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7966A - 无执照频带中的长期演进干扰管理以供Wi-Fi操作 - Google Patents

无执照频带中的长期演进干扰管理以供Wi-Fi操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7966A
CN105637966A CN201480056682.6A CN201480056682A CN105637966A CN 105637966 A CN105637966 A CN 105637966A CN 201480056682 A CN201480056682 A CN 201480056682A CN 105637966 A CN105637966 A CN 105637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te
interference
equipment
monitored
exist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66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37966B (zh
Inventor
N·瓦列潘
A·K·萨德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637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7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37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79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6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the serving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2211/00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2211/003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within particular systems or standards
    • H04J2211/005Long term evolution [L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由Wi-Fi设备进行改善的干扰管理的系统和方法。干扰管理可通过以下操作来达成:由Wi-Fi设备监视与该Wi-Fi设备相关联的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信令能量,将监视到的信号能量与对应于长期演进(LTE)操作的已知波形签名作比较,以及基于该比较来标识与该Wi-Fi设备相关联的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LTE干扰源的存在。

Description

无执照频带中的长期演进干扰管理以供Wi-Fi操作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3年10月15日提交的题为“METHODSTODETECTLTE-UINTERFERENCEINUNLICENSEDBANDSFOREFFICIENT802.11WLANOPERATION(用于检测无执照频带中的LTE-U干扰以供高效802.11WLAN操作的方法)”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891,227的权益,该临时申请已被转让给本申请受让人并通过援引明确地整体纳入于此。
引言
本公开的各方面一般涉及电信,尤其涉及混合无线电接入技术环境等中的干扰管理。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语音、数据等等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等)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此类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以及其他系统。这些系统经常遵照诸如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3GPP长期演进(LTE)、超移动宽带(UMB)、演进数据优化(EV-DO)、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等规范来部署。
在蜂窝网络中,宏规模基站(或宏B节点)在特定地理区域上向大量用户提供连通性和覆盖。宏网络部署被仔细地规划、设计并实现成在该地理区域上提供良好的覆盖。然而,即使这样的仔细规划也不能完全适应诸如衰落、多径、遮蔽等信道特性,尤其是在室内环境中。因此,室内用户通常面对造成不良用户体验的覆盖问题(例如,呼叫中断和质量降级)。
为了扩展室内(诸如用于住宅和办公楼)的蜂窝覆盖,附加的小覆盖(通常为低功率的)基站最近已开始被部署以补充常规宏网络,从而为移动设备提供更稳健的无线覆盖。这些小型蜂窝小区基站通常被称为毫微微基站、毫微微节点、毫微微蜂窝小区基站、微微节点、微节点、归属B节点或归属eNB(统称为H(eNB))等,其被部署用于增量式容量增长、更丰富的用户体验、建筑内或其他特定地理覆盖等等。
近期,例如小型蜂窝小区LTE操作已被扩展到无执照频带中,诸如由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所使用的无执照国家信息(UNII)频带。这种对小型蜂窝小区LTE操作的扩展被设计成提高频谱效率并由此提高LTE系统的容量。然而,它也可能侵害通常利用相同的无执照频带的其他RAT的操作,最值得注意的就是一般称为“Wi-Fi”的IEEE802.11xWLAN技术。
因此,存在对由在越来越拥挤的无执照频带中操作的Wi-Fi设备进行改善的干扰管理而不要求每一设备置备有附加且昂贵的LTE硬件的需要。
概述
公开了用于提供由Wi-Fi设备进行改善的干扰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公开了一种用于由Wi-Fi设备进行干扰管理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例如由Wi-Fi设备监视与该Wi-Fi设备相关联的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信令能量,将监视到的信号能量与对应于长期演进(LTE)操作的已知波形签名作比较,以及基于该比较来标识与该Wi-Fi设备相关联的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LTE干扰源的存在。
还公开了一种用于由Wi-Fi设备进行干扰管理的装置。该装置可包括例如信号能量监视器、波形比较器、以及干扰标识器。信号能量监视器可被配置成控制由Wi-Fi设备监视与该Wi-Fi设备相关联的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信令能量。波形比较器可被配置成将监视到的信号能量与对应于LTE操作的已知波形签名作比较。干扰标识器可被配置成基于该比较来标识与该Wi-Fi设备相关联的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LTE干扰源的存在。
还公开了一种用于由Wi-Fi设备进行干扰管理的装置。该装置可包括例如处理器和耦合至该处理器的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处理器可被配置成:由Wi-Fi设备监视与该Wi-Fi设备相关联的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信令能量,将监视到的信号能量与对应于LTE操作的已知波形签名作比较,以及基于该比较来标识与该Wi-Fi设备相关联的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LTE干扰源的存在。
还公开了一种用于由Wi-Fi设备进行干扰管理的另一设备。该设备可包括例如:用于由Wi-Fi设备监视与该Wi-Fi设备相关联的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信令能量的装置,用于将监视到的信号能量与对应于LTE操作的已知波形签名作比较的装置,以及用于基于该比较来标识与该Wi-Fi设备相关联的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LTE干扰源的存在的装置。
还公开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处理器执行用于由Wi-Fi设备进行干扰管理的操作。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例如:用于由Wi-Fi设备监视与该Wi-Fi设备相关联的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信令能量的代码,用于将监视到的信号能量与对应于LTE操作的已知波形签名作比较的代码,以及用于基于该比较来标识与该Wi-Fi设备相关联的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LTE干扰源的存在的代码。
附图简述
给出附图以帮助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描述,且提供附图仅用于解说实施例而非对其进行限定。
图1解说了演示多址通信原理的示例无线通信网络。
图2是概念性地解说下行链路LTE通信中的示例帧结构的框图。
图3是概念性地解说上行链路LTE通信中的示例帧结构的框图。
图4解说了示例混合LTE通信网络环境,其中与宏蜂窝小区eNB联合地部署了小型蜂窝小区基站。
图5解说示例混合通信网络环境,其中在Wi-Fi接入点(Wi-FiAP)附近部署了LTE小型蜂窝小区(LTESC)。
图6是解说无线通信网络中由Wi-FiAP管理共信道LTE干扰的示例方法的信令流图。
图7解说了不同的LTE无线电帧UL/DL配置。
图8是解说无线通信网络中由Wi-FiAP管理共信道LTE干扰的STA辅助方法的信令流图。
图9解说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管理共信道LTE干扰的示例Wi-FiAP的配置。
图10解说了用于辅助示例Wi-FiAP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管理共信道LTE干扰的示例Wi-FiSTA的配置。
图11是解说用于由Wi-Fi设备进行干扰管理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更详细地解说了可如本文中所描述地适配的范例通信系统的无线设备(例如,基站)与无线设备(例如,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原理。
图13解说了被表示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功能模块的示例Wi-Fi装置。
详细描述
关于以上的背景技术,本文描述了用于为在无执照频带以及其它无线电接入技术(包括长期演进(LTE))中操作的Wi-Fi设备提供改善的干扰管理而不需要附加且昂贵的LTE硬件的技术。如下文更详细地说明的,使用其现有Wi-Fi硬件的此类设备可被配置成标识在无执照频谱中操作的LTE干扰源,对观察到的干扰类型进行分类,采取恰适的避免或缓解动作以解决该干扰等。
本发明的各方面在以下针对所公开的具体方面的描述和相关附图中公开。可构想出替换性方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另外,本发明中众所周知的元素将不被详细描述或将被省去以免湮没本发明的相关细节。
措辞“示例性”在本文中用于表示“用作示例、实例或解说”。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被解释为优于或胜过其他实施例。同样,术语“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并不要求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都包括所讨论的特征、优点、或工作模式。因此将领会,本文所用的术语是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并非如此。还将理解,术语“包括”、“具有”、“包含”和/或“含有”在本文中使用时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要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要素、组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或添加。
图1解说了演示多址通信原理的示例无线通信网络。所解说的无线通信网络100被配置成支持数个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图所示,无线通信网络100可被划分成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102,诸如所解说的蜂窝小区102A-102G。蜂窝小区102A-102G中的通信覆盖可由一个或多个基站104(诸如所解说的基站104A-104G)提供。以此方式,每个基站104可为相应的蜂窝小区102提供通信覆盖。基站104可与多个用户设备106交互,诸如所解说的用户设备106A-106L。
每个用户设备106可在下行链路(DL)和/或上行链路(UL)上与一个或多个基站104通信。一般而言,DL是从基站到用户设备的通信链路,而UL是从用户设备到基站的通信链路。基站104可由允许它们彼此和/或与其他网络装备通信的合适的有线或无线接口来互连。相应地,每个用户设备106也可通过一个或多个基站104与另一用户设备106通信。例如,用户设备106J可按以下方式与用户设备106H通信:用户设备106J可与基站104D通信,基站104D可随后与基站104B通信,并且基站104B可接着与用户设备106H通信,从而允许在用户设备106J与用户设备106H之间建立通信。
无线通信网络100可在较大的地理区域上提供服务。例如,蜂窝小区102A-102G可覆盖邻域内的几个街区或者在乡村环境中覆盖几平方英里。在一些系统中,每个蜂窝小区可进一步划分成一个或多个扇区(未示出)。另外,基站104可为用户设备106提供在其各自的覆盖区域内到其他通信网络(诸如因特网或另一蜂窝网络)的接入。每个用户设备106可以是被用户用来在通信网络上发送和接收语音或数据的无线通信设备(例如,移动电话、路由器、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等),并且可替换地被称为接入终端(AT)、移动站(MS)、用户装备(UE)等。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用户设备106A、106H和106J包括路由器,而用户设备106B-106G、106I、106K和106L包括移动电话。然而,再次,每个用户设备106A-106L可包括任何合适的通信设备。
对于它们的无线空中接口,每一基站104可取决于它被部署在其中的网络若干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之一来操作,并且可替换地被称为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等。这些网络可包括例如,码分多址(CDMA)网络、时分多址(TDMA)网络、频分多址(FDMA)网络、正交FDAM(OFDMA)网络、单载波FDAM(SC-FDMA)网络等。术语“网络”和“系统”常常可互换地使用。CDMA网络可实现诸如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cdma2000等RAT。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低码片率(LCR)。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网络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RAT。OFDMA网络可实现诸如演进UTRA(E-UTRA)、IEEE802.11、IEEE802.16、IEEE802.20、等RAT。长期演进(LTE)是使用E-UTRA的UMTS版本。UTRA、E-UTRA、GSM、UMTS以及LTE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这些文献是公众可获取的。
图2是概念性地解说下行链路LTE通信中的示例帧结构的框图。在LTE中,图1的基站104一般被称为eNB,且用户设备106一般被称为UE。用于下行链路的传输时间线可以被划分成以无线电帧为单位。每个无线电帧可具有预定持续时间(例如10毫秒(ms)),并且可被划分成具有索引0至9的10个子帧。每个子帧可包括两个时隙。每个无线电帧可因此包括具有索引0至19的20个时隙。每个时隙可包括L个码元周期,例如,对于正常循环前缀为7个码元周期(如图2中所示),或者对于扩展循环前缀为6个码元周期。每个子帧中的2L个码元周期可被指派索引0至2L-1。可用时频资源可被划分成资源块。每个资源块可覆盖一个时隙中的N个副载波(例如,12个副载波)。
在LTE中,eNB可为该eNB中的每个蜂窝小区发送主同步信号(PSS)和副同步信号(SSS)。PSS和SSS可以在具有正常循环前缀的每个无线电帧的子帧0和5的每一者中分别在码元周期5和6中发送,如图2中所示。同步信号可被UE用于蜂窝小区检测和捕获。eNB可在子帧0的时隙1中的码元周期0到3中发送物理广播信道(PBCH)。PBCH可携带某些系统信息。
参考信号在使用正常循环前缀时在每个时隙的第一和第五码元周期期间传送,而在使用扩展循环前缀时在第一和第四码元周期期间传送。例如,eNB可以在所有分量载波上为该eNB中的每一个蜂窝小区发送因蜂窝小区而异的参考信号(CRS)。CRS在正常循环前缀的情形中可以在每个时隙的码元0和4中发送,并且在扩展循环前缀的情形中可以在每个时隙的码元0和3中发送。CRS可被UE用于物理信道的相干解调、定时和频率跟踪、无线电链路监视(RLM)、参考信号收到功率(RSRP)、以及参考信号收到质量(RSRQ)测量等。
eNB可在每个子帧的第一码元周期中发送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如图2中所见。PCFICH可传达用于控制信道的码元周期的数目(M),其中M可以等于1、2或3并且可以逐子帧改变。对于小系统带宽(例如,具有少于10个资源块),M还可等于4。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M=3。eNB可在每个子帧的头M个码元周期中发送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PHICH)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DCCH和PHICH也被包括在图2中示出的示例中的头三个码元周期中。PHICH可携带用于支持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的信息。PDCCH可携带关于对UE的资源分配的信息以及用于下行链路信道的控制信息。eNB可在每个子帧的其余码元周期中发送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DSCH可携带给予为下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所调度的UE的数据。LTE中的各种信号和信道在公众可获取的题为“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E-UTRA);PhysicalChannelsandModulation(演进型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E-UTRA);物理信道和调制)”的3GPPTS36.211中作了描述。
eNB可在由该eNB使用的系统带宽的中心1.08MHz中发送PSS、SSS和PBCH。eNB可在每个发送PCFICH和PHICH的码元周期中跨整个系统带宽来发送这些信道。eNB可在系统带宽的某些部分中向UE群发送PDCCH。eNB可在系统带宽的特定部分中向特定UE发送PDSCH。eNB可按广播方式向所有UE发送PSS、SSS、PBCH、PCFICH和PHICH,可按单播方式向特定UE发送PDCCH,并且还可按单播方式向特定UE发送PDSCH。
在每个码元周期中有数个资源元素可用。每个资源元素可覆盖一个码元周期中的一个副载波,并且可被用于发送一个调制码元,该调制码元可以是实数值或复数值。每个码元周期中未用于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素可被安排成资源元素群(REG)。每个REG可包括一个码元周期中的四个资源元素。PCFICH可占用码元周期0中的四个REG,这四个REG可跨频率近似均等地间隔开。PHICH可占用一个或多个可配置码元周期中的三个REG,这三个REG可跨频率展布。例如,用于PHICH的这三个REG可都属于码元周期0,或者可展布在码元周期0、1和2中。PDCCH可占用头M个码元周期中的9、18、32或64个REG,这些REG可从可用REG中选择。仅仅某些REG组合可被允许用于PDCCH。
UE可获知用于PHICH和PCFICH的具体REG。UE可搜索不同REG组合以寻找PDCCH。要搜索的组合的数目通常少于允许用于PDCCH的组合的数目。eNB可在UE将搜索的任何组合中向该UE发送PDCCH。
图3是概念性地解说上行链路LTE通信中的示例帧结构的框图。用于上行链路的可用资源块(其可被称为RB)可被划分成数据区段和控制区段。控制区段可形成在系统带宽的两个边缘处并且可具有可配置的大小。控制区段中的资源块可被指派给UE以用于传输控制信息。数据区段可包括所有未被包括在控制区段中的资源块。图3中的设计导致数据区段包括毗连副载波,这可允许为单个UE指派数据区段中的所有毗连副载波。
UE可被指派控制区段中的资源块以向eNB传送控制信息。UE还可被指派数据区段中的资源块以向eNodeB(演进型B节点)传送数据。UE可在控制区段中的所指派资源块上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中传送控制信息。UE可在数据区段中的所指派资源块上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中仅传送数据、或传送数据和控制信息两者。上行链路传输可跨越子帧的两个时隙并且可跨频率跳跃,如图3中所示。
无执照频带上的LTE中的PSS、SSS、CRS、PBCH、PUCCH和PUSCH与在公众可获取的题为“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E-UTRA);PhysicalChannelsandModulation(演进型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E-UTRA);物理信道和调制)”的3GPPTS36.211中描述的LTE中的原本相同或实质相同。
如以上背景技术中简要讨论的,被称为“小型蜂窝小区”的较小规模覆盖的基站最近开始结合常规较大规模覆盖的基站(诸如图1中所解说的,它们因此可被称为“宏蜂窝小区”基站)来部署。随着用户设备在提供宏蜂窝小区和小型蜂窝小区覆盖两者的混合通信网络环境中四处移动,用户设备在某些位置可由宏蜂窝小区基站提供服务而在其它位置由小型蜂窝小区基站提供服务。小型蜂窝小区基站可被用于提供显著的容量增长、建筑内覆盖、以及在某些情形中提供不同服务以供更稳健的用户体验。
图4解说了示例混合LTE通信网络环境,其中与宏蜂窝小区eNB联合地部署了小型蜂窝小区基站。如图所示,eNB405可以向宏蜂窝小区覆盖区域430(如以上更详细地参考图1所讨论的)内的一个或多个UE提供通信覆盖(诸如所解说的UE420、421和422),而小型蜂窝小区基站410和412可以在各自的小型蜂窝小区覆盖区域415和417内提供它们自己的通信覆盖,在不同覆盖区域之间存在可变程度的交叠。注意到,可按某种方式来限制某些小型蜂窝小区(诸如针对关联和/或注册),并且这些小型蜂窝小区可因此被称为封闭订户群(“CSG”)蜂窝小区。在该示例中,至少一些UE(诸如所解说的UE422)可以能够在宏环境(例如宏区域)和较小规模网络环境(例如住宅、毫微微区域、微微区域等)两者中操作。
更详细地转向所解说的连接,UE420可生成消息并经由无线链路将该消息传送给eNB405,该消息包括与各种类型的通信(例如语音、数据、多媒体服务等)有关的信息。UE422可类似地经由无线链路与小型蜂窝小区基站410通信,并且UE421可类似地经由无线链路与小型蜂窝小区基站412通信。eNB405还可经由有线链路或经由无线链路与相应的广域网或外部网络440(例如,因特网)通信,而小型蜂窝小区基站410和412也可类似地经由它们自己的有线或无线链路与网络440通信。例如,小型蜂窝小区基站410和412可藉由网际协议(IP)连接与网络440通信,诸如经由数字订户线(DSL,例如包括非对称DSL(ADSL)、高数据率DSL(HDSL)、甚高速DSL(VDSL)等)、承载IP话务的TV电缆、电力线上宽带(BPL)连接、光纤(OF)电缆、或某种其他链路。
网络440可包括任何类型的电连接的计算机和/或设备群,包括例如以下网络:因特网、内联网、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另外,至网络的连通性可通过例如远程调制解调器、以太网(IEEE802.3)、令牌环(IEEE802.5)、光纤分布式数据链路接口(FDDI)异步传输模式(ATM)、无线以太网(IEEE802.11)、蓝牙(IEEE802.15.1)、或某种其他连接。如本文所使用的,网络440包括网络变型,诸如公共因特网、因特网内的专用网络、因特网内的安全网络、专用网络、公共网络、增值网络、内联网等。在某些系统中,网络440还可包括虚拟专用网(VPN)。
相应地,将领会,eNB405和/或小型蜂窝小区基站410和412中的任一者或两者可使用众多设备或方法中的任一种连接到网络440。这些连接可被称为网络的“主干”或“回程”,并且在一些实现中可被用于管理和协调eNB405、小型蜂窝小区基站410、和小型蜂窝小区基站412之间的通信。以此方式,取决于UE422的当前位置,例如,UE422可通过eNB405或通过小型蜂窝小区基站410来接入通信网络440。
在这一示例中,eNB405和小型蜂窝小区基站410和412各自根据LTE实现来操作。通常,此类LTE操作被限于已经被(例如,由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保留用于此类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有执照频带。然而,某些通信系统(尤其是如图4的设计中采用小型蜂窝小区基站的那些通信系统)已将LTE操作扩展到无执照频带中,诸如由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所使用的无执照国家信息基础设施(UNII)频带。出于便利,无执照RF频带上的这一类型的LTE操作在本文可被称为无执照频谱中的LTE/高级LTE,或在周围上下文中简称为“LTE”。
在一些系统中,通过结合在无线频谱的有执照部分中操作的有执照锚载波来采用在无线频谱的无执照部分中操作的一个或多个无执照载波,LTE操作与有执照频带操作可以是互补的,或者LTE操作可以是在无线频谱的无执照部分中排他性操作的自立配置而不使用有执照锚载波(例如,LTE自立)。SDL一般指代载波聚集模式中的操作,其中主载波是FDD配对DL和UL,并且附加DL载波被用作SDL。在包括无执照频谱操作的LTE实现中,SDL载波可以是无执照载波,并且主FDDUL/DL载波可以是有执照载波。当载波被聚集时,每一载波可被称为分量载波。
小型蜂窝小区LTE操作到无执照频带(诸如UNII频带)中的延伸可以提高频谱效率并且因此增大LTE系统的容量。然而,如以上背景技术中简要地讨论的,它也可能侵害通常利用相同的无执照频带的其他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操作,最值得注意的就是一般称为“Wi-Fi”的IEEE802.11xWLAN技术。
图5解说示例混合通信网络环境,其中在Wi-Fi接入点(Wi-FiAP)附近部署了LTE小型蜂窝小区(LTESC)。出于解说目的,示例Wi-FiAP510被示为服务于各个订户站(STA)512和514,而有负载LTESC520被示为服务于Wi-FiAP510附近的UE522而无负载LTESC530也在附近操作。这一通信环境为Wi-FiAP510造成了若干潜在共信道干扰源。
如图所示,一个共信道干扰源是无负载LTESC530的DL信令。这一信令一般包括广播同步和发现信令,诸如上文参考图2描述的PSS信号、SSS信号、以及CRS信号。这一干扰可能影响范围内的任何Wi-Fi设备,包括Wi-FiAP510以及STA514。另一共信道干扰源是来自有负载LTESC520的DL信令。这一信令一般不仅包括同样的广播同步和发现信令,还包括去往UE522的数据传输。这一干扰可类似地影响范围内的任何Wi-Fi设备,包括STA512。另一共信道干扰源是来自UE522的DL信令。这一信令一般包括数据和控制信息,诸如以上参考图2描述的PUSCH信号和PUCCH信号。这一干扰可能类似地影响范围内的任何Wi-Fi设备,包括Wi-FiAP510以及STA512。
根据本文提供的各种设计,Wi-FiAP510因此可被专门编程或配置成标识LTE干扰的存在,并且采取恰适动作来解决该干扰,而无需附加且昂贵的LTE专用硬件(诸如专用LTE接收机)。Wi-FiAP510还可被专门编程或配置成对所标识的LTE干扰的类型进行分类,并且定制任何干扰避免或缓解动作以更好地解决所观察到的干扰类型。
图6是解说无线通信网络中由Wi-FiAP管理共信道LTE干扰的示例方法的信令流图。如下文更详细地讨论的,可以由包括Wi-FiAP和STA两者的任何Wi-Fi设备单独行动或者相组合地(例如,STA辅助)执行等效方法。然而,出于解说目的,图6在由图5的Wi-FiAP510执行的操作的上下文中示出。
在这一示例中,Wi-FiAP510监视与其典型操作相关联的频带(诸如UNII频带或某一其它无执照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信令能量(例如,快速傅立叶变换(FFT)能量输出)(框610)。由于LTESC530与Wi-FiAP510的邻近度,如图5所示,监视到的信号能量包括来自LTESC530的LTE信令602。尽管Wi-FiAP510并未置备有专用LTE接收机,但它还是能够使用其自己的WLAN接收机电路系统来监视其操作频带内的信令能量。
由于Wi-FiAP510不与LTE子帧边界同步,因此可基于LTE帧结构来选择和重复恰适的测量区间以更准确地捕捉有用的信号能量信息。例如,测量区间可以跨越至少一个LTE时隙历时(即,0.5ms)以及跨越最多一个LTE子帧历时(即,1ms)。接着可根据LTE子帧周期性(即,1ms)来重复测量达根据LTE帧历时(即,10ms)的一历时。在一些设计中,测量可以在多个LTE帧历时时段上被聚集,例如,伴随随机的时间偏移以获得更高置信度。
一旦测量被收集,Wi-FiAP510就可以将监视到的信号能量与对应于LTE的已知波形签名(也可被称为指纹)作比较(框620)并且从中标识任何LTE干扰源的存在(框630)。例如,以上参考图2描述的DLPSS信号、SSS信号、和CRS信号各自以特征周期性来广播,该特征周期性可用于定义此类波形签名模式。PSS/SSS信号由LTESC530在每一无线电帧中的第1个时隙和第11个时隙(即,每10ms两次)的最后一个OFDM码元中的所有分量载波的中央62个副载波上发送,而不管操作带宽如何。中央频率槽中的FFT能量输出的周期性可基于PSS/SSS签名模式相应地进行模式匹配以标识附近的无负载LTESC(诸如LTESC530)的存在。类似地,CRS信号由LTESC530在所有分量载波上的每一DL子帧中的第0、4、7和11个OFDM码元上发送,并且由于不同的载波间隔而对于Wi-FiAP510而言显得是宽带(WLAN副载波间隔=312.5kHz,而LTE副载波间隔=15kHz)。FFT能量输出的周期性可基于PSS/SSS、CRS签名模式相应地进行模式匹配以标识附近的无负载LTESC(诸如LTESC530)的存在。
返回图6,作为另一示例,由UE522传送的某些LTEUL信号604(诸如PUCCH信号)也可以以特征周期性来发送,该特征周期性可用于定义已知的波形签名模式。例如,对于Wi-Fi而言是带外的跳跃PUCCH传输可用于检测附近LTEUE(诸如UE522)的存在。然而,来自LTESC530的下行链路信令与UE522的上行链路信令相比可能更容易被可靠地检测到,因为LTE小型蜂窝小区传输功率通常显著高于UE传输功率,LTESC被保证在所有分量载波上的每一DL子帧中传送CRS码元,通常存在DL-UL话务非对称性等等。检测LTESC传输与检测UE传输相比也可能更关键,因为无负载蜂窝小区传输更频繁且功率更高。在大部分场景中,LTESC传输比附近UE传输对Wi-Fi设备造成更大伤害。
在任一情形中,干扰标识可以在一时间段上重复(如图6所示)以获得准确性,因为突发数据话务可能暂时遮挡任何模式匹配。例如,在下行链路上,PDSCH数据传输可能存在于一些子帧期间,并且可能洗掉那些子帧中的PSS、SSS和CRS信号能量的周期性。类似地,在上行链路上,PUSCH数据传输可能存在于一些子帧期间,并且可能洗掉那些子帧中的PUCCH信号能量的周期性。然而,数据传输一般是间歇性的,而控制信令并且尤其是导频/发现信令相对来说是恒定的。相应地,重复达足够数目的迭代的测量往往会产生可靠的模式匹配结果。
在一些设计中,一旦LTE干扰源已经被标识,Wi-FiAP510就可以对结果得到的信号能量模式执行进一步的匹配处理以将正被观察的干扰类型分类成若干可能的LTE配置之一(框640)。不同的LTE配置对应于构成每一无线电帧的不同子帧的不同UL/DL共享模式。如下文更详细地讨论的,每一不同的LTE配置呈现了不同的干扰模式,这些干扰模式一旦被标识就可以由Wi-FiAP510不同地管理。
图7解说了不同的LTE无线电帧UL/DL配置及其对应的干扰模式。此处,“D”指示分配用于DL传输(即,eNB到UE的通信)的DL子帧,“U”指示分配用于UL传输(即,UE到eNB的通信)的UL子帧,而“S”指示特殊子帧。特殊子帧可包括DLOFDM码元、保护周期、以及ULOFDM码元。
如上更详细地讨论的,当LTESC530在SDL模式中操作时,无执照频谱可仅用于DL传输。相应地,SDL配置中的给定无线电帧的子帧0-9中的每一者是分配用于DL传输的“D”。作为对比,当LTESC530在自立模式中操作时,无执照频谱可根据所解说的时分双工(TDD)UL/DL配置被用于DL和UL传输两者。存在被定义用于LTE-TDD频谱共享的总共7个此类配置,其被索引为UL/DL配置0-6。如图所示,UL/DL配置0-2和6在给定子帧内重复它们的特征模式两次,并且因此具有5ms的有效周期性。同时,UL/DL配置3-5具有跨越整个子帧的各自的特征模式,并且因此具有10ms的有效周期性。
返回图6,Wi-FiAP510可以通过将监视到的信号能量模式与图7中的不同UL/DL配置作比较来对正被观察的干扰类型进行分类(框640)。与可以以与LTE信号本身的周期性相当的粒度(即,在各个子帧的量级上)来操作的初始干扰标识形成对比,干扰分类可以在与不同UL/EL配置的周期性相当的更大粒度(即,在整个帧的量级上)上操作。例如,通过确定被标识为匹配的DL子帧干扰模式的时间段之间的历时,Wi-FiAP510可以对DL子帧(其中预期此类干扰)和UL子帧(其中未预期此类干扰)进行区分,并且将观察到的UL/DL模式与图7中的不同UL/DL配置之一进行相关。相反,通过确定被标识为匹配的UL子帧干扰模式的时间段之间的历时,Wi-FiAP510也可以对UL子帧(其中预期此类干扰)和DL子帧(其中未预期此类干扰)进行区分,并且将观察到的UL/DL模式与图7中的不同UL/DL配置之一进行相关。
基于该标识并且在一些情形中对LTE干扰源的分类,Wi-FiAP510可以适当地执行干扰避免和/或缓解(框650)。例如,为了避免在通信信道上标识的LTE干扰,Wi-FiAP510可以执行智能信道选择并且在存在此类干扰的情况下切换工作信道。切换可基于与LTE干扰源的存在相关联的切换阈值(例如,干扰功率阈值、PER阈值等)。Wi-FiAP510还可在高干扰时段期间阻塞或阻止去往或来自其相关联的STA512、514的传输。这可以通过例如发送清除发送至自身(CTS2S)消息来保留通信介质并且在此时段期间防止Wi-Fi网络中的话务来达成。
Wi-FiAP510还可基于LTE干扰的分类以及对正被采用的UL/DL配置的知识来执行其它更高级的干扰缓解技术。例如,Wi-FiAP510可基于UL/DL配置来执行双速率控制,由此为(1)LTEDL子帧期间的分组传输以及(2)LTEUL子帧期间的分组传输维护单独的功率跟踪环路。如上所讨论的,观察到的干扰在LTESC自身传送的DL子帧与UE可能传送或可能不传送的UL子帧之间一般将是不同的。代替要求这些不同的时间段无区别地在一起求平均,单独的功率跟踪环路能够实现对于这些不同时间段而言的更个体化的跟踪。
作为另一示例,Wi-FiAP510可以取决于干扰模式在不同时间调度不同的STA512、514。例如,如果STA514比STA512遭受更大的DL干扰,则STA514可以在所确定的UL/DL配置的已知UL时段期间被调度,而具有较少干扰的STA512可以更灵活并且在任何时间被调度。Wi-FiAP510还可将重要传输(诸如信标)与UL定时对齐以减少来自DL干扰的影响(例如,如果STA反馈标识DL上的更多干扰)。
作为另一示例,Wi-FiAP510可以执行智能传输机会(TXOP)调度以将其通信与所标识的UL/DL配置的已知或至少近似已知的UL/DL子帧边界对齐(和/或缩短其通信)。这有助于避免或至少减少跨UL/DL子帧边界的TXOP漏泄,并且再次提供跨传输的更一致的干扰水平,这可以经由常规技术(诸如降低数据率以获得增加的完整性等)来解决。
作为另一示例,如果Wi-FiAP510装备有多个天线,则它可以执行干扰调零(例如,使用定向传输/接收)。以此方式,它可以估计强LTESC的方向并且使其为零。给定LTESC和Wi-FiAP的相对静止性,调零可以提供相对一致的干扰减少。该估计可基于CRS传输来执行,例如,其中CRS被重复并且收到信号可被抵消。
如上所讨论的,将领会,本文的技术允许Wi-Fi设备通过监视和处理(要么直接地要么辅助地)信令能量来标识LTE干扰源,而无需附加且昂贵的LTE专用硬件(诸如专用LTE接收机)。这与用于能够访问LTE接收机电路系统的Wi-FiAP(诸如在物理上或逻辑上与LTESC“共处一处”的那些Wi-FiAP)的常规技术形成对比,在这些常规技术中,代替监视和处理信令能量,Wi-FiAP可以简单地使用LTESC电路系统(例如,使用LTESC或其相关联的UE之一的网络监听模块(NLM))来标识其工作信道上的LTE传输并且查询LTESC以获得其UL/DL配置。
图8是解说无线通信网络中由Wi-FiAP管理共信道LTE干扰的STA辅助方法的信令流图。这一示例类似于以上参考图6描述的示例,除了Wi-FiAP510由STA512来辅助,STA512可执行一些操作。在这一示例中,STA512监视无执照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信令能量(框810)。由于LTESC520与STA512的邻近度,如图5所示,监视到的信号能量包括来自LTESC520的LTE信令802。同样,STA512不必置备有专用LTE接收机,因为它能够使用其自己的WLAN接收机电路系统来监视其操作频带内的信令能量。
基于监视到的信号能量,STA512可以生成干扰报告804并且将其发送到Wi-FiAP510以供进一步处理。干扰报告804可以采用由STA512简单收集和转发的原始测量数据的形式,或者可以按需被进一步处理。例如,干扰报告804可包括具有随机化的测量开始时间的相继(例如,10ms)时间段上的噪声直方图,该直方图使得Wi-FiAP510能够确定该直方图是否具有周期性模式,或者干扰报告804可以是如在IEEE802.11k中定义的无线电资源测量(RRM)报告。
Wi-FiAP510接着可以执行进一步处理,包括将来自干扰报告的监视到的信号能量与对应于LTE的已知波形签名模式作比较(框820),从中标识任何LTE干扰源的存在(框830),对正被观察的干扰类型进行分类(框840),并且适当地执行干扰避免和/或缓解(框850)。替换地,这些处理操作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由STA512本身来执行(框860-890),最终(或其它中间)干扰报告806可以被生成并且被发送到Wi-FiAP510,如图所示。
图9解说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管理共信道LTE干扰的示例Wi-FiAP的配置。在这一示例中,Wi-FiAP910被部署在LTESC930和LTEUE940附近。Wi-FiAP910可服务一个或多个STA950,出于解说目的仅示出单个STA。
一般来说,Wi-FiAP910包括用于提供和处理与空中和回程连通性有关的服务的各个组件。例如,Wi-FiAP910可包括用于与STA950的空中WLAN通信的收发机912以及用于与其它网络设备的回程通信的回程控制器914。这些组件可以结合存储器918在处理器916的指导之下操作,例如,它们中的全部可以经由总线920等互连。
除了以上的讨论并且根据以上讨论,Wi-FiAP910还可进一步包括用于监视无执照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信令能量的信号能量监视器922,用于将监视到的信号能量与对应于LTE的已知波形签名(例如,来自存储在存储器918中的LTE波形签名数据库919)作比较的波形比较器924,以及用于从波形比较中标识任何LTE干扰源的存在的干扰标识器926。Wi-FiAP910还可包括用于对正被观察的干扰类型进行分类的干扰分类器928以及用于适当地执行干扰避免和/或缓解的干扰调节器929。将领会,在一些设计中,这些操作中的一者或多者或全部可以由处理器916和存储器918执行或者结合处理器916和存储器918来执行。
图10解说了用于辅助Wi-FiAP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管理共信道LTE干扰的示例Wi-FiSTA的配置。在这一示例中,辅助Wi-FiAP1010的STA1050被部署在LTESC1030和LTEUE1040附近,它们对于Wi-FiAP1010而言可能直接可见或者可能不是直接可见。Wi-FiAP1010可服务STA1050以及一个或多个其它STA(未示出)。
一般来说,STA1050包括用于提供和处理与空中连通性有关的服务的各个组件。例如,STA1050可包括用于与Wi-FiAP1010的空中WLAN通信的收发机1012,该收发机1012可结合存储器1018在处理器1016的指导之下操作,例如,它们中的全部可经由总线1020等互连。
除了以上讨论并且根据以上讨论,STA1050还可进一步包括用于监视无执照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信令能量的信号能量监视器1022以及用于向Wi-FiAP1010报告信号能量测量或其它信息(例如,802.11kRRM报告)的干扰报告器1014。取决于直接执行的处理量,STA1050还可包括用于将监视到的信号能量与对应于LTE的已知波形签名(例如,来自存储在存储器1018中的LTE波形签名数据库1019)作比较的波形比较器1024,用于根据波形比较来标识任何LTE干扰源的存在的干扰标识器1026,用于对正被观察的干扰类型进行分类的干扰分类器1028,以及用于适当地执行干扰避免和/或缓解的干扰调节器1029。将领会,在一些设计中,这些操作中的一者或多者或全部可以由处理器1016和存储器1018执行或者结合处理器1016和存储器1018来执行。
图11是解说用于由Wi-Fi设备进行干扰管理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可包括由Wi-Fi设备监视与该Wi-Fi设备相关联的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信令能量(框1110),将监视到的信号能量与对应于LTE操作的已知波形签名作比较(框1120),以及基于该比较来标识与该Wi-Fi设备相关联的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LTE干扰源的存在(框1130)。该方法还可包括将LTE干扰源分类为根据UL/DL配置之一操作(框1140),以及响应于标识LTE干扰源的存在来执行干扰避免或缓解(框1150)。分类过程可基于监视到的信令能量的周期性与关联于LTEUL/DL配置的多个预定义模式的相关,如上参考图7所讨论的。
如上文更详细地讨论的,干扰避免可包括例如(a)切换工作信道(例如,基于与LTE干扰源的存在相关联的切换阈值)和/或(b)基于UL/DL配置的对Wi-FiSTA的干扰知悉式多用户调度。干扰缓解可包括例如(a)基于UL/DL配置的双速率控制,(b)TXOP调度以与UL/DL子帧边界对齐,(c)在高干扰时段期间防止传输(例如,CTS2S),和/或(d)使用Wi-Fi设备处的多个天线进行干扰调零。
图11的方法体系可以由包括Wi-FiAP和STA两者的任何Wi-Fi设备单独行动或者相组合地(例如,STA辅助)执行。例如,监视可以由Wi-FiSTA执行,并且比较和标识可以由Wi-FiAP执行。在这一示例中,Wi-FiSTA可以向Wi-FiAP报告监视到的信号能量(例如,使用IEEE802.11k框架)。替换地,监视可以直接由Wi-FiAP使用其Wi-Fi接收机电路系统来执行。
图12更详细地解说了可如本文中所描述地适配的范例通信系统1200的无线设备1210(例如,基站)与无线设备1250(例如,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原理。在设备1210处,数个数据流的话务数据从数据源1212被提供给发射(TX)数据处理器1214。每个数据流可随后在相应发射天线上发射。
TX数据处理器1214基于为每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来对该数据流的话务数据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提供经编码数据。每个数据流的经编码数据可使用OFDM技术来与导频数据复用。导频数据通常是以已知方式处理的已知数据码型,并且可在接收机系统处用于估计信道响应。随后基于为每个数据流选定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BPSK、QPSK、M-PSK或M-QAM)来调制(即,码元映射)该数据流的经复用的导频和经编码数据以提供调制码元。每个数据流的数据率、编码、和调制可由处理器1230执行的指令来决定。数据存储器1232可存储由处理器1230或设备1210的其他组件使用的程序代码、数据和其他信息。
所有数据流的调制码元随后被提供给TXMIMO处理器1220,其可进一步处理这些调制码元(例如,针对OFDM)。TXMIMO处理器1220随后将NT个调制码元流提供给NT个收发机(XCVR)1222A到1222T。在一些方面,TXMIMO处理器1220将波束成形权重应用于这些数据流的码元并应用于正藉以发射该码元的天线。
每个收发机1222接收并处理相应的码元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进一步调理(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这些模拟信号以提供适于在MIMO信道上传输的经调制信号。来自收发机1222A到1222T的NT个经调制信号随后分别从NT个天线1224A到1224T被发射。
在设备1250处,所发射的经调制信号被NR个天线1252A到1252R接收,并且从每个天线1252接收到的信号被提供给各自的收发机(XCVR)1254a到1254R。每个收发机1254调理(例如,滤波、放大、以及下变频)相应的收到信号,数字化该经调理信号以提供采样,并且进一步处理这些采样以提供相应的“收到”码元流。
接收(RX)数据处理器1260随后从NR个收发机1254接收这NR个收到码元流并基于特定接收机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以提供NT个“检出”码元流。RX数据处理器1260随后解调、解交织、和解码每个检出码元流以恢复该数据流的话务数据。由RX数据处理器1260所作的处理与由设备1214处的TXMIMO处理器1220和TX数据处理器1210所执行的处理互补。
处理器1270周期性地确定要使用哪一预编码矩阵(以下讨论)。处理器1270编制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的反向链路消息。数据存储器1272可存储由处理器1270或设备1250的其他组件使用的程序代码、数据和其他信息。
该反向链路消息可包括关于通信链路和/或收到数据流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反向链路消息随后由TX数据处理器1238——其还从数据源1236接收数个数据流的话务数据——处理,由调制器1280调制,由收发机1254A到1254R调理,并被传回设备1210。
在设备1210处,来自设备1250的经调制信号由天线1224接收,由收发机1222调理,由解调器(DEMOD)1240解调,并由RX数据处理器1242处理以提取由设备1250传送的反向链路消息。处理器1230随后确定要将哪个预编码矩阵用于确定波束成形权重并且随后处理提取出的消息。
图12还解说了通信组件可包括执行如本文教导的执行用于Wi-Fi设备的LTE干扰管理操作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例如,通信(COMM.)组件1290可与处理器1230和/或设备1210的其他组件协作以如本文所教导地执行用于Wi-Fi的LTE干扰管理。类似地,通信控制组件1292可与处理器1270和/或设备1250的其他组件协作以如本文所教导地支持用于Wi-Fi的LTE干扰管理。应当领会,对于每个设备1210和1250,所描述的组件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组件的功能性可由单个组件提供。例如,单个处理组件可提供通信控制组件1290和处理器1230的功能性,并且单个处理组件可提供通信控制组件1292和处理器1270的功能性。
图13解说了表示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功能模块的示例Wi-Fi装置1300。用于监视的模块1302至少在一些方面可对应于例如本文中所讨论的通信设备(例如,接收机)。用于比较的模块1304至少在一些方面可对应于例如本文中所讨论的处理系统。至少在一些方面,用于标识的模块1306可对应于例如本文中所讨论的处理系统。至少在一些方面,用于分类的可任选模块1308可对应于例如本文中所讨论的处理系统。至少在一些方面,用于执行的可任选模块1304可对应于例如本文中所讨论的结合处理系统的通信设备(例如,收发机)。
可以按与本文中的教导相一致的各种方式来实现图10的各模块的功能性。在一些方面,这些模块的功能性可以被实现为一个或多个电组件。在一些方面,这些框的功能性可以被实现为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组件的处理系统。在一些方面,可以使用例如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AISC)的至少一部分来实现这些模块的功能性。如本文中所讨论的,集成电路可包括处理器、软件、其他相关组件、或其某个组合。因此,不同模块的功能性可以例如实现为集成电路的不同子集、软件模块集合的不同子集、或其组合。同样,应当领会,(例如,集成电路和/或软件模块集合的)给定子集可以提供一个以上模块的功能性的至少一部分。
另外,图10表示的组件和功能以及本文所描述的其它组件和功能可使用任何合适的手段来实现。此类装置还可至少部分地使用本文所教导的相应结构来实现。例如,以上结合图10的“用于……的模块”组件来描述的组件也可对应于类似指定的“用于功能性的装置”。因而,在一些方面,此类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使用本文所教导的处理器组件、集成电路、或其他合适结构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实现。
在一些方面,装置或装置的任何组件可被配置成(或者能操作用于或适配成)提供如本文所教导的功能性。这可以例如通过以下方式达成:通过制造(例如,制作)该装置或组件以使其将提供该功能性;通过编程该装置或组件以使其将提供该功能性;或通过使用某种其他合适的实现技术。作为一个示例,集成电路可被制作成提供必需的功能性。作为另一示例,集成电路可被制作成支持必需的功能性并且然后(例如,经由编程)被配置成提供必需的功能性。作为又一示例,处理器电路可执行用于提供必需的功能性的代码。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诸如“第一”、“第二”等指定对元素的任何引述一般不限定这些元素数量或次序。确切而言,这些指定可在本文中用作区别两个或更多个元素或者元素实例的便捷方法。因此,对第一元素和第二元素的引述并不意味着这里可采用仅两个元素或者第一元素必须以某种方式位于第二元素之前。同样,除非另外声明,否则一组元素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元素。另外,在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使用的“A、B、或C中的至少一者”或“A、B、或C中的一个或多个”或“包括A、B、和C的组中的至少一个”形式的术语表示“A或B或C或这些元素的任何组合”。例如,此术语可以包括A、或者B、或者C、或者A和B、或者A和C、或者A和B和C、或者2A、或者2B、或者2C、等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信息和信号可使用各种不同技术和技艺中的任何一种来表示。例如,贯穿上面描述始终可能被述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比特)、码元、和码片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清楚地解说硬件与软件的这一可互换性,各种解说性组件、块、模块、电路、和步骤在上面是以其功能性的形式作一般化描述的。此类功能性是被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和施加于整体系统的设计约束。技术人员对于每种特定应用可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性,但这样的实现决策不应被解读成导致脱离了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序列和/或算法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者在这两者的组合中体现。软件模块可驻留在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者本领域中所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该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写信息。替换地,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
相应地,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可包括实施用于由Wi-Fi设备进行干扰管理的方法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相应地,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解说的示例且任何用于执行文本所描述的功能性的手段均被包括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尽管上述公开示出了本发明的解说性实施例,但是应当注意到,在其中可作出各种更换和改动而不会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不必按任何特定次序来执行。此外,尽管本发明的要素可能是以单数来描述或主张权利的,但是复数也是已料想了的,除非显式地声明了限定于单数。

Claims (34)

1.一种用于由Wi-Fi设备进行干扰管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所述Wi-Fi设备监视与所述Wi-Fi设备相关联的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信令能量;
将监视到的信号能量与对应于长期演进(LTE)操作的已知波形签名作比较;以及
基于所述比较来标识与所述Wi-Fi设备相关联的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LTE干扰源的存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已知波形签名包括具有LTE操作的预定义传输区间特征的周期性信令能量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标识LTE干扰源的存在来执行干扰避免或缓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避免被执行并且包括基于与所述LTE干扰源的存在相关联的切换阈值来切换工作信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缓解被执行并且包括使用所述Wi-Fi设备处的多个天线进行干扰调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将监视到的信令能量的周期性与关联于LTE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UL/DL)配置的多个预定义模式进行相关;以及
基于所述相关来将所述LTE干扰源分类为根据所述UL/DL配置之一来操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述分类和相关联的UL/DL配置来执行干扰避免或缓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避免被执行并且包括基于所述UL/DL配置的对Wi-Fi订户站(STA)的干扰知悉式多用户调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缓解被执行并且包括基于所述UL/DL配置的双速率控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视由所述Wi-Fi设备的Wi-Fi接收机来执行。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视包括从另一Wi-Fi设备接收与监视到的信号能量有关的报告。
12.一种用于由Wi-Fi设备进行干扰管理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信号能量监视器,被配置成由所述Wi-Fi设备监视与所述Wi-Fi设备相关联的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信令能量;
波形比较器,被配置成将监视到的信号能量与对应于长期演进(LTE)操作的已知波形签名作比较;以及
干扰标识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比较来标识与所述Wi-Fi设备相关联的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LTE干扰源的存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已知波形签名包括具有LTE操作的预定义传输区间特征的周期性信令能量模式。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干扰调节器,被配置成响应于标识所述LTE干扰源的存在来执行干扰避免或缓解。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调节器被配置成通过基于与所述LTE干扰源的存在相关联的切换阈值来切换工作信道来执行所述干扰避免。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调节器被配置成通过使用所述Wi-Fi设备处的多个天线进行干扰调零来执行所述干扰缓解。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干扰分类器,被配置成将监视到的信令能量的周期性与关联于LTE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UL/DL)配置的多个预定义模式进行相关,以及基于所述关联来将所述LTE干扰源分类成根据所述UL/DL配置之一来操作。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干扰调节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分类和相关联的UL/DL配置来执行干扰避免或缓解。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调节器被配置成通过基于所述UL/DL配置的对Wi-Fi订户站(STA)的干扰知悉式多用户调度来执行所述干扰避免。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调节器被配置成通过基于所述UL/DL配置的双速率控制来执行所述干扰缓解。
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能量监视器包括所述Wi-Fi设备的Wi-Fi接收机。
2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能量监视器包括接收机,所述接收机被配置成从另一Wi-Fi设备接收与监视到的信号能量有关的报告。
23.一种用于由Wi-Fi设备进行干扰管理的装备,所述装备包括:
用于由所述Wi-Fi设备监视与所述Wi-Fi设备相关联的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信令能量的装置;
用于将监视到的信号能量与对应于长期演进(LTE)操作的已知波形签名作比较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比较来标识与所述Wi-Fi设备相关联的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LTE干扰源的存在的装置。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已知波形签名包括具有LTE操作的预定义传输区间特征的周期性信令能量模式。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响应于标识所述LTE干扰源的存在来执行干扰避免或缓解的装置。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将监视到的信令能量的周期性与关联于LTE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UL/DL)配置的多个预定义模式进行相关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相关来将所述LTE干扰源分类为根据所述UL/DL配置之一来操作的装置。
27.一种用于由Wi-Fi设备进行干扰管理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被配置成:
由所述Wi-Fi设备监视与所述Wi-Fi设备相关联的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信令能量,
将监视到的信号能量与对应于长期演进(LTE)操作的已知波形签名作比较,以及
基于所述比较来标识与所述Wi-Fi设备相关联的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LTE干扰源的存在;以及
耦合至所述处理器并且被配置成存储数据和指令的存储器。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已知波形签名包括具有LTE操作的预定义传输区间特征的周期性信令能量模式。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响应于标识所述LTE干扰源的存在来执行干扰避免或缓解。
3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将监视到的信令能量的周期性与关联于LTE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UL/DL)配置的多个预定义模式进行相关;以及
基于所述相关来将所述LTE干扰源分类为根据所述UL/DL配置之一来操作。
31.一种包括指令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用于由Wi-Fi设备进行干扰管理的操作,所述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用于由所述Wi-Fi设备监视与所述Wi-Fi设备相关联的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信令能量的代码;
用于将监视到的信号能量与对应于长期演进(LTE)操作的已知波形签名作比较的代码;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比较来标识与所述Wi-Fi设备相关联的频带中的通信信道上的LTE干扰源的存在的代码。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已知波形签名包括具有LTE操作的预定义传输区间特征的周期性信令能量模式。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响应于标识所述LTE干扰源的存在来执行干扰避免或缓解的代码。
34.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将监视到的信令能量的周期性与关联于LTE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UL/DL)配置的多个预定义模式进行相关的代码;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相关来将所述LTE干扰源分类为根据所述UL/DL配置之一来操作的代码。
CN201480056682.6A 2013-10-15 2014-09-26 无执照频带中的长期演进干扰管理以供Wi‑Fi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379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91227P 2013-10-15 2013-10-15
US61/891,227 2013-10-15
US14/275,505 2014-05-12
US14/275,505 US9332465B2 (en) 2013-10-15 2014-05-12 Long term evolution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unlicensed bands for wi-fi operation
PCT/US2014/057663 WO2015057372A1 (en) 2013-10-15 2014-09-26 Long term evolution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unlicensed bands for wi-fi oper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7966A true CN105637966A (zh) 2016-06-01
CN105637966B CN105637966B (zh) 2017-10-17

Family

ID=52810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668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37966B (zh) 2013-10-15 2014-09-26 无执照频带中的长期演进干扰管理以供Wi‑Fi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332465B2 (zh)
EP (2) EP3058788B1 (zh)
JP (2) JP6105162B2 (zh)
KR (2) KR20160128454A (zh)
CN (1) CN105637966B (zh)
WO (1) WO20150573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52908B1 (en) 2012-04-12 2016-02-02 Tarana Wireless, Inc. Non-line of sigh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ES2689378T3 (es) * 2013-02-27 2018-11-13 Telefónica, S.A. Método, sistema y programa de ordenador para la cancelación de interferencia del enlace ascendente en una red inalámbrica
US10499456B1 (en) 2013-03-15 2019-12-03 Tarana Wireless, Inc. Distributed capacity base station architecture for broadband access with enhanced in-band GPS co-existence
ES2716903T3 (es) 2013-08-08 2019-06-17 Intel Ip Corp Método, aparato y sistema para ajuste de inclinación hacia abajo eléctrica en un sistema de múltiple entrada múltiple salida
US9326122B2 (en) 2013-08-08 2016-04-26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packet based device-to-device (D2D) discovery in an LTE network
US9332465B2 (en) 2013-10-15 2016-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ng term evolution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unlicensed bands for wi-fi operation
US9538483B2 (en) * 2013-11-26 2017-01-03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 Body Corporate Maximizing efficiency of multi-user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9661657B2 (en) * 2013-11-27 2017-05-23 Intel Corporation TCP traffic adaptation in wireless systems
US10348394B1 (en) 2014-03-14 2019-07-09 Tarana Wireless, Inc.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wireless networks with mini-satellites and pseudollites and adaptive antenna processing
JP2016036111A (ja) * 2014-08-04 2016-03-17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
US9871568B2 (en) * 2014-08-11 2018-01-16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detection in a high frequency band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architecture
US9762273B2 (en) 2014-09-12 2017-09-12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interferers
WO2016040958A1 (en) 2014-09-12 2016-03-17 Kinget Peter R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interferers
WO2016050808A1 (en) * 2014-09-30 2016-04-07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Interference detection
KR102372679B1 (ko) * 2014-10-10 2022-03-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면허 대역 상의 셀룰러 시스템에서 히든 노드들을 검출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826423B2 (en) * 2014-12-12 2017-11-21 Netgear,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TE and WLAN coexistence
US9713099B2 (en) 2014-12-16 2017-07-18 Netgear,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ble and WLAN coexistence
ES2763379T3 (es) 2015-01-30 2020-05-28 Nec Corp Método y aparato para realizar transmisión de subtrama fraccional
US9801197B2 (en) * 2015-05-07 2017-10-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tigation of interference between co-located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US9806836B2 (en) * 2015-05-13 2017-10-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existence-aware communication in shared spectrum
EP3308567B1 (en) 2015-06-12 2019-02-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nodes or signals of a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at) by a node of another rat
CN106304226A (zh) * 2015-06-25 2017-01-04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wifi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17114761A1 (en) 2015-12-31 2017-07-06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Data network management
KR102474512B1 (ko) 2016-02-12 2022-12-0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제어 정보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194174A1 (en) * 2016-05-13 2017-11-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ference detection and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517021B2 (en) 2016-06-30 2019-12-24 Evolve Cellular Inc. Long term evolution-primary WiFi (LTE-PW)
CN106332094B (zh) * 2016-09-19 2019-09-10 重庆邮电大学 非授权频段LTE-U和WiFi系统基于Q算法的动态占空比共存方法
US11374599B2 (en) 2016-10-23 2022-06-28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Circuits for identifying interferers using compressed-sampling
US10172014B2 (en) * 2016-12-18 2019-01-01 Dell Products,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selection of radio channel frequency and adaptive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threshold for WLAN access points
US10069575B1 (en) 2017-03-01 2018-09-04 Alcatel Lucent Dynamic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for massive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MIMO) in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s
US10257831B2 (en) 2017-03-01 2019-04-09 Alcatel Lucent Adaptive allocation of temporal resources for massive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MIMO) in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s
GB201704826D0 (en) * 2017-03-27 2017-05-10 Ocado Innovation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discrimination between extraneous received signals
JP6832794B2 (ja) * 2017-06-05 2021-02-24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10469188B2 (en) 2017-07-30 2019-11-05 Nec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interference-awareness for LTE operation in unlicensed spectrum
US10574535B2 (en) 2017-07-30 2020-02-25 Nec Corporation Interference topology inference to enhance performance of LTE unlicensed networks
US10555332B2 (en) * 2017-10-24 2020-02-04 Cisco Technology, Inc. Data transmission based on interferer classification
US20190215132A1 (en) * 2018-01-11 2019-07-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hroughput gain in noisy environments
US11402458B2 (en) 2018-05-22 2022-08-02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using compressive sampling to detect direction of arrival of a signal of interest
US11820879B2 (en) 2018-12-28 2023-11-21 Braskem S.A. Continuous feed of antistatic agent for gas phas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US11352375B2 (en) 2018-12-28 2022-06-07 Braskem S.A. Auxiliaries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process
JP7340367B2 (ja) * 2019-06-28 2023-09-07 パナソニック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基地局、及び、通知方法
US20220174530A1 (en) * 2019-03-27 2022-06-02 Panasonic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0121214B (zh) * 2019-04-30 2021-08-10 北京邮电大学 非授权频段的多信道退避方法及装置
WO2020221850A1 (en) * 2019-05-02 2020-11-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ling detection of a problem in unlicensed frequency spectrum
CN112073353B (zh) * 2020-09-09 2023-07-04 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 基于fpga的lte-u通信系统
JP2023092248A (ja) * 2021-12-21 2023-07-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98200A1 (en) * 2002-04-22 2003-10-23 Cogni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ectrum Management of a Shared Frequency Band
US20120236736A1 (en) * 2011-03-18 2012-09-20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with a System on an Adjacent Frequency Band Having a Time-Dependent Configuration
WO2012172476A1 (en) * 2011-06-12 2012-12-20 Altair Semiconductor Ltd. Mitigation of interference betwe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in td-l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95140B (en) * 2002-04-22 2004-06-21 Cogni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ectrum management of a shared frequency band
US7627347B2 (en) * 2006-03-17 2009-12-01 Nokia Corporation Data transmission parameter optimization in MIMO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1435601B1 (ko) 2008-04-02 2014-09-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자동 간섭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US9049702B2 (en) * 2009-01-27 2015-06-02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various types of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links
US9565011B2 (en) * 2009-06-04 2017-0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transmission with cross-subframe control in a wireless network
KR101225928B1 (ko) 2009-09-08 2013-0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파워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8548511B2 (en) 2010-06-21 2013-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ergy saving mode with maintained number of advertised transmit antennas
US20120071200A1 (en) * 2010-09-22 2012-03-22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a serving base st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US8537798B2 (en) 2010-12-31 2013-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existence mechanism for collocated WLAN and WWAN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8885561B2 (en) 2011-03-30 2014-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radio coexistence
US9100108B2 (en) 2011-12-15 2015-08-04 Broadcom Corporation Time domain coexistence of RF signals
EP3432666B1 (en) 2011-12-22 2021-06-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ontrol signaling in lte carrier aggregation
WO2013112983A2 (en) * 2012-01-26 2013-08-0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ynamic parameter adjustment for lte coexistence
WO2013149387A1 (en) 2012-04-05 2013-10-10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unlicensed band with network assistance
US9143984B2 (en) * 2012-04-13 2015-09-22 Intel Corporation Mapping of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307414B2 (en) * 2012-05-03 2016-04-05 Blackberry Limited Co-existence aware rate support
US9332465B2 (en) 2013-10-15 2016-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ng term evolution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unlicensed bands for wi-fi oper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98200A1 (en) * 2002-04-22 2003-10-23 Cogni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ectrum Management of a Shared Frequency Band
US20120236736A1 (en) * 2011-03-18 2012-09-20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with a System on an Adjacent Frequency Band Having a Time-Dependent Configuration
WO2012172476A1 (en) * 2011-06-12 2012-12-20 Altair Semiconductor Ltd. Mitigation of interference betwe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in td-lt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57372A1 (en) 2015-04-23
KR20160128454A (ko) 2016-11-07
US20150105067A1 (en) 2015-04-16
EP3058788B1 (en) 2017-08-16
KR101716626B1 (ko) 2017-03-14
US9332465B2 (en) 2016-05-03
CN105637966B (zh) 2017-10-17
JP6105162B2 (ja) 2017-03-29
EP3264847A1 (en) 2018-01-03
JP2016537859A (ja) 2016-12-01
US20160219597A1 (en) 2016-07-28
JP2017055456A (ja) 2017-03-16
EP3058788A1 (en) 2016-08-24
US9955482B2 (en) 2018-04-24
JP6340402B2 (ja) 2018-06-06
KR20160071431A (ko) 2016-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37966A (zh) 无执照频带中的长期演进干扰管理以供Wi-Fi操作
CN105519185B (zh) 无执照频谱中稳健的无线电接入技术间操作
KR102074553B1 (ko) 공유 스펙트럼 또는 비허가 대역들 상의 오퍼레이터간 공존을 위한 방법들
KR101735269B1 (ko) 비허가된 스펙트럼에서의 캐리어 감지 적응적 송신 (csat)
CN106165512B (zh) 在未经许可频谱中适应性地使用子帧来进行雷达检测
KR102231808B1 (ko) 비허가 스펙트럼에서의 기회주의적 보충 다운링크
US20150163823A1 (en) Interference classification-based carrier sense adaptive transmission (csat) in unlicensed spectrum
EP3081027B1 (en) Carrier sense adaptive transmission (csat) communication scheme detection and mitigation in unlicensed spectrum
TW201519673A (zh) 未經許可的頻譜中的量測報告
CN105580408A (zh) 用于在无执照频谱中执行载波侦听自适应传输的技术
CN102948087A (zh) 异构网络部署中的参考信号干扰管理
KR20160060065A (ko) 비허가된 스펙트럼에서의 사용자 장비 (ue) 의 성능의 개선
CN107211347A (zh) 用于无许可频谱中的发现的定时信息
CN106576344B (zh) 无执照频谱中的特殊子帧配置
CN108604970A (zh) 用于长期演进有执照辅助式接入(lte laa)与其他无线电接入技术的共存的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7

Termination date: 2019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