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650A - 用于生产无端驱动环带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生产无端驱动环带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650A
CN1056650A CN 90103853 CN90103853A CN1056650A CN 1056650 A CN1056650 A CN 1056650A CN 90103853 CN90103853 CN 90103853 CN 90103853 A CN90103853 A CN 90103853A CN 1056650 A CN1056650 A CN 10566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compression element
carrying member
endless belt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010385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62C (zh
Inventor
乔纳森·香宁
施梅尔·哈雷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lta Bel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nri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rir AG filed Critical Fenrir AG
Priority to CN 9010385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162C/zh
Publication of CN1056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6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6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生产无端驱动环带之方法及装 置,其中将成型载重构件沿着一无端压缩构件环带的 表面缠绕,载重构件包含一嵌入一种固态但可软化的 弹性材料中的绳,环带也有一种固态但可软化的弹性 材料,以形成包括多数圈的一层,并藉着同使该圈变 得紧密接合该表面。也揭示了用于实施上述方法的 一种装置。以所揭示的装置,可以很容易地在所需时 间生产任何尺寸且最小费用和资本花费的无端驱动 环带。

Description

本发明关于一种从弹性体皮带传动装置生产一无端驱动环带的方法。也关于一无端驱动环带,以及应用根据本发明之方法的一种装置。
开口端的弹性体皮带传动装置具有由高强度材料,例如,棉、人造丝、聚酯等之类所做成的埋置载重绳(embedded  lodb-carrying  cordi-ng),是广为人知且被广泛使用。然而,当预先形成的开口端皮带传动装置裁成适当尺寸后,必须接合以形成无端环带(endless  belt)时,此型皮带传动装置有困难产生。虽然应用加热或粘着剂可很容易地接合热塑皮带传动装置体的端点,但是载重绳会有问题产生。许多方法曾被提出,有:编结(splices),重叠,叠层(overlays),插入(inlays)等等,在其作出不同刚性的区域后,没有一种方法能有确实令人满意的结果,造成增加最小弯曲半径,振动和噪音,降低皮带强度和使用寿命,并增加滑动轴承的磨损。
鉴于上述观点,因此发明了多种方法,在弹性体皮带传动装置接合而形成无端环带后,将加强且载重材料的无端层应用到弹性体皮带传动装置。
于是,在德国专利第2,361,244号和美国专利第3,847,029号,Ray揭示了一种方法,含有多数个皮带体元件侧面接侧面一体成形的挤压条,缠绕着一个心鼓轮(core  drum)并熔接成一个无端套筒(erdles  sleeve)。在熔接后,将套筒冷却至周围温度。每个皮带体元件在其顶部表面有一个由突出物所界定的槽,槽缠绕着载重绳的开口端长度多数圈。在绕线中,将绳涂上熔化或液态的热塑弹性体。藉由加热装置,在绕线中将已涂上的绳加热,以确保至少到绕线结束时能将热塑弹性体的温度保持高于其熔化温度。藉着熔化或液态的涂料将槽大致填满,使得绳与槽的底部表面直接接触。在低于熔化温度之下绕线和冷却之后,将套筒切片而产生多数个独立的皮带。
然而,此法有几个缺点。所需的装置很重且复杂。一个特定的心鼓轮只能产生一种皮带尺寸。对于绳的液态涂料而言,需要一个施力器(applicator)装置例如一个挤制机(extruder),此施力器装置需要工业支持系统,空间等等……。而安装和运转很昂贵。因此,此法不适于各大小商店和工厂,商店和工厂为了避免需保持不同驱动带之尺寸的昂贵库存,要能只在需要时才生产自己的皮带。
另一缺点是,当心鼓轮在绕线之中旋转时,熔化或液态的弹性体不会完全留在槽中,而会从下面流出。弹性体不会充分粘着槽的表面。对于绳的不同圈,绳涂料的凝固条件无法受控制且不同。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克服先前技艺方法的缺点,并提供一种方法用于从至少部分为开口端弹性体的皮带传动装置生产一个无端驱动环带,藉着非接合的载重构件,帮助准备均匀强度和刚性之改进的无端驱动环带,它容许相当简单和便宜的装备使用于处理预先形成的元件。
根据本发明,此藉由提供一种生产无端驱动环带的方法来达成,包括的步骤有:提供一预先形成压缩构件带,此压缩构件带包含一种含有第一弹性体之固态但可软化的弹性材料,使预先形成的载重构件沿着该无端压缩构件环带的表面而缠绕,此载重构件包含一个嵌入固态但可软化之弹性材料中的绳,此弹性材料包含一种第二弹性体,可与该第一弹性熔合,在载重构件缠绕环带的表面后藉以形成一层,此层包含多数圈但至少大于一整圈,并同时使该载重构件之该绕线层的圈聚变得紧接该无端压缩构件环带之该表面,此是藉由在该圈和该表面之间施加相互压力,并且藉由选择性地软化该载重构件和该无端压缩构件环带二者的表面层,在二者彼此接触之前,容许该表面层的材料在施加的相互压力之下熔化,另外容许该圈部分嵌入或外加入该压缩构件环带的该表面。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驱动皮带,以最小费用和资本花费生产任何所需尺寸。
根据本发明,此藉由提供一种驱动环带来达成,包括一无端压缩构件环带,具有一表面并包含一种含有第一弹性体之固态但可软化的弹性材料,以及一载重层,载重层由多数但至少大于一整圈的载重构件沿着该压缩构件环带的该表面缠绕而成,该载重构件包含一个嵌入包络线中的绳,此包络线包含一固态但可软化的弹性材料,此弹性材料包含一种第二弹性体可与该第一弹性体熔合,其中该载重构件之该绕线层的该圈紧接该无端压缩构件环带的该表面,在该圈和该表面之间的介面包含从该载重构件之该绳之该包络线的邻接表面层以及该压缩构件环带之该表面的邻接表面层二者的熔化材料,该圈至少部分嵌入或外加入该表面。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相当简单而便宜的装置,用于实施依照本发明的方法,此经济的提议容许准备任何尺寸的驱动皮带。
根据本发明,此藉由提供一种装置,用于从预先形成之构件生产一无端驱动环带,该构件至少包含一压缩构件环带以及含有一固态但可软化之弹性材料的一载重构件;含有一组成皮带之滑轮的装置,滑轮宽度恰配合至少一个压缩构件环带的宽度;用于旋转该组成皮带滑轮的驱动设备;对齐该皮带滑轮并与其有可变中心距离的惰转(idler)滑轮;调整该可变中心距离的设备,当该无端压缩构件环带安装在该组成皮带滑轮和该惰转滑轮之间时,在该皮带中提供适合的张力;用于施加在该压缩构件环带和该载重构件之间的相互压力之加压设备,这是藉由旋转该组成皮带滑轮而缠绕在该压缩构件环带之外表面时所产生的相互压力;软化设备用于选择性地软化该载重构件和该压缩构件环带二者的表面层,在二者彼此接触之前,容许该表面层的材料在施加的相互压力之下熔化,另外容许该载重构件之该圈至少部分嵌入或外加入该压缩构件环带的该表面。
现在参照以下的图式来描述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在图式中:
图1是透视图,显示依据本发明之方法所生产之驱动皮带的截面;
图2显示依据本发明之载体构件的透视图;
图3是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并入具有载重构件的张力构件;
图4显示一个对头接头,接合三角皮带(v-beli)轮廓之压缩构件的端点;
图5代表依据本发明的一装置;
图6是装置之造模滑轮的局部图;
图7是造模滑轮、导块(guide  block)和热风鼓风机之侧面图。
参照图式,图1可看到依据本发明之方法所生产之普通三角皮带的第一实施例。
图1的三角皮带包括先前技艺中称作压缩构件的主体构件2,一个由载重构件6之几圈所组成的载重层4,在以下的方法步骤中会再讨论,这几圈紧接压缩构件2且彼此紧接。压缩构件2由至少包含一种固态但可软化的弹性材料作成,此弹性材料包含一种第一弹性体。载重构件6包含一加强的、高强度的绳8嵌入包络线10中,包络线10也由至少包含一种固态但可软化的弹性材料作成,此弹性材料包含一种第二弹性体。该第一和该第二弹性体可彼此熔合,最好是热塑弹性体例如聚氨基甲酸脂(如B.F.Goodrich的ESTANE),聚酯(如杜邦的HYTREL),烯属烃(如拜耳的LEVAFLEX)或合金(如Monsanto的SANTOPRENE)。
另外看到所谓的张力构件12,是接在载重构件6之层4的可选择元件。张力构件12也是由至少包含一种固态但可软化的弹性材料作成,此弹性材料包含一种第三弹性体。该第三弹性体至少可与该第二弹性体熔合,最好也是上述种类的热塑弹性体。
虽然图1中的张力构件12是平坦且光滑的,但是在例如运送带的应用中,张力构件可以有非矩形截面,如三角形截面,或可以有凹凸表面。
图2中以传统方法在开口端卷轴中预先形成的载重构件6,有一圆形截面并包含一加强绳8,加强绳8牢固地包在上述定义的材料10中,材料10与上述也定义过之压缩构件2的材料相容。绳8本身是由高强材料作成,例如棉、人造丝、聚酯或芳族聚酰胺(aramid)。在镶嵌之前,加强绳8涂上底漆如水环氧底漆以及粘着剂如聚氨基甲酸酯粘着剂,并且可热处理以增进机械性质。
在某些应用中,绳8可藉由扭转或编结至少两种材料在一起而产生:一种是高强度而另一种对包络线10的材料有良好的自然粘着力。
图3的实施例将具有载重构件6的张力构件12并至单一预形构件。
如上所述,所有的皮带元件:压缩构件2,载重构件6和(可选择的)张力构件12是由传统方法例如挤制、铸造或造模所预先形成。从这些预先形成的元件开始,依据本发明的方法提出下列步骤:
将一片压缩构件2裁成由各个滑轮直径和中心距离所决定的所需长度,由此而提供一个压缩构件带,之后最好是将此片的自由端接合而形成如图4的对头接头14。确实的接合法可选择最适合压缩构件2的材料性质和工具准备的可供用性。于是,对于热塑材料,可以使两端接触一块热板或叶片然后顶住两端互压而接合。另一方面,可使用热空气喷射或任何结合加热和压力之已知的接合技术。
另一选择是使用粘着剂,此法不限于热塑材料并且也可以应用至硫化橡胶,交联聚氨基甲酸酯等等。
压缩构件带也可以压铸或模制方法来以单一步骤一次制成。在压缩构件带以上述任一方式制成之后,由预形元件之卷轴所退下来的载重构件6,以连续螺状方式且每圈彼此邻接,纵向缠绕压缩构件2的顶部表面16(图4),最好大致覆盖后者的宽度。在此绕线中,施加压力推动载重构件6至皮带表面16。此压力可在绕线时藉着拉紧载重构件6或藉由至少一个浮动辊(floating  roller)来产生。在绕线阶段,在该载重构件和该无端压缩构件环带二者之表面层彼此接触之前,二者同时并选择性地软化。该软化藉着应用加热和/或粘着剂来实施。
应用加热或粘着剂以及压力,使下列二者间形成密切接合(a)在平置的载重构件6和皮带表面之间,和(b)在载重构件之新的一圈和前一圈之间。在上述之载重层4的应用之后,介于此层之载重构件6和皮带表面16之间的介面,事实上含有从绳包络线10之软化表面层和皮带表面之软化材料二者的熔化材料。由于施加绕线压力,使载重构件6至少部分嵌入或外加入皮带表面16中,槽状的压痕9在图1和图6中清晰可见。载重构件应外加在皮带表面至少20%。最好在相邻的圈之间没有余留空间。
最好载重构件6之软化表面层的厚度小于绳8之包络线10的厚度,因而不会破坏绳和它的包络线之间的粘着性,而软化表面层的厚度最好在载重构件之预形阶段中最佳化。要达成此,必须高度选择并良好定时施加热量和/或粘着剂。
最好调整热量和/或粘着剂的量以及施加之压力的量,以得到最佳绕线速度。
产生载重层4的另一方法是几个载重构件6同时绕线,几个载重构件6产生多个端并因而降低准备一驱动皮带所需的时间。
接下来类似的程序应用至可选择的张力构件12,除了此构件很明显地不能应用螺旋状之外,但可以是直的并且大部分情况下只有一圈的形状。使用如图3所示的构件,载重构件和张力构件只应用在一个步骤中。
配合图5至7所代表的装置,更能了解依据本发明的方法,该装置的任务是提供具有连续无端载重层的皮带传动装置。可看到有一个组成皮带或造模滑轮18(图5,6),它的槽轮廓匹配压缩构件2的齿腹(flank),具此滑轮可由人力或最好藉着变速齿轮马达22来转动。第二惰转滑轮24与滑轮18隔开并与其对正。惰转滑轮24可旋转地安装在块26之上,块26具有内螺纹并架在螺钉28上,螺钉28在旋转中只有一个自由度。因此,藉着手柄30)旋转螺钉28,使块26及惰转滑轮24平移运动,容许改变滑轮18和惰转滑轮24之间的中心距离。杆32穿过粘着在块26之叉状的突起34以防止后者绕着螺钉28旋转,同时容许上述的平移运动。螺钉28和杆32安装在托架33之间,很显然地,托架33相对于惰转滑轮24和其安装块26而言是静止的。
另外看到一个导块36(也可参见图7),载重构件6从中穿过,在缠绕皮带途中引出供应卷轴37,以下会更详细解释。
导块36能在导螺钉38之轴平行的方向平移运动,当导螺钉38旋转时会引起块36平移运动。导螺钉38可由人工操作或最好连接至另一变速马达40,其速度可藉由一控制元件42,相对于驱动造模滑轮18的齿轮马达22,维持在一预定比值。此比值之可控制的重要性将在以下解释。
可看到鼓风机44固定安装在导块36之下或平移分开,鼓风机44所产生的热风喷射由喷嘴46导向载重构件6,其通过导块36而与皮带表面接触。另一方面,接合过程所需的热量也可由集中辐射热源所提供,这是集中超音波振动源或集中电磁振荡源。然而,在后者的情形下,必须绳包络线和/或压缩构件环带的材料包含小的金属粒子。
由任何上述程序生产,所得之压缩构件2被安装在两个滑轮之上,造模滑轮18和惰转滑轮24,藉由转动手柄30使滑轮分开直到无端压缩构件环带相当紧为止。然后载重构件6的终端引出供应卷轴,穿过导块36(导块设定在起始横向位置,亦即,相对于皮带的左端)并附在皮带,例如,点熔接至皮带。现在将热空气喷射(或各个不同的热源)打开,并引动齿轮马达22而使造模滑轮18旋转并带动皮带2,藉以拖曳由喷气所加热的载重构件6,将载重构件6接合至均匀加热的(而软化的)皮带表面。当载重构件穿过导块36时,由移动之载重构件所提供的摩擦产生了反向拉力,因而产生整齐绕线所需的拉紧。接合压力由相同的反向拉力所产生,此反向拉力是当载重构件6接触滑轮18中之皮带表面的拱形部分时,载重构件6的偏向所引起。如上所述,所需的压力可同时或另外由至少一个浮动辊(未图示)所施加。
当皮带2开始移动时,拖动载重构件,导螺钉38也开始旋转,慢慢地使导块36向右移动。因此,当滑轮18旋转时,亦即皮带移动时,引起载重构件6缠绕皮带2,导块36的横向移动产生螺旋路径因而产生整齐的载重层4。
在滑轮18的旋转速度和导块36的线性速度之间的所需关系,并不只是皮带2之宽度和载重构件6之直径或宽度的函数,还是皮带之表面速度的函数。这是控制元件42的重要性。
另一组态在压缩构件2的每一圈完成时,需要导块36的步进动作。
应用至可选择的张力构件12之加强皮带也遵循类似的设计,除了需要不同的导块之外,而此导块不会横向移动,固定对正带2。虽然喷嘴46产生相当窄的热空气喷射,但相当宽的弹力构件需要一个宽而平的喷射(或许多尖头喷射)。
使用具有粘着剂的装置,可由一粘着剂配合器(dispenser)取代鼓风机组合44,46。此配合器当然可附加上一个热源。
虽然实施例所显示的本发明描述了一个普通的三角皮带,但必须明了所讨论的方法和装置也适用于生产其它类型的驱动皮带,如镶齿(coggde)三角皮带,平皮带以及同步或确动皮带(timing  belt)。
熟习此技艺的人须知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细节,本发明可以用其它特定形式具体化而不偏离其精神或重要性质。举例而言,第一步骤可将载重构件螺旋缠绕在至少一个具有一大致平坦外表面的安装滑轮之上,藉以形成含有多数圈但至少大于一整圈的一层,第二步骤将预形开口端压缩构件轮廓的恰好一整圈沿着该载重构件之该层的外表面缠绕上,藉以同时使该压缩构件轮廓以上述方式紧密接合该载重构件之该绕线层之该圈的该表面。因此,就各方面而言,应将本实施例视为说明而非限制。因此,在申请专利范围内的所有改变都当做包含其中。

Claims (37)

1、一种用于生产一无端驱动环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压缩构件带,此构件带轮廓包含一种固态但可软化的弹性材料,此弹性材料包含一种第一弹性体;
将包含一绳的预形载重构件沿著该无论压缩构件环带的一表面缠绕上以形成含有多数圈但至少大于一整圈的一层,该绳嵌入一种固态但可软化的弹性材料中,此弹性材料包含一种第二弹性体可与该第一弹性体熔合;且同时
藉着在该圈和该表面之间施加相互压力并藉着选择性地软化该载重构件和该无端压缩构件环带二者的表面层,使该载重构件之该绕线层的圈变得紧密接合该无端压缩构件环带的该表面,在该载重构件和该无端压缩构件环带二者的表面层接触之前,容许该表面层的材料在施加的相互压力之下熔化,另外并容许该圈至少部分外加入该无端压缩构件环带的该表面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另外包括以下步骤:
将至少一整圈的预形开口端张力构件轮廓缠绕上该载重构件之该层和其顶部,此张力构件轮廓包含一种固态但可软化的弹性材料,此弹性材料包含一种第三弹性体可与该第二弹性体熔合;且同时
藉着在该张力构件轮廓和该载重层之间施加相互压力并藉着选择性地软化该载重层和该张力构件轮廓二者的表面层,使该张力构件轮廓的该至少一圈变得紧密接合该载重层,在该载重层和该张力构件轮廓二者的表面层接触之前,容许该表面层的材料在施加的压力之下熔化。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之载重构件之软化表面层的厚度小于绳所嵌入之固态但可软化之弹性材料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1-3其中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彼此接触之该构件的表面层被软化,以至少容许该表面层的材料流入并填满在该构件之间的空间,并容许该载重构件的该圈至少20%外加入该无端压缩构件环带的该表面中。
5、如权利要求1-4其中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该层之该载重构件的圈,缠绕越过该压缩构件环带之该表面的整个宽度。
6、如权利要求1-5其中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软化是应用加热而熔化来实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加热是藉由一热风喷嘴来施加。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加热是由一集中辐射热源所施加。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加热是由一集中超音波机械振动源所施加。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要彼此接合之构件的至少其中一个构件的材料包含金属粒子,且其中该加热是由一集中电磁振荡源所施加。
11、如权利要求1-5其中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软化是藉着一粘著剂的应用来实施。
12、如权利要求1-11其中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软化是藉着加热和一粘着剂的应用二者来实施。
13、如权利要求1-12其中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相互压力是在绕线时藉着保持该载重构件拉紧来施加。
14、如权利要求1-12其中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相互压力是藉着至少一个浮动辊来施加。
15、如权利要求1-14其中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第二和/或第三弹性体主要是一热塑弹性体。
16、一种无端驱动环带,包括:
一压缩构件环带,具有一表面且包含一种固态但可软化的弹性材料,此弹性材料包含一种第一弹性体;和
一载重层,由多数圈但至少大于一整圈的载重构件沿着该压缩构件环带的该表面缠绕而组成,该载重构件包含一条嵌入一包络线中的绳,此包络线包含一种固态但可软化的弹性材料,此弹性材料包含一种第二弹性体可与该第一弹性体熔合;
其中该载重构件之该绕线层的该圈紧密接合该无端压缩构件环带的该表面,在该圈和该表面之间的介面包含熔化的材料,此熔化的材料是从该载重构件之该绳之该包络线的邻接表面层以及该压缩构件环带之该表面的邻接表面层二者而来,该圈至少部分外加入该表面中。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端驱动环带,另外包括一张力构件,围绕该载重构件之该绕线层和其顶部,此张力构件包含一种固态但可软化的弹性材料,此弹性材料包含一种第三弹性体可与该第二弹性体熔合,其中该张力构件紧密接合该绕线层,在该绕线层和该张力构件之间的介面包含熔化的材料,此熔化的材料是从该载重构件之该绳之该包络线的邻接表面层以及该张力构件的邻接表面层二者而来。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无端驱动环带,其中该绳的材料是从一组包括棉,人造丝,聚酯,芳族聚酰胺等之类中所选择出。
19、如权利要求16-18其中一项所述的无端驱动环带,其中该绳是一条在涂上该固态但可软化的弹性材料之前先加以热处理的绳。
20、如权利要求16-19其中一项所述的无端驱动环带,其中该绳是一条在嵌入该固态可软化的弹性材料之前先涂上水环氧底漆和/或一粘着剂的绳。
21、如权利要求16-21其中一项所述的无端驱动环带,其中该绳由至少两种机械结合的材料所组成,一种有高度而另一种对该绳所嵌入的材料有良好的自然粘着性。
22、如权利要求16-21其中一项所述的无端驱动环带,其中该圈大致覆盖该表面的整个宽度。
23、如权利要求16-22其中一项所述的无端驱动环带,其中该圈至少20%外加入该压缩构件环带的该表面中。
24、一种用于从预形构件生产一无端驱动环带的装置,该构件至少包含一无端压缩构件环带和一载重构件,每个包含一种固态但可软化的弹性材料,该装置包括:
一个组成皮带的滑轮,其宽度恰匹配至少单一压缩构件环带的宽度;
驱动设备,用于旋转该组成皮带的滑轮;
一惰转滑轮,与该皮带滑轮对齐并相距可变中心距离;
调整该可变中心距离的设备,当安装在该组成皮带滑轮和该惰转滑轮之间时,在该压缩构件环带中提供适合的张力;
加压设备,在绕线时藉着旋转该组成皮带滑轮,将介于该无端压缩构件环带和该载重构件之间的相互压力施加至该无端压缩构件环带的外表面;
软化设备,用于选择性地软化该载重构件和该压缩构件环带二者的表面层,二者在绕线时彼此接触,在彼此接触之前至少容许该表面层的材料在施加的相互压力之下熔化,另外容许该载重构件的圈至少部分外加入该压缩构件环带的该表面中。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软化设备是加热器设备,并能同时且选择性地将热量施加至该载重构件和该无端环带的该表面,靠近在绕线时载重构件绕上该压缩构件环带的该表面而与该表面接触的点。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加热器设备包括-电动鼓风机和产生热空气喷射的喷嘴。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加热器设备包括-集中辐射热源。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加热器设备包括-集中电磁振荡源。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加热器设备包括-集中超音波机械振动源。
30、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软化设备是配合器设备,在该载重构件配置于该压缩构件环带的该表面上之前,先将一粘着剂至少涂至该压缩构件。
31、如权利要求25-30其中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软化设备包含加热器设备和用涂敷-粘着剂的配合器设备。
32、如权利要求24-31其中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加压设备是导引设备,在载重构件缠绕该压缩构件环带时,用于引导并拉紧载重构件,该导引设备对该载重构件的移动提供一阻力。
33、如权利要求25-31其中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加压设备是浮动辊。
34、如权利要求24-33其中一项所述的装置,另外包括导引设备,在该载重构件缠绕该无端压缩构件环带时,用于引导该载重构件。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另外包括第二驱动设备,当该压缩构件环带安装在该组成皮带滑轮和该惰转滑轮之间时,在该组成皮带表面滑轮在垂直于该压缩构件环带之纵向扩展的方向转动时,使该导引设备平移分开。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另外包括设备以控制该组成皮带滑轮的旋转速度和该导引设备的平移速度之间的关系。
3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压缩带是由将裁成所需长度之预先形成之开口端压缩构件轮廓的两端永久接合而取得。
CN 90103853 1990-05-21 1990-05-21 无端驱动环带及其生产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16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0103853 CN1028162C (zh) 1990-05-21 1990-05-21 无端驱动环带及其生产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0103853 CN1028162C (zh) 1990-05-21 1990-05-21 无端驱动环带及其生产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650A true CN1056650A (zh) 1991-12-04
CN1028162C CN1028162C (zh) 1995-04-12

Family

ID=4878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010385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162C (zh) 1990-05-21 1990-05-21 无端驱动环带及其生产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162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5748A (zh) * 2009-09-24 2012-07-11 盖茨公司 Cvt皮带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5748A (zh) * 2009-09-24 2012-07-11 盖茨公司 Cvt皮带
CN102575748B (zh) * 2009-09-24 2014-09-24 盖茨公司 Cvt皮带
CN104389948A (zh) * 2009-09-24 2015-03-04 盖茨公司 Cvt皮带
US9347521B2 (en) 2009-09-24 2016-05-24 Gates Corporation CVT bel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62C (zh) 1995-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98496B2 (ja) オープンエンド熱可塑性ベルト材の製造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6066435B2 (ja) ダイ組立体及び装置
US7413623B2 (en) Apparatus for resin-impregnation of fibers for filament winding
JP5037027B2 (ja) 波形プライの製造装置及び方法
CN104053539B (zh) 制造环形增强带的设备和方法
CN1068396C (zh) 压机皮带和制作方法
US4957792A (en) Self-molding hose and a continuous vulcanization method
TWI230230B (en) Coated wire rope
CN1028162C (zh) 无端驱动环带及其生产方法和装置
US5129866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endless drive belts
EP039995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endless drive belts
JP2000071353A (ja) 乗客コンベア用移動手摺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GB2364014A (en) Hose assembly
JPH08108487A (ja) Frp筒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H06134888A (ja) 搬送体駆動用ホース
JP3005871B2 (ja) 光ファイバーケーブル用テンションメンバ,それを適用した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及び該テンションメンバの製造方法
JP2004122541A (ja) ガイドローラ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コード補強ゴム押出装置
JPH10227343A (ja) ベルトの走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PATENTEE; FROM: FENRIR AG TO: VOLTA EMLYER PLASTICS RUBBER MATERIAL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Patentee after: Folta Kamiaer Plastic Material Co., Ltd.

Patentee before: Fenrir AG

C15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OR01 Other related matters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VOLTA STRIP MAKING TECHNIC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VOLTA EMLYER PLASTICS RUBBER MATERIAL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Israel yarn viand

Patentee after: Volta Bel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Israel yarn viand

Patentee before: Folta Kamiaer Plastic Material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199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