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92301B -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监视照相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监视照相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92301B
CN105592301B CN201510751841.0A CN201510751841A CN105592301B CN 105592301 B CN105592301 B CN 105592301B CN 201510751841 A CN201510751841 A CN 201510751841A CN 105592301 B CN105592301 B CN 1055923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ject
detection line
picture pick
detection
f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518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92301A (zh
Inventor
诸藤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592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23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923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23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20Analysis of motion
    • G06T7/254Analysis of motion involving subtraction of ima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40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 G06V10/42Global feature extraction by analysis of the whole pattern, e.g. using frequency domain transformations or autocorre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60Type of objects
    • G06V20/69Microscopic objects, e.g. biological cells or cellular parts
    • G06V20/693Acqui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60Type of objects
    • G06V20/69Microscopic objects, e.g. biological cells or cellular parts
    • G06V20/695Preprocessing, e.g. image segment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60Type of objects
    • G06V20/69Microscopic objects, e.g. biological cells or cellular parts
    • G06V20/698Matching; Class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03Static body considered as a whole, e.g. static pedestrian or occupant recogn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1Transmitting camera control signals through networks, e.g. control via the Inter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1Motion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5Control of camera direction for changing a field of view, e.g. pan, tilt or based on tracking of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achieving an enlarged field of view, e.g. panoramic image cap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3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single remote sour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232Surveill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201/03Recognition of patterns in medical or anatomical im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4Warning ind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监视照相机系统。摄像设备包括:被摄体检测单元,用于从摄像单元经由全方位摄像镜头所拍摄的拍摄图像,检测被摄体的区域;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拍摄图像中设置与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相对应的位置;决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设置的位置和所述拍摄图像中的所述被摄体的区域之间的关系,决定所述被摄体的区域中的用于判断所述被摄体的通过的判断位置;以及通过检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决定单元所决定的判断位置和在所述拍摄图像上设置的检测线,对所述被摄体相对于所述检测线的穿过进行检测。

Description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监视照相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监视照相机系统,尤其涉及用于通过监视而检测物体或获得详细信息的监视技术。
背景技术
传统地,在商店或停车场的各个点处或者在围绕特定建筑的围墙上布置监视照相机,以监视商店或停车场中的盗窃或违法行为或者监视来自外部的第三方的入侵。
在监视照相机系统中,对于自动测量和分析人的活动以在公共场所或休闲设施中更有效率地进行防灾、监视和管理运营的系统的需求已经增长。例如,根据表示当前有多少访客正在出入设施以及他们以多快的速度正在向哪个方向移动的信息,把握设施中的部分运行量或设施使用状态。还可以对观察区域周围的拥挤状态进行预测,以及获得用以向避免拥挤的方向引导人群的信息。
日本特开平8-123935记载了即使在例如在入口集散的行人正在向不确定的方向移动的情形下也能基于方向而稳定地对人等进行计数的方法。还记载了在由于使用广角镜头等而导致视频的周边部发生失真的情况下,使用根据镜头失真的曲线作为计数线,其中,该曲线在画面上为曲线而在投影至摄像真实空间中的地面上时变为直线。
日本特开平6-223157记载了通过图像处理来在观察图像上设置虚拟门,并且在移动体的动线或投影图移动穿过虚拟门时,在不妨碍自然流动的情况下检测移动体。
然而,在这些传统的技术中,在被摄体在通过检测线附近经过时,被摄体根据被摄体的大小(高度)可能会与通过检测线交叉,从而导致误检测。
使用鱼眼镜头的全方位照相机可以拍摄相对广的范围,因而可以从上往下地有效监视广的空间。然而,在利用全方位照相机拍摄例如小商店中的相对窄的空间时,不能忽略被摄体的大小。在被摄体在通过检测线附近经过时,该被摄体可能部分地与通过检测线交叉,并且可能发生误检测。
考虑到上述问题而作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被摄体在通过检测线附近经过的情况下也减少误检测并且实现稳定的通过检测的技术。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包括:被摄体检测单元,用于从摄像单元经由全方位摄像镜头所拍摄的拍摄图像来检测被摄体的区域;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拍摄图像中的与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相对应的位置;决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设置的位置和所述拍摄图像中的被摄体的区域的位置之间的关系,来决定所述被摄体的区域中的用于判断所述被摄体的通过的判断位置;以及通过检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决定单元所决定的所述判断位置和所述拍摄图像上所设置的检测线,来检测所述被摄体是否穿过所述检测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监视照相机系统,包括:上述的摄像设备;以及信息处理设备,用于经由网络从所述摄像设备获得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从摄像单元经由全方位摄像镜头所拍摄的拍摄图像来检测被摄体的区域;设置所述拍摄图像中的与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相对应的位置;基于所设置的位置和所述拍摄图像中的所述被摄体的区域的位置之间的关系,来决定所述被摄体的区域中的用于判断所述被摄体的通过的判断位置;以及基于所决定的所述判断位置和所述拍摄图像上所设置的检测线,来检测所述被摄体是否穿过所述检测线。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视照相机系统的配置的例子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全方位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全方位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全方位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配置的例子的框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摄像设备执行的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全方位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全方位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摄像设备执行的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配置的例子的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监视照相机系统的配置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应当注意,这些实施例所述的组件的相对配置、数字表达和数字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除非另外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在全方位图像上设置全方位照相机在垂直方向(与真实空间上的水平面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置作为垂直基准位置。将说明基于垂直基准位置和被摄体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而在被摄体区域上设置用于对被摄体穿过线的检测进行判断的判断位置、并且基于判断位置穿过检测线来进行通过检测的例子。
首先将参考图1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视照相机系统的配置的例子。监视照相机10包括摄像设备101和客户终端102。摄像设备101和客户终端102经由网络103相连接。
摄像设备101是例如包括鱼眼镜头的全方位照相机,并且以垂直朝下的方式安装至天花板。将摄像设备101所拍摄的被摄体104的视频经由网络103发送至客户终端102或记录服务器(未示出)。显示设备105是包括在客户终端102中的显示设备或者是连接至记录服务器(未示出)的显示设备,并且显示摄像设备101所拍摄的全方位图像106。
图2是示出通过以垂直朝下的方式安装至天花板的摄像设备101拍摄商店的内部而获得的全方位图像106的例子。根据操作者(未示出)的指示,预先设置检测线203以例如检测人的通过次数或者警告人的通过。如果被摄体104沿通道行走,则其可能与检测线203交叉,并且摄像设备101可能错误地判断为人已经通过。
垂直基准位置201表示相对于地面的垂直方向。特别地,其是在以垂直朝下的方式安装至天花板的摄像设备101拍摄图像时的垂直基准位置。由于设置在摄像设备101中的鱼眼镜头的特性,垂直基准位置201设置在拍摄图像的中心处。注意,用户可以在显示画面上指定垂直基准位置。相对于作为中心的垂直基准位置以放射状形成拍摄图像。将被摄体104的位于相对于垂直基准位置201(即,摄像设备101的垂直位置)的最短距离位置的部分定义为被摄体104的足部202的位置。也就是说,将足部202的位置决定为用于判断被摄体穿过线的判断位置。对足部202相对于所设置的检测线203的交叉(通过)进行检测。由于足部202和检测线203存在于同一平面(地面),因而可以减少误检测并且可以进行稳定的通过检测。
例如,在如图3所示被摄体104移动至被摄体104a的位置时,可以检测到被摄体104的足部202穿过检测线203并且移动至被摄体104a的足部301。因此,对被摄体的通过进行了适当的判断。
另一方面,图4示出被摄体104沿通道(与检测线203平行)移动至被摄体104b的位置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移动至被摄体104b的足部401期间,被摄体104的足部202从未与检测线203交叉。因此,可以防止误检测。
接着将参考图5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01的配置的例子。摄像设备101包括鱼眼镜头(全方位摄像镜头)501、图像传感器502、视频信号处理单元503、失真校正单元504、重叠单元505、编码器506、网络单元507、控制单元508、移动体检测单元509、设置单元510和通过检测单元511。在控制单元508从存储器(未示出)读出并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控制各个构成要素的工作。
经由鱼眼镜头501将被摄体104的视频投影至图像传感器502。将投影图像转换成电信号,并且将其发送至视频信号处理单元503。视频信号处理单元503进行诸如颜色分离、白平衡和伽玛校正等的处理,并且将处理结果输出至失真校正单元504。响应于客户终端102的请求,失真校正单元504对与全方位图像的状态或者诸如360°全景、180°双全景、4帧提取和8帧提取等的各种显示模式相对应的失真图像进行校正和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失真图像的校正处理之前进行适当的通过检测。
重叠单元505准备预先进行了失真的检测线203的图像层,并且将该检测线203重叠至全方位图像106上。针对展开图像(360°全景、180°双全景、4帧提取或8帧提取),重叠单元505重叠时间、日期/时间、照相机名称和方位角等并且输出图像。
注意,在将诸如时间、日期/时间、照相机名称和方位角等信息重叠在全方位图像106上的情况下,在展开(失真图像校正)时字符和图像变形。因此,将该信息重叠在黑图像部并且在客户端中展开(失真图像校正)时直接去除该信息,这是有效的。可选地,可以将该信息作为数据嵌入黑图像部,并且在客户端中展开时提取该信息。
接着,编码器506进行编码处理并且将数据输出至网络单元507。网络单元507将数据经由网络103分配至记录服务器500或客户终端102。
从记录服务器500或客户终端102发送来的控制命令经由网络103被网络单元507接收,并且被发送至控制单元508而且被控制单元508解释。例如,在从客户终端102发送来用以指示改变至180°双全景的改变命令时,控制单元508解释该命令,并且失真校正单元504进行向180°双全景的改变。
移动体检测单元509从经由鱼眼镜头(全方位摄像镜头)501所拍摄的拍摄图像(全方位图像106)检测移动体(被摄体104)。设置单元510在拍摄图像(全方位图像106)上设置与鱼眼镜头(全方位摄像镜头)501的垂直位置相对应的垂直基准位置201。设置单元510还基于垂直基准位置201和移动体(被摄体)的位置,设置移动体(被摄体104)的足部202的位置。
通过检测单元511基于足部202的位置和设置在拍摄图像(全方位图像106)上的检测线203,对移动体(被摄体104)相对于检测线203的通过进行检测。
下面将参考图6的流程图来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01执行的处理的过程。
在步骤S601中,控制单元508将经由鱼眼镜头501而投影到图像传感器502上的全方位图像106发送至显示设备105以进行全屏显示。在步骤S602中,控制单元508控制移动体检测单元509以在全方位图像106中检测移动体(被摄体104)。注意,在步骤S602中,执行通过例如背景差分法来从全方位图像106检测移动体的处理。这是因为,由于全方位图像具有失真,因而仿射性比模版匹配更高。在步骤S603,控制单元508控制设置单元510以设置所检测到的移动体(被摄体104)的足部的位置。
如参考图2~4所述,设置单元510将摄像设备101的垂直位置(例如,全方位图像106的中心位置)设置为垂直基准位置201,并且将被摄体104的与垂直基准位置201最近的位置决定为被摄体104的足部202的位置。
在步骤S604中,控制单元508控制通过检测单元511,以基于预设检测线203和被摄体104的足部202,判断被摄体104是否穿过了检测线203。如果被摄体104穿过了检测线203,则处理进入步骤S605。另一方面,如果被摄体104未穿过检测线203,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601。
在步骤S605,控制单元508执行与检测到被摄体104穿过检测线203相对应的处理。例如,为了警告在监视照相机系统中的被摄体的通过,控制单元508可以将通过检测结果经由网络单元507发送至客户终端102,以在显示设备105上显示警告或者在客户终端102侧进行声音通知。如果客户终端102计算通过总人数,则控制单元508可以将与通过总人数有关的信息经由网络单元507发送至客户终端102。客户终端102可以对通过人数进行计数,或者在显示设备105上显示所计数出的人数。可以执行与目的相对应的各种其它处理。图6所示的各处理由此结束。
注意,可以在客户终端102上执行诸如通过检测处理等的一系列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本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根据不同的鱼眼镜头的特性(例如,增大了图像传感器502的摄像区域并且改进了周边分辨率的全方位镜头)而调整了形状的全方位图像。在该情况下,例如,本发明同样可以应用于不具有正圆形状而具有椭圆形状的全方位图像。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将全方位照相机的垂直位置定义为基准位置,基于基准位置和被摄体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而设置足部,并且基于足部相对于检测线的穿过而进行通过检测。因此,即使在被摄体在通过检测线附近经过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误检测并且实现了稳定的通过检测。
在另一实施例中,将说明如下的例子:对被摄体的重心位置相对于被摄体的足部的高度进行检测,通过将所检测出的高度反映在地面上的检测线上来设置第二检测线,并且对重心位置相对于第二检测线的交叉(通过)进行检测,由此进行通过检测。
图7示出通过以垂直朝下的方式安装至天花板的摄像设备101拍摄商店的内部而获得的全方位图像106的例子。操作者预先设置检测线203以例如检测通过人数或者警告人的通过。
如第一实施例那样,将摄像设备101的垂直位置(全方位图像106的中心位置)设置为垂直基准位置201,并且将被摄体104的与垂直基准位置201最近的部分设置为被摄体104的足部802。假定对被摄体104的重心位置701相对于检测线203的穿过进行检测。在该情况下,如果被摄体104移动至被摄体104c的位置,则重心位置701移动至重心位置702并且与检测线203交叉。因此,错误地判断为被摄体104通过了。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如图8所示,对重心位置701相对于被摄体104的足部802的高度进行设置。地面上的检测线203移动至同垂直基准位置相隔与所设置的高度相对应的距离的位置,并且更新检测线801的设置。对被摄体104的重心位置701相对于检测线801的交叉(通过)进行检测,从而进行通过检测。
例如,在连接垂直基准位置201和足部802的位置的线上、与足部802的位置相隔预定距离的位置处设置被摄体104的重心位置701。可以根据从垂直基准位置201到足部802的位置的距离,来设置足部802的位置和重心位置701之间的预定距离。例如,如果被摄体104位于垂直基准位置201附近或者全方位图像106的圆形边缘附近,则将预定距离设置得短。这是因为,如果被摄体104存在于垂直基准位置201附近,则从上观察被摄体104,并且被摄体104的长度(所见高度)短。可选地,可以通过分析所检测出的被摄体104来估计重心位置(例如,腰部附近的位置),并且可以将所估计出的位置设置为重心位置701。另外,可以将被摄体的与垂直基准位置201最近的部分和被摄体的与垂直基准位置201最远的部分之间的中点设置为被摄体104的重心位置701。
由于在同一平面(同一高度)上设置检测线801和重心位置701(重心位置702),因而可以减少误检测并且可以进行稳定的通过检测。
下面将参考图10来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01的配置的例子。除参考图5所说明的构成要素以外,图10所示的配置还包括检测线设置单元1001。检测线设置单元1001对被进行了与镜头的失真相对应的处理的检测线进行重叠。
针对展开图像(360°全景、180°双全景、4帧提取或8帧提取),重叠单元505可以重叠时间、日期/时间、照相机名称和方位角等并且输出图像。另外,为了使监视者(操作者)能识别出方向,可以将“入口”或“大厅”的预设位置或方向等显示在画面端。
下面将参考图9的流程图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01所执行的处理的过程。
在步骤S901中,控制单元508将经由鱼眼镜头501投影到图像传感器502上的全方位图像106发送至显示设备105以进行全屏显示。在步骤S902中,控制单元508控制移动体检测单元509以在全方位图像106中检测移动体。
在步骤S903中,控制单元508设置所检测出的移动体(被摄体104)的足部。如参考图7和8所述,将摄像设备101的垂直位置(全方位图像106的中心位置)设置为垂直基准位置201,并且将被摄体104的与垂直基准位置201最近的位置设置为被摄体104的足部802的位置。
在步骤S904中,控制单元508控制设置单元510以设置相对于被摄体104的足部802的重心位置701。在步骤S905中,控制单元508控制检测线设置单元1001以设置与重心位置701相对应的检测线801。
在步骤S906中,控制单元508控制通过检测单元511,以基于检测线801和被摄体104的重心位置701来判断被摄体104的重心位置701是否穿过了检测线801。由此判断被摄体104是否穿过了检测线203。如果被摄体104穿过了检测线203,则处理进入步骤S907。另一方面,如果被摄体104未穿过检测线203,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901。
在步骤S907中,控制单元508执行与被摄体104穿过检测线203相对应的处理。该处理的细节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因而省略其说明。图9所示的各处理由此结束。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将全方位照相机的垂直位置定义为基准位置,基于基准位置和被摄体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而设置足部,并且新设置被摄体的重心位置和与重心位置相对应的检测线。基于被摄体的重心位置相对于检测线的穿过而进行通过检测。因此,即使在被摄体在通过检测线附近经过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误检测并且实现了稳定的通过检测。
注意,本实施例可以与第一实施例进行组合。除被摄体的足部位置是否穿过检测线以外,还可以判断被摄体的重心位置是否穿过第二检测线。在这两个条件都满足时,可以判断为被摄体通过了。
下面将说明摄像设备1101不是垂直向下而是以具有角度的方式进行安装的例子。
图11是示出监视照相机系统的配置的例子的图。参考图11,摄像设备1101是包括鱼眼镜头的全方位照相机,并且以相对于垂直方向的倾斜角度α进行安装。摄像设备的构成要素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的相同,因而省略其说明。将摄像设备1101所拍摄的被摄体104的视频经由网络103发送至客户终端102或记录服务器(未示出)。摄像设备105上显示的视频1106是摄像设备1101的视频(全方位图像)。
控制单元508检测摄像设备1101相对于垂直方向的倾斜角度α,并且根据倾斜角度α在全方位图像1106上设置垂直基准位置。这使得可以根据倾斜角度检测被摄体的足部,并且可以改善检测精度。例如,如果倾斜角度相对于垂直方向是90°,则圆形的全方位图像1106的下部分是垂直基准位置。
根据本实施例,即使在被摄体在通过检测线附近经过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误检测并且实现稳定的通过检测。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6)

1.一种摄像设备,包括:
被摄体检测单元,用于从摄像单元经由被布置为在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上进行拍摄的全方位摄像镜头所拍摄的拍摄图像来检测地面上移动的被摄体的区域,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拍摄图像中的与垂直于地面所设置的全方位摄像镜头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为基准位置,并且基于距所述基准位置的距离来设置所述拍摄图像中的所述被摄体的足部的位置;
决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足部的位置,来决定所述被摄体在所述拍摄图像中的判断位置;以及
通过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被摄体是否穿过地面上的通过检测线,所述通过检测线基于根据操作者的指示预先设置的检测线,
其中,所述通过检测单元在所述拍摄图像中检测所述被摄体的判断位置是否穿过作为所述被摄体的判断位置被设置到相对于地面的对应高度的通过检测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决定单元将所述足部的位置决定为所述判断位置;以及
所述通过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判断位置是否穿过地面上的检测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决定单元将在连接所述基准位置和所述足部的位置的线上、与所述足部的位置相隔预定距离的被摄体的重心位置设置为所述判断位置;以及
所述摄像设备还包括:
检测线设置单元,用于通过将所述重心位置相对于被定义为与所述基准位置和所述被摄体之间的最短距离相对应的所述足部的位置的高度反映在地面上的检测线上,来设置第二检测线,
其中,所述通过检测单元检测所述被摄体的重心位置是否穿过所述第二检测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决定单元根据所述全方位摄像镜头相对于真实空间上的垂直方向的倾斜角度来设置所述判断位置。
5.一种监视照相机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以及
信息处理设备,用于经由网络从所述摄像设备获得图像。
6.一种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从摄像单元经由被布置为在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上进行拍摄的全方位摄像镜头所拍摄的拍摄图像来检测地面上移动的被摄体的区域,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拍摄图像中的与垂直于地面所设置的全方位摄像镜头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为基准位置,并且基于距所述基准位置的距离来设置所述拍摄图像中的所述被摄体的足部的位置;
基于所述足部的位置,来决定所述被摄体在所述拍摄图像中的判断位置;以及
检测所述被摄体是否穿过地面上的通过检测线,所述通过检测线基于根据操作者的指示预先设置的检测线,
其中,在所述拍摄图像中检测所述被摄体的判断位置是否穿过作为所述被摄体的判断位置被设置到相对于地面的对应高度的通过检测线。
CN201510751841.0A 2014-11-07 2015-11-06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监视照相机系统 Active CN1055923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27491 2014-11-07
JP2014227491A JP6512793B2 (ja) 2014-11-07 2014-11-07 撮像装置、監視カメラシステム、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2301A CN105592301A (zh) 2016-05-18
CN105592301B true CN105592301B (zh) 2018-11-23

Family

ID=54360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51841.0A Active CN105592301B (zh) 2014-11-07 2015-11-06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监视照相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00607B2 (zh)
EP (1) EP3018902B1 (zh)
JP (1) JP6512793B2 (zh)
CN (1) CN1055923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52391B2 (en) * 2017-03-06 2022-02-15 Nevermind Capital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acking images into a frame and/or including additional content or graphics
TWI624805B (zh) * 2017-03-27 2018-05-21 晶睿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用來呈現路徑分佈特性的物件統計方法及其影像處理裝置
JP7063723B2 (ja) * 2018-05-22 2022-05-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762397A (zh) * 2018-06-08 2018-11-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滑动组件的控制方法、控制组件、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956782B2 (en) * 2018-11-16 2021-03-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ining for camera lens distortion
CN112468832A (zh) * 2020-10-22 2021-03-09 北京拙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十亿级像素全景视频直播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06950B1 (en) * 2000-06-12 2006-02-28 Siemens Corporate Research, Inc. Statistical 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zation of a real-time dual camera surveillance system
JP2011086045A (ja) * 2009-10-14 2011-04-28 Giken Torasutemu Kk 店員顧客分離集計装置
CN103179342A (zh) * 2011-12-21 2013-06-26 安讯士有限公司 监控摄像机和监控方法
CN103456116A (zh) * 2012-05-30 2013-12-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侵入检测装置、机械手系统、侵入检测方法以及侵入检测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18521B2 (ja) 1992-09-30 2001-10-15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画像センサによる移動体検知システム
JP3183320B2 (ja) 1994-08-31 2001-07-0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移動物体方向別計数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2239207A (ja) * 2001-02-20 2002-08-27 Omron Corp カードゲームシステム,カードゲーム装置,ゲーム用カード及びカードゲームのゲーム方法
US7596241B2 (en) * 2005-06-30 2009-09-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person counting and detection of specific events
JP2008016896A (ja) * 2006-06-30 2008-01-24 Sony Corp 監視装置及び監視方法
JP4949106B2 (ja) * 2007-03-29 2012-06-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人物追跡装置、人物追跡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8675090B2 (en) * 2010-12-15 2014-03-18 Panasonic Corporation Image generating apparatus, image generat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6057562B2 (ja) * 2012-06-28 2017-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06950B1 (en) * 2000-06-12 2006-02-28 Siemens Corporate Research, Inc. Statistical 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zation of a real-time dual camera surveillance system
JP2011086045A (ja) * 2009-10-14 2011-04-28 Giken Torasutemu Kk 店員顧客分離集計装置
CN103179342A (zh) * 2011-12-21 2013-06-26 安讯士有限公司 监控摄像机和监控方法
CN103456116A (zh) * 2012-05-30 2013-12-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侵入检测装置、机械手系统、侵入检测方法以及侵入检测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18902A1 (en) 2016-05-11
US10200607B2 (en) 2019-02-05
JP2016092693A (ja) 2016-05-23
EP3018902B1 (en) 2018-09-19
US20160134810A1 (en) 2016-05-12
JP6512793B2 (ja) 2019-05-15
CN105592301A (zh) 2016-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2301B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监视照相机系统
CN104902246B (zh) 视频监视方法和装置
CN105611230B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4969538B (zh) 管理封闭区域用的移动增强现实
CN110142785A (zh) 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的巡检机器人视觉伺服方法
JP5180733B2 (ja) 移動物体追跡装置
CN103179342B (zh) 监控摄像机和监控方法
CN106488115B (zh) 用于追踪并传感追踪目标的图像传感设备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WO2014155979A1 (ja) 追尾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追尾処理システム並びに追尾処理方法
CN104966062B (zh) 视频监视方法和装置
KR101275297B1 (ko) 이동객체 추적 카메라 장치
US10564250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flight data of flying objects using high speed video camera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program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CN106572298A (zh) 显示控制装置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JP2010199971A5 (zh)
KR101785017B1 (ko) 모니터링 카메라
JP2013042386A (ja) 監視システム
KR20100025338A (ko) 영상 촬영을 통한 물체 추적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2004272756A (ja) 混雑度調査装置
CN109858319A (zh) 图像处理设备及控制方法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0262527A (ja) 通行者計数装置、通行者計数方法および通行者計数プログラム
JP5213883B2 (ja) 合成表示装置
CN107958202A (zh) 人体检测设备、人体检测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JP5546404B2 (ja) 監視カメラ、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監視方法
JP2020088840A (ja) 監視装置、監視システム、監視方法、監視プログラム
JP2018170575A (ja) 監視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