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68980B - 一种污泥热干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热干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68980B
CN105668980B CN201610116221.4A CN201610116221A CN105668980B CN 105668980 B CN105668980 B CN 105668980B CN 201610116221 A CN201610116221 A CN 201610116221A CN 105668980 B CN105668980 B CN 1056689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casing
sludge
desiccation case
wall
blas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1622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68980A (zh
Inventor
周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1622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689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68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689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68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689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06Sludge reduction, e.g. by lysi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热干化装置,包括干化箱和设置在所述干化箱内的搅拌机构、热风机构;所述干化箱的上端设有污泥进料口、下端设有干泥出料口;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设置在干化箱两侧的两根转动螺杆、两端螺接在所述两根转动螺杆上的移动轴、套设在所述移动轴上的转动套管、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套管上的多组搅拌刀头,所述多组搅拌刀头沿转动套管的轴向分布,搅拌刀头为纵断面为S形的翻滚刀片,多组翻滚刀片之间的大小不一;所述热风机构包括成型在转动套管壁上的若干通风孔、与转动套管连通的热风管和与所述热风管连接的锅炉。本发明污泥搅拌均匀、干化效率高、保护生态环境并有效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热干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污泥热干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城市处理厂的负荷日趋增大。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体积占处理水量体积的0.3%~0.5%左右,一座大型污水处理厂每天将产生几百甚至几千吨的污泥。据统计,全国每年的污泥(含水率80%)总产量将很快突破3000万吨。强污染性、大产出量、高含水率等特点使得污泥处置问题变得很棘手。基于污泥自身的双重属性——污染物和资源,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能源化利用、土地利用、建材化利用等,而这些利用技术应用的前提都是污泥干化。污泥脱水干化也成为一个越来越凸显的制约瓶颈,如何低碳地实现污泥干化也随之成为一个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关键问题。
污泥干燥是一个能量净支出的过程,耗能费用在一个标准干燥系统中占运行成本的比例大于80%。因此污泥处理属于高耗能行业,而能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在污泥处理过程中降低能耗、强化换热、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已经成为了主要问题,既减轻了国家对污泥处理的经济负担,又对污泥中能量的回收利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发展前景广阔。
烟气废热是锅炉排烟损失的一种,排烟损失的存在,不仅大大影响了锅炉对燃料的有效利用率,并且排放到空气中的烟气也严重损害了空气质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因此,回收利用烟气余热,在符合节能减排时代主题的同时,也为电厂的循环经济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现有的污泥热干化装置中的污泥搅拌不均匀、污泥干化效率低,不能最大化地利用热资源来实现污泥的干化,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污泥搅拌均匀、干化效率高、保护生态环境并有效降低成本的污泥热干化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热干化装置,包括干化箱和设置在所述干化箱内的搅拌机构、热风机构;
所述干化箱的上端设有污泥进料口、下端设有干泥出料口;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设置在干化箱两侧的两根转动螺杆、两端螺接在所述两根转动螺杆上的移动轴、套设在所述移动轴上的转动套管、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套管上的多组搅拌刀头,所述多组搅拌刀头沿转动套管的轴向分布,搅拌刀头为纵断面为S形的翻滚刀片,多组翻滚刀片之间的大小不一;
所述热风机构包括成型在转动套管壁上的若干通风孔、与转动套管连通的热风管和与所述热风管连接的锅炉,热风管的一端穿出干化箱的侧壁并与锅炉连接,热风管为软管且长度足够。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使用时,湿的污泥通过干化箱的污泥进料口进入干化箱中,同时搅拌机构的转动螺杆转动,带动螺接在其上的移动轴在干化箱内来回移动;转动套管在移动轴上绕着移动轴转动,带动其上的搅拌刀头转动,转动中的翻滚刀片将污泥翻起,大小不一的多组翻滚刀片能搅拌不同深度的污泥,提高了搅拌效率;与此同时,锅炉的烟气废热进入热风机构的热风管中,并通过热风管进入转动套管内与移动轴之间的部分,热烟气通过转动套管管壁上的通风孔不断喷出热风,热风与下方翻起的污泥接触,对污泥进行干化,移动轴带动转动套管在干化箱内来回移动来对污泥进行搅拌和干化。
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污泥热干化装置投资、运行成本低,将锅炉的烟气废热再利用,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污泥搅拌均匀、干化效率高。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翻滚刀片的一端固定在转动套管的内壁上,转动套管的壁上成型有通孔,翻滚刀片的一端穿出所述通孔,翻滚刀片与通孔内壁之间成型有第一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包括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成型在翻滚刀片四周的转动套管壁上的第二通风孔。按上述方案,热风通过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与上下翻起的污泥接触,提高了污泥的干化效率。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转动螺杆两端一侧的干化箱内壁上设有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限位开关。按上述方案,转动螺杆带动移动轴在干化箱内来回移动的过程中,当移动轴上的转动套管和搅拌刀头接近干化箱两侧的侧壁时,限位块上的限位开关被触碰后打开,转动螺杆反转,带动移动轴、转动套管和搅拌刀头向着干化箱的另外一面侧壁移动,以此循环。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转动套管设置在两根转动螺杆之间的移动轴上,转动套管的两端封闭,转动套管由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套设在转动套管一端外壁上的齿条、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和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驱动电机。按上述方案,上述驱动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转动,从而齿条带动转动套管转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转动螺杆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干化箱的外壁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热风管与干化箱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可防止干化箱内的污泥流出干化箱外。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热风管通过空气预热器与锅炉相连。当锅炉出来的烟气废热的热度不够时2,所述空气预热器可增加烟气的温度,以提高干化污泥的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2中转动套管和搅拌刀头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见图1、图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污泥热干化装置,包括干化箱10和设置在所述干化箱内的搅拌机构20、热风机构30;所述干化箱10的上端设有污泥进料口11、下端设有干泥出料口12,干化箱10两侧内壁上设有两个限位块40,所述限位块上设有限位开关50。
参见图1、图2,所述搅拌机构20包括设置在干化箱10两侧的两根转动螺杆21、两端螺接在所述两根转动螺杆上的移动轴22、套设在所述移动轴上的转动套管23、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套管上的多组搅拌刀头24,所述转动螺杆21连接有电机25,所述电机25设置在干化箱10的外壁上,转动套管23设置在两根转动螺杆21之间的移动轴22上,转动套管23的两端封闭,转动套管23由驱动机构60驱动转动,所述驱动机构60包括套设在转动套管23一端外壁上的齿条61、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62和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驱动电机63,所述多组搅拌刀头24沿转动套管23的轴向分布,搅拌刀头24为纵断面为S形的翻滚刀片241,多组翻滚刀片241之间的大小不一。
参见图1,所述热风机构30包括成型在转动套管23壁上的若干通风孔31、与转动套管连通的热风管32和与所述热风管连接的锅炉33,热风管32的一端穿出干化箱10的侧壁并与锅炉33连接,热风管32通过空气预热器34与锅炉33相连,热风管32为软管且长度足够,热风管32与干化箱10之间设有密封圈70。
参见图3,所述翻滚刀片241的一端固定在转动套管23的内壁上,转动套管23的壁上成型有通孔231,翻滚刀片241的一端穿出所述通孔231,翻滚刀片241与通孔231内壁之间成型有第一通风孔311,所述通风孔31包括所述第一通风孔311和成型在翻滚刀片241四周的转动套管23壁上的第二通风孔312。
本发明在使用时,湿的污泥通过干化箱10的污泥进料口11进入干化箱10中,同时搅拌机构20的转动螺杆21转动,带动螺接在其上的移动轴22在干化箱10内来回移动;转动套管23在移动轴22上绕着移动轴22转动,带动其上的搅拌刀头24转动,转动中的翻滚刀片241将污泥翻起,大小不一的多组翻滚刀片241能搅拌不同深度的污泥,提高了搅拌效率;与此同时,锅炉33的烟气废热进入热风机构30的热风管32中,并通过热风管32进入转动套管23内与移动轴22之间的部分,热烟气通过转动套管23管壁上的通风孔31不断喷出热风,热风与下方翻起的污泥接触,对污泥进行干化,移动轴22带动转动套管23在干化箱10内来回移动来对污泥进行搅拌和干化。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污泥热干化装置投资、运行成本低,将锅炉的烟气废热再利用,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污泥搅拌均匀、干化效率高。
本发明所提供的污泥热干化装置,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污泥热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干化箱(10)和设置在所述干化箱(10)内的搅拌机构(20)、热风机构(30);
所述干化箱(10)的上端设有污泥进料口(11)、下端设有干泥出料口(12);
所述搅拌机构(20)包括设置在干化箱(10)两侧的两根转动螺杆(21)、两端螺接在所述两根转动螺杆上的移动轴(22)、套设在所述移动轴上的转动套管(23)、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套管上的多组搅拌刀头(24),所述多组搅拌刀头沿转动套管(23)的轴向分布,搅拌刀头(24)为纵断面为S形的翻滚刀片(241),多组翻滚刀片之间的大小不一;
所述热风机构(30)包括成型在转动套管(23)壁上的若干通风孔(31)、与转动套管(23)连通的热风管(32)和与所述热风管连接的锅炉(33),热风管(32)的一端穿出干化箱(10)的侧壁并与锅炉(33)连接,热风管(32)为软管且长度足够;
所述翻滚刀片(241)的一端固定在转动套管(23)的内壁上,转动套管(23)的壁上成型有通孔(231),翻滚刀片(241)的一端穿出所述通孔(231),翻滚刀片(241)与通孔(231)内壁之间成型有第一通风孔(311),所述通风孔(31)包括所述第一通风孔(311)和成型在翻滚刀片(241)四周的转动套管(23)壁上的第二通风孔(312);
所述转动螺杆(21)两端一侧的干化箱(10)内壁上设有两个限位块(40),所述限位块上设有限位开关(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热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套管(23)设置在两根转动螺杆(21)之间的移动轴(22)上,转动套管(23)的两端封闭,转动套管(23)由驱动机构(60)驱动转动,所述驱动机构(60)包括套设在转动套管(23)一端外壁上的齿条(61)、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62)和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驱动电机(6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热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螺杆(21)连接有电机(25),所述电机设置在干化箱(10)的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热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管(32)与干化箱(10)之间设有密封圈(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热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管(32)通过空气预热器(34)与锅炉(33)相连。
CN201610116221.4A 2016-03-02 2016-03-02 一种污泥热干化装置 Active CN1056689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16221.4A CN105668980B (zh) 2016-03-02 2016-03-02 一种污泥热干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16221.4A CN105668980B (zh) 2016-03-02 2016-03-02 一种污泥热干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68980A CN105668980A (zh) 2016-06-15
CN105668980B true CN105668980B (zh) 2018-08-07

Family

ID=56306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16221.4A Active CN105668980B (zh) 2016-03-02 2016-03-02 一种污泥热干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689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7328A (zh) * 2016-07-19 2016-10-12 宜兴市压力容器厂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烘干设备
CN107973517A (zh) * 2017-12-27 2018-05-01 中运建设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干化装置
CN107915393A (zh) * 2018-01-04 2018-04-17 国合宜都环保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桨叶式污泥干燥装置
CN112479540A (zh) * 2019-09-12 2021-03-12 广州新致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污泥干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02706A (ja) * 1988-10-07 1990-04-16 Katsuyoshi Harada 脱水装置
JPH11165197A (ja) * 1997-12-01 1999-06-22 Ishigaki:Kk 難ろ過性の汚泥の脱水方法並びにその脱水装置
CN202912812U (zh) * 2012-06-14 2013-05-01 河南江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锅炉余热对污泥进行干燥的带式污泥干燥机
CN203999305U (zh) * 2014-07-19 2014-12-10 谭宪池 叶片角度可调整的污泥烘干处理机
CN204569684U (zh) * 2015-01-14 2015-08-19 上海富产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污泥均匀分布装置
CN204737876U (zh) * 2015-06-24 2015-11-04 傅映林 一种高效污泥烘干设备
CN205501087U (zh) * 2016-03-02 2016-08-24 普利资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热干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68980A (zh) 2016-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68980B (zh) 一种污泥热干化装置
CN105670657B (zh) 市政污泥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方法
CN201999838U (zh) 污泥处理系统
CN101823825A (zh) 一种污泥脱水干化工艺方法及装置
CN201746512U (zh) 一种改良的环保节能型裂解装置
CN2777378Y (zh) 双筒回转污泥焚烧窑
CN103471132B (zh) 一种用于市政污泥焚烧炉的节能隔热降温装置及其方法
CN206428306U (zh) 一种有色金属冶炼炉
CN205501087U (zh) 一种污泥热干化装置
CN103435246B (zh) 一种城市污泥干化装置
CN202576181U (zh) 空心桨叶专用污泥干燥机
CN203768193U (zh) 一种玻璃化污泥处置系统
CN207471550U (zh) 工业污泥余热利用焚烧装置
CN207254918U (zh) 一种土壤修复装置
CN202692637U (zh) 一种用于生产有机肥料的滚筒烘干机
CN103528072A (zh) 回转窑
CN206014717U (zh) 有机废弃物快速发酵生产有机肥设备
CN209341267U (zh) 低能耗污泥焚烧回转窑
CN206014448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脱硫废水处理装置
CN211896577U (zh) 一种污泥处理系统
CN203999121U (zh) 一种可循环用生化反应器
CN209431421U (zh) 一种低热值含水污泥等离子熔融无害化处理系统
CN105753287B (zh) 一种污泥干化的给料装置
CN106424091B (zh) 一种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CN207999833U (zh) 一种印染污泥焚烧流化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