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03266A -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铝合金气缸套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铝合金气缸套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03266A
CN105603266A CN201510974837.0A CN201510974837A CN105603266A CN 105603266 A CN105603266 A CN 105603266A CN 201510974837 A CN201510974837 A CN 201510974837A CN 105603266 A CN105603266 A CN 105603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sleeve
aluminum alloy
alloy
alloy cylinder
alumin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748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03266B (zh
Inventor
解居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dong Huichuan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dong Huichuan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dong Huichuan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dong Huichuan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748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032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03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032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03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032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1/0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C22C21/02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with silicon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3/00Electroplating: Baths therefor
    • C25D3/02Electroplating: Baths therefor from solutions
    • C25D3/04Electroplating: Baths therefor from solutions of chromium
    • C25D3/08Deposition of black chromium, e.g. hexavalent chromium, CrVI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5/00Electropl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Pretreatment or after-treatment of workpieces
    • C25D5/34Pretreatment of metallic surfaces to be electroplated
    • C25D5/42Pretreatment of metallic surfaces to be electroplated of light metals
    • C25D5/44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5/00Electropl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Pretreatment or after-treatment of workpieces
    • C25D5/48After-treatment of electroplated surfaces
    • C25D5/50After-treatment of electroplated surfaces by heat-treat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004Cylinder lin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2200/00Manufacturing
    • F02F2200/06Cas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C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MATERIALS, MATERIAL PROPERTIES OR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FOR MACHINES, ENGINES OR PUMPS OTHER THAN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 F05C2201/00Metals
    • F05C2201/90Alloy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5C2201/903Aluminium alloy, e.g. AlCuMgPb F34,37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Pistons, Piston Rings, And Cylinders (AREA)
  • Electroplating Method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铝合金气缸套,所述铝合金气缸套仅包括管状铝合金基体和设置于所述铝合金基体内表面上的镀铬层;所述铝合金基体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的铝合金制成:Si:13%~15%;Cu:1%~2%;Mg:0.2%~0.5%;Mn:0.1%~0.3%;Cr:0.1%~0.3%;C:0.1%~0.3%;Zn:0~0.5%;Ti:0~0.15%;RE:0.1%~0.3%;其余为Al。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铝合金气缸套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高了气缸套的强度、硬度、高温稳定性以及耐磨性,提高了铝合金气缸套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满足了现有发动机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铝合金气缸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工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铝合金气缸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汽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汽车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国内汽车工业迅速发展,汽车零配件国产化程度不断提高。
汽车发动机的汽缸包括缸体、气缸套以及活塞。目前,气缸套多为铸铁材质,缸体在发动机轻量化的技术发展趋势下,已经变成铝合金材质。同样的,在发动机轻量化的技术发展趋势下,也出现了铝合金材质的气缸套。虽然,工程技术人员对铝合金制气缸套的组分、含量以及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但是鉴于铝合金与铸铁的本性差别,铝合金在强度、硬度、高温稳定性以及耐磨性上仍逊于铸铁材料,使得铝合金制气缸套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较低,无法满足现有发动机的要求。
因此,如何提高铝合金气缸套的强度、硬度、高温稳定性以及耐磨性,进而提高铝合金气缸套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满足现有发动机的使用要求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铝合金气缸套,该铝合金气缸套具有较高的的强度、硬度、高温稳定性以及耐磨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能够满足现有发动机的使用要求。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铝合金气缸套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铝合金气缸套,所述铝合金气缸套仅包括管状铝合金基体和设置于所述铝合金基体内表面上的镀铬层;
所述铝合金基体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的铝合金制成:Si:13%~15%;Cu:1%~2%;Mg:0.2%~0.5%;Mn:0.1%~0.3%;Cr:0.1%~0.3%;C:0.1%~0.3%;Zn:0~0.5%;Ti:0~0.15%;RE:0.1%~0.3%;其余为Al。
优选的,所述Si的重量百分比为13.5%~14.5%。
优选的,所述Cu的重量百分比为1.2%~1.8%。
优选的,所述Cr的重量百分比为0.15%~0.25%。
优选的,所述C的重量百分比为0.15%~0.25%。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在铝合金基体中添加了Si元素,Si元素能够提高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和硬度,还能与Mg形成Mg-Si金属化合物,改善铝合金的热性能。
本发明在铝合金基体中添加了Mg元素,Mg元素能够使晶格产生畸变,引起固溶强化,从而提高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同时Mg元素还可以提高铝合金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能;
本发明在铝合金基体中添加了Cr元素,在合金中形成β-CrAl7、η-Cr2Al等7种弥散性高温强化相,且能细化铸造组织,从而提高铝合金的室温强度和高温强度;Cr还能提高铝合金的耐磨性。
本发明在铝合金基体中添加了C元素,C元素能够提高铝合金的强度、硬度、伸长率、断裂韧度和耐磨性能等综合力学性能,减小合金的热膨胀系数,增加合金的导热性能,显著地提高铝合金的高温强度和高温硬度;
本发明在铝合金基体中添加了稀土元素RE,稀土元素RE为表面活性元素,可集中分布在晶界面上,降低相与相之间的拉力,因而使形成临界尺寸晶核的功减小,结晶核数量增加,从而使晶粒细化,提高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稀土元素RE还能够提高铝合金的伸长率、断裂韧度和耐磨性能等其它力学性能,减小合金的热膨胀系数,增加合金的导热性能,显著地提高铝合金的高温强度和高温硬度。
Mn能提高耐热性;Ti不仅能细化组织,又能提高其耐热性和锻压时铝合金的流动性,从而改善气缸套表面质量,提高材料高温机械性能;C元素和稀土元素RE在电磁搅拌作用下,能在铝合金中形成一种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复合自润滑物质,由于自润滑物质的存在,大大地降低了汽缸比压,并使磨擦偶摩擦面之间得到充分润滑,自润滑物质的组成成份有利于避免粘着磨损的发生,从而保证空调压缩机的气密性,提高了压缩机的使用性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铝合金气缸套包括铝合金基体和镀铬层,本发明通过对铝合金基体中元素的种类及其含量进行选择和控制,不仅提高了上述铝合金基体在室温下的强度以及硬度,还提高了铝合金基体的高温稳定性,使其在运转过程中的高温环境下同样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使其可以作为铝合金气缸套的骨架,提供充分的结构支撑力;进一步的,本发明在上述铝合金基体的内表面上设置一层镀铬层,使得气缸套与活塞配合滑动的工作面具有较高的耐磨性,重点部位重点加强,弥补铝合金基体在耐磨性方面的先天性不足。本发明中铝合金基体和镀铬层发挥各自的作用,使得二者结合形成的气缸套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高温稳定性以及耐磨性,提高了铝合金气缸套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满足了现有发动机的要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铝合金气缸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熔炼:将Al源、Si源、C源、Mg源、Cr源、Cu源、Mn源、RE源、Zn源、Ti源熔炼成熔液;
2)压铸:将步骤1)的得到的熔液进行压铸,得到铝合金气缸套毛坯;
3)机加工: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铝合金气缸套毛坯依次进行粗车、粗镗、车工艺外圆、精镗以及精车外圆,得到管状的铝合金基体;
4)电镀铬:将所述步骤3)得到的铝合金基体的内表面依次进行有机溶剂清洗、除油、浸重金属盐、酸洗、一次浸锌、退锌、光亮处理、二次浸锌、装夹具、电镀硬铬、补镀铬、不良铬处理以及热处理,得到带有镀铬层的铝合金气缸套半成品;
5)珩磨:将所述步骤4)得到的铝合金气缸套半成品依次进行粗珩磨、精珩磨以及平台珩磨,得到铝合金气缸套成品。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熔液温度为650℃~750℃,模具温度为150℃~250℃,铸造压力为100Mpa~120Mpa。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浸重金属盐处理所用浸液包括20g/L~30g/L的三氯化铁,150mL/L~250mL/L的盐酸,浸液温度为70℃~100℃,处理时间为0.5min~1.0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电镀硬铬处理所用镀液包括:240g/L~260g/L的CrO3,1.4g/L~1.6g/L的H2SO4,2g/L~5g/L的Cr3+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热处理的具体操作为:先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温度为500℃~550℃,固溶处理时间为2h~3h,水淬冷却;然后进行时效处理,时效处理温度为200℃~250℃,时效处理时间为3h~5h,空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采用上述优选的铝合金材料作为生产铝合金基体的原材料,采用上述优选的含铬材料作为制备镀铬层的原材料,在优化原材料的基础上,通过采用熔炼、压铸、机加工、电镀以及珩磨工艺,并优化各项处理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气缸套的强度、硬度、高温稳定性以及耐磨性,提高了铝合金气缸套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满足了现有发动机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铝合金气缸套,所述铝合金气缸套仅包括管状铝合金基体和设置于所述铝合金基体内表面上的镀铬层;所述铝合金基体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的铝合金制成:Si:13%~15%;Cu:1%~2%;Mg:0.2%~0.5%;Mn:0.1%~0.3%;Cr:0.1%~0.3%;C:0.1%~0.3%;Zn:0~0.5%;Ti:0~0.15%;RE:0.1%~0.3%;其余为Al。
本发明在铝合金基体中添加了Si元素,Si元素能够提高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和硬度,还能与Mg形成Mg-Si金属化合物,改善铝合金的热性能。所述Si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13%~15%,优选为13.5%~14.5%,更优选为13.7%~14.2%。
本发明在铝合金基体中添加了Cu元素,Cu元素与Al元素形成θ相,而θ相起固溶强化和弥散强化作用,提高了铝合金的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Cu元素还可以提高铝合金基体的导热性,将活塞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快速通过气缸套传递到外界去,改善了气缸套和活塞的工作环境,提高了气缸套和活塞的使用寿命。所述Cu的重量百分比为1%~2%,优选为1.2%~1.8%,更优选为1.3%~1.7%。
本发明在铝合金基体中添加了Mg元素,Mg元素能够使晶格产生畸变,引起固溶强化,从而提高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同时Mg元素还可以提高铝合金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能。所述Mg的重量百分比为0.2%~0.5%,优选为0.25%~0.45%,更优选为0.3%~0.4%。
本发明在铝合金基体中添加了Cr元素,在合金中形成β-CrAl7、η-Cr2Al等7种弥散性高温强化相,且能细化铸造组织,从而提高铝合金的室温强度和高温强度;Cr还能提高铝合金的耐磨性。所述Cr的重量百分比为0.1%~0.3%,优选为0.15%~0.25%,更优选为0.17%~0.23%。
本发明在铝合金基体中添加了C元素,C元素能够提高铝合金的强度、硬度、伸长率、断裂韧度和耐磨性能等综合力学性能,减小合金的热膨胀系数,增加合金的导热性能,显著地提高铝合金的高温强度和高温硬度。所述C的重量百分比为0.1%~0.3%,优选为0.15%~0.25%,更优选为0.17%~0.23%。
本发明在铝合金基体中添加了Mn元素,Mn作为高温强化相,具有提高再结晶温度,抑制再结晶粗化的作用,能够实现对合金的固溶强化、补充强化和提高耐热性能;Mn元素可以与基体元素Al作用得到MnAl4,其与纯铝的的电位相同,可以有效地改善合金的抗腐蚀性和焊接性。所述Mn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0.1%~0.3%,优选为0.13%~0.27%,更优选为0.16%~0.23%。
本发明在铝合金基体中添加了Zn元素,Zn元素在熔体中与Al形成REAl2Zn3等多种金属化合物,能改善铝合金的抗拉性能,且能有效地改善铝合金的高温抗腐蚀性能,还能够提高铝合金的耐磨性能。所述Zn的重量百分比为0~0.5%,优选为0.1%~0.4%,更优选为0.2%~0.3%。
本发明在铝合金基体中添加了Ti元素,Ti元素在合金熔体中与Mg、Cu、RE等多种元素形成铝基复杂化合物,有效细化结晶,改善晶体组织结构,并在铝基的晶界上析出复合合金化合物,提高铝合金的抗蠕变性能改善合金的铸造性能。所述Ti的重量百分比为0~0.15%,优选为0.05%~0.1%,更优选为0.07%~0.09%。
本发明在铝合金基体中添加了稀土元素,所述稀土元素RE为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钇(Y)和钪(Sc)中的一种或多种。稀土元素RE与氢、氧、氮等元素的亲和力比铝更大,容易形成多种化合物,因而稀土元素是合金中除气、脱氮、造渣、中和微量低熔点杂质和改变杂质状态的净化机,能够起到较好的精炼作用,使得合金变的更纯净,从而使得铝合金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稀土元素RE为表面活性元素,可集中分布在晶界面上,降低相与相之间的拉力,因而使形成临界尺寸晶核的功减小,结晶核数量增加,从而使晶粒细化,提高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稀土元素RE还能够提高铝合金的伸长率、断裂韧度和耐磨性能等其它力学性能,减小合金的热膨胀系数,增加合金的导热性能,显著地提高铝合金的高温强度和高温硬度。所述RE的重量百分比为0.1%~0.3%,优选为0.15%~0.25%,更优选为0.17%~0.23%。
本发明中,铝合金基体中除了上述元素外,其余为Al。
铝合金中包括以下合金元素:Si、Cu、Mg、Mn、Cr、Zn、Ti、C、RE,实际上,多种合金元素不是孤立起作用,其影响是相互的,其中任何一种组分的多少均对合金的性能带来变化。每种元素具有各自独立的作用,但此元素相互组合后,元素之间相互激发,相互促进,协同作用非常明显,使铝合金的性能得到极大优化,尤其是力学性能、成型性能、组织均匀性、偏析性等方面均有大幅度提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铝合金气缸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熔炼:将Al源、Si源、C源、Mg源、Cr源、Cu源、Mn源、RE源、Zn源、Ti源熔炼成熔液;
2)压铸:将步骤1)的得到的熔液进行压铸,得到铝合金气缸套毛坯;
3)机加工: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铝合金气缸套毛坯依次进行粗车、粗镗、车工艺外圆、精镗以及精车外圆,得到管状的铝合金基体;
4)电镀铬:将所述步骤3)得到的铝合金基体的内表面依次进行有机溶剂清洗、除油、浸重金属盐、酸洗、一次浸锌、退锌、光亮处理、二次浸锌、装夹具、电镀硬铬、补镀铬、不良铬处理以及热处理,得到带有镀铬层的铝合金气缸套半成品;
5)珩磨:将所述步骤4)得到的铝合金气缸套半成品依次进行粗珩磨、精珩磨以及平台珩磨,得到铝合金气缸套成品。
在原料熔炼过程中,本发明优选采用Al-Si中间合金为Si源进行所述熔炼,所述Al-Si中间合金中Si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8~12%,更优选为10%。
本发明优选采用Al-Cu中间合金为Cu源进行所述熔炼,所述Al-Cu中间合金中Cu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8~12%,更优选为10%。
本发明优选采用Al-Mg中间合金为Mg源进行所述熔炼,所述Al-Mg中间合金中Mg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8~12%,更优选为10%。
本发明优选采用Al-Cr中间合金为Fe源进行所述熔炼,所述Al-Cr中间合金中Fe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8~12%,更优选为10%。
本发明优选采用Al-C中间合金为C源进行所述熔炼,所述Al-C中间合金中C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8~12%,更优选为10%。
本发明优选采用Al-Mn中间合金为Mn源进行所述熔炼,所述Al-Mn中间合金中Mn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8~12%,更优选为10%。
本发明优选采用Al-Zn中间合金为Zn源进行所述熔炼,所述Al-Zn中间合金中Zn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8~12%,更优选为10%。
本发明优选采用Al-Ti中间合金为Ti源进行所述熔炼,所述Al-Ti中间合金中Ti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8~12%,更优选为10%。
本发明优选采用Al-RE中间合金为RE源进行所述熔炼,所述Al-RE中间合金中RE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8~12%,更优选为10%。
本发明优选采用纯Al锭为Al源进行所述熔炼,所述纯Al锭中Al的重量百分比优选≥99.7%。
上述步骤1)具体为:往坩埚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纯Al锭,加热至780℃±10℃,将纯Al锭熔炼成熔液,然后按照配比依次往所述熔液中加入Al-Cr中间合金、Al-Cu中间合金、Al-Mn中间合金、Al-RE中间合金、Al-Si中间合金、Al-Zn中间合金、Al-Ti中间合金,升温至840℃±10℃,保温6小时,待固态合金全部熔化后搅拌,开启电磁搅拌机,搅拌1小时,并加入复合磷变质剂,然后降温至760℃±10℃,按照配比再加入Al-C中间合金、Al-Mg中间合金,再次开启电磁搅拌机,搅拌1小时,用氮气除气20分钟,经化验达到指标后,备用,等待压铸。
所述复合磷变质剂为市售商品,所述复合磷变质剂的添加量占熔液质量的比例为0.5~2%,优选为1%。
将上述得到的熔液进行压铸,得到铝合金气缸套毛坯。优选的,在压铸过程中,熔液温度为650℃~750℃,模具温度为150℃~250℃,铸造压力为100Mpa~120Mpa。
压铸主要包括模具准备、填充、注射以及落砂四个步骤:在准备过程中需要向模腔内喷上润滑剂,润滑剂除了可以帮助控制模具的温度之外还可以有助于铸件脱模;然后就可以关闭模具,用高压将熔融金属注射进模具内,这个压力范围大约在10MPa到175MPa之间;当熔融金属填充完毕后,压力就会一直保持直到铸件凝固;然后推杆就会推出所有的铸件;落纱的过程则需要分离残渣,包括造模口、流道、浇口以及飞边。
采用压铸工艺,得到的铝合金基体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铸件表面光滑,圆角半径大约为1微米~2.5微米;能够减少或避免二次机械加工;生产速度快;铸件金属组织较好;晶粒细小;可以铸造高流动性的金属。
将上述得到的铝合金气缸套毛坯依次进行粗车、粗镗、车工艺外圆、精镗以及精车外圆,得到管状的铝合金基体。
粗车以毛坯内孔为基准定位加紧,粗加工气缸套外圆端面;粗镗以端面为定位基准,采用高速精密镗床进行镗孔;车工艺外圆加工气缸套支撑肩外圆和上下端面,为下一步精镗做工艺准备;以端面和外圆为定位基准精镗内孔,加工设备为双轴高精度立式镗床;最后精车外圆。
将上述得到的铝合金基体的内表面进行电镀铬处理,包括依次进行有机溶剂清洗、除油、浸重金属盐、酸洗、浸锌、退锌、光亮处理、浸锌、装夹具、电镀硬铬、补镀铬、不良铬处理以及热处理,得到带有镀铬层的铝合金气缸套半成品。
用金属清洗液清洗除锈,保证后续除油效果。
除油:除油液包括27g/L~34g/L的碳酸钠,17g/L~24g/L的碳酸氢钠,3g/L~5g/L的氢氧化钠,除油液的温度为70℃~80℃,除油时间为5min~8min。经该溶液除油后的工件,必须用热水清洗,把碱液从铝基体的微孔中完全逐出,以排除后续工序可能出现的故障;
浸重金属盐:浸重金属盐处理所用浸液包括20g/L~30g/L的三氯化铁,150mL/L~250mL/L的盐酸,浸液温度为70℃~100℃,处理温度为0.5min~1.0min。经过重金属盐处理后,铝表面呈微红褐色、致密的松孔膜金属铁,使电位正移。
酸洗:酸洗液中硝酸与氧氟液配比为3:1,酸洗液的温度为常温,酸洗时间为15s~30s。
为了使气缸套基体上的镀层获得较高结合力,需要进行浸锌处理。在足以保证电沉积层良好的条件下,浸锌层的厚度应尽可能的薄。
一次浸锌:一次浸锌液包括480g/L~520g/L的氢氧化钠,80g/L~120g/L的氧化锌,一次浸锌液的温度为15℃~30℃,处理时间为0.5min~1.0min。在该锌酸盐溶液中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以锌层取代。工件浸锌后必须进行充分的水洗并甩干,以免大量碱液带入退锌槽中。
退锌:将一次浸锌并清洗后的工件回到酸洗工序,进行退锌,待锌层溶解后,直接进行光亮处理。
光亮处理:所用处理液中硝酸与氢氟酸配比3:2,包含5mL/L~7mL/L的硫酸,处理液的温度为常温,处理时间为10s~20s。
二次浸锌:二次浸锌液包括480g/L~520g/L的氢氧化钠,80g/L~120g/L的氧化锌,8g/L~12g/L的酒石酸钾钠,1g/L~3g/的三氯化铁,一次浸锌液的温度为15℃~30℃,处理时间为0.5min~1.0min。
将已浸锌好的工件放在清水槽中,以便逐一上挂具,动作尽量快些,但要保证工件与夹具接触牢固,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电镀铬:电镀硬铬处理所用镀液包括:240g/L~260g/L的CrO3,1.4g/L~1.6g/L的H2SO4,2g/L~5g/L的Cr3+
镀槽工作之前,先通直流电源(空载电压为5~6V),然后在较低温度(40℃)下把已装好挂具的工件逐一带电入槽。
开始时,电流密度为14~16A/mm2(槽电压为2~3V)。总电流随着工件的增多而调高,待工件全部人槽完毕,再逐步提高电流密度至40A/mm2(或者更高)。
镀液温度同样随着电流的提高而升至50~55℃,此时开始计算施镀所需的时间。
补镀:在镀铬过程中,如发现工件有局部没有镀上铬的不合格品,就需返工处理。首先,将局部没有镀上铬层的工件洗净后重新装挂,把镀铬槽电压降到零,工件重新挂入铬槽里,预热1分钟左右,然后慢慢升高电流,控制电流密度在3~4A/mm2,时间0.5~1分钟。然后再逐渐升高电流至工艺要求的二分之一,稍后,再升高到工艺要求的电流密度。
不良层去除:碳酸钠50~80g/L,阳极电流密度10~20A/mm2,室温,当铬层被退尽时,电极反应基本停止,电流会自然下降至接近零。这是因为铝在碳酸钠溶液中较稳定,而且铝表面会立即生成一层钝化。
热处理的具体操作为:先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温度为500℃~550℃,固溶处理时间为2h~3h,水淬冷却;然后进行时效处理,时效处理温度为200℃~250℃,时效处理时间为3h~5h,空冷。
将上述得到的铝合金气缸套半成品进行珩磨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粗珩磨、精珩磨以及平台珩磨,得到铝合金气缸套成品。
绗磨机实际为一条双立轴绗磨自动线,镀铬后,机床第一立轴逐孔步进,进行粗绗磨;粗绗磨完成后,送至精绗磨工位,机床第二立轴进行精绗磨以及平台网纹绗磨。第二轴的绗磨头为双涨舒绗磨头,先进行缸孔的精绗磨,合格后精绗磨油石缩回,平台绗磨油石涨出,进行平台绗磨。精绗磨和平台网纹绗磨由同一个绗磨头一次安装定位完成,避免了重复定位误差,确保了绗磨精度。整个粗绗磨、精绗磨、平台绗磨过程中,绗磨条的涨舒量、进给速度、绗磨头的轴向进给速度、轴向行程、上下超越量、圆周旋转速度都按预设程序进行,只要修改有关程序即可调整参数。机床有自动测量、补偿、修正功能,可以根据测量结果自动调整加工程序,修正加工误差,将缸孔绗磨后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严格控制在公差中线附近。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铝合金气缸套包括铝合金基体和镀铬层,本发明通过对铝合金基体中元素的种类及其含量进行选择和控制,不仅提高了上述铝合金基体在室温下的强度以及硬度,还提高了铝合金基体的高温稳定性,使其在运转过程中的高温环境下同样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使其可以作为铝合金气缸套的骨架,提供充分的结构支撑力;进一步的,本发明在上述铝合金基体的内表面上设置一层镀铬层,使得气缸套与活塞配合滑动的工作面具有较高的耐磨性,重点部位重点加强,弥补铝合金基体在耐磨性方面的先天性不足。本发明中铝合金基体和镀铬层发挥各自的作用,使得二者结合形成的气缸套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高温稳定性以及耐磨性,提高了铝合金气缸套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满足了现有发动机的要求。进一步的,本发明在优化铝合金基体和镀铬层所用原材料的基础上,通过采用熔炼、压铸、机加工、电镀以及珩磨工艺,并优化各项处理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气缸套的强度、硬度、高温稳定性以及耐磨性,提高了铝合金气缸套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满足了现有发动机的要求。
本发明未详细描述的工艺步骤、相应的工艺参数以及相应所使用的设备或装置均为现有技术。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铝合金气缸套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1)往坩埚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纯铝锭,加热至760℃,将纯铝锭熔炼成熔液,然后按照配比依次往所述熔液中加入Al-Cr中间合金、Al-Cu中间合金、Al-Mn中间合金、Al-RE中间合金、Al-Si中间合金、Al-Zn中间合金、Al-Ti中间合金,升温至840℃,保温6小时,待固态合金全部熔化后搅拌,开启电磁搅拌机,搅拌1小时,并加入0.5%所述熔液质量的复合磷变质剂,然后降温至760℃,按照配比再加入Al-C中间合金、Al-Mg中间合金,再次开启电磁搅拌机,搅拌1小时,用氮气除气20分钟,取试样化验熔液成分,控制熔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Si:13%;Cu:2%;Mg:0.2%;Cr:0.1%;C:0.3%;Mn:0.1%;Zn:0.5%;Ti:0.02%;RE:0.3%;其余为Al。取一定量熔液制取拉伸试验所需的试样,进行拉伸试验,以检测用于制备铝合金基体的铝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见表1。
2)压铸:将步骤1)的得到的熔液进行压铸,熔液温度为650℃,模具温度为250℃,铸造压力为100Mpa,得到铝合金缸套毛坯。
3)机加工: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铝合金缸套毛坯依次进行粗车、粗镗、车工艺外圆、精镗以及精车外圆,得到管状的铝合金基体。
4)电镀铬:将所述步骤3)得到的铝合金基体的内表面依次进行有机溶剂清洗、除油、浸重金属盐、酸洗、一次浸锌、退锌、光亮处理、二次浸锌、装夹具、电镀硬铬、补镀铬、不良铬处理以及热处理,得到带有镀铬层的铝合金缸套半成品。
控制电镀参数为:电镀硬铬处理所用镀液包括:260g/L的CrO3,1.4g/L的H2SO4,5g/L的Cr3+,电流密度由10~12A/mm2(槽电压为2~3V)逐步提高电流密度至35A/mm2。镀液温度同样随着电流的提高而升至50~55℃。
对制得的镀铬层进行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见表2,其中耐磨性测定使用美国诺曼仪器设备公司生产的7-IBB型RCA磨耗仪,在175克力的作用下,摩擦镀铬层,至露出基体材料时记录橡胶轮转动的圈数。
5)珩磨:将所述步骤4)得到的铝合金缸套半成品依次进行粗珩磨、精珩磨以及平台珩磨,得到铝合金缸套成品。
实施例2
1)往坩埚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纯铝锭,加热至770℃,将纯铝锭熔炼成熔液,然后按照配比依次往所述熔液中加入Al-Cr中间合金、Al-Cu中间合金、Al-Mn中间合金、Al-RE中间合金、Al-Si中间合金、Al-Zn中间合金、Al-Ti中间合金,升温至840℃,保温6小时,待固态合金全部熔化后搅拌,开启电磁搅拌机,搅拌1小时,并加入0.5%所述熔液质量的复合磷变质剂,然后降温至760℃,按照配比再加入Al-C中间合金、Al-Mg中间合金,再次开启电磁搅拌机,搅拌1小时,用氮气除气20分钟,取试样化验熔液成分,控制熔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Si:14%;Cu:1.6%;Mg:0.36%;Cr:0.21%;C:0.23%;Mn:0.21%;Zn:0.28%;Ti:0.08%;RE:0.19%;其余为Al。取一定量熔液制取拉伸试验所需的试样,进行拉伸试验,以检测用于制备铝合金基体的铝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见表1。
2)压铸:将步骤1)的得到的熔液进行压铸,熔液温度为700℃,模具温度为200℃,铸造压力为110Mpa,得到铝合金缸套毛坯。
3)机加工: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铝合金缸套毛坯依次进行粗车、粗镗、车工艺外圆、精镗以及精车外圆,得到管状的铝合金基体。
4)电镀铬:将所述步骤3)得到的铝合金基体的内表面依次进行有机溶剂清洗、除油、浸重金属盐、酸洗、一次浸锌、退锌、光亮处理、二次浸锌、装夹具、电镀硬铬、补镀铬、不良铬处理以及热处理,得到带有镀铬层的铝合金缸套半成品。
控制电镀参数为:电镀硬铬处理所用镀液包括:250g/L的CrO3,1.5g/L的H2SO4,4g/L的Cr3+;电流密度由11~13A/mm2(槽电压为2~3V)逐步提高电流密度至37A/mm2。镀液温度同样随着电流的提高而升至50~55℃。
对制得的镀铬层进行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见表2,其中耐磨性测定使用美国诺曼仪器设备公司生产的7-IBB型RCA磨耗仪,在175克力的作用下,摩擦镀铬层,至露出基体材料时记录橡胶轮转动的圈数。
5)珩磨:将所述步骤4)得到的铝合金缸套半成品依次进行粗珩磨、精珩磨以及平台珩磨,得到铝合金缸套成品。
实施例3
1)往坩埚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纯铝锭,加热至780℃,将纯铝锭熔炼成熔液,然后按照配比依次往所述熔液中加入Al-Cr中间合金、Al-Cu中间合金、Al-Mn中间合金、Al-RE中间合金、Al-Si中间合金、Al-Zn中间合金、Al-Ti中间合金,升温至840℃,保温6小时,待固态合金全部熔化后搅拌,开启电磁搅拌机,搅拌1小时,并加入0.5%所述熔液质量的复合磷变质剂,然后降温至760℃,按照配比再加入Al-C中间合金、Al-Mg中间合金,再次开启电磁搅拌机,搅拌1小时,用氮气除气20分钟,取试样化验熔液成分,控制熔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Si:15%;Cu:1%;Mg:0.5%;Cr:0.3%;C:0.1%;Mn:0.3%;Zn:0.02%;Ti:0.15%;RE:0.1%;其余为Al。取一定量熔液制取拉伸试验所需的试样,进行拉伸试验,以检测用于制备铝合金基体的铝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见表1。
2)压铸:将步骤1)的得到的熔液进行压铸,熔液温度为750℃,模具温度为150℃,铸造压力为120Mpa,得到铝合金缸套毛坯。
3)机加工: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铝合金缸套毛坯依次进行粗车、粗镗、车工艺外圆、精镗以及精车外圆,得到管状的铝合金基体。
4)电镀铬:将所述步骤3)得到的铝合金基体的内表面依次进行有机溶剂清洗、除油、浸重金属盐、酸洗、一次浸锌、退锌、光亮处理、二次浸锌、装夹具、电镀硬铬、补镀铬、不良铬处理以及热处理,得到带有镀铬层的铝合金缸套半成品。
控制电镀参数为:电镀硬铬处理所用镀液包括:240g/L的CrO3,1.6g/L的H2SO4,2g/L的Cr3+。电流密度由12~14A/mm2(槽电压为2~3V)逐步提高电流密度至40A/mm2。镀液温度同样随着电流的提高而升至50~55℃。
对制得的镀铬层进行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见表2,其中耐磨性测定使用美国诺曼仪器设备公司生产的7-IBB型RCA磨耗仪,在175克力的作用下,摩擦镀铬层,至露出基体材料时记录橡胶轮转动的圈数。
5)珩磨:将所述步骤4)得到的铝合金缸套半成品依次进行粗珩磨、精珩磨以及平台珩磨,得到铝合金缸套成品。
表1实施例制备的试样的力学性能检测数据表
表2实施例制备的镀铬层的性能测试数据表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于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铝合金气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气缸套仅包括管状铝合金基体和设置于所述铝合金基体内表面上的镀铬层;
所述铝合金基体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的铝合金制成:Si:13%~15%;Cu:1%~2%;Mg:0.2%~0.5%;Mn:0.1%~0.3%;Cr:0.1%~0.3%;C:0.1%~0.3%;Zn:0~0.5%;Ti:0~0.15%;RE:0.1%~0.3%;其余为A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气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Si的重量百分比为13.5%~1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气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Cu的重量百分比为1.2%~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气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Cr的重量百分比为0.15%~0.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气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C的重量百分比为0.15%~0.25%。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铝合金气缸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熔炼:将Al源、Si源、C源、Mg源、Cr源、Cu源、Mn源、RE源、Zn源、Ti源熔炼成熔液;
2)压铸:将步骤1)的得到的熔液进行压铸,得到铝合金气缸套毛坯;
3)机加工: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铝合金气缸套毛坯依次进行粗车、粗镗、车工艺外圆、精镗以及精车外圆,得到管状的铝合金基体;
4)电镀铬:将所述步骤3)得到的铝合金基体的内表面依次进行有机溶剂清洗、除油、浸重金属盐、酸洗、一次浸锌、退锌、光亮处理、二次浸锌、装夹具、电镀硬铬、补镀铬、不良铬处理以及热处理,得到带有镀铬层的铝合金气缸套半成品;
5)珩磨:将所述步骤4)得到的铝合金气缸套半成品依次进行粗珩磨、精珩磨以及平台珩磨,得到铝合金气缸套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熔液温度为650℃~750℃,模具温度为150℃~250℃,铸造压力为100Mpa~120Mpa。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浸重金属盐处理所用浸液包括20g/L~30g/L的三氯化铁,150mL/L~250mL/L的盐酸,浸液温度为70℃~100℃,处理时间为0.5min~1.0min。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电镀硬铬处理所用镀液包括:240g/L~260g/L的CrO3,1.4g/L~1.6g/L的H2SO4,2g/L~5g/L的Cr3+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热处理的具体操作为:先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温度为500℃~550℃,固溶处理时间为2h~3h,水淬冷却;然后进行时效处理,时效处理温度为200℃~250℃,时效处理时间为3h~5h,空冷。
CN201510974837.0A 2015-12-22 2015-12-22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铝合金气缸套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6032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74837.0A CN105603266B (zh) 2015-12-22 2015-12-22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铝合金气缸套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74837.0A CN105603266B (zh) 2015-12-22 2015-12-22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铝合金气缸套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03266A true CN105603266A (zh) 2016-05-25
CN105603266B CN105603266B (zh) 2017-07-18

Family

ID=55983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74837.0A Active CN105603266B (zh) 2015-12-22 2015-12-22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铝合金气缸套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03266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9623A (zh) * 2016-07-01 2016-11-16 宁波东浩铸业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端盖
CN106282617A (zh) * 2016-08-30 2017-01-04 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渗陶铝制合金气缸套的生产方法
CN106282622A (zh) * 2016-10-17 2017-01-04 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 一种铸造铝合金的废铝再生方法
CN107460377A (zh) * 2017-07-25 2017-12-12 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铝合金气缸套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49658A (zh) * 2017-07-25 2018-02-02 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铝合金型缸套的制备工艺
CN108085622A (zh) * 2016-11-21 2018-05-29 宜兴市帝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设备的气缸材料
CN108588509A (zh) * 2018-06-13 2018-09-28 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气缸套内衬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98871A (zh) * 2018-08-10 2018-12-28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船舶发动机缸套的制造方法
CN109750197A (zh) * 2019-03-26 2019-05-14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三元陶瓷增强镁基复合材料气缸套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57686A (zh) * 2019-03-22 2019-07-02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汽缸套用铝硅合金及制备工艺
CN113814659A (zh) * 2021-09-15 2021-12-21 浙江牛钮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按钮开关壳体的加工工艺及其压铸模具
CN114231876A (zh) * 2021-12-20 2022-03-25 吉林大学 一种二次热浸镀内嵌灰铸铁缸套铝合金缸体及其铸造方法
CN117248141A (zh) * 2023-11-09 2023-12-1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高强高韧环保型铝硅系高压压铸铝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01A (zh) * 1993-06-21 1995-04-19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旋转斜盘式压缩机
CN1730698A (zh) * 2005-08-03 2006-02-08 山东大学 一种铝硅铜镁系压铸铝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US20110100515A1 (en) * 2008-04-30 2011-05-05 Roger Neil Lumley Aluminium based casting alloy
CN104831133A (zh) * 2015-05-11 2015-08-12 山东汇川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斜盘及其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01A (zh) * 1993-06-21 1995-04-19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旋转斜盘式压缩机
CN1730698A (zh) * 2005-08-03 2006-02-08 山东大学 一种铝硅铜镁系压铸铝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US20110100515A1 (en) * 2008-04-30 2011-05-05 Roger Neil Lumley Aluminium based casting alloy
CN104831133A (zh) * 2015-05-11 2015-08-12 山东汇川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斜盘及其生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代海宁: "《电化学基本原理及应用》", 31 March 2014 *
胡如南等: "《实用镀铬技术 第2版》", 31 May 2013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9623B (zh) * 2016-07-01 2017-12-05 宁波东浩铸业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端盖
CN106119623A (zh) * 2016-07-01 2016-11-16 宁波东浩铸业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端盖
CN106282617A (zh) * 2016-08-30 2017-01-04 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渗陶铝制合金气缸套的生产方法
CN106282622A (zh) * 2016-10-17 2017-01-04 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 一种铸造铝合金的废铝再生方法
CN106282622B (zh) * 2016-10-17 2017-11-14 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 一种铸造铝合金的废铝再生方法
CN108085622A (zh) * 2016-11-21 2018-05-29 宜兴市帝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设备的气缸材料
CN107649658B (zh) * 2017-07-25 2020-01-07 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铝合金型缸套的制备工艺
CN107649658A (zh) * 2017-07-25 2018-02-02 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铝合金型缸套的制备工艺
CN107460377A (zh) * 2017-07-25 2017-12-12 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铝合金气缸套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88509A (zh) * 2018-06-13 2018-09-28 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气缸套内衬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98871A (zh) * 2018-08-10 2018-12-28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船舶发动机缸套的制造方法
CN109098871B (zh) * 2018-08-10 2021-03-02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船舶发动机缸套的制造方法
CN109957686A (zh) * 2019-03-22 2019-07-02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汽缸套用铝硅合金及制备工艺
CN109750197A (zh) * 2019-03-26 2019-05-14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三元陶瓷增强镁基复合材料气缸套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14659A (zh) * 2021-09-15 2021-12-21 浙江牛钮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按钮开关壳体的加工工艺及其压铸模具
CN114231876A (zh) * 2021-12-20 2022-03-25 吉林大学 一种二次热浸镀内嵌灰铸铁缸套铝合金缸体及其铸造方法
CN114231876B (zh) * 2021-12-20 2023-10-13 吉林大学 一种二次热浸镀内嵌灰铸铁缸套铝合金缸体及其铸造方法
CN117248141A (zh) * 2023-11-09 2023-12-1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高强高韧环保型铝硅系高压压铸铝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03266B (zh) 2017-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03266B (zh)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铝合金气缸套及其制备方法
Juan et al. Modified criterions for phase prediction in the multi-component laser-clad coatings and investigations into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wear resistance of FeCrCoNiAlMox laser-clad coatings
CN101775525B (zh) 一种连铸结晶器铜板激光熔覆钴基合金涂层材料及工艺
CN1094675A (zh) 复合冶金产品和制造的方法
CN110512207A (zh) 激光制造与再制造结晶器铜板用复合粉末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4911414B (zh) 一种用于车灯散热底座的铝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
US20170043394A1 (en) Method of making sound interface in overcast bimetal components
CN110465644A (zh) 一种双层材料缸套的制备方法
CN103895280B (zh) 一种非晶/纳米晶冷却辊的修复复合层及制备方法
CN108262576B (zh) 铝合金焊丝及其制造方法
KR20110038357A (ko) 알루미늄합금 조성물
CN114309648B (zh) AlSi10Mg合金的增材制造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制得的铝合金
CN104005062B (zh) 一种铝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Teng et al.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overcast aluminum joints
CN106048342A (zh) 一种颗粒混杂铝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55725A (zh) 一种多尺度颗粒改性的6000系合金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37765A (zh) 一种高强耐蚀压铸铝合金及其压铸方法
Hou et 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ultrasonic vibration on nickel-based coating by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CN115747790A (zh) 一种利用合金熔覆再制造技术修复立柱缸体表面缺陷的方法
CN106702221A (zh) 一种用于车身制造的质轻抗裂铝合金的加工工艺
JP7020147B2 (ja) 連続鋳造用鋳型の製造方法
CN105478693B (zh) 一种连铸辊式结晶器的制备方法
KR102264501B1 (ko) 아노다이징이 가능한 다이캐스팅용 알루미늄 합금
KR102446601B1 (ko) 아노다이징 처리되어 외관 품질이 우수한 알루미늄 합금 다이캐스트 제품의 제조방법
Shankar et al. Die soldering: Effect of process parameters and alloy characteristics on soldering in the pressure die casting proc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