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90659A - 一种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90659A
CN105590659A CN201511029088.0A CN201511029088A CN105590659A CN 105590659 A CN105590659 A CN 105590659A CN 201511029088 A CN201511029088 A CN 201511029088A CN 105590659 A CN105590659 A CN 1055906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area
district
intermediate storage
ventilation
buff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290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90659B (zh
Inventor
王金华
张作义
李悦
吴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102908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906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90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0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90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06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D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1/00Details of 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1/02Arrangements of auxiliary equip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包括自然通风装置和强制通风装置,具体包括呈一定连接关系且对应布置在贮存库、操作间和通风设备间内的冷风进风舱、热风排风舱、管道、通风热屏筒、排热风机和空气冷却器等。采用该系统,不需要先采用水池贮存的方式贮存乏燃料,乏燃料的安全性不依赖于水泵、风机等动力设备,因此不但减少了日常维护,节省能源,而且具有固有安全性。此外,该系统可用于冷却球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乏燃料贮存设施内的乏燃料贮罐,将乏燃料贮罐的余热通过强制通风和自然通风相结合的方式排放到外部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核电站自诞生以来,各项技术不断发展,成为世界主要国家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核电的核心设备反应堆发展了包括压水堆、沸水堆和气冷堆等的多种类型,反应堆运行产生的乏燃料具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具有放射性和仍然释放衰变余热,因此需要为乏燃料的贮存设置专用设施。
中国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完整的核电体系,发展和引进了压水堆、重水堆等多种堆型的核电厂,这些核电厂乏燃料的贮存方式也主要是水池贮存。在发展水堆核电厂的同时,中国也在不断探索采用高温气冷堆进行发电的技术,目前,由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已基本完成设计,正在进行工程实施,该示范工程乏燃料的贮存技术区别于压水堆核电厂,完全采用干式竖井空气冷却的乏燃料贮罐贮存方式,解决了乏燃料水池贮存方式失水事故的危险隐患,提高了高温堆核电厂的整体安全性。
中国发展的球床模块式高温堆核电站,具有固有安全、防止核扩散、可产生高温工艺热等第四代核电的特征。球床高温气冷堆采用石墨基体的球形燃料元件,元件外径为60mm。高温堆乏燃料元件从反应堆堆芯排出后,可装入专设的乏燃料贮罐内,然后将各贮罐贮存在乏燃料干式竖井贮存设施内进行贮存。
综上所述,目前水池贮存方式仍然是核电厂乏燃料的主要贮存方式,主要原因是水池贮存方式能够方便解决辐射屏蔽和余热载出的问题,即水具有辐射屏蔽功能和可以作为余热的载体冷却乏燃料。但是水池贮存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即在水池发生失水事故时,如果乏燃料裸露出水平,不但无法起到辐射屏蔽的作用,还会使乏燃料余热载出工况恶化,甚至导致乏燃料的烧毁和放射性物质的释放。
而近期发展的乏燃料干式贮存技术,则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主要用于乏燃料在水池贮存一段时间之后。此时乏燃料余热水平较低,辐射剂量减小,乏燃料干式贮存技术无需水源,因此辐射屏蔽主要依赖贮存设施,而余热载出主要依赖空气冷却。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可用于冷却球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乏燃料贮存设施内的乏燃料贮罐,将乏燃料贮罐的余热通过强制通风和自然通风相结合的方式排放到外部环境。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设置在乏燃料厂房中,所述乏燃料厂房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分布的贮存库、操作间和通风设备间;所述贮存库的各个竖井中均设置有通风热屏筒,且所述贮存库包括缓冲贮存区,所述缓冲贮存区上端设置有通过缓冲贮存区冷热风舱室隔板隔开的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舱和缓冲贮存区热风排风舱,所述缓冲贮存区热风排风舱位于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舱上方;
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舱上方连接缓冲贮存区冷风管道,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管道从所述操作间延伸至所述通风设备间,所述操作间的墙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管道连通的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口,使得冷风从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管道进入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舱,通过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舱进入所述缓冲贮存区内的竖井的冷风通道内,并从所述通风热屏筒的进气口进入所述通风热屏筒中,并经过所述通风热屏筒的出气口进入所述缓冲贮存区热风排风舱内;所述缓冲贮存区热风排风舱的上方连接缓冲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所述缓冲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从所述操作间延伸至所述通风设备间,并通过第一风阀与所述通风设备间顶部的缓冲贮存区通风排热口连通;
所述通风设备间内设置有缓冲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空气冷却器、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和旁路风管;所述缓冲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空气冷却器和旁路风管分别与所述缓冲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并联;所述缓冲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通过第二风阀与所述缓冲贮存区通风排热口连通;所述空气冷却器和所述旁路风管的入口端分别连接有第三风阀和第四风阀,所述空气冷却器和所述旁路风管的出口端均接入所述贮存区排热风机的入口端,所述贮存区排热风机的出口端通过第五风阀和第六风阀分别连接至所述缓冲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和缓冲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
优选地,所述贮存库还包括与所述缓冲贮存区隔离的二期中间贮存区,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上端设置有通过二期中间贮存区冷热风舱室隔板隔开的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和二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且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位于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的上方;
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上方连接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从所述操作间延伸至所述通风设备间,所述操作间的墙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连通的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口,使得冷风通过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进入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并通过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进入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内的竖井的冷风通道内,并从所述通风热屏筒的进气口进入所述通风热屏筒中,并经过所述通风热屏筒的出气口进入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内;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的上方连接二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管道,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管道从所述操作间延伸至所述通风设备间,并通过第七风阀与所述通风设备间顶部的二期中间贮存区通风排热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贮存库还包括与所述缓冲贮存区和二期中间贮存区均隔离开的若干一期中间贮存区;
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上端设置有通过一期中间贮存区冷热风舱室隔板隔开的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和一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且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位于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上方;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上方连接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从所述操作间延伸至所述通风设备间,所述操作间的墙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连通的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口,使得冷风通过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进入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并通过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进入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内的竖井的冷风通道内,并从所述通风热屏筒的进气口进入所述通风热屏筒中,并经过所述通风热屏筒的出气口进入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内;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的上方连接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第一管道,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第一管道从所述操作间延伸至所述通风设备间,并通过第八风阀与所述通风设备间顶部的一期中间贮存区通风排热口连通;
所述通风设备间内设置有一期中间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和通风管道;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和通风管道分别与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并联;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通过第九风阀与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通风排热口连通;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连接,且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的出口端通过第十风阀和第十一风阀分别连接至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和一期中间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
优选地,所述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和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均包括两台工作排热风机和一台备用排热风机。
优选地,所述缓冲贮存区和一期中间贮存区之间通过第一隔墙隔开,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和二期中间贮存区之间通过第二隔墙隔开。
优选地,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口、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口、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口、缓冲贮存区通风排热口、二期中间贮存区通风排热口和一期中间贮存区通风排热口的数量均为多个。
优选地,所述操作间的顶端设置有操作间顶板,所述操作间顶板下方设置有支撑梁;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管道、缓冲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缓冲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第一管道、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第二管道、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和二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管道均靠着同一侧设置,且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管道、缓冲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和缓冲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对应所述缓冲贮存区设置,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第一管道和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第二管道对应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设置,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和二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管道对应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设置。
优选地,所述贮存库顶端设置有竖井井口楼板,所述竖井井口楼板上对应各个竖井设置有井口,且每个所述井口对应设置有竖井井盖;所述通风热屏筒的底端固定在乏燃料厂房底板上,顶端延伸至所述竖井进口楼板;所述通风热屏筒的进气口沿所述通风热屏筒底部周向布置;所述通风热屏筒的内侧固定有从所述乏燃料厂房底板延伸到所述竖井进口楼板的竖井导轨,所述竖井导轨用于贮罐吊装过程中的导向,且所述竖井导轨通过侧向支撑固定到竖井外墙上;所述通风热屏筒和竖井导轨均为分段式。
优选地,所述竖井与乏燃料厂房外墙之间设置有多层抗震楼板。
优选地,所述竖井与乏燃料厂房外墙之间设置测温间和转运间;所述测温间位于地面下方,所述转运间位于地面上方;所述测温间和转运间的内侧墙壁上设置有穿墙式贮罐测温装置。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不需要先采用水池贮存的方式贮存乏燃料,乏燃料的安全性不依赖于水泵、风机等动力设备,因此不但减少了日常维护,节省能源,而且具有固有安全性。此外,本发明的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可用于冷却球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乏燃料贮存设施内的乏燃料贮罐,将乏燃料贮罐的余热通过强制通风和自然通风相结合的方式排放到外部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安装有实施例的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的乏燃料厂房的正视示意图;
图2是安装有实施例的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的乏燃料厂房的侧视示意图;
图3安装有实施例的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的乏燃料厂房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的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的上层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的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的结构轴测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的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的下层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乏燃料厂房底板;2、乏燃料厂房外墙;3、抗震楼板;4、竖井外墙;5、通风热屏筒;6、竖井导轨;7、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舱;8、进风舱冷风口;10、缓冲贮存区热风排风舱;11、冷风过孔;12、贮罐支座;13、贮罐测温装置;14、竖井隔墙;15、测温间;16、地面;17、转运间;19、竖井井口楼板;20、操作间;21、第一隔墙;22、二期中间贮存区冷热风舱室隔板;23、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24、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25、一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26、二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27、第二隔墙;28、竖井井盖;41和43、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口;44、支撑梁;45、缓冲贮存区冷风管道;49、缓冲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50和51、缓冲贮存区通风排热口;52、操作间顶板;53、乏燃料厂房顶板;54、通风设备间;55和56、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口;57、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58、一期中间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59和60、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口;61、二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管道;62、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64、第十八风阀;71、缓冲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72、第三风阀;73、空气冷却器;74、第十九风阀;75、第十二风阀;76、第一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77、第二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78、第十四风阀;79、第十六风阀;80、第三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81、第四风阀;82、第二十风阀;83、第一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84、第二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85、第二十二风阀;86、第三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87、第二十四风阀;88、第十七风阀;89、第十五风阀;90、第十三风阀;91、第五风阀;92、第六风阀;93、第一风阀;94、第二风阀;95、第八风阀;96、第九风阀;97、第二十一风阀;98、第二十三风阀;99、第二十五风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以应用于球床模块式高温堆核电站中的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为例进行说明,显然,经过适当修改,本申请的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可用于冷却其他类型核电站乏燃料干式贮存设施内的乏燃料贮罐。
本实施例的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设置在乏燃料厂房中,包括一些结构设置在乏燃料厂房的房顶或者乏燃料厂房墙壁上的情形。其中,所述乏燃料厂房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分布的贮存库、操作间20和通风设备间54。
本实施例的贮存库由五十六个贮存用竖井构成,很显然贮存库中竖井的数量随着工作要求可以相应改变。贮存库的底部为乏燃料厂房底板1,外围为乏燃料厂房外墙2,顶部为竖井井口楼板19。在贮存库内部,由竖井外墙4围成正方形的竖井,此处竖井的形状并不受限制。竖井底部中心设有贮罐支座12,用于放置和保护乏燃料贮罐。竖井内布置有通风热屏筒5,所述通风热屏筒5支撑在乏燃料厂房底板1上,通风热屏筒5的底部设有周向布置的进气口,允许从上方流下的冷却空气通过底部的进气口,流入通风热屏筒5的内部,从而冷却乏燃料贮罐。
通风热屏筒5的内侧固定有竖井导轨6,用于乏燃料贮罐在竖井内吊装时的导向,竖井导轨6通过侧向支撑,固定在竖井外墙4上。竖井导轨6从乏燃料厂房底板1一直延伸到竖井井口楼板19,使乏燃料贮罐在竖井内吊装过程的全程都有可靠导向。通风热屏筒5和竖井导轨6可分段加工,便于在乏燃料厂房土建施工完成后进行安装。在竖井井口楼板19上,为每个贮存竖井设置了一个井口,用于乏燃料贮罐进出贮存竖井,在井口内放置有竖井井盖28,可屏蔽竖井内的辐射。
优选热屏筒内部设有四条导轨,导轨在垂直方向的多个部位均匀固定在竖井隔墙14的预埋板上,保证导轨的刚度满足贮罐吊装的要求。
对于竖井与乏燃料厂房外墙2之间的部位,则设置了多层抗震楼板3,使各竖井满足抗震要求。
贮存库中靠近外侧位置设置有乏燃料的测温间15和转运间17。其中,测温间15位于地面16下方,而转运间17位于地面16上方。在测温间15和转运间17的靠近竖井的墙壁上(也即内侧的墙壁上),设有穿墙式贮罐测温装置13,可以在乏燃料贮罐装入贮存库后,连续测量乏燃料贮罐的壁面温度,确保余热排出通风系统运行的安全。
其中,穿墙式贮罐测温装置13可以为可穿过厚墙和热屏筒的穿墙式热电偶,该穿墙式热电偶设有防水封堵,可避免贮存库的事故进水,通过热电偶可实时监测乏燃料贮罐的温度状态,在发生故障后可及时报警,有助于操作人员进行正确判断,提高了余热排出通风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贮存库的上方设有乏燃料的操作间20,其内可设置乏燃料贮罐的转运设备,将乏燃料贮罐从竖井井口放入竖井内存放或从竖井内取出。操作间20的上部设有操作间顶板52,由于操作间20跨度较大,在操作间顶板52下方设置支撑梁44,以增强厂房的抗震安全性。
操作间顶板52的上方设有乏燃料的通风设备间54,用于安装乏燃料贮存库强制通风所需的管道、排热风机和风阀等设备,乏燃料的通风设备间54的上部还设有乏燃料贮存库的通风排热口。
本实施例的贮存库可以分为缓冲贮存区、一期中间贮存区和二期中间贮存区。当然,其中一期中间贮存区和二期中间贮存区的数量既可以为零,也可以为任意正整数。对应一期中间贮存区或二期中间贮存区的数量为零的情况,也即将一期中间贮存区或二期中间贮存区相对缓冲贮存区独立设置。且各个独立的贮存区中设置有互相独立的余热排出通风子系统。
本实施例仅以贮存库包括互相隔离的缓冲贮存区、一个一期中间贮存区和二期中间贮存区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请参见图1至3。
其中对应每个贮存区都设置有冷风进风舱、热风排风舱,以及将所述冷风进风舱和热风排风舱隔开的冷热风舱室隔板。
需要说明的是,对应不同的贮存区,将冷风进风舱命名为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舱7、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23和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24,将热风排风舱命名为缓冲贮存区热风排风舱10、一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25和二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26,将冷热风舱室隔板命名为缓冲贮存区冷热风舱室隔板、一期中间贮存区冷热风舱室隔板和二期中间贮存区冷热风舱室隔板22,同样其它结构的命名也遵循该原则。
进一步参见图3,其中最上面一排的八个竖井对应的是缓冲贮存区,一期中间两排的共十六个竖井对应的是一期中间贮存区,最后四排的共三十二个竖井对应的是二期中间贮存区。
在此基础上,优选但不必须各个互相隔离的贮存区中的冷却管道和排热管道均靠着同一侧设置。具体地,在缓冲贮存区上端设置有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舱7和缓冲贮存区热风排风舱10,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舱7和缓冲贮存区热风排风舱10通过缓冲贮存区冷热风舱室隔板隔开,且所述缓冲贮存区热风排风舱10位于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舱7上方。
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舱7上方连接缓冲贮存区冷风管道45,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管道45从所述操作间20延伸至所述通风设备间54,所述操作间20的墙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管道45连通的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口(41、43)。冷风可从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口(41、43)进入,然后通过缓冲贮存区冷风管道45进入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舱7,再通过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舱7进入所述缓冲贮存区内的竖井的冷风通道内,并从所述通风热屏筒5底部的进气口进入所述通风热屏筒5中。冷风进入所述通风热屏筒5之后,沿着所述通风热屏筒5的长度方向往上运动,并最终经过所述通风热屏筒5的出气口进入所述缓冲贮存区热风排风舱10内。所述缓冲贮存区热风排风舱10的上方连接缓冲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49,所述缓冲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49从所述操作间20延伸至所述通风设备间54,并通过第一风阀93与所述通风设备间54顶部的缓冲贮存区通风排热口(50、51)连通。
其中,所述缓冲贮存区冷热风舱室隔板上设置有进风舱冷风口8,冷风从所述进风舱冷风口8进入到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舱7中。需要说明的是,缓冲贮存区冷风管道45穿过缓冲贮存区热风排风舱10后和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舱7连接。
此外,所述通风热屏筒5从乏燃料厂房底板1向上通至缓冲贮存区冷热风舱室隔板,通风热屏筒5与缓冲贮存区冷热风舱室隔板之间设有密封结构,保证冷却空气流入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舱7后,不会从通风热屏筒5与缓冲贮存区冷热风舱室隔板之间的缝隙旁通到缓冲贮存区热风排风舱10中。并且显然该旁通流量不利于竖井内乏燃料贮罐的冷却。
在此基础上,在通风设备间54内设置有缓冲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71、空气冷却器73、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和旁路风管。所述缓冲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71、空气冷却器73和旁路风管分别与所述缓冲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49并联,请参见图4至图6。所述缓冲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71通过第二风阀94与所述缓冲贮存区通风排热口(50、51)连通;所述空气冷却器73和所述旁路风管的入口端分别连接有第三风阀72和第四风阀81,所述空气冷却器73和所述旁路风管的出口端均接入所述排热风机的入口端,所述排热风机的出口端通过第五风阀91和第六风阀92分别连接至所述缓冲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49和缓冲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71。
此外,在所述空气冷却器73和排热风机之间,所述排热风机的入口和出口位置,均可以设置风阀。具体地,与空气冷却器73和所述旁路风管的出口端连接的排热风机的数量为三台,分别为第一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76、第二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77和第三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80。所述第一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76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连接有第十二风阀75和第十三风阀90;所述第二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77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连接有第十四风阀78和第十五风阀89;所述第三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80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连接有第十六风阀79和第十七风阀88。
所述第一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76、第二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77和第三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80出口均连接有通风管道,这些风管构成通风设备间54的上层风管系统,上层风管汇总后有两路走向,其中一路经过第五风阀91汇总至缓冲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49,用于控制闭式强制通风运行模式;另一路经过第六风阀92汇总至缓冲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71,用于控制开式强制通风运行模式。而缓冲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49上方的第一风阀93,以及缓冲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71,第二风阀94用于控制自然通风系统。第一风阀93和第二风阀94上方的排热管通至缓冲贮存区通风排热口(50、51)。
其中优选缓冲贮存区通风排热口(50、51)的数量为多个,优选为两个且在乏燃料厂房上对称分布,从而在任何风向条件下均能有效排出余热。此外,优选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口(41、43)的数量为多个。
对应缓冲贮存区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其具体包括三种工作模式。
在开式自然通风和开式强制通风两种运行模式下,冷风从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口(41、43)流入通风设备间54中缓冲贮存区冷风管道45内。在缓冲贮存区冷风管道45上,通风设备间54和操作间20交界的位置设置有第十八风阀64。冷风在第十八风阀64打开的状况下直接进入操作间20中缓冲贮存区冷风管道45内,然后向下流过竖井井口楼板19上的冷风过孔11,进入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舱7。在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舱7内,冷却空气被分配流入缓冲贮存区中的各竖井内的冷风通道,沿通风热屏筒5的外侧向下流至竖井底部,然后从通风热屏筒5底部的进气口流入通风热屏筒5内侧,冷却放置在通风热屏筒5内的乏燃料贮罐,带走乏燃料贮罐散发的余热后,变为热空气,从通风热屏筒5的顶部流入缓冲贮存区热风排风舱10。在与从其它竖井流出的热空气汇合后,汇集流入操作间20中的缓冲贮存区排热管,向上流入通风设备间54中的缓冲贮存区第一排热管49。
缓冲贮存区在开式自然通风运行模式下:缓冲贮存区第一排热管49上方的第一风阀93和缓冲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71上方的第二风阀94均处于打开状态,同时第五风阀91处于关闭状态,第六风阀92处于关闭状态,因此热空气流经第一风阀93和第二风阀94,向上流至乏燃料厂房顶板53,从缓冲贮存区通风排热口(50、51)排放到外部环境。
缓冲贮存区在开式强制通风运行模式下:与开式自然通风运行模式的主要区别是:在通风设备间54内的运行控制不同,热空气流从缓冲贮存区热风排风舱10流入通风设备间54内的缓冲贮存区第一排热管49和缓冲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71后,第一风阀93和第二风阀94均处于关闭状态,同时第五风阀91处于关闭状态,第六风阀92处于打开状态,因此热空气流无法流经第一风阀93和第二风阀94向上流至乏燃料厂房顶板53,只能从缓冲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71流入其后部的通风管道。
此外,在该模式下,空气冷却器73前后的第三风阀72和第十九风阀74均关闭,旁路风管上的第四风阀81打开。热空气流从缓冲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71下部流出后,流入旁路风管,并通过旁路风阀进入后续的风管,并最终流入排热风机。
在正常运行期间,本实施例中的三台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中,只有两台运行,另外一台备用。运行的排热风机的前后的风阀均处于打开状态,备用的排热风机前后的风阀均处于关闭状态。两用一备的设计,可以提高余热排出通风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余热排出的安全性。
以第一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76和第二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77运行为例,第一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76前后的第十二风阀75和第十三风阀90,以及第二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77前后的第十四风阀78和第十五风阀89均处于打开状态,而第三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80前后的第十六风阀79和第十七风阀88均处于关闭状态。
热空气流经第一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76和第二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77并被升压,流经第一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76和第二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77后面设置的风阀后,流入乏燃料的通风设备间54内的上层通风管道,热空气流在上层通风管道内,汇集到第六风阀92。该模式下第五风阀91关闭,第六风阀92打开,从而热空气流在流经第六风阀92后,流入缓冲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71的上部,然后向上流至乏燃料厂房顶板53,从缓冲贮存区通风排热口(50、51)排放到外部环境。
缓冲贮存区在闭式强制通风运行模式下,与开式强制通风运行模式的区别主要有三点:一是冷空气不再从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口(41、43)流入缓冲贮存区冷风管道45,而是从通风设备间54内的缓冲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49流回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舱7;二是在闭式通风模式下,空气冷却器73前面的第三风阀72和后面的第十九风阀74均打开,旁路风管上的第四风阀81关闭,热空气流从缓冲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71下部流出后,流入空气冷却器73,热空气流所带的余热在空气冷却器73内被冷却水带走,热空气流被冷却成冷空气,然后冷空气流至排热风机;三是从排热风机流出的冷空气,汇集到第三风阀72,在闭式通风模式下,第三风阀72打开,第四风阀81关闭,冷空气流入缓冲贮存区冷风管,然后流回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舱7。
在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的上端设置有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23和一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25,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23和一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25通过一期中间贮存区冷热风舱室隔板分隔开,且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25位于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23上方。
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23上方连接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57,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57从所述操作间20延伸至所述通风设备间54,所述操作间20的墙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57连通的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口(55、56)。冷风从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口(55、56)进入,通过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57进入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23,并通过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23进入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内的竖井的冷风通道内,并从所述通风热屏筒5的进气口进入所述通风热屏筒5中。冷风进入所述通风热屏筒5之后,沿着所述通风热屏筒5的长度方向往上运动,并最终经过所述通风热屏筒5的出气口进入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26内。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25的上方连接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第一管道,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第一管道从所述操作间20延伸至所述通风设备间54,并通过第八风阀95与所述通风设备间54顶部的一期中间贮存区通风排热口连通。
同样,设置在通风热屏筒5与一期中间贮存区冷热风舱室隔板之间设有密封结构,保证冷却空气流入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23后,不会从通风热屏筒5与一期中间贮存区冷热风舱室隔板之间的缝隙旁通到一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25中。并且显然该旁通流量不利于竖井内乏燃料贮罐的冷却。
在此基础上,在所述通风设备间54内设置有一期中间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和通风管道。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和通风管道分别与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58并联。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通过第九风阀96与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通风排热口连通;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连接,且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的出口端通过第十风阀和第十一风阀分别连接至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58和一期中间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
此外,在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的入口和出口位置,均可以设置风阀。具体地,与通风管道连接的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的数量为三台,分别为第一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83、第二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84和第三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86。第一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83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十风阀82和第二十一风阀97,第二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84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十二风阀85和第二十三风阀98,第三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86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十四风阀87和第二十五风阀99。
所述第一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83、第二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84和第三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86的出口均连接有通风管道,这些风管构成通风设备间54的上层风管系统,上层风管汇总后流向一期中间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和一期中间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58连通。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58上设置有第八风阀95,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上设置有第九风阀96。所述第八风阀95和第九风阀96用于控制自然通风系统。第一风阀93和第二风阀94上方的排热管通至一期中间贮存区通风排热口。
其中优选一期中间贮存区通风排热口的数量为多个,优选为两个且在乏燃料厂房上对称分布,从而在任何风向条件下均能有效排出余热。此外,优选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口(55、56)的数量也为多个。
对应缓冲贮存区的余热排出通风子系统,其具体包括两种工作模式。
在开式自然通风和开式强制通风两种运行模式下,冷风从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口(55、56)进入,然后向下流过竖井井口楼板19上的冷风过孔11,进入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23。在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23内,冷却空气被分配流入各竖井内的冷风通道,沿通风热屏筒5的外侧向下流至竖井底部,然后从通风热屏筒5底部的开孔流入通风热屏筒5内侧,冷却放置在通风热屏筒5内的乏燃料贮罐,带走乏燃料贮罐散发的余热后,变为热空气,从通风热屏筒5的顶部流入一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25,在从其他竖井流出的热空气汇合后,汇集流入一期中间贮存区的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第一管道中,并流入通风设备间54的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第一管道和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第二管道中。
在开式自然通风运行模式下,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第一管道和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第二管道上方的第八风阀95和第九风阀96均处于打开状态,因此热空气流经第八风阀95和第九风阀96,向上流至乏燃料厂房顶板53,从一期中间贮存区通风排热口排放到外部环境。
一期中间贮存区在开式强制通风运行模式下,与开式自然通风运行模式的区别主要是:在通风设备间54内的运行控制不同,从一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25流入通风设备间54内的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第一管道和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第二管道后,在开式强制通风运行模式下,第八风阀95和第九风阀96均处于关闭状态,因此热空气流无法流经第八风阀95和第九风阀96向上流至乏燃料厂房顶板53,只能从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第二管道后部的通风管道,然后流入排热风机。
在正常运行期间,本实施例中的三台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中,只有两台运行,另外一台备用。运行的排热风机前后的风阀均处于打开状态,备用的排热风机前后的风阀均处于关闭状态。
以第一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83和第二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84运行为例,第一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83前后的第二十风阀82和第二十一风阀97,以及第二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77前后的第二十二风阀85和第二十三风阀98均处于打开状态,而第三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80前后的第二十四风阀87和第二十五风阀99均处于关闭状态。
热空气流经第一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83和第二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84并被升压,流经第一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83和第二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84后面设置的风阀后,流入通风设备间54内的上层通风管道,热空气在上层通风管道内,汇集到第十一风阀上部的通风管道,然后向上流至乏燃料厂房顶板53,从一期中间贮存区通风排热口排放到外部环境。
在二期中间贮存区上端设置有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24和二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26,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24和二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26通过二期中间贮存区冷热风舱室隔板22隔开,且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26位于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24的上方。
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24上方连接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62,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62从所述操作间20延伸至所述通风设备间54,所述操作间20的墙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62连通的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口(59、60)。冷风从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口(59、60)进入,然后通过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62进入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24,并通过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24进入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内的竖井的冷风通道内,并从所述通风热屏筒5的进气口进入所述通风热屏筒5中。冷风进入所述通风热屏筒5之后,沿着所述通风热屏筒5的长度方向往上运动,并最终经过所述通风热屏筒5的出气口进入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26内。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26的上方连接二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管道61,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管道61从所述操作间20延伸至所述通风设备间54,并通过第七风阀与所述通风设备间54顶部的二期中间贮存区通风排热口连通。
对应二期中间贮存区的余热排出通风子系统,冷风从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口(59、60)流入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管,然后向下流过竖井井口楼板19上的冷风过孔11,进入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24。在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24内,冷却空气被分配流入各竖井内的冷风通道,沿通风热屏筒5的外侧向下流至竖井底部,然后从通风热屏筒5底部的开孔流入通风热屏筒5内侧,冷却放置在通风热屏筒5内的乏燃料贮罐,带走乏燃料贮罐散发的余热后,变为热空气,从通风热屏筒5的顶部流入二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26,在与从其他竖井流出的热空气汇合后,汇集流入二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管道61,向上流经乏燃料操作间20和乏燃料通风设备间54内的风管后,向上流至乏燃料厂房顶板53,从二期中间贮存区通风排热口排放到外部环境。
其中优选二期中间贮存区通风排热口的数量为多个,优选为两个且在乏燃料厂房上对称分布,从而在任何风向条件下均能有效排出余热。此外,优选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口(59、60)的数量也为多个。
本实施例中,缓冲贮存区和一期中间贮存区之间优选通过第一隔墙21隔开,一期中间贮存区和二期中间贮存区之间优选通过第二隔墙27隔开。在此基础上,缓冲贮存区、一期中间贮存区和二期中间贮存区分别对应一个独立的余热排出通风子系统,从而保证三个贮存区余热排出通风子系统的独立性。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施例通过提出的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使缓冲贮存区实现开式自然通风、开式强制通风和闭式强制通风三种通风运行模式,使一期中间贮存区实现开式自然通风和开式强制通风两种运行模式,使二期中间贮存区实现开式自然通风运行模式。由于三个贮存区余热排出通风子系统均可以在开式自然通风模式下运行排出乏燃料的余热,乏燃料的安全性均无需依赖于水泵和风机等动力设备,不但减少了日常维护,节省能源,而且具有固有安全特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缓冲贮存区、一期中间贮存区和二期中间贮存区中的冷风进风口和通风排热口均位于乏燃料厂房的上部,距离地面16m以上,不会发生因地面积水导致的水淹事故,有效保证乏燃料贮罐通风冷却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并且,每个贮存区中冷风进风口和通风排热口中的数量分别是两个,极大减小了环境风场对乏燃料贮存库各贮存区通风冷却的影响,且满足余热排出的冗余设计要求。
此外,优选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管道45、缓冲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49、缓冲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71、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57、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第一管道、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第二管道、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62和二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管道61均靠着同一侧设置
本实施例中,一般将温度较高的乏燃料贮罐贮存在缓冲贮存区中,经过一段时间,当其温度和辐射降低后,可以将其转移到二期中间贮存区中,通过自然通风排出乏燃料的余热。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施例的缓冲贮存区、一期中间贮存区和二期中间贮存区设置在同一厂房中,但是实际上各个贮存区可以分别独立设置,且每个贮存区中竖井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工作要求进行调整。
此外,本实施例的缓冲贮存区的闭式强制通风冷却系统,可有效减缓缓冲贮存区内温度较高的乏燃料贮罐等金属设备的腐蚀速度,可以提高尤其是沿海区域的乏燃料贮存系统的安全性,延长乏燃料贮存库的服役寿期。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在乏燃料厂房中,所述乏燃料厂房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分布的贮存库、操作间和通风设备间;所述贮存库的各个竖井中均设置有通风热屏筒,且所述贮存库包括缓冲贮存区,所述缓冲贮存区上端设置有通过缓冲贮存区冷热风舱室隔板隔开的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舱和缓冲贮存区热风排风舱,所述缓冲贮存区热风排风舱位于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舱上方;
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舱上方连接缓冲贮存区冷风管道,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管道从所述操作间延伸至所述通风设备间,所述操作间的墙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管道连通的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口,使得冷风从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管道进入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舱,通过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舱进入所述缓冲贮存区内的竖井的冷风通道内,并从所述通风热屏筒的进气口进入所述通风热屏筒中,并经过所述通风热屏筒的出气口进入所述缓冲贮存区热风排风舱内;所述缓冲贮存区热风排风舱的上方连接缓冲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所述缓冲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从所述操作间延伸至所述通风设备间,并通过第一风阀与所述通风设备间顶部的缓冲贮存区通风排热口连通;
所述通风设备间内设置有缓冲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空气冷却器、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和旁路风管;所述缓冲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空气冷却器和旁路风管分别与所述缓冲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并联;所述缓冲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通过第二风阀与所述缓冲贮存区通风排热口连通;所述空气冷却器和所述旁路风管的入口端分别连接有第三风阀和第四风阀,所述空气冷却器和所述旁路风管的出口端均接入所述贮存区排热风机的入口端,所述贮存区排热风机的出口端通过第五风阀和第六风阀分别连接至所述缓冲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和缓冲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贮存库还包括与所述缓冲贮存区隔离的二期中间贮存区,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上端设置有通过二期中间贮存区冷热风舱室隔板隔开的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和二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且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位于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的上方;
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上方连接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从所述操作间延伸至所述通风设备间,所述操作间的墙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连通的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口,使得冷风通过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进入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并通过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进入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内的竖井的冷风通道内,并从所述通风热屏筒的进气口进入所述通风热屏筒中,并经过所述通风热屏筒的出气口进入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内;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的上方连接二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管道,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管道从所述操作间延伸至所述通风设备间,并通过第七风阀与所述通风设备间顶部的二期中间贮存区通风排热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贮存库还包括与所述缓冲贮存区和二期中间贮存区均隔离开的若干一期中间贮存区;
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上端设置有通过一期中间贮存区冷热风舱室隔板隔开的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和一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且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位于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上方;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上方连接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从所述操作间延伸至所述通风设备间,所述操作间的墙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连通的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口,使得冷风通过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进入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并通过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舱进入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内的竖井的冷风通道内,并从所述通风热屏筒的进气口进入所述通风热屏筒中,并经过所述通风热屏筒的出气口进入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内;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热风排风舱的上方连接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第一管道,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第一管道从所述操作间延伸至所述通风设备间,并通过第八风阀与所述通风设备间顶部的一期中间贮存区通风排热口连通;
所述通风设备间内设置有一期中间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和通风管道;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和通风管道分别与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并联;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通过第九风阀与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通风排热口连通;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连接,且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的出口端通过第十风阀和第十一风阀分别连接至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和一期中间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贮存区排热风机和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风机均包括两台工作排热风机和一台备用排热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贮存区和一期中间贮存区之间通过第一隔墙隔开,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和二期中间贮存区之间通过第二隔墙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进风口、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口、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进风口、缓冲贮存区通风排热口、二期中间贮存区通风排热口和一期中间贮存区通风排热口的数量均为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间的顶端设置有操作间顶板,所述操作间顶板下方设置有支撑梁;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管道、缓冲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缓冲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第一管道、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第二管道、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和二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管道均靠着同一侧设置,且所述缓冲贮存区冷风管道、缓冲贮存区第一排热管道和缓冲贮存区第二排热管道对应所述缓冲贮存区设置,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第一管道和一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第二管道对应所述一期中间贮存区设置,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冷风管道和二期中间贮存区排热管道对应所述二期中间贮存区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贮存库顶端设置有竖井井口楼板,所述竖井井口楼板上对应各个竖井设置有井口,且每个所述井口对应设置有竖井井盖;所述通风热屏筒的底端固定在乏燃料厂房底板上,顶端延伸至所述竖井进口楼板;所述通风热屏筒的进气口沿所述通风热屏筒底部周向布置;所述通风热屏筒的内侧固定有从所述乏燃料厂房底板延伸到所述竖井进口楼板的竖井导轨,所述竖井导轨用于贮罐吊装过程中的导向,且所述竖井导轨通过侧向支撑固定到竖井外墙上;所述通风热屏筒和竖井导轨均为分段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与乏燃料厂房外墙之间设置有多层抗震楼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与乏燃料厂房外墙之间设置测温间和转运间;所述测温间位于地面下方,所述转运间位于地面上方;所述测温间和转运间的内侧墙壁上设置有穿墙式贮罐测温装置。
CN201511029088.0A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 Active CN1055906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29088.0A CN105590659B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29088.0A CN105590659B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0659A true CN105590659A (zh) 2016-05-18
CN105590659B CN105590659B (zh) 2017-07-07

Family

ID=55930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29088.0A Active CN105590659B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9065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8678A (zh) * 2017-05-10 2017-09-29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放射性发热体干法贮存通风降温效果的系统
CN108597633A (zh) * 2018-04-27 2018-09-28 清华大学 乏燃料的屏蔽转运方法及设备
CN108695006A (zh) * 2018-05-22 2018-10-23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百万千瓦级核电厂乏燃料水池的装载井温控冷却系统
CN110634583A (zh) * 2019-09-25 2019-12-3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单根乏燃料棒转运容器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6217A (ja) * 2003-01-22 2004-08-12 Toshiba Corp 放射性物質乾式貯蔵施設
JP2007046994A (ja) * 2005-08-09 2007-02-22 Taisei Corp 使用済燃料貯蔵施設
CN102412000A (zh) * 2011-10-18 2012-04-11 清华大学 一种核电站乏燃料贮存竖井系统
CN103065696A (zh) * 2012-12-21 2013-04-24 清华大学 乏燃料干式贮存装置
US20150187449A1 (en) * 2010-04-21 2015-07-02 Holtec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laiming energy from heat emanating from spent nuclear fue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6217A (ja) * 2003-01-22 2004-08-12 Toshiba Corp 放射性物質乾式貯蔵施設
JP2007046994A (ja) * 2005-08-09 2007-02-22 Taisei Corp 使用済燃料貯蔵施設
US20150187449A1 (en) * 2010-04-21 2015-07-02 Holtec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laiming energy from heat emanating from spent nuclear fuel
CN102412000A (zh) * 2011-10-18 2012-04-11 清华大学 一种核电站乏燃料贮存竖井系统
CN103065696A (zh) * 2012-12-21 2013-04-24 清华大学 乏燃料干式贮存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8678A (zh) * 2017-05-10 2017-09-29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放射性发热体干法贮存通风降温效果的系统
CN108597633A (zh) * 2018-04-27 2018-09-28 清华大学 乏燃料的屏蔽转运方法及设备
CN108597633B (zh) * 2018-04-27 2019-11-22 清华大学 乏燃料的屏蔽转运方法及设备
CN108695006A (zh) * 2018-05-22 2018-10-23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百万千瓦级核电厂乏燃料水池的装载井温控冷却系统
CN108695006B (zh) * 2018-05-22 2020-06-05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百万千瓦级核电厂乏燃料水池的装载井温控冷却系统
CN110634583A (zh) * 2019-09-25 2019-12-3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单根乏燃料棒转运容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0634583B (zh) * 2019-09-25 2022-02-22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单根乏燃料棒转运容器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0659B (zh) 2017-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55316U (zh) 压水堆核电厂安全壳冷却系统
CN103985422B (zh) 基于177堆芯的能动加非能动核蒸汽供应系统及其核电站
CN105590659A (zh) 一种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
CN203931515U (zh) 基于177堆芯的能动加非能动核蒸汽供应系统及其核电站
CN102412000B (zh) 一种核电站乏燃料贮存竖井系统
CN202887745U (zh) 一种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壳排热装置
US6519308B1 (en) Corrosion mitigation system for liquid metal nuclear reactors with passive decay heat removal systems
CN102881342A (zh) 一种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壳排热装置
CN103065696A (zh) 乏燃料干式贮存装置
CN105261401B (zh) 一种池内液态重金属冷却反应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EP3364420B1 (en) Dry storage facility with waste heat exhaust and ventilation system for spent nuclear fuel
CN205810388U (zh) 一种深井式常压供热核反应堆
GB2515594A (en) Completely passive cooling system for post-incident reactor core of large-scale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nuclear power plant
CN104134473B (zh) 一种能动结合非能动的安全壳冷却系统
CN106205747B (zh) 池式供热反应堆及低温核供热系统
CN103531256B (zh) 压水堆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非能动冷却系统
CN113314238B (zh) 一种三代核电站反应堆厂房及其布置方法、核电站
CN108756335B (zh) 一种快堆核岛主厂房群布置结构
CN104751907B (zh) 核电站乏燃料池非能动补水系统
CN106440202A (zh) 一种海上核能设施主控制室可居留系统及方法
CN112466484B (zh) 一种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
CN207676666U (zh) 一种带上下连通侧向水箱的非能动双层安全壳
KR20050007332A (ko) 원자로의 핵연료 봉에 대한 중간저장설비 및 그러한중간저장설비의 운전방법
CN111128422A (zh) 乏燃料立式集中贮存模块组合
CN117166825A (zh) 反应堆厂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12

Address after: 100193 building 26, Zhongguancun Software Park, 8 Dongbeiwang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CHI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4 mailbox, 100084-82 Tsinghua Yuan,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TSINGHUA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