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44380A - 一种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方法及计算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方法及计算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44380A
CN105644380A CN201510970929.1A CN201510970929A CN105644380A CN 105644380 A CN105644380 A CN 105644380A CN 201510970929 A CN201510970929 A CN 201510970929A CN 105644380 A CN105644380 A CN 1056443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value
power consumption
calculates
kilo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709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44380B (zh
Inventor
徐文赋
任素云
曾咏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Blueway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Blueway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Blueway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Blueway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7092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443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44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44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44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443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31Circuits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or the functioning of the vehicle
    • B60R16/0232Circuits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or the functioning of the vehicle for measuring vehicle parameters and indicating critical, abnormal or dangerous condi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2/00Measuring distance traversed on the ground by vehicles, persons, animals or other moving solid bodies, e.g. using odometers, using pedome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方法及计算系统,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BMS系统读取汽车里程表的数值,并获取一段时间内的行驶距离S;(2)检测该时间段的电流,并计算该时间段内的耗电量Q;(3)将读取到的行驶距离S与检测计算的耗电量Q的比值作为每公里能耗值K;(4)BMS系统获取当前SOC值,并根据每公里能耗K值计算剩余里程。系统包括顺序连接的数据读取模块、检测模块、能耗值计算模块以及剩余里程计算模块。本发明通过读取汽车里程表获取一段时间内的行驶距离及相应时间的耗电量,用相应的距离与耗电量的比值得到电动车的每公里能耗K,方便用户能够使用户直观、实时,准确了解电动汽车的剩余里程。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方法及计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方法及计算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领域,用户对剩余电量的关注其本质还是对汽车剩余里程的关注,电动车用户需要直观、精确的知道车子还能行驶的里程数,方便他们做出行驶规划及判断何时对车子进行充电。现有技术中的剩余里程计算方法是:a).检测并识别电动汽车的实时驾驶模式;b).根据预先获得的驾驶模式及工况下每公里能耗表,获得该实时驾驶模式下的每公里能耗;c).获取当前电池SOC,根据当前电池SOC与实时驾驶模式下的每公里能耗的得出剩余里程;上述技术方案虽然也能计算剩余里程,但是该方法仍然不能满足用户对于剩余里程实时、精确计算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方法及计算系统,让用户直观、精确、实时的知悉电动车的剩余里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BMS系统读取汽车里程表的数值,并获取一段时间内的行驶距离S;
(2)检测该时间段的电流,并计算该时间段内的耗电量Q;
(3)将读取到的行驶距离S与检测计算的耗电量Q的比值作为每公里能耗值K;
(4)BMS系统获取当前SOC值,并根据每公里能耗K值计算剩余里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之后还包括下述步骤:
(2-1)BMS系统再次读取汽车里程表的数值,并获取一段时间内的行驶距离S1;
(2-2)检测该时间段的电流,并计算该时间段内的耗电量Q1;
(2-3)重复上述步骤(2-1)-(2-2),获取多个时间段内的耗电量Q2…Qn,其中n为自然数;
(2-4)取Q1…Qn的平均值,作为平均耗电量Q平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中,还包括对采用加权平均的方式对K值进行修正,修正的具体方法为:
K=A*(S1/Q1)+B*(S2/Q2)+C*(S3/Q3),其中S1、S2、S3分别表示三个时间段内行驶的距离,Q1、Q2、Q3分别对应的是三个时间段内所消耗的电量,A、B、C为修正加权系数,且A+B+C=1。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S1、S2、S3分别表示1小时、30分钟、5分钟内行驶的距离,Q1、Q2、Q3分别对应的是1小时、30分钟、5分钟内所消耗的电量,A=0.5,B=0.3,C=0.2。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中,采用下述公式计算剩余里程H:
H=C*SOC/K*80%,其中C为电池满电时的容量,K为每公里能耗,80%是经验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数据读取模块、第一检测模块、能耗值计算模块以及剩余里程计算模块,所述数据读取模块、检测模块、能耗值计算模块以及剩余里程计算模块顺序连接,
所述第一数据读取模块,用于BMS系统读取汽车里程表的数值,并获取一段时间内的行驶距离S;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该时间段的电流,并计算该时间段内的耗电量Q;
所述能耗值计算模块,用于将读取到的行驶距离S与检测计算的耗电量Q的比值作为每公里能耗值K;
所述剩余里程计算模块,用于BMS系统获取当前SOC值,并根据每公里能耗K值计算剩余里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第二数据读取模块、第二检测模块、重复计算模块以及平均耗电量计算模块,所述能耗值计算模块包括第二数据读取模块、第二检测模块、重复计算模块以及平均耗电量计算模块顺序连接,
所述第二数据读取模块,用于BMS系统再次读取汽车里程表的数值,并获取一段时间内的行驶距离S1;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该时间段的电流,并计算该时间段内的耗电量Q1;
所述重复计算模块,用于重复所述第二数据读取模块及第二检测模块的操作,获取多个时间段内的耗电量Q2…Qn,其中n为自然数;
所述耗电量计算模块,用于取Q1…Qn的平均值,作为平均耗电量
Q平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能耗值计算模块包括K值修正模块,所述K值修正模块进行K值修正的具体方法为:
K=A*(S1/Q1)+B*(S2/Q2)+C*(S3/Q3),其中S1、S2、S3分别表示三个时间段内行驶的距离,Q1、Q2、Q3分别对应的是三个时间段内所消耗的电量,A、B、C为修正加权系数,且A+B+C=1。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S1、S2、S3分别表示1小时、30分钟、5分钟内行驶的距离,Q1、Q2、Q3分别对应的是1小时、30分钟、5分钟内所消耗的电量,A=0.5,B=0.3,C=0.2。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剩余里程计算模块通过下述公式计算剩余里程H:
H=C*SOC/K*80%,其中C为电池满电时的容量,K为每公里能耗,80%是经验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读取汽车里程表获取一段时间内的行驶距离及相应时间的耗电量,用相应的距离与耗电量的比值得到电动车的每公里能耗K,方便用户能够使用户直观、实时,准确了解电动汽车的剩余里程。
2、本发明中采用多次取平均值的方式来计算平均耗电量Q平均,可以更加真实和准确的反应电动汽车的能耗量。
3、本发明通过对K的修正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仅改变权个数(Sn的个数)、加权系数及Sn(Sn=S1,S2,S3…)的测量时间标度,可以更加灵活的实现对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方便用户准确了解电动汽车的剩余里程。
4、本发明不需要设计大量的测试实验来做每公里能耗表,通过实时读取汽车里程表的数据和电池的耗电量Q,加上一系列的算法运算,便可得出精准的剩余里程,实现方法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方法,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法流程图,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BMS系统(电池管理系统)读取汽车里程表的数值,并获取一段时间内的行驶距离S;
S102、检测该时间段的电流,并计算该时间段内的耗电量Q;
S103、将读取到的行驶距离S与检测计算的耗电量Q的比值作为每公里能耗值K;
S104、BMS系统获取当前SOC值,并根据每公里能耗K值计算剩余里程。
本发明本方法通过读取汽车里程表获取一段时间内的行驶距离及相应时间的耗电量,用相应的距离与耗电量的比值得到电动车的每公里能耗K,方便用户能够使用户直观、实时,准确了解电动汽车的剩余里程。
实施例二
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方法,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改进。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方法流程图,请参考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BMS系统读取汽车里程表的数值,并获取一段时间内的行驶距离S;
S202、检测该时间段的电流,并计算该时间段内的耗电量Q;
S203、BMS系统再次读取汽车里程表的数值,并获取一段时间内的行驶距离S1;
S204、检测该时间段的电流,并计算该时间段内的耗电量Q1;
S205、重复上述步骤S203-S204,获取多个时间段内的耗电量Q2…Qn,其中n为自然数;
S206、取Q1…Qn的平均值,作为平均耗电量Q平均
S207、将读取到的行驶距离S与检测计算的耗电量Q的比值作为每公里能耗值K;
S208、采用加权平均的方式对K值进行修正,修正的具体方法为:
K=A*(S1/Q1)+B*(S2/Q2)+C*(S3/Q3),其中S1、S2、S3分别表示三个时间段内行驶的距离,Q1、Q2、Q3分别对应的是三个时间段内所消耗的电量,A、B、C为修正加权系数,且A+B+C=1。
S209、BMS系统获取当前SOC值,并根据每公里能耗K值计算剩余里程。
其中,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208中,所述S1、S2、S3分别表示1小时、30分钟、5分钟内行驶的距离,Q1、Q2、Q3分别对应的是1小时、30分钟、5分钟内所消耗的电量,A=0.5,B=0.3,C=0.2。上述选值可以更好的实现剩余里程的计算,当然,其它符合步骤S208中参数条件的取值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在步骤S209中,本实施例采用下述公式计算剩余里程H:
H=C*SOC/K*80%,其中C为电池满电时的容量,K为每公里能耗,80%是经验值。
本发明中采用多次取平均值的方式来计算平均耗电量Q平均,可以更加真实和准确的反应电动汽车的能耗量;另外,本方法通过对K的修正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仅改变权个数(Sn的个数)、加权系数及Sn(Sn=S1,S2,S3…)的测量时间标度,可以更加灵活的实现对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方便用户准确了解电动汽车的剩余里程。
实施例三
本发明的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系统,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框图,请参考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系统包括第一数据读取模块1、第一检测模块2、能耗值计算模块3以及剩余里程计算模块4,下面将对各功能模块的原理进行详细的说明。
所述第一数据读取模块1,用于BMS系统读取汽车里程表的数值,并获取一段时间内的行驶距离S;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2,用于检测该时间段的电流,并计算该时间段内的耗电量Q;
所述能耗值计算模块3,用于将读取到的行驶距离S与检测计算的耗电量Q的比值作为每公里能耗值K;
所述剩余里程计算模块4,用于BMS系统获取当前SOC值,并根据每公里能耗K值计算剩余里程。
实施例四
本发明的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系统,请参考图4,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系统与上述实施例三的计算系统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2包括第二数据读取模块21、第二检测模块22、重复计算模块23以及平均耗电量计算模块24;
所述第二数据读取模块21,用于BMS系统再次读取汽车里程表的数值,并获取一段时间内的行驶距离S1;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22,用于检测该时间段的电流,并计算该时间段内的耗电量Q1;
所述重复计算模块23,用于重复所述第二数据读取模块及第二检测模块的操作,获取多个时间段内的耗电量Q2…Qn,其中n为自然数;
所述耗电量计算模块24,用于取Q1…Qn的平均值,作为平均耗电量Q平均
所述能耗值计算模块3包括K值修正模块31,所述K值修正模块进行K值修正的具体方法为:
K=A*(S1/Q1)+B*(S2/Q2)+C*(S3/Q3),其中S1、S2、S3分别表示三个时间段内行驶的距离,Q1、Q2、Q3分别对应的是三个时间段内所消耗的电量,A、B、C为修正加权系数,且A+B+C=1。
本实施例中,所述S1、S2、S3分别表示1小时、30分钟、5分钟内行驶的距离,Q1、Q2、Q3分别对应的是1小时、30分钟、5分钟内所消耗的电量,A=0.5,B=0.3,C=0.2。上述选值可以更好的实现剩余里程的计算,当然,其它符合步骤S208中参数条件的取值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所述剩余里程计算模块4通过下述公式计算剩余里程H:
H=C*SOC/K*80%,其中C为电池满电时的容量,K为每公里能耗,80%是经验值。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系统,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在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等。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BMS系统读取汽车里程表的数值,并获取一段时间内的行驶距离S;
(2)检测该时间段的电流,并计算该时间段内的耗电量Q;
(3)将读取到的行驶距离S与检测计算的耗电量Q的比值作为每公里能耗值K;
(4)BMS系统获取当前SOC值,并根据每公里能耗K值计算剩余里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之后还包括下述步骤:
(2-1)BMS系统再次读取汽车里程表的数值,并获取一段时间内的行驶距离S1;
(2-2)检测该时间段的电流,并计算该时间段内的耗电量Q1;
(2-3)重复上述步骤(2-1)-(2-2),获取多个时间段内的耗电量Q2…Qn,其中n为自然数;
(2-4)取Q1…Qn的平均值,作为平均耗电量Q平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还包括对采用加权平均的方式对K值进行修正,修正的具体方法为:
K=A*(S1/Q1)+B*(S2/Q2)+C*(S3/Q3),其中S1、S2、S3分别表示三个时间段内行驶的距离,Q1、Q2、Q3分别对应的是三个时间段内所消耗的电量,A、B、C为修正加权系数,且A+B+C=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S2、S3分别表示1小时、30分钟、5分钟内行驶的距离,Q1、Q2、Q3分别对应的是1小时、30分钟、5分钟内所消耗的电量,A=0.5,B=0.3,C=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采用下述公式计算剩余里程H:
H=C*SOC/K*80%,其中C为电池满电时的容量,K为每公里能耗,80%是经验值。
6.一种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第一数据读取模块、第一检测模块、能耗值计算模块以及剩余里程计算模块,所述数据读取模块、检测模块、能耗值计算模块以及剩余里程计算模块顺序连接,
所述第一数据读取模块,用于BMS系统读取汽车里程表的数值,并获取一段时间内的行驶距离S;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该时间段的电流,并计算该时间段内的耗电量Q;
所述能耗值计算模块,用于将读取到的行驶距离S与检测计算的耗电量Q的比值作为每公里能耗值K;
所述剩余里程计算模块,用于BMS系统获取当前SOC值,并根据每公里能耗K值计算剩余里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第二数据读取模块、第二检测模块、重复计算模块以及平均耗电量计算模块,所述能耗值计算模块包括第二数据读取模块、第二检测模块、重复计算模块以及平均耗电量计算模块顺序连接,
所述第二数据读取模块,用于BMS系统再次读取汽车里程表的数值,并获取一段时间内的行驶距离S1;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该时间段的电流,并计算该时间段内的耗电量Q1;
所述重复计算模块,用于重复所述第二数据读取模块及第二检测模块的操作,获取多个时间段内的耗电量Q2…Qn,其中n为自然数;
所述耗电量计算模块,用于求取Q1…Qn的平均值,作为平均耗电量Q平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耗值计算模块包括K值修正模块,所述K值修正模块进行K值修正的具体方法为:
K=A*(S1/Q1)+B*(S2/Q2)+C*(S3/Q3),其中S1、S2、S3分别表示三个时间段内行驶的距离,Q1、Q2、Q3分别对应的是三个时间段内所消耗的电量,A、B、C为修正加权系数,且A+B+C=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1、S2、S3分别表示1小时、30分钟、5分钟内行驶的距离,Q1、Q2、Q3分别对应的是1小时、30分钟、5分钟内所消耗的电量,A=0.5,B=0.3,C=0.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余里程计算模块通过下述公式计算剩余里程H:
H=C*SOC/K*80%,其中C为电池满电时的容量,K为每公里能耗,80%是经验值。
CN201510970929.1A 2015-12-18 2015-12-18 一种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方法及计算系统 Active CN1056443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70929.1A CN105644380B (zh) 2015-12-18 2015-12-18 一种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方法及计算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70929.1A CN105644380B (zh) 2015-12-18 2015-12-18 一种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方法及计算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44380A true CN105644380A (zh) 2016-06-08
CN105644380B CN105644380B (zh) 2018-02-16

Family

ID=56477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70929.1A Active CN105644380B (zh) 2015-12-18 2015-12-18 一种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方法及计算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44380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0222A (zh) * 2017-01-11 2017-05-31 贵州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续驶里程预测方法
CN107458259A (zh) * 2017-08-24 2017-12-12 成都雅骏新能源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剩余里程估算方法
CN109130868A (zh) * 2018-10-17 2019-01-04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预估方法及系统
CN109606197A (zh) * 2018-10-19 2019-04-12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预测电动汽车剩余行驶里程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015152A (zh) * 2017-09-28 2019-07-16 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预测电动车续驶里程的方法和系统
CN110065452A (zh) * 2019-03-27 2019-07-30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的估算方法
CN110406427A (zh) * 2019-06-12 2019-11-05 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自学习方法
CN111439128A (zh) * 2020-03-12 2020-07-24 广汽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剩余里程估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1546941A (zh) * 2020-04-27 2020-08-1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剩余里程确定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1645566A (zh) * 2020-01-08 2020-09-11 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车的续航里程计算方法、装置、整车控制器及电动车
CN112092817A (zh) * 2020-09-23 2020-12-18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能耗分析方法、装置和车辆
CN112277651A (zh) * 2020-10-30 2021-01-29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辆里程验证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319307A (zh) * 2020-10-30 2021-02-05 东风襄阳旅行车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k值的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估算方法
CN114056187A (zh) * 2021-12-13 2022-02-18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续航里程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8190A (zh) * 2011-09-08 2012-02-2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公里电耗的纯电动汽车剩余里程估算方法
CN102735303A (zh) * 2012-07-16 2012-10-1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实验计算方法
CN103419787A (zh) * 2012-05-21 2013-12-0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电动车的剩余燃料可行驶距离计算方法
US20140005855A1 (en) * 2012-06-29 2014-01-02 O2Micro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a remaining mileage of an electric vehicle
CN104477108A (zh) * 2014-11-14 2015-04-01 清华大学 基于信息融合的电动汽车续驶里程计算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8190A (zh) * 2011-09-08 2012-02-2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公里电耗的纯电动汽车剩余里程估算方法
CN103419787A (zh) * 2012-05-21 2013-12-0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电动车的剩余燃料可行驶距离计算方法
US20140005855A1 (en) * 2012-06-29 2014-01-02 O2Micro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a remaining mileage of an electric vehicle
CN102735303A (zh) * 2012-07-16 2012-10-1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实验计算方法
CN104477108A (zh) * 2014-11-14 2015-04-01 清华大学 基于信息融合的电动汽车续驶里程计算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0222A (zh) * 2017-01-11 2017-05-31 贵州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续驶里程预测方法
CN107458259A (zh) * 2017-08-24 2017-12-12 成都雅骏新能源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剩余里程估算方法
CN107458259B (zh) * 2017-08-24 2020-01-07 成都雅骏新能源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剩余里程估算方法
CN110015152A (zh) * 2017-09-28 2019-07-16 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预测电动车续驶里程的方法和系统
CN109130868B (zh) * 2018-10-17 2022-02-08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预估方法及系统
CN109130868A (zh) * 2018-10-17 2019-01-04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预估方法及系统
CN109606197A (zh) * 2018-10-19 2019-04-12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预测电动汽车剩余行驶里程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065452A (zh) * 2019-03-27 2019-07-30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的估算方法
CN110406427A (zh) * 2019-06-12 2019-11-05 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自学习方法
CN111645566B (zh) * 2020-01-08 2022-05-17 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车的续航里程计算方法、装置、整车控制器及电动车
CN111645566A (zh) * 2020-01-08 2020-09-11 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车的续航里程计算方法、装置、整车控制器及电动车
CN111439128A (zh) * 2020-03-12 2020-07-24 广汽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剩余里程估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1439128B (zh) * 2020-03-12 2021-10-22 合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剩余里程估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1546941A (zh) * 2020-04-27 2020-08-1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剩余里程确定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2092817A (zh) * 2020-09-23 2020-12-18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能耗分析方法、装置和车辆
CN112277651A (zh) * 2020-10-30 2021-01-29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辆里程验证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319307A (zh) * 2020-10-30 2021-02-05 东风襄阳旅行车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k值的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估算方法
CN114056187A (zh) * 2021-12-13 2022-02-18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续航里程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56187B (zh) * 2021-12-13 2024-04-05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续航里程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44380B (zh) 2018-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44380A (zh) 一种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计算方法及计算系统
CN111670340B (zh) 一种车辆剩余行驶里程的获取方法、电子设备及车辆
KR101394867B1 (ko) 친환경 차량의 주행가능거리 산출 방법
CN105235543A (zh) 用于电动汽车剩余行驶里程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JP6168301B2 (ja) 劣化状態推定方法
CN103364735B (zh) 移动电源电池电量精确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4459551A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能量状态估算方法
CN10644348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系统soc估算方法
CN104142477A (zh) 固态浓度模型结合经验等效电路模型的蓄电池状态估计器
CN105501067A (zh) 一种电动汽车剩余里程的测算方法及测算系统
CN105137358A (zh) 基于大数据自学习机制的动力电池的soc/soh预测方法
TW201400336A (zh) 哩程計算裝置、哩程計算方法及電動車控制器
CN105021994A (zh) 一种检测电池组内单体电池一致性的方法和装置
JPWO2014103705A1 (ja) 蓄電デバイスの寿命予測装置及び蓄電デバイスの寿命予測方法
CN104242393A (zh) 基于动态soc估算系统的电池管理系统
Veerendra et al. Hybrid power management for fuel cell/supercapacitor serie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N107831442A (zh) 远程估算soc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3902004A (zh) 一种充电剩余时间计算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CN105128853A (zh) 一种用于计算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续驶里程的系统
CN106156871A (zh) 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拥有成本的电动汽车车型选择方法
JP2015520374A (ja) 処理方法に由来するデータに基づいてエネルギ状態を判定する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CN103869253A (zh) 用于确定电压测量是否可用于充电状态估计的方法和系统
KR20160119556A (ko) 배터리 soh 추정 장치 및 방법
CN115808922B (zh) 商用电动车辆能耗预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5674996A (zh) 一种基于bms的电动汽车行驶预判方法及预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