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78544A - 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78544A
CN105678544A CN201511031393.3A CN201511031393A CN105678544A CN 105678544 A CN105678544 A CN 105678544A CN 201511031393 A CN201511031393 A CN 201511031393A CN 105678544 A CN105678544 A CN 1056785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unt
request
client
risk score
r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313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道和
陈朝亮
杨军
韩海燕
孙曦
吴亮
邓翔
蔡毅
方镇举
黎成
邓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Ban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Ban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Bank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Ban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3139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785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78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85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起的远程开户请求;获取所述客户端采集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远程开户请求,结合风险监控模型计算得出对应所述用户信息的风险评分;当所述风险评分在预定范围时,根据所述远程开户请求创建云端支付账户。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服务器。本发明可以在云端支付账户的生命周期中,结合风险监控模型来控制安全风险,并为后续流程提供安全参考,从而可以提高云端支付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及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基于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移动支付方案,主要利用安全芯片SE来实现,具体将金融IC卡支付应用置于SE中,由SE提供支付应用的安全存储和安全运算。由于SE可以提供从软件到硬件层面都非常完备的安全保护,因此,这种方案安全级别较高。但是,使用了SE的移动支付方案涉及到的产业链较长,在实际推广过程中面临着产业协作困难、发卡成本高、推广速度慢等缺点。为解决这种问题,又开发了一些未使用SE的NFC支付解决方案,主要是基于目前部分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所支持的主机卡模拟技术(HCE)实现NFC支付。相比于结合SE的移动支付方案,其特点是使用了移动终端的主机计算资源替代实现了原在SE中运行的支付应用运算和存储功能,可以基于移动终端上层的应用软件实现NFC支付。但由于移动终端计算资源的开放性,基于HCE实现的NFC支付应用,在云端支付账户的生命周期如云端支付账户的申请、限制密钥的下载、云端支付账户的锁定解锁、支付交易等流程,都会面临着较大的安全风险。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及服务器,旨在云端支付账户的生命周期中,结合风险监控模型来控制安全风险,并为后续流程提供安全参考,从而可以提高云端支付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所述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起的远程开户请求;
获取所述客户端采集的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远程开户请求,结合风险监控模型计算得出对应所述用户信息的风险评分;
当所述风险评分在预定范围时,根据所述远程开户请求创建云端支付账户。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起的远程开户请求;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客户端采集的用户信息;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远程开户请求,结合风险监控模型计算得出对应所述用户信息的风险评分;
创建模块,用于当所述风险评分在预定范围时,根据所述远程开户请求创建云端支付账户。
本发明提供的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以及服务器,首先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起的远程开户请求,获取所述客户端采集的用户信息,然后根据所述远程开户请求,结合风险监控模型计算得出对应所述用户信息的风险评分,当所述风险评分在预定范围时,根据所述远程开户请求创建云端支付账户。这样,可以在云端支付账户的生命周期中,结合风险监控模型来控制安全风险,并为后续流程提供安全参考,从而可以提高云端支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服务器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服务器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服务器第三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服务器第四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服务器第五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参照图1,所述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起的远程开户请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端可以为手机终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便携式电子设备等各种移动终端,也可以为PC固定终端,还可以为下载在所述手机终端等设备上的远程开户应用程序。本实施例优选为下载在所述手机终端等设备上的远程开户应用程序。
步骤S102,获取所述客户端采集的用户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端采集的用户信息主要分为如下几类:
用户设备信息:包括IMEI(InternationalMobileEquipmentIdentity,移动设备国际识别码)、IMSI(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ficationNumber,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MAC(MediaAccess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地址)、设备型号、IP地址(InternetProtocolAddress,互联网协议地址)、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列表、CPU信息、内存信息、分辨率、应用安装列表等;
用户环境信息:包括地理位置、WIFI环境信息等;
用户行为习惯信息:包括用户操作时间、操作地点、操作习惯、击键方式等;
用户社交信息:包括用户关联的社交账号信息、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社交行为记录等;
交易订单信息:包括交易时间、交易金额、商户信息等。
步骤S103,根据所述远程开户请求,结合风险监控模型计算得出对应所述用户信息的风险评分;
本实施例中,所述风险监控模型的风险评分计算原则如下:对于针对用户新收集的用户信息,不参与计算风险评分,只用于记录并提取特征;对于该用户此前已经在服务器出现过的用户信息,参与计算风险评分,通过对比数据特征计算相似度,相似度越高,则风险评分越低,代表风险越低。所述风险监控模型综合各项用户信息的单独得分计算出最终的整体得分,风险评分越高,代表风险越高。
步骤S104,当所述风险评分在预定范围时,根据所述远程开户请求创建云端支付账户。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风险监控模型计算得到的风险评分,确定云端支付账户的后续流程,若计算得到的风险评分在预定范围如M<60时,则直接同意用户此次远程开户的请求,服务器为用户创建云端支付账户,在客户端将相应账号信息如IC卡数据和交易参数下载完成时,将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切换为可用状态;若计算得到的风险评分为M>90,则拒绝用户此次申请开通的请求;若计算得到的风险评分为60≤M≤90,则可以进一步对用户进行验证,如可采取短信验证码或者人脸识别技术进行用户身份认证等,只有通过验证的用户才能开通云端支付账户。应当理解的是,所述预设范围的具体数值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
本发明提供的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首先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起的远程开户请求,获取所述客户端采集的用户信息,然后根据所述远程开户请求,结合风险监控模型计算得出对应所述用户信息的风险评分,当所述风险评分在预定范围时,根据所述远程开户请求创建云端支付账户。这样,可以在云端支付账户的生命周期中,结合风险监控模型来控制安全风险,并为后续流程提供安全参考,从而可以提高云端支付的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上述图1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101之前还包括:
步骤S105,基于大数据技术筛选出白名单用户信息;
步骤S106,向对应所述白名单用户信息的客户端发送邀请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拥有庞大的用户社交数据(如微信、手Q等),基于用户征信模型,可以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目标用户即为白名单用户,并邀请其开通银行电子账户的申请功能。
其中,所述邀请信息包括邀请链接和邀请码,所述步骤S101进一步包括:
接收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邀请码,并登录所述邀请链接而触发的所述远程开户请求。
本实施例中,基于大数据技术,对用户所关联社交账户信息的日常社交、消费、游戏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和筛选,筛选出初步认定很大可能为实名的用户,将其作为云端支付账户开通的“白名单”用户。服务器再定向对“白名单”用户的社交账户或者手机推送申请开户的邀请链接地址,并配发邀请码。以此方式,可控制云端支付账户开通的客户范围,降低了账户开通安全风险。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上述图1或图2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104之后还包括:
步骤S107,建立与所述客户端之间的安全通道,以供所述客户端下载云端支付账户信息;
步骤S108,待所述云端支付账户信息下载完成,将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切换为可用状态。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建立与所述客户端之间的安全通道,待所述客户端从所述安全通道下载完成所述支付账户信息时,将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切换为可用状态。此时,云端支付账户已开通,客户端中有对应IC卡数据且交易参数有效,可以进行交易。在云端支付账户后续流程如在用户申请将云端支付账户注销后,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则转为未开通状态;在云端支付账户被锁定时,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转为不可用状态;在云端支付账户交易参数失效时,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转为不可用状态;在云端支付账户交易参数更新完成时,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由不可用状态转为可用状态;在云端支付账户解锁时,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由不可用状态转为可用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上述图3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108之后还包括:
步骤S109,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账户处理请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账户处理请求包括参数更新请求、账户锁定请求、账户解锁请求、交易请求或账户注销请求。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云端支付账户的交易参数已经到期失效或者将要到期失效时,将启动交易参数更新流程,可由客户端进行显式或隐式的进行交易参数更新。
当用户主动发起云端支付账户锁定或解锁操作时,客户端将采集数据并由服务器根据账户锁定或解锁阶段的风险监控模型进行风险分数实时计算。
云端支付账户交易可分为两种场景,一种是仅通过客户端完成的远程支付,另一种是与非接POS相结合完成的近场支付。
对于远程支付,当交易发起时,客户端可同时采集包括设备信息、环境信息、用户行为习惯信息、用户社交信息等数据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分析。服务器将结合风险监控模型进行风险评分实时计算。
对于近场支付,当交易发生时,一方面通过传统的POS受理渠道将交易发送至服务器,另一方面,客户端也将同时采集包括设备信息、环境信息、用户行为习惯信息、用户社交信息等数据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分析。对于通过POS送来的交易授权请求,仍按照原有的IC卡交易规则进行验证,同时,服务器提供实时的风险监控,通过近场交易风险模型计算当前的交易风险评分。
当用户主动发起账户注销操作时,客户端将采集的用户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并由服务器根据账户注销阶段的风险监控模型进行风险评分实时计算。
步骤S110,获取所述客户端采集的用户信息;
步骤S111,根据所述账户处理请求,结合风险监控模型计算得出对应所述用户信息的风险评分;
本实施例中,白名单用户在通过客户端申请开通云端支付账户时,客户端将显示或者隐式的采集用户信息,包括用户设备信息、用户环境信息、用户社交信息以及用户行为习惯信息等,并将采集的用户信息送至服务器,服务器结合开通阶段的风险监控模型进行风险评分实时计算。
步骤S112,当所述风险评分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时,允许所述账户处理请求,以供所述客户端完成账户处理;
本实施例中,若计算得到的风险评分在第一预设范围如M<60时,则直接同意用户此次账户处理请求,如参数更新请求、账户锁定请求、账户解锁请求、交易请求或账户注销请求等。
步骤S113,当所述风险评分在第二预设范围内时,启动身份验证程序;
本实施例中,若计算得到的风险评分在第二预设范围如60≤M≤90时,则可以进一步对用户进行验证,如可采取短信验证码或者人脸识别技术进行用户身份认证等,只有通过验证的用户才能完成对应账户处理。
步骤S114,当所述风险评分在第三预设范围内时,拒绝所述账户处理请求。
本实施例中,当计算得到的风险评分在第三预设范围如M>90,则拒绝所述账户处理请求。此时,此时客户端中有对应的IC卡数据,但因为云端支付账户被锁定或者交易参数已失效,无法成功进行交易。在云端支付账户后续流程如在交易参数成功刷新后,可将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转为可用状态;在云端支付账户被解锁后,可将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转为可用状态;在云端支付账户被用户申请注销后,可将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转为未开通状态。在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为未开通状态时,客户端中无对应IC卡数据,此时无法进行交易,待用户成功申请开通后,可将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转为可用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上述图4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114之后还包括:
步骤S115,在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再次发送的账户处理请求时,获取所述客户端采集的用户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服务器再次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账户处理请求,如参数更新请求、账户锁定请求、账户解锁请求、交易请求或账户注销请求等时,获取所述客户端采集的用户信息,包括用户设备信息、用户环境信息、用户社交信息以及用户行为习惯信息等。
步骤S116,根据所述客户端再次发送的账户处理请求,结合风险监控模型计算得出对应所述用户信息的风险评分;
步骤S117,当所述风险评分在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内时,允许所述账户处理请求。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结合风险监控模型针对不同的账户处理请求,进行对应的风险评分实时计算。当所述风险评分在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如M<60时,则直接同意用户此次账户处理请求。
如图6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1,所述服务器1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起的远程开户请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端可以为手机终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便携式电子设备等各种移动终端,也可以为PC固定终端,还可以为下载在所述手机终端等设备上的远程开户应用程序。本实施例优选为下载在所述手机终端等设备上的远程开户应用程序。
获取模块102,用于获取所述客户端采集的用户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端采集的用户信息主要分为如下几类:
用户设备信息:包括IMEI(InternationalMobileEquipmentIdentity,移动设备国际识别码)、IMSI(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ficationNumber,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MAC(MediaAccess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地址)、设备型号、IP地址(InternetProtocolAddress,互联网协议地址)、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列表、CPU信息、内存信息、分辨率、应用安装列表等;
用户环境信息:包括地理位置、WIFI环境信息等;
用户行为习惯信息:包括用户操作时间、操作地点、操作习惯、击键方式等;
用户社交信息:包括用户关联的社交账号信息、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社交行为记录等;
交易订单信息:包括交易时间、交易金额、商户信息等。
第一计算模块103,用于根据所述远程开户请求,结合风险监控模型计算得出对应所述用户信息的风险评分;
本实施例中,所述风险监控模型的风险评分计算原则如下:对于针对用户新收集的用户信息,不参与计算风险评分,只用于记录并提取特征;对于该用户此前已经在服务器1出现过的用户信息,参与计算风险评分,通过对比数据特征计算相似度,相似度越高,则风险评分越低,代表风险越低。所述风险监控模型综合各项用户信息的单独得分计算出最终的整体得分,风险评分越高,代表风险越高。
创建模块104,用于当所述风险评分在预定范围时,根据所述远程开户请求创建云端支付账户。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1根据风险监控模型计算得到的风险评分,确定云端支付账户的后续流程,若计算得到的风险评分在预定范围如M<60时,则直接同意用户此次远程开户的请求,服务器1为用户创建云端支付账户,在客户端将相应账号信息如IC卡数据和交易参数下载完成时,将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切换为可用状态;若计算得到的风险评分为M>90,则拒绝用户此次申请开通的请求;若计算得到的风险评分为60≤M≤90,则可以进一步对用户进行验证,如可采取短信验证码或者人脸识别技术进行用户身份认证等,只有通过验证的用户才能开通云端支付账户。应当理解的是,所述预设范围的具体数值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
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1,首先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起的远程开户请求,获取所述客户端采集的用户信息,然后根据所述远程开户请求,结合风险监控模型计算得出对应所述用户信息的风险评分,当所述风险评分在预定范围时,根据所述远程开户请求创建云端支付账户。这样,可以在云端支付账户的生命周期中,结合风险监控模型来控制安全风险,并为后续流程提供安全参考,从而可以提高云端支付的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上述图6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服务器1还包括:
筛选模块105,用于基于大数据技术筛选出白名单用户信息;
发送模块106,用于向对应所述白名单用户信息的客户端发送邀请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1拥有庞大的用户社交数据(如微信、手Q等),基于用户征信模型,可以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目标用户即为白名单用户,并邀请其开通银行电子账户的申请功能。
其中,所述邀请信息包括邀请链接和邀请码,所述第一接收模块101进一步用于:
接收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邀请码,并登录所述邀请链接而触发的所述远程开户请求。
本实施例中,基于大数据技术,对用户所关联社交账户信息的日常社交、消费、游戏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和筛选,筛选出初步认定很大可能为实名的用户,将其作为云端支付账户开通的“白名单”用户。服务器1再定向对“白名单”用户的社交账户或者手机推送申请开户的邀请链接地址,并配发邀请码。以此方式,可控制云端支付账户开通的客户范围,降低了账户开通安全风险。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上述图7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服务器1还包括:
建立模块107,用于建立与所述客户端之间的安全通道,以供所述客户端下载云端支付账户信息;
第一切换模块108,用于待所述云端支付账户信息下载完成,将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切换为可用状态。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1建立与所述客户端之间的安全通道,待所述客户端从所述安全通道下载完成所述支付账户信息时,将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切换为可用状态。此时,云端支付账户已开通,客户端中有对应IC卡数据且交易参数有效,可以进行交易。在云端支付账户后续流程如在用户申请将云端支付账户注销后,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则转为未开通状态;在云端支付账户被锁定时,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转为不可用状态;在云端支付账户交易参数失效时,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转为不可用状态;在云端支付账户交易参数更新完成时,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由不可用状态转为可用状态;在云端支付账户解锁时,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由不可用状态转为可用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在上述图8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服务器1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109,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账户处理请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账户处理请求包括参数更新请求、账户锁定请求、账户解锁请求、交易请求或账户注销请求。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云端支付账户的交易参数已经到期失效或者将要到期失效时,将启动交易参数更新流程,可由客户端进行显式或隐式的进行交易参数更新。
当用户主动发起云端支付账户锁定或解锁操作时,客户端将采集数据并由服务器1根据账户锁定或解锁阶段的风险监控模型进行风险分数实时计算。
云端支付账户交易可分为两种场景,一种是仅通过客户端完成的远程支付,另一种是与非接POS相结合完成的近场支付。
对于远程支付,当交易发起时,客户端可同时采集包括设备信息、环境信息、用户行为习惯信息、用户社交信息等数据发送至服务器1进行分析。服务器1将结合风险监控模型进行风险评分实时计算。
对于近场支付,当交易发生时,一方面通过传统的POS受理渠道将交易发送至服务器1,另一方面,客户端也将同时采集包括设备信息、环境信息、用户行为习惯信息、用户社交信息等数据发送至服务器1进行分析。对于通过POS送来的交易授权请求,仍按照原有的IC卡交易规则进行验证,同时,服务器1提供实时的风险监控,通过近场交易风险模型计算当前的交易风险评分。
当用户主动发起账户注销操作时,客户端将采集的用户信息发送至服务器1,并由服务器1根据账户注销阶段的风险监控模型进行风险评分实时计算。
第一获取模块110,用于获取所述客户端采集的用户信息;
第二计算模块111,用于根据所述账户处理请求,结合风险监控模型计算得出对应所述用户信息的风险评分;
本实施例中,白名单用户在通过客户端申请开通云端支付账户时,客户端将显示或者隐式的采集用户信息,包括用户设备信息、用户环境信息、用户社交信息以及用户行为习惯信息等,并将采集的用户信息送至服务器1,服务器1结合开通阶段的风险监控模型进行风险评分实时计算。
允许处理模块112,用于当所述风险评分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时,允许所述账户处理请求,以供所述客户端完成账户处理;
本实施例中,若计算得到的风险评分在第一预设范围如M<60时,则直接同意用户此次账户处理请求,如参数更新请求、账户锁定请求、账户解锁请求、交易请求或账户注销请求等。
启动模块113,用于当所述风险评分在第二预设范围内时,启动身份验证程序;
本实施例中,若计算得到的风险评分在第二预设范围如60≤M≤90时,则可以进一步对用户进行验证,如可采取短信验证码或者人脸识别技术进行用户身份认证等,只有通过验证的用户才能完成对应账户处理。
拒绝模块114,用于当所述风险评分在第三预设范围内时,拒绝所述账户处理请求。
本实施例中,当计算得到的风险评分在第三预设范围如M>90,则拒绝所述账户处理请求。此时,此时客户端中有对应的IC卡数据,但因为云端支付账户被锁定或者交易参数已失效,无法成功进行交易。在云端支付账户后续流程如在交易参数成功刷新后,可将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转为可用状态;在云端支付账户被解锁后,可将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转为可用状态;在云端支付账户被用户申请注销后,可将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转为未开通状态。在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为未开通状态时,客户端中无对应IC卡数据,此时无法进行交易,待用户成功申请开通后,可将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转为可用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在上述图9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服务器1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115,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再次发送的账户处理请求时,获取所述客户端采集的用户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服务器1再次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账户处理请求,如参数更新请求、账户锁定请求、账户解锁请求、交易请求或账户注销请求等时,获取所述客户端采集的用户信息,包括用户设备信息、用户环境信息、用户社交信息以及用户行为习惯信息等。
第三计算模块116,用于根据所述客户端再次发送的账户处理请求,结合风险监控模型计算得出对应所述用户信息的风险评分;
第二切换模块117,用于当所述风险评分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时,允许所述账户处理请求。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1结合风险监控模型针对不同的账户处理请求,进行对应的风险评分实时计算。当所述风险评分在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如M<60时,则直接同意用户此次账户处理请求。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起的远程开户请求;
获取所述客户端采集的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远程开户请求,结合风险监控模型计算得出对应所述用户信息的风险评分;
当所述风险评分在预定范围时,根据所述远程开户请求创建云端支付账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起的远程开户请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基于大数据技术筛选出白名单用户信息;
向对应所述白名单用户信息的客户端发送邀请信息;
其中,所述邀请信息包括邀请链接和邀请码,所述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起的远程开户请求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接收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邀请码,并登录所述邀请链接而触发的所述远程开户请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风险评分在预定范围时,根据所述远程开户请求创建云端支付账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建立与所述客户端之间的安全通道,以供所述客户端下载云端支付账户信息;
待所述云端支付账户信息下载完成,将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切换为可用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所述云端支付账户信息下载完成,将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切换为可用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账户处理请求;
获取所述客户端采集的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账户处理请求,结合风险监控模型计算得出对应所述用户信息的风险评分;
当所述风险评分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时,允许所述账户处理请求,以供所述客户端完成账户处理;
当所述风险评分在第二预设范围内时,启动身份验证程序;
当所述风险评分在第三预设范围内时,拒绝所述账户处理请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风险评分在第三预设范围内时,拒绝所述账户处理请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再次发送的账户处理请求时,获取所述客户端采集的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客户端再次发送的账户处理请求,结合风险监控模型计算得出对应所述用户信息的风险评分;
当所述风险评分在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内时,允许所述账户处理请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账户处理请求包括参数更新请求、账户锁定请求、账户解锁请求、交易请求或账户注销请求。
7.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起的远程开户请求;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客户端采集的用户信息;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远程开户请求,结合风险监控模型计算得出对应所述用户信息的风险评分;
创建模块,用于当所述风险评分在预定范围时,根据所述远程开户请求创建云端支付账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筛选模块,用于基于大数据技术筛选出白名单用户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对应所述白名单用户信息的客户端发送邀请信息;
其中,所述邀请信息包括邀请链接和邀请码,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
接收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邀请码,并登录所述邀请链接而触发的所述远程开户请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与所述客户端之间的安全通道,以供所述客户端下载云端支付账户信息;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待所述云端支付账户信息下载完成,将云端支付账户的状态切换为可用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账户处理请求;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客户端采集的用户信息;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账户处理请求,结合风险监控模型计算得出对应所述用户信息的风险评分;
允许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风险评分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时,允许所述账户处理请求,以供所述客户端完成账户处理;
启动模块,用于当所述风险评分在第二预设范围内时,启动身份验证程序;
拒绝模块,用于当所述风险评分在第三预设范围内时,拒绝所述账户处理请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再次发送的账户处理请求时,获取所述客户端采集的用户信息;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客户端再次发送的账户处理请求,结合风险监控模型计算得出对应所述用户信息的风险评分;
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当所述风险评分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时,允许所述账户处理请求。
CN201511031393.3A 2015-12-31 2015-12-31 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及服务器 Pending CN1056785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1393.3A CN105678544A (zh) 2015-12-31 2015-12-31 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及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1393.3A CN105678544A (zh) 2015-12-31 2015-12-31 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及服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8544A true CN105678544A (zh) 2016-06-15

Family

ID=56298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31393.3A Pending CN105678544A (zh) 2015-12-31 2015-12-31 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及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78544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4977A (zh) * 2017-10-09 2018-03-27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方法及装置
CN107864112A (zh) * 2016-09-28 2018-03-3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登录安全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8230151A (zh) * 2018-01-16 2018-06-2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可疑交易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684044A (zh) * 2018-06-20 2018-10-19 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行为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9886005A (zh) * 2019-01-29 2019-06-14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针对Web协同的授权用户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0738396A (zh) * 2019-09-18 2020-01-3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设备的特征提取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0034761A1 (zh) * 2018-08-15 2020-02-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核身产品推送及核身方法和系统
CN111292093A (zh) * 2020-05-09 2020-06-16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区块链的风险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2037020A (zh) * 2020-09-01 2020-12-04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海外客户开通境内移动支付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6654A (zh) * 2007-02-28 2008-09-03 陈国飞 在线问卷调研系统自动邀请答卷和答卷跟踪的方法
CN101414912A (zh) * 2008-11-28 2009-04-22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419687A (zh) * 2008-12-11 2009-04-29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电子影像技术对信用卡进行发卡审批的系统和方法
CN102096886A (zh) * 2010-12-13 2011-06-15 苏州德融嘉信信用管理技术有限公司 征授信业务系统
CN102347929A (zh) * 2010-07-28 2012-02-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身份的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2377763A (zh) * 2010-08-25 2012-03-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邀请信息推送方法和系统
CN103714479A (zh) * 2012-10-09 2014-04-09 四川欧润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银行个人业务欺诈行为实时智能化集中监控的方法和系统
CN104778583A (zh) * 2015-05-11 2015-07-15 易联支付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
CN104794616A (zh) * 2015-05-11 2015-07-22 易联支付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6654A (zh) * 2007-02-28 2008-09-03 陈国飞 在线问卷调研系统自动邀请答卷和答卷跟踪的方法
CN101414912A (zh) * 2008-11-28 2009-04-22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419687A (zh) * 2008-12-11 2009-04-29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电子影像技术对信用卡进行发卡审批的系统和方法
CN102347929A (zh) * 2010-07-28 2012-02-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身份的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2377763A (zh) * 2010-08-25 2012-03-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邀请信息推送方法和系统
CN102096886A (zh) * 2010-12-13 2011-06-15 苏州德融嘉信信用管理技术有限公司 征授信业务系统
CN103714479A (zh) * 2012-10-09 2014-04-09 四川欧润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银行个人业务欺诈行为实时智能化集中监控的方法和系统
CN104778583A (zh) * 2015-05-11 2015-07-15 易联支付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
CN104794616A (zh) * 2015-05-11 2015-07-22 易联支付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支付安全验证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4112A (zh) * 2016-09-28 2018-03-3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登录安全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7844977A (zh) * 2017-10-09 2018-03-27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方法及装置
CN108230151A (zh) * 2018-01-16 2018-06-2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可疑交易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9140804A1 (zh) * 2018-01-16 2019-07-2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可疑交易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684044A (zh) * 2018-06-20 2018-10-19 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行为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8684044B (zh) * 2018-06-20 2022-01-11 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行为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TWI751422B (zh) * 2018-08-15 2022-01-01 開曼群島商創新先進技術有限公司 核身產品推送及核身方法和系統
WO2020034761A1 (zh) * 2018-08-15 2020-02-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核身产品推送及核身方法和系统
CN109886005A (zh) * 2019-01-29 2019-06-14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针对Web协同的授权用户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9886005B (zh) * 2019-01-29 2022-11-08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针对Web协同的授权用户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0738396A (zh) * 2019-09-18 2020-01-3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设备的特征提取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292093A (zh) * 2020-05-09 2020-06-16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区块链的风险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2037020A (zh) * 2020-09-01 2020-12-04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海外客户开通境内移动支付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037020B (zh) * 2020-09-01 2023-09-19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海外客户开通境内移动支付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78544A (zh) 远程开户的风险监控方法及服务器
CN106991317B (zh) 安全验证方法、平台、装置和系统
CN106710017B (zh) 用于物流签收的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320779B (zh) 基于u/sim卡鉴权响应及限时反馈近场通信认证方法
CN104751038A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5608621A (zh) 远程开户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WO2014095362A1 (de) Online transaktionssystem
CN108369701A (zh) 基于接近的网络安全
CN102037706A (zh) 通信设备的暂时个人化的方法
CN105898418A (zh) 一种智能终端、遥控器及智能终端支付方法
CN105635113A (zh) 基于sdk的远程业务办理方法及系统
CN103942685A (zh) 数据安全交互系统
CN107948970A (zh) 附属终端的实名制入网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7247775A (zh) 一种数据更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413146B (zh) 基于动态码的客户端授权登录方法
CN109741070B (zh) 一种基于网证的账户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3561029A (zh) 一种实名制的智能快件箱系统
US20010027435A1 (en) Electronic-money settlement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therefor
CN105654299A (zh) 移动支付方法、云端支付平台及系统
CN105095714A (zh)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用户体系识别系统及方法
WO2013011043A1 (de) Mobiles system für finanztransaktionen
CN103886450A (zh) 一种四方在线的网上购物支付系统和相应方法
CN105678543A (zh) 支付密钥计算方法和装置
CN105225153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496169B (zh) 用于控制数据信令的网络架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