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3003B - 显示基板及形成方法、载体基板、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基板及形成方法、载体基板、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3003B
CN105633003B CN201610052378.5A CN201610052378A CN105633003B CN 105633003 B CN105633003 B CN 105633003B CN 201610052378 A CN201610052378 A CN 201610052378A CN 105633003 B CN105633003 B CN 1056330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ant
carrier substrate
substrate
base plat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523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33003A (zh
Inventor
张雨
黄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5237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330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33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3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33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30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Making of isolation regions between components
    • H01L21/762Dielectric regions, e.g. EPIC dielectric isolation, LOCOS; Trench refilling techniques, SOI technology, use of channel stoppers
    • H01L21/7624Dielectric regions, e.g. EPIC dielectric isolation, LOCOS; Trench refilling techniques, SOI technology, use of channel stoppers using semiconductor on insulator [SOI] technology
    • H01L21/76251Dielectric regions, e.g. EPIC dielectric isolation, LOCOS; Trench refilling techniques, SOI technology, use of channel stoppers using semiconductor on insulator [SOI] technology using bonding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 H01L21/7806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involving the separation of the active layers from a substrate
    • H01L21/7813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involving the separation of the active layers from a substrate leaving a reusable substrate, e.g. epitaxial lift of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形成方法、载体基板、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通过该形成方法,可以很容易地将载体基板从显示基板上剥离。一种显示基板的形成方法,提供载体基板,所述载体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有凹槽;在所述载体基板的凹槽内设置第一反应物;将所述载体基板设置有所述第一反应物的一侧表面与所述显示基板的第一衬底贴合在一起;在所述第一衬底之上形成显示用层结构;向所述载体基板中设置有所述第一反应物的所述凹槽注入液态的第二反应物,以使得所述第一反应物和所述第二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产物,所述产物不具有粘性;剥离所述载体基板。本发明适用于显示基板的形成。

Description

显示基板及形成方法、载体基板、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形成方法、载体基板、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于便携化的不断追求,薄型化成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LCD一般包括对盒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液晶。目前,主要通过减薄LCD中彩膜基板和/或阵列基板的衬底的厚度来实现LCD的薄型化。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化学方法腐蚀掉彩膜基板和/或阵列基板的衬底的一部分,以实现减薄其厚度的目的。但是采用该方法薄化后的产品容易碎,质量差。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另一种薄化方法。该方法具体为:直接使用超薄玻璃作为彩膜基板和/或阵列基板的衬底,但是超薄玻璃太薄太软,必须贴附在载体玻璃上才能进行后续工艺。在工艺完成后,再将载体玻璃剥离。但是囿于超薄玻璃过薄过软,将载体玻璃从超薄玻璃上剥离非常困难,现有技术还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形成方法、载体基板、显示装置,通过该形成方法,可以很容易地将载体基板从显示基板上剥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的形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载体基板,所述载体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有凹槽;
在所述载体基板的凹槽内设置第一反应物;
将所述载体基板设置有所述第一反应物的一侧表面与所述显示基板的第一衬底贴合在一起;
在所述第一衬底之上形成显示用层结构;
向所述载体基板中设置有所述第一反应物的所述凹槽注入液态的第二反应物,以使得所述第一反应物和所述第二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产物,所述产物不具有粘性;
剥离所述载体基板。
可选的,所述载体基板的所述凹槽延伸至所述载体基板的边缘;
向所述载体基板中设置有所述第一反应物的所述凹槽注入液态的第二反应物包括:
从所述载体基板的边缘向所述凹槽注入液态的第二反应物。
可选的,所述载体基板的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载体基板的用于设置所述显示基板的区域内,所述载体基板还包括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与所述凹槽连通、另一端露出于所述载体基板中不被所述显示基板覆盖的表面;
在所述载体基板的凹槽内设置第一反应物之后、且在将所述载体基板设置有所述第一反应物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显示基板的衬底贴合在一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通孔放入填充物;
所述向所述载体基板中设置有所述第一反应物的所述凹槽注入液态的第二反应物包括:
取出所述填充物,从所述通孔注入液态的第二反应物。
可选的,所述第一反应物的材料包括碱金属或者碱金属的氧化物,所述第二反应物为水。
可选的,所述第一衬底的材料为玻璃。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的形成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载体基板,载体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有凹槽;在载体基板的凹槽内设置第一反应物;将载体基板设置有第一反应物的一侧表面与显示基板的第一衬底贴合在一起;在第一衬底之上形成显示用层结构;向载体基板中设置有第一反应物的凹槽注入液态的第二反应物,以使得第一反应物和第二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产物,产物不具有粘性;那么,生成的产物可以分离载体基板和显示基板的第一衬底,从而降低载体基板和第一衬底之间的作用力,进而可以容易地将载体基板从第一衬底上剥离。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载体基板,该载体基板为应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的形成方法中的载体基板。
可选的,所述载体基板包括第二衬底,所述第二衬底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
可选的,所述载体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和位于所述第二衬底之上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
可选的,所述载体基板的凹槽为网状凹槽。
可选的,所述第二衬底的材料为玻璃。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该显示基板采用上述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的形成方法形成。该显示基板可以形成显示装置。
再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器、电子纸、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显示器件以及包括这些显示器件的电视、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的形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图1步骤S01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步骤S02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步骤S03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步骤S04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步骤S06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的形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10为图9中步骤S06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体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载体基板;2-凹槽;3-第一反应物;6-第一衬底;7-显示用层结构;8-通孔;9-填充物;10-彩膜基板;11-阵列基板;12-第二衬底;13-功能层;16-填充物;100-载体基板的用于设置显示基板的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的形成方法,参考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01、参考图2所示,提供载体基板1,载体基板1的表面上形成有凹槽2。
S02、参考图3所示,在载体基板1的凹槽内设置第一反应物3。
S03、参考图4所示,将载体基板1设置有第一反应物3的一侧表面与显示基板的第一衬底6贴合在一起。
S04、参考图5所示,在第一衬底6之上形成显示用层结构7。
S05、向载体基板中设置有第一反应物的凹槽注入液态的第二反应物,以使得第一反应物和第二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产物,产物不具有粘性。
S06、剥离载体基板,最终得到如图6所示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本发明实施例对于第一反应物和第二反应物的材料不做限定,示例的,第一反应物的材料可以是碱金属,第二反应物可以为水,此时,碱金属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强碱,具体的,以钠(Na)Na为例,钠与水发生反应的反应式为:2Na+2H2O=2NaOH+H2;第一反应物的材料还可以是碱金属的氧化物,第二反应物可以为水,此时,碱金属的氧化物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强碱,具体的,以氧化钠(Na2O)为例,氧化钠与水发生反应的反应式为:Na2O+H2O=2NaOH。另外,第一反应物和第二反应物生成的产物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或者气体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具体需要根据第一反应物和第二反应物的材料决定。气体相较于固体、液体,有向外逸出的趋势、同时具有一定的动能,可以更有效地分离载体基板和显示基板的第一衬底,从而降低剥离载体基板的难度。因此,优选第一反应物和第二反应物发生反应后能够生成气体。
第二、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显示基板的第一衬底的厚度不做限定。第一衬底的厚度可以小于、等于或者大于载体基板的厚度。由于上述方法主要应用在形成超薄显示器,第一衬底的厚度范围可以为0.05mm-0.2mm。本发明实施例以及附图均以第一衬底的厚度小于载体基板的厚度为例进行说明。
第三、本发明实施例对于第一衬底的材料不做限定。示例的,第一衬底可以是玻璃、石英、碳化硅等等,由于玻璃的生产成本较低,优选使用玻璃作为衬底。
第四、由于载体基板设置有第一反应物的一侧表面与显示基板的第一衬底贴合在一起,那么可以利用毛细作用将液态的第二反应物注入到设置有第一反应物的凹槽中。对于第一衬底、载体基板和第一反应物来说,第二反应物是浸润液体,那么,向载体基板中设置有第一反应物的凹槽注入液态的第二反应物后,第二反应物会因为毛细作用进入到凹槽,并能渐渐渗入或附着在第一反应物的表面,并与第一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这里,浸润是指液体渐渐渗入或附着在固体表面的现象。例如:滴在洁净的玻璃板上的一滴水,会附着在玻璃板上形成薄层。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进入水里再取出来,玻璃表面会沾上一层水。这种现象叫做浸润。对于玻璃而言,水是浸润液体。毛细作用是液体表面对固体表面的吸引力,人们常常把因为毛细作用发生的物理现象称为毛细现象。
第五、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显示用层结构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示例的,显示用层结构可以是包括薄膜晶体管、像素电极、钝化层等等,这样该显示基板可以形成阵列基板;显示用层结构还可以是包括彩膜层、黑矩阵、平坦层等等,这样该显示基板可以形成彩膜基板。当然,还可以是包括其他膜层结构,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的形成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载体基板,载体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有凹槽;在载体基板的凹槽内设置第一反应物;将载体基板设置有第一反应物的一侧表面与显示基板的第一衬底贴合在一起;在第一衬底之上形成显示用层结构;向载体基板中设置有第一反应物的凹槽注入液态的第二反应物,以使得第一反应物和第二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产物,产物不具有粘性;那么,生成的产物可以分离载体基板和显示基板的第一衬底,从而降低载体基板和第一衬底之间的作用力,进而可以容易地将载体基板从第一衬底上剥离。
可选的,参考图7所示,载体基板1的凹槽2延伸至载体基板1的边缘;S05、向载体基板中设置有第一反应物的凹槽注入液态的第二反应物包括:从载体基板的边缘向凹槽注入液态的第二反应物。
本发明实施例对于凹槽的深度、宽度和密度均不做限定,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同时,可以通过调整凹槽的深度、宽度和密度来控制第一反应物的量,进而控制第一反应物和第二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的效果。本发明实施例以及附图均以凹槽为三行三列横纵交叉的网状凹槽为例进行说明。
考虑到载体基板的尺寸一般大于显示基板的尺寸,可选的,参考图8所示,载体基板1的凹槽2位于载体基板1的用于设置显示基板的区域100内,载体基板1还包括通孔8,通孔8的一端与凹槽2连通、另一端露出于载体基板1中不被显示基板覆盖的表面。这里对于通孔的形状、数量不做限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图8中凹槽的形状可以与图7中凹槽的形状相同,图7和图8的凹槽的区别主要在于:图7的凹槽延伸至载体基板的边缘,而图8的凹槽没有延伸至载体基板的边缘。
那么,S02、在载体基板的凹槽内设置第一反应物之后、且在S03、将载体基板设置有第一反应物的一侧的表面与显示基板的衬底贴合在一起之前,参考图9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
S07、参考图10所示,向通孔放入填充物9;本发明实施例对于填充物的材料不做限定,示例的,可以是UV(Ultraviolet Rays)胶等。
S05、向载体基板中设置有第一反应物的凹槽注入液态的第二反应物包括:
S05’、取出填充物,从通孔注入液态的第二反应物。
这样,在第一反应物与第二反应物发生反应之前,可以很好的保护第一反应物。
需要说明的是,液晶显示装置一般包括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而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都可以采用上述显示基板的形成方法制作,由于形成显示装置时,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需要对盒,这时,参考图11所示,彩膜基板10一般会设置在阵列基板11的上方,那么,在第一反应物与第二反应物发生反应之前,为了保护第一反应物,可以选择上述图10的结构。
可选的,第一反应物的材料包括碱金属或者碱金属的氧化物,第二反应物为水。具体的,碱金属为锂、钠、钾、铷、铯、钫,第一反应物的材料可以包括上述六种金属中的任意一种,由于铷、铯、钫与水的反应比较剧烈且成本较高,优选锂、钠、钾;碱金属的氧化物为锂、钠、钾、铷、铯、钫的氧化物,即氧化锂、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铷、氧化铯、氧化钫,第一反应物的材料可以包括上述六种金属氧化物中的任意一种,由于氧化铷、氧化铯、氧化钫与水的反应比较剧烈且成本较高,优选氧化锂、氧化钠、氧化钾。由于碱金属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高于碱金属的氧化物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若第一衬底的厚度非常非常薄,可以考虑选用碱金属的氧化物形成第一反应物,这样可以减少对第一衬底的影响。若载体基板较难剥离,则可考虑选用碱金属形成第一反应物,由于碱金属与水反应会生成气体氢气,而气体可以有效将载体基板和第一衬底分离,从而降低剥离载体基板的难度。
可选的,为了降低成本,第一衬底的材料为玻璃。当上述方法应用在形成超薄显示器时,第一衬底的厚度的范围可以为0.05mm-0.2mm,具体的,第一衬底的厚度可以是0.07mm、0.09mm、0.12mm、0.15mm、0.17mm。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载体基板,该载体基板为应用于实施例一提供的任一项的显示基板的形成方法中的载体基板。
可选的,载体基板包括第二衬底,第二衬底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此时,第二衬底的上表面与第一衬底贴合在一起,其中,当第二衬底与第一衬底均为玻璃、且第一衬底的厚度非常小时,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可以通过分子间的作用力直接吸附。但是通过分子间的作用力直接吸附的稳定性较差、且吸附力不足,因此,实际中多采用胶将两者粘连在一起。本发明实施例中均以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通过胶粘连为例进行说明。
可选的,参考图12所示,载体基板1包括:第二衬底12和位于第二衬底12之上的功能层13,功能层13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2。
可选的,载体基板的凹槽为网状凹槽,这样凹槽互相连通在一起,有利于第一反应物与第二反应物发生反应。本发明实施例以及附图均以凹槽为三行三列横纵交叉的网状凹槽为例进行说明。
可选的,第二衬底的材料为玻璃。第二衬底的厚度的范围可以为0.3mm-1.0mm,具体的,第二衬底的厚度可以是0.5mm、0.7mm、0.9mm。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采用实施例一提供的任一项的方法形成。该显示基板可以形成显示装置。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实施例三提供的显示基板。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器、电子纸、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显示器件以及包括这些显示器件的电视、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显示基板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载体基板,所述载体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有凹槽;
在所述载体基板的凹槽内设置第一反应物;
将所述载体基板设置有所述第一反应物的一侧表面与所述显示基板的第一衬底贴合在一起;
在所述第一衬底之上形成显示用层结构;
向所述载体基板中设置有所述第一反应物的所述凹槽注入液态的第二反应物,以使得所述第一反应物和所述第二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产物,所述产物不具有粘性;
剥离所述载体基板;
所述第一反应物的材料包括碱金属或者碱金属的氧化物,所述第二反应物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基板的所述凹槽延伸至所述载体基板的边缘;
向所述载体基板中设置有所述第一反应物的所述凹槽注入液态的第二反应物包括:
从所述载体基板的边缘向所述凹槽注入液态的第二反应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基板的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载体基板的用于设置所述显示基板的区域内,所述载体基板还包括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与所述凹槽连通、另一端露出于所述载体基板中不被所述显示基板覆盖的表面;
在所述载体基板的凹槽内设置第一反应物之后、且在将所述载体基板设置有所述第一反应物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显示基板的第一衬底贴合在一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通孔放入填充物;
所述向所述载体基板中设置有所述第一反应物的所述凹槽注入液态的第二反应物包括:
取出所述填充物,从所述通孔注入液态的第二反应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底的材料为玻璃。
CN201610052378.5A 2016-01-26 2016-01-26 显示基板及形成方法、载体基板、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330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52378.5A CN105633003B (zh) 2016-01-26 2016-01-26 显示基板及形成方法、载体基板、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52378.5A CN105633003B (zh) 2016-01-26 2016-01-26 显示基板及形成方法、载体基板、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3003A CN105633003A (zh) 2016-06-01
CN105633003B true CN105633003B (zh) 2019-06-14

Family

ID=56047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5237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33003B (zh) 2016-01-26 2016-01-26 显示基板及形成方法、载体基板、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330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5022A (zh) * 2017-01-03 2017-03-15 江西比太科技有限公司 载板及使用该载板的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2901A (zh) * 2014-10-28 2015-03-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衬底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5093595A (zh) * 2015-09-24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承载体、超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5140393A (zh) * 2015-07-06 2015-12-09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膜结构聚合物柔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44945B (zh) * 2011-08-23 2014-07-11 E Ink Holdings Inc 用於製作軟性顯示裝置之基板、結構及軟性顯示裝置的製作方法
US20150382474A1 (en) * 2012-12-28 2015-12-31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ubstrate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3236504A (zh) * 2013-05-10 2013-08-07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基板及制造方法、oled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2901A (zh) * 2014-10-28 2015-03-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衬底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5140393A (zh) * 2015-07-06 2015-12-09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膜结构聚合物柔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5093595A (zh) * 2015-09-24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承载体、超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3003A (zh)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80332B2 (en)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s
KR102609418B1 (ko) 표시 패널,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표시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CN107660066B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277512A (zh) 制造显示面板的方法和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设备
US20150324045A1 (en) Curved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US11825690B2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blind hole in polariz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957321A (zh) 触摸屏及使用该触摸屏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保护屏
EP2161616A3 (en) Double-layer liquid crystal len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7634150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封装方法
EP3499599A1 (en) Pixel printing structur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for same, display device and inkjet printing method
TW200639445A (en) Pasting needle, pasting mechanism utilizing the pasting needle, defection correction device, pasting method, and method for correcting defection of color filter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05633003B (zh) 显示基板及形成方法、载体基板、显示装置
CN106910840A (zh) 一种器件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48987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封装胶涂布方法
US9570704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7623086B (zh) 封装结构、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和oled显示面板
CN100535718C (zh) 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TW200701331A (en) Pixel electrode,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WO2009031263A1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50139445A (ko) 적층체의 박리 장치 및 박리 방법, 및 전자 디바이스의 제조 방법
CN108878690A (zh) 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3941478A (zh) 有源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59829A (zh) 隔离腔体及其制造方法
CN2906677Y (zh) 液晶面板
TW200700850A (en)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