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33576B - 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33576B
CN103533576B CN201210232888.2A CN201210232888A CN103533576B CN 103533576 B CN103533576 B CN 103533576B CN 201210232888 A CN201210232888 A CN 201210232888A CN 103533576 B CN103533576 B CN 1035335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community
transmission capacity
metric
us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328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33576A (zh
Inventor
刘建军
闫渊
张翼德
胡臻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328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335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33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35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335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35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由于回传链路传输容量与接入链路的负载不匹配而导致网络拥塞或传输资源闲置的问题。方法包括:网络侧确定中继节点RN系统的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值和相应的接入链路的负载值;网络侧根据确定的传输容量值和负载值,向用户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终端按照预设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调整规则,调整测量得到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并根据调整后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确定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其中,所述RN小区选取度量值调整规则为:传输容量值减去负载值所得的差值与调整后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正相关。

Description

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各种复杂的无线传播环境,解决未来长期演进(LTE,Long TimeEvolution)网络部署的覆盖问题,3GPP在LTE-Advanced R10版本协议中对中继节点(RN,Relay Node)的功能等做了标准化定义。据定义,RN的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在宏基站和用户终端(UE,User Equipment)之间加入一个RN,将宏基站和UE之间的直传链路分为两段。包含RN的通信系统也可称为RN系统,其中,宏基站与RN之间的无线链路称为回传链路(即Backhaul链路,其采用Un接口),RN与UE之间的无线链路称为接入链路(即Access链路,其采用Uu接口),如图1中所示。通过对RN系统中的RN进行合理部署,可以使得对UE和宏基站之间的直传链路进行拆分得到的两段链路都能具有比该直传链路更短的传播距离,同时相应的传播路线中的遮挡物也能减少,从而使这两段链路都具有比该直传链路更好的无线传播条件和更高的传输能力。
目前,RN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带内RN(Inband Relay),一种是带外RN(OutbandRelay)。带内RN的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在相同的频带资源内进行信号传输,即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带外RN的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在不同的频带内进行信号传输,即采用频分复用的方式。因此,相比于宏基站和UE之间通过直传链路进行信号传输的方式,引入RN后通过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在宏基站、RN和UE之间进行信号传输会消耗更多的时频资源。在LTE-Advanced系统中,RN的典型实现是I型RN(Type I Relay),该类型的RN具有独立的小区标识(Cell ID),此时的RN可以看做是一个独立的小区即RN小区。
总的来说,RN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1、提供无线回传且其部署灵活方便。在一些光纤无法到达或者有线回传建设比较困难的场景(例如:无室分部署的室内办公环境、光纤无法到户的居民楼、无有线回传的城区微覆盖场景、偏远郊区或农村等),通过引入具有无线回传功能的RN可有效扩展覆盖,解决光纤资源匮乏问题。
2、解决覆盖增强。在LTE-Advanced R10阶段,RN主要还是用于解决覆盖增强而非容量提升。比如,通过引入RN可消除高大建筑群在链路中所产生的阴影覆盖区域,甚至是死区,从而提升了基站的覆盖能力。
RN也存在如下缺陷:
RN与宏基站之间的回传链路采用的是无线传输方式,从而其回传能力受到回传链路的信道质量以及传输容量的限制比较大,这也成为限制RN系统传输能力的主要技术瓶颈。此外,接入链路与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差异较大还可能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以下以一个实例具体说明RN存在的上述缺陷。
实际应用中的一个RN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两个RN(Relay1和Relay2)、一个宏基站(Donor eNB)、Ralay1的接入链路中的多个UE(包括Relay UE11、Relay UE12、Relay UE13、Relay UE14、Relay UE15)、Relay2的接入链路中的UE(Relay UE21)、DonoreNB的直传链路中的多个UE(Donor UE1、Donor UE2、Donor UE3)。Relay1与Donor eNB之间的回传链路为Backhaul1,Relay2与Donor eNB之间的回传链路为Backhaul2,Relay1与UE之间的接入链路为Access1,Relay2与UE之间的接入链路为Access2。
在图2所示的RN系统中,Access1的负载较大,共有5个UE处于Access1中。例如在热点小区场景下,很多UE同时发起业务就与该情况类似。此时如果Backhaul1的传输容量不足以满足Access1的负载,则Backhaul1必然会出现严重的网络拥塞。相反,Access2的负载就比较小,仅有1个UE处于Access2中。例如在郊区农村场景下,仅1个用户发起业务与该情况类似。此时Backhaul2的传输容量一般远大于Access2的负载,从而Backhaul2的传输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由于回传链路传输容量与接入链路的负载不匹配而导致网络拥塞或传输资源闲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的确定方法,包括:网络侧确定中继节点RN系统的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值和相应的接入链路的负载值;网络侧根据确定的传输容量值和负载值,向用户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终端按照预设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调整规则,调整测量得到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并根据调整后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确定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其中,所述RN小区选取度量值调整规则为:传输容量值减去负载值所得的差值与调整后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正相关。
一种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的确定系统,包括网络侧设备和用户终端,其中:
网络侧设备,用于确定中继节点RN系统的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值和相应的接入链路的负载值,并根据确定的传输容量值和负载值,向用户终端发送指示信息;
用户终端,用于根据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按照预设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调整规则,调整测量得到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并根据调整后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确定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其中,所述RN小区选取度量值调整规则为:传输容量值减去负载值所得的差值与调整后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正相关。
一种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的确定装置,包括:容量值和负载值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中继节点RN系统的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值和相应的接入链路的负载值;发送单元,用于根据容量值和负载值确定单元确定的传输容量值和负载值,向用户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终端按照预设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调整规则,调整测量得到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并根据调整后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确定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其中,所述RN小区选取度量值调整规则为:传输容量值减去负载值所得的差值与调整后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正相关。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案通过引入RN系统的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值、相应的接入链路的负载值同时作为用户终端接入对象的确定依据,由网络侧通过向用户终端发送指示信息的方式,指示用户终端按照传输容量值减去负载值所得的差值与调整后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正相关的规则,对测量得到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进行调整。并根据调整后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确定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即相当于是在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较大时,增大用户终端接入RN小区的概率,反之则减小该概率。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由于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与接入链路的负载不匹配而导致网络拥塞或传输资源闲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RN系统的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示意图;
图2为采用现有的技术方案造成网络拥塞和传输资源闲置浪费的RN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的接入对象的确定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一个典型应用流程示意图;
图5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实现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与相应的接入链路的负载相匹配的RN系统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另一个典型应用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的接入对象的确定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RN系统中存在的回传链路传输容量与接入链路的负载不匹配,从而导致网络拥塞或传输资源闲置的问题,发明人对现有技术中UE接入RN系统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发现,在现有技术的RN系统中进行UE小区选择(Cell Selection)时,UE是通过测量服务小区以及邻区列表,并比较UE测量得到的Donor eNB(DeNB)的小区选取度量值(小区选取度量值可以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或者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和UE测量得到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RSRP或者RSRQ)来选择是接入DeNB还是RN。其中,由于Type 1 Relay型的RN具有独立的Cell ID,因此UE针对DeNB和RN的接入机制是等效的。
在LTE-Advanced HetNet下的小区选择和覆盖扩展(RE,Range Extension)场景中,Pico-cell为了吸纳更多的UE,可以为小区选取度量值(可以为RSRP或RSRQ)配置一个偏置量值(bias)。对UE而言,选择接入此Pico-cell的小区选取度量值由RSRP变为(RSRP+bias),或由RSRQ变为(RSRQ+bias),由于小区选取度量值与UE连接到此Pico-cell的概率是正相关的,因此相对于“小区选取度量值”来说,“小区选取度量值+bias”相当于增大了UE连接到此Pico-cell的概率,即相当于增大了Pico-cell的覆盖范围。
由于RN系统最佳的资源分配方式应该是接入链路的实际负载自适应匹配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即RN小区应接入合适数量的UE,以保证接入链路的负载和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尽可能相匹配,而对上述bias的调整可改变UE接入小区的概率,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考虑通过调整bias来改变UE接入小区的概率从而控制RN小区所接入的UE的数量,以实现对接入链路的负载的控制。
基于上述研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UE的接入对象的确定方案。该方案通过根据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以及接入链路的实际负载自适应调整bias,使得RN可以接入合适数量的UE以自适应匹配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从而提高回传链路传输容量与接入链路的负载的匹配度,避免由于回传链路传输容量与接入链路的负载不匹配而导致的网络拥塞或传输资源闲置的问题。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如图3所示的UE的接入对象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网络侧确定RN系统的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Backhaul capacity)值和与该回传链路对应的接入链路的负载(Access load)值;
步骤32,网络侧根据确定的Backhaul capacity值和Access load值,确定小区选取度量值的调整值,即确定偏置量值bias;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公式[1]确定bias:
bias=f(Backhaul capacity值,Access load值) [1]
需要说明的是,当UE是根据“RN小区的小区选取度量值+bias”确定接入对象时,函数f应满足:使得Backhaul capacity值减去Access load值所得的差值与bias正相关。即“Backhaul capacity值-Access load值”越大,则确定的bias越大,反之,bias越小甚至为负值。而当UE是根据“RN小区的小区选取度量值-bias”确定接入对象时,函数f应满足:使得Backhaul capacity值减去Access load值所得的差值与bias负相关。
步骤33,网络侧将确定的bias发送给UE;
步骤34,UE根据网络侧发送的bias和测量到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RSRP或者RSRQ),确定是否接入RN小区。
步骤34的实现方式与现有技术类似,UE在接收到bias后,可以先计算得到选取度量值与bias的和值,然后再根据该和值确定是否接入RN小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是:UE通过比较宏基站的小区选取度量值和“RN小区的小区选取度量值+bias”这一和值,选取较大的值所对应的接入对象(这里所述的接入对象即宏基站、RN小区)进行接入。其中,宏基站的小区选取度量值、RN小区的小区选取度量值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提供的确定方式进行确定。
上述步骤32~34可以总结为:网络侧根据确定的传输容量值和负载值,指示UE执行:基于测量得到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按照传输容量值减去负载值所得的差值与调整后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正相关的规则,对测量得到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进行调整,并根据调整后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确定UE的接入对象。其中,网络侧除按照步骤32、33的方式指示UE按照上述规则对测量得到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进行调整外,还可以采用直接向UE发送承载有网络侧确定的上述传输容量值和负载值指示消息的方式,通知UE按照上述规则对测量得到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进行调整。或者,网络侧还可以在确定出传输容量值减去负载值所得的差值后,按照传输容量值减去负载值所得的差值与调整后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正相关的规则,直接通知UE对测量得到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执行相应的调整操作而不再发送bias。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当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足以满足接入链路的负载时,即“Backhaul capacity值-Access load值”较大时,bias为一个较大的值。此场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在进行下行业务传输时,回传链路配置了较多的下行子帧时隙;或者,采用多载波技术扩充了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或者,采用MU-MIMO技术或其他可能的技术扩充了Backhaul链路的传输容量等。此场景下,采用上述方法相当于增大了UE接入RN小区的概率。在UE选择接入RN小区后,可以使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得到利用,避免了资源的闲置浪费。
而当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不足以满足接入链路的负载时,即“Backhaul capacity值-Access load值”较小时,bias为一个较小的值。此场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RN小区覆盖范围内有较多UE需要接入,但回传链路没有采用增强方案导致容量不足;或者,进行下行业务传输时,回传链路配置了较少的下行子帧时隙;或者,回传链路的信道质量较差等。此场景下,相比于现有技术中UE直接接入RN小区会导致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不足从而引起网络拥塞,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通过减小UE接入RN小区的概率,使得UE不再是接入RN小区而是选择接入宏基站,从而相当于减轻了接入链路的负载,进而避免了回传链路的拥塞。
以下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流程。
实施例1
该方法的一个典型应用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RN启动,当UE1欲接入RN系统时,RN确定初始化的bias即bias0,并下发给UE1;
其中,RN确定初始化的bias值的实现方式可以为:使用历史记录中的bias值(例如为UE配置过的bias值),或者随机选取一个bias值作为初始化的bias值。
步骤42,UE1测量得到Donor eNB的小区选取度量值(RSRP1或者RSRQ1),并测量得到RN小区的小区选取度量值(RSRP2或者RSRQ2);
步骤43,UE1根据Donor eNB的小区选取度量值、RN的小区选取度量值和RN下发的bias0,确定自身接入的小区并接入相应的小区;
比如,UE1通过比较RSRP1和RSRP2,若发现RSRP1>RSRP2+bias0成立,则选择并接入Donor eNB。
步骤44,当UE2欲接入RN系统时,RN统计RN小区中RRC连接态UE的业务负荷确定当前RN小区的access load值(即access load1),并根据网络侧回传链路的参数配置(如回传子帧配置)确定当前RN小区的backhaul capacity值(即backhaul capacity1);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RN可以是在有UE欲接入RN系统时才确定当前的accessload值和backhaul capacity值,也可以是按照半静态配置的间隔时间来确定accessload1和backhaul capacity1。比如,可以按照周期T来周期性地计算access load值和backhaul capacity值。
步骤45,RN判断backhaul capacity1是否大于access load1,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46,否则,执行步骤411;
在步骤45中,RN也可以判断backhaul capacity1减去access load1所得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定的空闲传输容量阈值,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46,否则,执行步骤411。这种判断方式相当于是在判断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是否满足信号传输所要求的最小传输容量(该最小传输容量即上述空闲传输容量阈值,但空闲传输容量阈值也可以设置为一个大于该最小传输容量的值)。
步骤46,RN根据预设的bias步长值bias’(bias’为正数)计算bias1,其中bias1=bias0+bias’,并将bias1发送给UE2;
步骤47,UE2测量Donor eNB的小区选取度量值RSRP3和RN的小区选取度量值RSRP4;
步骤48,UE2根据RN下发的bias1和测量得到的RSRP3、RSRP4,确定自身接入的小区并接入相应的小区;
具体地,UE2可以比较RSRP3、“RSRP4+bias1”的大小,当确定“RSRP4+bias1”>RSRP3成立时,可选择并接入RN小区,否则,可选择并接入Donor eNB。
步骤49,当UE3欲接入RN系统时,RN确定当前的access load值(即access load2)和backhaul capacity值(即backhaul capacity2);
步骤410,RN判断“0<backhaul capacity2-access load2<空闲传输容量阈值”是否成立,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416,否则,则RN计算bias2=bias1+bias’,并将bias2发送给UE3,此后的步骤与步骤47~410类似,不再赘述;
在本步骤中,上述不等式成立说明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已不满足信号传输所要求的最小传输容量,此时RN小区中已不能接入更多的UE,否则将会导致网络拥塞,从而可以结束处理流程。
步骤411,RN根据bias’计算bias3,其中bias3=bias0-bias’,并将bias3发送给UE2;
步骤412,UE2测量得到Donor eNB的小区选取度量值RSRP3和RN的小区选取度量值RSRP4;
步骤413,UE2根据RN下发的bias3和测量得到的RSRP3、RSRP4,确定自身接入的小区并接入相应的小区;
具体地,UE2可以比较RSRP3和“RSRP4+bias3”,当确定“RSRP4+bias3”<RSRP3成立时,UE2接入Donor eNB,否则则接入RN小区。
步骤414,当UE3欲接入RN系统时,RN确定当前的access load值(即access load3)和backhaul capacity值(即backhaul capacity3);
步骤415,RN判断“0<backhaul capacity3-access load3<空闲传输容量阈值”是否成立,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即判断出当前的RN的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不足以满足接入链路再接入UE时,可以结束处理流程,以避免后续不必要的操作对系统处理资源的浪费,否则,则RN计算bias4=bias3-bias’,并将bias4发送给UE3,此后的步骤与步骤412~415类似,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1的实施效果如下:
RN根据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以及接入链路的负载自适应调整bias,以使得RN小区接入合适数量的UE,从而实现实际的业务负载自适应匹配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缓解了RN系统中存在的由于回传链路传输容量受限可能导致的网络拥塞问题,同时,还避免了由于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远大于接入链路的负载而导致传输资源闲置浪费的问题。
如图2所示的场景中,假设中继节点Relay1的回传链路Backhaul1、Relay2的回传链路Backhaul2的传输容量均可以满足且仅能满足3个UE的接入,则分别采用现有技术提供的方案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如图2所示,采用现有技术提供的方案,Relay1所在的第一小区接入5个UE(UE11~UE15),从而造成Backhaul1的网络拥塞,同时,Relay2所在的第二小区仅接入1个UE,造成了Backhaul2的传输资源未得到有效的利用;
针对图2所示的RN系统,若在UE接入该系统时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则最终该RN系统变为如图5所示的结构。由于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减小UE接入第一小区的概率,并增大UE接入第二小区的概率,因此第一、第二小区分别接入的UE数量均变为3个,从而实现了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和接入链路的负载的匹配,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用户的业务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既适用于TDD RN系统,也适用于FDD RN系统。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另一个典型应用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1,RN启动,当UE1欲接入RN系统时,RN确定初始化的bias即bias0,并下发给UE1;
其中,RN确定初始化的bias值的实现方式可以为:使用历史记录中的bias值(例如为UE配置过的bias值),或者随机选取一个bias值作为初始化的bias值。
步骤62,UE1测量得到Donor eNB的小区选取度量值RSRQ1,并测量得到RN小区的小区选取度量值RSRQ2;
步骤63,UE1根据Donor eNB的小区选取度量值、RN的小区选取度量值和RN下发的bias0,确定自身接入的小区并接入相应的小区;
比如,UE1通过比较RSRQ1和RSRQ2,若确定RSRQ1-(RSRQ2+bias0)<0成立,则选择并接入RN小区。
步骤64,RN确定当前的access load值(即access load1)和backhaul capacity值(即backhaul capacity1),实施例2中,可以假设RN是按照半静态配置的周期T,周期性地计算access load值和backhaul capacity值;
步骤65,RN判断backhaul capacity1-access load1≥空闲传输容量阈值是否成立,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66,否则,执行步骤611;
步骤66,RN从预设的多个bias中选取小于bias0的bias1发送给UE2;
步骤67,UE2测量Donor eNB的小区选取度量值RSRP3和RN的小区选取度量值RSRP4;
步骤68,UE2比较RSRP3、“RSRP4+bias1”的大小,当确定“RSRP4+bias1”>RSRP3成立时,可选择并接入RN小区,否则,可选择并接入Donor eNB;
步骤69,按照周期T,RN确定当前的access load值(即access load2)和backhaulcapacity值(即backhaul capacity2);
步骤610,RN判断“0<backhaul capacity2-access load2<空闲传输容量阈值”是否成立,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结束处理流程,否则,则RN从预设的多个bias中选取小于bias1的bias2发送给UE3,此后的步骤与步骤67~610类似,不再赘述;
步骤611,RN从预设的多个bias中选取小于bias0的bias3发送给UE2;
步骤612,UE2测量得到Donor eNB的小区选取度量值RSRP3和RN的小区选取度量值RSRP4;
步骤613,UE2比较RSRP3和“RSRP4+bias3”,当确定“RSRP4+bias3”<RSRP3成立时,UE2接入Donor eNB,否则则接入RN小区。
步骤614,按照周期T,RN确定当前的access load值(即access load3)和backhaulcapacity值(即backhaul capacity3);
步骤615,RN判断“0<backhaul capacity3-access load3<空闲传输容量阈值”是否成立,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结束处理流程,否则,则RN从预设的多个bias中选取小于bias3的bias 4发送给UE3,此后的步骤与步骤612~615类似,不再赘述。
为了解决RN系统中存在的回传链路传输容量与接入链路的负载不匹配,从而导致网络拥塞或传输资源闲置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UE的接入对象的确定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网络侧设备和UE,其中,网络侧设备主要用于确定RN系统的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值和相应的接入链路的负载值,并根据确定的传输容量值和负载值,向UE发送指示信息;UE,用于根据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按照预设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调整规则,调整测量得到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并根据调整后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确定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其中,RN小区选取度量值调整规则为:传输容量值减去负载值所得的差值与调整后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正相关。
可选的,上述网络侧设备具体可以用于先根据确定的传输容量值和负载值,按照预设的所述测量得到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的调整值的确定规则,确定调整值,然后再以该调整值作为指示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其中,该确定规则为:传输容量值减去负载值所得的差值与该调整值正相关。
可选的,网络侧设备具体可以用于先判断传输容量值是否小于负载值,或者传输容量值减去负载值所得的差值是否小于空闲传输容量阈值;在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减小预设的初始化调整值的操作,并将减小后的预设初始化调整值确定为RN小区选取度量值的调整值;在判断结果为否时,网络侧执行增大预设的初始化调整值的操作,并将增大后的预设初始化调整值确定为RN小区选取度量值的调整值。
可选的,网络侧设备还可以用于在确定RN小区选取度量值的调整值之前,根据确定的传输容量值和负载值,判断出传输容量值减去负载值所得的差值不小于空闲传输容量阈值。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如图7所示的UE的接入对象的确定装置,以解决RN系统中存在的回传链路传输容量与接入链路的负载不匹配,从而导致网络拥塞或传输资源闲置的问题。该装置包括以下功能单元:
容量值和负载值确定单元71,用于确定中继节点RN系统的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值和相应的接入链路的负载值;发送单元72,用于根据容量值和负载值确定单元71确定的传输容量值和负载值,向UE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终端按照预设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调整规则,调整测量得到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并根据调整后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确定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其中,RN小区选取度量值调整规则为:传输容量值减去负载值所得的差值与调整后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正相关。
可选的,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单元72功能的一种实现公式,可以将其具体划分为以下子单元:
调整值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确定的传输容量值和负载值,按照预设的测量得到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的调整值的确定规则,确定调整值;其中,该确定规则为:传输容量值减去负载值所得的差值与该调整值正相关;发送子单元,以调整值确定子单元确定的调整值作为指示信息发送给UE。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将调整值确定子单元具体划分为以下功能模块,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传输容量值是否小于负载值,或者传输容量值减去负载值所得的差值是否小于空闲传输容量阈值;调整值确定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得到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减小预设的初始化调整值的操作,并将减小后的预设初始化调整值确定为RN小区选取度量值的调整值;以及在判断模块得到的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增大预设的初始化调整值的操作,并将增大后的预设初始化调整值确定为RN小区选取度量值的调整值。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判断子单元,该判断子单元用于在调整值确定子单元确定调整值之前,根据容量值和负载值确定单元71确定的传输容量值和负载值,判断出传输容量值减去负载值所得的差值不小于空闲传输容量阈值。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确定中继节点RN系统的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值和相应的接入链路的负载值;
网络侧根据确定的传输容量值和负载值,向用户终端发送指示信息;
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终端按照预设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调整规则,调整测量得到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并根据调整后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确定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
所述RN小区选取度量值调整规则为:传输容量值减去负载值所得的差值与调整后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正相关;
其中,网络侧根据确定的传输容量值和负载值,向用户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具体包括:网络侧根据确定的传输容量值和负载值,按照预设的所述测量得到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的调整值的确定规则,确定所述调整值,并以所述调整值作为所述指示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所述确定规则为:所述差值与所述调整值正相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侧根据确定的传输容量值和负载值,按照所述确定规则确定所述调整值,具体包括:
网络侧判断传输容量值是否小于负载值,或者所述差值是否小于空闲传输容量阈值;
在判断结果为是时,网络侧执行减小预设的初始化调整值的操作,并将减小后的预设初始化调整值确定为所述调整值;
在判断结果为否时,网络侧执行增大预设的初始化调整值的操作,并将增大后的预设初始化调整值确定为所述调整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侧确定所述调整值之前,还包括:
网络侧根据确定的传输容量值和负载值,判断出所述差值不小于空闲传输容量阈值。
4.一种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的确定系统,包括网络侧设备和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网络侧设备,用于确定中继节点RN系统的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值和相应的接入链路的负载值,并根据确定的传输容量值和负载值,向用户终端发送指示信息;
用户终端,用于根据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按照预设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调整规则,调整测量得到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并根据调整后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确定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其中,所述RN小区选取度量值调整规则为:传输容量值减去负载值所得的差值与调整后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正相关;
网络侧设备具体用于:根据确定的传输容量值和负载值,按照预设的所述测量得到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的调整值的确定规则,确定所述调整值,并以所述调整值作为所述指示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
其中,所述确定规则为:所述差值与所述调整值正相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网络侧设备具体用于:判断传输容量值是否小于负载值,或者所述差值是否小于空闲传输容量阈值;在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减小预设的初始化调整值的操作,并将减小后的预设初始化调整值确定为所述调整值;在判断结果为否时,网络侧执行增大预设的初始化调整值的操作,并将增大后的预设初始化调整值确定为所述调整值。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网络侧设备还用于:在确定所述调整值之前,根据确定的传输容量值和负载值,判断出所述差值不小于空闲传输容量阈值。
7.一种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量值和负载值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中继节点RN系统的回传链路的传输容量值和相应的接入链路的负载值;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容量值和负载值确定单元确定的传输容量值和负载值,向用户终端发送指示信息;
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终端按照预设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调整规则,调整测量得到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并根据调整后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确定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
其中,所述RN小区选取度量值调整规则为:传输容量值减去负载值所得的差值与调整后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正相关;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包括:调整值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确定的传输容量值和负载值,按照预设的所述测量得到的RN小区选取度量值的调整值的确定规则,确定所述调整值;其中,所述确定规则为:所述差值与所述调整值正相关;发送子单元,以调整值确定子单元确定的所述调整值为所述指示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值确定子单元具体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传输容量值是否小于负载值,或者所述差值是否小于空闲传输容量阈值;
调整值确定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得到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减小预设的初始化调整值的操作,并将减小后的预设初始化调整值确定为所述调整值;以及在判断模块得到的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增大预设的初始化调整值的操作,并将增大后的预设初始化调整值确定为所述调整值。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子单元,用于在调整值确定子单元确定所述调整值之前,根据容量值和负载值确定单元确定的传输容量值和负载值,判断出所述差值不小于空闲传输容量阈值。
CN201210232888.2A 2012-07-05 2012-07-05 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装置 Active CN1035335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32888.2A CN103533576B (zh) 2012-07-05 2012-07-05 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32888.2A CN103533576B (zh) 2012-07-05 2012-07-05 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33576A CN103533576A (zh) 2014-01-22
CN103533576B true CN103533576B (zh) 2016-12-21

Family

ID=49935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32888.2A Active CN103533576B (zh) 2012-07-05 2012-07-05 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335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06960B2 (en) * 2013-11-25 2017-10-31 Googl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heavy traffic loads between personal electronic devices and external services
CN103987086B (zh) * 2014-05-13 2018-04-27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接入点的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
EP3334211B1 (en) * 2015-12-23 2019-10-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ser equipment and micro base station for making a better use of backahul link resources
CN111586803B (zh) * 2019-02-15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6285A (zh) * 2009-10-02 2011-04-27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确定具有中继站的网络的链路质量
WO2011094644A1 (en) * 2010-01-28 2011-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iasing a handoff decision based on a backhaul link
CN102480738A (zh) * 2010-11-26 2012-05-3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长期演进先进系统中的干扰协调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6285A (zh) * 2009-10-02 2011-04-27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确定具有中继站的网络的链路质量
WO2011094644A1 (en) * 2010-01-28 2011-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iasing a handoff decision based on a backhaul link
CN102480738A (zh) * 2010-11-26 2012-05-3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长期演进先进系统中的干扰协调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33576A (zh) 2014-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8842B (zh) 针对增强型分量载波的信道状态信息过程
CN104205954B (zh) 用于直连移动通信功率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US10932200B2 (en) Uplink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educe user equipment-to-user equipment cross interference
US8942699B2 (en)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RU2494555C2 (ru) Передача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состоянии нагрузки узла в самоорганизующейся сети
US20190098606A1 (en) Uplink selec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 based on network based on network cell weight and linkspecific weight for wireless links
WO2019158011A1 (zh)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934980A (zh) 用于双连接的上行链路传输
CN108419273A (zh) 移动通信中的增强的本地接入
WO2018171761A1 (zh) 一种上行发射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US10420103B2 (en) Uplink inter-site carrier aggregation based on UE transmission power and secondary cell load
CN107306417A (zh) 一种窄带移动通信的ue和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TW201136385A (en) Association with leakage-based metric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60119835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interference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CN103533576B (zh) 用户终端的接入对象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11116659A1 (zh) 一种长期演进先进系统中用户接入服务小区的方法
KR20130018246A (ko) 통신 제어 방법, 통신 시스템, 및 관리 서버
KR20130083384A (ko) 기지국, 무선 통신 방법, 사용자 단말기, 및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CN104871617B (zh) 用于管理针对无线接入承载的请求的方法和无线网络节点
CN109982411B (zh) 终端接入网的选择方法、装置及其终端
Kim Dual connectivity in heterogeneous small cell networks with mmWave backhauls
WO2015018235A1 (zh) 下行功率调整的通知方法及装置、获取方法及装置
TW201431407A (zh) 執行無線資源管理之方法及其使用相同方法之網路節點、行動裝置、基地台以及無線通訊系統
EP3211959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establishing a mix of d2d direct and cellular communication links between two devices for interaction
Chen et al. A closed-loop UL power control scheme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dynamic TD-LTE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