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7145A - 由套筒配置嵌板组装成的非织造双层工业织物及用于该织物的嵌板 - Google Patents

由套筒配置嵌板组装成的非织造双层工业织物及用于该织物的嵌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7145A
CN105637145A CN201480056377.7A CN201480056377A CN105637145A CN 105637145 A CN105637145 A CN 105637145A CN 201480056377 A CN201480056377 A CN 201480056377A CN 105637145 A CN105637145 A CN 1056371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seam
tape edge
region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63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37145B (zh
Inventor
A·R·曼尼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tenJohns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tenJohns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tenJohnson Inc filed Critical AstenJohns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637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71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371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71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0027Screen-cloths
    • D21F1/0036Multi-layer screen-cloth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30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3/00Other non-woven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0027Screen-cloths
    • D21F1/0054Seams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0027Screen-cloths
    • D21F1/0063Perforated sheet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0027Screen-cloths
    • D21F1/0072Link belt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7/00Other details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7/08Felt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7/00Other details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7/08Felts
    • D21F7/10Seam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3/00Belt fastenings, e.g. for conveyor belts
    • F16G3/02Belt fastenings, e.g. for conveyor belts with series of eyes or the like, interposed and linked by a pin to form a hinge
    • F16G3/04Belt fastenings, e.g. for conveyor belts with series of eyes or the like, interposed and linked by a pin to form a hinge in which the ends of separate U-shaped or like eyes are attached to the belt by parts penetrating into 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非织造双层工业织物包括由合适的薄片材料或薄膜材料形成的、多个互相连接的选择性分切和成型的嵌板。每个嵌板包括在每个端部处的两个折叠区域。每个折叠区域具有槽和条的阵列,通过在该嵌板主体下方且朝向该嵌板主体折叠每个区域,该槽和条形成缝边环和缝边环接收开口。该嵌板还包括在该嵌板的中心部分处的两个接缝区域,当接缝区域被折叠时,提供接缝环和接缝环接收开口。端部折叠区域的外部自由边缘被返回且被密封到双层的内部,以避免自由端的磨损。折叠的嵌板的每个接缝区域通过一个接缝连接构件可与毗连的类似折叠的嵌板的对应的接缝区域互相连接。由耐热材料或耐磨损材料组成的附加的嵌板可以被连接到形成该织物的嵌板的横向外侧边缘。

Description

由套筒配置嵌板组装成的非织造双层工业织物及用于该织物的嵌板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工业织物。具体而言,本文涉及一种由嵌板的互相连接形成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所述嵌板是由合适的薄片材料或薄膜材料形成的。
背景技术
在美国专利No.8,454,800、No.8,394,239和No.8,388,812;美国专利申请出版物No.2013/0081772、No.2012/0027997;No.2012/0021171;No.2011/0272112和No.2010/0239814中已经公开了由一层或多层薄片材料或薄膜材料形成的非织造工业织物。这些非织造工业织物可以由包括通孔的聚合物薄膜形成,所述通孔提供穿过织物的孔隙率。替代地,可以通过成螺旋形地缠绕聚合物材料条且使用超声波焊接技术或激光焊接技术使所述材料条的邻接侧连结来生产所述织物。以此方式形成的织物被穿孔以使它可渗透空气和/或水。然而,这样的织物不容易被接缝;且不存在有助于维持嵌板的多个层之间的间距和孔隙体积的内部结构。
美国专利No.8,784,615;No.8,815,057,以及美国专利申请出版物No.2012/0021178;以及PCT专利申请出版物编号WO2005/042836;WO2008/145420;WO2014/001172;WO2013/010678和WO2012/123439均公开了多种布置以提供用作工业织物的连续带;尤其,作为造纸纤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纤维由一个或多个纵长地定向的边缘-边缘连结的穿孔的薄膜材料条形成。然而,这样的布置不容易提供整个非织造工业织物的足够的柔性和可渗透性。此外,组成条难以组装和接缝。
美国专利No.8,563,114公开了一种由通过轧纹过程(embossingprocess)造型(contoured)的聚合物薄膜的两个互相连接的层形成的工业织物,该轧纹过程使薄膜的一些部分凸起到其总体平面以上。分切(slit)则精确切割穿过该薄膜以创建凸起部分中的孔隙以提供穿过该织物的液体排出道或空气通路。该薄膜的每层被选择性地分切,且被轧纹以提供多个有规律地布置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从该薄膜的第一平面表面从相对的第二表面向外延伸,且孔隙被定位在所述突出部中。所产生的织物是由互相连接以提供两层薄膜组件的多个类似成型的薄膜条形成的。所述条一个在另一个之上偏移且通过键合被互相连接,通过焊接或类似的键合过程沿着纵向侧边缘对接连结,或通过使细丝材料横跨它们的宽度插入通过穿过类似的突出部的阵列的对准的孔隙而被互相连接。然后使所产生的织物是连续的且使用接缝元件(诸如,US2012/0040150中公开的)或其他类似的接缝元件将其接缝。
将期望的是,如果美国专利No.8,563,114中公开的组成条可以以一种方式连结使得将所述条的暴露边缘从织物的磨损平面中移除,从而将所述条的暴露边缘从由于该织物在机器或加工中的使用造成的磨耗或磨损的暴露中移除。
现在已经发现可以以一种新颖的方式由多个互相连接的嵌板构造非织造工业织物以使端部区域藏在内部。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非织造工业织物的构造中使用的嵌板,该嵌板包括:
a)一个内表面和一个外表面;
b)两个相对的横向边缘和两个相对的外边缘;
c)在该嵌板的每个端部处的第一折叠区域和第二折叠区域,每个折叠区域包括:该嵌板的一个外边缘;一个边缘区域;一列缝边环条(hemloopstrip)和缝边槽(hemslot),该列被定向成平行于该外边缘且被设置成毗连该边缘区域;以及一个缝边折叠线,其大体上在中间穿过该列缝边环条和缝边槽,该缝边折叠线被定向成平行于该外边缘;
d)一个主体区域,该主体区域在该第一折叠区域和第二折叠区域之间,该主体区域包括:在该嵌板的内表面上的多个突出部和结合区(landarea),其中在每个突出部之间有一个结合区;第一接缝区域和第二接缝区域,每个接缝区域包括:一列接缝槽和接缝环条,该列被定向成平行于该外边缘;以及一个接缝折叠线,其大体上在中间穿过该列接缝环条和接缝槽,该接缝折叠线被定向成平行于该外边缘;第一端部主体区域和第二端部主体区域,该第一端部主体区域在该第一折叠区域和第一接缝折叠线之间;该第二端部主体区域在该第二折叠区域和第二折叠线之间;以及一个中间主体区域,其在该第一接缝折叠线和第二接缝折叠线之间;
其中当该嵌板被如下操作时,该嵌板形成一个折叠的嵌板:首先,沿着每个缝边折叠线折叠该嵌板,使得每个外边缘被定向成朝向该嵌板的内表面,每个缝边环条形成一个缝边环,且每个缝边槽形成一个用于接收相对的折叠区域的缝边环的缝边环接收开口;然后,随后沿着每个接缝折叠线折叠该嵌板,使得在每个端部主体区域处的该嵌板的内表面被定向成与在该中心主体区域处该嵌板的内表面相对;该第一折叠区域和第二折叠区域在一个缝边区域处互相连接且被安置在该中心主体区域和相应的端部主体区域之间;每个接缝环条形成一个接缝环;每个接缝槽形成一个用于接收一个毗连的折叠的嵌板的接缝环的接缝环接收开口;结合的端部主体区域形成该折叠的嵌板的第一层,该中心主体区域形成该折叠的嵌板的第二层;且通过将该第一层中的突出部固定到该第二层中的相对的结合区和/或将该第二层中的突出部固定到该第一层中的相对的结合区来将该第一层固定到该第二层。
所述多个突出部可以被布置在与每列接缝环条和接缝槽平行的一系列列中。关于结构,每个突出部可以包括一个与该折叠的嵌板的内表面平行的表面。此外,每个突出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横向孔隙或两个横向孔隙。所述一个或多个横向孔隙提供一个用于流体和/或空气在该嵌板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之间经过的流动路径。通过在该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插入泡沫状物,该中心主体区域和所述端部主体区域可以被进一步固定在一起。多孔开孔泡沫状物或闭孔泡沫状物是可以使用的合适的泡沫状物的实施例。
在突出部具有两个横向孔隙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细丝构件可以将该中心主体区域和所述端部主体区域进一步固定在一起,该细丝构件穿过第一层中的一列突出部的、与该第二层中的一列孔隙交错的对准的孔隙。
参考缝边槽,每个缝边槽可以被设定尺度以接收至少一个突出部。此外,每个缝边槽可以与最接近折叠区域的一个对应的突出部对准。
在该折叠的嵌板中,每个边缘区域被固定到其自身的折叠区域的一个内表面,且通过一个缝边连接构件使所述折叠区域固定在一起,所述缝边连接构件放置在由互相连接的折叠区域形成的一个缝边通道内。此配置被称作绳缝边。
替代地,每个折叠区域可以被折叠成U形,且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个使所述折叠区域固定在一起:a)一个放置在由互相连接的折叠区域形成的一个缝边通道内的缝边连接构件;以及b)将每个边缘区域固定到相对的端部主体区域的内表面。在此实施例中,一个间隔构件可以被固定在至少一个折叠区域内。
无论使用绳缝边或U形缝边,该缝边连接构件可以选自销、单丝、扣针(pintle)、复丝以及金属线。
在嵌板成分方面,该嵌板可以包括热塑性材料、热固性材料或可成形金属(formablemetal)。
在该嵌板包括热塑性材料的情况下,该热塑性材料可以选自聚酯、聚酰胺、聚烯烃、聚苯硫醚和聚芳基醚酮;且使用化学方法、热学方法、机械方法或其组合来固定该折叠的嵌板的部件。例如,所述边缘区域和/或该间隔构件可以通过激光焊接固定。此外,该嵌板还可以包括添加剂、辐射能吸收材料或其组合。作为一个实施例,该辐射能吸收材料可以是炭黑,并且该添加剂可以是二氧化钛。
该嵌板可以包括至少一层薄膜,该至少一层薄膜包含选自如下组的材料,该组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乙烯(PE)、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丙烯(PP)、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亚环己基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酸(PCTA)、聚酰胺-6(PA-6)、PA-6/6、PA-6/10以及PA-6/12组成。作为一个实施例,该薄膜可以包括一个双轴定向的、水解稳定化的PET薄膜。此外,该至少一层薄膜包括添加剂、辐射能吸收材料或其组合。
在该嵌板包括可成形金属材料的情况下,该可成形金属材料可以选自铝合金、黄铜、冷轧钢、铜、镀锌钢、高强度低合金钢、热轧钢、钢合金、不锈钢锌(stainlesssteelzinc)以及其任意组合;且使用化学方法、热学方法、机械方法或其组合来固定每个折叠的嵌板的部件。
在该嵌板包括热固性材料的情况下,该热固性材料可以是线性聚酰亚胺或芳香族杂环聚酰亚胺;且使用化学方法、机械方法或其组合来固定每个折叠的嵌板的部件。
为了最小化对外部污染物的粘附,在中心主体区域中的该嵌板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具有表面粗糙度。例如,该表面粗糙度可以是在5μ和100μ之间,且可以具有条纹形式。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由串联毗连地固定的多个折叠的嵌板构造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每个折叠的嵌板是根据上文所描述形成的;毗连的折叠的嵌板在一个复合接缝区域处互相连接,该复合接缝区域是通过使第一折叠的嵌板的接缝环插入到第二折叠的嵌板的接缝环接收开口内且使该第二折叠的嵌板的接缝环插入到该第一折叠的嵌板的接缝环接收开口内而形成的,从而在该复合接缝区域处形成一个接缝通道;以及通过将一个接缝连接构件插入在毗连的折叠的嵌板之间的接缝通道中,来将毗连的折叠的嵌板固定到彼此。
在每个折叠的嵌板内,多个突出部可以被布置在与每列接缝环条和接缝槽平行的一系列列中。此外,每个突出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横向孔隙,或两个横向孔隙。所述横向孔隙提供一个用于流体和/或空气在每个折叠的嵌板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之间经过的流动路径。
在该织物中,通过将泡沫状物插入在该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折叠的嵌板中的至少一个的中心主体区域和端部主体区域可以被进一步固定在一起。合适的泡沫状物的实施例是如上文所描述的。
在该织物中,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细丝构件将至少一个折叠的嵌板的中心主体区域和端部主体区域进一步固定在一起,所述至少一个细丝构件穿过第一层中的一列突出部的、与该第二层中的一列突出部交错的对准的孔隙。
此外,在该织物的每个折叠的嵌板中,每个缝边槽可以被设定尺度以接收至少一个突出部。还有可能的是,每个缝边槽与最接近折叠区域的一个对应的突出部对准。
在该织物中,每个折叠的嵌板可以具有一个绳缝边或U形缝边,如上文所描述的,且固定是如上文所描述的。
此外,该织物内的每个折叠的嵌板的成分是如上文所描述的,同时该织物可以在其外表面的一部分上或在其整个外表面上具有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的实施例是如上文所描述的。
该织物可以横跨该织物的宽度具有不同类型的嵌板。例如,附加的外部折叠的嵌板可以被固定到每个折叠的嵌板的第一和第二横向边缘中的至少一个,使得该附加的外部折叠的嵌板的材料不同于每个折叠的嵌板的材料。例如,该附加的外部折叠的嵌板可以包括耐热材料或耐磨损材料,诸如,PPS、PEEK、可成形金属或水解稳定化的热塑性材料。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非织造工业织物的构造中使用的嵌板,该嵌板包括:
a)至少一层定向的PET的聚合物薄膜,其包括辐射能吸收材料;
b)一个内表面和一个外表面;
c)两个相对的横向边缘和两个相对的外边缘;
d)在该嵌板的每个端部处的第一折叠区域和第二折叠区域,每个折叠区域包括:该嵌板的一个外边缘;一个边缘区域;一列缝边环条和缝边槽,该列被定向成平行于该外边缘且被设置成毗连该边缘区域;以及一个缝边折叠线,其大体上在中间穿过该列缝边环条和缝边槽,该缝边折叠线被定向成平行于该外边缘;
e)一个主体区域,该主体区域在该第一折叠区域和第二折叠区域之间,该主体区域包括:在该嵌板的内表面上的多个突出部和结合区,其中每个突出部具有至少一个孔隙,且在每个突出部之间有一个结合区;第一和第二接缝区域,每个接缝区域包括:一列接缝槽和接缝环条,该列被定向成平行于该外边缘;以及一个接缝折叠线,其大体上在中间穿过该列接缝环条和接缝槽,该接缝折叠线被定向成平行于该外边缘;第一和第二端部主体区域,该第一端部主体区域在该第一折叠区域和第一接缝折叠线之间;该第二端部主体区域在该第二折叠区域和第二折叠线之间;以及一个中间主体区域,其在该第一和第二接缝折叠线之间;
其中当该嵌板被如下操作时,该嵌板形成一个折叠的嵌板:首先,沿着每个缝边折叠线折叠该嵌板,使得每个外边缘被定向成朝向该嵌板的内表面,每个缝边环条形成一个缝边环,且每个缝边槽形成一个用于接收相对的折叠区域的缝边环的缝边环接收开口;然后,随后沿着每个接缝折叠线折叠该嵌板,使得在每个端部主体区域处的该嵌板的内表面被定向成与在该中心主体区域处的该嵌板的内表面相对;该第一和第二折叠区域在一个缝边区域处互相连接且被安置在该中心主体区域和相应的端部主体区域之间;每个接缝环条形成一个接缝环;每个接缝槽形成一个用于接收一个毗连的折叠的嵌板的接缝环的接缝环接收开口;该中心主体区域形成该折叠的嵌板的第一层,结合的端部主体区域形成该折叠的嵌板的第二层;且通过将该第一层中的突出部固定到该第二层中的相对的结合区和/或将该第二层中的突出部固定到该第一层中的相对的结合区来将该第一层固定到该第二层。
在此嵌板中,该聚合物薄膜被双轴定向和/或被水解稳定化。
此外,该嵌板包括聚合物薄膜的至少两个共挤层,且所述至少两个共挤层中的一个可以包括辐射能吸收材料。作为一个实施例,该辐射能吸收材料可以是炭黑。
附图说明
图1是在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的构造中使用的嵌板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俯视图。
图2A到图2D例示了图1中的嵌板的连续折叠步骤;图2B是图2A的立体图,同时图2D是图2C的立体图。
图3A是图1中示出的嵌板处于充分折叠的配置的立体图。
图3B是图3A的圆圈区域3B的放大视图。
图3C是图3A中的圆圈区域3C的放大视图。
图4是图3A到图3C中示出的折叠的嵌板的侧视图。
图5是图4中示出的折叠的嵌板的俯视图。
图6A是由一系列互相连接的折叠的嵌板构造成的工业织物的第一实施方案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其中每个折叠的嵌板如图3A到图3B中示出的被构造。
图6B是图6A中的圆圈区域6B的放大视图。
图7是图6A中示出的两个互相连接的折叠的嵌板的第二层的外表面的立体图,以及在所述两个折叠的嵌板之间的互相连接区域的放大图,其中表面粗糙度已经被施加到该外表面的一部分。
图8是图4中示出的嵌板的缝边区域的侧视图,例示了多种内部构造特征。
图8A是图8中示出的圆圈区域8A的放大视图。
图8B是图8中示出的圆圈区域8B的放大视图。
图8C是图8中示出的圆圈区域8C的放大视图。
图8D是图8中示出的圆圈区域8D的放大视图。
图8E是图8中示出的圆圈区域8E的放大视图。
图8F是图8中示出的圆圈区域8F的放大视图。
图9例示了一个折叠的嵌板中的折叠区域的一个替代配置的截面侧视图。
图10是由多个折叠的嵌板构造成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立体图。
图11是非织造工业织物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平面俯视图。
图12是图10中示出的非织造工业织物的部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阐述的具体描述意在作为对嵌板和(由这些嵌板构造成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的实施方案的描述,而并非意在代表可以构造或利用该嵌板的仅有形式。应理解,通过也意在包含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不同的实施方案可以实现相同的或等同的功能和结构。如在本文中其他地方表示的,相同的元件标号指示相同的元件或特征。
为了简洁起见,在具体描述和部件列表中,“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将被简单地称为“织物”。
折叠的嵌板
图1是用于在织物中使用的嵌板(1)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俯视图。嵌板(1)可以被制造成任何宽度和长度。然而,对于一些应用,外边缘(26a)和外边缘(26b)之间的距离(或嵌板长度)可以是在0.5m和1.0m之间,而沿着外边缘(例如,26a,26b)的距离(或嵌板宽度)可以如需要的一样长。例如,嵌板宽度可以近似等于需要的织物宽度。
嵌板(1)包括位于第一和第二折叠区域(61,62)之间的主体区域(5)。
每个折叠区域(61,62)包括外边缘(26a,26b)、内边缘(28a,28b)、一列缝边槽(45a,45b)和缝边环条(25a,25b);以及中间穿过该列缝边槽(45a,45b)和缝边环条(25a,25b)的缝边折叠线(27a,27b)。如下文进一步讨论的,缝边槽(45a,45b)和缝边环条(25a,25b)将用来给嵌板(1)的折叠区域(61,62)缝边。
主体区域(5)在第一和第二内边缘(28a,28b)之间延伸。主体区域(5)还包括第一和第二接缝列接缝槽(41a,41b)和接缝环条(21a,21b),其中接缝折叠线(35a,35b)在每个接缝列之间的中间。第一和第二接缝区域(31,32)由相应的接缝槽(41a,41b)、接缝环条(21a,21b)和接缝折叠线(35a,35b)限定。如下文进一步讨论的,接缝槽(41a,41b)和接缝环条(21a,21b)将用来限定毗连的折叠的嵌板之间的接缝。
还可以按照第一和第二端部主体区域(11a,11b)和中心主体区域(11c)限定主体区域(5)。为了更清楚起见,剖面线已经用来描绘中心主体区域(11c)的内表面;此剖面线不意味着中心主体区域(11c)的成分不同于端部主体区域(11a,11b)的成分。每个端部主体区域(11a,11b)在其相应的内边缘(28a,28b)和接缝折叠线(35a,35b)之间延伸,同时中心主体区域(11c)在第一和第二接缝折叠线(35a)和(35b)之间延伸。端部主体区域(11a,11b)在长度上(即,内边缘(28a,28b)和接缝折叠线(35a,35b)之间的相应的距离)大致上相等。每个端部主体区域(11a,11b)的总长度可以近似等于中心主体区域(11c)的长度(即,接缝折叠线(35a,35b)之间的距离)。
主体区域(5)包括一系列的突出部(57)的列,其中在每个列之间有一个结合通道(56)。一列中的突出部(57)由一个结合区(53)分开。如图2A中示出的。突出部(57)从嵌板(1)的内表面向外突出。突出部(57)可以整个被轧纹,在嵌板(1)的外表面上留下凹陷。突出部(58a,58b)最接近每个折叠区域(61,62)的内边缘(28a,28b)。在此实施方案中,横跨嵌板(1)的长度的突出部(57)的列是(以1-2-1-2…图案)交错的,同时在每个折叠区域(61,62)中,每个缝边槽(45a,45b)直接横跨最接近内边缘(28a,28b)的一个突出部(58a,58b)。同时突出部(57)被布置在平行于接缝折叠线(35a,35b)定向的规则的列中,突出部的其他空间布置会是可能的,诸如偏移(彼此相对地)。此外,突出部(57)全都可以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虽然可以使用其他轧纹图案和突出部形状,诸如,WO2013/181748、WO2013/188964、WO2014/053055或WO2014153644(其全部以引用的方式被纳入)中所公开的那些。
图2A例示了图1的嵌板(1)的侧视图,示出了嵌板(1)的第一折叠步骤。图2B是图2A的立体图。
在精确分切过程中,突出部(57)可以在它们的横向侧上被进一步分切以形成孔隙(55),如图2A中示出的。每个突出部(57)包括一个由侧表面(52)支撑的表面(51),其中在一个或两个横向侧上有孔隙(55)。此外,看到的是,主体区域(5)中的内表面形成一个连续的向外成型的表面,且在其外表面上有凹陷。孔隙(55)允许流体和/或空气从一个嵌板表面移动穿过到折叠的嵌板中的另一个表面,同时还提供了一个(横跨折叠的嵌板的宽度的)通路,该通路可以接收一个细丝元件以允许中心主体区域(11c)与两个相对的端部主体区域(11a,11b)的机械固定。在下文中进一步讨论此特征。
参照图2A和图2B,沿着每个折叠线(27a,27b)折叠嵌板(1),使得每个折叠区域(61,62)被折叠成U形。每个外边缘(26a,26b)(在图1中示出)被折叠朝向嵌板(1)的内表面,且近似在相应的内边缘(28a,28b)(参见图1)之上。此折叠过程形成与缝边环接收开口(45a,45b)交替的缝边环(25a,25b)。
图2C和图2D例示了在图2A和图2B中示出的最初的折叠步骤之后对嵌板(1)的随后折叠。沿着接缝折叠线(35a,35b)折叠嵌板(1),使得每个端部主体区域(11a,11b)被折叠朝向中心主体区域(11c)。此折叠步骤导致在嵌板(1)的每个端部处形成接缝环(21a,21b)和接缝环接收开口(41a,41b)(注意,在图2D中仅示出了(21a)和(41a))。参考图2C和图2D,正沿着标记‘X’的弧折叠端部主体区域(11b),同时端部主体区域(11a)已经被完全折叠使得它接触中心主体区域(11c)。折叠区域(61)近似位于中心主体区域(11c)的中间点处,其中缝边环(45a)接收中心主体区域(11c)的突出部(57)。类似地,一旦端部主体区域(11b)被完全折叠,折叠区域(62)将近似位于中心主体区域(11c)的中间点处,其中缝边环(45b)接收中心主体区域(11c)的突出部(57)。折叠区域(61,62)可以以下文描述的方式固定到中心主体区域(11c)。
在折叠的嵌板中,端部主体区域(11a,11b)的突出部的列大致上以交错的形式与中心主体区域(11c)的突出部的列重叠,使得一个突出部(57)的表面(51)接触相对的结合区(53)。这在下文中被更详细地讨论。
图3A例示了在图2A到图2D中例示的折叠过程之后,一旦使两个端部主体区域(11a,11b)与中心主体区域(11c)接触时折叠的嵌板(10)。缝边区域(65)被限定为折叠区域(61,62)的重叠。参考图3A,端部主体区域(11a,11b)形成折叠的嵌板(10)的第一层,同时中心主体区域(11c)形成折叠的嵌板(10)的第二层。当被用在工业传送或过滤应用中时,中心主体区域(11c)可以被定向成朝向工业织物的产品传送侧使得缝边区域(65)被定向成朝向机器。
图3B更详细地例示了缝边区域(65)。缝边环接收开口(45a,45b)如以下方式互相连接。折叠区域(61)的缝边环(25a)插入到折叠区域(62)的缝边环接收开口(45b)内,同时折叠区域(62)的缝边环(25b)插入到折叠区域(61)的缝边环接收开口(45a)内。此外,缝边环接收开口(45a,45b)被设定尺度以便接收中心主体区域(11c)的突出部(57)。此外,外边缘(26a,26b)与突出部(58a,58b)对准使得边缘区域(85a,85b)的表面被定位在结合通道(56)的下平面表面上,且被固定至此(如下文所讨论的)。
图3C示出了接缝区域(31)的放大图,毗连的嵌板可以被接合在该接缝区域处。接缝区域(31)包括多个有规律地间隔开的接缝环(21a),接缝环接收开口(41a)被定位在所述接缝环之间。通过以上文描述的方式在第一接缝折叠线(35a)(在图2C和图2D中示出的)处折叠嵌板(1)而形成接缝环(21a)和接缝环接收开口(41a)。此外,接缝通道(80)经由接缝环(21a)形成。
图4是图3A到图3C中示出的折叠的嵌板(10)的侧视图。缝边区域(65)包括互相连接的折叠区域(61,62),使得通过缝边环(25a,25b)的重叠形成缝边通道(95)。一个缝边连接构件(在图6A和图6B中被示出为(97))可以插入到缝边通道(95)内以将折叠区域(61,62)固定在一起。接缝区域(31,32)包括接缝环(21a,21b)。接缝通道(80)形成在每组接缝环(21a,21b)内。当毗连的折叠的嵌板的接缝环互相连接时,还存在毗连的接缝通道的重叠,一个接缝连接构件可以插入到该毗连的接缝通道的重叠中以固定毗连的折叠的嵌板之间的机械连接。这在下文中被进一步讨论且被例示在图6A、图6B和图7中。
此外,边缘区域(85a,85b)可以在结合通道(56)处固定到中心主体区域(11c)的内表面,从而将折叠的嵌板(10)配置成一个完全自包含的单元。参考图4,原始嵌板(1)的自由端(即,折叠区域61,62)被包含在第一层和第二层内。换言之,边缘区域(85a,85b)被遮蔽在端部主体区域(11a,11b)的内表面和中心主体区域(11c)的内表面之间。可以通过将细丝构件(90)或类似的材料可选地插入穿过折叠的嵌板(10)的内部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准的孔隙(55)来增强折叠的嵌板(10)的抗压缩性。
图5是图4中示出的折叠的嵌板(10)的俯视图,例示了将缝边环(25a,25b)插入到对应的缝边环接收开口(45a,45b)内。此外,中心主体区域(11c)的突出部(57)是可见的,是因为它们被缝边环接收开口(45a,45b)接收。一旦以此方式互相连接,则形成一个允许接收扣针或单丝以进一步固定缝边区域(65)的缝边通道(95)。可选地,可以使用下文所描述的方法使互相连接的缝边环(25a,25b)固定就位。接缝环(21a,21b)和接缝环接收开口(41a,41b)被定位在折叠的嵌板(10)的相对端处,用于与一个毗连的折叠的嵌板互相连接,如下文所描述的。
通过使接缝环和接缝环接收开口在定位于折叠的嵌板的相对端处的接缝区域处互相啮合来使一系列毗连的折叠的嵌板互相连接而构造工业织物。这在图6A、图6B和图7中被进一步例示。用来构建织物的折叠的嵌板的数量可以根据所需织物长度而变化。
图6A提供了由一系列互相连接的折叠的嵌板(10a,10b)构造的工业织物(100)的第一实施方案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其中两个互相连接的嵌板(10a,10b)如图3A到图3C中示出的被构造。在织物(100)的一种应用中,由标注MD的箭头指示织物(100)的运动方向,同时横跨机器方向(CD)被指示为垂直于MD。
参考图6A和图6B,折叠的嵌板(10a,10b)在复合接缝区域(20)处互相连接,该复合接缝区域包括通过接缝连接构件(82)(诸如,销、扣针、单丝或本领域中已知的类似构件)与折叠的嵌板(10b)的接缝区域(33)的接缝环互相连接的折叠的嵌板(10a)的接缝区域(32)的接缝环。
可以通过将缝边连接构件(97)(诸如,单丝或销或本领域中已知的类似构件)插入在缝边通道内来进一步固定嵌板(10a,10b)的缝边区域(65a,65b)。当构造工业织物(100)时,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缝边连接构件(97);即,并非必须用连接构件(97)固定织物(100)中的所有缝边区域。如果未使用缝边连接构件(97)固定缝边区域(例如,65a,65b),则可以以关于图8所描述的方式固定这样的缝边区域(65a,65b)。在图6B中提供了嵌板(10a)的复合接缝区域(20)和缝边区域(65a)的放大视图。
端部主体区域(11a,11b,12a,12b)提供了一个可以面向机器的表面,在该机器上使用该工业织物;此表面被称为“机器侧”(MS)表面。中心主体区域(11c,12c)可以提供该工业织物的产品传送侧;此表面被称为“产品侧”(PS)表面。MS和PS之间的区别是由缝边区域(65a,65b)的位置引起的。换言之,缝边区域(65a,65b)在MS上。
从图6A明了的是,在织物(100)的使用期间可以被捕获或被拉动的所有自由端现在都被固定在织物(100)结构内。这些是由于这样的事实——在使用该织物(100)时,终端折叠区域(例如,图6B中的(61)和62))被向内转动到织物(100)内且被固定在织物(100)内,而并非被直接暴露到机器部分。
参考图6B,折叠的嵌板(10a)的端部主体区域(11a,11b)在缝边区域(65a)处通过缝边连接构件(97)(诸如,单丝)互相连接,该缝边连接构件被插入穿过折叠区域(61,62)的互相交叉的缝边环(25a,25b)。在端部和中心主体区域(11a,11b,11c)上的突出部(57)被定向成朝向折叠的嵌板(10a)的内部,同时在每个折叠的嵌板(10a,10b)外表面上可见到凹陷。突出部(57)的至少一个横向侧包括一个孔隙开口(55)。在折叠的嵌板(10a)中,端部主体区域(11a,11b)的突出部(57)与中心主体区域(11c)的突出部对准使得孔隙(55)允许流体、空气以及材料移动穿过工业织物(100)。通过使接缝环(21a,21b)互相啮合以提供一个可以插入接缝连接构件(82)的接缝通道(未示出)来使折叠的嵌板(10b)互相连接到折叠的嵌板(10a)。多个折叠的嵌板(诸如,(10a)和(10b))可以以这种方式串联地互相连接,以便根据需要构建工业织物(100)的长度。
图7是图6A中示出的两个互相连接的嵌板的第二表面的立体图,以及所述两个折叠的嵌板之间的互相连接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已经向每个折叠的嵌板(10a,10b)的中心主体区域(11c,12c)的外表面施加表面粗糙度。换言之,图7是可以被用作如上文限定的工业织物(100)的产品侧(PS)表面的表面的立体图。
在此视图中,缝边区域(65a,65b)在织物(100)的相对的机器侧(MS)上。在例示的放大图中,对于任何给定的折叠的嵌板,在PS层的内表面上的突出部(57)与MS层的内表面上的对应的突出部(57)对准且接合。一个突出部表面被固定到一个相对的层的对应的平面结合区,如关于图8所描述的。嵌板(10a)的接缝区域(32)的接缝环与嵌板(10b)的接缝区域(33)中的对应的环接收开口相互啮合,以形成接缝通道(80),该接缝通道允许通过插入一个销或扣针(诸如,如图6B中所描述的(82))使两个嵌板在复合接缝区域(20)处互相连接。
折叠的嵌板的外表面可以在其上具有粗糙度。在图7的放大图中示出了表面粗糙度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折叠的嵌板(10a,10b)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包括条纹(48)(作为一个实施例)。表面粗糙度被施加以减少外部污染物的粘附。在美国专利No.6,773,786中描述了表面粗糙度的其他实施例。
图8是图4中示出的折叠的嵌板(10)的缝边区域(65)的侧视图,例示了多种内部构造特征。图8类似于图4且在圆圈区域8A至8F中的每个中例示了可以用来固定形成折叠的嵌板(10)的PS层和MS层的端部主体区域和中心主体区域(11a,11b和11c)的若干可能的固定方法。将依次讨论这些方法中的每一种。
图8A是图8中的圆圈区域8A的放大图,且例示了横跨互相连接的折叠的嵌板(10)的宽度而插入穿过接合的突出部(57)的对准的横向孔隙(55)的细丝构件(90)(诸如,单丝或其他纱线)的使用。细丝构件(90)通过上嵌板层和下嵌板层的对准的孔隙(55)而机械地互锁所述上嵌板层和下嵌板层以便防止分开。可以横跨织物的宽度和长度在选定的位置处重复此互相连接过程,以增强该织物中的嵌板层的互相连接,且此互相连接过程可以代替地或附加地用于突出部键合位置(诸如,图8B中示出的(71a,71b)。
图8B是图8中的圆圈区域8B的放大图,例示了使端部折叠区域(11a,11b)与中心主体区域(11c)互相连接的一种可能的方法。通过两个表面之间的焊接(71b),定位在端部主体区域(11b)中的突出部(57b)的表面(51b)可以固定到中心主体区域(11c)中的相对的平面区域(53c)。焊接可以包括例如通过激光透射焊接(TTLW)。类似地,定位在中心主体区域(11c)中的突出部(57c)的表面(51c)可以通过(71c)处的焊接固定到相对的平面区域(53b)。有可能在(71b)、(71c)中的任一处或在(71b)和(71c)两处将突出部(57)键合到一个相对的平面区域(53)。所述键合可以针对织物中的每个和每一个突出部进行,但是根据预期应用,可能仅需要以此方式每隔一个、每隔两个或每隔任何其他数目个的突出部进行焊接。替代地,还有可能仅将每隔一个、每隔两个或每隔其他数目的突出部的阵列焊接到相对的平面表面。当嵌板是由热塑性塑料(诸如,聚酯)形成时,TTLW可以用作一种固定方法。当嵌板包括热固性材料或金属时,可以采用其他键合方法,包括其他焊接方法(例如,超声波、振动、感应)、粘附(诸如,化学溶剂型胶粘剂、热熔性胶粘剂、环氧树脂等)或机械紧固件(例如,嵌件(insert)、搭扣配合件(snap-fit)、模锻件(swaging)、铆固件(staking))的,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激光焊接不可行。
图8C例示了固定在折叠区域内的间隔构件(75)的使用。间隔构件(75)可以被放置成在接触点(例如,73b,73c)处与边缘区域(85b)和该折叠区域的一个内表面接触。一个或多个间隔构件(75)可以被用在选定的边缘区域处且横跨折叠的嵌板(10)宽度可以是连续的或间断的。
间隔构件(75)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诸如,与制备嵌板所使用的材料类似或大体上相同的材料)形成。间隔构件(75)还可以包括一种激光焊接使能材料(诸如,聚合物单丝、薄膜等),该激光焊接使能材料包括一种合适的辐射能吸收体。间隔构件(75)应具有不会导致折叠的嵌板的原本平面表面中的显著间断的高度。此外,间隔构件(75)的宽度应例如被结合通道容纳。例如可以通过激光焊接在接触点(73b,73c)中的每个处键合间隔构件(75)。在一个工业织物的组件中使用一个间隔构件(75)是最佳的。
图8D例示了一个缝边区域(65)的横截面视图,该缝边区域包括其中插入一个缝边连接构件(97)的缝边通道(95)。缝边连接构件(97)的实施例包括销、扣针、单丝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此外,泡沫状物(67)(诸如,开孔多孔泡沫状物或闭孔泡沫状物)可以被插入到端部主体区域(11a)和中心主体区域(11c)之间的开放空间内。这还可以发生在端部主体区域(11b)和中心主体区域(11c)之间的开放空间内。泡沫状物(67)可以提供附加的抗压缩性且增强折叠的嵌板(10)层之间的附接的强度。开孔泡沫状物的多孔性质允许流体和/或空气穿过织物组件的通路;然而,开孔泡沫状物或闭孔泡沫状物二者都将进一步确保相对的嵌板层之间的牢固键合,以及对在使用时可能施加到织物的压缩力的抵抗性。
图8E例示了在缝边区域(65)处互相连接之后嵌板(10)的一个边缘区域(85a)的一部分。边缘区域(85a)在(74a)处固定到中心主体区域(11c)中的结合通道(56c)。固定可以是通过TTLW或其他合适的手段形成的。图8E还示出了将泡沫状物(67)(如上文所描述的)插入到最接近缝边区域(65)的主体区域(11a,11c)之间的内部区域内。在构造织物之前,可以将泡沫状物(67)可选地注入到结合通道(56c)之上的区域内、注入到孔隙(55)内、或者注入到折叠的嵌板(10)的暴露的腔内或其任何组合内。
图8F例示了在构造织物之前可选地插入泡沫状物(67)(如上文所描述的),将所述泡沫状物(67)注入到结合通道(未示出)之间的体积内或远离缝边区域(在图8E中示出的)的孔隙(55)内、或者注入到中心主体区域(11c)的暴露的下表面内或其任何组合内。可以通过将突出部(57)的顶表面(51)以先前所描述的方式如示出的在(71a,71c)处固定到相对的平面区域(53)来可选地增强嵌板层的互相连接。
图9例示了以先前所讨论的方式布置的折叠的嵌板(10)的固定边缘区域(85a,85b)的一个替代布置。在此替代中,边缘区域(85a,85b)分别在区域(74a)和区域(74b)处固定到折叠区域(61,62)的内表面,而不是被固定到中心主体区域(11c)。换言之,每个端部折叠区域(61,62)不再被折叠成“U”形(如在图2到图8中),而是被布置为“绳缝边”配置。每个端部折叠区域(61,62)的一部分(83a,83b)被带到缝边通道(95)周围,且指向折叠区域(61,62)的内表面。每个边缘区域(85a,85b)与折叠区域(61,62)的内表面接触,其中其以上文所描述的方式在(74a,74b)处固定。图9中呈现的实施方案提供了在织物的构造和组装中缝边区域的一种替代布置。当使用一个绳缝边时,可以经由图8A、图8B、图8D和图8F中例示的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实现端部主体区域(11a,11b)与中心主体区域(11c)的固定。
织物
图10是由如上文所描述地构造和布置的多个折叠的嵌板(诸如,(10a)和(10b))构造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180)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立体图。可以使用非织造接缝元件(150)来接合组装的织物(180)的相对的端部以形成一个连续的带,可以通过移除接缝元件(150)来释放该连续的带。
通过使多个嵌板中的每个在它们相应的接缝区域处(例如,在图6A中的(31,32,33,34)处)互相连接来串联地固定折叠的嵌板(例如,10a,10b)以形成织物(180),如上文所描述的。折叠的嵌板(例如,10a,10b)在复合接缝区域(20)处互相连接,所述复合接缝区域可以通过使用接缝连接构件(82)而被固定,如上文所描述的。在织物(180)的此实施方案中,缝边区域(例如,(65a,65b))在织物(180)的内表面上。织物(180)还由横向边缘(105,106)限定,横向边缘(105,106)对于所有互相连接的折叠的嵌板(例如,(10a,10b))是共有的。
折叠的嵌板(例如,(10a,10b))可以通过关于图8-8F和图9所描述的方法中的任一种方法从内部固定。此外,折叠的嵌板(例如,(10a,10b)的中心主体区域的上表面可以设置有表面粗糙度,如例如在图7中示出的。
根据需要使许多折叠的嵌板(诸如,10a,10b)以先前所描述的方式互相连接以提供给定长度的成品织物。每个折叠的嵌板被定向使得它的缝边(例如,65a,65b)和复合缝边区域(例如,20)垂直于织物(180)的预期运行方向或MD。然后在折叠的嵌板(例如,10a,10b)的中心主体区域内在CD上切割织物(180)以提供适合于其预期用途的期望的成品宽度,且然后可以安装接缝元件(150)(例如,如US2012/0040150、US2014/0199510、US2014/0053376、WO2014075170或CA2824609中的一个中所描述的)来接合织物(180)的相对的端部。成品工业织物(180)因此是包括接缝元件(150)的完全非织造双层组件,所述接缝元件(150)允许织物(180)的安装和移除。
图11是可以用作产品侧(PS)的非织造双层工业织物(200)的第二实施方案的一个表面的平面视图。在此视图中,缝边区域被隐藏在PS表面以下。所有折叠的嵌板(例如,10a,10b,110a,110b)都如上文所描述地构造,且横跨如上文所描述的MD在复合接缝区域(20)处互相连接。在织物(200)的此实施方案中,折叠的嵌板(例如,10a,10b)在CD上在它们的第一横向边缘(121a,121b)和第二横向边缘(122a,122b)处固定到折叠的嵌板(110a,110b)。例如,可以通过细丝构件(90)以图8A中示出的方式插入穿过对准的孔隙(55)来实现横跨横向边缘的固定。在这样的实施方案中,折叠的嵌板(10a,10b)被称为“内部嵌板”,而折叠的嵌板(110a,110b)被称为“外部嵌板”。
在图11中,毗连的内部嵌板(10a,10b)被偏移,使得它们的横向边缘(121a,121b)和(122a,122b)是间断的。这导致包括折叠的嵌板(10a)与(10b)之间、(10b)与(110a)之间、(110a)与(110b)之间等的互相连接的组合的复合接缝区域(20)。
每个内部嵌板(110a,110b)被结构化和被布置成与内部嵌板(10a,10b)相同。然而,外部嵌板(110a,110b)中的每个均由与用在内部嵌板(10a,10b)的成分中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制成。例如,如果织物(200)预期在造纸机器的烘干机部段中使用,则折叠的嵌板(10a,10b)可以由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组成的薄膜形成。然而,在高温环境中,织物(200)的横向边缘可以被暴露至过度磨损、热和水分,在此情况下,PET可以比期望的降解(水解)得更快。在如图11中示出的织物(200)的横向区域中,通过使用由耐热和耐水解材料制成的外部嵌板(110a,110b),将有可能延长在烘干机部段中直接暴露至热量的这些外部边缘的使用寿命。耐热和耐水解材料的实施例包括聚苯硫醚(PPS)或聚芳基醚酮(诸如,PEEK)。
图12是图11中示出的非织造工业织物的部分立体图。在折叠的嵌板(10a,10b)的外表面中可见的凹陷是由折叠的嵌板中的突出部形成的,如先前所描述的。
参考图11和图12,外部嵌板(110a,110b)可以以下面的方式被附接。在织物(200)中,内部嵌板(10a,10b)互相连接使得横向边缘(121a,121b)和(122a,122b)被偏移以至于它们的横向边缘如图11中所示出的那样交错。毗连的内部嵌板(10a,10b)在复合接缝区域(20)处固定至彼此,如先前所描述的。外部嵌板(110a)的一个横向边缘然后与内部嵌板中的一个(10a)的横向边缘(121a)对准。由于所有折叠的嵌板在结构上相同,因此外部嵌板(110a)然后在(110a)的任一侧上在接缝区域(20)处互相连接到毗连的内部嵌板(10b)。接缝连接构件(82)可以被插入在接缝通道(80)内(例如,如图7中那样),该接缝通道(80)形成在折叠的嵌板(10a)和(110a)的任一侧上的复合接缝区域(20)中。如果需要,针对附接到内部嵌板(10a,10b)的横向边缘(121a,121b)以及附接在它们的相对横向边缘(122a,122b)处的每个外部嵌板(110a,110b)重复此过程。此外,缝边连接构件(97)可以被插入穿过在外部嵌板(110a,110b)以及对应的内部嵌板(10a,10b)的缝边区域(例如,65a,65b,165a,165b)处的缝边通道(95),以便进一步增强折叠的嵌板在MD和CD上的相互连接。
可以通过以关于图8A所描述的方式使细丝元件(90)穿过折叠的嵌板的对准的孔隙来进一步增强外部嵌板(110a,110b)和对应的内部嵌板(10a,10b)之间在CD上的连接,以便跨越CD嵌板宽度的至少一部分。
一旦被折叠,外部嵌板(110a,110b)的外横向边缘(115a,115b)则被切边以去除任何非线性变化。边缘(115a,115b)可以通过加热手段、化学手段或其他合适的手段密封以防止细丝构件(90)从对准的孔隙的徙动。
嵌板材料
在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的构造中使用的嵌板可以包括热塑性聚合物材料,诸如(但是不排他地)聚酯、聚烯烃以及聚酰胺。替代地,该嵌板可以包括热固性聚合物,诸如(但是不排他地)聚酰亚胺。或者,可成形金属也可以被用在嵌板的构造中。在嵌板是由热塑性塑料组成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激光焊接使嵌板表面和部件固定至彼此。还可以使用其他键合方法,诸如,化学胶粘剂和机械附接件。
嵌板可以由包括中等至高固有粘度(IV)聚酯的薄膜形成,所述中等至高固有粘度(IV)聚酯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以及聚(亚环己基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酸(PCTA)。应注意,可以使用其他中等至高IV聚酯。还可以使用包括聚酰胺-6(PA-6)、PA-6/6、PA-6/10、PA-6/12以及其他这样的材料的聚酰胺。还可以使用包括聚乙烯(PE)以及聚丙烯(PP)的聚烯烃。
在需要耐热材料或耐磨损材料的情况下,嵌板可以是由聚苯硫醚(PPS)、聚芳醚酮(PAEK)诸如聚醚醚酮(PEEK)、聚(亚环己基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酸(PCTA)或水解稳定化热塑性材料制成。
可以使用具有在大约0.5到1.0之间的IV的聚酯(尤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薄膜。该薄膜可以被共挤成两层或更多层,或以其他方式可以由多层组成。PET薄膜的至少一层还可以被双轴定向,且被水解地稳定化,以防止当该薄膜意在热且潮湿的环境中使用时由于水解降解造成的过早解聚。在这样的应用中,可以使用碳化二亚胺。在WO2013/177670(以引用的方式纳入本文)中公开了这样的薄膜的实施例,在WO2013/177670中,将该薄膜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定向以使其弹性模量和其他物理特性(诸如,抗拉强度和自由收缩)最大化。
作为一个实施例,该薄膜或多层薄膜的至少一层包括水解稳定剂,该水解稳定剂包括碳化二亚胺。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对于包括水解稳定剂的每个层,碳化二亚胺构成该层的材料的0.5%重量份数(w/w)到5%w/w之间。碳化二亚胺可以选自单体形式和聚合物形式。尤其,碳化二亚胺可以是聚合物。
在嵌板结构中使用的聚合物薄膜材料还可以包括激光焊接使能材料;至少一个薄膜层可以包括辐射能吸收材料,诸如,炭黑。在WO2013/071419中公开了这样的聚合物薄膜材料。
该薄膜材料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共挤的可混合的层,在所述层中至少一个外层包括辐射能吸收材料且大约是总薄膜厚度或卡尺的5%到20%,该总薄膜厚度或卡尺可以是从大约100μm至最高达500μm。该总薄膜厚度还可以是在大约250μm到350μm的范围内。此外,在这样的薄膜中可以存在三个共挤的可混合的层。
当该薄膜材料包括两层时,第一层可以包括辐射能吸收材料且可以是总薄膜厚度的5%到15%,同时第二层可以是总薄膜厚度的85%到95%。此外,该第一层可以是薄膜厚度的大约10%且该第二层可以是薄膜厚度的大约90%。
在该薄膜包括三层的情况下,每个外层均可以是总薄膜厚度的5%到20%且一个内层可以是总薄膜厚度的60%到90%。此外,每个外层可以是薄膜厚度的10%到15%且该内层可以是薄膜厚度的70%到80%。两个外层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辐射能吸收材料。在这些实施例中,对于包括辐射能吸收材料的每个层,吸收剂可以是炭黑,炭黑被纳入以便构成薄膜层中的聚合物材料的大约0.1%w/w到大约1%w/w。
也可以使用其他辐射能吸收材料,诸如,透明的或可染色的产品例如(可得自Carbondale的Gentex公司,PA)或(可得自Basf公司)。使用的添加剂的量将取决于所选的添加剂,但是在添加剂是炭黑的情况下,它将基于至少一个外薄膜层的总重量以范围从大约0.1%w/w到大约1.0%w/w的量存在。考虑到意在用在焊接过程中的激光的波长,纳入到该薄膜层内的激光能吸收材料添加剂的量取决于该层的最终厚度。
可选地,多层薄膜的至少一层还可以包括添加剂,诸如,二氧化钛、或至少一种染料中的至少一种。
对于一些用途,该嵌板可以是由热固性聚合物材料构造的,该热固性聚合物材料诸如是以商品名称ApicalTM、KaptonTM、UPILEXTM、VTECPITM、NortonTHTM和KaptrexTM在市场上出售的商业可得的线性或芳香族杂环聚酰亚胺;其他热固性聚合物材料可以是合适的。热固性材料不适于激光焊接且可以使用环氧树脂、溶剂型胶粘剂或化学胶粘剂(诸如,热熔性胶粘剂)中的一种来使该热固性材料键合。
也可以采用可成形金属材料,且尤其可以采用选自铝合金、黄铜、冷轧钢、铜、镀锌钢、高强度低合金钢、热轧钢、钢合金、不锈钢和锌中的至少一种的可成形金属材料。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短语“可成形金属材料”指能够经受超过材料的弹性极限的应变而不会导致过度应变局域化或断裂的金属。由这些金属形成的嵌板适于激光焊接和电阻焊接且可以通过这些手段或类似手段而被键合。
替代地或附加地,可以采用机械手段使嵌板层互相连接,该机械手段诸如是通过将细丝材料插入穿过折叠的嵌板的对准的孔隙。
结论
尽管已经通过使用示例性实施方案描述了嵌板和织物(其是由这些嵌板构造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可以对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的所描述的实施方案做出多种改型,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由如由权利要求书和它们的所附等同物限定。此外,在解释说明书时,应以与上下文一致的最宽泛可能的方式解释所有术语。尤其,术语“包括(comprise)”和“包括(comprising)”应被解释为以非排他的方式指代元件、部件、或步骤,指示所引用元件、部件或步骤可以存在或被利用或与未清楚引用的其他元件、部件或步骤结合。
部件列表
数字 项目 数字 项目
1 嵌板 55 孔隙
5 主体区域 56 结合通道14 -->
10 折叠的嵌板 56c 11c中的结合通道
10a,10b 折叠的嵌板 57 突出部
11a,11b 端部主体区域 57b 11b中的突出部
12a,12b 端部主体区域 58a,58b 最接近28a,28b的突出部
11c 中心主体区域 61,62 折叠区域
12c 中心主体区域 65 缝边区域
20 复合接缝区域 65a,65b 缝边区域
21a,21b 接缝环条 71a,71b,71c 突出部键合位置
21a,21b 接缝环 73b,73c 接触点
25a,25b 缝边环条 74a 边缘区域到结合通道的键合
25a,25b 缝边环 75 间隔构件
26a,26b 外边缘 80 接缝通道
27a,27b 缝边折叠线 82 接缝连接构件
28a,28b 内边缘 85a,85b 边缘区域
31,32 接缝区域 90 细丝构件
35a,35b 接缝折叠线 95 缝边通道
41a,41b 接缝槽 97 缝边连接构件
41a,41b 接缝环接收开口 100 工业织物
45a,45b 缝边槽 110a,110b 200的组装的嵌板
45a,45b 缝边环接收开口 115a,115b 110a,110b的外横向边缘
48 条纹 121a,121b 10a,10b的第一横向边缘
51 表面 122a,122b 10a,10b的第二横向边缘
51b 57b的表面 150 接缝元件
52 侧表面 105,106 180的横向边缘
53 结合区 180 工业织物
53b,53c 11b,11c中的结合区 200 工业织物

Claims (61)

1.一种在非织造工业织物的构造中使用的嵌板,该嵌板包括:
a)一个内表面和一个外表面;
b)两个相对的横向边缘和两个相对的外边缘;
c)在该嵌板的每个端部处的第一折叠区域和第二折叠区域,每个折叠区域包括:
i)该嵌板的一个外边缘;
ii)一个边缘区域;
iii)一列缝边环条和缝边槽,该列被定向成平行于该外边缘且被设置成毗连该边缘区域;以及
iv)一个缝边折叠线,其大体上在中间穿过该列缝边环条和缝边槽,该缝边折叠线被定向成平行于该外边缘;
d)一个主体区域,该主体区域在该第一折叠区域和第二折叠区域之间,该主体区域包括:
i)在该嵌板的内表面上的多个突出部和结合区,其中在每个突出部之间有一个结合区;
ii)第一接缝区域和第二接缝区域,每个接缝区域包括:一列接缝槽和接缝环条,该列被定向成平行于该外边缘;以及一个接缝折叠线,其大体上在中间穿过该列接缝环条和接缝槽,该接缝折叠线被定向成平行于该外边缘;
iii)第一端部主体区域和第二端部主体区域,该第一端部主体区域在该第一折叠区域和第一接缝折叠线之间;该第二端部主体区域在该第二折叠区域和第二接缝折叠线之间;以及
iv)一个中间主体区域,其在该第一接缝折叠线和第二接缝折叠线之间;
其中当该嵌板被如下操作时,该嵌板形成一个折叠的嵌板:
首先,沿着每个缝边折叠线折叠该嵌板,使得每个外边缘被定向成朝向该嵌板的内表面,每个缝边环条形成一个缝边环,且每个缝边槽形成一个用于接收相对的折叠区域的缝边环的缝边环接收开口;
然后,随后沿着每个接缝折叠线折叠该嵌板,使得在每个端部主体区域处的该嵌板的内表面被定向成与在该中心主体区域处的该嵌板的内表面相对;该第一折叠区域和第二折叠区域在一个缝边区域处互相连接且被安置在该中心主体区域和相应的端部主体区域之间;每个接缝环条形成一个接缝环;每个接缝槽形成一个用于接收一个毗连的折叠的嵌板的接缝环的接缝环接收开口;结合的端部主体区域形成该折叠的嵌板的第一层,该中心主体区域形成该折叠的嵌板的第二层;且通过将该第一层中的突出部固定到该第二层中的相对的结合区和/或将该第二层中的突出部固定到该第一层中的相对的结合区来将该第一层固定到该第二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板,其中所述多个突出部被布置在与每列接缝环条和接缝槽平行的一系列列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嵌板,其中每个突出部包括一个与该折叠的嵌板的内表面平行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嵌板,其中每个突出部包括至少一个横向孔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嵌板,其中每个突出部包括两个横向孔隙。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嵌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横向孔隙提供一个用于流体和/或空气在该嵌板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之间经过的流动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嵌板,其中通过在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插入泡沫状物,所述中心主体区域和所述端部主体区域被进一步固定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嵌板,其中该泡沫状物是多孔开孔泡沫状物或闭孔泡沫状物。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嵌板,其中通过一个细丝构件将该中心主体区域和所述端部主体区域进一步固定在一起,该细丝构件穿过第一层中的一列突出部的、与该第二层中的一列孔隙交错的对准的孔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嵌板,其中每个缝边槽被设定尺度以接收至少一个突出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嵌板,其中每个缝边槽与最接近折叠区域的一个对应的突出部对准。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嵌板,其中在该折叠的嵌板中,每个边缘区域被固定到其相应的折叠区域,且通过一个缝边连接构件使所述折叠区域固定在一起,所述缝边连接构件放置在由互相连接的折叠区域形成的缝边通道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嵌板,其中在折叠的嵌板中,每个折叠区域被折叠成U形,且通过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个使所述折叠区域固定在一起:
a)一个放置在由互相连接的折叠区域形成的缝边通道内的缝边连接构件;以及
b)将每个边缘区域固定到相对的端部主体区域的内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嵌板,其中一个间隔构件被固定在至少一个折叠区域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嵌板,其中该缝边连接构件选自销、单丝、扣针、复丝以及金属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嵌板,包括热塑性材料、热固性材料或可成形金属。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嵌板,包括选自聚酯、聚酰胺、聚烯烃、聚苯硫醚和聚芳基醚酮的热塑性材料;且使用化学方法、热学方法、机械方法或其组合来固定该折叠的嵌板的部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嵌板,其中所述边缘区域和/或所述间隔构件通过激光焊接被固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嵌板,其中该嵌板还包括添加剂、辐射能吸收材料或其组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嵌板,其中该辐射能吸收材料是炭黑。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嵌板,包括至少一层薄膜,该至少一层薄膜包含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乙烯(PE)、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丙烯(PP)、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亚环己基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酸(PCTA)、聚酰胺-6(PA-6)、PA-6/6、PA-6/10以及PA-6/12的材料。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嵌板,其中该薄膜包括一个双轴定向的、水解稳定化的PET薄膜。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嵌板,其中该至少一层薄膜包括添加剂、辐射能吸收材料或其组合。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嵌板,其中所述可成形金属材料选自铝合金、黄铜、冷轧钢、铜、镀锌钢、高强度低合金钢、热轧钢、钢合金、不锈钢锌以及它们的任意组合;且使用化学方法、热学方法、机械方法或其组合来固定每个折叠的嵌板的部件。
2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嵌板,其中该热固性材料是线性聚酰亚胺或芳香族杂环聚酰亚胺;且使用化学方法、机械方法或其组合来固定每个折叠的嵌板的部件。
26.根据权利要求1至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嵌板,其中在中心主体区域中的该嵌板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表面粗糙度。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嵌板,其中该表面粗糙度在5μ和100μ之间。
28.一种由串联毗连地固定的多个折叠的嵌板构造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
a)每个折叠的嵌板是根据权利要求1形成的;
b)毗连的折叠的嵌板在一个复合接缝区域处互相连接,该复合接缝区域是通过使第一折叠的嵌板的接缝环插入到第二折叠的嵌板的接缝环接收开口内且使该第二折叠的嵌板的接缝环插入到该第一折叠的嵌板的接缝环接收开口内而形成的,从而在该复合接缝区域处形成一个接缝通道;以及
c)通过将一个接缝连接构件插入在毗连的折叠的嵌板之间的接缝通道中,来将毗连的折叠的嵌板固定到彼此。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在每个折叠的嵌板内,多个突出部被布置在与每列接缝环条和接缝槽平行的一系列列中。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每个突出部包括至少一个横向孔隙。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每个突出部包括两个横向孔隙。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横向孔隙提供一个用于流体和/或空气在每个折叠的嵌板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之间经过的流动路径。
33.根据权利要求28至3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通过将泡沫状物插入在该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折叠的嵌板中的至少一个的中心主体区域和端部主体区域被进一步固定在一起。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该泡沫状物是多孔开孔泡沫状物或闭孔泡沫状物。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通过至少一个细丝构件将至少一个折叠的嵌板的中心主体区域和端部主体区域进一步固定在一起,所述至少一个细丝构件穿过第一层中的一列突出部的、与该第二层中的一列突出部交错的对准的孔隙。
36.根据权利要求28至3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在每个折叠的嵌板中,每个缝边槽被设定尺度以接收至少一个突出部。
37.根据权利要求28至3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在每个折叠的嵌板中,每个缝边槽与最接近折叠区域的一个对应的突出部对准。
38.根据权利要求28至3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在每个折叠的嵌板中,每个边缘区域被固定到其相应的折叠区域,且通过一个缝边连接构件使所述折叠区域固定在一起,所述缝边连接构件放置在由互相连接的折叠区域形成的缝边通道内。
39.根据权利要求28至3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在每个折叠的嵌板中,每个折叠区域被折叠成U形,且通过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个使所述折叠区域固定在一起:
a)一个放置在由互相连接的折叠区域形成的缝边通道内的缝边连接构件;以及
b)将每个边缘区域固定到相对的端部主体区域的内表面。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一个间隔构件被固定在至少一个折叠区域内。
41.根据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该缝边连接构件选自销、单丝、扣针、复丝以及金属线。
42.根据权利要求28至4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每个折叠的嵌板包括热塑性材料、热固性材料或可成形金属。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每个折叠的嵌板包括选自聚酯、聚酰胺、聚烯烃、聚苯硫醚和聚芳基醚酮的热塑性材料;且使用化学方法、热学方法、机械方法或其组合来固定该折叠的嵌板的部件。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所述边缘区域和/或该间隔构件通过激光焊接被固定。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该嵌板还包括添加剂、辐射能吸收材料或其组合。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该辐射能吸收材料是炭黑。
47.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包括至少一层薄膜,该至少一层薄膜包含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乙烯(PE)、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丙烯(PP)、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亚环己基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酸(PCTA)、聚酰胺-6(PA-6)、PA-6/6、PA-6/10以及PA-6/12的材料。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该薄膜包括一个双轴定向的、水解稳定化的PET薄膜。
49.根据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该至少一层薄膜包括添加剂、辐射能量吸收材料或其组合。
50.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所述可成形金属材料选自铝合金、黄铜、冷轧钢、铜、镀锌钢、高强度低合金钢、热轧钢、钢合金、不锈钢锌以及它们的任意组合;且使用化学方法、热学方法、机械方法或其组合来固定每个折叠的嵌板的部件。
51.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该热固性材料是线性聚酰亚胺或芳香族杂环聚酰亚胺;且使用化学方法、机械方法或其组合来固定每个折叠的嵌板的部件。
52.根据权利要求28至5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在中心主体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折叠的嵌板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具有表面粗糙度。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该表面粗糙度在5μ和100μ之间。
54.根据权利要求28至5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附加的外部折叠的嵌板被固定到每个折叠的嵌板的第一横向边缘和第二横向边缘中的至少一个,使得该附加的外部折叠的嵌板的材料不同于每个折叠的嵌板的材料。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该附加的外部折叠的嵌板包括耐热材料或耐磨损材料。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该耐热材料或耐磨损材料是PPS、PEEK、可成形金属或水解稳定化的热塑性材料。
57.一种在非织造工业织物的构造中使用的嵌板,该嵌板包括:
a)至少一层定向的PET的聚合物薄膜,所述聚合物薄膜包括辐射能吸收材料;
b)一个内表面和一个外表面;
c)两个相对的横向边缘和两个相对的外边缘;
d)在该嵌板的每个端部处的第一折叠区域和第二折叠区域,每个折叠区域包括:
i)该嵌板的一个外边缘;
ii)一个边缘区域;
iii)一列缝边环条和缝边槽,该列被定向成平行于该外边缘且被设置成毗连该边缘区域;以及
iv)一个缝边折叠线,其大体上在中间穿过该列缝边环条和缝边槽,该缝边折叠线被定向成平行于该外边缘;
e)一个主体区域,该主体区域在该第一折叠区域和第二折叠区域之间,该主体区域包括:
i)在该嵌板的内表面上的多个突出部和结合区,其中每个突出部具有至少一个孔隙,且在每个突出部之间有一个结合区;
ii)第一接缝区域和第二接缝区域,每个接缝区域包括:一列接缝槽和接缝环条,该列被定向成平行于该外边缘;以及一个接缝折叠线,其大体上在中间穿过该列接缝环条和接缝槽,该接缝折叠线被定向成平行于该外边缘;
iii)第一端部主体区域和第二端部主体区域,该第一端部主体区域在该第一折叠区域和第一接缝折叠线之间;该第二端部主体区域在该第二折叠区域和第二接缝折叠线之间;以及
iv)一个中间主体区域,其在该第一接缝折叠线和第二接缝折叠线之间;
其中当该嵌板被如下操作时,该嵌板形成一个折叠的嵌板:
首先,沿着每个缝边折叠线折叠该嵌板,使得每个外边缘被定向成朝向该嵌板的内表面,每个缝边环条形成一个缝边环,且每个缝边槽形成一个用于接收相对的折叠区域的缝边环的缝边环接收开口;
然后,随后沿着每个接缝折叠线折叠该嵌板,使得在每个端部主体区域处的该嵌板的内表面被定向成与在该中心主体区域处的该嵌板的内表面相对;该第一折叠区域和第二折叠区域在一个缝边区域处互相连接且被安置在该中心主体区域和相应的端部主体区域之间;每个接缝环条形成一个接缝环;每个接缝槽形成一个用于接收一个毗连的折叠的嵌板的接缝环的接缝环接收开口;该中心主体区域形成该折叠的嵌板的第一层,结合的端部主体区域形成该折叠的嵌板的第二层;且通过将该第一层中的突出部固定到该第二层中的相对的结合区和/或将该第二层中的突出部固定到该第一层中的相对的结合区来将该第一层固定到该第二层。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嵌板,其中该聚合物薄膜是双轴定向的。
59.根据权利要求57或58所述的嵌板,其中该聚合物薄膜是水解稳定化的。
60.根据权利要求57至5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嵌板,其中所述嵌板包括聚合物薄膜的至少两个共挤层,且所述至少两个共挤层中的一个包括辐射能吸收材料。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嵌板,其中该辐射能吸收材料是炭黑。
CN201480056377.7A 2013-12-06 2014-12-05 由套筒配置嵌板组装成的非织造双层工业织物及用于该织物的嵌板 Active CN1056371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A2,835,951 2013-12-06
CA2835951 2013-12-06
PCT/CA2014/000864 WO2015081417A1 (en) 2013-12-06 2014-12-05 Non-woven double-layer industrial textile assembled from sleeve configuration panels, and panels theref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7145A true CN105637145A (zh) 2016-06-01
CN105637145B CN105637145B (zh) 2018-04-10

Family

ID=5327267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6473.XA Active CN105793491B (zh) 2013-12-06 2014-12-05 非织造双层工业织物和用于其中的嵌板
CN201480056377.7A Active CN105637145B (zh) 2013-12-06 2014-12-05 由套筒配置嵌板组装成的非织造双层工业织物及用于该织物的嵌板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6473.XA Active CN105793491B (zh) 2013-12-06 2014-12-05 非织造双层工业织物和用于其中的嵌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587351B2 (zh)
EP (2) EP3077593B1 (zh)
CN (2) CN105793491B (zh)
WO (2) WO201508141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5404A (zh) * 2016-08-24 2016-12-21 四川环龙技术织物有限公司 一种造纸机网用布基底织物连接接缝区域制备工艺
CN106283819A (zh) * 2016-08-24 2017-01-04 四川环龙技术织物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锁连接关系的无纺工业织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1497A (zh) * 2015-09-14 2016-09-21 安徽华宇网业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扁丝干网
US10005614B2 (en) * 2016-02-25 2018-06-26 Hemlock Semiconductor Operations Llc Surface conditioning of conveyor materials or contact surfaces
PL3529417T3 (pl) * 2016-10-20 2021-11-02 Combitile Pty Ltd Pokrycie gruntu do zastosowań zewnętrznych
JP7120211B2 (ja) * 2017-02-28 2022-08-17 東レ株式会社 積層不織布
DE102017114964A1 (de) * 2017-07-05 2019-01-10 Voith Patent Gmbh Bespannung und Herstellverfahren für eine solche Bespannung
CN111742102B (zh) 2018-10-10 2023-06-16 艾斯登强生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销轴插入工具
DE102020113073A1 (de) 2020-05-14 2021-11-18 Voith Patent Gmbh Bespannung und Herstellverfahren für eine solche Bespannung
USD1015524S1 (en) * 2021-04-21 2024-02-20 Jiabing Tang Air vent plate for car window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16649A (en) * 1963-05-28 1966-01-12 Huyck Corp Dryer bel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01848801A (zh) * 2007-09-05 2010-09-29 阿尔巴尼国际公司 造纸机和工业织物接缝的制造方法和由该方法制造的接缝
CA2738918A1 (en) * 2009-12-11 2011-06-11 Astenjohnson, Inc. Industrial fabric comprised of selectively slit and embossed film
CN102405316A (zh) * 2009-04-21 2012-04-04 阿斯顿约翰逊公司 用于工业织物的接缝及其封接元件
CN102713041A (zh) * 2009-12-11 2012-10-03 阿斯顿约翰逊公司 由开缝和激凸薄膜构成的工业用织物
CN102753740A (zh) * 2010-03-09 2012-10-24 阿斯顿约翰逊公司 包括干润滑剂的热塑性聚合物纱线和薄膜以及由此制成的工业用纺织品
CA2749477A1 (en) * 2011-08-18 2013-02-18 Allan R. MANNINEN Profiled seaming element for industrial textiles
WO2013071419A1 (en) * 2011-11-17 2013-05-23 Astenjohnson, Inc. Coextruded laser weld enabled polymer film or filament and fabrics made therefro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979A (en) * 1934-07-14 1935-06-25 Ayers Ltd Drier felt for paper making machines
US3162567A (en) * 1961-05-18 1964-12-22 Kimberly Clark Co Papermaking machine forming member
US3368933A (en) * 1963-11-15 1968-02-13 Huyck Corp Corrugator combiner machine
US3309790A (en) 1964-08-21 1967-03-21 Fabric Res Lab Inc Light-weight dryer felt seams
US3324991A (en) * 1965-08-18 1967-06-13 Voss Belting & Specialty Co Conveyor belts
US3530898A (en) * 1968-10-30 1970-09-29 Raychem Corp Closure sleeve
US4911683A (en) * 1988-08-03 1990-03-27 The Draper Felt Company, Inc. Seam for work fabric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JP2000044026A (ja) * 1998-07-30 2000-02-15 Nitta Ind Corp コンベアベルト
GB0325463D0 (en) 2003-10-31 2003-12-03 Voith Fabrics Patent Gmbh Three dimensional tomographic fabric assembly
DE102004044568B4 (de) * 2004-09-15 2021-08-05 Voith Patent Gmbh Pressstoffe
GB2432337A (en) * 2005-11-22 2007-05-23 Marc Pierre Despault Offset intermeshing industrial fabric seam
DE102008000123A1 (de) * 2008-01-22 2009-07-23 Voith Patent Gmbh Papiermaschinenbespannung mit Scharniernaht
CA2688168A1 (en) * 2009-12-11 2011-06-11 Richard Stone Hinge-type seaming element for joining ends of an industrial textile
CA2779131A1 (en) * 2012-06-07 2013-12-07 Allan R. MANNINEN Compression resistant, selectively slit and embossed films and industrial textiles made thereof
CA2779969A1 (en) * 2012-06-18 2013-12-18 Allan R. MANNINEN In-line shear resistant nonwoven textiles comprised of selectively slit and embossed film
CA2791864A1 (en) * 2012-10-04 2014-04-04 Allan R. MANNINEN Film structures for self locking nonwoven industrial textile
CA2795208A1 (en) * 2012-11-13 2014-05-13 Allan R. MANNINEN Seaming element for industrial textil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EP2978893B1 (en) * 2013-03-26 2018-05-30 AstenJohnson, Inc. Mechanically interlocked nonwoven industrial fabric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16649A (en) * 1963-05-28 1966-01-12 Huyck Corp Dryer bel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01848801A (zh) * 2007-09-05 2010-09-29 阿尔巴尼国际公司 造纸机和工业织物接缝的制造方法和由该方法制造的接缝
CN102405316A (zh) * 2009-04-21 2012-04-04 阿斯顿约翰逊公司 用于工业织物的接缝及其封接元件
CA2738918A1 (en) * 2009-12-11 2011-06-11 Astenjohnson, Inc. Industrial fabric comprised of selectively slit and embossed film
CN102713041A (zh) * 2009-12-11 2012-10-03 阿斯顿约翰逊公司 由开缝和激凸薄膜构成的工业用织物
CN102753740A (zh) * 2010-03-09 2012-10-24 阿斯顿约翰逊公司 包括干润滑剂的热塑性聚合物纱线和薄膜以及由此制成的工业用纺织品
CA2749477A1 (en) * 2011-08-18 2013-02-18 Allan R. MANNINEN Profiled seaming element for industrial textiles
WO2013071419A1 (en) * 2011-11-17 2013-05-23 Astenjohnson, Inc. Coextruded laser weld enabled polymer film or filament and fabrics made therefrom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5404A (zh) * 2016-08-24 2016-12-21 四川环龙技术织物有限公司 一种造纸机网用布基底织物连接接缝区域制备工艺
CN106283819A (zh) * 2016-08-24 2017-01-04 四川环龙技术织物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锁连接关系的无纺工业织物
CN106283819B (zh) * 2016-08-24 2018-02-16 四川环龙技术织物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锁连接关系的无纺工业织物
CN106245404B (zh) * 2016-08-24 2018-02-16 四川环龙技术织物有限公司 一种造纸机网用布基底织物连接接缝区域制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77594A4 (en) 2017-12-27
EP3077594A1 (en) 2016-10-12
US9593450B2 (en) 2017-03-14
WO2015081417A1 (en) 2015-06-11
EP3077593B1 (en) 2018-11-14
CN105637145B (zh) 2018-04-10
EP3077594B1 (en) 2019-01-30
EP3077593A1 (en) 2016-10-12
US20160312406A1 (en) 2016-10-27
EP3077593A4 (en) 2017-11-08
US9587351B2 (en) 2017-03-07
US20160305069A1 (en) 2016-10-20
WO2015081418A1 (en) 2015-06-11
CN105793491B (zh) 2018-02-02
CN105793491A (zh) 2016-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37145A (zh) 由套筒配置嵌板组装成的非织造双层工业织物及用于该织物的嵌板
CN102713041B (zh) 由开缝和激凸薄膜构成的工业用织物
US9487911B2 (en) Profiled seaming element for industrial textiles
CA2737564C (en) Hinge type seaming element for joining ends of an industrial textile
CA2758622A1 (en) Coextruded laser weld enabled polymer film or filament and fabrics made therefrom
US9358752B2 (en) In-line shear resistant nonwoven textiles comprised of selectively slit and embossed film
US9194082B2 (en) Multi-pin nonwoven seaming element
US9616638B2 (en) Mechanically interlocked nonwoven industrial fabric
US9598814B2 (en) Double pin seaming element
WO2007062506A1 (en) Nonwoven seam for an industrial fabri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