导通过在所述桶口12上,与所述流出口31大约位在所述排放口20,21,22,23的水平线。
此外,可以看见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30的一加热部37。所述加热部包含一加热管38用于传导一流体加热媒介,所述加热管与所述环形管32邻接。所述加热管38也以环型方式径向环绕所述处理桶10。这里,所述环形管32部分位在所述加热管38之内。只有所述环形管32内部被暴露,以便能够位在相对于所述桶壁13。
因此现在能够把纺织物制品与液体引到所述处理桶10与把所述处理桶绕着所述旋转轴A旋转。经由离心力结果,将所述液体从所述处理桶的中心10往所述处理桶壳13的方向加速。这里,在所述处理外壳13的所述内侧上方收集所述液体接着通过所述排水出口20,21,23,24进入所述环形管32。所述液体的一主要部分经由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30传导回,不使用驱动器,也就是说不使用附加泵,通过所述流出口31在靠近所述旋转轴A位置再一次进到所述处理桶10。
图3示出依照图2的一湿处理装置1的垂直剖面图,只有上升部34,卷绕部35与下降部36显示成透视图。所述特征显示在图2与上述的结果也显示于图3。若干更多细节附加的揭示于图3。因此,可以看见五个排放口24在所述桶壳10。图3也标示所述处理桶10的外径D2,所述环形管32的内径D1,与经由所述上升部34桥接所述高度差D。
图3也明确的图解所述环形管32结构的剖面,其明确实质为圆形到U型。在这里,可以特别看见,所述环形管32在内侧上具有一环形管槽39,所述环形管槽在高度方面的形式些是微高于所述排放口20,21,22,23,24,25。所述环形管32的高度是大于所述环形管槽39的所述垂直延伸。后者通往所述环形管32的下半部。在向上方向,所述环形管32的所述剖面实质上延伸至所述桶口12的高度。所述液体M因此流入所述环形管32,特别是在所述外壁上的旋转方式。
所述加热部37设计也明确的说,所述加热管38以L型的方式与所述环形管32邻接,具体来说在底侧与在外侧。一加入媒介M可以传导到所述加热管38。
可以看见,一筛壁14位在所述桶壁13的前方。现在能够把纺织物制品T设置在所述芯桶60与所述筛壁14之间,其纺织物制品可以承受使用所述液体M的湿处理。这里,指示所述液体M沿着流动路径P流动,尤其在桶壁13与筛壁14之间于所述中间的空间中向上。
图4是示出图2的所述湿处理装置1的上方平面图。相对地,也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显示于图2与描述的特征被显示与标记在图4上。在图3,能够看见所述环形管32的所述外径D1,所述桶壳13的所述外径D2,与位在两者之间的所述最小空隙33。在这个情况下,也如同图3,液体M流过所述环形管32与加热媒介H流过加热部37,特别是所述加热管38。
图5是示出是示出平面排放口20,21,22,23,24通过一湿处理装置1的水平剖面图,其中图解实质上显示一处理外壳13与排放口20,21,22,23,24与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10的一环型管32。所述排放口20,21,22,23,24在这个情况下是以喷嘴40,42,43,44的形式,其位在所述环形管32的所述环形槽39的水平在线。一最小空隙33保留在所述桶壳33与环形管32之间。所述喷嘴40,42,43,44的所述流出方向41在这个情况下是绕着所述旋转轴A往旋转方向V以倾角Z的角度流出。所述倾角Z大约45°。接着,从所述液体M的速度源自从所述喷嘴40,42,43,44,其速度高于所述桶壳13的所述旋转速度。
在所述环形管32的一小部分,可以看见转换到一上升部34。更进一步的细节,可以看见一加热部37,其形式为一加热管38。所述加热部径向环绕在所述环形管32。一加热媒介H流经所述加热管38。
通过一外壳70将所述桶壳13与所述环形管32环绕,其为一压力容器71。所述外壳内装必然是一压力舱72。也位在所述处理桶10的中心,即是一芯桶60,其可以看见一芯外壳62与一芯桶口61。
图6是示出经过一湿处理装置1的局部细节垂直剖面图,再循环管线装置30与一环形管32与一加热部37,与一桶壳13上端邻接与放大细节图。更进一步细节附加揭示。
这里,在所述桶壳13中一排放口20的是以一喷嘴40形式。所述喷嘴具有一流出方向41。此外,所述喷嘴规划往所述环形管32的方向,其径向环绕在所述桶壳13。所述喷嘴40是一个小管子插入到所述桶壳13。组装的目的,所述环形管32可以是两部形式(例如一上部与下部环形或两环形部组成),特别是若所述喷嘴40规划直到进入所述环形管32。
此外,一筛壁14在所述桶壳13与一间隔的前方。所述筛壁在向外的方向强制保留纺织物制品T,与许可所述液体M在所述中央区域的垂直且不受阻碍并保持设置在所述桶壳13,以便使所述液体可以通过所述排放口20。在顶侧,所述筛壁14被设计成以密封设置在所述桶壁13,这个情况下,特别是经由一固定连接,例如焊接,环。另外,一密封封盖也可以提供在所述筛壁14的上边缘经由所述桶盖80以下描述。
具体来说,所述处理桶10顶侧的所述桶口12可以经由一桶盖80来关闭,特别是在桶壳13与桶盖80之间的一个区域之中以流体密封的方式。所述桶盖80具有一中央盖口81。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30的所述下降部可以引导通过所述盖子口。
图7是示出一平面图,概略的绘制出再循环管线装置30,特别是一环形管32位于内部的环型槽39的平面图。在中心指示所述旋转轴A与一处理桶的一旋转方向V(未图解)。所述环形管32具有一圆内径D1。所述环形管32的所述底座29的所述间隔是从所述内径D1往旋转方向V增加。绕着所述旋转轴A一次全旋转之后,可说是大约360度之后,所述底座29与所述再循环装置30与一管线部邻接,特别是一上升部34。所述上升部往旋转方向V,首先一卷绕部35与接着一下降部36邻接。所述后者在所述环形管32中央的一流出口31结束,特别是在所述环形槽39与所述旋转轴A之间。所述卷绕部35与所述下降部36引导出所述图解平面图,为此理由,这个部分,仅由虚线表示。
这个设计的一个优点,所述环形槽39可以被延伸至整个周围,且只有少量的液体不会通过进入所述上升部34成为起泡与飞溅。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底座39与所述内径D1有一个恒定间隔,其优点在于特别是一环绕外壳只需要具有特别小的内径,其提供成本优势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外壳被设计当成一压力容器。
此外,在底座29与上升部34之间转换,可以看见能开的排放口91,其相应设置在一处理桶的径向外侧。如图所示,所述排放口91特别是通过一封盖来关闭。所述封盖可以向内被开启。这种方式下,当在开启的位置时,所述封盖至少部分地关闭所述上升部34。所述液体因此可特别地快速排出。
所有描述的方向,例如垂直,水平,向上与向下,当所述湿处理装置在操作的位置时都是以大地测量取向来理解。
本发明不限制于上述实施方式所描述,而是可以用各种方式进行修改。
相对地,一个实施方式也可以想到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的管线部份不会引导超出所述桶口与从上方出口进入到所述处理桶。取而代之,可能提供一下降段,其通过与一上升管线邻接来通过所述处理底座。为了这个目的,所述上升管线同轴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与应当密封设置于所述桶座。这种方式下,所述液体的所述动能,与所述梯度,可以被利用于所述再循环的动作。然而,所述安排上升管线通过所述桶座是更复杂与更昂贵,与通常不能被改装到现有的装置上。
此外,本发明不限制于单一管线部与所述环形管邻接。也可以用在至少两管线部以便分布设置于在所述周围上。
所有从权利要求项,说明书与图标,包含结构细节,空间安排与方法步骤所出现的特征与优势,单独与广泛的组合为本发明必要不可少的。

Claims (18)

1.一种用于纺织物制品(T)湿处理的湿处理装置(1),特别是使用液体(M)来使所述纺织物制品染色与脱色,具有一处理桶(10),其通过一旋转驱动器(90)绕着垂直旋转轴(A)于一旋转方向(V)驱动,其中所述处理桶(10)具有一封闭的桶座(11)、在顶侧有一桶口(12)和一桶壳(13),所述桶壳(13)相对于所述旋转轴(A)的周围设置且具有至少一第一排放口(20),其中,
所述第一排放口(20)通到一再循环管线装置(30),并且其中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30)具有一流出口(31),其位于所述桶座(11)上方且比所述第一排放口(20)更靠近所述旋转轴(A),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30)被旋转固定地设置,其中,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30)具有一环形管(32),所述环形管(32)径向包围所述处理桶(10),并且,所述环形管(32)向所述第一排出口(20)的方向开启,并且,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30)是无泵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为了构成所述环形管(32),将在所述处理桶(10)的所有旋转位置中朝向所述第一排放口(20)开启,在所述环形管(32)开口的内侧形成一环绕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湿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第二排放口(21)构成在所述桶壳(13)中,其中每个排放口(20,21)通到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的所述环形管(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每个排放口(20,21)是一喷嘴(40)的形式,其中所述喷嘴的流出方向(41)在旋转方向(V)具有一倾角(Z)。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角(Z)在40°与5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30)具有一上升部(34),其在旋转轴(A)的纵向方向桥接所述环形管(32)与所述桶口(12)之间的一高度差(D),且其超越所述桶口(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部(34)从所述环形管(32)往所述流出口(31)的方向绕着旋转轴(A)于所述旋转方向(V)卷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30)具有一卷绕部(35),其绕着所述旋转轴(A)卷绕,且其从所述环形管(32)的方向往所述流出口(31)的方向与往所述旋转方向(V)靠近所述旋转轴(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30)具有一下降部(36),其邻接所述流出口(31)且为实质上垂直下降。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每个排放口(20,21)设置在所述桶壳(13)的上三分之一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湿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处理桶(10)中,设置一芯桶(60),所述芯桶(60)同轴于所述旋转轴(A)定向,其顶侧具有一芯桶口(61),其具有筛状芯桶壳(62),且其延伸到所述桶座(1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湿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30)的所述流出口(31)设置比所述芯桶壳(62)更接近所述旋转轴(A)。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30)具有一加热部(37)。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30)在所述处理桶(10)径向外侧具有一个能开的排放口(91)。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桶(10)与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30)设置在一外壳(70)之内,其所述外壳收集排出的液体(M)。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湿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70)为一压力容器(71)形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湿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71)具有一压力舱(72),所述压力容器(71)于在所述压力舱(72)耐受至少1.5巴(bar)的内压(I)。
18.一种用于操作如权利要求1到17之一所述的湿处理装置(1)的方法,其特征,包含以下步骤:
·引入一纺织品制品(T)进到所述处理桶(10)内;
·引入一液体(M)进到所述处理桶(10)内;
·往旋转方向(V)旋转所述处理桶(10),其中,由于合成离心力,所述液体(M)从所述处理桶(10)的中心往所述桶壳(13)的方向加速,流经所述第一排水出口(20)进到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30)的所述环形管(32),且,经由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30)至少部分再循环,以不使用驱动器的方法,通过所述再循环管线装置(30)的所述排放口(31)在更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位置(A)再次进到所述处理桶(10)。
CN201480058781.8A 2013-08-30 2014-07-03 湿处理装置,特别是染色离心机,与用于操作染色离心机的方法 Active CN1056834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3109482.1A DE102013109482B4 (de) 2013-08-30 2013-08-30 Nassbehandlungs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ärbezentrifuge, und ein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solchen
DE102013109482.1 2013-08-30
PCT/EP2014/064240 WO2015028176A1 (de) 2013-08-30 2014-07-03 Nassbehandlungsvorrichtungen, insbesondere färbezentrifugen, und ein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solch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3436A CN105683436A (zh) 2016-06-15
CN105683436B true CN105683436B (zh) 2017-10-27

Family

ID=51205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8781.8A Active CN105683436B (zh) 2013-08-30 2014-07-03 湿处理装置,特别是染色离心机,与用于操作染色离心机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01755B2 (zh)
EP (1) EP3039179B1 (zh)
JP (1) JP6479807B2 (zh)
CN (1) CN105683436B (zh)
AU (1) AU2014314540B2 (zh)
DE (1) DE102013109482B4 (zh)
ES (1) ES2663025T3 (zh)
MX (1) MX2016002461A (zh)
PL (1) PL3039179T3 (zh)
PT (1) PT3039179T (zh)
RU (1) RU2662137C2 (zh)
SI (1) SI3039179T1 (zh)
WO (1) WO2015028176A1 (zh)
ZA (1) ZA2016012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109482B4 (de) 2013-08-30 2016-01-28 Industriefärberei, Faserveredlung und Faserausrüstung Wilhelm Plack,Inhaber: Ludwig Plack e.K. Nassbehandlungs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ärbezentrifuge, und ein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solchen
DE102022201993B3 (de) 2022-02-25 2023-03-16 Hs-Tumbler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Behandlung von Textilien oder Lede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81391A (en) * 1945-03-26 1946-10-10 Henry Peter Bayo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impregnation and chemical treatment of fibrous materials and tissues for plastic and protective purposes
FR1164672A (fr) * 1957-01-08 1958-10-13 Valisere Appareil pour le traitement hydromécanique des tissus, fibres textiles et similaires
CN101413195A (zh) * 2008-11-10 2009-04-22 上海泰硕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符合洗衣粉使用方法的带循环通道的洗衣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13A (en) * 1931-04-28 1935-12-03 Faber Engineering Company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textile and other materials
USRE20444E (en) * 1931-05-29 1937-07-13 Impregnation op articles by centrifugal means
GB854221A (en) 1956-11-07 1960-11-16 Joseph Nuesslein Process for the treatment of yarns and textile piece-goods
FR2177237A5 (en) 1972-03-21 1973-11-02 Guillermin Paul Liquid treatment of textiles - by controlling the flow rate of liq passing centrifugally through the textile
US4550579A (en) * 1984-04-13 1985-11-05 Frank Clifford G Apparatus for the dyeing of shaped articles
US4637230A (en) * 1985-06-06 1987-01-2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lothes washing machine
US4809524A (en) * 1986-05-30 1989-03-07 Whirlpool Corporation Means for inletting water into an automatic washer including a water inlet and louvered basket arrangement
DE3934406A1 (de) 1989-10-14 1991-04-25 Herdecker Textilmaschinen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aerben von textilien
DE19800735C1 (de) * 1998-01-12 1999-07-01 Plack Ludwig Zentrifugenartige Vorrichtung zum Naßbehandeln von Textilmaterial in der Flotte
CN1300406C (zh) * 1998-08-18 2007-02-14 Lg电子株式会社 洗衣机桶盖
JP2002248297A (ja) * 2001-02-26 2002-09-03 Kazuo Nakada 洗濯機
US9010159B2 (en) * 2010-04-13 2015-04-21 Whirlpool Corporation Laundry treating appliance with tub ring
US9228281B2 (en) * 2012-01-12 2016-01-0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Wash basket for use with a washing machine appliance
DE102013109482B4 (de) 2013-08-30 2016-01-28 Industriefärberei, Faserveredlung und Faserausrüstung Wilhelm Plack,Inhaber: Ludwig Plack e.K. Nassbehandlungs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ärbezentrifuge, und ein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solche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81391A (en) * 1945-03-26 1946-10-10 Henry Peter Bayo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impregnation and chemical treatment of fibrous materials and tissues for plastic and protective purposes
FR1164672A (fr) * 1957-01-08 1958-10-13 Valisere Appareil pour le traitement hydromécanique des tissus, fibres textiles et similaires
CN101413195A (zh) * 2008-11-10 2009-04-22 上海泰硕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符合洗衣粉使用方法的带循环通道的洗衣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ZA201601293B (en) 2017-11-29
MX2016002461A (es) 2016-08-19
JP2016535178A (ja) 2016-11-10
US10301755B2 (en) 2019-05-28
WO2015028176A1 (de) 2015-03-05
RU2662137C2 (ru) 2018-07-23
AU2014314540A1 (en) 2016-03-17
US20160208424A1 (en) 2016-07-21
PT3039179T (pt) 2018-03-21
AU2014314540B2 (en) 2018-04-19
RU2016111353A3 (zh) 2018-05-18
RU2016111353A (ru) 2017-10-05
EP3039179B1 (de) 2017-12-20
DE102013109482A1 (de) 2015-03-05
PL3039179T3 (pl) 2018-07-31
ES2663025T3 (es) 2018-04-10
CN105683436A (zh) 2016-06-15
SI3039179T1 (en) 2018-04-30
EP3039179A1 (de) 2016-07-06
JP6479807B2 (ja) 2019-03-06
DE102013109482B4 (de) 2016-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60994B (zh) 用于生成蒸汽的装置
CN106012386B (zh) 筒子纱染色脱水装置和使用其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5683436B (zh) 湿处理装置,特别是染色离心机,与用于操作染色离心机的方法
TWI568904B (zh) 用於染色紗線捲筒及/或捲繞於包裝體上之紡織纖維的機器及方法
CN106319805A (zh) 用于织造牛仔面料的棉纱的染色方法
CN106637777B (zh)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整设备中的染料整理剂釜
JP2016535178A5 (zh)
CN208167280U (zh) 全自动双缸中样染色机
KR20070015286A (ko) 세탁기의 증기 역류 방지 장치
CN105316885B (zh) 循环式染色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04474797U (zh) 全自动煮茧机
KR101580805B1 (ko) 염색기의 염액필터 세정장치
US3159992A (en) Hank dyeing machines
CN109680428B (zh) 一种纱线蒸汽染色机
US2031588A (en) 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ing fibrous materials
KR101729015B1 (ko) 세탁물 처리기기
CN109082793A (zh) 筒纱染色机
US6233982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ready-to-wear, textile apparel parts
US362620A (en) hauschel
CN106906585A (zh) 一种综水回用高温高压染缸
CN206376112U (zh) 立式漂染装置的过滤机构及其立式漂染装置
CN206396462U (zh) 一种立式漂染装置
CN112281344B (zh) 高染色牢度的散纤维酸性染色装置及其染色工艺
DE19800735C1 (de) Zentrifugenartige Vorrichtung zum Naßbehandeln von Textilmaterial in der Flotte
CN219951441U (zh) 一种绞纱染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