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16179A - 一种激活亲和作用的活性因子coawa及其制备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激活亲和作用的活性因子coawa及其制备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16179A
CN105616179A CN201610100845.7A CN201610100845A CN105616179A CN 105616179 A CN105616179 A CN 105616179A CN 201610100845 A CN201610100845 A CN 201610100845A CN 105616179 A CN105616179 A CN 1056161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wa
active factor
divalence
acid
alk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008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16179B (zh
Inventor
尹成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angxu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angxu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angxu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angxu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0084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161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16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161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161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161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4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A61K8/44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amino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sulfur; Salts; Esters or N-acylated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10General cosmetic us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活性因子COAWA,其可以提高化妆品的各种性能;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乳化法制备纳米化妆品的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激活亲和作用的活性因子COAWA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用于化妆品领域的活性因子COAWA,以提高化妆品的效果的领域。
背景技术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类对美化自身的化妆品,自古以来就有不断的追求。从原始的动物油脂、古代的胭脂到现代的植物化学品,人们都在追求一种无副作用、效果显著的化妆品。而化妆品的作用也涉及甚广:美白抗氧、保湿补水、祛痘去印、紧肤抗皱和去黑头等。现阶段,化妆品的使用形式较多为外敷,但是,由于皮肤的天然屏障功能使得许多化妆品中的有效成分渗透性较差,很难达到真正深层滋润皮肤的效果。同时,人们为了达到更好的滋润皮肤的效果,会在面部涂覆较多的化妆品,而影响皮肤细胞的正常呼吸,这不仅达不到滋养皮肤的功能,反而会引起粉刺、毛孔粗大等多种问题。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亟需一种能够提高化妆品有效成分渗透率的活性因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化妆品中有效成分渗透率的活性因子COAWA,所述活性因子COAWA的结构如下:
A-B-C
所述A的结构选自
所述C的结构选自
所述B的结构选自中的一种;
其中,R1选自氢或含有羧基、羟基、氨基、巯基中的至少一种且碳原子数为1-18的饱和链烃;
R2选自烷基、醚基中的一种或含有一个双键的二价烃基;
n为5-20;
m为5-10。
所述活性因子COAWA的pH值为5.5-7.0。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所述活性因子COAWA的化妆品。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微乳化法制备所述活性因子COAWA的化妆品。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活性因子COAWA与磷脂双分子层结合的两种形态示意图,单侧型见附图1,贯穿型见附图2。
其中附图标记的说明:
1-亲油单元;2-疏水单元;3-亲水基团;4-亲脂基团。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
如本文所用术语“由…制备”与“包含”同义。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连接词“由…组成”排除任何未指出的要素、步骤或组分。如果用于权利要求中,此短语将使权利要求为封闭式,使其不包含除那些描述的材料以外的材料,但与其相关的常规杂质除外。当短语“由…组成”出现在权利要求主体的子句中而不是紧接在主题之后时,其仅限定在该子句中描述的要素;其它要素并不被排除在作为整体的所述权利要求之外。
当量、浓度、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当公开了范围“1至5”时,所描述的范围应被解释为包括范围“1至4”、“1至3”、“1-2”、“1-2和4-5”、“1-3和5”等。当数值范围在本文中被描述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该范围意图包括其端值和在该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
此外,本发明要素或组分前的不定冠词“一种”和“一个”对要素或组分的数量要求(即出现次数)无限制性。因此“一个”或“一种”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单数形式的要素或组分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所述数量明显旨指单数形式。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化妆品中有效成分渗透率的活性因子COAWA,所述活性因子COAWA的结构如下:
A-B-C
所述A的结构选自
所述C的结构选自
所述B的结构选自中的一种;
其中,R1选自氢或含有羧基、羟基、氨基、巯基中的至少一种且碳原子数为1-18的饱和链烃;
R2选自烷基、醚基中的一种或含有一个双键的二价烃基;
n为5-20;
m为5-10。
所述活性因子COAWA的pH值为5.5-7.0。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所述活性因子COAWA的化妆品。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微乳化法制备所述活性因子COAWA的化妆品。
活性因子COAWA
本发明中,所述活性因子(COAWA,即cellofactvivationwithaffinity的缩写)为两端亲水单元、中间亲油单元的结构。它通过本发明中的一定工艺条件下的特殊方法激活其活性,从而通过静电引力和与磷脂双分子层的亲和作用被肌肤吸收。
本发明中,所述活性因子COAWA为两端亲水单元、中间亲油单元的结构。
亲水性单元
亲水性是指分子带有极性基团的分子,对水有大的亲和能力,可以吸引水分子,或溶解于水,所述极性基团即为亲水性基团。
本发明中,所述亲水性单元选自中的一种。
其中,R1选自氢或含有羧基、羟基、氨基、巯基中的至少一种且碳原子数为1-18的饱和链烃;
R2选自烷基、醚基中的一种或含有一个双键的二价烃基;
n为5-20;
m为5-10。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R1选自氢、羧基、乙羧基、甲酰胺基、羟甲基中的一种。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R2选自十二烷基、十四烷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二价3-戊烯烃基、二价2-庚烯烃基、二价4-辛烯烃基、二价4-葵烯烃基、二价5-十二烯烃基、二价6-十四烯烃基、二价7-十六烯烃基、二价正丁醚基、二价正辛醚基、二价正葵醚基、二价正十二醚基、二价正十四醚基、二价正十六醚基、二价正十八醚基中的一种。
本发明中,当所述亲水性单元选自时,活性因子COAWA的效果与其碳链长度有关,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其效果逐渐增加,但是当超过效果最高值之后,继续增加碳链长度之后,效果逐渐减弱。
本发明中,所述A的结构为,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直接法、Strecker法、Gabriel法、邻苯二甲酰亚胺丙二酸二乙酯法或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法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中,所述可以松弛皮肤最外层角质层中的角蛋白,进而打开一个通道,促进化妆品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同时很温和,其弱酸性的性质与人体皮肤接近,适合敏感肌肤、孕妇和儿童皮肤。
作为亲水性单元,还可以举例为氨基酸、烯烃醇、环氧丙醇、2,3-二羟基-1,4-二氧杂环己烷、3-羟基-3-羟甲基氧杂环丁烷、反式5-氨基-6-羟基-2,2-二甲基-1,3-二氧杂环庚烷、异丙醇、3-甲基-3-羟甲基氧杂环丁烷、3-乙基-3-羟甲基氧杂环丁烷、5-羟乙基环庚烷-2-酮、萜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所述萜醇类化合物为萜类化合物上连有羟基的化合物。作为萜醇类化合物,可以举例为薄荷醇、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己烯-1-醇、4-甲基-1-(1-甲基乙基)-2-环己烯-2-醇、1-甲基-4-(1-甲基亚乙基)环己烷-1-醇、1-甲基-4-(1-甲基亚乙基)环己烷-3-醇中的一种。
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上述举例只用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亲油单元
所述B的结构选自中的一种;
本发明中,所述亲油单元选自
n为5-20;
m为5-10。
做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n为16-20;m为8-10。
所述的重均分子量为100-3000,优选为200-2000,优选为500-1000。
重均分子量是基于凝胶渗透色谱法(以下,简称为“GPC”)测定而进行聚苯乙烯换算后的值。GPC的测定条件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条件测试,例如,可采用下述的方式测试得到。
柱:将下述柱串联连接而使用。
“TSKgelG5000”(7.8mmI.D.×30cm)×1根
“TSKgelG4000”(7.8mmI.D.×30cm)×1根
“TSKgelG3000”(7.8mmI.D.×30cm)×1根
“TSKgelG2000”(7.8mmI.D.×30cm)×1根
检测器:RI(差示折射计);柱温度:40℃;洗脱液:四氢呋喃(THF);流速:1.0mL/分钟;注入量:100μL(试样浓度4mg/mL的四氢呋喃溶液);标准试样:使用下述单分散聚苯乙烯,制作标准曲线。
本发明中,作为一种例子,所述活性因子COAWA的结构可以举例为等。
当R1为氢或含有羧基、羟基、氨基、巯基中的至少一种且碳原子数为1-18的饱和链烃,R2为烷基、醚基中的一种或含有一个双键的二价烃基时,所述结构以此类推。
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三部分,表皮地肌肤起着屏障作用;真皮是皮肤的实质,和表皮共同完成皮肤功能;皮下组织对真皮和表皮起着支撑作用。一般情况下,使用的化妆品只针对表皮起作用,表皮对肌肤起着屏障作用,表皮结构又分为五层,分别是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处于一定范围,皮肤才会光滑、柔软和富有弹性,保持皮肤处于良好的状态,一般认为在10%以上状态最好,低于10%就容易干燥、粗糙。细胞间脂质具有明显的双分子层结构,即亲脂基团向内,亲水基团向外,形成水脂相间的夹心结构,细胞膜也由镶嵌有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而且带有一定电荷。
皮肤的这种特定的双分子层结构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这种屏障作用会阻碍人体对化妆品中有效成分的吸收,而降低对人体的护肤作用。
本发明中的活性因子COAWA可以通过静电引力和与磷脂双分子层的亲和作用被肌肤吸收,从而可以部分打开磷脂双分子层,增加化妆品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同时,由于吸附作用,使得化妆品中的有效成分在渗透到皮肤内层时,被磷脂双分子层中亲脂基团所吸附,进而不仅影响到有效成分的进一步渗透,同时也阻碍了更多的有效成分的吸收;而随着所述活性因子COAWA的加入,其可以首先替代有效成分与亲脂基团的吸附,同时部分打开磷脂双分子层,进而增加化妆品中更多有效成分的吸收。
经过本发明的发明人的大量实验验证,预料不到的发现,所述活性因子COAWA与磷脂双分子层的结合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单侧型,一种是贯穿型,所述两种示意图见附图1和附图2。
同时,本发明人意料不到的发现,疏水单体可以部分打开磷脂双分子,提高人体对化妆品的吸收,并且可以稳定渗透性,而亲水单体部分可以部分导致磷脂双分子的变形,两者的协同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皮肤对化妆品的吸收,降低了皮肤的屏障作用。同时,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可以吸收水分子,提高角质层的含水量。角质层的含水量的提高,能够数量级的增加所述活性因子COAWA的作用,提高皮肤对化妆品的吸收,使得皮肤光滑、柔软和富有弹性。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化妆品,所述化妆品包含本发明所述的活性因子COAWA。
所述化妆品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各种形态的化妆品,包含且不限于水剂、乳液、面霜、眼霜、洁面乳、面膜、BB霜、精纯液、防晒霜、防晒水、痤疮水、粉刺露、洁面水、洁面露、精油、香波。所述水剂为透明液态类化妆品,包含且不限于保湿水、爽肤水、收敛水、柔肤水。所述乳液、面霜为液态霜类化妆品。所述洁面乳、洁面水、洁面露一般指由油相物、水相物、表面活性剂、保湿剂、营养剂等成分构成的液状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洗面奶、洁面膏、洁肤液。所述面膜是美容保养品的一种载体,包括但不限于泥膏型、撕拉型、冻胶型、湿纸巾型面膜。所述BB霜指BlemishBalm,作用包括但不限于遮瑕、调整肤色、防晒、细致毛孔。所述精纯液指包含浓缩的高营养物质,包括但不限于精华液、精华露、精华面膜、精华素针剂、精华素胶囊等形式。所述防晒霜为添加了能阻隔或吸收紫外线的防晒剂来达到防止肌肤被晒黑、晒伤的化妆品。所述痤疮水为具有治疗痤疮功效的液态物质。所述粉刺露为具有治疗粉刺功能的液态物质。所述精油为从植物的花、叶、茎、根或果实中,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挤压法、冷浸法或溶剂提取法提炼萃取的挥发性芳香物质。所述香波为清洁和保养毛发和皮肤的制品。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一种化妆品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化妆品置于磁场中,在不断搅拌下,将化妆品中的有效成分加入到水中,然后再剧烈搅拌下,加入乳化剂和活性因子COAWA。
此方法为微乳化法,本发明中采用微乳化技术是因为在化妆品中会存在很多微溶或者不溶的物质,亦或者是存在很多物质本身是两相的,在普通的乳液中,会存在分层现象。微乳化法不仅可以将一些溶解度比较小的难溶性原料溶解在化妆品的体系中,不分层,同时微乳化法制备得到的化妆品颗粒细小,有利于功效活性物被皮肤所吸收,提高化妆品的功效活性及产品稳定性,同时,微乳化剂是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因此可以延长化妆品的保质期。
本发明中,通过微乳化法制备含所述活性因子COAWA的化妆品,经过测量,本发明中的化妆品的粒径大小在1-100nm,不仅可以协同活性因子COAWA的作用,提高产品渗透性,同时经过微乳化法所制备得到的化妆品,易被皮肤所吸收,同时易于冲洗、不刺激皮肤。
其他
在不损害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可以含有各种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可以举例为防紫外线成分、油剂、防腐剂、香料、保湿剂、增粘剂、盐类、溶剂、抗氧化剂、螯合剂、中和剂、pH调节剂、驱昆虫剂、生理活性成分等各种成分。
防紫外线成分可以使用无机系和有机系的物质。无机系的防紫外线成分的例子例如有二氧化钛、低次酸化、氧化锌、氧化铈、活性封闭型氧化铈等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铁等金属氢氧化物,板状氧化铁、铝片等金属薄片类,碳化硅等陶瓷类。其中,特别优选选自平均粒径在5-100nm的范围内的金属氧化物微粒或金属氢氧化物微粒的至少一种。如上述颜料,也可以实施各种表面处理。
有机系防紫外线成分的例子例如对甲氧基肉桂酸2-乙基己酯(别名: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硫酸、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对甲氧基氢化肉桂酸二乙醇胺盐、对氨基苯甲酸(以下简称PABA)、PABA乙基二羟基丙酯、PABA甘油酯、水杨酸高酯、甲基邻氨基苯甲酸酯、2-乙基己基-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酯、辛基二甲基PABA酯、水杨酸辛基酯、2-苯基-苯并咪唑-5-硫酸、水杨酸三乙醇胺、3-(4-甲基亚苄基)樟脑、2,4-二羟基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N-辛氧基二苯甲酮、4-异丙基二苯甲酰基甲烷、4-叔丁基-4’-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辛基三嗪酮、4-(3,4-二甲氧基苯基亚甲基)-2,5-二氧代-1-咪唑烷基丙酸2-乙基己基酯、其高分子衍生物、以及硅烷衍生物等。还可以使用有机系防紫外线成分被封入聚合物粉末中的物质。聚合物的种类有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苯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硅氧烷树脂、尼龙、丙烯酰胺树脂等。这些聚合物粉末中,优选以粉末质量0.1-30质量%的范围内封入有机系防紫外线成分的粉末,特别优选混合UVA吸收剂4-叔丁基-4’-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
常用的油剂的例子有:鳄梨油、亚麻子油、扁桃油、伊保多蜡、苏子油、橄榄油、可可脂、木棉蜡、榧子油、巴西棕榈蜡、肝油、小烛树蜡、牛油、牛蹄油、牛骨油、硬化牛油、杏仁油、鲸蜡、棕榈油、棕榈核油、蓖麻油、硬化蓖麻油、蓖麻油脂肪酸甲酯、葵花油、葡萄油、月桂子蜡、澳洲坚果油、蜂蜡、貂油、棉籽油、棉蜡、树蜡、树蜡核油、褐煤蜡、椰油、氢化椰油、三椰油脂肪酸甘油酯、羊脂、花生油、羊毛脂、液体羊毛脂、还原羊毛脂、羊毛脂醇、硬质羊毛脂、乙酸羊毛脂、羊毛脂脂肪酸异丙酯、月桂酸己基酯、POE羊毛脂醇醚、乙酸POE羊毛脂醇酯、羊毛脂脂肪酸聚乙二醇酯、POE氢化羊毛脂醇醚、卵黄油等;烃油的例子有:地蜡、角鲨烷、角鲨烯、纯地蜡、石蜡、石蜡、液体石蜡、姥鲛烷、聚异丁烯、微晶蜡、凡士林等;高级脂肪酸的例子有: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山嵛酸、十一碳烯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廿二碳六烯酸(DHA)、异硬脂酸、12-羟基硬脂酸等;高级醇系的油剂的例子有:月桂醇、肉豆蔻醇、棕榈醇、硬脂醇、山嵛醇、十六醇、油醇、异硬脂醇、己基十二醇、辛基十二醇、十六醇十八醇混合物、2-癸基十四醇、胆甾醇、植物甾醇、POE胆甾醇醚、单硬脂基甘油基醚(鲨肝醇)、单油基甘油基醚(鲨油醇)等;酯油的例子有:己二酸二异丁基酯、己二酸2-己基癸基酯、己二酸二-2-庚基十一烷基酯、单异硬脂酸N-烷基二醇酯、异硬脂酸异十六烷基酯、三异硬脂酸三羟甲基丙烷酯、二-2-乙基己酸乙二醇酯、2-乙基己酸十六烷基酯、三-2-乙基己酸三羟甲基丙烷酯、四-2-乙基己酸季戊四醇酯、辛酸十六烷基酯、辛基十二烷基ガム酯、油酸油基酯、油酸辛基十二烷基酯、油酸癸基酯、异壬酸异壬基酯、二癸酸新戊二醇酯、柠檬酸三乙酯、琥珀酸2-乙基己基酯、乙酸戊基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硬脂酸异十六烷基酯、硬脂酸丁酯、癸二酸二异丙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乳酸十六烷基酯、乳酸肉豆蔻基酯、棕榈酸异丙酯、棕榈酸2-乙基己基酯、棕榈酸2-己基癸基酯、棕榈酸2-庚基十一烷基酯、12-羟基硬脂酸胆甾醇酯、脂肪酸二季戊四醇酯、肉豆蔻酸异丙酯、肉豆蔻酸辛基十二烷基酯、肉豆蔻酸2-己基癸基酯、肉豆蔻酸肉豆蔻基酯、二甲基辛酸己基癸基酯、月桂酸乙酯、月桂酸己酯、N-月桂酰基-L-谷氨酸-2-辛基十二烷基酯、苹果酸二异硬脂基酯等;甘油酯油的例子有:乙酰甘油基、三异辛酸甘油酯、三异硬脂酸甘油酯、三异棕榈酸甘油酯、三(辛基·癸酸)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酯、二-2-庚基十一烷酸甘油酯、三肉豆蔻酸甘油酯、肉豆蔻酸异硬脂酸二甘油酯等。
保湿剂,例如有:山梨醇、麦芽糖、麦芽酚等糖醇,作为甾醇的胆甾醇、谷甾醇、植物甾醇、羊毛甾醇等,葡萄糖,蔗糖,乳糖,棉子糖,海藻糖,木糖醇,甘油,丙二醇,双丙甘醇,三丙甘醇,聚丙二醇,1,3-丁二醇,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双甘油,聚甘油,透明质酸及其盐,硫酸软骨素及其盐,吡咯烷酮羧酸盐、聚氧乙烯甲基葡糖苷、聚氧丙烯甲基葡糖苷、乙基葡糖苷等。
增粘剂的例子有:阿拉伯胶、黄蓍胶、阿糖半乳聚糖、刺槐豆胶(角豆)、愈创胶、刺梧桐树胶、果胶、琼脂、淀粉(稻米、玉米、马铃薯、小麦)、刺槐豆胶等植物系高分子,黄原胶、葡聚糖、琥珀酰葡聚糖,胶原、酪蛋白、白蛋白、明胶等动物系高分子,羧甲基淀粉、甲基羟基丙基淀粉等淀粉系高分子,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甲基羟基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羟基丙基纤维素、硝基纤维素、纤维素硫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结晶纤维素、纤维素末的纤维素系高分子,海藻酸钠、海藻酸丙二醇酯等海藻酸系高分子,聚乙烯基甲基醚、聚乙烯吡咯烷酮、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等乙烯基系高分子、聚乙二醇等聚氧乙烯系高分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系高分子、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酰胺等丙烯酸系高分子、聚乙烯亚胺、阳离子聚合物、膨润土、硅酸铝镁、绿土、皂石、锂蒙脱石、硅酸酐等无机系增粘剂等。其它增粘剂有油溶性凝胶化剂,例如可以使用选自硬脂酸铝、硬脂酸镁、肉豆蔻酸锌等金属皂,N-月桂酰基-L-谷氨酸、α,γ-二正丁胺等氨基酸衍生物、糊精棕榈酸酯、糊精硬脂酸酯、糊精2-乙基己酸棕榈酸酯等糊精脂肪酸酯,蔗糖棕榈酸酯、蔗糖硬脂酸酯等蔗糖脂肪酸酯、单亚苄基山梨醇、二亚苄基山梨醇等山梨醇的亚苄基衍生物,二甲基苄基十二烷基铵蒙脱石粘土、二甲基双十八烷基铵蒙脱石、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铵蒙脱石等有机改性粘土矿物等的至少一种的凝胶化剂。
表面活性剂除上述非离子性的之外,还可以根据制剂的种类适当使用阴离子性、阳离子性的表面活性剂。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例子有:硬脂酸钠或棕榈酸三乙醇胺等脂肪酸皂、烷基醚羧酸及其盐、氨基酸和脂肪酸缩合等的羧酸盐、烷基磺酸、链烯磺酸盐、脂肪酸酯的磺酸盐、脂肪酰胺的磺酸盐、烷基磺酸盐及其甲醛缩合物的磺酸盐、烷基硫酸酯盐、高级仲醇硫酸酯盐、烷基和烯丙基醚硫酸酯盐、脂肪酸酯的硫酸酯盐、脂肪酸烷基醇酰胺的硫酸酯盐、土耳其红油等的硫酸酯盐类,烷基磷酸盐、醚磷酸盐、烷基烯丙基醚磷酸盐、酰胺磷酸盐、N-酰基氨基酸系活性剂等;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例子有:烷基胺盐、多胺和氨基醇脂肪酸衍生物等胺盐、烷基季铵盐、芳族季铵盐、吡啶鎓盐、咪唑鎓盐等。
防腐剂的例子有:对羟基苯甲酸烷基酯、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苯氧基乙醇等;抗菌剂的例子有:苯甲酸、水杨酸、石炭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烷基酯、对氯代间甲酚、六氯苯酚、氯苄烷胺、氯化洗必泰、三氯N-碳酰苯胺、三氯生、感光素、苯氧基乙醇等。
生理活性成分可以是涂抹于皮肤时,赋予皮肤一些生理活性的物质。例如抗炎症剂、抗老化剂、防紫外线剂、收紧剂、抗氧化剂、生发剂、育毛剂、保湿剂、血液循环促进剂、抗菌剂、灭菌剂、干燥剂、清凉剂、温感剂、维生素类、氨基酸、愈伤促进剂、刺激缓和剂、镇痛剂、细胞赋活剂、酶成分等。其中特别优选天然系植物提取成分、海藻提取成分、生药成分。本发明中,优选混合1种或2种以上这些生理活性成分。
pH调整剂的例子有乳酸、柠檬酸、乙醇酸、琥珀酸、酒石酸、dl-苹果酸、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铵等,螯合剂的例子有:丙氨酸、依地酸钠盐、聚磷酸钠、偏磷酸钠、磷酸等。
溶剂的例子有:纯净水、矿泉水、海洋深层水等水,除此之外还有轻质液体异链烷烃、醚类、LPG、N-甲基吡咯烷酮等。
常见成分
常见的成分有水,丁二醇,丙二醇,异戊二醇,甘油,聚乙二醇-32,海藻糖,尿囊素,羟苯甲酯,EDTA二钠,PEG-40氢化蓖麻油,甲基异噻唑啉酮,(日用)香精、β-葡聚糖,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PEG-20甘油三异硬脂酸酯,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三乙醇胺,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醇,聚二甲基硅氧烷,棕榈酸乙基己酯,硅石,聚乙烯吡咯烷酮,肉豆蔻酸,椰油酰甘氨酸钾,硬脂酸,氢氧化钾,椰油酰胺DEA,羟苯丙酯,羟苯乙酯,羟苯丁酯,丁羟甲苯。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具体实施例
B的结构选自中的一种,其中将记为X,将记为Y,将记为Z。
表1活性因子COAWA的选定
B:其他
C:化妆品中一般需要的有效成分
具体实施例见表2,所述物质按重量份计。
表2具体实施例
对比例:含10重量份的B和100重量份C,不含有A。
测试方法
采用如下方法测试活性因子COAWA对化妆品内活性成分的增透系数,测量加入了活性因子COAWA的化妆品被皮肤吸收的效率,表征活性因子COAWA对化妆品有效活性成分的促透效果。
促透物质:活性因子COAWA
化妆品中模型成分:异三十烷
使用天津市矽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透皮吸收仪,和Aglient公司生产的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裸鼠动物皮肤进行试验。
取10周龄的裸鼠,体重20±9g,雄性,9只,断颈处死,分离出剑突下腹部皮肤,小心剔除皮下组织和脂肪,用无菌生理盐水洗净后夹于载玻片中,贮藏于-20℃--30℃的低温冰箱中,备用,因为每块皮肤有差异,因此尽量用一只裸鼠的腹部皮肤。
实验分组:对照组1组,促透物质使用普通水、样品组1组,促透物质使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活性因子COAWA。
实验方法:取离体皮肤固定于扩散池中间,面积0.825cm2,使角质层面向供给池,供给池中加入一定量的供给品溶液(用0.45um微孔滤膜滤过),接受池中加入5ml接受液,扩散池恒温水浴水温为36±0.5℃(小室转速:500r/min),搅拌子加入扩散池中,恒速搅拌。
加样15min后开始计时,分别于0h,1h,2h,4h,6h,8h,12h,24h取样1ml,并立即补充等量接受液,使接受液始终保持在5ml容量,样品用微孔滤膜滤过后,用HPLC测定指标成分的含量。并按下式计算校正药物浓度Cn校、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Q,稳态透过速率Js、渗透系数P。
Cn校=Cn测+0.2/5∑Cp
其中Cn校:校正模型成分浓度;Cn:实际测得的模型成分浓度;
∑Cp:各取样前各点的测定浓度之和;
Q=Cn校×V/A
以不同时间的Q对时间t作图,该图的直线部分斜率即为稳态透过速率Js。
P=Js/C0
其中P:渗透系数;A:扩散池横截面积;V:接受池中接受液体积;C0:供给池中供试模型成分浓度。
增透系数=P样品组/P对照组
含量测定色谱条件:
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料,HYPERSILC18柱(4.6×300mm,5μ);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70nm;进样量:10μl。
测试结果
在该实验条件下,活性因子COAWA的加入能促进化妆品有效成分的皮肤吸收。与对照组相比,样品组能增加该成分的渗透速率和累积透过量。
(2)保湿效果
选取健康志愿受试者100名,男女各半,年龄20~60岁,无严重系统疾病,无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无活动性过敏性疾病,对护肤类化妆品无严重过敏史、近一个月内未曾使用激素类药物或免疫抑制剂、未参加其他临床试验,未涂抹任何化妆品等外用制剂,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原有生活规律性。
测试所有受试者,在皮肤使用乳液6小时后的水分含量和水分散失量,取平均值。
使用皮肤水分测量仪CorneometerCM825测试皮肤水和状态,经皮肤水分散失测量仪TewameterTM300测试皮肤的水分散失量。
(3)美白效果
选取健康志愿受试者100名,男女各半,年龄20~60岁,无严重系统疾病,无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无活动性过敏性疾病,对护肤类化妆品无严重过敏史、近一个月内未曾使用激素类药物或免疫抑制剂、未参加其他临床试验,未涂抹任何化妆品等外用制剂,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原有生活规律性。测试受试者皮肤使用乳液2个月后皮肤肤色L值的变化和黑色素值H的变化进行美白效果评估。
皮肤肤色测定:使用德国Courage+Khazaka(CK)公司生产的皮肤颜色测试仪ColorimeterCL400测定靶部位皮肤肤色L值的测定,通过测量产品使用前后皮肤L值的变化来评估该产品对皮肤透亮度的影响。△L值越大,美白效果越好。
皮肤黑色素的测定:使用德国Courage+Khazaka(CK)公司生产的皮肤黑色素和血红素测量仪MX18测定皮肤中黑色素值H,靶部位皮肤黑色素测量5次,取其平均值,通过测量产品使用前后皮肤黑色素数值的变化来评估该产品的皮肤美白功效。△H值越小,美白效果越好。
测试结果见表3
表3测试结果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备出活性因子COAWA,能够明显提高化妆品活性,活性因子COAWA对化妆品中有效成分有明显的促透性能,并且与不含活性因子COAWA的化妆品相比,含有活性因子COAWA的化妆品的补水、保湿和美白效果均有明显提升。
上述实施例仅是说明性的,用于解释本发明所述方法的特征和应用方式,并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要求可以设想到的尽可能广的范围,如在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包含”和其语意的变体在理论上也包括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但不限于“其组成为”。本文所述的实施例仅是部分可能的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并不被所述的示例限制。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一些数值范围也包括了在其之内的子范围,这些范围中的变化也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解释为被所附的权利要求覆盖。

Claims (10)

1.一种激活亲和作用的活性因子COAWA,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因子COAWA结构如下:
A-B-C
所述A的结构选自
C的结构选自
B的结构选自中的一种;
其中,R1选自氢或含有羧基、羟基、氨基、巯基中的至少一种且碳原子数为1-18的饱和链烃;
R2选自烷基、醚基中的一种或含有一个双键的二价烃基;
n为5-20;
m为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因子COAWA,其特征在于,所述R1选自氢、羧基、乙羧基、甲酰胺基、羟甲基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因子COAWA,其特征在于,所述R1的碳原子数为12-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因子COAWA,其特征在于,所述R2选自十二烷基、十四烷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二价3-戊烯烃基、二价2-庚烯烃基、二价4-辛烯烃基、二价4-葵烯烃基、二价5-十二烯烃基、二价6-十四烯烃基、二价7-十六烯烃基、二价正丁醚基、二价正辛醚基、二价正葵醚基、二价正十二醚基、二价正十四醚基、二价正十六醚基、二价正十八醚基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因子COAWA,其特征在于,n为16-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因子COAWA,其特征在于,m为8-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因子COAWA,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因子COAWA的pH值为5.5-7.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性因子COAWA,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因子COAWA的pH值为6.0。
9.一种包含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活性因子COAWA的化妆品。
10.一种用微乳化法制备含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活性因子COAWA的化妆品。
CN201610100845.7A 2016-02-24 2016-02-24 一种激活亲和作用的活性因子coawa及其制备和应用 Active CN1056161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00845.7A CN105616179B (zh) 2016-02-24 2016-02-24 一种激活亲和作用的活性因子coawa及其制备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00845.7A CN105616179B (zh) 2016-02-24 2016-02-24 一种激活亲和作用的活性因子coawa及其制备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16179A true CN105616179A (zh) 2016-06-01
CN105616179B CN105616179B (zh) 2018-11-06

Family

ID=56031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00845.7A Active CN105616179B (zh) 2016-02-24 2016-02-24 一种激活亲和作用的活性因子coawa及其制备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1617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97621A (en) * 1971-04-23 1975-06-11 Oreal Derivatives or homologues of cysteine
JPH11310523A (ja) * 1998-04-30 1999-11-09 Pola Chem Ind Inc シワ予防・改善用の化粧料
WO2004013084A1 (ja) * 2002-08-02 2004-02-12 Taito Co., Ltd. スフィンゴシノイド及びそれを含有する皮膚外用剤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97621A (en) * 1971-04-23 1975-06-11 Oreal Derivatives or homologues of cysteine
JPH11310523A (ja) * 1998-04-30 1999-11-09 Pola Chem Ind Inc シワ予防・改善用の化粧料
WO2004013084A1 (ja) * 2002-08-02 2004-02-12 Taito Co., Ltd. スフィンゴシノイド及びそれを含有する皮膚外用剤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佚名: "1378284-93-5", 《STN/REGISTRY》 *
霍树松,等: "《实用精细化工概论》", 30 November 1990,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16179B (zh) 2018-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49865B (zh) 护肤化妆品组合物
CN101166506B (zh) 皮肤增亮组合物
CN103492029B (zh) 局部皮肤配方
WO2021017846A1 (zh) 增强的抗衰老化妆品组合物
TWI238724B (en) The pharmaceutical and cosmetic composition for increasing skin lipid with the component of vegetable oil
CN101431995B (zh) 稳定的维生素c组合物
CN103209677B (zh) 皮肤增湿剂和老化抑制配制剂
CN104586735A (zh) 干酪乳杆菌发酵大米制备发酵产物滤液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5250154A (zh) 化妆品组合物
DE202012012801U1 (de) Kosmetikzusammensetzungen
CN103237555A (zh) 外用皮肤护理制剂
CN103561754A (zh) 包含植物提取物的局部护肤制剂
CN102440943A (zh) 用于护理和改善老化或受损皮肤的组合物
JPS62120309A (ja) 皮膚保水性マイクロエマルジヨン
CN103764107B (zh) 防晒制剂
JP2003524605A (ja) スキンケア組成物
US11419800B2 (en) Top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rose oil and cannabidiol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CN105250148A (zh) 防晒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DE202012013018U1 (de) Kombination von Pflanzenextrakten zur Verbesserung des Hauttons
US20100035831A1 (en) Anti-wrinkle agent and adam inhibitor
CN105250164A (zh) 防晒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CN109498478A (zh) 一种富勒烯外用组合物
TWI530298B (zh) Liquid cosmetic
CN100469347C (zh) 液状化妆品
Epstein 11 Skin Care Produ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