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97633A - 乏燃料的屏蔽转运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乏燃料的屏蔽转运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97633A
CN108597633A CN201810395714.5A CN201810395714A CN108597633A CN 108597633 A CN108597633 A CN 108597633A CN 201810395714 A CN201810395714 A CN 201810395714A CN 108597633 A CN108597633 A CN 1085976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ntnuclear fuel
fuel
shielding
spentnuclear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957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97633B (zh
Inventor
王金华
张作义
李悦
吴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39571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976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97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76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97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76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FPROTECTION AGAINST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PARTICLE BOMBARDMENT; 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5/00Transportable or portable shielded containers
    • G21F5/06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to, the containers
    • G21F5/14Devices for handling containers or shipping-casks, e.g. transporting devices loading and unloading, filling of contain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乏燃料的屏蔽转运方法及设备。该乏燃料的屏蔽转运方法,其采用乏燃料的屏蔽转运设备,将乏燃料厂房中的乏燃料贮罐转运至乏燃料厂房之外。其中,乏燃料的屏蔽转运设备,其能够将乏燃料贮罐整体放入屏蔽转运容器中,进而能够实现乏燃料贮罐内乏燃料元件的整体转运,防止乏燃料转运过程中的由于辐射带来的安全性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乏燃料的屏蔽转运设备,其能够将乏燃料贮罐整体放入屏蔽转运容器中,进而能够实现乏燃料贮罐内乏燃料元件的整体转运,防止乏燃料转运过程中的由于辐射带来的安全性问题。

Description

乏燃料的屏蔽转运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乏燃料的屏蔽转运方法及设备,更加具体为核电站乏燃料的屏蔽转运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运行着四百多台核电机组,为多个国家提供清洁能源,核电站的发展离不开核燃料,核燃料在反应堆内使用后排出反应堆,变为乏燃料,乏燃料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放射性,且会产生衰变热,乏燃料的放射性和衰变热会随着时间逐渐减小。
随着国际社会对核电安全性的更高要求,各主要国家开始发展具有固有安全特性的第四代核电技术,其中,超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在中国建造的球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HTR-PM),即为该项技术发展的里程碑,HTR-PM具有第四代核电技术的典型特点固有安全性,且能防止核扩散,在经过示范工程验证后将进行商业化推广,采用多模块共享设计技术,实现乏燃料贮存和运输的多模块共享设计理念,进一步验证经济性满足发展要求。
球床高温气冷堆采用的核燃料为石墨基体的球形元件,其贮存和运输采用的容器、装备以及方法与压水堆的乏燃料组件明显不同。作为世界首台套建设的模块化球床式高温气冷堆核电项目,HTR-PM综合考虑了乏燃料元件的卸出、贮存和转运方法与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多模块共享高温气冷堆所需的各项装备,以满足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对乏燃料贮存和转运的技术要求。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主要用于压水堆核电站,不适用于高温气冷堆乏燃料的转运,由于在转运过程中乏燃料有很强的放射性,进而导致安全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乏燃料的屏蔽转运方法及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适用于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乏燃料转运的问题,以及乏燃料转运过程中因为乏燃料放射性导致的安全性问题。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乏燃料的屏蔽转运方法,包括:
将乏燃料贮存竖井中的乏燃料贮罐吊装至乏燃料操作间内;
将乏燃料贮罐通过开设在乏燃料操作间和乏燃料转运间之间的乏燃料转运孔转移至乏燃料转运间内,并使得乏燃料贮罐落入到乏燃料的屏蔽转运容器中,其中乏燃料的屏蔽转运容器固定在运输车上;
通过运输车将乏燃料贮罐转运至乏燃料转运间的外部。
其中,“将乏燃料贮存竖井中的乏燃料贮罐吊装至乏燃料操作间内”包括:
在乏燃料操作间内设置屏蔽罩,屏蔽罩安装在地车上,可将屏蔽罩通过地车的操作运行至乏燃料贮存竖井的上方;
移走乏燃料贮存竖井的竖井井盖;
打开屏蔽罩的安装底板,将乏燃料贮罐转移至屏蔽罩内后闭合安装底板。
所述“将乏燃料贮罐通过开设在乏燃料操作间和乏燃料转运间之间的乏燃料转运孔转移至乏燃料转运间内,并使得乏燃料贮罐落入到乏燃料的屏蔽转运容器中,其中乏燃料的屏蔽转运容器固定在运输车上”包括:
打开屏蔽罩的安装底板;
采用支撑台将乏燃料的屏蔽转运容器固定在运输车上;
运输车进入到乏燃料转运间,并使得乏燃料屏蔽转运容器位于吊装孔下方;
移走乏燃料屏蔽转运容器的顶盖;
运输车搭载乏燃料屏蔽转运容器至乏燃料转运孔下方;
将乏燃料贮罐从屏蔽罩内转移至乏燃料屏蔽转运容器内;
运输车搭载乏燃料屏蔽转运容器至吊装孔下方;
将乏燃料屏蔽转运容器的顶盖安装到乏燃料屏蔽转运容器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乏燃料的屏蔽转运设备,包括进出乏燃料转运间的运输车,在所述运输车上设置有支撑台,在所述支撑台内设置有乏燃料的屏蔽转运容器;所述乏燃料的屏蔽转运容器包括筒体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筒体两端的顶盖和底座;所述筒体、顶盖和底座上分别固定有中子吸收层。
优选的,所述筒体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且在所述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设置有第一中子吸收层;所述底座包括外层底板和内层底板,且在所述外层底板和内层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中子吸收层;所述顶盖包括外层盖板和内层盖板,且在所述外层盖板和内层盖板之间设置有第三中子吸收层。
优选的,所述顶盖远离所述筒体的一侧以及所述底座远离所述筒体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在缓冲层外壳中,且所述缓冲层外壳固定在所述筒体上;所述顶盖内侧设置有压紧器,用于压紧固定所述乏燃料屏蔽转运容器内存放的乏燃料贮罐;
所述外筒体的外侧以及所述外层底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外衬层,和/或,所述内筒体的内侧以及所述内层底板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内衬层。
优选的,所述筒体包括筒体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本体两端的筒体连接部,所述底座和所述顶盖均通过所述筒体连接部与所述筒体本体固定,且所述筒体连接部上设置有吊耳。
优选的,所述支撑台包括可拆装且关于竖直平面对称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包括用于固定在所述运输车上的支撑台固定座,以及位于所述支撑台固定座上方的至少一层操作台,其中位于最顶层的所述操作台边沿设置有护栏,且各层所述操作台均通过爬梯通往所述运输车。
优选的,所述乏燃料的屏蔽转运设备还包括大车运行机构和小车运行机构,均设置在乏燃料厂房的乏燃料操作间中;
所述小车运行机构设置在所述大车运行机构上且可相对所述大车运行机构运动,所述小车运行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抓取竖井井盖的第一吊具以及控制竖井井盖升降的第一升降装置,使得所述小车运行机构和大车运行机构运行至第一设定位置时,所述第一吊具以及所述第一升降装置配合可提起乏燃料贮存竖井的竖井井盖;
所述小车运行机构上设置有屏蔽罩、用于抓取乏燃料贮罐的第二吊具以及控制乏燃料贮罐升降的第二升降装置,所述屏蔽罩的底部设置有可开闭所述屏蔽罩的安装底板;
所述乏燃料操作间通过乏燃料转运孔连通乏燃料转运间,在所述乏燃料转运间内设有与所述乏燃料转运孔连通的转运井;
所述小车运行机构、屏蔽罩、第二吊具以及第二升降装置满足:
当所述小车运行机构运动至第二设定位置,且所述安装底板打开时,所述第二吊具和所述第二升降装置配合使得乏燃料贮罐上升至所述屏蔽罩内;且当乏燃料贮罐完全进入所述屏蔽罩之后,所述安装底板闭合;
当所述小车运行机构搭载所述屏蔽罩运动至所述乏燃料转运孔处,且当所述安装底板打开时,所述第二吊具和所述第二升降装置配合使得乏燃料贮罐通过所述转运井进入所述乏燃料转运间内。
优选的,所述乏燃料操作间位于所述乏燃料转运间的上方,且所述乏燃料厂房还包括位于所述乏燃料操作间上方的焊接设备间,所述焊接设备间中设置有吊装装置;所述焊接设备间和所述乏燃料操作间之间,以及所述乏燃料操作间和乏燃料转运间之间,均设有所述吊装装置的吊装孔,使得所述吊装装置可进入所述乏燃料转运间中;
所述转运井的井口位置设置有可开合的转运井井盖,所述转运井的内壁通过支撑梁固定有限定乏燃料贮罐下落的转运井导轨,所述支撑梁包括上部支撑梁、中部支撑梁和底部支撑梁;所述转运井内设置有多个导向筒,且所述导向筒固定在所述中部支撑梁和底部支撑梁上,所述导向筒中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撑台的固定杆;所述转运井包括内隔墙和外隔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供的乏燃料的屏蔽转运方法,其采用乏燃料的屏蔽转运设备,将乏燃料厂房中的乏燃料贮罐转运至乏燃料厂房之外。其中,乏燃料的屏蔽转运设备,其能够将乏燃料贮罐整体放入屏蔽转运容器中,进而能够实现乏燃料贮罐内乏燃料元件的整体转运,防止乏燃料转运过程中的由于辐射带来的安全性问题。
在优选方案中,由于屏蔽转运设备的屏蔽转运容器设置有缓冲层,进而可以有效保护屏蔽转运容器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在发生意外跌落和碰撞时损伤屏蔽转运容器以及内部的乏燃料贮罐和乏燃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核电站乏燃料贮存与转运设施前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核电站乏燃料贮存与转运设施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核电站乏燃料贮存与转运设施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转运示意图;
图5a是图4中G-G处剖视示意图;
图5b是图4中D向示意图;
图5c是图4中E-E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台轴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左侧支撑台轴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右侧支撑台轴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乏燃料屏蔽转运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贮罐支座;2:乏燃料贮罐;3:乏燃料贮存竖井;4:支撑板;5:竖井隔墙;6:竖井通风筒;7:隔离板;8:竖井导轨;9:乏燃料操作间楼板;10:竖井井口;11:竖井井盖;12:地车;13:检修吊车;14:热风排风口;15:通风设备间;16:乏燃料操作间;17:乏燃料控制室;18:设备检修间;19:乏燃料装料间;20:上层吊装孔;22:乏燃料转运孔;23:贮存库外墙;24:乏燃料转运间;25:支撑台;26:运输车;27:地面;28:乏燃料测温间;29:测温平台;30:乏燃料厂房;31:乏燃料转运间平台;32:内隔墙;33:贮罐密封焊机;34:盘梯;35:焊接设备间;36:电气设备间;37:单轨吊车;38:屏蔽罩;39:吊装孔;40:乏燃料转运井;41:外隔墙;42:转运间大门;43:乏燃料工具间;44:冷风进风口;45:冷风进风管;46:热风排风管;47:大车运行机构;48:小车运行机构;49:第一升降装置;50:第二吊具;51:第二升降装置;52:安装底板;53:吊装孔盖板;54:盖板放置槽。
61:导向筒;62:固定杆;63:第三吊具;64:上部支撑梁;65:转运井导轨;66:转运井盖板;67:中部支撑梁;68:底部支撑梁;69:支撑台固定座;70:屏蔽转运容器;72:转运井井盖;73:盖板护圈;75:左支撑台固定座;76:左支撑台立柱;77:右支撑台固定座;78:连接螺栓;79:右支撑台立柱;80:左侧顶层操作台;81:左侧护栏;82:左侧中间操作台;83:左侧连接柱;84:左侧底层操作台;85:右侧底层操作台;86:右侧中间操作台;87:右侧连接柱;88:右侧顶层操作台;89:右侧护栏;90:爬梯。
701:外筒体;702:内筒体;703:第一中子吸收层;704:内筒体内衬层;705:外筒体外衬层;706:容器底部吊耳;707:底部缓冲层;708:外层底板;709:内层底板;710:第二中子吸收层;711:内层底板内衬层;712:外层底板外衬层;713:底部缓冲层连接螺栓;714:底部缓冲层外壳;715:下部筒体连接部;716:压紧器;717:上部筒体连接部;718:顶部缓冲层外壳;719:顶盖固定螺栓;720:中子吸收层固定螺栓;721:内层盖板;722:第三中子吸收层;723:外层盖板;724:顶部缓冲层连接螺栓;725:顶部缓冲层;726:容器顶部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不失一般性,本实施例以核电站领域为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乏燃料的屏蔽转运设备、方法及乏燃料厂房,除了可以应用于核电站领域,还可以应用于其它涉及乏燃料的技术领域。
如图1~9所示,本发明提出的核电站乏燃料贮存和转运设施以及所涉及的装备,结构描述如下:
本发明提出的核电站乏燃料贮存和转运设施设置在乏燃料厂房30内,乏燃料厂房30由以下舱室构成:多个乏燃料贮存竖井3组成的乏燃料贮存库、乏燃料测温间28、乏燃料转运间24、乏燃料操作间16、通风设备间15、乏燃料控制室17、设备检修间18、乏燃料装料间19、电气设备间36、焊接设备间35。
其中,图1是图2中A-A处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B-B处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1中C-C处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5a中H-H处剖视示意图。
通过图1发现,乏燃料操作间16位于乏燃料转运间24的上方,当然其不构成对本实施例中乏燃料厂房30的限制,任何现有技术中乏燃料厂房30的结构,或者对其进行的合理的变通,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组成乏燃料贮存库的贮存竖井3内,安装有多种设备:安装在乏燃料贮存竖井3最底层的是贮罐支座1,最下层乏燃料贮罐2放置在贮罐支座1上,最下层乏燃料贮罐上部还可放置多层贮罐。乏燃料贮存竖井3的最外部为竖井隔墙5,内部安装有竖井通风筒6,用于乏燃料贮罐的散热通风,竖井通风筒6布置在从竖井底部并一直延伸到上部的隔离板7。竖井通风筒6的内部安装有竖井导轨8,用于乏燃料贮罐2在竖井内的吊装导向。乏燃料贮存竖井3与乏燃料厂房外墙之间设有支撑板4,用于抗震加固以提高乏燃料贮存设施的安全可靠性。乏燃料贮存竖井3的上方,设有隔离板7,用于分开余热排出的冷风和热风,从冷风进风口44和冷风进风管45流入的冷风,可以从隔离板7的下部进入各个竖井内的通风筒6的外围,然后从通风筒6下部的孔洞进入通风筒6的内侧,冷却乏燃料贮罐2后,从隔离板7的上方排出,汇集后排入热风排风管46,最后可从热风排风口14排至室外环境。
竖井3的顶部设有竖井井口10,用于乏燃料贮罐2吊装进出竖井,竖井井口10内安装有竖井井盖11,竖井井盖11不但起到保护竖井的作用,还用于竖井的辐射屏蔽。
乏燃料贮存库的外侧布置有乏燃料测温间28和乏燃料转运间24,乏燃料测温间28位于乏燃料转运间24的下方,内部设有测温平台29,用于乏燃料贮存库内设备材料温度监测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乏燃料转运间24位于地面标高,用于乏燃料贮罐2的运入和运出,运入的空乏燃料贮罐重量较小且无辐射,因此操作较简单,而运出的乏燃料贮罐装入了乏燃料,乏燃料贮罐本身罐壁较薄,不足以屏蔽罐内乏燃料的辐射,因此乏燃料贮罐具有较强的辐射,转运时需要在乏燃料贮罐的外部套装屏蔽转运容器70,以屏蔽贮罐内的辐射。
屏蔽转运容器70由运输车26运输,在厂外运输过程中,屏蔽转运容器70横放固定在运输车26上,在进入乏燃料转运间24之前,首先需要将屏蔽转运容器70由横放状态吊装至竖放状态,为提高屏蔽转运容器70竖直放置在运输车26上的安全可靠性,在屏蔽转运容器70的外部设置支撑台25。当然,支撑台25并非必须的结构,只需要可以将屏蔽转运容器70可靠的安装在运输车26上即可。
其中,支撑台25通过支撑台固定座69安装固定在运输车26上。运输车26可同时携带支撑台25和屏蔽转运容器70通过转运间大门42进出乏燃料转运间24,并可在乏燃料转运间24的地面27上前后移动。
乏燃料转运间24内设有乏燃料转运间平台31和乏燃料转运井40,乏燃料转运间平台31用于支撑台25的人员操作和乏燃料转运间24内其他设备的运行维护,乏燃料转运井40用于在转运吊装乏燃料贮罐2时,为乏燃料贮罐2吊入屏蔽转运容器70提供导向,并对吊装过程中的乏燃料贮罐2进行辐射屏蔽,防止乏燃料贮罐2的辐射影响乏燃料转运间24以及转运间大门42外部区域的辐射安全。
乏燃料转运井40的正上方为乏燃料转运孔22,乏燃料转运孔22设置在乏燃料操作间楼板9上,与吊装孔39并排布置,乏燃料转运孔22用于吊装乏燃料贮罐2,吊装孔39用于吊装屏蔽转运容器70的顶盖。
优选但是不必须在乏燃料转运孔22和吊装孔39的上方都设有防护盖板。吊装孔39的上方为吊装孔盖板53,在吊装空载乏燃料贮罐2或其他设备之前,需要先把吊装孔盖板53从吊装孔39内移走。乏燃料转运孔22的上方为转运井盖板66,转运井盖板66优选但是不必须由中间的转运井井盖72和外围的盖板护圈73构成。在吊装满载乏燃料贮罐2之前,需要先把转运井盖板66的转运井井盖72从转运孔22内移走,移走的吊装孔盖板53和转运井井盖72都可以暂时放置在吊装孔39附近的盖板放置槽54内。
乏燃料转运井40主要由内隔墙32和外隔墙41构成。为了进一步保证乏燃料转运井40的功能,可以在转运井内安装三层导轨支撑:上部支撑梁64、中部支撑梁67、底部支撑梁68,所有导轨支撑梁牢固安装在内隔墙32和外隔墙41上。乏燃料转运井40内安装有4条转运井导轨65,转运井导轨65安装固定在上述三层导轨支撑梁以及转运井盖板66下方乏燃料转运孔22的壁面上。
中部支撑梁67和底部支撑梁68的四个方位安装有4套固定杆用于固定支撑台的导向筒61,每套导向筒61内均安装有固定杆62,用于固定支撑台25。固定杆62可由第三吊具63进行起吊升降,由此可控制固定杆62进出左支撑台立柱76和右支撑台立柱79内,当固定杆62插入支撑台立柱后,即可将支撑台25固定住,当固定杆62从支撑台立柱抽出后,支撑台25即可进行移动,第三吊具63安装固定在上部支撑梁64或内隔墙32与外隔墙41上。
乏燃料贮存库上方布置有乏燃料操作间16,乏燃料操作间16的下方安装有成套设备地车12,地车12可以在乏燃料操作间16内进行横向和纵向移动。其中,地车12主要由大车运行机构47和小车运行机构48构成,小车运行机构48可以在大车运行机构47的轨道上行走,小车运行机构48上安装有屏蔽罩38,屏蔽罩38内可以放入至少一个乏燃料贮罐2,以屏蔽乏燃料贮罐的辐射。屏蔽罩38可以随地车12在乏燃料操作间16内移动到各工艺位置,包括:各个贮存竖井、贮罐装料位置、贮罐罐口焊接位置、贮罐转运位置及其他指定的工艺位置等。
小车运行机构48上安装有第一升降装置49和第一吊具,第一吊具用于抓取竖井井盖11,第一升降装置49可以控制第一吊具,进而使得小车运行机构48运动到第一设定位置的时候,第一吊具和第一升降装置49可配合实现竖井井口10内的竖井井盖11的提起和放回。
小车运行机构48上还安装有第二升降装置51,安装在屏蔽罩38内的第二吊具50通过钢丝绳连接到第二升降装置51上,由第二升降装置51驱动进行升降操作,通过远程控制可实现第二吊具50抓取或脱开乏燃料贮罐2,带动乏燃料贮罐2进行升降操作。屏蔽罩38的底部安装有安装底板52,安装底板52在闭合时可用于放置乏燃料贮罐2,并可在乏燃料贮罐2需要进出屏蔽罩38时进行打开和闭合的操作。
当然,除了此处提到的地车设备(也即大车运行机构和小车运行机构),还可以采用任何现有技术中公开的运载设备,只要可以搭载第一吊具、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吊具、第二升降装置和屏蔽罩并运动至特定的位置完成以上乏燃料贮罐的移动即可。例如,可以只设置单独的大车运行机构或者小车运行机构实现以上乏燃料贮罐的移动。
乏燃料操作间16的上方安装有检修吊车13,检修吊车13可以在乏燃料操作间16的上部空间进行横向和纵向移动,检修吊车13主要由大车和小车构成,小车可以在大车的轨道上行走,小车上安装有起升机构,起升机构带动吊钩可以随小车在乏燃料操作间16内移动到各工艺位置,进行设备的安装和检修。
乏燃料操作间16的左侧安装有乏燃料贮存库各贮存区乏燃料贮罐余热排出用的冷风进风管45和热风排风管46,冷风进风管45的上方与冷风进风口44连通,下方连通至乏燃料贮存库的各贮存竖井3。热风排风管46的下方与乏燃料贮存库的各贮存竖井3连通,上方连通至热风排风口14。
乏燃料操作间16右侧下方的楼板上设有乏燃料转运孔22和吊装孔39,乏燃料转运孔22用于满载乏燃料贮罐的外运吊装,吊装孔39用于其他设备的吊装,包括空载贮罐、屏蔽转运容器70的顶盖以及其他设备。
乏燃料操作间16右侧上方的一端设有乏燃料装料间19,乏燃料装料间19的下方设有装料口,乏燃料装料间19内安装有各类乏燃料装料设备,可通过下方的装料口将乏燃料装入放置在地车屏蔽罩38内的乏燃料贮罐2内。
乏燃料操作间16右侧上方的另外一端设有乏燃料焊接设备间35,乏燃料焊接设备间35内安装有贮罐密封焊机33,用于将放置在屏蔽罩38内的装满乏燃料的乏燃料贮罐2的罐口进行密封焊接。乏燃料焊接设备间35的上方安装有单轨吊车37,乏燃料焊接设备间35的地面上设有上层吊装孔20,通过单轨吊车37和所设置的上层吊装孔20,可吊装空载贮罐、屏蔽转运容器70的顶盖以及其他设备。乏燃料焊接设备间35的一端设有盘梯34,可以连通到设备检修间18。
乏燃料操作间16的上方的左侧设有通风设备间15,通风设备间15内安装有乏燃料贮存库各贮存区乏燃料贮罐余热排出用的风管、阀门、风机等设备,可将乏燃料贮存库内的余热通过强制排风或自然排风的方式排至外部环境。
与通风设备间15相邻设有乏燃料控制室17,乏燃料控制室17内安装有乏燃料贮存系统的各类操作台,可以监控系统的运行。乏燃料控制室17的一侧设有设备检修间18,用于检修其下方乏燃料装料间19内的各类设备。乏燃料控制室17的另外一侧设有电气设备间36,用于安装乏燃料贮存系统的各类电气柜和控制柜。
上文所述的支撑台25,用于固定立式放置在运输车26上的屏蔽转运容器70,保证运输过程中屏蔽转运容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支撑台25与运输车26之间设有支撑台固定座69,用于将支撑台25和屏蔽转运容器70的载荷均匀分布在运输车26的各组车轮上,运输车26可通过转运间大门42进出乏燃料转运间24。
为了便于乏燃料的屏蔽转运容器在运输车上的固定,优选但是不必须支撑台25由左右两部分构成,左右两部分通过安装在左侧连接柱83和右侧连接柱87上的连接螺栓78连接并固定,左右两部分的结构类似,分述如下:
左侧的支撑台,从下向上的结构描述如下:
底部为左支撑台固定座75,左支撑台固定座75上设有左侧底层操作台84,左侧底层操作台84的上方为左侧中间操作台82,左侧中间操作台82的上方为左侧顶层操作台80,左侧底层操作台84、左侧中间操作台82和左侧顶层操作台80均由左支撑台立柱76连接固定,左侧顶层操作台80的边沿上设有左侧护栏81,用于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右侧的支撑台,从下向上的结构描述如下:
底部为右支撑台固定座77,右支撑台固定座77上设有右侧底层操作台85,右侧底层操作台85的上方为右侧中间操作台86,右侧中间操作台86的上方为右侧顶层操作台88,右侧底层操作台85、右侧中间操作台86和右侧顶层操作台88均由右支撑台立柱79连接固定,右侧顶层操作台88的边沿上设有右侧护栏89,用于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右侧护栏89以及下方区域安装有爬梯90,用于操作人员攀爬至支撑台25的各层操作台。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支撑台25除了采用以上二分式的结构,还可以采用任意多分式结构,从而通过多部分结构拼装,并将屏蔽转运容器固定在该支撑台25中。此外,虽然以上提到的操作台(对于左侧的支撑台部分而言,其包括左侧顶层操作台、左侧中间操作台、左侧底层操作台;对于右侧的支撑台部分而言,其包括右侧顶层操作台、右侧中间操作台、右侧底层操作台)的层数为三层,但是其不构成对本实施例的支撑台的限制,本实施例的支撑台,其操作台可以为任意层。并且,优选但是不必须各层所述操作台,其中左侧的支撑台通过左支撑台立柱76连接固定,右侧的支撑台通过右支撑台立柱77连接固定。
安装固定在支撑台25上的屏蔽转运容器70,其典型的特征是可以将乏燃料贮罐2整体放入其内腔,并可将乏燃料贮罐可靠的安装固定,用于乏燃料贮罐的运输。
屏蔽转运容器70的典型结构描述如下:
其中,
屏蔽转运容器70主要由筒体、底座、顶盖和缓冲层构成。
屏蔽转运容器70的筒体的外部是外筒体701,内部是内筒体702,外筒体701和内筒体702之间设有第一中子吸收层703,外筒体701的外部设有外筒体外衬层705,内筒体702的内层设有内筒体内衬层704,通过设置外筒体外衬层705和内筒体内衬层704,可以使外筒体701和内筒体702的选材更广泛,以便降低设备成本。
屏蔽转运容器70的筒体的下方是底座,底座的外部是外层底板708,底座的内部是内层底板709,外层底板708和内层底板709之间设有第二中子吸收层710,外层底板708的外部设有外层底板外衬层712,内层底板709的内部设有内层底板内衬层711,通过设置外层底板外衬层712和内层底板内衬层711,可以使外层底板708和内层底板709的选材更广泛,以便降低设备成本。底座通过下部筒体连接部715与筒体连接固定,下部筒体连接部715上设有多个容器底部吊耳706,用于设备的吊装和姿态变换。
屏蔽转运容器70的筒体的上方是顶盖,顶盖的外部是外层盖板723,顶盖的内部是内层盖板721,外层盖板723和内层盖板721之间设有第三中子吸收层722,第三中子吸收层722可以通过中子吸收层固定螺栓720预先固定在容器顶盖的金属结构上。内层盖板721上安装有多个压紧器716,压紧器716可将转运容器内的乏燃料贮罐压紧固定住。外层盖板723可通过顶盖固定螺栓719固定在上部筒体连接部717上。转运容器顶盖通过上部筒体连接部717与筒体连接固定,上部筒体连接部717上设有多个容器顶部吊耳726,用于设备的吊装和姿态变换。
屏蔽转运容器70底座的外部,安装有底部缓冲层707,用于屏蔽转运容器70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在发生转运容器跌落或碰撞等事故时可有效保护屏蔽转运容器70,底部缓冲层707通过底部缓冲层连接螺栓713固定在下部筒体连接部715上,底部缓冲层707的外部设有底部缓冲层外壳714,用于保护底部缓冲层707,并使底部缓冲层707构成坚固的部件。
屏蔽转运容器70顶盖的外部,安装有顶部缓冲层725,用于屏蔽转运容器70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在发生转运容器跌落或碰撞等事故时可有效保护屏蔽转运容器70,顶部缓冲层725通过顶部缓冲层连接螺栓724固定在上部筒体连接部717上,顶部缓冲层725的外部设有顶部缓冲层外壳718,用于保护顶部缓冲层725,并使顶部缓冲层725构成坚固的部件。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乏燃料的屏蔽转运容器的结构不受以上举例的限制,例如,乏燃料的屏蔽转运容器的筒体并非一定要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两层结构。同样的,顶盖也并非一定要同时设置外层盖板和内层盖板。同理,底座也并非一定要同时设置外层底板和内层底板。并且,以上提到的中子吸收层(包括第一中子吸收层、第二中子吸收层和第三中子吸收层),其并非一定要分别设置在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外层盖板和内层盖板之间以及外层底板和内层底板之间,例如中子吸收层还可以设置在内筒体内侧、内层盖板内侧以及内层底板内侧,只要可以防止乏燃料向屏蔽转运容器外部的辐射即可。
并且,以上提到的筒体连接部(包括下部筒体连接部715和上部筒体连接部717),其也并非本实施例的筒体的必须部分。当设置有以上筒体连接部的时候,则筒体包括筒体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本体两端的筒体连接部,底座和顶盖均通过所述筒体连接部与所述筒体本体固定,且所述筒体连接部上设置有吊耳。
在以上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乏燃料的屏蔽转运设备,包括进出乏燃料转运间的运输车,在运输车上设置有支撑台25,在支撑台内设置有上述屏蔽转运容器。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乏燃料厂房,包括乏燃料操作间和乏燃料转运间,所述乏燃料操作间内设有地车,且所述地车上的小车运行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抓取竖井井盖的第一吊具以及控制竖井井盖升降的第一升降装置,使得所述小车运行机构运行至第一设定位置时,所述第一吊具以及所述第一升降装置配合可提起乏燃料贮存竖井的竖井井盖;
所述地车的大车运行机构上设置有可相对所述大车运行机构运动的小车运行机构,所述小车运行机构上还设置有屏蔽罩、用于抓取乏燃料贮罐的第二吊具以及控制乏燃料贮罐升降的第二升降装置,所述屏蔽罩的底部设置有可开闭所述屏蔽罩的安装底板;
所述乏燃料操作间和所述乏燃料转运间之间通过乏燃料转运孔连通,在所述乏燃料转运间内设有与所述乏燃料转运孔连通的转运井;
所述小车运行机构、屏蔽罩、第二吊具以及第二升降装置满足:
当所述小车运行机构运动至第二设定位置,且所述安装底板打开时,所述第二吊具和所述第二升降装置配合使得乏燃料贮罐上升至所述屏蔽罩内;且当乏燃料贮罐完全进入所述屏蔽罩之后,所述安装底板闭合;
当所述小车运行机构搭载所述屏蔽罩运动至所述乏燃料转运孔处,且当所述安装底板打开时,所述第二吊具和所述第二升降装置配合使得乏燃料贮罐通过所述转运井进入所述乏燃料转运间内。
其中,优选但是不必须乏燃料操作间位于乏燃料转运间的上方,且乏燃料厂房还包括位于所述乏燃料操作间上方的焊接设备间,焊接设备间中设置有吊装装置;焊接设备间和乏燃料操作间之间,以及乏燃料操作间和乏燃料转运间之间,均设有吊装装置的吊装孔,使得吊装装置可进入所述乏燃料转运间中。
其中,吊装装置可以采用上述提到的单轨吊车37的形式,当然还可以采用任何其它现有技术公开的结构形式,只要满足吊装功能即可。其中的吊装功能包括:吊装空载乏燃料贮罐、屏蔽转运容器70的顶盖以及其他设备等。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乏燃料的屏蔽转运方法,包括:
将乏燃料贮存竖井中的乏燃料贮罐吊装至乏燃料操作间内;
将乏燃料贮罐通过开设在乏燃料操作间和乏燃料转运间之间的乏燃料转运孔转移至乏燃料转运间内,并使得乏燃料贮罐落入到乏燃料的屏蔽转运容器中,其中乏燃料的屏蔽转运容器固定在运输车上;
通过运输车将乏燃料贮罐转运至乏燃料转运间的外部。
该方法中提到的乏燃料的屏蔽转运容器可以采用本实施例提到的结构形式,也可以采用任何现有技术公开的结构形式,只要能够容纳乏燃料贮罐并满足辐射屏蔽要求即可。
其中,“将乏燃料贮存竖井中的乏燃料贮罐吊装至乏燃料操作间内”包括:
在乏燃料操作间内设置屏蔽罩,并将屏蔽罩运动至乏燃料贮存竖井的上方;
移走乏燃料贮存竖井的竖井井盖;
打开屏蔽罩的安装底板,将乏燃料贮罐转移至屏蔽罩内后闭合安装底板。
所述“将乏燃料贮罐通过开设在乏燃料操作间和乏燃料转运间之间的乏燃料转运孔转移至乏燃料转运间内,并使得乏燃料贮罐落入到乏燃料的屏蔽转运容器中,其中乏燃料的屏蔽转运容器固定在运输车上”包括:
打开屏蔽罩的安装底板;
采用支撑台将乏燃料的屏蔽转运容器固定在运输车上;
运输车进入到乏燃料转运间,并使得乏燃料屏蔽转运容器位于吊装孔下方;
移走乏燃料屏蔽转运容器的顶盖;
运输车搭载乏燃料屏蔽转运容器至乏燃料转运孔下方;
将乏燃料贮罐从屏蔽罩内转移至乏燃料屏蔽转运容器内;
运输车搭载乏燃料屏蔽转运容器至吊装孔下方;
将乏燃料屏蔽转运容器的顶盖安装到乏燃料屏蔽转运容器上。
其中的吊装孔作用在于使得设置在焊接设备间内的吊装装置可以移走或者安装好乏燃料屏蔽转运容器的顶盖。
基于以上乏燃料的屏蔽转运设备以及乏燃料厂房进行乏燃料的屏蔽转运,其操作流程如下:
首先,在乏燃料转运间24的外部,通过乏燃料厂房外部的吊车和吊具等设备,将空载的屏蔽转运容器70的底部缓冲层707和顶部缓冲层725拆除,通过转运容器吊车和专用吊具将空载的屏蔽转运容器70吊装至运输车26上面预先安装好的支撑台固定座69上,并将屏蔽转运容器70立式放置。
将屏蔽转运容器70在运输车26上预先安装好的支撑台固定座69上调整到位并固定好后,先后将左侧和右侧的支撑台也通过吊车和吊具等设备吊装至运输车26上的支撑台固定座69上,并围绕在已经放置好的屏蔽转运容器70的外圈放置,然后将左侧和右侧的支撑台通过安装在左侧连接柱83和右侧连接柱87上的连接螺栓78连接并固定,之后将整套支撑台25安装固定在支撑台固定座69上。
之后操作运输车26载着支撑台25和屏蔽转运容器70,通过转运间大门42进入乏燃料转运间24,通过调整使屏蔽转运容器70的中心与吊装孔39的中心基本对正,此时屏蔽转运容器70位于吊装孔39的正下方。
将吊装孔39内的盖板和乏燃料转运孔22内的转运井井盖72移走,可以暂时放在盖板放置槽54或其他不影响操作的安全位置。
操作人员到达支撑台25的顶层操作台,将固定屏蔽转运容器70顶盖的固定螺栓719拆除,然后操作安装在焊接设备间35内的单轨吊车37,将屏蔽转运容器70的顶盖通过吊装孔39和上层吊装孔20吊装至焊接设备间35内暂时存放。
运输车26载着支撑台25和已经移走顶盖的屏蔽转运容器70,继续运行使屏蔽转运容器70的中心与乏燃料转运井40的中心基本对正,此时屏蔽转运容器70位于乏燃料转运孔22的正下方。
操作运输车26,可使屏蔽转运容器70适度上升,使得上部筒体连接部717进入到乏燃料转运井40的下沿上方,以屏蔽乏燃料贮罐2在乏燃料转运井40内吊装过程中的辐射。之后操作第三吊具63,将固定杆62下放至导向筒61内,从而将支撑台25和屏蔽转运容器70稳定在乏燃料转运井40下方,以便接收乏燃料贮罐2。
远程操作乏燃料操作间16内的地车12,使地车12运行至目标竖井位置,此时地车12上的屏蔽罩38内空置,即没有乏燃料贮罐。将第一升降装置49与下方的竖井对正,然后操作第一升降装置49,将其下方的竖井井盖11从竖井井口内吊起,并吊离乏燃料操作间16的地面一定高度,之后远程操作地车12,使地车12上的屏蔽罩38与移走井盖的竖井井口对正。
操作安装底板52,使底板打开,然后操作第二升降装置51,使第二吊具50沿竖井导轨8下放到乏燃料贮存竖井3内,并落在存放在乏燃料贮存竖井3内的乏燃料贮罐2上,操作第二吊具50,使其抓住乏燃料贮罐2,然后操作第二升降装置51,使第二吊具50带动乏燃料贮罐沿竖井导轨8上升到地车12上的屏蔽罩38内,之后操作安装底板52,使底板关闭,将乏燃料贮罐放置在安装底板52的底板上,完成从乏燃料贮存竖井内取出乏燃料贮罐的操作。
远程操作地车12,使第一升降装置49与下方移走井盖的竖井井口再次对正,然后操作第一升降装置49,将竖井井盖11放回到目标竖井井口内。
然后,远程操作地车12,地车12运行至乏燃料转运孔22的位置,并使屏蔽罩38与乏燃料转运井40对正。
操作第二升降装置51,使第二吊具50带动乏燃料贮罐提离安装底板52的底板,然后操作安装底板52,使底板打开,之后操作第二升降装置51,使第二吊具50带动乏燃料贮罐2沿转运井导轨65下放到屏蔽转运容器70内。
在确认乏燃料贮罐2稳定放置在屏蔽转运容器70后,远程操作第二吊具50使其从乏燃料贮罐上脱开,然后操作第二升降装置51,使第二吊具50沿转运井导轨65上升到地车12上的屏蔽罩38内,之后操作安装底板52,使底板关闭,完成将乏燃料贮罐从地车12上的屏蔽罩38内下放到屏蔽转运容器70的操作。
之后操作第三吊具63,将固定杆62从导向筒61内提出,然后操作运输车26,使屏蔽转运容器70适度降低,使得上部筒体连接部717下降到乏燃料转运井40下沿的下部,从而使支撑台25、屏蔽转运容器70和运输车26具备移动条件。
将运输车26从乏燃料转运孔22的正下方移开,移至吊装孔位置,通过调整使屏蔽转运容器70的中心与吊装孔39的中心基本对正,此时屏蔽转运容器70位于吊装孔39的正下方。
操作安装在焊接设备间35内的单轨吊车37,将屏蔽转运容器70的顶盖从焊接设备间35内通过上层吊装孔20和吊装孔39下放到屏蔽转运容器70上。然后操作人员到达支撑台25的顶层操作台,将屏蔽转运容器70的顶盖通过固定螺栓719固定到上部筒体连接部717上,压紧器716将乏燃料贮罐压紧固定住。
运输车26载着支撑台25和装入乏燃料贮罐的屏蔽转运容器70,通过转运间大门42运出乏燃料转运间24。
在乏燃料转运间24的外部,将连接支撑台25的安装在左侧连接柱83和右侧连接柱87上的连接螺栓78拆除。然后通过乏燃料厂房外部的吊车和吊具等设备,将绕在屏蔽转运容器70的外圈放置的左侧和右侧的支撑台从运输车26上拆除,并吊离放置到指定位置。
之后,通过转运容器吊车和专用吊具或容器姿态变换装置将满载的屏蔽转运容器70从立式放置状态吊装变位到横放状态,放置在运输车26上的底座上。然后,通过乏燃料厂房外部的吊车和吊具等设备,将底部缓冲层707和顶部缓冲层725安装到满载的屏蔽转运容器70上并通过螺栓可靠固定,然后将屏蔽转运容器70可靠固定在运输车26上,以确保运输过程中屏蔽转运容器70的安全。
最后,需要将从吊装孔39和乏燃料转运孔22内移走的盖板和转运井井盖72复位到吊装孔39和乏燃料转运孔22内,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转运方法与装备,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出的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能够整体放入屏蔽转运容器,可实现乏燃料贮罐内乏燃料元件的整体转运。
2.本发明提出的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能够通过地车和屏蔽罩成套设备在厂房内实现在各工艺位置之间的转移,以及在乏燃料贮存竖井和乏燃料转运井内的吊装。
3.本发明提出的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转运装备,包含了可以安装在运输车上的支撑台,支撑台可有效保护立式放置在运输车上的屏蔽转运容器。
4.本发明提出的支撑台,设计为左右两半式结构,不但方便支撑台的吊装固定,还可在吊装期间有效保护屏蔽转运容器。
5.本发明提出的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转运方法,涉及到在乏燃料转运间设置有乏燃料转运井,乏燃料转运井的外墙可有效屏蔽乏燃料贮罐在吊装过程中的辐射,以提高操作人员和周围设备的安全性。
6.本发明提出的乏燃料转运间内设置的乏燃料转运井,内部设有固定杆及其吊具,可以实现支撑台的可靠固定,确保乏燃料贮罐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7.本发明提出的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转运装备,包含了可整体装入乏燃料贮罐的屏蔽转运容器,便于乏燃料贮罐以及罐内乏燃料的整体转运操作,并可通过压紧器将屏蔽转运容器内的乏燃料贮罐压紧固定。
8.本发明提出的核电站屏蔽转运容器,在筒体、底座和顶盖的夹层中,填充有中子吸收材料,在保证转运容器整体结构可靠性的同时,可实现对乏燃料贮罐的中子屏蔽。
9.本发明提出的核电站屏蔽转运容器,通过在筒体和底座的内外壁设置内衬层和外衬层,可以实现转运容器筒体和底座主体材料的选材更为广泛,从而在保证转运容器辐射屏蔽性能和防腐蚀性能的同时,可有效降低设备成本。
10.本发明提出的核电站屏蔽转运容器,设有通过螺栓紧固的底部和顶部缓冲层,可有效保护屏蔽转运容器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在发生意外跌落和碰撞时损伤屏蔽转运容器以及内部的乏燃料贮罐和乏燃料。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转运方法与装备,经过适当修改,也可用于其他类型核电站、研究堆等乏燃料贮罐的转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乏燃料的屏蔽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乏燃料贮存竖井中的乏燃料贮罐吊装至乏燃料操作间内;
将乏燃料贮罐通过开设在乏燃料操作间和乏燃料转运间之间的乏燃料转运孔转移至乏燃料转运间内,并使得乏燃料贮罐落入到乏燃料的屏蔽转运容器中,其中乏燃料的屏蔽转运容器固定在运输车上;
通过运输车将乏燃料贮罐转运至乏燃料转运间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将乏燃料贮存竖井中的乏燃料贮罐吊装至乏燃料操作间内”包括:
在乏燃料操作间内设置屏蔽罩,并将屏蔽罩运动至乏燃料贮存竖井的上方;
移走乏燃料贮存竖井的竖井井盖;
打开屏蔽罩的安装底板,将乏燃料贮罐转移至屏蔽罩内后闭合安装底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乏燃料贮罐通过开设在乏燃料操作间和乏燃料转运间之间的乏燃料转运孔转移至乏燃料转运间内,并使得乏燃料贮罐落入到乏燃料的屏蔽转运容器中,其中乏燃料的屏蔽转运容器固定在运输车上”包括:
打开屏蔽罩的安装底板;
采用支撑台将乏燃料的屏蔽转运容器固定在运输车上;
运输车进入到乏燃料转运间,并使得乏燃料屏蔽转运容器位于吊装孔下方;
移走乏燃料屏蔽转运容器的顶盖;
运输车搭载乏燃料屏蔽转运容器至乏燃料转运孔下方;
将乏燃料贮罐从屏蔽罩内转移至乏燃料屏蔽转运容器内;
运输车搭载乏燃料屏蔽转运容器至吊装孔下方;
将乏燃料屏蔽转运容器的顶盖安装到乏燃料屏蔽转运容器上。
4.一种乏燃料的屏蔽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出乏燃料转运间的运输车,在所述运输车上设置有支撑台,在所述支撑台内设置有乏燃料的屏蔽转运容器;所述乏燃料的屏蔽转运容器包括筒体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筒体两端的顶盖和底座;所述筒体、顶盖和底座上分别固定有中子吸收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乏燃料的屏蔽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且在所述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设置有第一中子吸收层;所述底座包括外层底板和内层底板,且在所述外层底板和内层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中子吸收层;所述顶盖包括外层盖板和内层盖板,且在所述外层盖板和内层盖板之间设置有第三中子吸收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乏燃料的屏蔽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远离所述筒体的一侧以及所述底座远离所述筒体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在缓冲层外壳中,且所述缓冲层外壳固定在所述筒体上;所述顶盖内侧设置有压紧器,用于压紧固定所述乏燃料屏蔽转运容器内存放的乏燃料贮罐;
所述外筒体的外侧以及所述外层底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外衬层,和/或,所述内筒体的内侧以及所述内层底板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内衬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乏燃料的屏蔽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筒体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本体两端的筒体连接部,所述底座和所述顶盖均通过所述筒体连接部与所述筒体本体固定,且所述筒体连接部上设置有吊耳。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乏燃料的屏蔽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包括可拆装且关于竖直平面对称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包括用于固定在所述运输车上的支撑台固定座,以及位于所述支撑台固定座上方的至少一层操作台,其中位于最顶层的所述操作台边沿设置有护栏,且各层所述操作台均通过爬梯通往所述运输车。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乏燃料的屏蔽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乏燃料的屏蔽转运设备还包括大车运行机构和小车运行机构,均设置在乏燃料厂房的乏燃料操作间中;
所述小车运行机构设置在所述大车运行机构上且可相对所述大车运行机构运动,所述小车运行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抓取竖井井盖的第一吊具以及控制竖井井盖升降的第一升降装置,使得所述小车运行机构和大车运行机构运行至第一设定位置时,所述第一吊具以及所述第一升降装置配合可提起乏燃料贮存竖井的竖井井盖;
所述小车运行机构上设置有屏蔽罩、用于抓取乏燃料贮罐的第二吊具以及控制乏燃料贮罐升降的第二升降装置,所述屏蔽罩的底部设置有可开闭所述屏蔽罩的安装底板;
所述乏燃料操作间通过乏燃料转运孔连通乏燃料转运间,在所述乏燃料转运间内设有与所述乏燃料转运孔连通的转运井;
所述小车运行机构、屏蔽罩、第二吊具以及第二升降装置满足:
当所述小车运行机构运动至第二设定位置,且所述安装底板打开时,所述第二吊具和所述第二升降装置配合使得乏燃料贮罐上升至所述屏蔽罩内;且当乏燃料贮罐完全进入所述屏蔽罩之后,所述安装底板闭合;
当所述小车运行机构搭载所述屏蔽罩运动至所述乏燃料转运孔处,且当所述安装底板打开时,所述第二吊具和所述第二升降装置配合使得乏燃料贮罐通过所述转运井进入所述乏燃料转运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乏燃料的屏蔽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乏燃料操作间位于所述乏燃料转运间的上方,且所述乏燃料厂房还包括位于所述乏燃料操作间上方的焊接设备间,所述焊接设备间中设置有吊装装置;所述焊接设备间和所述乏燃料操作间之间,以及所述乏燃料操作间和乏燃料转运间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吊装装置的吊装孔,使得所述吊装装置可进入所述乏燃料转运间中;
所述转运井的井口位置设置有可开合的转运井井盖,所述转运井的内壁通过支撑梁固定有限定乏燃料贮罐下落的转运井导轨,所述支撑梁包括上部支撑梁、中部支撑梁和底部支撑梁;所述转运井内设置有多个导向筒,且所述导向筒固定在所述中部支撑梁和底部支撑梁上,所述导向筒中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撑台的固定杆;所述转运井包括内隔墙和外隔墙。
CN201810395714.5A 2018-04-27 2018-04-27 乏燃料的屏蔽转运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85976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95714.5A CN108597633B (zh) 2018-04-27 2018-04-27 乏燃料的屏蔽转运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95714.5A CN108597633B (zh) 2018-04-27 2018-04-27 乏燃料的屏蔽转运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97633A true CN108597633A (zh) 2018-09-28
CN108597633B CN108597633B (zh) 2019-11-22

Family

ID=63610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95714.5A Active CN108597633B (zh) 2018-04-27 2018-04-27 乏燃料的屏蔽转运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97633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6599A (zh) * 2019-05-08 2019-09-17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反应堆双堆共用乏池装置
CN110391031A (zh) * 2019-07-25 2019-10-29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微型反应堆卸料方法及卸料装置
CN110634583A (zh) * 2019-09-25 2019-12-3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单根乏燃料棒转运容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1095434A (zh) * 2018-11-26 2020-05-01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燃料组件运输容器及其支撑组件
CN112271009A (zh) * 2020-10-14 2021-01-26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乏燃料干法贮存转运容器的防护底座
CN112408207A (zh) * 2020-11-06 2021-02-26 莱德沃重工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存取辐射物品的装载机、系统及方法
WO2023035620A1 (zh) * 2021-09-09 2023-03-16 清华大学 核电站核燃料的运输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6605A (zh) * 2010-07-26 2010-12-15 清华大学 一种核电站乏燃料贮存罐屏蔽罩成套装置
CN201956081U (zh) * 2010-12-15 2011-08-3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放射性物质屏蔽转运装置
CN102179603A (zh) * 2011-04-21 2011-09-14 清华大学 乏燃料贮罐罐塞自动焊接密封装置
CN102689835A (zh) * 2012-06-07 2012-09-26 清华大学 可伸缩式乏燃料贮罐吊装导向装置
CN102693769A (zh) * 2012-06-07 2012-09-26 清华大学 可伸缩式核电站乏燃料余热排出装置
CN102708933A (zh) * 2012-06-06 2012-10-03 清华大学 乏燃料贮存竖井屏蔽井盖及其提升装置
CN102717807A (zh) * 2012-06-07 2012-10-10 清华大学 乏燃料贮罐转运车
CN102881343A (zh) * 2012-09-29 2013-01-16 清华大学 球床高温堆乏燃料卸料暂存装置
CN103065696A (zh) * 2012-12-21 2013-04-24 清华大学 乏燃料干式贮存装置
CN104952506A (zh) * 2015-06-12 2015-09-30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乏燃料组件运输容器
CN105590659A (zh) * 2015-12-31 2016-05-18 清华大学 一种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6605A (zh) * 2010-07-26 2010-12-15 清华大学 一种核电站乏燃料贮存罐屏蔽罩成套装置
CN201956081U (zh) * 2010-12-15 2011-08-3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放射性物质屏蔽转运装置
CN102179603A (zh) * 2011-04-21 2011-09-14 清华大学 乏燃料贮罐罐塞自动焊接密封装置
CN102708933A (zh) * 2012-06-06 2012-10-03 清华大学 乏燃料贮存竖井屏蔽井盖及其提升装置
CN102689835A (zh) * 2012-06-07 2012-09-26 清华大学 可伸缩式乏燃料贮罐吊装导向装置
CN102693769A (zh) * 2012-06-07 2012-09-26 清华大学 可伸缩式核电站乏燃料余热排出装置
CN102717807A (zh) * 2012-06-07 2012-10-10 清华大学 乏燃料贮罐转运车
CN102881343A (zh) * 2012-09-29 2013-01-16 清华大学 球床高温堆乏燃料卸料暂存装置
CN103065696A (zh) * 2012-12-21 2013-04-24 清华大学 乏燃料干式贮存装置
CN104952506A (zh) * 2015-06-12 2015-09-30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乏燃料组件运输容器
CN105590659A (zh) * 2015-12-31 2016-05-18 清华大学 一种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建 等: "田湾核电站乏燃料运输容器清洗操作平台设计优化", 《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5434B (zh) * 2018-11-26 2023-08-25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燃料组件运输容器及其支撑组件
CN111095434A (zh) * 2018-11-26 2020-05-01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燃料组件运输容器及其支撑组件
WO2020107179A1 (zh) * 2018-11-26 2020-06-04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燃料组件运输容器及其支撑组件
GB2591527B (en) * 2018-11-26 2022-05-04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 Inst Co Ltd Fuel assembly transport container and support assembly thereof
GB2591527A (en) * 2018-11-26 2021-08-04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 Inst Co Ltd Fuel assembly transport container and supporting assembly therefor
CN110246599A (zh) * 2019-05-08 2019-09-17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反应堆双堆共用乏池装置
CN110391031B (zh) * 2019-07-25 2021-09-14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微型反应堆卸料方法及卸料装置
CN110391031A (zh) * 2019-07-25 2019-10-29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微型反应堆卸料方法及卸料装置
CN110634583B (zh) * 2019-09-25 2022-02-22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单根乏燃料棒转运容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0634583A (zh) * 2019-09-25 2019-12-3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单根乏燃料棒转运容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2271009A (zh) * 2020-10-14 2021-01-26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乏燃料干法贮存转运容器的防护底座
CN112271009B (zh) * 2020-10-14 2023-07-07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乏燃料干法贮存转运容器的防护底座
CN112408207A (zh) * 2020-11-06 2021-02-26 莱德沃重工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存取辐射物品的装载机、系统及方法
WO2023035620A1 (zh) * 2021-09-09 2023-03-16 清华大学 核电站核燃料的运输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97633B (zh) 2019-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7633B (zh) 乏燃料的屏蔽转运方法及设备
US6718000B2 (en) Ventilated vertical overpack
JP7121856B2 (ja) 使用済み核燃料の貯蔵と輸送のための多部品キャスク
JP3663924B2 (ja) 原子炉の炉内構造物の取扱い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に用いる装置
US1002008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spent nuclear fuel
CN102412000B (zh) 一种核电站乏燃料贮存竖井系统
JPH0611592A (ja) 原子炉系格納装置
US3929568A (en) Nuclear power plant containment construction
RU2323493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грузки топлива атомной станции для дожиган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US3113915A (en) Shielded reactor plant arrangement and personnel access means therefor
CN106128534A (zh) 一种具有低中放废物处置场的地下核电站
RU2273903C1 (ru) Способ сухого контейнерного хранения отработавших тепловыделяющих сборок
JP3817211B2 (ja) 放射性物質貯蔵方法および放射性物質貯蔵施設
CN112313756B (zh) 用于存储和运输乏核燃料的多部件桶
CN109898900B (zh) 一种核反应堆厂房及其布置方法
CN201163545Y (zh) 用于一次中子源组件吊装中的屏蔽装置
CA3028463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materials for retubing of a nuclear reactor
Cartera et al. Multi-purpose canister storage of spent nuclear fuel in modular vault syste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JPH1184052A (ja) 加圧水型原子炉の炉内構造物の搬出方法
JP2005308624A (ja) 原子炉施設
CA2016923A1 (en) Radioactive material storage structure
RU2097848C1 (ru) Способ сухого хранения отработавших тепловыделяющих сборок
RU2278430C1 (ru) Способ сухого контейнерного хранения отработавших тепловыделяющих сборок отработавших тепловыделяющих сборок и транспортный агрегат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отработавших тепловыделяющих сборок к месту промежуточного хранения
CN117166825A (zh) 反应堆厂房结构
CN115831415A (zh) 一种海上核电平台的控制区布置结构和海上核电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11

Address after: 100193 building 26, Zhongguancun Software Park, 8 Dongbeiwang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CHI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4 mailbox, 100084-82 Tsinghua Yuan,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TSINGHUA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