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5366A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5366A
CN105635366A CN201610057414.7A CN201610057414A CN105635366A CN 105635366 A CN105635366 A CN 105635366A CN 201610057414 A CN201610057414 A CN 201610057414A CN 105635366 A CN105635366 A CN 1056353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e bore
edge
mobile terminal
sensing component
r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574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平
周意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5741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353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35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53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显示屏组件;基环,基环嵌设在显示屏组件上,基环具有中心孔,中心孔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线形成为长圆形,基环的上端面形成为倾斜面,倾斜面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第一边缘位于第二边缘的上方,第一边缘与显示屏组件的上表面平齐;指纹识别感测组件,指纹识别感测组件设在中心孔内,指纹识别感测组件的上表面位于第二边缘下方或与第二边缘平齐。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可以增大手指的按压面积,提高盲操作的成功率,同时基环可保护的指纹识别感测组件的上表面,防止指纹识别感测组件的上表面因到长期使用而造成磨损,指纹识别感测组件的表面平整度可以优化用户的触摸感。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移动终端上的嵌入式指纹识别感测组件的外轮廓线形成为圆形或正方形,圆形的指纹识别感测组件手指的按压面积小,指纹图像获取的信息量小,并且用户在盲操作时,成功率低,用户体验性能差。而正方形的指纹识别感测组件的四个角容易称为死角,会导致藏污,从而影响指纹识别感测组件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具有盲操作成功率高、可靠性高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屏组件;基环,所述基环嵌设在所述显示屏组件上,所述基环具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线形成为长圆形,所述基环的上端面形成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远离所述中心孔的边缘为第一边缘,所述倾斜面的靠近所述中心孔的边缘为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位于所述第二边缘的上方,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显示屏组件的上表面平齐;指纹识别感测组件,所述指纹识别感测组件设在所述中心孔内,所述指纹识别感测组件的上表面位于所述第二边缘下方或与所述第二边缘平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将基环嵌设在显示屏组件上,并将指纹识别感测组件设在长圆形的中心孔内,一方面,内凹式的设计,可以减少用户对指纹识别感测组件误操作,同时基环可保护的指纹识别感测组件的上表面,防止指纹识别感测组件的上表面因到长期使用而造成磨损,指纹识别感测组件的表面平整度可以优化用户的触摸感。另一方面,长圆形的中心孔的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可以增大手指的按压面积,用户在盲操作时,指纹识别感测组件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量,从而可以提高盲操作的成功率。此外,通过使第一边缘与显示屏组件的上表面平齐,用户在按压指纹识别感测组件或接近基环时,可以提高用户手指的触感,防止基环刮手,降低了污垢、杂质等堆积在基环外围的可能性,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朝向所述中心孔的内部的方向上,所述倾斜面逐渐向下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环包括:本体环部,所述中心孔贯穿所述本体环部,所述本体环部的上端构造成所述倾斜面;以及环部凸缘,所述环部凸缘位于所述本体环部的下端且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环部凸缘朝向远离所述中心孔的方向凸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环部凸缘的远离所述中心孔的端部朝向远离所述中心孔的方向凸出形成凸出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出部为多个且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出部为两个且位于所述长圆形的两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出部的至少部分上表面经打磨处理形成粗糙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长圆形的两端的弧线为半圆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长圆形沿直线或弧线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环为金属环。
发明内容仅列出从属权利要求即可,每个从属权利要求后面跟着各自附加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放在实施例中描述且结合具体的技术特征描述,不放在发明内容里面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基环的主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基环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基环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基环的中心孔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线形状。
附图标记:
移动终端100,
显示屏组件110,显示屏组件的上表面111,
基环120,倾斜面121,第一边缘122,第二边缘123,
本体环部124,中心孔125,
环部凸缘126,凸出部127,粗糙面128,
指纹识别感测组件130,指纹识别感测组件的上表面131,
机身140,
长圆形150,圆弧段151,直线段152,弧线段1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图5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可移动的电子设备。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包括:显示屏组件110、基环120以及指纹识别感测组件130。
具体而言,基环120嵌设在显示屏组件110上,基环120具有中心孔125,中心孔125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线形成为长圆形150。这里,“中心孔125的横截面”是指中心孔125在的垂直于其轴线的平面上的截面。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长圆形150”可以定义为:选取圆上位于同一直径上的两点或选取圆上关于圆心对称的两段弧线,沿直线或弧线对圆进行拉伸形成的图形。例如,长圆形150可以为如图2、图5所示的长圆形150,当然,长圆形150也可以形成为椭圆形。
如图1和图4所示,基环120的上端面形成为倾斜面121,倾斜面121的远离中心孔125的边缘为第一边缘122,倾斜面121的靠近中心孔125的边缘为第二边缘123,第一边缘122位于第二边缘123的上方,第一边缘122与显示屏组件的上表面111平齐。由此,用户在按压指纹识别感测组件130或接近基环120时,不但可以提高用户手指的触感,还可以防止基环120刮手,降低了污垢、杂质等堆积在基环120外围的可能性,从而提升了用户对移动终端100的触摸感。
如图1所示,指纹识别感测组件130设在中心孔125内,指纹识别感测组件的上表面131位于第二边缘123下方或与第二边缘123平齐。例如,如图1所示,指纹识别感测组件的上表面131与第二边缘123平齐。当然,指纹识别感测组件的上表面131还可以位于第二边缘123的下方。
一方面,内凹式的设计,可以减少用户对指纹识别感测组件130误操作,同时基环120可保护的指纹识别感测组件的上表面131,防止指纹识别感测组件的上表面131因到长期使用而造成磨损,指纹识别感测组件130的表面平整度可以优化用户的触摸感。另一方面,长圆形150的中心孔125的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可以增大手指的按压面积,用户在盲操作时,指纹识别感测组件130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量,从而可以提高盲操作的成功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通过将基环120嵌设在显示屏组件110上,并将指纹识别感测组件130设在长圆形150的中心孔125内,一方面,内凹式的设计,可以减少用户对指纹识别感测组件130误操作,同时基环120可保护的指纹识别感测组件的上表面131,防止指纹识别感测组件的上表面131因到长期使用而造成磨损,指纹识别感测组件130的表面平整度可以优化用户的触摸感。另一方面,长圆形150的中心孔125的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可以增大手指的按压面积,用户在盲操作时,指纹识别感测组件130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量,从而可以提高盲操作的成功率。此外,通过使第一边缘122与显示屏组件的上表面111平齐,用户在按压指纹识别感测组件130或接近基环120时,可以提高用户手指的触感,防止基环120刮手,降低了污垢、杂质等堆积在基环120外围的可能性,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朝向中心孔125的内部的方向上,倾斜面121逐渐向下倾斜。由此,可以提升移动终端100的线条流畅性,进而可以提高移动终端100的外形美观性。例如,如图1和图4所示,在从外向内的方向上,倾斜面121逐渐向下倾斜。
在如图1-图4所示的示例中,基环120包括本体环部124和环部凸缘126。其中,中心孔125贯穿本体环部124,本体环部124的上端构造成倾斜面121,环部凸缘126位于本体环部124的下端且沿中心孔125的周向方向延伸,环部凸缘126朝向远离中心孔125的方向凸出。如图4所示,环部凸缘126位于本体环部124的下端,且朝向中心孔125的外侧凸出,如图2所示,环部凸缘126沿中心孔125的周向方向延伸且环绕在中心孔125外周。由此,便于提高移动终端100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有利于将金属圈嵌设在显示屏组件110内。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基环120的电阻过大,则会导致信号衰减过大,致使图像不清晰,为此需要将基环120的阻抗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为方便测试基环120的电阻,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如图2所示,环部凸缘126的远离中心孔125的端部朝向远离中心孔125的方向凸出形成凸出部127。例如,如图4所示,凸出部127设在环部凸缘126的远离中心孔125的边缘处且凸出部127朝向中心孔125的外部凸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凸出部127可以为多个且沿中心孔125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例如,如图2所示,凸出部127为两个,这两个凸出部127位于长圆形150的两端的位置处。进一步地,为方便治具探针测试,如图4所示,凸出部127的至少部分上表面经打磨处理形成粗糙面128。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所示,长圆形150的两端的弧线为半圆弧,长圆形150沿直线延伸。可以理解的是,将圆平均分成两个半圆弧,沿直线移动其中一个半圆弧,连接两个半圆弧上对应的端点,即可形成如图2所示的长圆形150。如图2所示的长圆形15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圆弧段151以及连接在两个圆弧段151之间的直线段152,其中圆弧段151形成为半圆弧。由此,可以使得中心孔125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增大手指的按压面积,用户在盲操作时,指纹识别感测组件130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量,从而可以提高盲操作的成功率。
可以理解的是,长圆形150的形状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5所示,将圆平均分成两个半圆弧,沿弧线移动其中一个半圆弧,沿该半圆弧的移动轨迹连接两个半圆上对应的端点,即可形成如图5所示的长圆形150。如图5所示的长圆形15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圆弧段151以及连接在两个圆弧段151之间的弧线段153,其中圆弧段151形成为半圆弧。
下面参照图1-图4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如图1-图4所示,移动终端100包括:机身140、显示屏组件110、基环120以及指纹识别感测组件130。
其中,显示屏组件110设在机身140的上表面上,基环120可以为金属环且嵌设在显示屏组件110上,基环120具有中心孔125,中心孔125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线形成为长圆形150,指纹识别感测组件130设在长圆形150的中心孔125内。如图2所示,长圆形15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圆弧段151以及连接在两个圆弧段151之间的直线段152,其中圆弧段151形成为半圆弧。由此,可以使得中心孔125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增大手指的按压面积,用户在盲操作时,指纹识别感测组件130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量,从而可以提高盲操作的成功率。
如图1、图4所示,基环120的上端面形成为倾斜面121,在朝向中心孔125的内部的方向上,倾斜面121逐渐向下倾斜。由此,可以提升移动终端100的线条流畅性,进而可以提高移动终端100的外形美观性。
如图1所示,倾斜面121的远离中心孔125的边缘为第一边缘122,倾斜面121的靠近中心孔125的边缘为第二边缘123,第一边缘122位于第二边缘123的上方,第一边缘122与显示屏组件的上表面111平齐。由此,用户在按压指纹识别感测组件130或接近基环120时,不但可以提高用户手指的触感,还可以防止基环120刮手,降低了污垢、杂质等堆积在基环120外围的可能性,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如图1所示,指纹识别感测组件的上表面131与第二边缘123平齐。一方面,内凹式的设计,可以减少用户对指纹识别感测组件130误操作,同时基环120可保护的指纹识别感测组件的上表面131,防止指纹识别感测组件的上表面131因到长期使用而造成磨损,而且移动终端100的表面平整度可以优化用户的触摸感。另一方面,长圆形150的中心孔125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可以增大手指的按压面积,用户在盲操作时,指纹识别感测组件130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量,从而可以提高盲操作的成功率。
如图1、图4所示,基环120包括本体环部124和环部凸缘126。其中,中心孔125贯穿本体环部124,本体环部124的上端构造成倾斜面121,环部凸缘126位于本体环部124的下端且沿中心孔125的周向方向延伸,环部凸缘126朝向远离中心孔125的方向凸出。由此,便于提高移动终端100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并且有利于将金属圈嵌设在显示屏组件110内。
如图2所示,为方便测试基环120的电阻,环部凸缘126的远离中心孔125的部分端部朝向远离中心孔125的方向凸出形成两个凸出部127,这两个凸出部127位于长圆形150的端部。为方便治具探针测试,凸出部127的至少部分上表面经打磨处理形成粗糙面128。
由此,通过将基环120嵌设在显示屏组件110上,并将指纹识别感测组件130设在长圆形150的中心孔125内,一方面,内凹式的设计,可以减少用户对指纹识别感测组件130误操作,同时基环120可保护的指纹识别感测组件的上表面131,防止指纹识别感测组件的上表面131因到长期使用而造成磨损,而且指纹识别感测组件130的表面平整度可以优化用户的触摸感。另一方面,长圆形150的中心孔125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可以增大手指的按压面积,用户在盲操作时,指纹识别感测组件130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量,从而可以提高盲操作的成功率。
此外,通过使第一边缘122与显示屏组件的上表面111平齐,用户在按压指纹识别感测组件130或接近基环120时,可以提高用户手指的触感,防止基环120刮手,降低了污垢、杂质等堆积在基环120外围的可能性,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组件;
基环,所述基环嵌设在所述显示屏组件上,所述基环具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线形成为长圆形,所述基环的上端面形成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远离所述中心孔的边缘为第一边缘,所述倾斜面的靠近所述中心孔的边缘为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位于所述第二边缘的上方,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显示屏组件的上表面平齐;
指纹识别感测组件,所述指纹识别感测组件设在所述中心孔内,所述指纹识别感测组件的上表面位于所述第二边缘下方或与所述第二边缘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朝向所述中心孔的内部的方向上,所述倾斜面逐渐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环包括:
本体环部,所述中心孔贯穿所述本体环部,所述本体环部的上端构造成所述倾斜面;以及
环部凸缘,所述环部凸缘位于所述本体环部的下端且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环部凸缘朝向远离所述中心孔的方向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部凸缘的远离所述中心孔的端部朝向远离所述中心孔的方向凸出形成凸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为多个且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为两个且位于所述长圆形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的至少部分上表面经打磨处理形成粗糙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圆形的两端的弧线为半圆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圆形沿直线或弧线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环为金属环。
CN201610057414.7A 2016-01-26 2016-01-26 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56353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57414.7A CN105635366A (zh) 2016-01-26 2016-01-26 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57414.7A CN105635366A (zh) 2016-01-26 2016-01-26 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5366A true CN105635366A (zh) 2016-06-01

Family

ID=56049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57414.7A Pending CN105635366A (zh) 2016-01-26 2016-01-26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3536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7547A (zh) * 2017-01-03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盖板组件的制造方法、盖板组件及终端
CN110177163A (zh) * 2019-05-23 2019-08-27 深圳同兴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听筒孔结构的盖板及其生产方法
US10440163B2 (en) 2017-01-03 2019-10-0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Bracket for mounting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ssembly, cover plate assembly and terminal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52254Y (zh) * 2005-06-23 2006-12-27 张黎 拇指触控的掌上光线鼠标器
JP2008268993A (ja) * 2007-04-16 2008-11-06 Canon Electronics Inc 情報処理装置
CN104318204A (zh) * 2014-09-29 2015-01-28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成像系统及方法、指纹识别系统、电子设备
CN104991609A (zh) * 2015-07-20 2015-10-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5224926A (zh) * 2015-10-09 2016-01-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安装方法及指纹识别模组安装结构
CN205545408U (zh) * 2016-01-26 2016-08-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52254Y (zh) * 2005-06-23 2006-12-27 张黎 拇指触控的掌上光线鼠标器
JP2008268993A (ja) * 2007-04-16 2008-11-06 Canon Electronics Inc 情報処理装置
CN104318204A (zh) * 2014-09-29 2015-01-28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成像系统及方法、指纹识别系统、电子设备
CN104991609A (zh) * 2015-07-20 2015-10-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5224926A (zh) * 2015-10-09 2016-01-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安装方法及指纹识别模组安装结构
CN205545408U (zh) * 2016-01-26 2016-08-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TEVEN H.VOLDMAN: "《Electrical overstress(EOS):device,circuits and systems》", 11 November 2013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7547A (zh) * 2017-01-03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盖板组件的制造方法、盖板组件及终端
US10440163B2 (en) 2017-01-03 2019-10-0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Bracket for mounting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ssembly, cover plate assembly and terminal
CN110177163A (zh) * 2019-05-23 2019-08-27 深圳同兴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听筒孔结构的盖板及其生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1501B (zh) 一种盖板玻璃及移动终端
US9395830B2 (en) Wired electrode of touch screen panel
US9298285B2 (en) Stylus tip shape
CN105635366A (zh) 移动终端
US7217137B1 (en) Coaxial connector having a switch
US8576203B2 (en) Cordless type position pointer
KR20140099297A (ko) 전자 디바이스를 위한 커넥터
CN106773631B (zh) 一种可防金属指针误触亮屏的智能手表
CN105759913A (zh) 移动终端
CN106060698A (zh) 触控式蓝牙耳机
CN105302356A (zh) 输入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2016127143A (ja) 電子機器
CN106022253A (zh) 移动终端及其指纹模组
CN205545408U (zh) 移动终端
CN105704267A (zh) 移动终端
CN205831638U (zh) 电压力锅
CN206283544U (zh) 传感器模组及终端
CN205987273U (zh) 触控式蓝牙耳机
US8598481B2 (en) Switch with sinuated air-passageway
KR102054960B1 (ko) 스타일러스 펜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05793939U (zh) 一种屏蔽罩及移动终端
CN205068301U (zh) 机械式键盘
CN208460022U (zh) 磁头固定装置及刷卡设备
CN208782094U (zh) 一种探针式连接器
CN103003978A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