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94283B - 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方法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方法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94283B
CN105594283B CN201480027243.2A CN201480027243A CN105594283B CN 105594283 B CN105594283 B CN 105594283B CN 201480027243 A CN201480027243 A CN 201480027243A CN 105594283 B CN105594283 B CN 1055942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passback
destination node
data transmission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72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94283A (zh
Inventor
田春长
伍勇
于映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594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42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942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42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9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n access point and the access point controll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6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2Mutual synchroniz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045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 and backbone network device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方法及通信系统。装置包括:选择单元用于选择目标节点;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需要与选择单元所选择的目标节点建立数据传输链路的回传节点;设定单元用于设定目标节点及确定单元确定的回传节点在数据传输链路中的协议栈角色;配置单元用于根据设定单元设定的协议栈角色配置目标节点及回传节点,以建立目标节点与回传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当某接入节点的回传能力不足时,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建立该接入节点与其他接入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从而可以利用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传输资源,协助目标节点进行数据回传,防止该接入节点因为默认回传路径回传能力不足对数据传输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方法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方法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高级长期演进(LTE-advanced,简称LTE-A)系统的网络演进过程中,呈现出从同构网络向异构网络演进的趋势。在同构网络中,覆盖范围较大的高功率宏基站按照蜂窝网络形状形成连续覆盖。在异构网络中在宏基站覆盖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小站,用来进一步提升网络的容量。随着无线系统容量需求的提升,小站密集化是应对容量需求的主要技术方向之一。
但是小站密集化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存在不少实际困难,其中如何解决数量众多的小站的数据的回传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之一。这里的数据的回传通常指的是从接入点(AP,Access Point)例如小站,与核心网(Core Network)之间的数据传输。在现有技术中,可以采用有线的方式实现数据的回传,也可以采用无线的方式实现数据回传。从连接稳定性和回传容量大小的角度,小站优选采用有线回传方式完成回传。但是,部署有线连接,例如光纤,需要开槽施工,在需要密集部署小站的城市区域,反而常常不具有进行开槽施工的条件,无法部署有线连接。这使得网络中可能只有一部分小站能够采用有线连接进行数据的回传,而另一部分的小站只能采用无线方式完成回传。
在无线回传技术中,通常会采用LTE所提供的Relay技术方案实现小站的回传。在Relay技术方案中包含一个已经连接到核心网的宿主节点(Donor-eNB)、Relay节点以及终端设备。Relay节点在需要进行回传时,通过Un接口建立与宿主节点之间的无线连接,通过宿主节点完成回传,其中,所述宿主节点可以是宏基站,所述Relay节点可以是小站。
由于宿主节点与Relay节点之间为一对多的关系,多个Relay节点都需要使用同一个宿主节点完成回传,在密集小站部署的实际情况下,由于与宿主节点连接的Relay节点数量较多,为保证所有Relay节点都能够实现回传,宿主节点与每一个Relay节点之间能够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是有限的,当Relay节点回传数据的数据量较大时,受到数据传输速率的限制,可能会出现回传能力不足的情况,影响数据回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方法及通信系统,以解决采用现有技术会出现回传能力不足的情况,影响数据回传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选择目标节点;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需要与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所述目标节点建立数据传输链路的回传节点;设定单元,用于设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回传节点在所述数据传输链路中的协议栈角色;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设定单元设定的所述协议栈角色配置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以建立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选择单元包括:能力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各个接入节点与宿主节点之间的数据回传能力;接入节点选择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能力检测子单元的检测结果,选择数据回传能力不足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节点。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选择具有空闲数据传输资源,且可通过空口与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所述目标节点建立连接的接入节点作为回传节点。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设定单元包括:方向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向;信道选择子单元,用于选定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所采用的信道;角色设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方向确定子单元确定的数据传输方向及所述信道选择子单元所选定的信道确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的协议栈角色。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配置单元包括:配置信息生成子单元,用于生成第一配置信息及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回传节点相对于所述目标节点的协议栈角色,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目标节点相对于所述回传节点的协议栈角色;配置信息发送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回传节点发送所述配置信息生成子单元生成的第一配置信息;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所述配置信息生成子单元生成的第二配置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链路建立方法,包括:
选择目标节点;确定需要与所述目标节点建立数据传输链路的回传节点;设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在所述数据传输链路中的协议栈角色;根据所述协议栈角色配置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以建立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选择目标节点包括:检测各个接入节点的数据回传能力;选择数据回传能力不足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节点。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需要与所述目标节点建立数据传输链路的回传节点包括:选择具有空闲数据传输资源,且可通过空口与所述目标节点建立连接的接入节点作为回传节点。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设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在所述数据传输链路中的协议栈角色包括: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向;选定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所采用的信道;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方向及所述信道确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的协议栈角色。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协议栈角色配置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中间接入节点包括:生成第一配置信息及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回传节点相对于所述目标节点的协议栈角色,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目标节点相对于所述回传节点的协议栈角色;向所述第一回传节点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
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宿主节点以及两个以上的接入节点,所述宿主节点用于从所述接入节点中选择目标节点;确定所述接入节点中需要与所述目标节点建立数据传输链路的回传节点;设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在所述数据传输链路中的协议栈角色;根据所述协议栈角色配置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以建立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选择单元,用于选择目标节点;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需要与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所述目标节点建立数据传输链路的回传节点;设定单元,用于设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回传节点在所述数据传输链路中的协议栈角色;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设定单元设定的所述协议栈角色配置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以建立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当某接入节点的回传能力不足时,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建立该接入节点与其他接入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从而可以利用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传输资源,协助目标节点进行数据回传,防止该接入节点因为默认回传路径回传能力不足对数据传输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发明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选择单元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C为本发明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设定单元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D为本发明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配置单元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数据传输链路建立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数据传输链路建立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数据传输链路建立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A为本发明通信系统的一个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通信系统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6C为本发明通信系统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述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接入节点可以是小站等接入点,也可以其它的通信设备。
参见图1A,为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该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可以设置在宿主节点上,或者也可以是宿主节点。
如图1A所示,所述装置包括:选择单元101,确定单元102,设定单元103,配置单元104。
其中,所述选择单元101,用于选择目标节点。
选择单元101首先选择需要建立数据传输链路的目标节点。其中,目标节点可以是Relay技术方案建立的默认回传路径数据回传能力不足的接入节点,也可以是其它符合预定条件的接入节点,例如,可以是已建立的数据传输链路中的目标节点或回传节点。
如图1B所示,所述选择单元101可以包括:能力检测子单元1011,用于检测各个接入节点与宿主节点之间的数据回传能力;接入节点选择子单元1012,用于选择数据回传能力不足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节点。
在密集接入节点部署的实际情况下,由于与宿主节点连接的接入节点数量较多,为保证所有接入节点都能够实现回传,宿主节点与接入节点之间的默认回传路径能够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是有限的,因此接入节点可能会出现回传能力不足的情况。能力检测子单元1011可以在每一个接入节点进行接入时,检测接入节点数据回传能力;或者也可以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根据接入节点与宿主节点之间默认回传路径的数据传输状态,检测接入节点数据回传能力。
接入节点选择子单元1012可以在检测到接入节点的回传能力后,选择数据回传能力不能满足回传需求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节点。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接入节点的回传能力可以是指接入节点与宿主节点之间的上行回传能力或下行回传能力。
所述确定单元102,用于确定需要与所述目标节点建立数据传输链路的回传节点。具体来说,所述确定单元102,可以用于选择具有空闲数据传输资源,且可通过空口与所述目标节点建立连接的接入节点作为回传节点。
回传节点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前处于空闲状态或负载较轻的接入节点。由于接入节点和宿主节点之间可能是通过有线连接也可能是通过无线连接,采用有线连接方式与宿主节点进行连接的接入节点以下简称有线接入节点,采用无线连接方式与宿主节点进行连接的接入节点以下简称无线接入节点。由于有线连接能够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通常要远高于无线连接能够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因此有线接入节点回传能力要高于无线接入节点。确定单元102在确定回传节点时,可以选择有线接入节点作为回传节点。另外,本身具备回传能力的接入节点也可能以微波、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DSL,Asymmetric DigitalSubscriber Line)、WiFi(Wireless Fidelity)等方式实现回传,这些接入节点都能够成为回传节点。不仅如此,那些自身没有回传能力的接入节点也可以以中转的方式为其它接入节点解决回传问题,这些接入节点也能够被选择为回传节点。
所述设定单元103,用于设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在所述数据传输链路中的协议栈角色。
数据传输链路的结构可以根据接入节点的布置位置以及接入节点的空闲数据传输资源量来确定。当所述回传节点为一个时,所述数据传输链路可以只包括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子链路。当回传节点为多个,所述数据传输链路包括目标节点与每一个回传节点之间并行的子链路;或者,所述数据传输链路也可以包括目标节点回传节点之间的子链路以及不同回传节点之间的子链路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说的路径是指不同基站或不同接入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
如图1C所示,所述设定单元103可以包括:方向确定子单元1031,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向;信道选择子单元1032,用于选定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所采用的信道;角色设定子单元1033,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方向及所述信道确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的协议栈角色。
以回转接入节点只有一个为例。在目标节点与回传节点都确定之后,方向确定子单元1031根据目标节点与宿主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向确定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向。例如,目标节点的下行能力不足,需要中间接入节点协助完成下行数据传输时,可以确定数据传输方向是从回传节点向目标节点;目标节点的上行能力不足,需要中间接入节点协助完成上行数据传输时,可以确定数据传输方向是从目标节点向回传节点。
由于目标节点和回传节点都具有至少两个协议栈,eNB功能的协议栈和UE功能的协议栈,当有数据从目标节点向回传节点传输时,可以将目标节点作为UE(UserEquipment),将回传节点作为演进型基站(eNB,evolved Node B),然后利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进行数据传输;也可以将目标节点作为eNB,将回传节点作为UE,然后利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进行数据传输。因此,信道选择子单元1032需要选择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所采用的信道。宿主节点可以根据目标节点及回传节点的信道使用状况,选择是采用PUSCH还是采用PDSCH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当目标节点PUSCH已经完全被使用时,则可以选择目标节点的PDSCH与回传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所采用的信道。
在数据传输方向信道都确定之后,角色设定子单元1033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方向及所述信道确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的协议栈角色。例如,数据传输方向是从回传节点向目标节点,并且选定PUSCH,那么可以将所述回传节点作为相对于所述目标节点的UE,将所述目标节点作为相对于所述回传节点的eNB。
在确定接入节点的协议栈角色过程中,还可以综合多种因素来进行设定。例如,可以依据回传节点和目标节点中的哪一个来控制每个时隙进行数据传输的调度,即,负责进行调度的站点作为eNB角色;另外,也可以依据回传节点和目标节点本身的资源使用情况。例如,当回传节点自身还有接入UE时,可以通过选择回传节点作为eNB角色而目标节点作为UE角色来使得回传节点能够实现与其服务的UE的资源复用。
所述配置单元104,用于根据所述协议栈角色配置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以建立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
如图1D所示,所述配置单元104可以包括:配置信息生成子单元1041,用于生成第一配置信息及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回传节点相对于所述目标节点的协议栈角色,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目标节点相对于所述回传节点的协议栈角色;配置信息发送子单元1042,用于向所述第一回传节点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以回传节点只有一个为例。在回传节点和目标节点的协议栈角色都确定后,配置信息生成子单元1041分别生成第一配置信息及第二配置信息。在第一配置信息及第二配置信息生成之后,配置信息发送子单元1042向目标节点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及第二配置信息。回传节点接收到第一配置信息后,将第一配置信息中包含的cell_id和ue_id与自身的cell_id和ue_id相匹配,从而知道自己在数据传输链路上应当具有的协议栈角色;按照第一配置信息的指示确定协议栈,并且在该协议栈上对目标节点的协议栈角色进行配置。目标节点接收到第二配置信息后,将第二配置信息中包含的cell_id和ue_id与自身的cell_id和ue_id相匹配,从而知道自己在数据传输链路上应当具有的协议栈角色;按照第二配置信息的指示确定协议栈,并且在该协议栈上对目标节点的协议栈角色进行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选择单元用于选择目标节点;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需要与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所述目标节点建立数据传输链路的回传节点;设定单元用于设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回传节点在所述数据传输链路中的协议栈角色;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设定单元设定的所述协议栈角色配置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以建立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当某接入节点的回传能力不足时,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建立该接入节点与其他接入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从而可以利用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传输资源,协助目标节点进行数据回传,防止该接入节点因为默认回传路径回传能力不足对数据传输造成影响。
参见图2,为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该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可以设置在接入节点上,或者也可以是接入节点。其中,接入节点可以是小站等AP。
如图2所示,所述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包括:接收单元201,选择单元202,配置单元203,
其中,所述接收单元201,用于接收宿主节点发送的配置信息。
接收单元201首先接收宿主节点发送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可以由宿主节点生成,包括被配置为eNB角色的接入节点ID、被配置为UE角色的接入节点ID、建立数据传输链路所使用的载波的ID、建立数据传输链路所用的子帧集合等内容以及其它与建立数据传输链路相关的内容。
所述选择单元202,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选定协议栈。
在接收到配置信息后,选择单元202可以根据配置信息所包含的角色信息确定所用的协议栈。例如,当接入节点需要被配置为UE时,选择UE协议栈,当接入节点需要被配置为eNB时,选择eNB协议栈。
所述配置单元203,用于在所述协议栈上将所述接入节点配置为所述配置信息指定的协议栈角色。
在协议栈选定之后,配置单元203按照配置信息的内容配置目标节点,包括配置、建立数据传输链路所使用的载波的ID、建立数据传输链路所用的子帧集合等。从而使目标节点和回传节点之间通过Uub接口建立连接。这里的Uub接口是对Uu接口的扩展,专用于接入节点之间的回传数据传输,该接口的特征是它的建立和释放由控制接入节点,例如作为宿主接入节点,进行控制,从使用的物理信道上尽可能地与Uu接口重用以达到回传数据传输与接入数据传输进行灵活复用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宿主节点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选定协议栈;所述配置单元用于在所述协议栈上将所述接入节点配置为所述配置信息指定的协议栈角色。当某接入节点的回传能力不足时,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建立该接入节点与其他接入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从而可以利用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传输资源,协助目标节点进行数据回传,防止该接入节点因为默认回传路径回传能力不足对数据传输造成影响。
与本发明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了数据传输链路建立方法。
参见图3,为本发明数据传输链路建立方法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宿主节点执行。所述宿主节点可以只具有eNB协议栈,并且可以通过X2接口或在默认载波上通过Un接口与接入节点建立连接。接入节点可以同时具备eNB协议栈和UE协议栈。
步骤301,选择目标节点。
宿主节点首先选择需要建立数据传输链路的目标节点。其中,目标节点可以是Relay技术方案建立的默认回传路径数据回传能力不足的接入节点,也可以是其它符合预定条件的接入节点,例如,可以是已建立的数据传输链路中的目标节点或回传节点。
步骤302,确定需要与所述目标节点建立数据传输链路的回传节点。
回传节点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前处于空闲状态或负载较轻的接入节点。由于接入节点和宿主节点之间可能是通过有线连接也可能是通过无线连接,采用有线连接方式与宿主节点进行连接的接入节点以下简称有线接入节点,采用无线连接方式与宿主节点进行连接的接入节点以下简称无线接入节点。由于有线连接能够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通常要远高于无线连接能够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因此有线接入节点回传能力要高于无线接入节点。在确定回传节点时,可以选择有线接入节点作为回传节点。另外,本身具备回传能力的接入节点也可能以微波、ADSL、WiFi等方式实现回传,这些接入节点都能够成为回传节点。不仅如此,那些自身没有回传能力的接入节点也可以以中转的方式为其它接入节点解决回传问题,这些接入节点也能够被选择为回传节点。
数据传输链路的结构可以根据接入节点的布置位置以及接入节点的空闲数据传输资源量来确定。当所述回传节点为一个时,所述数据传输链路可以只包括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子链路。当回传节点为多个,所述数据传输链路包括目标节点与每一个回传节点之间并行的子链路;或者,所述数据传输链路也可以包括目标节点回传节点之间的子链路以及不同回传节点之间的子链路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说的路径是指不同基站或不同接入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
步骤303,设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在所述数据传输链路中的协议栈角色。
在数据传输链路及回传节点确定后,首先需要确定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向,例如,确定数据主要是从目标节点发送到宿主节点,还是从宿主节点发送到目标节点。由于这里提到的目标节点和回传节点都可能具备两套协议栈功能,即,既具备eNB功能也具备UE功能,因此还需要确定目标节点是通过上行数据信道还是通过下行数据信道进行回传数据的传输,也就说需要选定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所采用的信道。在数据传输方向与信道确定之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方向及所述信道确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的协议栈角色。也就是说,上述协议栈角色是通过确定数据传输方向以及数据所使用的物理信道类型来确定的。例如,如果数据传输方向为从回传节点向目标节点,并且确定了通过下行数据共享信道(PDSCH)传输数据,那么对于目标节点和回传节点之间的链路,回传节点充当eNB角色而目标节点充当UE角色。在确定上述接入节点角色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多种因素来进行判断。例如依据回传节点和目标节点中的哪一个来控制每个时隙进行数据传输的调度,即,负责进行调度的站点作为eNB角色;另外,还可以依据回传节点和目标节点本身的资源使用情况。例如,当回传节点自身还有接入UE时,可以通过选择回传节点作为eNB角色而目标节点作为UE角色来使得回传节点能够实现与其服务的UE的资源复用。
当数据传输链路的结构较为复杂时,需要确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中每一接入节点的协议栈角色,例如,目标节点相对于回传节点的协议栈角色,回传节点相对于目标节点的协议栈角色,以及不同回传节点之间相对的协议栈角色等。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目标节点或回传节点只具有一个协议栈,那么宿主节点可以根据其所具有的协议栈确定其它接入节点的协议栈。
步骤304,根据所述协议栈角色配置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以建立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
在配置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时,可以采用生成配置并发送配置信息的方式。宿主节点首先生成第一配置信息及第二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回传节点的协议栈角色,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目标节点的协议栈角色;然后向所述回传节点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第二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接入节点在指定载波的部分子帧资源上的协议层状态。
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及第二配置信息具体可以格式为:
FBH_ReConfig
{
FBH_connection_id,/*用来指示本消息是用于建立数据传输链路的配置信息*/
Cell_id,/*用来指示被配置为eNB角色的接入节点ID*/
Ue_id,/*用来指示被配置为UE角色的接入节点ID*/
Carrier_id,/*用来指示使用的载波的ID*/
Subframe_Subset,/*用来指示建立数据传输链路所用的子帧集合*/
}
目标节点或回传节点接收到配置信息后,按照配置信息的指示对自身的协议栈角色进行配置,从而建立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当所述回传节点为多个时,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分别配置每一个回传节点的多个子信息。
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选择目标节点;确定需要与所述目标节点建立数据传输链路的回传节点;设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在所述数据传输链路中的协议栈角色;根据所述协议栈角色配置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以建立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当某接入节点的回传能力不足时,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建立该接入节点与其他接入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从而可以利用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传输资源,协助目标节点进行数据回传,防止该接入节点因为默认回传路径回传能力不足对数据传输造成影响。
下面以一个回传节点为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4,为本发明数据传输链路建立方法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步骤401,检测各个接入节点的数据回传能力。
在密集接入节点部署的实际情况下,由于与宿主节点连接的接入节点数量较多,为保证所有接入节点都能够实现回传,宿主节点与接入节点之间的默认回传路径能够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是有限的,因此接入节点可能会出现回传能力不足的情况。宿主节点可以在每一个接入节点进行接入时,检测接入节点数据回传能力;或者也可以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根据接入节点与宿主节点之间默认回传路径的数据传输状态,检测接入节点数据回传能力。
步骤402,选择数据回传能力不足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节点。
在检测到接入节点的回传能力后,选择数据回传能力不能满足回传需求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节点。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接入节点的回传能力可以是指接入节点与宿主节点之间的上行能力或下行能力。
步骤403,选择具有空闲数据传输资源,且可通过空口与所述目标节点建立连接的接入节点作为回传节点。
当所述默认回传路径的回传能力不足时,宿主节点可以确定用于协助所述目标节点进行回传的回传节点。宿主节点将需要发送到目标节点的下行数据发送到回传节点,然后再由回传节点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到目标节点,或者,目标节点将需要发送给宿主节点的上行数据发送到回传节点,然后再由回传节点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到宿主节点。通常情况下,可以由宿主节点根据接入节点的布置位置,获取所有可以与目标节点通过空口连接的接入节点,然后将从这些接入节点中选择一个作为目标节点。
步骤404,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向。
在目标节点与回传节点都确定之后,根据目标节点与宿主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向确定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向。例如,目标节点的下行能力不足,需要中间接入节点协助完成下行数据传输时,可以确定数据传输方向是从回传节点向目标节点;目标节点的上行能力不足,需要中间接入节点协助完成上行数据传输时,可以确定数据传输方向是从目标节点向回传节点。
步骤405,选定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所采用的信道。
由于目标节点和回传节点都具有至少两个协议栈,当有数据从目标节点向回传节点传输时,可以将目标节点作为UE,将回传节点作为eNB,然后利用PUSCH进行数据传输;也可以将目标节点作为eNB,将回传节点作为UE,然后利用PDSCH进行数据传输。因此,需要宿主节点选择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所采用的信道。宿主节点可以根据目标节点及回传节点的信道使用状况,选择是采用PUSCH还是采用PDSCH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当目标节点PUSCH已经完全被使用时,则可以选择定目标节点的PDSCH与回传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所采用的信道。
步骤406,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方向及所述信道确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的协议栈角色。
在数据传输方向信道都确定之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方向及所述信道确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的协议栈角色。例如,数据传输方向是从回传节点向目标节点,并且选定PUSCH,那么可以将所述回传节点作为相对于所述目标节点的UE,将所述目标节点作为相对于所述回传节点的eNB。
步骤407,生成第一配置信息及生成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回传节点相对于所述目标节点的协议栈角色,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目标节点相对于所述回传节点的协议栈角色。
在回传节点和目标节点的协议栈角色都确定后,宿主节点分别生成第一配置信息及第二配置信息。
例如,假设目标节点具有双重协议栈,其对应的ue_id和cell_id分别为:{ue_id=001,cell_id=010},回传节点具有双重协议栈,其对应的ue_id和cell_id分别为:{ue_id=002,cell_id=011}。
那么第一配置信息可以为:
FBH_ReConfig
{
FBH_connection_id=001;
Cell_id=010;
Ue_id=002;
Carrier_id=003;
Subframe_Subset={11111111};/*表示使用全部子帧*/
}
第二配置信息可以为:
FBH_ReConfig
{
FBH_connection_id=001;
Cell_id=010;
Ue_id=002;
Carrier_id=003;
Subframe_Subset={11111111};/*表示使用全部子帧*/
}
步骤408,向所述回传节点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在第一配置信息生成之后,宿主节点向回传节点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当回传节点为有线接入节点时,宿主节点可以通过基站与基站(X2)接口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回传节点接收到第一配置信息后,按照第一配置信息的指示确定协议栈,并且在该协议栈上对回传节点的协议栈角色进行配置。
步骤409,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在第二配置信息生成之后,宿主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第二配置信息。目标节点接收到第二配置信息后,将第二配置信息中包含的与自身的cell_id和ue_id相匹配,从而知道自己在数据传输链路上应当具有的协议栈角色。按照第二配置信息的指示确定协议栈,并且在该协议栈上对目标节点的协议栈角色进行配置。
在此需要说明的,本实施例只以一个回传节点为例,对本发明进说明。在实际使用中,所述回传节点可以为多个,相应的第一配置信息也包括多个分别发送给不同回传节点的子信息;所述目标节点还可以是以第一接入节点为目标节点的已有数据传输链路的回传节点,从而可以使多条数据传输链路构成数据传输路径。
当某接入节点的回传能力不足时,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建立该接入节点与其他接入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从而可以利用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传输资源,协助目标节点进行数据回传,防止该接入节点因为默认回传路径回传能力不足对数据传输造成影响。
参见图5,为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3从接入节点侧对本发明数据传输链路建立方法再做一下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接入节点可以为目标节点也可以为回传节点。
步骤501,接收宿主节点发送的配置信息。
接入节点首先接收宿主节点发送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可以由宿主节点生成,包括被配置为eNB角色的接入节点ID、被配置为UE角色的接入节点ID、建立数据传输链路所使用的载波的ID、建立数据传输链路所用的子帧集合等内容以及其它与建立数据传输链路相关的内容,配置信息的具体格式在前述实施例中已经进行了说明,在此就不再赘述。
步骤502,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协议栈。
在接收到配置信息后,接入节点可以根据配置信息所包含的角色信息确定所用的协议栈。例如,当接入节点需要被配置为UE时,选择UE协议栈,当接入节点需要被配置为eNB时,选择eNB协议栈。
步骤503,在所述协议栈上将接入节点配置为所述配置信息指定的协议栈角色。
在协议栈选定之后,按照配置信息的内容配置目标节点,包括配置、建立数据传输链路所使用的载波的ID、建立数据传输链路所用的子帧集合等。从而使目标节点和回传节点之间通过Uub接口建立连接。这里的Uub接口是对Uu接口的扩展,专用于接入节点之间的回传数据传输,该接口的特征是它的建立和释放由控制接入节点(例如,作为宿主接入节点)进行控制,从使用的物理信道上尽可能地与Uu接口重用以达到回传数据传输与接入数据传输进行灵活复用的目的。
当某接入节点的回传能力不足时,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建立该接入节点与其他接入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从而可以利用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传输资源,协助目标节点进行数据回传,防止该接入节点因为默认回传路径回传能力不足对数据传输造成影响。
参见图6A,为通信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如图6A所示,所述系统包括宿主节点以及两个以上的接入节点,各个接入节点分别用接入节点SC1至接入节点SCN表示,虚线表示宿主节点与接入节点之间或接入节点与接入节点之间可建立数据传输链路,所述宿主节点用于从所述接入节点中选择目标节点;确定所述接入节点中需要与所述目标节点建立数据传输链路的回传节点;设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在所述数据传输链路中的协议栈角色;根据所述协议栈角色配置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以建立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
例如,当宿主节点发现接入节点SC1的默认回传的能力不能满足待传输数据的QoS要求,此时选择接入节点SC1作为目标节点。
如图6B所示,通过优化算法发现通过SC3-SC2-SC1这一数据传输链路能够提供接入节点SC1所需要的回传资源时,可以确定接入节点SC2及接入节点SC3作为回传节点。其中,接入节点SC3可以为有线接入节点。如果宿主节点发现在载波2的部分子帧上可以由接入节点SC3作为eNB且接入节点SC2作为UE使用PDSCH信道传输数据;并且在载波3上由接入节点SC2作为UE并且接入节点SC1作为eNB通过PUSCH来传输数据。宿主节点向SC1发送资源重配置消息来配置在载波3上接入节点SC1相对于接入节点SC2的协议栈角色;向SC2发送资源重配置消息来配置在载波3上接入节点SC2相对于接入节点SC1的协议栈角色,以及在载波2上接入节点SC2相对于接入节点SC3的协议栈角色;向接入节点SC3发送资源重配置消息来配置SC3在载波2上相对于接入节点SC2的协议栈角色。上述资源重配置消息将隐含地表明指定的资源将用于灵活回传。接入节点SC1、接入节点SC2,接入节点SC3收到资源重配置信息后,按照资源重配置信息建立数据传输链路,并在数据传输链路建立之后对接收到的待回传数据进行回传数据的传输。
进一步,如果宿主节点检测到SC1的回传数据已经能够由默认回传支持,将发送新的资源重配置消息,以断开所述数据传输链路,释放回传资源。当数据传输链路发生故障时,还可以寻找新的回传节点,建立新的数据传输链路。具体过程在此就不再赘述。
如果接入节点SC1的回传需求进一步增加,使得当前回传容量仍然不满足需要时,网络进一步增加针对SC1的回传资源的情况,宿主节点还可以寻找其它回传节点。例如,如图6C所示,当宿主节点发现通过SC5-SC4-SC1这一传输路径能够提供接入节点SC1所需要的回传资源时,可以确定接入节点SC5与接入节点SC4作为回传节点,然后将接入节点SC4在载波3上配置为UE接入SC1,从而可以与接入节点SC2在上行形成虚拟MIMO,这样可以利用空间复用的能力来增强SC1回传能力;另外在载波2上通过将接入节点SC5配置为ENB同时在接入节点SC4上配置为UE,形成完整的回传路径。当具备多条数据传输链路时,即具备多条从宿主节点到接入节点SC1的回传路径时,可以在宿主节点处进行适当的数据分流来达到平衡多个路径上的负载的效果。
考虑接入节点自身的接入需求发生变化时,能够通过调整数据传输链路上接入节点的角色来兼顾回传和接入需求的目的。例如,在回传数据传输过程中,如果宿主节点得到接入节点SC2需要更多接入资源的信息,那么宿主节点可以发送资源重配置信息,在载波3上将SC2配置为ENB角色,而将SC1配置为UE角色。由此可以使得SC2能够在载波3上将自身的接入数据传输和数据传输链路进行复用。例如通过多天线技术实现空间复用。
当通信系统中某接入节点的回传能力不足时,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建立该接入节点与其他接入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从而可以利用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传输资源,协助目标节点进行数据回传,防止该接入节点因为默认回传路径回传能力不足对数据传输造成影响。
参见图7,为本发明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所述装置可以设置在宿主节点。
如图7所示,所述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及通信接口704等模块,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总线703连接。
其中,所述总线703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所述存储器702用于存放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器702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当装置运行时,所述处理器701执行存储器70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装置执行如下方法:选择目标节点;确定需要与所述目标节点建立数据传输链路的回传节点;设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在所述数据传输链路中的协议栈角色;根据所述协议栈角色配置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以建立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701执行存储器70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装置执行的方法中,所述选择目标节点包括:检测各个接入节点的数据回传能力;选择数据回传能力不足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节点。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701执行存储器70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装置执行的方法中,所述确定需要与所述目标节点建立数据传输链路的回传节点包括:选择具有空闲数据传输资源,且可通过空口与所述目标节点建立连接的接入节点作为回传节点。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701执行存储器70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装置执行的方法中,所述设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在所述数据传输链路中的协议栈角色包括: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向;选定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所采用的信道;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方向及所述信道确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的协议栈角色。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701执行存储器70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装置执行的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协议栈角色配置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中间接入节点包括:生成第一配置信息及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回传节点相对于所述目标节点的协议栈角色,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目标节点相对于所述回传节点的协议栈角色;向所述第一回传节点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参见图8,为本发明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所述装置可以设置在Relay节点。
如图8所示,所述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及通信接口804等模块,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总线803连接。
其中,所述总线803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所述存储器802用于存放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器802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当装置运行时,所述处理器801执行存储器80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装置执行如下方法:接收宿主节点发送的配置信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协议栈;在所述协议栈上将所述接入节点配置为所述配置信息指定的协议栈角色。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包括本发明提供的呼叫方法的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服务器、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选择目标节点,所述选择单元包括能力检测子单元和接入节点选择子单元,所述能力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各个接入节点与宿主节点之间的数据回传能力,所述接入节点选择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能力检测子单元的检测结果,选择数据回传能力不足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节点;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需要与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所述目标节点建立数据传输链路的回传节点;
设定单元,用于设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回传节点在所述数据传输链路中的协议栈角色,所述设定单元包括方向确定子单元,信道选择子单元和角色设定子单元,所述方向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向,所述信道选择子单元,用于选定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所采用的信道,所述角色设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方向确定子单元确定的数据传输方向及所述信道选择子单元所选定的信道确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的协议栈角色;
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设定单元设定的所述协议栈角色配置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以建立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选择具有空闲数据传输资源,且可通过空口与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所述目标节点建立连接的接入节点作为回传节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单元包括:
配置信息生成子单元,用于生成第一配置信息及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回传节点相对于所述目标节点的协议栈角色,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目标节点相对于所述回传节点的协议栈角色;
配置信息发送子单元,用于向所述回传节点发送所述配置信息生成子单元生成的第一配置信息;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所述配置信息生成子单元生成的第二配置信息。
4.一种数据传输链路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择目标节点,所述选择目标节点包括检测各个接入节点的数据回传能力和选择数据回传能力不足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节点;
确定需要与所述目标节点建立数据传输链路的回传节点;
设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在所述数据传输链路中的协议栈角色,所述设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在所述数据传输链路中的协议栈角色包括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向,选定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所采用的信道,和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方向及所述信道确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的协议栈角色;
根据所述协议栈角色配置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以建立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需要与所述目标节点建立数据传输链路的回传节点包括:
选择具有空闲数据传输资源,且可通过空口与所述目标节点建立连接的接入节点作为回传节点。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协议栈角色配置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包括:
生成第一配置信息及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回传节点相对于所述目标节点的协议栈角色,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目标节点相对于所述回传节点的协议栈角色;
向所述回传节点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7.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宿主节点以及两个以上的接入节点,
所述宿主节点用于从所述接入节点中选择目标节点,所述选择目标节点包括检测各个接入节点的数据回传能力和选择数据回传能力不足的接入节点作为目标节点;确定所述接入节点中需要与所述目标节点建立数据传输链路的回传节点;设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在所述数据传输链路中的协议栈角色,所述设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在所述数据传输链路中的协议栈角色包括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向,选定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所采用的信道和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方向及所述信道确定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的协议栈角色;根据所述协议栈角色配置所述目标节点及所述回传节点,以建立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回传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
CN201480027243.2A 2014-09-10 2014-09-10 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方法及通信系统 Active CN1055942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86206 WO2016037324A1 (zh) 2014-09-10 2014-09-10 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方法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4283A CN105594283A (zh) 2016-05-18
CN105594283B true CN105594283B (zh) 2019-07-23

Family

ID=55458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7243.2A Active CN105594283B (zh) 2014-09-10 2014-09-10 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方法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55627B2 (zh)
EP (1) EP3179814B1 (zh)
JP (1) JP6498753B2 (zh)
CN (1) CN105594283B (zh)
WO (1) WO20160373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1625B (zh) * 2015-03-06 2020-11-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0383937B (zh) * 2017-02-21 2022-11-2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将ue与ran连接的方法、基带单元、ue和介质
CN110636644B (zh) 2018-06-21 2023-03-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GB2583521B (en) * 2019-05-02 2022-0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lay network routing
CN113055907B (zh) * 2021-02-02 2023-12-26 普联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组网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8657A (zh) * 2009-08-18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多跳的中继通信系统及该系统的接入方法
CN102149146A (zh) * 2010-02-10 2011-08-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速率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88835B2 (en) * 2006-03-15 2010-03-30 Motorola, Inc. Dynamic wireless backhaul
US7986718B2 (en) * 2006-09-15 2011-07-26 Itron, Inc. Discovery phase in a frequency hopping network
US8027290B2 (en) 2007-06-15 2011-09-27 Alcatel Lucent Methods of jointly assigning resources in a multi-carrier, multi-hop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977897A (zh) * 2008-02-11 2011-02-16 惠氏有限责任公司 制备乙酸巴多昔芬的多晶型a的方法
GB0907213D0 (en) * 2009-04-27 2009-06-10 Sharp Kk Re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JP5614453B2 (ja) 2010-09-22 2014-10-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転送制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転送制御方法
JP5795809B2 (ja) * 2011-02-04 2015-10-14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バックホール選択をサポート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EP3142412A1 (en) * 2011-09-16 2017-03-15 OCT Circuit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Limited Communication in a cellular network taking into account backhaul loading
WO2013110323A1 (en) * 2012-01-24 2013-08-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of backhaul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2013197895A (ja) * 2012-03-19 2013-09-30 Fujitsu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中継局並びに通信方法
US10560882B2 (en) * 2012-06-08 2020-02-11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t transmission
US20150155930A1 (en) * 2012-06-29 2015-06-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Relay Node for Implementing Multiple Wireless Backhauls
CN103533506B (zh) * 2012-09-26 2015-06-24 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回传路径的方法及网络系统、节点
US9326273B2 (en) * 2013-01-24 2016-04-26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wireless backhaul communication betwe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od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8657A (zh) * 2009-08-18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多跳的中继通信系统及该系统的接入方法
CN102149146A (zh) * 2010-02-10 2011-08-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速率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37324A1 (zh) 2016-03-17
JP2017527226A (ja) 2017-09-14
CN105594283A (zh) 2016-05-18
US20170188400A1 (en) 2017-06-29
US10455627B2 (en) 2019-10-22
EP3179814A4 (en) 2017-10-11
EP3179814A1 (en) 2017-06-14
JP6498753B2 (ja) 2019-04-10
EP3179814B1 (en) 2019-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u et al.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achieve efficient load balancing in LTE-advanced networks
CN104170521B (zh) 小区内设备到设备通信的集中控制
CN110169097A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中继
CN105594283B (zh) 数据传输链路建立装置、方法及通信系统
EP3008952B1 (en) Layered mobility
CN110463270A (zh) 用于动态数据中继的系统和方法
CN109245845A (zh) 一种信令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8141775A (zh) 在基于接近服务的ue到网络中继中用于ue中继选择的测量控制
JP2017513364A (ja) D2d関連情報の指示及びd2d伝送リソースの決め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8419273A (zh) 移动通信中的增强的本地接入
JP2015503879A (ja)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データ伝送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4813713A (zh) 用于设备对设备通信的ad-hoc/网络辅助的设备发现协议的系统和方法
CN104770033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850169A (zh) 无线局域网中用户设备(ue)的安全通信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TWI778080B (zh) 無線網路中的動態資源配置
CN104244444A (zh) D2d传输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8886724A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管理连接的系统和方法
US10194377B2 (en) Network device and data backhaul implement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5706516A (zh) 用于对无线网络的无线介质进行群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EP2689540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s from multiple cells
CN104919890B (zh) 上位基站、下位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6031225A (zh) 用于异构无线网络中的竞争管理和服务质量估计的系统和方法
CN110140411A (zh) 5g无线接入网络中的连接建立
CN112770351B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533576B (zh) 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