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52412B - 影像系统镜头组 - Google Patents
影像系统镜头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52412B CN105652412B CN201610076089.9A CN201610076089A CN105652412B CN 105652412 B CN105652412 B CN 105652412B CN 201610076089 A CN201610076089 A CN 201610076089A CN 105652412 B CN105652412 B CN 10565241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image
- object side
- lens group
- image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5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738 satur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939 co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6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3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13 gla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50 progres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six components onl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2—Telephoto objectives, i.e. systems of the type + - in which the distance from the front vertex to the image plane is less than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ive components onl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more than six compon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影像系统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为凹面且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影像系统镜头组在物端保持正屈折力的配置下,将第一透镜配置为负屈折力,可增加影像撷取范围,缓和球差产生,并使色差的调控更加灵活。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2年12月03日、申请号为201210507787.1、发明名称为“影像系统镜头组”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影像系统镜头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上的小型化影像系统镜头组。
背景技术
最近几年来,随着具有摄影功能的可携式电子产品的兴起,小型化光学镜组的需求日渐提高,而一般光学镜组的感光元件不外乎是感光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Device,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Sensor,CMOS Sensor)两种,且随着半导体制程技术的精进,使得感光元件的像素尺寸缩小,小型化光学镜组逐渐往高像素领域发展,因此,对成像品质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传统搭载于可携式电子产品上的小型化光学镜组,如美国专利第8,000,031号所示,多采用五片式透镜结构为主,但由于智能手机(Smart Phone)与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等高规格移动装置的盛行,带动光学镜组在像素与成像品质上的迅速攀升,已知的五片式光学镜组将无法满足更高阶的摄影需求。
目前虽有进一步发展六片式光学镜组,如美国公开第2012/0170142号所揭示,为具有六片镜片的光学镜组,然而其靠近物侧设置的二枚透镜中,并未设计配置一具有负屈折力与一具有较强正屈折力透镜,而无法有效缩短光学镜组的后焦距,使光学镜组的总长度在具备大视角特征的前提下不易维持小型化,更无法经由两透镜的互相补偿来消除像差与歪曲。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影像系统镜头组,在物端保有正屈折力的前提下,配置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借此,除了可有效缩短影像系统镜头组的总长度满足空间的有效利用,同时可增加影像撷取范围,并能缓和影像系统镜头组球差。再者,影像系统镜头组对于色差的调控也更加灵活。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在提供一种影像系统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为凹面且其像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中,影像系统镜头组还包含一影像感测元件,其设置于一成像面,影像系统镜头组的透镜总数为六片,第六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1,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2,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焦距为f,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影像感测元件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第六透镜像侧表面到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BL,其满足下列条件:
0<|R12/R11|<1.0;
-2.5<f/f6<-0.60;以及
0.15<BL/ImgH<0.50。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在提供一种影像系统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为凹面且其像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中,影像系统镜头组的透镜总数为六片,第六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1,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2,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焦距为f,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第六透镜的像侧表面上,除与光轴的交点外,像侧表面垂直光轴的一切面,切面与像侧表面的一切点,切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Yc62,影像系统镜头组的光圈值为Fno,其满足下列条件:
0<|R12/R11|<1.0;
-2.5<f/f6<-0.60;
0.1<Yc62/f<0.8;以及
1.5<Fno<2.5。
当|R12/R11|满足上述条件时,可有效调整第六透镜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的曲率,可有效修正像散并使主点远离成像面以缩短后焦距,有利于维持小型化。
当f/f6满足上述条件时,使第六透镜的负屈折力适宜,有利于加强缩短后焦距,增进维持小型化的功能。
当BL/ImgH满足上述条件时,通过有效缩短后焦距,有助于促进其小型化。
当Yc62/f满足上述条件时,有助于压制离轴视场的光线入射于影像感测元件上的角度,并且可以进一步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
当Fno满足上述条件时,使其拥有大光圈优势,于光线不充足时仍可采用较高快门速度以拍摄清晰影像,且同时具有景深浅的散景效果。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示意图;
图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
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示意图;
图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
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示意图;
图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
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示意图;
图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
图9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示意图;
图10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五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
图1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一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示意图;
图1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六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
图1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一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示意图;
图1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七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
图1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一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示意图;
图1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八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
图1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一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示意图;
图1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九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
图19绘示依照图1第一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中第一透镜参数Yc62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光圈: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
第一透镜: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
物侧表面: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1
像侧表面: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2
第二透镜: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
物侧表面: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1
像侧表面: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2
第三透镜: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
物侧表面: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1
像侧表面: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2
第四透镜: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0
物侧表面:141、241、341、441、541、641、741、841、941
像侧表面:142、242、342、442、542、642、742、842、942
第五透镜: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0
物侧表面:151、251、351、451、551、651、751、851、951
像侧表面:152、252、352、452、552、652、752、852、952
第六透镜:160、260、360、460、560、660、760、860、960
物侧表面:161、261、361、461、561、661、761、861、961
像侧表面:162、262、362、462、562、662、762、862、962
成像面:170、270、370、470、570、670、770、870、970
红外线滤除滤光片:180、280、380、480、580、680、780、880、980
影像感测元件:190、290、390、490、590、690、790、890、990
f: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焦距
Fno:影像系统镜头组的光圈值
HFOV:影像系统镜头组中最大视角的一半
V2: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
V3: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
CT3: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CT4: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CT5: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R1: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
R2: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
R3: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
R4: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
R9: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
R10: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
R11:第六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
R12:第六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
f12: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合成焦距
f1:第一透镜的焦距
f2:第二透镜的焦距
f6:第六透镜的焦距
Yc62:第六透镜的像侧表面上,除与光轴的交点外,像侧表面垂直光轴的一切面,该切面与像侧表面的一切点,该切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
ImgH:影像感测元件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
BL:第六透镜像侧表面到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TTL: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影像系统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影像系统镜头组更可包含影像感测元件,其设置于成像面。
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借此,有助于增加视角,进而增加影像撷取范围。
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可为凸面。借此,有助于缓和球差产生。
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可为凹面、像侧表面可为凸面,借此,有利于修正像散。
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可为凸面、像侧表面可为凹面,其有利于像散的修正。再者,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凹面转凸面的变化、像侧表面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凹面转凸面的变化,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可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借此,有助于调整离轴视场的光线入射的角度,并且可以进一步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
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有助于修正高阶像差。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凸面转凹面,再由凹面转凸面的变化,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可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借此,有效地调整离轴视场的光线入射的角度,并且可以进一步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
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可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借此,有助于使影像系统镜头组的主点有效远离成像面,以加强缩短其后焦距,进而可减少影像系统镜头组总长度,达到小型化的目标。再者,第六透镜的像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有助于压制离轴视场的光线入射于影像感测元件上的角度,并且可以进一步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
第六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1、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2,其满足下列条件:0<|R12/R11|<1.0。借此,可有效修正像散并使主点远离成像面以缩短后焦距,有利于维持小型化。较佳地,可满足下列条件:0<|R12/R11|<0.60。
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焦距为f,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其满足下列条件:-2.5<f/f6<-0.60。借此,有利于加强缩短后焦距,增进维持小型化的功能。较佳地,可满足下列条件:-2.0<f/f6<-0.80。
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合成焦距为f12,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其满足下列条件:0.9<f12/f2<1.8。借此,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屈折力的适当配置,有利于缩短其总长度,并可同时增加影像撷取的范围与缓和球差产生。
影像系统镜头组的光圈值为Fno,其满足下列条件:1.5<Fno<2.5。借此,使其拥有大光圈优势,于光线不充足时仍可采用较高快门速度以拍摄清晰影像,且同时具有景深浅的散景效果。
影像感测元件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焦距为f,其满足下列条件:0.70<ImgH/f<1.10。借此,可维持其小型化,以搭载于轻薄可携式的电子产品上。
影像感测元件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第六透镜像侧表面到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BL,其满足下列条件:0.15<BL/ImgH<0.50。通过有效缩短后焦距,有助于促进其小型化。
第五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9、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0,其满足下列条件:-0.5<(R9+R10)/(R9-R10)<2.5。通过适当调整第五透镜的表面曲率,可有效修正像散或球差。
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3,其满足下列条件:0.2<V3/V2<0.5。借此,有助于色差的修正。
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3、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其满足下列条件:-1.2<(R3+R4)/(R3-R4)<-0.45。通过适当调整第二透镜的表面曲率,有助于缓和球差产生。
第六透镜的像侧表面上,除与光轴的交点外,该像侧表面垂直光轴的一切面,该切面与该像侧表面的一切点,该切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Yc62,该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焦距为f,其满足下列条件:0.1<Yc62/f<0.8。借此,有助于压制离轴视场的光线入射于影像感测元件上的角度,并且可以进一步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
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其满足下列条件:-0.5<f2/f1<0。借此,有助于维持适当总长度与缓和球差产生。
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56,其中T23为最大值。借此,有利于透镜的组装以提高制作良率。
影像感测元件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其满足下列条件:TTL/ImgH<1.7。借此,可维持小型化,以搭载于轻薄可携式的电子产品上。
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4,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5,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焦距为f,其满足下列条件:0.20<(CT3+CT4+CT5)/f<0.40。借此,适当配置透镜的厚度有利于镜片制作与成形。
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2,其满足下列条件:0.03<(R1-R2)/(R1+R2)<0.3。借此,有助于扩大影像系统镜头组的视场角。
本发明提供的影像系统镜头组中,透镜的材质可为塑胶或玻璃。当透镜材质为塑胶,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另当透镜的材质为玻璃,则可以增加影像系统镜头组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此外,可于透镜表面上设置非球面,非球面除可以容易制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状,获得较多的控制变数,用以消减像差,进而缩减透镜使用的数目,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本发明影像系统镜头组的总长度。
再者,本发明提供影像系统镜头组中,若透镜表面为凸面,则表示透镜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则表示透镜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另外,本发明影像系统镜头组中,可设置有至少一光阑,其位置可设置于第一透镜之前、各透镜之间或最后一透镜之后均可,该光阑的种类如耀光光阑(Glare Stop)或视场光阑(Field Stop)等,用以减少杂散光,有助于提升影像品质。
本发明影像系统镜头组中,光圈配置可为前置光圈或中置光圈,其中前置光圈意即光圈设置于被摄物与第一透镜间,中置光圈则表示光圈设置于第一透镜与成像面之间。若光圈为前置光圈,可使影像系统镜头组的出射瞳(Exit Pupil)与成像面产生较长的距离,使之具有远心(Telecentric)效果,并可增加影像感测元件的CCD或CMOS接收影像的效率;若为中置光圈,有助于扩大系统的视场角,使影像系统镜头组具有广角镜头的优势。
本发明影像系统镜头组可视需求应用于移动对焦或变焦的光学系统中,因其具有优良像差修正与良好成像品质的特色更可多方面应用于3D(三维)影像撷取、数字相机、移动装置、数字平板等电子影像系统中。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下提出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及图2,其中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示意图,图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由图1可知,第一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110、光圈10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第六透镜160、红外线滤除滤光片(IRFilter)180、成像面170以及影像感测元件190。
第一透镜11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111为凸面、像侧表面112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12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120的物侧表面121及像侧表面122皆为凸面,且皆为非球面,其中第二透镜120与第三透镜13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其值为所有具屈折力透镜的间隔距离中最大者。
第三透镜13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130的物侧表面131为凹面、像侧表面132为凸面,且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14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140的物侧表面141为凸面且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凸面转凹面的变化、像侧表面142为凹面且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凹面转凸面的变化。第四透镜140的物侧表面141及像侧表面14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15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150的物侧表面151为凹面、像侧表面152为凸面且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凸面转凹面,再由凹面转凸面的变化。第五透镜150的物侧表面151及像侧表面15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16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160的物侧表面161为凸面、像侧表面162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第六透镜160的像侧表面162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红外线滤除滤光片180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六透镜160与成像面170之间,并不影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焦距。
上述各透镜的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下:
其中:
X: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Y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的光轴上顶点切面的相对高度;
Y: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距离;
R:曲率半径;
k:锥面系数;以及
Ai:第i阶非球面系数。
第一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中,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焦距为f,影像系统镜头组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影像系统镜头组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f=3.59mm;Fno=2.00;以及HFOV=38.4度。
第一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中,第二透镜120的色散系数为V2,第三透镜130的色散系数为V3,其满足下列条件:V3/V2=0.42。
第一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中,第三透镜13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第四透镜14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4,第五透镜150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5,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焦距为f,其满足下列条件:(CT3+CT4+CT5)/f=0.23。
第一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中,第一透镜110物侧表面111的曲率半径为R1、像侧表面112的曲率半径为R2,第二透镜120物侧表面121的曲率半径为R3、像侧表面122的曲率半径为R4,第五透镜150物侧表面151的曲率半径为R9、像侧表面152的曲率半径为R10,第六透镜160物侧表面161的曲率半径为R11、像侧表面162的曲率半径为R12,其满足下列条件:(R1-R2)/(R1+R2)=0.17;(R3+R4)/(R3-R4)=-0.69;(R9+R10)/(R9-R10)=1.08;以及|R12/R11|=0.45。
第一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中,第一透镜110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120的焦距为f2,第一透镜110与第二透镜120的合成焦距为f12,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焦距为f,第六透镜160的焦距为f6,其满足下列条件:f2/f1=-0.30;f12/f2=1.52;以及f/f6=-1.01。
请配合参照图19,系绘示依照图1第一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中第六透镜160参数Yc62的示意图。由图19可知,第六透镜160的像侧表面162上,除与光轴的交点外,像侧表面162垂直光轴的一切面,该切面与像侧表面162的一切点,该切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Yc62,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焦距为f,其满足下列条件:Yc62/f=0.38。
第一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中,影像感测元件190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焦距为f,第六透镜160像侧表面162到成像面17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BL,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111至成像面17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其满足下列条件:ImgH/f=0.81;BL/ImgH=0.41;以及TTL/ImgH=1.56。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一以及表二。
表一为图1第一实施例详细的结构数据,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mm,且表面0-16依序表示由物侧至像侧的表面。表二为第一实施例中的非球面数据,其中,k表非球面曲线方程式中的锥面系数,A1-A16则表示各表面第1-16阶非球面系数。此外,以下各实施例表格乃对应各实施例的示意图与像差曲线图,表格中数据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的表一及表二的定义相同,在此不加赘述。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3及图4,其中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示意图,图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由图3可知,第二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210、光圈200、第二透镜220、第三透镜230、第四透镜240、第五透镜250、第六透镜260、红外线滤除滤光片280、成像面270以及影像感测元件290。
第一透镜21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210的物侧表面211为凸面、像侧表面212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22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220的物侧表面221及像侧表面222皆为凸面,且皆为非球面,其中第二透镜220与第三透镜23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其值为所有具屈折力透镜的间隔距离中最大者。
第三透镜23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230的物侧表面231为凹面、像侧表面232为凸面,且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24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240的物侧表面241为凸面且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凸面转凹面的变化、像侧表面242为凹面且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凹面转凸面的变化。第四透镜240的物侧表面241及像侧表面24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25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250的物侧表面251为凸面、像侧表面252为凸面且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凸面转凹面,再由凹面转凸面的变化。第五透镜250的物侧表面251及像侧表面25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26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260的物侧表面261为凸面、像侧表面262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第六透镜260的像侧表面262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红外线滤除滤光片280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六透镜260与成像面270之间,并不影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三以及表四。
第二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符号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三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5及图6,其中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示意图,图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由图5可知,第三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圈300、第一透镜310、第二透镜320、第三透镜330、第四透镜340、第五透镜350、第六透镜360、红外线滤除滤光片380、成像面370以及影像感测元件390。
第一透镜31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310的物侧表面311为凸面、像侧表面312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32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320的物侧表面321及像侧表面322皆为凸面,且皆为非球面,其中第二透镜320与第三透镜33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其值为所有具屈折力透镜的间隔距离中最大者。
第三透镜33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330的物侧表面331为凹面、像侧表面332为凸面,且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34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340的物侧表面341为凸面且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凸面转凹面的变化、像侧表面342为凹面且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凹面转凸面的变化。第四透镜340的物侧表面341及像侧表面34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35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350的物侧表面351为凹面、像侧表面352为凸面且存在由凸面转凹面,再由凹面转凸面的变化。第五透镜350的物侧表面351及像侧表面35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36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360的物侧表面361为凸面、像侧表面362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第六透镜360的像侧表面362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红外线滤除滤光片380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六透镜360与成像面370之间,并不影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五以及表六。
第三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符号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五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7及图8,其中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示意图,图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由图7可知,第四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410、光圈400、第二透镜420、第三透镜430、第四透镜440、第五透镜450、第六透镜460、红外线滤除滤光片480、成像面470以及影像感测元件490。
第一透镜41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410的物侧表面411为凸面、像侧表面412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420为玻璃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420的物侧表面421为凸面、像侧表面422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其中第二透镜420与第三透镜43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其值为所有具屈折力透镜的间隔距离中最大者。
第三透镜43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430的物侧表面431为凹面、像侧表面432为凸面,且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44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440的物侧表面441为凸面且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凸面转凹面的变化、像侧表面442为凹面且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凹面转凸面的变化。第四透镜440的物侧表面441及像侧表面44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45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450的物侧表面451为凹面、像侧表面452为凸面且存在由凸面转凹面,再由凹面转凸面的变化。第五透镜450的物侧表面451及像侧表面45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46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460的物侧表面461为凸面、像侧表面462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第六透镜460的像侧表面462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红外线滤除滤光片480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六透镜460与成像面470之间,并不影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七以及表八。
第四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符号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七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9及图10,其中图9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示意图,图10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五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由图9可知,第五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510、光圈500、第二透镜520、第三透镜530、第四透镜540、第五透镜550、第六透镜560、红外线滤除滤光片580、成像面570以及影像感测元件590。
第一透镜51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510的物侧表面511为凸面、像侧表面512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520为玻璃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520的物侧表面521及像侧表面522皆为凸面,且皆为非球面,其中第二透镜520与第三透镜53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其值为所有具屈折力透镜的间隔距离中最大者。
第三透镜53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530的物侧表面531为凹面、像侧表面532为凸面,且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54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540的物侧表面541为凸面且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凸面转凹面的变化、像侧表面542为凹面且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凹面转凸面的变化。第四透镜540的物侧表面541及像侧表面54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55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550的物侧表面551为凸面、像侧表面552为凸面且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凸面转凹面,再由凹面转凸面的变化。第五透镜550的物侧表面551及像侧表面55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56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560的物侧表面561为凸面、像侧表面562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第六透镜560的像侧表面562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红外线滤除滤光片580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六透镜560与成像面570之间,并不影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九以及表十。
第五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符号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九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六实施例>
请参照图11及图12,其中图1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一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示意图,图1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六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由图11可知,第六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圈600、第一透镜610、第二透镜620、光阑601、第三透镜630、第四透镜640、第五透镜650、第六透镜660、红外线滤除滤光片680、成像面670以及影像感测元件690。
第一透镜61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610的物侧表面611为凸面、像侧表面612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62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620的物侧表面621及像侧表面622皆为凸面,且皆为非球面,其中第二透镜620与第三透镜63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其值为所有具屈折力透镜的间隔距离中最大者。
第三透镜63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630的物侧表面631为凹面、像侧表面632为凸面,且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64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640的物侧表面641为凸面且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凸面转凹面的变化、像侧表面642为凹面且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凹面转凸面的变化。第四透镜640的物侧表面641及像侧表面64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65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650的物侧表面651为凸面、像侧表面652为凸面且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凸面转凹面,再由凹面转凸面的变化。第五透镜650的物侧表面651及像侧表面65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66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660的物侧表面661为凸面、像侧表面662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第六透镜660的像侧表面662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红外线滤除滤光片680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六透镜660与成像面670之间,并不影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十一以及表十二。
第六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符号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十一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七实施例>
请参照图13及图14,其中图1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一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示意图,图1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七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由图13可知,第七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710、第二透镜720、光圈700、第三透镜730、第四透镜740、第五透镜750、第六透镜760、红外线滤除滤光片780、成像面770以及影像感测元件790。
第一透镜71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710的物侧表面711为凸面、像侧表面712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72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720的物侧表面721及像侧表面722皆为凸面,且皆为非球面,其中第二透镜720与第三透镜730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其值为所有具屈折力透镜的间隔距离中最大者。
第三透镜73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730的物侧表面731为凹面、像侧表面732为凸面,且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74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740的物侧表面741为凸面且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凸面转凹面的变化、像侧表面742为凹面且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凹面转凸面的变化。第四透镜740的物侧表面741及像侧表面74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75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750的物侧表面751为凹面、像侧表面752为凸面且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凸面转凹面,再由凹面转凸面的变化。第五透镜750的物侧表面751及像侧表面75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76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760的物侧表面761为凸面、像侧表面762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第六透镜760的像侧表面762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红外线滤除滤光片780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六透镜760与成像面770之间,并不影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十三以及表十四。
第七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符号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十三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八实施例>
请参照图15及图16,其中图1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一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示意图,图1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八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由图15可知,第八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圈800、第一透镜810、第二透镜820、第三透镜830、第四透镜840、第五透镜850、第六透镜860、红外线滤除滤光片880、成像面870以及影像感测元件890。
第一透镜81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810的物侧表面811为凸面、像侧表面812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82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820的物侧表面821及像侧表面822皆为凸面,且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83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830的物侧表面831为凹面、像侧表面832为凸面,且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84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四透镜840的物侧表面841为凸面且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凸面转凹面的变化、像侧表面842为凹面且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凹面转凸面的变化。第四透镜840的物侧表面841及像侧表面84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85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850的物侧表面851为凸面、像侧表面852为凸面且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凸面转凹面,再由凹面转凸面的变化。第五透镜850的物侧表面851及像侧表面85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86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860的物侧表面861为凸面、像侧表面862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第六透镜860的像侧表面862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红外线滤除滤光片880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六透镜860与成像面870之间,并不影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十五以及表十六。
第八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符号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十五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九实施例>
请参照图17及图18,其中图1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一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示意图,图1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九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线图。由图17可知,第九实施例的影像系统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圈900、第一透镜910、第二透镜920、第三透镜930、第四透镜940、第五透镜950、第六透镜960、红外线滤除滤光片980、成像面970以及影像感测元件990。
第一透镜91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910的物侧表面911为凸面、像侧表面912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92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920的物侧表面921及像侧表面922皆为凸面,且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93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930的物侧表面931为凹面、像侧表面932为凸面,且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94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四透镜940的物侧表面941为凸面且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凸面转凹面的变化、像侧表面942为凹面且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凹面转凸面的变化。第四透镜940的物侧表面941及像侧表面94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95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950的物侧表面951为凸面、像侧表面952为凸面且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凸面转凹面,再由凹面转凸面的变化。第五透镜950的物侧表面951及像侧表面95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960为塑胶材质,其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960的物侧表面961为凸面、像侧表面962为凹面,且皆为非球面。第六透镜960的像侧表面962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红外线滤除滤光片980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六透镜960与成像面970之间,并不影响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十七以及表十八。
第九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符号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十七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3)
1.一种影像系统镜头组,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为凹面;
一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一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
一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
一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以及
一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为凹面且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其中该影像系统镜头组还包含一影像感测元件,其设置于一成像面,该影像系统镜头组的透镜总数为六片,该第六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1,该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2,该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焦距为f,该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该影像感测元件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该第六透镜像侧表面到该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BL,其满足下列条件:
0<|R12/R11|<1.0;
-2.5<f/f6<-0.60;以及
0.15<BL/ImgH<0.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系统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该第六透镜的像侧表面上,除与光轴的交点外,该像侧表面垂直光轴的一切面,该切面与该像侧表面的一切点,该切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Yc62,该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焦距为f,其满足下列条件:
0.1<Yc62/f<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系统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该影像感测元件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该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焦距为f,其满足下列条件:
0.70<ImgH/f<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系统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3,该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其满足下列条件:
-1.2<(R3+R4)/(R3-R4)<-0.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系统镜头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影像感测元件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该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其满足下列条件:
TTL/ImgH<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系统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的合成焦距为f12,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其满足下列条件:
0.9<f12/f2<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系统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凹面,该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为凸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系统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该第四透镜像侧表面为凹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系统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凸面转凹面的变化,该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凹面转凸面的变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系统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该第六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该影像系统镜头组的光圈值为Fno,其满足下列条件:
1.5<Fno<2.5。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系统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该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3,其满足下列条件:
0.2<V3/V2<0.5。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系统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该第五透镜与该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56,其中T23为最大值。
13.一种影像系统镜头组,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
一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一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
一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
一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以及
一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为凹面,且其像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其中该影像系统镜头组的透镜总数为六片,该第六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1,该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2,该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焦距为f,该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该第六透镜的像侧表面上,除与光轴的交点外,该像侧表面垂直光轴的一切面,该切面与该像侧表面的一切点,该切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Yc62,该影像系统镜头组的光圈值为Fno,其满足下列条件:
0<|R12/R11|<1.0;
-2.5<f/f6<-0.60;
0.1<Yc62/f<0.8;以及
1.5<Fno<2.5。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影像系统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影像感测元件,其设置于一成像面,其中该影像感测元件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该影像系统镜头组的焦距为f,其满足下列条件:
0.70<ImgH/f<1.10。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影像系统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3,该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其满足下列条件:
-1.2<(R3+R4)/(R3-R4)<-0.45。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影像系统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影像感测元件,其设置于一成像面,其中该影像感测元件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该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其满足下列条件:
TTL/ImgH<1.7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影像系统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的合成焦距为f12,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其满足下列条件:
0.9<f12/f2<1.8。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影像系统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凹面,该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为凸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影像系统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凸面转凹面的变化,该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由近轴处至周边存在由凹面转凸面的变化。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影像系统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及该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该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该第一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2,其满足下列条件:
0.03<(R1-R2)/(R1+R2)<0.3。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影像系统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该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3,其满足下列条件:
0.2<V3/V2<0.5。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影像系统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该第五透镜与该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56,其中T23为最大值。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影像系统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影像感测元件,其设置于一成像面,其中该影像感测元件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该第六透镜像侧表面到该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BL,其满足下列条件:
0.15<BL/ImgH<0.5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136381A TWI438521B (zh) | 2012-10-02 | 2012-10-02 | 影像系統鏡頭組 |
TW101136381 | 2012-10-02 | ||
CN201210507787.1A CN103713380B (zh) | 2012-10-02 | 2012-12-03 | 影像系统镜头组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07787.1A Division CN103713380B (zh) | 2012-10-02 | 2012-12-03 | 影像系统镜头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52412A CN105652412A (zh) | 2016-06-08 |
CN105652412B true CN105652412B (zh) | 2018-09-14 |
Family
ID=48138041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76485.1A Active CN105572844B (zh) | 2012-10-02 | 2012-12-03 | 影像系统镜头组 |
CN201610076089.9A Active CN105652412B (zh) | 2012-10-02 | 2012-12-03 | 影像系统镜头组 |
CN201210507787.1A Active CN103713380B (zh) | 2012-10-02 | 2012-12-03 | 影像系统镜头组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76485.1A Active CN105572844B (zh) | 2012-10-02 | 2012-12-03 | 影像系统镜头组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07787.1A Active CN103713380B (zh) | 2012-10-02 | 2012-12-03 | 影像系统镜头组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743483B2 (zh) |
CN (3) | CN105572844B (zh) |
TW (1) | TWI43852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989157B1 (ko) | 2012-12-31 | 2019-09-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촬상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한 촬상 장치 |
TWI479191B (zh) * | 2013-01-04 | 2015-04-0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光學結像系統 |
TWI510806B (zh) | 2013-02-04 | 2015-12-0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光學拾像系統組 |
TWI507726B (zh) * | 2013-02-04 | 2015-11-1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移動對焦光學鏡頭組 |
US8953261B2 (en) * | 2013-03-03 | 2015-02-10 | Newmax Technology Co., Ltd. | Six-piece optical lens system |
KR101539845B1 (ko) * | 2013-06-25 | 2015-07-27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렌즈 모듈 |
TWI457592B (zh) * | 2013-07-01 | 2014-10-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光學影像拾取系統鏡頭組 |
TWI463169B (zh) | 2013-07-25 | 2014-12-0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影像系統鏡片組及取像裝置 |
CN103777321B (zh) * | 2013-09-06 | 2016-02-03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
CN103777320B (zh) | 2013-09-06 | 2016-08-10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
CN103777319B (zh) | 2013-09-06 | 2016-09-28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
CN104516094B (zh) | 2013-10-03 | 2017-04-12 | 光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广视角光学镜头 |
US9804364B2 (en) * | 2013-10-21 | 2017-10-31 | Kantatsu Co., Ltd. | Image pickup lens |
KR101514574B1 (ko) * | 2013-10-24 | 2015-04-23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렌즈 모듈 |
TWI459027B (zh) | 2013-10-31 | 2014-11-01 |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此鏡頭之電子裝置 |
CN103777330B (zh) * | 2013-10-31 | 2017-01-04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的电子装置 |
CN103969806B (zh) * | 2013-12-20 | 2017-07-11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之电子装置 |
JP2015125150A (ja) * | 2013-12-25 | 2015-07-06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
TWI480574B (zh) * | 2014-01-24 | 2015-04-1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光學取像鏡頭、取像裝置及可攜裝置 |
TWI491913B (zh) * | 2014-04-29 | 2015-07-11 |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 成像鏡頭 |
TWI479190B (zh) * | 2014-03-24 | 2015-04-0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攝像光學鏡組、取像裝置以及車用攝影裝置 |
TWI556004B (zh) * | 2014-07-15 | 2016-11-01 | 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 成像鏡頭 |
TWI493217B (zh) * | 2014-05-02 | 2015-07-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成像用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可攜裝置 |
CN104238083B (zh) * | 2014-05-29 | 2017-02-01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 |
CN104238082B (zh) * | 2014-05-29 | 2016-12-07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 |
CN104330875B (zh) * | 2014-07-07 | 2017-11-10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
TWI547713B (zh) * | 2014-07-30 | 2016-09-0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攝影用光學鏡頭、取像裝置以及電子裝置 |
TWI622790B (zh) * | 2014-10-31 | 2018-05-0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 |
KR101740772B1 (ko) | 2014-11-28 | 2017-05-26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렌즈 모듈 |
TWI519808B (zh) | 2014-12-05 | 2016-02-0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取像透鏡組、取像裝置以及電子裝置 |
KR102009431B1 (ko) * | 2014-12-05 | 2019-10-21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촬상 광학계 |
KR101717208B1 (ko) * | 2014-12-05 | 2017-03-17 | 에이에이씨 어쿠스틱 테크놀로지스(심천)컴퍼니 리미티드 | 소형 촬영 렌즈계 |
KR101681387B1 (ko) | 2014-12-08 | 2016-11-30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렌즈 모듈 |
KR101709838B1 (ko) * | 2014-12-08 | 2017-02-23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렌즈 모듈 |
KR102380229B1 (ko) | 2015-03-06 | 2022-03-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촬영 렌즈계 및 이를 포함한 촬영 장치 |
KR101823203B1 (ko) * | 2015-08-10 | 2018-01-29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촬상 광학계 |
KR102467261B1 (ko) | 2015-10-30 | 2022-11-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촬상 광학계 |
KR101883151B1 (ko) | 2015-11-26 | 2018-07-30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촬상 광학계 |
JP6688056B2 (ja) * | 2015-11-30 | 2020-04-28 | ナンチャン オー−フィルム オプティカル−エレクトロニック テック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
JP6634273B2 (ja) * | 2015-11-30 | 2020-01-22 | ナンチャン オー−フィルム オプティカル−エレクトロニック テック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
KR101823210B1 (ko) | 2015-12-28 | 2018-01-29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촬상 광학계 |
TWI665466B (zh) * | 2016-03-17 | 2019-07-1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 |
TWI661219B (zh) | 2016-03-17 | 2019-06-0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 |
KR101819650B1 (ko) * | 2016-05-26 | 2018-01-17 | 오필름코리아(주) | 렌즈 모듈 |
TWI661221B (zh) * | 2016-07-06 | 2019-06-0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 |
KR20180022414A (ko) * | 2016-08-24 | 2018-03-06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촬상 광학계 |
US10302911B2 (en) * | 2016-09-12 | 2019-05-28 |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 Optical imaging system |
TWI644141B (zh) * | 2016-10-14 | 2018-12-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取像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TWI612327B (zh) * | 2016-11-21 | 2018-01-21 | 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六片式廣角鏡片組 |
KR102448595B1 (ko) * | 2016-12-28 | 2022-09-28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촬상 광학계 |
TWI636294B (zh) | 2017-01-05 | 2018-09-2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 |
WO2019015324A1 (zh) | 2017-07-18 | 2019-01-24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 |
KR102423974B1 (ko) * | 2017-12-04 | 2022-07-22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촬상 광학계 |
JP6680445B2 (ja) * | 2017-12-12 | 2020-04-15 |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 |
US10409038B2 (en) * | 2017-12-18 | 2019-09-10 |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 Camera optical lens |
US10598896B2 (en) * | 2017-12-18 | 2020-03-24 |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 Camera optical lens |
US10520706B2 (en) * | 2017-12-18 | 2019-12-31 |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 Camera optical lens |
US11353684B2 (en) * | 2017-12-18 | 2022-06-07 | Aac Optics Solutions Pte. Ltd. | Camera optical lens |
US10288847B1 (en) * | 2017-12-18 | 2019-05-14 |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 Camera optical lens |
US10613299B2 (en) * | 2017-12-29 | 2020-04-07 |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 Camera optical lens |
CN108254892B (zh) * | 2017-12-29 | 2020-07-17 |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08227143B (zh) * | 2017-12-29 | 2020-02-18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US10527820B2 (en) * | 2017-12-29 | 2020-01-07 |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 Camera optical lens |
CN108254891B (zh) * | 2017-12-29 | 2020-07-17 |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KR102629490B1 (ko) | 2018-01-08 | 2024-01-25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촬상 광학계 |
TWI650588B (zh) * | 2018-02-02 | 2019-02-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取像用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KR102642915B1 (ko) * | 2018-03-29 | 2024-03-04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촬상 광학계 |
CN108459401B (zh) * | 2018-03-30 | 2020-02-21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08508577A (zh) * | 2018-03-30 | 2018-09-07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18330846A (zh) * | 2018-03-30 | 2024-07-12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08802972B (zh) * | 2018-06-15 | 2019-12-17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系统 |
US10641998B2 (en) * | 2018-07-20 | 2020-05-05 |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 Camera lens |
CN111221110B (zh) * | 2018-12-13 | 2022-01-07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11352211A (zh) * | 2018-12-23 | 2020-06-30 | 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小头式高解析度镜头 |
KR102126411B1 (ko) * | 2019-08-05 | 2020-06-24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촬상 광학계 |
CN111367047B (zh) * | 2020-03-31 | 2024-06-18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11367048A (zh) * | 2020-03-31 | 2020-07-03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KR102232977B1 (ko) * | 2020-06-11 | 2021-03-29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촬상 광학계 |
KR102246993B1 (ko) * | 2020-06-11 | 2021-04-30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촬상 광학계 |
KR102393383B1 (ko) * | 2020-06-11 | 2022-05-02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촬상 광학계 |
KR102246994B1 (ko) * | 2020-06-11 | 2021-04-30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촬상 광학계 |
CN111856723A (zh) | 2020-09-01 | 2020-10-30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组 |
KR102413684B1 (ko) * | 2021-03-22 | 2022-06-27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촬상 광학계 |
KR102494344B1 (ko) * | 2021-04-26 | 2023-02-06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촬상 광학계 |
KR102527994B1 (ko) * | 2021-04-26 | 2023-05-02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촬상 광학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217781C2 (ru) * | 2001-12-28 | 2003-11-27 |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нитарное дочерне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Специаль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техники ночного видени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унитарного предприятия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ОРИОН" | Светосильный объектив |
JP4090246B2 (ja) * | 2002-02-12 | 2008-05-28 | 株式会社長野光学研究所 | 広角レンズ |
CN101587231B (zh) * | 2009-06-09 | 2011-02-02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百万像素大孔径车载前视镜头 |
JP5415298B2 (ja) * | 2010-01-08 | 2014-02-12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
JP5576717B2 (ja) * | 2010-04-12 | 2014-08-20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
TWI407184B (zh) * | 2010-06-18 | 2013-09-01 | Newmax Technolgy Co Ltd | 六片式成像鏡片組 |
KR101136939B1 (ko) * | 2010-07-15 | 2012-04-20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초광각 광학 렌즈 시스템 |
TWI485464B (zh) * | 2010-12-30 | 2015-05-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成像用光學鏡片組 |
CN102621664B (zh) * | 2011-01-27 | 2014-05-21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影像撷取镜头组 |
JP2012155223A (ja) * | 2011-01-27 | 2012-08-16 | Tamron Co Ltd | 広角単焦点レンズ |
TWI447473B (zh) * | 2011-03-25 | 2014-08-0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攝影用光學鏡頭組 |
TWI431312B (zh) * | 2011-06-28 | 2014-03-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光學影像拾取鏡片組 |
TWI416163B (zh) * | 2011-07-19 | 2013-11-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光學影像拾取鏡頭 |
TWI437258B (zh) * | 2011-08-05 | 2014-05-1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拾像光學鏡組 |
TWI438475B (zh) * | 2011-09-15 | 2014-05-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光學影像拾取鏡組 |
TWI438480B (zh) * | 2012-03-09 | 2014-05-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光學影像系統組 |
KR102380229B1 (ko) * | 2015-03-06 | 2022-03-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촬영 렌즈계 및 이를 포함한 촬영 장치 |
-
2012
- 2012-10-02 TW TW101136381A patent/TWI438521B/zh active
- 2012-12-03 CN CN201610076485.1A patent/CN105572844B/zh active Active
- 2012-12-03 CN CN201610076089.9A patent/CN105652412B/zh active Active
- 2012-12-03 CN CN201210507787.1A patent/CN103713380B/zh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1-03 US US13/733,876 patent/US8743483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03412A (zh) | 2013-01-16 |
CN103713380A (zh) | 2014-04-09 |
CN105572844A (zh) | 2016-05-11 |
CN103713380B (zh) | 2016-03-23 |
TWI438521B (zh) | 2014-05-21 |
CN105652412A (zh) | 2016-06-08 |
US8743483B2 (en) | 2014-06-03 |
US20140092491A1 (en) | 2014-04-03 |
CN105572844B (zh) | 2018-06-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52412B (zh) | 影像系统镜头组 | |
CN106526802B (zh) | 光学取像镜头及取像装置 | |
CN107340588B (zh) | 取像用光学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5866928B (zh) | 取像系统镜片组 | |
CN106940469B (zh) | 摄影透镜组以及取像装置 | |
CN106199928B (zh) | 摄影系统镜片组 | |
CN105892021B (zh) | 成像系统镜片组 | |
CN104516093B (zh) | 光学结像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可携装置 | |
CN105278076B (zh) | 影像撷取光学镜片系统 | |
CN105022145B (zh) | 摄像光学系统、取像装置及可携装置 | |
CN105022140B (zh) | 成像用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可携装置 | |
CN106990506B (zh) | 成像光学透镜组以及取像装置 | |
CN107092080B (zh) | 摄像透镜系统以及取像装置 | |
CN105388587B (zh) | 光学拾像系统组 | |
CN105842825B (zh) | 光学影像拾取系统 | |
CN105319682B (zh) | 摄影用光学镜头、取像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 |
CN105334597B (zh) | 影像系统镜组 | |
CN104932084B (zh) | 光学影像镜组、取像装置及可携装置 | |
CN105911671B (zh) | 光学影像拾取系统镜头组及取像装置 | |
CN106918892B (zh) | 光学结像镜头 | |
CN106249386B (zh) | 影像撷取系统透镜组及取像装置 | |
CN104570277B (zh) | 成像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 |
CN106199914B (zh) | 成像系统透镜组及取像装置 | |
CN105629441B (zh) | 光学影像拾取系统镜组 | |
CN104614838B (zh) | 成像透镜组、取像装置以及可携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