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75865A - 家用智能检测试剂盒 - Google Patents

家用智能检测试剂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75865A
CN105675865A CN201610135950.4A CN201610135950A CN105675865A CN 105675865 A CN105675865 A CN 105675865A CN 201610135950 A CN201610135950 A CN 201610135950A CN 105675865 A CN105675865 A CN 105675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clonal antibody
detection
gold
antibody
mycoplas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359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75865B (zh
Inventor
高琪
黄威权
赵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Yu Z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Ruika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Ruika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Ruika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3595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758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75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58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75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58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69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for 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bacteria, viruses
    • G01N33/56911Bacteria
    • G01N33/56933Mycoplasma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69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for 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bacteria, viruses
    • G01N33/56911Bacteria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家用智能检测试剂盒,它是由电子读取分析部分与单克隆抗体检测试剂构成,所述电子读取分析部分包括单片机系统、光电检测系统、电池、开关K、液晶显示器、复合金标检测探针和试纸;所述复合金标检测探针、电池、开关K、单片机系统密封在机壳内,液晶显示器安装于机壳窗口处;所述单克隆抗体检测试剂包括特异性识别生殖道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羊抗鼠IgG抗体、复合金标检测探针;本发明是基于单克隆抗体技术,直接检测感染病原体,具有特异性强、无需采血、早期诊断、速度快捷等诸多优点,具有自动检测功能,免除人为因素的干扰,直观的显示检测结果,且操作简便,成本低。

Description

家用智能检测试剂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妇科生殖炎症检测技术,具体为一种可在家中使用的,常见妇科感染病源小型化自动分析诊断设备。本试剂盒可鉴别诊断出生殖道感染的三种常见病原体:支原体,淋病奈瑟氏菌、白色念球菌。
背景技术
生殖炎症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炎症,为妇科门诊常见的疾病。各个年龄阶段都可发病。
主要由支原体,细菌、霉菌等所引起。正常健康妇女,由于解剖学及生物化学特点,阴道对病原体的侵入有自然防御功能;当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则病原体易于侵入,导致炎症如不即使治疗会近一步造成身体伤害。
感染生殖道病原体主要分为细菌、霉菌、支原体、病毒四大类。则目前治疗药物有中药、化药、抗生素等。
不同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需要对症药物治疗,才可以有效杀灭病原菌,保护生殖系统的生理环境,如长期滥用药物则会使病原体易产生耐药性,造成久治不愈甚至更加严重的后果。
鉴于妇科感染的常发性与病患的隐私性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适合家用的操作简便、高便携性、无需要采血,高度智能化的鉴别诊断设备来指导用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家用智能检测试剂盒,是一种小型化家用智能检测设备,可在短时间内诊断出患者所感染病原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家用智能检测试剂盒,是由电子读取分析部分与单克隆抗体检测试剂两大部分构成,所述电子读取分析部分包括单片机系统、光电检测系统、电池、开关K、液晶显示器、复合金标检测探针和试纸;所述复合金标检测探针、电池、开关K、单片机系统密封在机壳内,液晶显示器安装于机壳窗口处;所述单克隆抗体检测试剂包括特异性识别生殖道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羊抗鼠IgG抗体、复合金标检测探针;
所述试纸包括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样品垫、吸水垫;
所述复合金标检测探针包被在金标垫上,所述复合金标检测探针是由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识别生殖道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的复合胶体金-抗体结合物;
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设有检测线1、检测线2、检测线3和对照线4,所述检测线1上包被特异性识别生殖道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所述检测线2上包被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所述检测线3上包被淋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所述对照线4上包被羊抗鼠IgG抗体;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复合金标检测探针的制备方法为: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分别用人型支原体和解尿支原体作免疫原产生腹水型支原体单克隆抗体,用淋病奈瑟氏菌作免疫原产生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用白色念珠菌作免疫原产生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
(2)胶体金的制备:先将100mL的0.01%HAuCl4溶液加热至沸腾,一次性迅速加入1.4mL的1%柠檬酸三钠水溶液,继续加热至溶液由淡黄色转变为蓝黑色最终变为酒红色,颜色稳定后继续加热5min,室温冷却,加三蒸水定容至100mL,即得到胶体金溶液;制备的胶体金溶液用透射电镜镜检,确保胶体金颗粒大小一致、均匀,否则重新制备;
(3)复合金标检测探针的制备:用0.1mol/LK2CO3调节上述胶体金溶液的pH为9.0,向100mL胶体金溶液中缓慢加入1.2~3.0mg/ml特异性识别生殖道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1.2~3.0mg/ml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1.2~3.0mg/ml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磁力搅拌器缓慢搅拌1h使其结合,加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稳定剂,使得终浓度为1%,2000~4000r/min离心6~10分钟,弃上清液,沉淀用PH5~7檬酸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50m,制成抗体金;取抗体金1~20ml加PH5~7檬酸磷酸盐缓冲液稀释到30~60ml,加入微孔板中,-40~-60℃冻干,制成复合胶体金-抗体结合物,即为复合金标检测探针。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试纸的制备方法为:
(1)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线的制备:将特异性识别生殖道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分别以0.1~3mg/ml的浓度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划线,分别为检测线1、检测线2和检测线3,相邻两膜线间的距离为5~6mm,粗细均匀,喷完检测好的膜需立即放入30~40℃烘干10~12小时;
(2)硝酸纤维素膜上质控线的制备:将羊抗鼠IgG抗体按0.1~1mg/ml的浓度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划线,该膜线为质控线,位于检测线3的右侧,距离检测线3的距离为5~6mm,粗细均匀,喷完检测好的膜需立即放入30~45℃的烘干10~12小时;
(3)金标垫的制备:用复合金标检测探针溶液喷涂经预处理的金标垫,制得包含复合胶体金-抗体结合物的金标垫;将金标垫在20~40℃下干燥0.5~1小时;
(4)将吸水垫粘贴在所述纤维素膜的远离检测线的一端,将金标垫粘贴在纤维素膜的靠近检测线的一端,将样品垫粘贴于金标垫上与所述纤维素膜相对的一端,即制成试纸。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一种家用智能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方法为:
(1)取样:使用专用阴道棉拭子完成阴道分泌物取样后,混合稀释液后加注于智能检测试剂盒;
(2)拔出隔片,合闭开关K,接通电池回路,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电源接通;开关K由可插拔隔片把电池回路断开,平时不使用时减少电池待机损耗;
(3)将样本加入加注口,当单片机系统检测到复合金标检测探针碰到试剂后,自动唤醒单片机程序,程序点亮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光经试纸反射到光电检测系统,光电检测系统把光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送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内部程序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测试结果,然后显示到液晶显示器屏幕上。
进一步地,当接通电池电源,将样本加入加注口,单片机接收到需要测试的指令,开始工作。当检测到检测指令,延时片刻,首先自检本仪器内的检测试纸是否有效?当试纸有效后,按设定程序逐条检测试纸标定检测条。如发生变化即按不同变化,得出各自的检验结果。最终显示在显示器屏幕上。当测试到试纸无效后直接跳过检测环节,显示本测试仪无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家用智能检测试剂盒的是基于单克隆抗体技术,直接检测感染病原体,具有特异性强、无需采血、早期诊断、速度快捷等诸多优点,由于采用单片机组成的自动检测功能,免除人为因素的干扰,直观的显示检测结果,为自动检测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另外,本发明操作简便、结果直观,体积小,成本低,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硬件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软件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腹水型支原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菌种:人型支原体、解尿支原体由美国ATCC公司提供,以上菌株用作免疫原产生单克隆抗体。
细胞株: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株由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究中心提供,作细胞融合用。
方法:
免疫原支原体菌株的制备和灭活:分别将人型支原体、解尿支原体液体培养基1ml加到人型支原体、解尿支原体标准菌株冻干粉中,溶解后,分别用移液器吸取支原体菌液分别加到10瓶肺炎支原体液体培养基、10瓶人型支原体液体培养基、10瓶解尿支原体液体培养基,每瓶分别加100μl,经培养成阳性反应后,每种将9瓶置-25℃冰箱作种子保存,一瓶用作二级扩增培养,每瓶扩增成10瓶,呈阳性反应后收获,于4℃冰箱保存,以备用作免疫原菌液。
Balb/C小鼠的免疫:8周龄的Balb/C小鼠20只,分成2组,每组10只,将种作免疫原的支原体菌株的浓度调到105/ml,置50℃恒温箱30分钟灭活,和等量完全佐剂混合后,以每只0.2ml的量,腹腔注射分别免疫Balb/C小鼠。于第一次免疫后第7、14、28天分别追加免疫一次,第31天取脾细胞进行细胞融合。
细胞融合:
(1)免疫脾细胞的制备:
①取免疫小鼠脾脏,放入盛有5ml不完全培养液的平皿中,置于200目的不锈钢网上。用注射器内芯研磨脾脏,并用平皿内不完全培养液轻轻洗钢网,使脾细胞全部通过网孔挤压到溶液中。
②将脾细胞悬液转入50ml离心管中,加不完全培养液到30ml,混匀后,经1000rpm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
③用不完全培养液将沉淀细胞再离心、洗涤一次(重复步骤②),将沉淀的细胞垂悬至10ml,混匀,用细胞计数版计数。总细胞数调为1×108
(2)sp20骨髓瘤细胞悬液的制备
①将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扩增培养。
②将4瓶扩增培养的骨髓瘤细胞收集到50ml的离心管内。
③1000rpm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
④加入30ml不完全培养液,重复步骤③,再离心洗涤一次,然后将细胞垂悬至10ml,混匀,计数。总细胞数调为2×107
(3)细胞融合
①分别吸取含1×108个脾细胞悬液和2×107个骨髓瘤细胞悬液,加入50ml离心管中,补加不完全培养液至30ml,充分摇匀。
②1000rpm离心7分钟,弃去上清。
③加50%的融合剂聚乙二醇(PEG)0.7ml。
④加入25ml不完全培养液,使PEG稀释而失去促融作用。
⑤800rpm离心7分钟,弃去上清。
⑥加入20ml含次黄嘌呤、氨基蝶呤、胸腺嘧啶的选择性培养液(HAT培养液),轻轻吹吸沉淀细胞,使其垂悬并混匀。
⑦将细胞悬液加入辅有饲养细胞的96孔培养板中,每孔0.1ml,在37℃含5%CO2的孵箱中培养。
(4)抗体阳性孔检测-间接ELISA法
①用已知支原体抗原菌液包被
②加有克隆生长的孔中的培养上清100μl。
③加酶标抗鼠IgG抗体100μl。
④加底物液100μl,室温避光显色10分钟。
⑤判定结果:在酶联免疫检测仪492波长下测定OD值,空白对照调零。若待测控OD值大于或等于阴性对照孔OD值2.1倍,则可判定为阳性孔,孔内生长有阳性克隆。
(5)克隆化-有限稀释法
将96孔板中培养上清被检测为抗体阳性的孔标记出来。用加样器将孔内的杂交瘤细胞反复吹打均匀后计数,然后用有限稀释法进行逐级稀释,再加到96孔板进行培养。观察克隆生长,记录单克隆孔,并及时进行阳性检测。将阳性克隆的细胞转到24孔板培养,待其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再转入细胞瓶中扩大培养。
(6)杂交瘤细胞的冻存
将呈对数生长的杂交瘤细胞收集于离心管,1000rpm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加入1ml冻存液混匀,然后加到冻存管,在-70℃低温冰箱过夜后转入液氮罐长期保存。
(7)腹水型单克隆抗体制备
将冻存的杂交瘤细胞复苏扩增培养,将扩增培养的杂交瘤细胞吹打下来,1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备用。加无血清培养液到沉淀的细胞中,调整细胞数为1×106/ml,每只Balb/C小鼠腹腔注射0.5ml,接种杂交瘤细胞后7天,拉颈脱臼处死小鼠,吸取腹水离心,收集上清即为腹水型单克隆抗体,分装后置-20℃冰箱,冻存备用。
(8)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支原体单克隆抗体筛选到11株能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A6、1E3、2F5、2G8、3F8、4A3、4B2、4H5、5D2、5F7、6D3。经效价测定:以上6种腹水型单克隆抗体的效价为1×10-5。经交叉反应测定3F8、4H5杂交瘤细胞株产生的单克隆抗体除解尿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外不与其它支原体发生交叉反应。以4H5株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本发明检测用单克隆抗体。
2、腹水型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菌种:淋病奈瑟氏菌由美国ATCC公司提供,以上菌株用作免疫原产生单克隆抗体。
细胞株: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株由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究中心提供,作细胞融合用。
方法:
免疫原支原体菌株的制备和灭活:将淋病奈瑟氏菌扩增培养后,用培养液稀释至108/ml,于4℃冰箱保存,以备用作免疫原菌液。
Balb/C小鼠的免疫:8周龄的Balb/C小鼠10只,将种作免疫原的支原体菌株液离用离心机2000r/m离心10分钟,弃上清,细菌样品中加入1%甲醛溶液,混匀固定24小时灭活,生理盐水洗涤三次,用生理盐水将菌株浓度调到107/ml,以每只0.5ml的量,腹腔注射分别免疫Balb/C小鼠。于第一次免疫后第7、14、28天分别追加免疫一次,第31天取脾细胞进行细胞融合。
细胞融合:
(1)免疫脾细胞的制备:
①取免疫小鼠脾脏,放入盛有5ml不完全培养液的平皿中,置于200目的不锈钢网上。用注射器内芯研磨脾脏,并用平皿内不完全培养液轻轻洗钢网,使脾细胞全部通过网孔挤压到溶液中。
②将脾细胞悬液转入50ml离心管中,加不完全培养液到30ml,混匀后,经1000rpm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
③用不完全培养液将沉淀细胞再离心、洗涤一次(重复步骤②),将沉淀的细胞垂悬至10ml,混匀,用细胞计数版计数。总细胞数调为1×108
(2)sp20骨髓瘤细胞悬液的制备
①将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扩增培养。
②将4瓶扩增培养的骨髓瘤细胞收集到50ml的离心管内。
③1000rpm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
④加入30ml不完全培养液,重复步骤③,再离心洗涤一次,然后将细胞垂悬至10ml,混匀,计数。总细胞数调为2×107
(3)细胞融合
①分别吸取含1×108个脾细胞悬液和2×107个骨髓瘤细胞悬液,加入50ml离心管中,补加不完全培养液至30ml,充分摇匀。
②1000rpm离心7分钟,弃去上清。
③加50%的融合剂聚乙二醇(PEG)0.7ml。
④加入25ml不完全培养液,使PEG稀释而失去促融作用。
⑤800rpm离心7分钟,弃去上清。
⑥加入20ml含次黄嘌呤、氨基蝶呤、胸腺嘧啶的选择性培养液(HAT培养液),轻轻吹吸沉淀细胞,使其垂悬并混匀。
⑦将细胞悬液加入辅有饲养细胞的96孔培养板中,每孔0.1ml,在37℃含5%CO2的孵箱中培养。
(4)抗体阳性孔检测-间接ELISA法
①用已知淋病奈瑟氏菌液包被
②加有克隆生长的孔中的培养上清100μl。
②加酶标抗鼠IgG抗体100μl。
③加底物液100μl,室温避光显色10分钟。
⑤判定结果:在酶联免疫检测仪492波长下测定OD值,空白对照调零。若待测控OD值大于或等于阴性对照孔OD值2.1倍,则可判定为阳性孔,孔内生长有阳性克隆。
(5)克隆化-有限稀释法
将96孔板中培养上清被检测为抗体阳性的孔标记出来。用加样器将孔内的杂交瘤细胞反复吹打均匀后计数,然后用有限稀释法进行逐级稀释,再加到96孔板进行培养。观察克隆生长,记录单克隆孔,并及时进行阳性检测。将阳性克隆的细胞转到24孔板培养,待其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再转入细胞瓶中扩大培养。
(6)杂交瘤细胞的冻存
将呈对数生长的杂交瘤细胞收集于离心管,1000rpm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加入1ml冻存液混匀,然后加到冻存管,在-70℃低温冰箱过夜后转入液氮罐长期保存。
(7)腹水型单克隆抗体制备
将冻存的杂交瘤细胞复苏扩增培养,将扩增培养的杂交瘤细胞吹打下来,1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备用。加无血清培养液到沉淀的细胞中,调整细胞数为1×106/ml,每只Balb/C小鼠腹腔注射0.5ml,接种杂交瘤细胞后7天,拉颈脱臼处死小鼠,吸取腹水离心,收集上清即为腹水型单克隆抗体,分装后置-20℃冰箱,冻存备用。
(8)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筛选到4株能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A2、1C6、1G8、2D5。经效价测定:以上6种腹水型单克隆抗体的效价为1×10-5。经交叉反应测定1C6、1G8杂交瘤细胞株产生的单克隆抗体除淋病奈瑟氏菌外不与其它支原体发生交叉反应。以1C6株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本发明检测用单克隆抗体。
3、腹水型白色念珠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菌种:白色念珠菌由美国ATCC公司提供,以上菌株用作免疫原产生单克隆抗体。
细胞株: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株由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究中心提供,作细胞融合用。
方法:
免疫原支原体菌株的制备和灭活:将白色念珠菌扩增培养后,用培养液稀释至108/ml,于4℃冰箱保存,以备用作免疫原菌液。
Balb/C小鼠的免疫:8周龄的Balb/C小鼠10只,将种作免疫原的支原体菌株液离用离心机2000r/m离心10分钟,弃上清,细菌样品中加入1%甲醛溶液,混匀固定24小时灭活,生理盐水洗涤三次,用生理盐水将菌株浓度调到107/ml,以每只0.5ml的量,腹腔注射分别免疫Balb/C小鼠。于第一次免疫后第7、14、28天分别追加免疫一次,第31天取脾细胞进行细胞融合。
细胞融合:
(1)免疫脾细胞的制备:
①取免疫小鼠脾脏,放入盛有5ml不完全培养液的平皿中,置于200目的不锈钢网上。用注射器内芯研磨脾脏,并用平皿内不完全培养液轻轻洗钢网,使脾细胞全部通过网孔挤压到溶液中。
②将脾细胞悬液转入50ml离心管中,加不完全培养液到30ml,混匀后,经1000rpm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
③用不完全培养液将沉淀细胞再离心、洗涤一次(重复步骤②),将沉淀的细胞垂悬至10ml,混匀,用细胞计数版计数。总细胞数调为1×108
(2)sp20骨髓瘤细胞悬液的制备
①将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扩增培养。
②将4瓶扩增培养的骨髓瘤细胞收集到50ml的离心管内。
③1000rpm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
④加入30ml不完全培养液,重复步骤③,再离心洗涤一次,然后将细胞垂悬至10ml,混匀,计数。总细胞数调为2×107
(3)细胞融合
①分别吸取含1×108个脾细胞悬液和2×107个骨髓瘤细胞悬液,加入50ml离心管中,补加不完全培养液至30ml,充分摇匀。
②1000rpm离心7分钟,弃去上清。
③加50%的融合剂聚乙二醇(PEG)0.7ml。
④加入25ml不完全培养液,使PEG稀释而失去促融作用。
④800rpm离心7分钟,弃去上清。
⑥加入20ml含次黄嘌呤、氨基蝶呤、胸腺嘧啶的选择性培养液(HAT培养液),轻轻吹吸沉淀细胞,使其垂悬并混匀。
⑦将细胞悬液加入辅有饲养细胞的96孔培养板中,每孔0.1ml,在37℃含5%CO2的孵箱中培养。
(4)抗体阳性孔检测-间接ELISA法
①用已知白色念珠菌液包被
②加有克隆生长的孔中的培养上清100μl。
③加酶标抗鼠IgG抗体100μl。
④加底物液100μl,室温避光显色10分钟。
⑤判定结果:在酶联免疫检测仪492波长下测定OD值,空白对照调零。若待测控OD值大于或等于阴性对照孔OD值2.1倍,则可判定为阳性孔,孔内生长有阳性克隆。
(5)克隆化-有限稀释法
将96孔板中培养上清被检测为抗体阳性的孔标记出来。用加样器将孔内的杂交瘤细胞反复吹打均匀后计数,然后用有限稀释法进行逐级稀释,再加到96孔板进行培养。观察克隆生长,记录单克隆孔,并及时进行阳性检测。将阳性克隆的细胞转到24孔板培养,待其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再转入细胞瓶中扩大培养。
(6)杂交瘤细胞的冻存
将呈对数生长的杂交瘤细胞收集于离心管,1000rpm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加入1ml冻存液混匀,然后加到冻存管,在-70℃低温冰箱过夜后转入液氮罐长期保存。
(7)腹水型单克隆抗体制备
将冻存的杂交瘤细胞复苏扩增培养,将扩增培养的杂交瘤细胞吹打下来,1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备用。加无血清培养液到沉淀的细胞中,调整细胞数为1×106/ml,每只Balb/C小鼠腹腔注射0.5ml,接种杂交瘤细胞后7天,拉颈脱臼处死小鼠,吸取腹水离心,收集上清即为腹水型单克隆抗体,分装后置-20℃冰箱,冻存备用。
(8)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白色念珠菌单克隆抗体筛选到6株能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D2、1H3、1H9、2D7、3C12、3F5。经效价测定:以上6种腹水型单克隆抗体的效价为1×10-5。经交叉反应测定1H3、2D7、3F5杂交瘤细胞株产生的单克隆抗体除白色念珠菌外不与其它支原体发生交叉反应。以2D7株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本发明检测用单克隆抗体。
实施例2:
1、腹水型支原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菌种:人型支原体、解尿支原体由美国ATCC公司提供,以上菌株用作免疫原产生单克隆抗体。
细胞株: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株由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究中心提供,作细胞融合用。
方法:
免疫原支原体菌株的制备和灭活:分别将人型支原体、解尿支原体液体培养基1ml加到人型支原体、解尿支原体标准菌株冻干粉中,溶解后,分别用移液器吸取支原体菌液分别加到10瓶肺炎支原体液体培养基、10瓶人型支原体液体培养基、10瓶解尿支原体液体培养基,每瓶分别加100μl,经培养成阳性反应后,每种将9瓶置-25℃冰箱作种子保存,一瓶用作二级扩增培养,每瓶扩增成10瓶,呈阳性反应后收获,于4℃冰箱保存,以备用作免疫原菌液。
Balb/C小鼠的免疫:8周龄的Balb/C小鼠20只,分成2组,每组10只,将种作免疫原的支原体菌株的浓度调到105/ml,置50℃恒温箱30分钟灭活,和等量完全佐剂混合后,以每只0.2ml的量,腹腔注射分别免疫Balb/C小鼠。于第一次免疫后第7、14、28天分别追加免疫一次,第31天取脾细胞进行细胞融合。
细胞融合:
(1)免疫脾细胞的制备:
①取免疫小鼠脾脏,放入盛有5ml不完全培养液的平皿中,置于200目的不锈钢网上。用注射器内芯研磨脾脏,并用平皿内不完全培养液轻轻洗钢网,使脾细胞全部通过网孔挤压到溶液中。
②将脾细胞悬液转入50ml离心管中,加不完全培养液到30ml,混匀后,经1000rpm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
③用不完全培养液将沉淀细胞再离心、洗涤一次(重复步骤②),将沉淀的细胞垂悬至10ml,混匀,用细胞计数版计数。总细胞数调为1×108
(2)sp20骨髓瘤细胞悬液的制备
①将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扩增培养。
②将4瓶扩增培养的骨髓瘤细胞收集到50ml的离心管内。
③1000rpm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
④加入30ml不完全培养液,重复步骤③,再离心洗涤一次,然后将细胞垂悬至10ml,混匀,计数。总细胞数调为3×107
(3)细胞融合
①分别吸取含1×108个脾细胞悬液和3×107个骨髓瘤细胞悬液,加入50ml离心管中,补加不完全培养液至30ml,充分摇匀。
②1000rpm离心7分钟,弃去上清。
③加50%的融合剂聚乙二醇(PEG)0.7ml。
④加入25ml不完全培养液,使PEG稀释而失去促融作用。
⑤800rpm离心7分钟,弃去上清。
⑥加入20ml含次黄嘌呤、氨基蝶呤、胸腺嘧啶的选择性培养液(HAT培养液),轻轻吹吸沉淀细胞,使其垂悬并混匀。
⑦将细胞悬液加入辅有饲养细胞的96孔培养板中,每孔0.1ml,在37℃含5%CO2的孵箱中培养。
(4)抗体阳性孔检测-间接ELISA法
①用已知支原体抗原菌液包被
②加有克隆生长的孔中的培养上清100μl。
③加酶标抗鼠IgG抗体100μl。
④加底物液100μl,室温避光显色20分钟。
⑤判定结果:在酶联免疫检测仪492波长下测定OD值,空白对照调零。若待测控OD值大于或等于阴性对照孔OD值2.1倍,则可判定为阳性孔,孔内生长有阳性克隆。
(5)克隆化-有限稀释法
将96孔板中培养上清被检测为抗体阳性的孔标记出来。用加样器将孔内的杂交瘤细胞反复吹打均匀后计数,然后用有限稀释法进行逐级稀释,再加到96孔板进行培养。观察克隆生长,记录单克隆孔,并及时进行阳性检测。将阳性克隆的细胞转到24孔板培养,待其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再转入细胞瓶中扩大培养。
(6)杂交瘤细胞的冻存
将呈对数生长的杂交瘤细胞收集于离心管,1000rpm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加入1ml冻存液混匀,然后加到冻存管,在-70℃低温冰箱过夜后转入液氮罐长期保存。
(7)腹水型单克隆抗体制备
将冻存的杂交瘤细胞复苏扩增培养,将扩增培养的杂交瘤细胞吹打下来,1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备用。加无血清培养液到沉淀的细胞中,调整细胞数为1×106/ml,每只Balb/C小鼠腹腔注射0.5ml,接种杂交瘤细胞后14天,拉颈脱臼处死小鼠,吸取腹水离心,收集上清即为腹水型单克隆抗体,分装后置-20℃冰箱,冻存备用。
(8)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支原体单克隆抗体筛选到11株能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A6、1E3、2F5、2G8、3F8、4A3、4B2、4H5、5D2、5F7、6D3。经效价测定:以上6种腹水型单克隆抗体的效价为1×10-7。经交叉反应测定3F8、4H5杂交瘤细胞株产生的单克隆抗体除解尿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外不与其它支原体发生交叉反应。以4H5株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本发明检测用单克隆抗体。
2、腹水型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菌种:淋病奈瑟氏菌由美国ATCC公司提供,以上菌株用作免疫原产生单克隆抗体。
细胞株: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株由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究中心提供,作细胞融合用。
方法:
免疫原支原体菌株的制备和灭活:将淋病奈瑟氏菌扩增培养后,用培养液稀释至108/ml,于4℃冰箱保存,以备用作免疫原菌液。
Balb/C小鼠的免疫:8周龄的Balb/C小鼠10只,将种作免疫原的支原体菌株液离用离心机2000r/m离心10分钟,弃上清,细菌样品中加入1%甲醛溶液,混匀固定24小时灭活,生理盐水洗涤三次,用生理盐水将菌株浓度调到107/ml,以每只0.5ml的量,腹腔注射分别免疫Balb/C小鼠。于第一次免疫后第7、14、28天分别追加免疫一次,第31天取脾细胞进行细胞融合。
细胞融合:
(1)免疫脾细胞的制备:
①取免疫小鼠脾脏,放入盛有5ml不完全培养液的平皿中,置于200目的不锈钢网上。用注射器内芯研磨脾脏,并用平皿内不完全培养液轻轻洗钢网,使脾细胞全部通过网孔挤压到溶液中。
②将脾细胞悬液转入50ml离心管中,加不完全培养液到30ml,混匀后,经1000rpm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
③用不完全培养液将沉淀细胞再离心、洗涤一次(重复步骤②),将沉淀的细胞垂悬至10ml,混匀,用细胞计数版计数。总细胞数调为1×108
(2)sp20骨髓瘤细胞悬液的制备
①将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扩增培养。
②将4瓶扩增培养的骨髓瘤细胞收集到50ml的离心管内。
③1000rpm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
④加入30ml不完全培养液,重复步骤③,再离心洗涤一次,然后将细胞垂悬至10ml,混匀,计数。总细胞数调为3×107
(3)细胞融合
①分别吸取含1×108个脾细胞悬液和3×107个骨髓瘤细胞悬液,加入50ml离心管中,补加不完全培养液至30ml,充分摇匀。
②1000rpm离心7分钟,弃去上清。
③加50%的融合剂聚乙二醇(PEG)0.7ml。
④加入25ml不完全培养液,使PEG稀释而失去促融作用。
⑤800rpm离心7分钟,弃去上清。
⑥加入20ml含次黄嘌呤、氨基蝶呤、胸腺嘧啶的选择性培养液(HAT培养液),轻轻吹吸沉淀细胞,使其垂悬并混匀。
⑦将细胞悬液加入辅有饲养细胞的96孔培养板中,每孔0.1ml,在37℃含5%CO2的孵箱中培养。
(4)抗体阳性孔检测-间接ELISA法
①用已知淋病奈瑟氏菌液包被
②加有克隆生长的孔中的培养上清100μl。
②加酶标抗鼠IgG抗体100μl。
③加底物液100μl,室温避光显色20分钟。
⑤判定结果:在酶联免疫检测仪492波长下测定OD值,空白对照调零。若待测控OD值大于或等于阴性对照孔OD值2.1倍,则可判定为阳性孔,孔内生长有阳性克隆。
(5)克隆化-有限稀释法
将96孔板中培养上清被检测为抗体阳性的孔标记出来。用加样器将孔内的杂交瘤细胞反复吹打均匀后计数,然后用有限稀释法进行逐级稀释,再加到96孔板进行培养。观察克隆生长,记录单克隆孔,并及时进行阳性检测。将阳性克隆的细胞转到24孔板培养,待其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再转入细胞瓶中扩大培养。
(6)杂交瘤细胞的冻存
将呈对数生长的杂交瘤细胞收集于离心管,1000rpm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加入1ml冻存液混匀,然后加到冻存管,在-70℃低温冰箱过夜后转入液氮罐长期保存。
(7)腹水型单克隆抗体制备
将冻存的杂交瘤细胞复苏扩增培养,将扩增培养的杂交瘤细胞吹打下来,1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备用。加无血清培养液到沉淀的细胞中,调整细胞数为1×106/ml,每只Balb/C小鼠腹腔注射0.5ml,接种杂交瘤细胞后14天,拉颈脱臼处死小鼠,吸取腹水离心,收集上清即为腹水型单克隆抗体,分装后置-20℃冰箱,冻存备用。
(8)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筛选到4株能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A2、1C6、1G8、2D5。经效价测定:以上6种腹水型单克隆抗体的效价为1×10-7。经交叉反应测定1C6、1G8杂交瘤细胞株产生的单克隆抗体除淋病奈瑟氏菌外不与其它支原体发生交叉反应。以1C6株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本发明检测用单克隆抗体。
3、腹水型白色念珠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菌种:白色念珠菌由美国ATCC公司提供,以上菌株用作免疫原产生单克隆抗体。
细胞株: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株由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究中心提供,作细胞融合用。
方法:
免疫原支原体菌株的制备和灭活:将白色念珠菌扩增培养后,用培养液稀释至108/ml,于4℃冰箱保存,以备用作免疫原菌液。
Balb/C小鼠的免疫:8周龄的Balb/C小鼠10只,将种作免疫原的支原体菌株液离用离心机2000r/m离心10分钟,弃上清,细菌样品中加入1%甲醛溶液,混匀固定24小时灭活,生理盐水洗涤三次,用生理盐水将菌株浓度调到107/ml,以每只0.5ml的量,腹腔注射分别免疫Balb/C小鼠。于第一次免疫后第7、14、28天分别追加免疫一次,第31天取脾细胞进行细胞融合。
细胞融合:
(1)免疫脾细胞的制备:
①取免疫小鼠脾脏,放入盛有5ml不完全培养液的平皿中,置于200目的不锈钢网上。用注射器内芯研磨脾脏,并用平皿内不完全培养液轻轻洗钢网,使脾细胞全部通过网孔挤压到溶液中。
②将脾细胞悬液转入50ml离心管中,加不完全培养液到30ml,混匀后,经1000rpm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
③用不完全培养液将沉淀细胞再离心、洗涤一次(重复步骤②),将沉淀的细胞垂悬至10ml,混匀,用细胞计数版计数。总细胞数调为1×108
(2)sp20骨髓瘤细胞悬液的制备
①将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扩增培养。
②将4瓶扩增培养的骨髓瘤细胞收集到50ml的离心管内。
③1000rpm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
④加入30ml不完全培养液,重复步骤③,再离心洗涤一次,然后将细胞垂悬至10ml,混匀,计数。总细胞数调为3×107
(3)细胞融合
①分别吸取含1×108个脾细胞悬液和3×107个骨髓瘤细胞悬液,加入50ml离心管中,补加不完全培养液至30ml,充分摇匀。
②1000rpm离心7分钟,弃去上清。
③加50%的融合剂聚乙二醇(PEG)0.7ml。
④加入25ml不完全培养液,使PEG稀释而失去促融作用。
④800rpm离心7分钟,弃去上清。
⑥加入20ml含次黄嘌呤、氨基蝶呤、胸腺嘧啶的选择性培养液(HAT培养液),轻轻吹吸沉淀细胞,使其垂悬并混匀。
⑦将细胞悬液加入辅有饲养细胞的96孔培养板中,每孔0.1ml,在37℃含5%CO2的孵箱中培养。
(4)抗体阳性孔检测-间接ELISA法
①用已知白色念珠菌液包被
②加有克隆生长的孔中的培养上清100μl。
③加酶标抗鼠IgG抗体100μl。
④加底物液100μl,室温避光显色20分钟。
⑤判定结果:在酶联免疫检测仪492波长下测定OD值,空白对照调零。若待测控OD值大于或等于阴性对照孔OD值2.1倍,则可判定为阳性孔,孔内生长有阳性克隆。
(5)克隆化-有限稀释法
将96孔板中培养上清被检测为抗体阳性的孔标记出来。用加样器将孔内的杂交瘤细胞反复吹打均匀后计数,然后用有限稀释法进行逐级稀释,再加到96孔板进行培养。观察克隆生长,记录单克隆孔,并及时进行阳性检测。将阳性克隆的细胞转到24孔板培养,待其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再转入细胞瓶中扩大培养。
(6)杂交瘤细胞的冻存
将呈对数生长的杂交瘤细胞收集于离心管,1000rpm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加入1ml冻存液混匀,然后加到冻存管,在-70℃低温冰箱过夜后转入液氮罐长期保存。
(7)腹水型单克隆抗体制备
将冻存的杂交瘤细胞复苏扩增培养,将扩增培养的杂交瘤细胞吹打下来,1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备用。加无血清培养液到沉淀的细胞中,调整细胞数为1×106/ml,每只Balb/C小鼠腹腔注射0.5ml,接种杂交瘤细胞后14天,拉颈脱臼处死小鼠,吸取腹水离心,收集上清即为腹水型单克隆抗体,分装后置-20℃冰箱,冻存备用。
(8)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白色念珠菌单克隆抗体筛选到6株能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D2、1H3、1H9、2D7、3C12、3F5。经效价测定:以上6种腹水型单克隆抗体的效价为1×10-7。经交叉反应测定1H3、2D7、3F5杂交瘤细胞株产生的单克隆抗体除白色念珠菌外不与其它支原体发生交叉反应。以2D7株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本发明检测用单克隆抗体。
实施例3:
家用智能检测试剂盒,是由电子读取分析部分与单克隆抗体检测试剂两大部分构成,所述电子读取分析部分包括单片机系统、光电检测系统、电池、开关K、液晶显示器、探针和试纸,所述复合金标检测探针、电池、开关K、单片机系统密封在机壳内,液晶显示器安装于机壳窗口处;所述单克隆抗体检测试剂包括特异性识别生殖道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羊抗鼠IgG抗体、复合金标检测探针;
所述试纸包括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样品垫、吸水垫;
所述复合金标检测探针包被在金标垫上,所述复合金标检测探针是由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识别生殖道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的复合胶体金-抗体结合物;
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设有检测线1、检测线2、检测线3和对照线4,所述检测线1上包被特异性识别生殖道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所述检测线2上包被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所述检测线3上包被淋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所述对照线4上包被羊抗鼠IgG抗体;
其中,所述复合金标检测探针的制备方法为: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分别用人型支原体和解尿支原体作免疫原产生腹水型支原体单克隆抗体,用淋病奈瑟氏菌作免疫原产生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用白色念珠菌作免疫原产生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
(2)胶体金的制备:先将100mL的0.01%HAuCl4溶液加热至沸腾,一次性迅速加入1.4mL的1%柠檬酸三钠水溶液,继续加热至溶液由淡黄色转变为蓝黑色最终变为酒红色,颜色稳定后继续加热5min,室温冷却,加三蒸水定容至100mL,即得到胶体金溶液;制备的胶体金溶液用透射电镜镜检,确保胶体金颗粒大小一致、均匀,否则重新制备;
(3)复合金标检测探针的制备:用0.1mol/LK2CO3调节上述胶体金溶液的pH为9.0,向100mL胶体金溶液中缓慢加入1.2mg/ml特异性识别生殖道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1.2mg/ml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1.2mg/ml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磁力搅拌器缓慢搅拌1h使其结合,加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稳定剂,使得终浓度为1%,2000r/min离心6分钟,弃上清液,沉淀用PH5~7檬酸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50m,制成抗体金;取抗体金1ml加PH5檬酸磷酸盐缓冲液稀释到30ml,加入微孔板中,-40℃冻干,制成复合胶体金-抗体结合物,即为复合金标检测探针。
其中,所述试纸的制备方法为:
(1)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线的制备:将特异性识别生殖道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分别以0.1mg/ml的浓度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划线,分别为检测线1、检测线2和检测线3,相邻两膜线间的距离为5mm,粗细均匀,喷完检测好的膜需立即放入30℃烘干10小时;
(2)硝酸纤维素膜上质控线的制备:将羊抗鼠IgG抗体按0.1mg/ml的浓度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划线,该膜线为质控线,位于检测线3的右侧,距离检测线3的距离为5mm,粗细均匀,喷完检测好的膜需立即放入30℃的烘干10小时;
(3)金标垫的制备:用复合金标检测探针溶液喷涂经预处理的金标垫,制得包含复合胶体金-抗体结合物的金标垫;将金标垫在20℃下干燥0.5小时;
(4)将吸水垫粘贴在所述纤维素膜的远离检测线的一端,将金标垫粘贴在纤维素膜的靠近检测线的一端,将样品垫粘贴于金标垫上与所述纤维素膜相对的一端,即制成试纸。
该家用智能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方法为:
(1)取样:使用专用阴道棉拭子完成阴道分泌物取样后,混合稀释液后加注于智能检测试剂盒;
(2)拔出隔片,合闭开关K,接通电池回路,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电源接通;开关K由可插拔隔片把电池回路断开,平时不使用时减少电池待机损耗;
(3)将样本加入加注口,当单片机系统检测到探针碰到试剂后,自动唤醒单片机程序,程序点亮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光经试纸反射到光电检测系统,光电检测系统把光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送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内部程序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测试结果,然后显示到液晶显示器屏幕上。
本发明的硬件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复合金标检测探针、电池、开关K、单片机系统密封在机壳内,液晶显示器安装于机壳窗口处。开关K由可插拔隔片把电池回路断开,减少电池待机损耗。使用本仪器检测试样时,拔出隔片。液晶显示器显示电源接通。将样本加入加注口,待3分钟内,液晶显示器即可显示检测结果。
本发明的软件流程图如图2所示,当接通电池电源,将样本加入加注口,单片机接收到需要测试的指令,开始工作。当检测到检测指令,延时片刻,首先自检本仪器内的检测试纸是否有效,当试纸有效后,按设定程序逐条检测试纸标定检测条。如发生变化即按不同变化,得出各自的检验结果。最终显示在显示器屏幕上。当测试到试纸无效后直接跳过检测环节,显示本测试仪无效。
实施例4:
家用智能检测试剂盒,是由电子读取分析部分与单克隆抗体检测试剂两大部分构成,所述电子读取分析部分包括单片机系统、光电检测系统、电池、开关K、液晶显示器、探针和试纸,所述复合金标检测探针、电池、开关K、单片机系统密封在机壳内,液晶显示器安装于机壳窗口处;所述单克隆抗体检测试剂包括特异性识别生殖道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羊抗鼠IgG抗体、复合金标检测探针;
所述试纸包括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样品垫、吸水垫;
所述复合金标检测探针包被在金标垫上,所述复合金标检测探针是由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识别生殖道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的复合胶体金-抗体结合物;
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设有检测线1、检测线2、检测线3和对照线4,所述检测线1上包被特异性识别生殖道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所述检测线2上包被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所述检测线3上包被淋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所述对照线4上包被羊抗鼠IgG抗体;
其中,所述复合金标检测探针的制备方法为: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分别用人型支原体和解尿支原体作免疫原产生腹水型支原体单克隆抗体,用淋病奈瑟氏菌作免疫原产生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用白色念珠菌作免疫原产生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
(2)胶体金的制备:先将100mL的0.01%HAuCl4溶液加热至沸腾,一次性迅速加入1.4mL的1%柠檬酸三钠水溶液,继续加热至溶液由淡黄色转变为蓝黑色最终变为酒红色,颜色稳定后继续加热5min,室温冷却,加三蒸水定容至100mL,即得到胶体金溶液;制备的胶体金溶液用透射电镜镜检,确保胶体金颗粒大小一致、均匀,否则重新制备;
(3)复合金标检测探针的制备:用0.1mol/LK2CO3调节上述胶体金溶液的pH为9.0,向100mL胶体金溶液中缓慢加入2.1mg/ml特异性识别生殖道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2.1mg/ml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2.1mg/ml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磁力搅拌器缓慢搅拌1h使其结合,加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稳定剂,使得终浓度为1%,3000r/min离心8分钟,弃上清液,沉淀用PH6檬酸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50m,制成抗体金;取抗体金10ml加PH6檬酸磷酸盐缓冲液稀释到45ml,加入微孔板中,-50℃冻干,制成复合胶体金-抗体结合物,即为复合金标检测探针。
其中,所述试纸的制备方法为:
(1)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线的制备:将特异性识别生殖道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分别以1.5mg/ml的浓度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划线,分别为检测线1、检测线2和检测线3,相邻两膜线间的距离为5.5mm,粗细均匀,喷完检测好的膜需立即放入30℃烘干11小时;
(2)硝酸纤维素膜上质控线的制备:将羊抗鼠IgG抗体按0.55mg/ml的浓度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划线,该膜线为质控线,位于检测线3的右侧,距离检测线3的距离为5.5mm,粗细均匀,喷完检测好的膜需立即放入37.5℃的烘干11小时;
(3)金标垫的制备:用复合金标检测探针溶液喷涂经预处理的金标垫,制得包含复合胶体金-抗体结合物的金标垫;将金标垫在30℃下干燥0.75小时;
(4)将吸水垫粘贴在所述纤维素膜的远离检测线的一端,将金标垫粘贴在纤维素膜的靠近检测线的一端,将样品垫粘贴于金标垫上与所述纤维素膜相对的一端,即制成试纸。
该家用智能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方法为:
(1)取样:使用专用阴道棉拭子完成阴道分泌物取样后,混合稀释液后加注于智能检测试剂盒;
(2)拔出隔片,合闭开关K,接通电池回路,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电源接通;开关K由可插拔隔片把电池回路断开,平时不使用时减少电池待机损耗;
(3)将样本加入加注口,当单片机系统检测到探针碰到试剂后,自动唤醒单片机程序,程序点亮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光经试纸反射到光电检测系统,光电检测系统把光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送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内部程序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测试结果,然后显示到液晶显示器屏幕上。
实施例5:
家用智能检测试剂盒,是由电子读取分析部分与单克隆抗体检测试剂两大部分构成,所述电子读取分析部分包括单片机系统、光电检测系统、电池、开关K、液晶显示器、探针和试纸,所述复合金标检测探针、电池、开关K、单片机系统密封在机壳内,液晶显示器安装于机壳窗口处;所述单克隆抗体检测试剂包括特异性识别生殖道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羊抗鼠IgG抗体、复合金标检测探针;
所述试纸包括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样品垫、吸水垫;
所述复合金标检测探针包被在金标垫上,所述复合金标检测探针是由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识别生殖道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的复合胶体金-抗体结合物;
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设有检测线1、检测线2、检测线3和对照线4,所述检测线1上包被特异性识别生殖道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所述检测线2上包被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所述检测线3上包被淋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所述对照线4上包被羊抗鼠IgG抗体;
其中,所述复合金标检测探针的制备方法为: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分别用人型支原体和解尿支原体作免疫原产生腹水型支原体单克隆抗体,用淋病奈瑟氏菌作免疫原产生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用白色念珠菌作免疫原产生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
(2)胶体金的制备:先将100mL的0.01%HAuCl4溶液加热至沸腾,一次性迅速加入1.4mL的1%柠檬酸三钠水溶液,继续加热至溶液由淡黄色转变为蓝黑色最终变为酒红色,颜色稳定后继续加热5min,室温冷却,加三蒸水定容至100mL,即得到胶体金溶液;制备的胶体金溶液用透射电镜镜检,确保胶体金颗粒大小一致、均匀,否则重新制备;
(3)复合金标检测探针的制备:用0.1mol/LK2CO3调节上述胶体金溶液的pH为9.0,向100mL胶体金溶液中缓慢加入3.0mg/ml特异性识别生殖道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3.0mg/ml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3.0mg/ml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磁力搅拌器缓慢搅拌1h使其结合,加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稳定剂,使得终浓度为1%,4000r/min离心10分钟,弃上清液,沉淀用PH7檬酸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50m,制成抗体金;取抗体金20ml加PH7檬酸磷酸盐缓冲液稀释到60ml,加入微孔板中,-60℃冻干,制成复合胶体金-抗体结合物,即为复合金标检测探针。
其中,所述试纸的制备方法为:
(1)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线的制备:将特异性识别生殖道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分别以3mg/ml的浓度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划线,分别为检测线1、检测线2和检测线3,相邻两膜线间的距离为6mm,粗细均匀,喷完检测好的膜需立即放入35℃烘干11小时;
(2)硝酸纤维素膜上质控线的制备:将羊抗鼠IgG抗体按0.55mg/ml的浓度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划线,该膜线为质控线,位于检测线3的右侧,距离检测线3的距离为5.5mm,粗细均匀,喷完检测好的膜需立即放入40℃烘干11小时;
(3)金标垫的制备:用复合金标检测探针溶液喷涂经预处理的金标垫,制得包含复合胶体金-抗体结合物的金标垫;将金标垫在30℃下干燥1小时;
(4)将吸水垫粘贴在所述纤维素膜的远离检测线的一端,将金标垫粘贴在纤维素膜的靠近检测线的一端,将样品垫粘贴于金标垫上与所述纤维素膜相对的一端,即制成试纸。
该家用智能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方法为:
(1)取样:使用专用阴道棉拭子完成阴道分泌物取样后,混合稀释液后加注于智能检测试剂盒;
(2)拔出隔片,合闭开关K,接通电池回路,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电源接通;开关K由可插拔隔片把电池回路断开,平时不使用时减少电池待机损耗;
(3)将样本加入加注口,当单片机系统检测到探针碰到试剂后,自动唤醒单片机程序,程序点亮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光经试纸反射到光电检测系统,光电检测系统把光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送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内部程序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测试结果,然后显示到液晶显示器屏幕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

1.家用智能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是由电子读取分析部分与单克隆抗体检测试剂两大部分构成,所述电子读取分析部分包括单片机系统、光电检测系统、电池、开关K、液晶显示器、复合金标检测探针和试纸;所述单克隆抗体检测试剂包括特异性识别生殖道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羊抗鼠IgG抗体、复合金标检测探针;
所述试纸包括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样品垫、吸水垫;
所述复合金标检测探针包被在金标垫上,所述复合金标检测探针是由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识别生殖道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的复合胶体金-抗体结合物;
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设有检测线1、检测线2、检测线3和对照线4,所述检测线1上包被特异性识别生殖道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所述检测线2上包被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所述检测线3上包被淋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所述对照线4上包被羊抗鼠IgG抗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智能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金标检测探针的制备方法为: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分别用人型支原体和解尿支原体作免疫原产生腹水型支原体单克隆抗体,用淋病奈瑟氏菌作免疫原产生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用白色念珠菌作免疫原产生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
(2)胶体金的制备:先将100mL的0.01%HAuCl4溶液加热至沸腾,一次性迅速加入1.4mL的1%柠檬酸三钠水溶液,继续加热至溶液由淡黄色转变为蓝黑色最终变为酒红色,颜色稳定后继续加热5min,室温冷却,加三蒸水定容至100mL,即得到胶体金溶液;制备的胶体金溶液用透射电镜镜检,确保胶体金颗粒大小一致、均匀,否则重新制备;
(3)复合金标检测探针的制备:用0.1mol/LK2CO3调节上述胶体金溶液的pH为9.0,向100mL胶体金溶液中缓慢加入1.2~3.0mg/ml特异性识别生殖道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1.2~3.0mg/ml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1.2~3.0mg/ml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磁力搅拌器缓慢搅拌1h使其结合,加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稳定剂,使得终浓度为1%,2000~4000r/min离心6~10分钟,弃上清液,沉淀用PH5~7檬酸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50m,制成抗体金;取抗体金1~20ml加PH5~7檬酸磷酸盐缓冲液稀释到30~60ml,加入微孔板中,-40~-60℃冻干,制成复合胶体金-抗体结合物,即为本发明复合金标检测探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用智能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的制备方法为:
(1)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线的制备:将特异性识别生殖道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淋病奈瑟氏菌单克隆抗体、白色念球菌单克隆抗体分别以0.1~3mg/ml的浓度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划线,分别为检测线1、检测线2和检测线3,相邻两膜线间的距离为5~6mm,粗细均匀,喷完检测好的膜需立即放入30~40℃烘干10~12小时;
(2)硝酸纤维素膜上质控线的制备:将羊抗鼠IgG抗体按0.1~1mg/ml的浓度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划线,该膜线为质控线,位于检测线3的右侧,距离检测线3的距离为5~6mm,粗细均匀,喷完检测好的膜需立即放入30~45℃的烘干10~12小时;
(3)金标垫的制备:用复合金标检测探针溶液喷涂经预处理的金标垫,制得包含复合胶体金-抗体结合物的金标垫;将金标垫在20~40℃下干燥0.5~1小时;
(4)将吸水垫粘贴在所述纤维素膜的远离检测线的一端,将金标垫粘贴在纤维素膜的靠近检测线的一端,将样品垫粘贴于金标垫上与所述纤维素膜相对的一端,即制成试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智能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检测方法为:
(1)取样:使用专用阴道棉拭子完成阴道分泌物取样后,混合稀释液后加注于智能检测试剂盒;
(2)拔出隔片,合闭开关K,接通电池回路,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电源接通;
(3)将样本加入加注口,当单片机系统检测到复合金标检测探针碰到试剂后,自动唤醒单片机程序,程序点亮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光经试纸反射到光电检测系统,光电检测系统把光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送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内部程序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测试结果,然后显示到液晶显示器屏幕上。
CN201610135950.4A 2016-03-10 2016-03-10 家用智能检测试剂盒 Active CN1056758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35950.4A CN105675865B (zh) 2016-03-10 2016-03-10 家用智能检测试剂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35950.4A CN105675865B (zh) 2016-03-10 2016-03-10 家用智能检测试剂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5865A true CN105675865A (zh) 2016-06-15
CN105675865B CN105675865B (zh) 2018-04-03

Family

ID=56307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35950.4A Active CN105675865B (zh) 2016-03-10 2016-03-10 家用智能检测试剂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7586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8538A (zh) * 2016-06-24 2016-12-07 武汉山不厌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试纸读取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1195A (zh) * 2008-05-19 2008-10-08 中国计量学院 检测生物毒素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及其检测方法
CN104007261A (zh) * 2014-03-13 2014-08-27 华中农业大学 禽三种呼吸道疾病三联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应用
CN105749277A (zh) * 2016-03-10 2016-07-13 陕西瑞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卵黄生物蛋白泡沫填塞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1195A (zh) * 2008-05-19 2008-10-08 中国计量学院 检测生物毒素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及其检测方法
CN104007261A (zh) * 2014-03-13 2014-08-27 华中农业大学 禽三种呼吸道疾病三联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应用
CN105749277A (zh) * 2016-03-10 2016-07-13 陕西瑞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卵黄生物蛋白泡沫填塞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淑杰: "基于光电检测技术的免疫C反应蛋白检测仪研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8538A (zh) * 2016-06-24 2016-12-07 武汉山不厌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试纸读取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5865B (zh) 2018-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56701B (zh) 羊布鲁氏菌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
CN102662059A (zh) 一种用于测定幽门螺杆菌抗体的胶乳增强免疫比浊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592661B (zh) 布鲁氏菌病抗体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试剂盒
CN101581726A (zh) 新一代布鲁氏菌病抗体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试剂盒
CN106226518A (zh) 犬瘟热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30765A (zh) 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试剂盒
CN101799470A (zh) 布鲁氏菌病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检测试剂盒
CN108517315B (zh) 抗人IgM单克隆抗体、其杂交瘤细胞株及应用
CN105974113B (zh) 用于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夹心型免疫层析试纸
CN106596958A (zh) 布鲁氏菌病cf‑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
CN105675865A (zh) 家用智能检测试剂盒
CN207318211U (zh) 体外诊断试剂采样检测装置
Boraker et al. BrucELISA: an enzyme-antibody immunoassay for detection of Brucella abortus antibodies in milk: correlation with the Brucella ring test and with shedding of viable organisms
CN103499685A (zh) 人泌尿系统病原菌感染临床诊断的免疫荧光诊断试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CN108330104B (zh) 抗人IgM单克隆抗体、其杂交瘤细胞株及应用
CN101805406A (zh)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的单克隆抗体、相关的宿主细胞、诊断试剂和诊断试剂盒
CN108588031B (zh) 抗人IgM单克隆抗体、其杂交瘤细胞株及应用
CN206387807U (zh) 一种白喉疫苗接种效果快速评价试剂盒
CN206387810U (zh) 一种破伤风疫苗接种效果快速评价试剂盒
CN108330105A (zh) 抗人IgM单克隆抗体、其杂交瘤细胞株及应用
CN108588030A (zh) 抗人IgM单克隆抗体、其杂交瘤细胞株及应用
CN106932574A (zh) B型链球菌感染的检测方法
CN105866437A (zh) 一种屎肠球菌间接血凝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05585633A (zh) 抗人流感嗜血杆菌p6蛋白抗体及应用该抗体的免疫层析试剂盒
CN101846681A (zh) 动物布鲁氏菌病荧光偏振检测法-fpa抗体检测试剂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26

Address after: 710065 room 2, No. 11, Tang Yan Nan Road, Xi'an high tech Zone, Shaanxi, China 21004

Patentee after: Xi'an Yu Zi Bio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712000 Shaanxi Xi'an Xixian New District Feng Xi New Town fishing area development zone (Xianyang Xian Xiang health products factory)

Patentee before: SHAANXI RUIKAI BIO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