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3490A - 用于海底光传输系统的关节式光中继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海底光传输系统的关节式光中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83490A
CN101283490A CNA2006800257160A CN200680025716A CN101283490A CN 101283490 A CN101283490 A CN 101283490A CN A2006800257160 A CNA2006800257160 A CN A2006800257160A CN 200680025716 A CN200680025716 A CN 200680025716A CN 101283490 A CN101283490 A CN 1012834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circuit board
light amplifier
amplifier modul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2571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S·德文岑蒂斯
M·K·杨
S·S·坎波里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M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d Sky System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d Sky Systems Inc filed Critical Red Sky System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283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34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海底光传输系统的光放大器装置。该装置包含第一模块及第二模块。每一模块均包含内壳,所述内壳所具有的外尺寸与海底光缆接头的内光纤连结头壳体的外尺寸大致相等。所述内壳包含一对相对的端面,该对相对的端面分别具有保持元件,以用于将所述内壳保持于海底光缆接头的外壳内。所述内壳还包含用于互连相对端面的侧壁,其在纵向上延伸于所述相对端面之间。所述侧壁包含具有多个通孔的容座部,这多个通孔的尺寸分别适于接纳在光放大器中所用的一无源光学器件。所述模块还包含至少一个电路板,上面具有至少一个电压下引元件,以用于将电压从导体传送至也位于所述电路板上并与光放大器相关联的电子器件。隔离的电路径将从至少一条光缆中的导体所接收的电能提供至所述至少一个电路板。所述电压下引元件与侧壁进行热连通。限弯器将第一模块配接至第二模块。

Description

用于海底光传输系统的关节式光中继器
相关申请的声明
本申请主张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0/681,063号的权利,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是于2005年5月13日提出申请且名称为“关节式中继器(Articulating Repeater)”,其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本申请与美国专利申请第10/687,547号相关,该美国专利申请是于2003年10月16日提出申请且名称为“装于通用光缆接头中的光放大器模块(Optical Amplifier Module Housed In A Universal CableJoint)”,其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本申请还与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第10/715,330号相关,该美国专利申请是于2003年11月17日提出申请且现为美国专利第6,917,465号,其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本申请还与美国专利申请第10/800,424号相关,该美国专利申请是于2004年3月12日提出申请且名称为“装于通用光缆接头中的光放大器模块的热管理(Thermal Management of an Optical AmplifierModule Housed In A Universal Cable Joint)”,其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中继器(optical repeater)领域,且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海底光传输系统中的光中继器。
发明背景
在海底光传输系统中,通过光缆传输的光信号会沿可能跨越上千英里的光缆长度而衰减。为对此种信号衰减进行补偿,沿光缆长度策略性地设置光中继器。
在典型的光中继器中,载送光信号的光缆接入中继器并通过至少一个放大器及各种器件(例如光耦合器及分离器)进行配接,然后离开中继器。这些光学器件通过光纤相互配接。中继器被容置于密封结构中,以保护中继器不会遭到环境破坏。在部署过程中,光缆被绕至位于船舶上的大的线鼓上。因此,中继器会随光缆一起缠绕于线鼓上。信号的性质以及光纤所传输信息量的不断增大使中继器变得越来越大,且其长度增大会在其绕于线鼓上时造成问题。尽管线鼓直径可高达9-12英尺,然而现有中继器的长度可大于5英尺,因而中继器无法沿线鼓放平或大体放平。在中继器与其所附连的光缆之间的连接点处会因高达100,000磅左右的力而出现巨大的应力,在光缆放线及卷绕过程中尤其如此。由于光缆在其与中继器的终端处出现过大的局部弯曲,因而可能会在光缆中出现非等轴载荷。此种载荷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光缆器件在远低于光缆自身抗张强度的载荷作用下被损坏。
为防止在部署中继器过程中损坏光缆,常常提供限弯器(bendlimiter),其作用是使施加于光缆上的力均衡分布。此外,可在附连有限弯装置的中继器每一纵向端上提供万向节。万向节能在两个方向上提供自由的角转运动。万向节在中继器与限弯装置之间所允许的弯曲角度会进一步降低施加于光缆上的局部弯曲量。
传统中继器的大的实体尺寸使其复杂度增大、成本升高,同时导致部署困难。
发明概要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海底光传输系统的光放大器装置。该装置包含第一模块及第二模块。每一模块均包含内壳,所述内壳具有与海底光缆接头的内光纤连结头壳体的外尺寸大致相等的外尺寸。所述内壳包含一对相对的端面,该对相对的端面分别具有保持元件,以用于将所述内壳保持于海底光缆接头的外壳内。所述内壳还包含用于互连相对端面的侧壁,其在纵向上延伸于所述相对端面之间。所述侧壁包含具有多个通孔的容座部,这多个通孔的尺寸分别适于接纳在光放大器中所用的一无源光学器件。所述模块还包含至少一个电路板,上面具有至少一个电压下引元件,以用于将电压从导体传送至也位于所述电路板上并与光放大器相关联的电子器件。隔离的电路径将从至少一条光缆中的导体所接收的电能提供至所述至少一个电路板。所述电压下引元件与侧壁进行热连通。限弯器将第一模块配接至第二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每一模块均包含至少一个光放大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至少一个光泵源与其中一个端面进行热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各端面分别包含至少一个向内延伸的凸起。光泵源位于其中一个向内延伸的凸起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电路板的第一侧面位于贯穿侧壁的表面上。导热垫安装于电路板的第一侧面上,并在电压下引元件与侧壁之间提供导热路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电压下引元件安装于导热垫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海底光缆接头包含一对光缆终端单元,其中所要连接的光缆的端部即分别保持于该对光缆终端单元中。保持元件可分别连接至其中一个光缆终端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要连接的每一光缆的导体均与其中一个保持元件进行电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隔离的电路径包含位于电路板内的与其中一个保持元件进行电接触的电导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至少一个电压下引元件,以将一部分电压从电导体传送至与光放大器相关联的电子器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电压下引元件是齐纳二极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电路板包含一对电路板,且隔离的电路径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导电针,用于电连接该对电路板的电导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多个通孔在纵向上横贯侧壁的容座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内壳具有大体圆柱形状。侧壁的容座部具有曲面,该曲面限定圆柱形状的直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海底光缆接头是用于连接不同构造的光缆的通用接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通用接头包含一对光缆终端单元,所要连接的光缆的端部即分别保持于该对光缆终端单元中。保持元件可分别连接至其中一个光缆终端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各保持元件分别包含凸缘,从其中一条光缆的端部伸出的至少一条光纤穿过该凸缘延伸入内壳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光纤存储区包含至少一个可缠绕光纤的光纤线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内壳是由一对分别包含其中一个保持元件的半单元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侧壁包含从侧壁容座部沿纵向伸出的一对带肋部件。该对带肋部件分别具有在纵向上横贯其延伸的拉杆通孔,以用于支撑由海底光缆接头所用的拉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内壳的外尺寸小于约15cm×50c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内壳的外尺寸约为7.5cm×15cm。
附图简述
图1显示海底光缆的一实例;
图2显示用于连接在海底光通信系统中所用光缆的通用光缆接头的简化示意图;
图3显示可从Global Marine Systems Limited公司及Universal JointConsortium公司购得的通用光缆接头的具体实例;
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构造而成的光放大器模块的侧视图;
图5显示构成图4所示光放大器模块的半单元中其中一个的立体图;
图6显示构成图4所示光放大器模块的半单元中其中一个的侧视图;
图7显示构成图4所示光放大器模块的半单元中其中一个的侧剖视图;
图8为图4所示光放大器模块的侧剖视图;
图9为光放大器模块中与端帽互连的部分的放大的侧剖视图;
图10显示其中一个电路板的底部的平面图,其图解说明有利于传热的齐纳二极管安装方式;
图11显示与限弯器串接的两个光放大器模块;以及
图12显示其中光放大器模块与两个通用光缆接头串接的本发明一实施例。
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发明者已认识到,通过如下方式便可获得显著变小的中继器:首先减小中继器的长度,以大大减小在部署中继器期间施加于其上面的应力,从而无需使用万向节(gimbal)。而不再使用万向节又能进一步减小中继器的尺寸。
本发明的发明者进一步认识到,可将尺寸显著减小的中继器装于由已证明能用于海底环境的非定制器件所构成的单元中。尤其是,发明者已认识到,传统上用于互连不同海底光缆的壳体也可用作超小形体因数的中继器壳体。如下文所述,一种这样的壳体(通常称为通用接头)已实际上成为用于维护水下光缆的全球标准壳体,并具有很长的成功部署历史。本发明由此提供一种中继器,其由于尺寸较小而容易部署并放置于经济的、能用于水下的壳体,该壳体在海底光通信行业中已众所周知。而且,由于所述通用接头可互连不同的光缆,因而此种中继器可用于介接由不同制造商所制造的各种各样的光缆及系统。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图1来说明海底光缆的一实例。尽管不同的光缆制造商采用具有不同构造及尺寸的光缆,然而大多数光缆均以不同形式采用图1所示的大多数器件。光缆330包含单个居中布置且填充胶体的缓冲管332,缓冲管332由例如铝或不锈钢等金属制成。填充胶体的缓冲管332包含光纤335。在某些情形中,以居中设置的kingwire取代缓冲管332,使嵌入于聚合物中的光纤环绕kingwire。在缓冲管上缠绕两层多股线,以用作加强部件。其中一层包含多股线(strandwires)338,另一层包含多股线339。铜导体340环绕这些多股线且同时用作电导体与密封屏障。由聚乙烯形成的外护套342封装铜导体340并用作绝缘层。
图2显示用于连接海底光通信系统所用光缆的通用光缆接头的简化示意图。此种接头之所以称作通用光缆接头,是因为其可互连许多种不同类型的、无论由哪一制造商制造的海底通信光缆。该光缆接头包含公共器件组件10,光纤连结头(splice)即位于其中。光纤连结头是由分别来自两条光缆的两条光纤形成,这两条光缆分别终止于光缆终端单元12中。保护组件15环绕公共器件组件10及光缆终端单元12,以保护其免受外界环境影响。
图3显示可自Global Marine Systems Limited公司及UniversalJoint Consortium公司购得的通用光缆接头的具体实例,如前面所述,此种接头常常简称为通用接头。在图2及图3中,以及在下面的各个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同的元件。在图3中,图2所示的保护组件15包含环绕公共器件组件10的不锈钢套14及模塑于公共器件组件10上的聚乙烯套16。不锈钢套14能抵抗拉伸载荷、扭转载荷及压缩载荷,并进一步提供导电路径,以使电能可通过该导电路径从一条光缆的铜导体传输至另一条光缆的铜导体。
在连接过程中,首先剥除光缆的各个层,以露出预定长度的外护套、铜导体、多股线及光纤封装(例如,容纳光纤的缓冲管及由光纤所环绕的kingwire)。将多股线夹于位于光缆终端单元12中的套箍组件中。将光纤封装伸入公共器件组件10中,在其中通过一系列夹具固定就位。在公共器件组件10中,分离各条光纤并将其连结至另一光缆的对应光纤上。将连结头连同多余的光纤盘卷及缠绕于在公共器件组件10中所形成的通道内。将公共器件组件10插入不锈钢套14中,并在组件10的每一端旋上端帽13。穿过端帽13及公共器件组件10伸入两个拉杆17及19。拉杆17及19是设计成在将接头从船上传送至海底环境中时承载在部署过程中施加于通用接头上的拉伸载荷。最后,将接头置于模具中,并在模具中注入熔化的聚乙烯,以提供与光缆外护套接续的绝缘(即聚乙烯套16)。
本发明的发明者已认识到,可对光缆接头(例如图2-3中所示的通用光缆接头)进行修改,使其用作中继器壳体,以在其中放置一个或多个光放大器。图4-9显示用于取代图1-4中所示公共器件组件10的光放大器模块400的一个实施例。光放大器模块400必须具有与公共器件组件大致相同的尺寸,该尺寸仅约7.5cm×15cm。如前面所述,此远小于传统中继器壳体的尺寸-传统中继器壳体常常为数英尺长。这些图中所示的光放大器模块可支持4个掺杂有铒的光纤放大器(EDFA),其在实体上针对两对光纤中的每一对而划分为一双重放大器单元。当然,本发明囊括可支持任意数量EDFA的光放大器模块。
每一光放大器均包含掺杂有铒的光纤、光泵源(optical pumpsource)、隔离器及增益平化滤波器(GFF)。这些放大器是单级的,由交叉耦合的激光泵进行正向泵激。一3dB的耦合器使得能够在这两个激光泵中的一个损坏时也能对双重放大器中掺杂有铒的光纤线圈进行泵激。在输出端处,隔离器用于防止反向散射的光进入放大器。增益平化滤波器设计用于在设计输入功率下平化放大器的增益。可提供另一光路径来将这两条光纤中反向散射光的被过滤部分耦合回相反方向,从而能够进行COTDR型线路监测。当然,光放大器模块400可支持具有不同构造的EDFA,例如多级放大器、正向及反泵激放大器、以及采用除铒以外的稀土元素的光纤放大器。
光放大器模块400设计成与光缆接头的其余部分兼容,以使其连接至光缆终端单元12并以与公共器件组件10相同的方式配合于不锈钢套14内。
在图4中显示在端帽13安装就位的情况下光放大器模块400的侧视图。模块400是由大体圆柱形的结构限定而成,该大体圆柱形结构具有位于相对端面403上的凸缘402(参见图5)。纵向平面405贯穿光放大器模块400,以由此将模块400对分成两个半单元404及404’,这两个半单元404及404’关于一垂直于纵向平面405的旋转轴线对称。换句话说,如在图5中所最清楚地显示,并非将端面403划分成位于不同半单元404上的两部分,而是每一半单元404包含其中一个端面403的上面带有相应凸缘402的部分。图5显示其中一个单元404的立体图。在图4-9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每一半单元404容纳两个掺杂有铒的光纤放大器。
凸缘402与图3所示通用接头的光缆终端单元12相配合。如在图7及8的剖视图中所示,通孔407自端面403向内延伸,通用接头的拉杆即插入通孔407中。端面403还包含光孔(clearance hole)430,用于将通用接头的端帽13紧固至光放大器模块400。光孔430沿垂直于拉杆通孔407的连接线的直线定位。
如在图4-6中所示,每一单元404包含形成半圆柱体的曲面侧壁412,该半圆柱体限定圆柱结构的一部分。脊柱部件406与曲面侧壁412形成一体并正切于曲面侧壁412,且自其沿纵向伸出。容纳通用接头拉杆的通孔407贯穿脊柱部件406。陶瓷凸起(boss)440位于脊柱部件406的远离端部凸缘403的一端上。如在图5及7中所示,通孔407贯穿陶瓷凸起440。如下文所述,陶瓷凸起440用于防止电流从一个半单元404流至另一半单元。
电路板支撑面416在纵向平面405中沿单元404的周边延伸。电路板426安装于支撑面416上。当组装半单元404及404’时,使用能在两个电路板426与426’之间提供电连接的一对联锁的导电针(pin)423来互连电路板426与426’。位于电路板支撑面416与脊柱部件406之间的单元404的内腔用作光纤存储区。光纤线轴420在光纤存储区中位于脊柱部件406的内表面上。掺杂有铒的光纤以及任何多余光纤均卷绕于光纤线轴420上。光纤线轴420具有至少足够大的外径,以防止光纤弯曲超过其最小规定弯曲半径。
曲面侧壁412的厚度足以支持多个通孔418在纵向上贯穿该侧壁。通孔418用作光放大器的无源器件的容座(receptacle)。也就是说,每一容座418均可容纳一器件,例如隔离器、增益平化滤波器、耦合器等等。
端面403分别包含向内延伸并平行于电路板426的一对泵支撑凸起403a(参见图6及7)。电路板426具有多个切口,以使泵支撑凸起403a外露。用于为每一光放大器提供泵能量的泵源427安装于每一泵凸起403a上。
电连接性
如前面所述,必须在这两个光缆终端单元12中的光缆之间保持电连接性。然而,必须对光放大器模块400中的各个器件进行电隔离,因而必须对位于电路板426上的电器件提供小的电压(例如5-20V)。
再次参见图3,光放大器模块400及套14环绕有用作介电材料的聚乙烯套16。从位于终端单元12中的光缆导体中汲取电能,并通过位于电路板426中的导体进行传送。电路板与光放大器模块400进行电隔离,其中电路板的环氧树脂充当局部介电材料。在将电压下引至其中一个电路板上的电器件之后,通过分别包含针和插孔组件的一对导电针423将电压从电路板426传送至电路板426’。针423允许存在可能因拉伸及流体静压力而出现的任何轴向运动。
更具体而言,现在参见图7及图8,各电器件的供电方式如下。由于光缆终端单元12被通电或带电,因而端帽13也带电。电导体在每一电路板426及426’内延伸。这些电导体直接从泵支撑凸起403a受电。在电路板426上设置一或多个电压下引(voltage dropping)元件,例如齐纳二极管(zener diodes)。这些齐纳二极管将电导体电耦合至电路板上的其它电器件,以用于下引一足以对各电器件进行供电的电压。电连接性沿电导体延伸,且通过导电针423在各电路板之间保持电连接性。通过此种方式,导电性从一个端帽13经过与端帽13相接触的端部凸缘403及泵支撑凸起403a、经过设置于靠在泵支撑凸起403a上的电路板426上的电导体、经过其中一个导电针423并经过另一电路板426上的电导体。最后,导电性通过另一泵支撑凸起403a及端部凸缘403而延伸至另一端帽13。
电路径以如下方式与光放大器模块400进行隔离。在电路板支撑面416与电路板426之间设置电绝缘垫。通过此种方式,使泵支撑凸起403a与电路板426电隔离(除通过前述电导体外)。陶瓷隔离体442能防止从螺栓向位于电路板426上的器件放电。位于每一半单元404上的陶瓷凸起440使其所连接的脊柱部件406与其所接触的端帽13及端部凸缘403进行电隔离。
图9显示贯穿通孔407的拉杆409与端帽13进行电隔离的方式。如在图9中所示,对于最左侧的端帽13,一陶瓷垫圈444环绕每一拉杆409的端头。陶瓷垫圈444使端帽13与拉杆409电隔离。由于陶瓷垫圈444所形成的密封不是气密性的,因而同时提供铜垫圈446及448来确保在拉杆与端帽13之间实现此种气密性密封。拉杆409的带螺纹端终止于相对的端帽13中,且带螺纹端不与端帽13电隔离。
由于套14接触端帽13,因而套14较佳由非导电材料制成。例如,套14可由导热性陶瓷制成,这之所以较佳是因为陶瓷的强度。然而,由于此种陶瓷常常在名义上是导电的,因而需要为其提供氧化表面,以用作电介质。较佳地对氧化物表面进行抛光,以利于形成气密性密封。
热管理
泵源427及齐纳二极管产生大量的热,必须进行散热才能确保各个器件的温度不会超过其工作温度限值。该问题特别具有挑战性,因为泵源427及齐纳二极管可在小的区域内产生数瓦的功率。而且,必须在散热的同时实现同一些器件的电隔离,这是两个显然有些相互矛盾的目标。如下文所详细说明,光放大器模块400的若干特征会增强热隔离,从而充分进行散热。
如前面所述,泵源427安装于端部凸缘403的泵支撑凸起403a上。由此使泵源427的热量通过泵支撑凸起403a传导至端部凸缘403,端部凸缘403具有相对较大的质量,从而使其充当有效的散热器。端部凸缘403又将热量传导至图3中所示的端帽13。
光放大器模块400的侧壁412是由例如金属等导热性材料制成,较佳由铝制成。由于侧壁412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因而其充当一扩散器,用于使热量均匀地分布于其表面上,从而使其局部温升及总体温升保持最低。齐纳二极管的位置较佳尽可能地靠近侧壁412,从而使二极管所产生的热量可易于传导至侧壁412。
例如,如在图10中所最清楚地显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齐纳二极管484位于电路板426的底部(即电路板的与上面具有泵源427的侧面相对的侧面)。铜垫480位于该底面上、每一用于隔离螺栓482的陶瓷隔离器442下方,其中螺栓482是用于将电路板426紧固至支撑面416上。齐纳二极管482靠近螺栓482安装于铜垫480上。铜垫480充当每一齐纳二极管484的其中一个电接点,另一电接点则由标号486表示。每一铜垫480的一部分位于电路板支撑面416上。铜垫480接触上面放有电路板426的电绝缘垫。该电绝缘垫是相对良好的导热体,且由此将齐纳二极管484所产生的热量从铜垫480传导至光放大器模块400的电路板支撑面416。通过此种方式,使热量自齐纳二极管484通过铜垫480及电绝缘垫流至光放大器模块400。一旦热量分布于模块400的侧壁412上,热量便直接传导至环绕模块400的不锈钢套14上。
由于热量广泛分布于端帽13及抗拉套14的相对较大的表面区域上,因而能够使热量通过周围的聚乙烯套16(其不是特别良好的导热体)有效地传导至海水。
光放大器模块的串接
如在美国专利第6,870,993号中所述,在某些情形中,可能期望采用串接的两个或更多个图4-9所示的光放大器模块。也就是说,可沿同一光缆使用两个或更多个光放大器模块(分别插入于其各自的不锈钢套中并连接至其各自的光缆终端单元而形成中继器壳体)。由于如前面所述,上文所描绘的光放大器模块用以支持两对放大器,因而若需要使用更多对放大器,则可将其放置于其它模块中。例如,如果在同一光缆上串接两个中继器壳体,则可提供四对放大器。更一般地,串接的N个光放大器模块可支持2N对放大器。
也可使用串接的两个或更多个中继器壳体,使放大器器件以各种不同方式分布于各壳体中。例如,如果采用两个此种壳体,则可使用一个壳体支持所有光学器件,并使用另一壳体支持电器件。通过此种方式,使中继器的各功能元件可分布于不同的壳体中。如果采用三个光放大器模块,则可将光学器件、功率转换器电路及泵控制器分别置于不同的壳体中。当然,也可使放大器器件以各种各样的其它排列方式分布于各壳体中。
图11显示与限弯器630进行串接的两个光放大器模块610。限弯器630用于防止这两个光放大器模块610之间的相对旋转超过最大弯曲角度。这又会防止光纤受损。在图11中还显示其中放置有光放大器模块610的套管614(例如图3中的套管14)以及光缆终端单元612(例如图3中的光缆终端单元612)和覆铠套管(Over armor sleeve)616(例如图3中的套管16)。除其它优点外,此种结构还会减少所需限弯管(Bendlimiting boot)的数量。由于各光放大器模块610彼此之间如此靠近,因而并非每一单独的中继器均需要一对限弯管,而是整串中继器仅需两个限弯管640。
在某些情形中,可能期望以图12所示方式将光放大器模块与两个传统光缆接头(例如图3中所示的通用接头)进行串接。如图所示,中继器壳体710(其中放置有光放大器模块)沿光缆布置于这两个传统光缆接头720之间,以提供集成的单元。也就是说,中继器壳体710、光缆段、及光缆接头720可操作地相互配接,从而使光信号可经过所有这些元件。向客户提供此种集成单元具有诸多优点。例如,客户无需再打开中继器壳体710来将其连结至光缆,因为光缆已经连结至传统光缆接头720上,从而会降低因客户打开壳体而损坏相对易坏的中继器器件的可能性。而且,如果如在图12中一样使光缆的尾光纤730终止于传统光缆接头720的远离中继器壳体710的端部中,则该集成单元在客户看来将实际上像是一段光缆,其可对该对光缆采用为实现机械、电气及光学连接而需要的任何连结及配接技术。

Claims (20)

1.一种用于海底光传输系统的光放大器装置,其包含:
至少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所述模块中的每一个包含:
内壳,其具有与海底光缆接头的内光纤连结头壳体的外尺寸大致相等的外尺寸,所述内壳包含:
一对相对的端面,其分别具有保持元件,以用于将所述内壳保持于所述海底光缆接头的外壳内;
侧壁,其互连所述相对端面并在纵向上延伸于所述相对端面之间,所述侧壁包含具有多个通孔的容座部,所述多个通孔各自的尺寸分别适于接纳在光放大器中所用的无源光学器件;以及
限弯器,其将所述第一模块配接至所述第二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放大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中的每一个包含至少一个光放大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放大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中的至少一个还包含:
至少一个电路板,其上面具有至少一个电压下引元件,以用于将电压从光缆传送至也位于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光放大器相关联的电子器件;以及
隔离的电路径,用于将从所述光缆中的导体接收的电能提供至所述至少一个电路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放大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下引元件与所述侧壁热连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放大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与其中一个所述端面进行热接触的至少一个光泵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放大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分别包含至少一个朝内延伸的凸起,所述至少一个光泵源位于其中一个所述向内延伸的凸起上。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放大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侧面位于贯穿所述侧壁的表面上,并还包含导热垫,所述导热垫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侧面上并在所述电压下引元件与所述侧壁之间提供导热路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放大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下引元件安装于所述导热垫上。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放大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底光缆接头包含一对其中分别保持所要连接的光缆端部的光缆终端单元,所述保持元件可分别连接至其中一个所述光缆终端单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放大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要连接的每一所述光缆的所述导体均与其中一个所述保持元件电接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放大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的电路径包含位于所述电路板内且与其中一个所述保持元件电接触的电导体。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放大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下引元件包含齐纳二极管。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放大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电路板包含一对电路板,且其中所述隔离的电路径还包含至少一个导电针,以电连接所述一对电路板的电导体。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放大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孔在纵向上横贯所述侧壁的所述容座部。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放大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具有大体圆柱形状,所述侧壁的所述容座部具有用于限定所述圆柱形状的直径的曲面。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放大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底光缆接头是用于连接不同构造的光缆的通用接头。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放大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分别包含凸缘,从其中一条所述光缆的端部伸出的至少一条光纤穿过所述凸缘延伸入所述内壳中。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放大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位于所述内壳中的光纤存储区。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放大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存储区包含至少一个可缠绕光纤的光纤线轴。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放大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是由一对分别包含其中一个所述保持元件的半单元形成。
CNA2006800257160A 2005-05-13 2006-05-13 用于海底光传输系统的关节式光中继器 Pending CN1012834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8106305P 2005-05-13 2005-05-13
US60/681,063 2005-05-13
US11/433,750 2006-05-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3490A true CN101283490A (zh) 2008-10-08

Family

ID=40014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257160A Pending CN101283490A (zh) 2005-05-13 2006-05-13 用于海底光传输系统的关节式光中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8349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2390A (zh) * 2010-02-01 2012-12-05 泰科电子海底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采用跨海底装置的隔离旁路导电通路将多导体海底光缆耦合到海底装置
CN103701493A (zh) * 2013-10-16 2014-04-0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 海底有中继海缆传输系统单极缆单端供电的实现方法
CN105591700A (zh) * 2015-12-22 2016-05-1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
CN110112076A (zh) * 2019-04-30 2019-08-0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电路封装方法及封装结构
CN110927902A (zh) * 2019-11-26 2020-03-27 烽火海洋网络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海底远程泵浦光放大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2390A (zh) * 2010-02-01 2012-12-05 泰科电子海底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采用跨海底装置的隔离旁路导电通路将多导体海底光缆耦合到海底装置
CN102812390B (zh) * 2010-02-01 2015-04-15 泰科电子海底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采用跨海底装置的隔离旁路导电通路将多导体海底光缆耦合到海底装置
CN103701493A (zh) * 2013-10-16 2014-04-0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 海底有中继海缆传输系统单极缆单端供电的实现方法
CN103701493B (zh) * 2013-10-16 2016-04-0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 海底有中继海缆传输系统单极缆单端供电的实现方法
CN105591700A (zh) * 2015-12-22 2016-05-1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
CN105591700B (zh) * 2015-12-22 2018-03-2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光中继器
CN110112076A (zh) * 2019-04-30 2019-08-0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电路封装方法及封装结构
CN110927902A (zh) * 2019-11-26 2020-03-27 烽火海洋网络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海底远程泵浦光放大器
CN110927902B (zh) * 2019-11-26 2021-02-02 烽火海洋网络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海底远程泵浦光放大器封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46608B2 (ja) オーバーモールド加工された超小型フォームファクタの光中継器
WO2005083852A1 (en) An apparatus for concatonating a plurality of undersea pressure vessels each housing an optical amplifier module
WO2005091445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of an optical amplifier module housed in a universal cable joint
JP4647312B2 (ja) 汎用ケーブルジョイントに収納された光増幅器モジュールを電気的に絶縁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7436584B2 (en) Optical amplifier module housed in a factory cable joint
US6870993B2 (en) Interconnect including a repeater for an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
US6950229B2 (en) Electrical insulating ring located between an end cap and a tension sleeve of an undersea pressure vessel housing an optical amplifier module
CN101283490A (zh) 用于海底光传输系统的关节式光中继器
US20040175092A1 (en) Hermetically sealed optical amplifier module to be integrated into a pressure vessel for undersea applications
US7529020B2 (en) Optical amplifier module housed in a universal cable joint for an undersea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CA2608401A1 (en) Articulating optical repeater for an undersea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0375344C (zh) 电隔离通用光缆接头中的光学放大器组件的方法和设备
CN100409508C (zh) 布置在海底光学传输系统的通用光缆接头中的光学放大器模块
CN100409509C (zh) 位于海底压力容器的端盖和箍圈之间的电绝缘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UAWEI OCEAN NETWORK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ONGTIAN SEA FLOOR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41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417

Address after: Tianjin City, Third Street, Financial Stree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3C building 5-6 layer: 300475 post encoding

Applicant after: Huawei Ocean Network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elmsford County, England

Applicant before: Red Sky Systems Inc.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