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91700B - 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91700B
CN105591700B CN201510975241.2A CN201510975241A CN105591700B CN 105591700 B CN105591700 B CN 105591700B CN 201510975241 A CN201510975241 A CN 201510975241A CN 105591700 B CN105591700 B CN 1055917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fiber cable
repeater
feed
photovoltaic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752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91700A (zh
Inventor
周亮亮
宦益国
夏致宏
吴军
刘中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acon Ocean network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7524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917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91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1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91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17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9Repea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涉及海底光缆通信领域。该光中继器集成在优化的海底光缆接头内部,优化的海底光缆接头外部采用整体注塑工艺,整个光中继器被包裹在PE绝缘层内部,与海水隔离;该光中继器包括第一接续馈通单元、光电单元和第二接续馈通单元,第一接续馈通单元的一端与光中继器一侧的海底光缆连接,另一端与光电单元连接;第二接续馈通单元的一端与光电单元连接,另一端与光中继器另一侧的海底光缆连接。本发明能降低光中继器的机械设计难度,简化集成组装工艺及所需的集成配套资源,降低成本,减小光中继器的体积及重量,降低光中继器的海洋施工及埋设难度,提高可靠性。

Description

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底光缆通信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
背景技术
长距离(500公里以上)海底光缆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高可靠性有源设备是光中继器。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在一定跨段距离间集成接入光中继器,在整个海底光缆链路中实现对光传输信号的放大及传输。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对光中继器的可靠性要求很高,一般要求光中继器的使用寿命超过25年。为实现高可靠性,光中继器在实现取电、放大的同时,需考虑状态监测、关键部件冗余备份等。因此,光中继器对结构的体积要求高,一般要求直径小、适合敷设、高水压密封。另外,还要求光中继器的功耗小,并考虑长时间使用的散热问题。
目前,海底光中继器主要采用传统的UC(Universal Coupling,万向联轴器)结构,传统UC结构的光中继器主要包括三个单元:中部为独立密封及保护的光电单元,两端分别为标准UC接头,光电单元通过pigtail(光纤尾缆)与两端的标准UC接头实现光电连接。
由于传统UC结构的光中继器内部的光电单元为独立结构体,并与海水直接接触,其自身结构必须满足深海环境条件下的水密、气密、耐腐蚀及机械强度等苛刻指标要求,导致光电单元的结构设计、材料选型等方面较为复杂,且材料成本很高,因此,传统UC结构的光中继器的光电单元的机械设计难度较大,集成组装工艺复杂,所需的集成配套资源庞杂,成本高昂,UC结构的光中继器的体积及重量较大,增加了海洋施工及埋设难度,也间接降低了光中继器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能够降低光中继器的机械设计难度,简化集成组装工艺及所需的集成配套资源,降低成本,减小光中继器的体积及重量,降低光中继器的海洋施工及埋设难度,提高光中继器的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该光中继器集成在优化的海底光缆接头内部,优化的海底光缆接头的结构为:将通用海底光缆接头沿纵向中心线增长,并保持外径不变,得到优化的海底光缆接头,实现光中继器在优化的海底光缆接头内部空间的布放及集成,并且优化的海底光缆接头外部采用整体注塑工艺,整个光中继器被包裹在聚乙烯PE绝缘层内部,与海水隔离;
该光中继器包括第一接续馈通单元、光电单元和第二接续馈通单元,光电单元为独立集成组装结构,用于实现对输入光信号的放大及再传输,第一接续馈通单元的一端与光中继器一侧的海底光缆连接,另一端与光电单元连接;第二接续馈通单元的一端与光电单元连接,另一端与光中继器另一侧的海底光缆连接;第一接续馈通单元、第二接续馈通单元内部的馈电结构基本一致,区别在于:第一接续馈通单元内部的馈电结构与外部壳体之间实现电绝缘,第二接续馈通单元内部的馈电结构与外部壳体之间实现电导通;
所述第一接续馈通单元在实现光中继器一侧的海底光缆内部的光纤与光电单元的光纤熔接、盘绕、固定及馈电导通的同时,在机械结构方面,还实现光中继器该侧的海底光缆与光电单元的物理联接;第二接续馈通单元在实现光中继器另一侧的海底光缆内部的光纤与光电单元的光纤熔接、盘绕、固定及馈电导通的同时,在机械结构方面,还实现光中继器另一侧的海底光缆与光电单元的物理联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光电单元包括基座和2个无源器件,基座为整个光电单元的安装本体,基座的一侧为无源器件安装区域,该安装区域上下对称的位置各固定一个无源器件,每个无源器件对应单个光纤对;光电单元还包括固定带、固定带压板,无源器件通过固定带、固定带压板定位并固定;该安装区域还设置有第一散热座,第一散热座上安装有2个泵浦激光器,对应单个光纤对;光电单元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光纤馈通体,每个光纤馈通体的一端分别与无源器件、泵浦激光器相连,每个光纤馈通体的另一端均从光电单元穿出;光电单元的4根输入输出光纤分别穿入两侧的光纤馈通体、并穿出光电单元,以备后续与海底光缆内部的光纤进行熔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光纤馈通体穿出的端部套有一个光纤馈通体密封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光电单元的两端还各设置有一个导热垫,2个导热垫的中部均开有安装孔,所述每个光纤馈通体的另一端均从光电单元对应端部的导热垫的安装孔穿出,导热垫将光电单元内部的泵浦激光器产生的热量导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固定带上设置有起定位及固定作用的压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基座的两侧均开有通孔,无源器件的光纤通过基座的通孔,到达基座的另一侧,基座的另一侧为无源器件的光纤与饵纤熔接盘绕的区域,从基座的通孔引入的无源器件的光纤与盘绕在该区域的饵纤进行熔接,并按照一定方式盘绕,已完成熔接及盘绕的光纤上设置有起限制及保护作用的光纤压条,该区域设置有第二散热座,第二散热座上安装有2个泵浦激光器,对应单个光纤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泵浦激光器的上表面紧贴有一个用于固定泵浦激光器的泵浦激光器压板,泵浦激光器的散热面与基座的散热面接触,以确保泵浦激光器的散热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基座的两侧相对的位置各安装有一个第一供电电路板,每个第一供电电路板为单个光纤对的泵浦激光器供电。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供电电路板上安装有散热底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散热底座上安装有稳压二极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基座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基座封装端盖,基座的外部套有承压筒,两个基座封装端盖通过两个锁紧螺杆锁紧并挤压承压筒,两个基座封装端盖与承压筒共同形成一个高可靠性密封腔体,每个基座封装端盖与承压筒的压接处均镶嵌有一个金属密封圈,以实现整个腔体的气密及水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基座封装端盖通过封装螺栓与腔体内部的基座装配体固定连接,以防止基座装配体在腔体内部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接续馈通单元包括第一光纤存储盘、第一光纤盘固定板、第一通用接头金属箍、第一馈通连接组件、第二供电电路板,第一光纤存储盘通过第一光纤盘固定板与第一通用接头金属箍连接,第一通用接头金属箍通过第一馈通连接组件与第二供电电路板电连接;光中继器一侧的海底光缆内部的光纤与光电单元的光纤在第一光纤存储盘内部完成熔接盘绕及存储保护。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通用接头金属箍为标准的海底光缆成端构件,用于实现光中继器一侧的海底光缆与光电单元的机械连接,并在密闭腔体内实现光中继器一侧的海底光缆内部的光纤与光电单元输出光纤的熔接及存储,通过海底光缆传输的中继器驱动电流也由第一通用接头金属箍、第一馈通连接组件导入第二供电电路板,第二供电电路板对光中继器一侧的海底光缆导入的恒定直流电进行处理后再导入光电单元。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光纤存储盘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熔点固定组件,第一熔点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光纤熔点保护热缩套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接续馈通单元还包括第一抗压保护端盖,第一抗压保护端盖的一端通过两个第一抗压螺栓与光电单元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锁紧螺母与第一光纤盘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一抗压保护端盖与第一通用接头金属箍之间设置有内陶瓷绝缘环,第一通用接头金属箍与第一光纤盘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外陶瓷绝缘环,内陶瓷绝缘环与外陶瓷绝缘环共同作用,使第一通用接头金属箍与外部壳体及其它金属构件绝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抗压保护端盖与内陶瓷绝缘环之间镶嵌有第一金属C型密封圈、第一金属弹性密封圈,使第一抗压保护端盖与内陶瓷绝缘环之间形成一个密闭腔体,第一金属C型密封圈、第一金属弹性密封圈实现对该密闭腔体的气密密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接续馈通单元包括第二光纤存储盘、第二光纤盘固定板、第二通用接头金属箍、第二馈通连接组件,第二光纤存储盘通过第二光纤盘固定板与第二通用接头金属箍连接,第二通用接头金属箍通过第二馈通连接组件与光电单元连接;光中继器另一侧的海底光缆内部的光纤与光电单元的光纤在第二光纤存储盘内部完成熔接盘绕及存储保护。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通用接头金属箍为标准的海底光缆成端构件,第二通用接头金属箍用于实现光中继器另一侧的海底光缆与光电单元的机械连接,并在该密闭腔体内实现光中继器另一侧的海底光缆内部的光纤与光电单元的光纤之间的熔接及存储,通过光中继器另一侧的海底光缆传输的中继器驱动电流由第二通用接头金属箍、第二馈通连接组件导入光电单元。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光纤存储盘的上表面安装有熔点固定块,熔点固定块上安装有熔点固定带压条,熔点固定块、熔点固定带压条用于固定光纤熔点保护热缩套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接续馈通单元还包括第二抗压保护端盖,第二抗压保护端盖的一端通过两个第二抗压螺栓与光电单元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锁紧螺母与第二光纤盘固定板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抗压保护端盖与第二通用接头金属箍之间镶嵌有第二金属C型密封圈、第二金属弹性密封圈,使第二抗压保护端盖与第二通用接头金属箍之间形成一个密闭腔体,第二金属C型密封圈、第二金属弹性密封圈实现对该密闭腔体的气密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本发明的光中继器内的光电单元体型小巧、结构简单,便于进行光电器件的组装调测,也便于组装完成后对其进行各项可靠性筛选测试,能够降低光电单元的机械设计难度,降低与光电单元配套的工装、设备、测试仪器的设计开发难度,降低成本,简化光电单元的组装调测工艺。
(2)本发明的光中继器集成在优化的海底光缆接头内部,优化的海底光缆接头的结构为:将通用海底光缆接头沿纵向中心线增长,并保持外径不变,得到优化的海底光缆接头,实现光电器件在优化的海底光缆接头内部空间内的布放及集成,并且优化的海底光缆接头外部采用整体注塑工艺,整个光中继器被包裹在PE绝缘层内部,与海水隔离,能够有效简化光电单元的水密、气密结构设计难度,且高强度合金钢材料即可满足使用要求,显著降低材料成本。
(3)本发明的光中继器集成在优化的海底光缆接头内部,优化的海底光缆接头外径确定了光中继器的整体外径大小,光中继器体型纤细,易于进行海洋施工作业,便于进行维护操作,也间接提高了光中继器的长期可靠性。因此,本发明能够明显减小光中继器的体积及重量,降低光中继器的海洋施工及埋设难度,提高光中继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光电单元的局部装配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光电单元的局部装配图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光电单元的局部装配图三。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光电单元的局部装配图四。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接续馈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接续馈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座,2-光纤馈通体密封圈,3-无源器件,4-泵浦激光器,5-光纤馈通体,6-导热垫,7-固定带,8-固定带压板,9-光纤压条,10-压块,11-第一供电电路板,12-稳压二极管,13-散热底座,14-泵浦激光器压板,15-基座封装端盖,16-承压筒,17-金属密封圈,18-锁紧螺杆,19-封装螺栓,20-第一抗压螺栓,21-第一锁紧螺母,22-第一抗压保护端盖,23-第一金属C型密封圈,24-第一金属弹性密封圈,25-内陶瓷绝缘环,26-第一通用接头金属箍,27-外陶瓷绝缘环,28-第一光纤盘固定板,29-第一熔点固定组件,30-第一光纤存储盘,31-第二供电电路板,32-第一馈通连接组件,33-第二金属弹性密封圈,34-第二光纤盘固定板,35-第二光纤存储盘,36-熔点固定块,37-熔点固定带压条,38-第二馈通连接组件,39-第二抗压保护端盖,40-第二通用接头金属箍,41-第二金属C型密封圈,42-第二锁紧螺母,43-第二抗压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该光中继器集成在优化的海底光缆接头内部,优化的海底光缆接头的结构为:将通用海底光缆接头沿纵向中心线增长,并保持外径不变,得到优化的海底光缆接头,实现光中继器在优化的海底光缆接头内部空间的布放及集成,并且优化的海底光缆接头外部采用整体注塑工艺,整个光中继器被包裹在PE(聚乙烯)绝缘层内部,与海水隔离。
该光中继器包括第一接续馈通单元、光电单元和第二接续馈通单元,光电单元为独立集成组装结构,用于实现对输入光信号的放大及再传输,是光中继器的核心模块。第一接续馈通单元的一端与光中继器一侧的海底光缆连接,另一端与光电单元连接;第二接续馈通单元的一端与光电单元连接,另一端与光中继器另一侧的海底光缆连接;第一接续馈通单元、第二接续馈通单元内部的馈电结构基本一致,区别在于:第一接续馈通单元内部的馈电结构与外部壳体之间实现电绝缘,第二接续馈通单元内部的馈电结构与外部壳体之间实现电导通。
第一接续馈通单元在实现光中继器一侧的海底光缆内部的光纤与光电单元的光纤熔接、盘绕、固定及馈电导通的同时,在机械结构方面,还实现光中继器该侧的海底光缆与光电单元的物理联接;第二接续馈通单元在实现光中继器另一侧的海底光缆内部的光纤与光电单元的光纤熔接、盘绕、固定及馈电导通的同时,在机械结构方面,还实现光中继器另一侧的海底光缆与光电单元的物理联接。
参见图1所示,光电单元包括基座1和2个无源器件3,基座1为整个光电单元的安装本体,基座1的一侧为无源器件安装区域,该安装区域上下对称的位置各固定一个无源器件3,每个无源器件3对应单个光纤对。光电单元还可以包括固定带7、固定带压板8,无源器件3可以通过固定带7、固定带压板8定位并固定。该安装区域还设置有第一散热座,第一散热座上安装有2个泵浦激光器4,对应单个光纤对。光电单元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光纤馈通体5、一个导热垫6,2个导热垫6的中部均开有安装孔,每个光纤馈通体5的一端分别与无源器件3、泵浦激光器4相连,每个光纤馈通体5的另一端均从光电单元对应端部的导热垫6的安装孔穿出,每个光纤馈通体5穿出的端部套有一个光纤馈通体密封圈2。基座1的两侧均开有通孔,无源器件3的光纤通过基座1的通孔,到达基座1的另一侧。
参见图2所示,基座1的另一侧为无源器件3的光纤与饵纤熔接盘绕的区域,从基座1的通孔引入的无源器件3的光纤与盘绕在该区域的饵纤进行熔接,并按照一定方式盘绕,已完成熔接及盘绕的光纤上设置有起限制及保护作用的光纤压条9,固定带7上设置有起定位及固定作用的压块10。该区域设置有第二散热座,第二散热座上也安装有2个泵浦激光器4,对应单个光纤对。
完成两个纤对光路的熔接及盘绕固定后,光电单元的4根输入输出光纤将分别穿入两侧的光纤馈通体5、并穿出光电单元,以备后续与海底光缆内部的光纤进行熔接,导热垫6将光电单元内部的4个泵浦激光器4产生的热量导出。
参见图3所示,基座1的两侧相对的位置各安装有一个第一供电电路板11,每个第一供电电路板11为单个光纤对的泵浦激光器4供电。第一供电电路板11上安装有散热底座13,散热底座13上安装有稳压二极管12。
每个泵浦激光器4的上表面均紧贴有一个用于固定泵浦激光器4的泵浦激光器压板14,泵浦激光器4的散热面与基座1的散热面良好接触,以确保泵浦激光器4的散热可靠性。
光电单元内部器件组装调测完成后,对基座1进行封装及保护。
参见图4所示,基座1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基座封装端盖15,基座1的外部套有承压筒16,两个基座封装端盖15通过两个锁紧螺杆18(M12螺杆)锁紧并挤压承压筒16,两个基座封装端盖15与承压筒16共同形成一个高可靠性密封腔体。每个基座封装端盖15与承压筒16的压接处均镶嵌有一个金属密封圈17,以实现整个腔体的气密及水密。基座封装端盖15通过封装螺栓19(M4螺栓)与腔体内部的基座装配体固定连接,以防止基座装配体在密封腔体内部转动。
参见图5所示,第一接续馈通单元包括第一光纤存储盘30、第一光纤盘固定板28、第一通用接头金属箍26、第一馈通连接组件32、第二供电电路板31,第一光纤存储盘30通过第一光纤盘固定板28与第一通用接头金属箍26连接,第一通用接头金属箍26通过第一馈通连接组件32与第二供电电路板31电连接。光中继器一侧的海底光缆内部的光纤与光电单元的光纤在第一光纤存储盘30内部完成熔接盘绕及存储保护。
第一通用接头金属箍26为标准的海底光缆成端构件,用于实现光中继器一侧的海底光缆与光电单元的机械连接,并在密闭腔体内实现光中继器一侧的海底光缆内部的光纤与光电单元输出光纤的熔接及存储,通过海底光缆传输的中继器驱动电流也由第一通用接头金属箍26、第一馈通连接组件32导入第二供电电路板31,第二供电电路板31对光中继器一侧的海底光缆导入的恒定直流电进行处理后再导入光电单元。
参见图5所示,第一光纤存储盘30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熔点固定组件29,第一熔点固定组件29用于固定光纤熔点保护热缩套管。
参见图5所示,第一接续馈通单元还包括第一抗压保护端盖22,第一抗压保护端盖22的一端通过两个第一抗压螺栓20(高强度M12螺栓)与光电单元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锁紧螺母21(M8螺母)与第一光纤盘固定板28固定连接,第一抗压保护端盖22与第一通用接头金属箍26之间设置有内陶瓷绝缘环25,第一通用接头金属箍26与第一光纤盘固定板28之间设置有外陶瓷绝缘环27,内陶瓷绝缘环25与外陶瓷绝缘环27共同作用,使第一通用接头金属箍26与外部壳体及其它金属构件绝缘。第一抗压保护端盖22与内陶瓷绝缘环25之间镶嵌有第一金属C型密封圈23、第一金属弹性密封圈24,使第一抗压保护端盖22与内陶瓷绝缘环25之间形成一个密闭腔体。第一金属C型密封圈23、第一金属弹性密封圈24可实现对该密闭腔体的密封(气密)。
参见图6所示,第二接续馈通单元包括第二光纤存储盘35、第二光纤盘固定板34、第二通用接头金属箍40、第二馈通连接组件38,第二光纤存储盘35通过第二光纤盘固定板34与第二通用接头金属箍40连接,第二通用接头金属箍40通过第二馈通连接组件38与光电单元连接。光中继器另一侧的海底光缆内部的光纤与光电单元的光纤在第二光纤存储盘35内部完成熔接盘绕及存储保护。
第二通用接头金属箍40为标准的海底光缆成端构件,第二通用接头金属箍40用于实现光中继器另一侧的海底光缆与光电单元的机械连接,并在该密闭腔体内实现光中继器另一侧的海底光缆内部的光纤与光电单元的光纤之间的熔接及存储,通过光中继器另一侧的海底光缆传输的中继器驱动电流由第二通用接头金属箍40、第二馈通连接组件38导入光电单元。
参见图6所示,第二光纤存储盘35的上表面安装有熔点固定块36,熔点固定块36上安装有熔点固定带压条37,熔点固定块36、熔点固定带压条37用于固定光纤熔点保护热缩套管。
参见图6所示,第二接续馈通单元还包括第二抗压保护端盖39,第二抗压保护端盖39的一端通过两个第二抗压螺栓43(高强度M12螺栓)与光电单元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锁紧螺母42(M8螺母)与第二光纤盘固定板34固定连接;第二抗压保护端盖39与第二通用接头金属箍40之间镶嵌有第二金属C型密封圈41、第二金属弹性密封圈33,使第二抗压保护端盖39与第二通用接头金属箍40之间形成一个密闭腔体,第二金属C型密封圈41、第二金属弹性密封圈33可实现对该密闭腔体的密封(气密)。
光电单元与第一接续馈通单元、第二接续馈通单元组装完成后,采用一种整体注塑工艺在整个装配体上覆盖一层PE绝缘层,以保证光中继器整体的绝缘可靠性,同时实现整体结构密封。光中继器的集成、组装、整体注塑完成后,外部由承压筒包裹及保护,承压筒通过两侧铠装结构件与海底光缆外部铠装进行压接,以确保在海底光缆系统吊装、运输及施工过程中,由海底光缆外部铠装及承压筒传递、承受所有施加在海底光缆上的外部作用力,避免光中继器受力,完成光中继器的最后封装及保护。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22)

1.一种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其特征在于:该光中继器集成在优化的海底光缆接头内部,优化的海底光缆接头的结构为:将通用海底光缆接头沿纵向中心线增长,并保持外径不变,得到优化的海底光缆接头,实现光中继器在优化的海底光缆接头内部空间的布放及集成,并且优化的海底光缆接头外部采用整体注塑工艺,整个光中继器被包裹在聚乙烯PE绝缘层内部,与海水隔离;
该光中继器包括第一接续馈通单元、光电单元和第二接续馈通单元,光电单元为独立集成组装结构,用于实现对输入光信号的放大及再传输,第一接续馈通单元的一端与光中继器一侧的海底光缆连接,另一端与光电单元连接;第二接续馈通单元的一端与光电单元连接,另一端与光中继器另一侧的海底光缆连接;第一接续馈通单元、第二接续馈通单元内部的馈电结构基本一致,区别在于:第一接续馈通单元内部的馈电结构与外部壳体之间实现电绝缘,第二接续馈通单元内部的馈电结构与外部壳体之间实现电导通;
所述第一接续馈通单元在实现光中继器一侧的海底光缆内部的光纤与光电单元的光纤熔接、盘绕、固定及馈电导通的同时,在机械结构方面,还实现光中继器该侧的海底光缆与光电单元的物理联接;第二接续馈通单元在实现光中继器另一侧的海底光缆内部的光纤与光电单元的光纤熔接、盘绕、固定及馈电导通的同时,在机械结构方面,还实现光中继器另一侧的海底光缆与光电单元的物理联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单元包括基座(1)和2个无源器件(3),基座(1)为整个光电单元的安装本体,基座(1)的一侧为无源器件安装区域,该安装区域上下对称的位置各固定一个无源器件(3),每个无源器件(3)对应单个光纤对;光电单元还包括固定带(7)、固定带压板(8),无源器件(3)通过固定带(7)、固定带压板(8)定位并固定;该安装区域还设置有第一散热座,第一散热座上安装有2个泵浦激光器(4),对应单个光纤对;光电单元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光纤馈通体(5),每个光纤馈通体(5)的一端分别与无源器件(3)、泵浦激光器(4)相连,每个光纤馈通体(5)的另一端均从光电单元穿出;光电单元的4根输入输出光纤分别穿入两侧的光纤馈通体(5)、并穿出光电单元,以备后续与海底光缆内部的光纤进行熔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馈通体(5)穿出的端部套有一个光纤馈通体密封圈(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单元的两端还各设置有一个导热垫(6),2个导热垫(6)的中部均开有安装孔,所述每个光纤馈通体(5)的另一端均从光电单元对应端部的导热垫(6)的安装孔穿出,导热垫(6)将光电单元内部的泵浦激光器(4)产生的热量导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7)上设置有起定位及固定作用的压块(10)。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两侧均开有通孔,无源器件(3)的光纤通过基座(1)的通孔,到达基座(1)的另一侧,基座(1)的另一侧为无源器件(3)的光纤与饵纤熔接盘绕的区域,从基座(1)的通孔引入的无源器件(3)的光纤与盘绕在该区域的饵纤进行熔接,并按照一定方式盘绕,已完成熔接及盘绕的光纤上设置有起限制及保护作用的光纤压条(9),该区域设置有第二散热座,第二散热座上安装有2个泵浦激光器(4),对应单个光纤对。
7.如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激光器(4)的上表面紧贴有一个用于固定泵浦激光器(4)的泵浦激光器压板(14),泵浦激光器(4)的散热面与基座(1)的散热面接触,以确保泵浦激光器(4)的散热可靠性。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两侧相对的位置各安装有一个第一供电电路板(11),每个第一供电电路板(11)为单个光纤对的泵浦激光器(4)供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电路板(11)上安装有散热底座(1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底座(13)上安装有稳压二极管(12)。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基座封装端盖(15),基座(1)的外部套有承压筒(16),两个基座封装端盖(15)通过两个锁紧螺杆(18)锁紧并挤压承压筒(16),两个基座封装端盖(15)与承压筒(16)共同形成一个高可靠性密封腔体,每个基座封装端盖(15)与承压筒(16)的压接处均镶嵌有一个金属密封圈(17),以实现整个腔体的气密及水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封装端盖(15)通过封装螺栓(19)与腔体内部的基座装配体固定连接,以防止基座装配体在腔体内部转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续馈通单元包括第一光纤存储盘(30)、第一光纤盘固定板(28)、第一通用接头金属箍(26)、第一馈通连接组件(32)、第二供电电路板(31),第一光纤存储盘(30)通过第一光纤盘固定板(28)与第一通用接头金属箍(26)连接,第一通用接头金属箍(26)通过第一馈通连接组件(32)与第二供电电路板(31)电连接;光中继器一侧的海底光缆内部的光纤与光电单元的光纤在第一光纤存储盘(30)内部完成熔接盘绕及存储保护。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用接头金属箍(26)为标准的海底光缆成端构件,用于实现光中继器一侧的海底光缆与光电单元的机械连接,并在密闭腔体内实现光中继器一侧的海底光缆内部的光纤与光电单元输出光纤的熔接及存储,通过海底光缆传输的中继器驱动电流也由第一通用接头金属箍(26)、第一馈通连接组件(32)导入第二供电电路板(31),第二供电电路板(31)对光中继器一侧的海底光缆导入的恒定直流电进行处理后再导入光电单元。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存储盘(30)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熔点固定组件(29),第一熔点固定组件(29)用于固定光纤熔点保护热缩套管。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续馈通单元还包括第一抗压保护端盖(22),第一抗压保护端盖(22)的一端通过两个第一抗压螺栓(20)与光电单元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锁紧螺母(21)与第一光纤盘固定板(28)固定连接,第一抗压保护端盖(22)与第一通用接头金属箍(26)之间设置有内陶瓷绝缘环(25),第一通用接头金属箍(26)与第一光纤盘固定板(28)之间设置有外陶瓷绝缘环(27),内陶瓷绝缘环(25)与外陶瓷绝缘环(27)共同作用,使第一通用接头金属箍(26)与外部壳体及其它金属构件绝缘。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压保护端盖(22)与内陶瓷绝缘环(25)之间镶嵌有第一金属C型密封圈(23)、第一金属弹性密封圈(24),使第一抗压保护端盖(22)与内陶瓷绝缘环(25)之间形成一个密闭腔体,第一金属C型密封圈(23)、第一金属弹性密封圈(24)实现对该密闭腔体的气密密封。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续馈通单元包括第二光纤存储盘(35)、第二光纤盘固定板(34)、第二通用接头金属箍(40)、第二馈通连接组件(38),第二光纤存储盘(35)通过第二光纤盘固定板(34)与第二通用接头金属箍(40)连接,第二通用接头金属箍(40)通过第二馈通连接组件(38)与光电单元连接;光中继器另一侧的海底光缆内部的光纤与光电单元的光纤在第二光纤存储盘(35)内部完成熔接盘绕及存储保护。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用接头金属箍(40)为标准的海底光缆成端构件,第二通用接头金属箍(40)用于实现光中继器另一侧的海底光缆与光电单元的机械连接,并在密闭腔体内实现光中继器另一侧的海底光缆内部的光纤与光电单元的光纤之间的熔接及存储,通过光中继器另一侧的海底光缆传输的中继器驱动电流由第二通用接头金属箍(40)、第二馈通连接组件(38)导入光电单元。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纤存储盘(35)的上表面安装有熔点固定块(36),熔点固定块(36)上安装有熔点固定带压条(37),熔点固定块(36)、熔点固定带压条(37)用于固定光纤熔点保护热缩套管。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续馈通单元还包括第二抗压保护端盖(39),第二抗压保护端盖(39)的一端通过两个第二抗压螺栓(43)与光电单元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锁紧螺母(42)与第二光纤盘固定板(34)固定连接。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抗压保护端盖(39)与第二通用接头金属箍(40)之间镶嵌有第二金属C型密封圈(41)、第二金属弹性密封圈(33),使第二抗压保护端盖(39)与第二通用接头金属箍(40)之间形成一个密闭腔体,第二金属C型密封圈(41)、第二金属弹性密封圈(33)实现对该密闭腔体的气密密封。
CN201510975241.2A 2015-12-22 2015-12-22 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 Active CN1055917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75241.2A CN105591700B (zh) 2015-12-22 2015-12-22 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75241.2A CN105591700B (zh) 2015-12-22 2015-12-22 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1700A CN105591700A (zh) 2016-05-18
CN105591700B true CN105591700B (zh) 2018-03-20

Family

ID=55930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75241.2A Active CN105591700B (zh) 2015-12-22 2015-12-22 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917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95807A1 (en) * 2018-04-06 2019-10-10 Ipg Photonics Corporation Submarine optical repeater with high voltage isolation
CN112710380A (zh) * 2020-12-17 2021-04-27 湖南长城海盾光纤科技有限公司 深远海光纤水听器岸基探测系统数字中继器及制作方法
CN113824082B (zh) * 2021-11-24 2022-01-25 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电切换功能的海底光缆分支器
CN113820814B (zh) * 2021-11-24 2022-02-08 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信号分支器的内部单元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6950A (zh) * 2002-12-13 2006-08-09 雷德斯凯萨布斯有限公司 电隔离通用光缆接头中的光学放大器组件的方法和设备
CN101283490A (zh) * 2005-05-13 2008-10-08 红天海底有限公司 用于海底光传输系统的关节式光中继器
CN101453273A (zh) * 2007-12-07 2009-06-10 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 光中继设备和双向业务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70993B2 (en) * 2002-12-13 2005-03-22 Red Sky Systems, Inc. Interconnect including a repeater for an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6950A (zh) * 2002-12-13 2006-08-09 雷德斯凯萨布斯有限公司 电隔离通用光缆接头中的光学放大器组件的方法和设备
CN101283490A (zh) * 2005-05-13 2008-10-08 红天海底有限公司 用于海底光传输系统的关节式光中继器
CN101453273A (zh) * 2007-12-07 2009-06-10 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 光中继设备和双向业务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1700A (zh) 2016-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1700B (zh) 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
US8734026B2 (en) Subsea electro-optical connector unit for electro-optical ethernet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4318990B (zh) 用于水下脐带缆充油式贯穿密封方法及装置
CN102812390B (zh) 采用跨海底装置的隔离旁路导电通路将多导体海底光缆耦合到海底装置
CN103135178B (zh) 抗压光纤气密封转接盒体
US5024503A (en) Hermetic gland for optical fibres
WO2014183115A1 (en) Multiple use termination system
CN110632724A (zh) 一种动静态海底光缆接头盒
CN101311760B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
CN102758605A (zh) 油井固定式光纤测试系统
CN102980684A (zh) 一种盖板式光纤光栅传感器及其封装方法
JP4647312B2 (ja) 汎用ケーブルジョイントに収納された光増幅器モジュールを電気的に絶縁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7068419B2 (en) Overmolded, ultra-small form factor optical repeater
CN102946081B (zh) 一种连续管钻井电缆复合接头
CN102569431B (zh) 光电芯片组件及封装方法
EP2390698B1 (en) Sealed optoelectronic isolation connection device and sealed cabin
CN104319493A (zh) 一种具有密封功能的差分接触件
CN105933067A (zh) 一种基于海底信号传输的光电转换装置
CN88101087A (zh) 用于包含光纤的通讯电缆的接头
US9915118B2 (en) Subsea horizontal christmas tree
CN103528728A (zh) 用于监测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的光纤光栅传感器
CN201967284U (zh) 用于深水信息获取及无线传输的密封壳体
CN210953187U (zh) 一种适用于井筒安装的光纤压力计的连接机构
CN116345226A (zh) 一种小尺寸多功能水下扩展接驳器
CN101499636A (zh) 用于油井应用的电光电缆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10

Address after: 519015 101-64 building, 10 building, 596 Nangang West Road, Nanshui Town,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Beacon Ocean network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074 Optics Valley development street, East Lake Development Zone, Wuhan, Hubei 67

Patentee before: Fenghuo Communi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