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88365B - 一种强热型室外机、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强热型室外机、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88365B CN105588365B CN201510381850.5A CN201510381850A CN105588365B CN 105588365 B CN105588365 B CN 105588365B CN 201510381850 A CN201510381850 A CN 201510381850A CN 105588365 B CN105588365 B CN 10558836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cooler
- outdoor unit
- valve
- refrigerant
- hydroj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热型室外机、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空调领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处于低温环境下的热泵系统在制热模式下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导致制热能力不足的问题。具体方案为,该室外机包括压缩模块、室外换热器及喷液回路,喷液回路可以当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室外机为制热模式时打开,将从室内机流入喷液回路的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并将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通过压缩模块的喷液端流入压缩模块,以使得从喷液回路流入压缩模块的制冷剂进行闪发吸热变为气态制冷剂。本发明用于制冷制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热型室外机、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热泵系统能够将低位热源的热能转移到高位热源,通常是先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品位热能,经过电力做功,然后再向人们提供可被利用的高品位热能。
热泵系统能够进行制冷和制热,其制热能力随着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当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过低时,一方面,热泵系统的压缩比比较大,即热泵系统排气压力和吸气压力之比过大,这会使得热泵系统的压缩机容积效率降低,导致制冷剂质量流率降低,即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制冷剂量会变少;另一方面,低温环境下热泵系统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比较高,为保证压缩机正常工作,必须限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这两方面的因素最终降低了热泵系统的制热能力。
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补气增焓技术来提升热泵系统在低温环境下的制热能力,但是,该技术不能解决低温环境下热泵系统的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的问题,压缩机不能实现高频运行,导致压缩机制热能力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强热型室外机、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处于低温环境下的热泵系统在制热模式下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导致制热能力不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外机,应用于制热模式,包括:压缩模块、室外换热器及喷液回路;
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模块的吸气端相连,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喷液回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与室内机相连,所述喷液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模块的喷液端相连,所述压缩模块的排气端与所述室内机相连;
所述喷液回路,用于当所述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打开,将从所述室内机流入所述喷液回路的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并将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通过所述压缩模块的喷液端流入所述压缩模块;
所述压缩模块,用于将从所述喷液回路流入的制冷剂进行闪发吸所述压缩模块,用于使得从所述喷液回路流入所述压缩模块的制冷剂闪发吸热变为气态制冷剂。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外机控制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所述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室外机为制热模式时,控制所述喷液回路打开,以便将从所述室内机流入所述喷液回路的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并将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通过所述压缩模块的喷液端流入所述压缩模块;以使得从所述喷液回路流入所述压缩模块的制冷剂闪发吸热变为气态制冷剂。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包括:室外机;
所述室外机为第一方面所述的室外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强热型室外机、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室外机包括压缩模块、室外换热器及喷液回路,喷液回路可以当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室外机为制热模式时打开,将从室内机流入喷液回路的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并将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通过压缩模块的喷液端流入压缩模块,以使得从喷液回路流入压缩模块的制冷剂闪发吸热变为气态制冷剂,这样有效降低了压缩模块的排气温度,增加了制冷剂的质量流率,使得压缩机可以在更高的频率运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处于低温环境下的热泵系统在制热模式下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导致制热能力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外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室外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外机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外机制冷模式下制冷剂流向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外机制热模式下制冷剂流向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室外机制热模式下制冷剂流向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外机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泵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外机,应用于制热模式,参照图1所示,该室外机10包括:压缩模块101、室外换热器102及喷液回路103。
室外换热器102的第一端1021与压缩模块101的吸气端1013相连,室外换热器102的第二端1022与喷液回路103的输入端相连,室外换热器102的第二端1022与室内机相连,喷液回路103的输出端与压缩模块101的喷液端1014相连,压缩模块101的排气端1015与室内机相连。
喷液回路103,用于当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打开,将从室内机流入喷液回路103的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并将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通过压缩模块101的喷液端1014流入压缩模块101。
压缩模块101,用于使得从喷液回路103流入压缩模块101的制冷剂闪发吸热变为气态制冷剂。
在制热模式下,从室内机流入的制冷剂是中温高压的液体,一部分制冷剂流入喷液回路103,一部分制冷剂流入室外换热器102,流入喷液回路103的制冷剂经过节流降压成为低温中压的液体,之后进入压缩模块101喷液端1014,在压缩模块101中闪发吸热变为气体,这样就有效降低了压缩模块101的排气温度,提高了容积效率,增加了制冷剂的质量流率,同时,因为降低了排气温度,使得压缩模块101可以在更高的频率运行,进一步增加了制冷剂质量流率。优选的,第一阈值是指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是否对热泵系统的制热能力产生不良影响的临界值,具体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经验或测试得到的,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定。另外,对于不同厂家的室外机或同一厂家不同型号的室外机而言,第一阈值的大小可能是不同的,或者是相同的。示例的第一阈值可以是-5℃,当然,此处只是举例说明,并不代表本发明局限于此。
可选的,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所示,喷液回路103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1031、第一电磁阀1032及第一毛细管1033;第一电子膨胀阀1031的输入端为喷液回路103的输入端,第一电子膨胀阀1031的输出端与第一电磁阀1032的输入端相连,第一电磁阀1032的输出端与第一毛细管1033的输入端相连,第一毛细管1033的输出端为喷液回路103的输出端。
第一电磁阀1032,用于当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室外机10为制热模式时打开。
第一电子膨胀阀1031和第一毛细管1033可以将流入喷液回路103的制冷剂经过节流降压成为低温中压的液体。
进一步可选的,喷液回路103还可以包括卸载单向阀1034,卸载单向阀1034的输入端与第一电子膨胀阀1031的输出端相连,卸载单向阀1034的输出端与室外换热器102的第二端1022相连。
卸载单向阀1034用于当卸载单向阀1034输入端的压力大于卸载单向阀1034输出端的压力时,将喷液回路103中的制冷剂导出。例如,当室外机10停止运行时,第一电子膨胀阀1031全关且第一电磁阀1032关闭,会使得喷液回路103中封存一定量的低温中压的制冷剂液体,如果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上升,会使得封存在喷液回路103中的制冷剂压力增加,导致管路破裂或第一电子膨胀阀1031、第一电子阀受到破坏,而如果有卸载单向阀1034,就可以在喷液回路103中的压力超过卸载单向阀1034输出端的压力时,使得制冷剂从喷液回路103中流出。
可选的,当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阈值,室外机10为制热模式时,参照图2所示,室外机10还可以包括过冷回路104,过冷回路104包括过冷却器1041、第一电子膨胀阀1031及第二电磁阀1042。
过冷却器1041的第一端10411和过冷却器1041的第二端10412内部连通,过冷却器的第三端10413和过冷却器的第四端10414内部连通,第一电子膨胀阀1031的输入端与过冷却器1041的第三端10413相连,过冷却器1041的第三端10413与室外换热器102的第二端1022相连,电子膨胀阀的输出端与第二电磁阀1042的输入端相连,第二电磁阀1042的输出端与过冷却器1041的第一端10411相连,过冷却器1041的第二端10412与压缩模块101的吸气端1013相连,过冷却器1041的第四端10414与室内机相连。
第二电磁阀1042,用于当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时打开,使得过冷回路104导通。
过冷却器1041,用于当室外机10为制热模式时,将从室内机流入的制冷剂通过过冷却器1041的第四端10414,从过冷却器1041的第三端10413流出至室外换热器102的第二端1022和第一电子膨胀阀1031的输入端。
第一电子膨胀阀1031,用于将从过冷却器1041流入的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通过第二电磁阀1042流入过冷却器1041的第一端10411。
过冷却器1041,还用于通过过冷却器1041的第一端10411流入的制冷剂吸收过冷却器1041的第四端10414流入的制冷剂的热量,并将过冷却器1041的第一端10411流入的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由过冷却器1041的第二端10412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子膨胀阀1031可以被喷液回路103和过冷回路104共用,也可以在两个回路中各设置一个电子膨胀阀,当然,优选的方案是两个回路共用一个电子膨胀阀。当室外机10为制热模式,且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时,喷液回路103关闭,冷却回路打开。可选的,可以是第一电磁阀1032关闭,第二电磁阀1042打开。
可选的,参照图2所示室外机10还可以包括四通换向阀105,四通换向阀105的第一端1051与压缩模块101的排气端1015相连,四通换向阀105的第四端1054与室内机相连,四通换向阀105的第二端1052与室外换热器102的第一端1021相连,四通换向阀105的第三端1053与压缩模块101的吸气端1011相连。
当室外机10为制热模式时,四通换向阀105的第一端1051和第四端1054连通,四通换向阀105的第二端1052和第三端1053连通。
当室外机10为制冷模式时,四通换向阀105的第一端1051和第二端1052连通,四通换向阀105的第三端1053和第四端1054连通。
当室外机10为制冷模式时,喷液回路103关闭,过冷回路104打开,可选的,可以是第一电磁阀1032关闭,第二电磁阀1042打开。
此时,可选的,过冷却器1041,还用于当室外机10为制冷模式时,将从室外换热器102流入的制冷剂通过过冷却器1041的第三端10413,从过冷却器1041的第四端10414流出。
第一电子膨胀阀1031,用于将从室外换热器102流入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通过第二电磁阀1042流入过冷却器1041的第一端10411。
过冷却器1041,还用于通过过冷却器1041的第一端10411流入的制冷剂吸收过冷却器1041的第三端10413流入的制冷剂的热量,并将过冷却器1041的第一端10411流入的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由过冷却器1041的第二端10412流出。
可选的,参照图2所示,压缩模块101可以包括压缩机1011和气液分离器1012;气液分离器1012的输入端为压缩模块101的吸气端1013,气液分离器1012的输出端与压缩机1011的吸气端10111相连,压缩机1011的排气端10113为压缩模块101的排气端1015,压缩机1011的喷液端10112为压缩模块101的喷液端101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包括压缩模块、室外换热器及喷液回路,喷液回路可以当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室外机为制热模式时打开,将从室内机流入喷液回路的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并将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通过压缩模块的喷液端流入压缩模块,以使得从喷液回路流入压缩模块的制冷剂闪发吸热变为气态制冷剂,这样有效降低了压缩模块的排气温度,增加了制冷剂的质量流率,使得压缩机可以在更高的频率运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处于低温环境下的热泵系统在制热模式下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导致制热能力不足的问题。
基于上述图1和图2对应的实施例,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外机10,参照图3所示,在图2所示的室外机10的基础上,增加了排气单向阀106、油分离器107、回油毛细管108、第二电子膨胀阀109、气侧截止阀110、液侧截止阀111。
其中,排气单向阀106的输入端与压缩机1011的排气端10113相连,排气单向阀106的输出端与油分离器107的第一端1071相连,油分离器107的第二端1072与四通换向阀105的第一端1051相连,回油毛细管108的一端与油分离器107的第三端1073相连,回油毛细管108的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器1012的输入端相连;气测截止阀位于四通换向阀105的第四端1054和室内机之间的管路上,液侧截止阀111位于过冷却器1041的第四端10414和室内机之间的管路上,第二电子膨胀阀109的第一端与室外换热器102的第二端1022相连,第二电子膨胀阀109的另一端分别和第一电子膨胀阀1031的输入端及过冷却器1041的第三端10413相连。
在第一种应用场景中,当室外机10为制冷模式时,参照图4所示,第二电磁阀1042打开,第一电磁阀1032关闭,四通换向阀105的第一端和1051第二段1052连通,第三端1053和第四端1054连通,图4示出了制冷剂在室外机10内的流向。
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有四通换向阀105的第二端1052流入室外换热器102,通过室外换热器102将制冷剂的热量排出,使制冷剂冷凝为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109以及过冷却器1041的第三端10413和第四端10414后通过液侧截止阀111流入室内机。制冷剂在室内机进行制冷,即吸收热量后,通过气侧截止阀110流回室外机10,之后经过四通换向阀105的第四端1054和第三端1053流入气液分离器1012经过分离后,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流入压缩机1011。
在制冷剂流出第二电子膨胀阀109后,一部分制冷剂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1031节流降压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通过过冷却器1041的第一端10411进入过冷却器1041吸收从过冷却器1041的第三端10413流入的制冷剂的热量,这使得从过冷却器1041的第四端10414流出的制冷剂温度降低,提高了流出室外机10的制冷剂的过冷度,有效避免了制冷剂在管路中压降引起的闪发,尤其在商用多联机场合下,室内外机间的管路较长,制冷剂很容易发生闪发,提升制冷剂过冷度,使得制冷剂温度降低,有效避免了这个问题。从过冷却器1041的第一端10411流入的制冷剂在吸热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通过过冷却器1041的第二端10412流出至气液分离器1012。
在第二种应用场景中,当室外机10为制热模式,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时,参照图5所示,第二电磁阀1042打开,第一电磁阀1032关闭,四通换向阀105的第一端1051和第四端1054连通,第二端1052和第三端1053连通,图5示出了制冷剂在室外机10内的流向。
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四通换向阀105的第一端1051和第四端1054进入气侧截止阀110流出室外机10,并在室内机中进行制热,制冷剂放热后成为中温高压的液体并流出室内机,通过液侧截止阀111再次进入室外机10。通过过冷却器1041的第四端10414和第三端10413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制冷剂通过第二电子膨胀阀109节流降压后成为低温低压制冷剂,并在室外换热器102中吸收热量成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之后再通过四通换向阀105的第二端1052及第三端1053进入气液分离器1012,然后通过压缩机1011的吸气端10111进入压缩机1011。从过冷却器1041的第三端10413流出的另一部分制冷剂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1031节流降压后成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然后通过过冷却器1041的第一端10411进入过冷却器1041吸收从过冷却器1041的第四端10414流入的制冷剂的热量,使得从过冷却器1041的第三端10413流出的制冷剂温度更低,提高了这部分制冷剂的过冷度,在换热器中可以吸收更多热量;而且从过冷却器1041的第一端10411流入的制冷剂因为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具备了一定过热度,然后这部分过热的低压制冷剂气体通过过冷却器1041的第二端10412流出至气液分离器1012,因为这部分制冷剂温度较高,流入气液分离器1012后提高了气液分离器1012中制冷剂的温度,提升了进入压缩机制冷剂气体的过热度,避免了液压缩,提升了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
在第三种应用场景中,当室外机10为制热模式,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低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参照图6所示,第二电磁阀1042关闭,第一电磁阀1032打开,四通换向阀105的第一端1051和第四端1054连通,第二端1052和第三端1053连通,图6示出了制冷剂在室外机10内的流向。
第三种应用场景和第二种应用场景同为室外机10的制热模式,区别在于第三种场景中的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较低,室外机10内制冷剂的流向与第二种应用场景中不同之处在于,从室内机流入的中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通过过冷却器1041的第四端10414和第三端10413后,一部分制冷剂流入喷液回路103,一部分制冷剂流入室外换热器102,流入喷液回路103的制冷剂通过第一电磁阀1032和第一毛细管1033节流降压成为低温中压的液体,之后进入压缩机1011的喷液端10112,在压缩机1011中闪发吸热变为气体,这样就有效降低了压缩机1011的排气温度,提高了压缩机1011的容积效率,增加了制冷剂的质量流率,同时,因为降低了排气温度,避免了压缩机1011因为温度过高而必须限制频率,使得压缩机1011可以在更高的频率运行,进一步增加了制冷剂质量流率。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从压缩机1011的喷液端10112流入的制冷剂在压缩机1011的中间腔进行闪发吸热,此处所说的中间腔指的是压缩机1011内部腔体的中间位置,即从压缩机1011的喷液端10112喷入的制冷剂需要控制在压缩机1011的中间位置,因为流入的制冷剂要降低排气温度,所以不能太靠近压缩机吸气端,而排气端因为压力过大难以流入制冷剂,所以要选择中间位置喷入,当然,这只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本发明局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包括压缩模块、室外换热器及喷液回路,喷液回路可以当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室外机为制热模式时打开,将从室内机流入喷液回路的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并将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通过压缩模块的喷液端流入压缩模块,以使得从喷液回路流入压缩模块的制冷剂闪发吸热变为气态制冷剂,这样有效降低了压缩模块的排气温度,增加了制冷剂的质量流率,使得压缩机可以在更高的频率运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处于低温环境下的热泵系统在制热模式下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导致制热能力不足的问题。
基于上述图1和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室外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外机控制方法,用于对图1和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室外机进行控制,参照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01、当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室外机为制热模式时,控制喷液回路打开。
以便该室外机将从室内机流入喷液回路的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并将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通过压缩模块的喷液端流入压缩模块;以使得从喷液回路流入压缩模块的制冷剂闪发吸热变为气态制冷剂。可选的,当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时,控制喷液回路关闭。
可选的,在第一种应用场景中,喷液回路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一电磁阀及第一毛细管;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输入端为喷液回路的输入端,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输出端与第一电磁阀的输入端相连,第一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一毛细管的输入端相连,第一毛细管的输出端为喷液回路的输出端。
此时,打开喷液回路可以是当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室外机为制热模式时,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
可选的,在第二种应用场景中,室外机还包括过冷回路,过冷回路包括过冷却器、第一电子膨胀阀及第二电磁阀;过冷却器的第一端和过冷却器的第二端内部连通,过冷却器的第三端和过冷却器的第四端内部连通,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输入端与过冷却器的第三端相连,过冷却器的第三端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电子膨胀阀的输出端与第二电磁阀的输入端相连,第二电磁阀的输出端与过冷却器的第一端相连,过冷却器的第二端与压缩模块的吸气端相连,过冷却器的第四端与室内机相连。
在这种应用场景下,当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时,控制第二电磁阀打开,使得过冷回路导通。进一步可选的,结合第一种应用场景,当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控制第二电磁阀关闭,使得喷液回路导通,过冷回路关闭;当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时,控制第一电磁阀关闭,控制第二电磁阀打开,使得喷液回路关闭,过冷回路导通。
可选的,在第三种应用场景下,室外机还包括四通换向阀,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与压缩模块的排气端相连,四通换向阀的第四端与室内机相连,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端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与压缩模块的吸气端相连。
此时,当室外机为制热模式时,控制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和第四端连通,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和第三端连通。
当室外机为制冷模式时,控制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通,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和第四端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控制方法,当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室外机为制热模式时,控制喷液回路打开,以便室外机将从室内机流入喷液回路的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并将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通过压缩模块的喷液端流入压缩模块;以使得从喷液回路流入压缩模块的制冷剂闪发吸热变为气态制冷剂。这样有效降低了压缩模块的排气温度,增加了制冷剂的质量流率,使得压缩机可以在更高的频率运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处于低温环境下的热泵系统在制热模式下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导致制热能力不足的问题。
基于上述图1、图2和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室外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参照图8所示,该热泵系统80包括室外机801,可选的,该热泵系统还包括室内机802。
具体的,该室外机为图1、图2或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室外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泵系统,包括室外机,该室外机包括压缩模块、室外换热器及喷液回路,喷液回路可以当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室外机为制热模式时打开,将从室内机流入喷液回路的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并将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通过压缩模块的喷液端流入压缩模块,以使得从喷液回路流入压缩模块的制冷剂闪发吸热变为气态制冷剂,这样有效降低了压缩模块的排气温度,增加了制冷剂的质量流率,使得压缩机可以在更高的频率运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处于低温环境下的热泵系统在制热模式下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导致制热能力不足的问题。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模块,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制热模式,包括:压缩模块、室外换热器、过冷回路及喷液回路;
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模块的吸气端相连,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喷液回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与室内机相连,所述喷液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模块的喷液端相连,所述压缩模块的排气端与所述室内机相连;
所述喷液回路,用于当所述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打开,将从所述室内机流入所述喷液回路的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并将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通过所述压缩模块的喷液端流入所述压缩模块;
所述压缩模块,用于使得从所述喷液回路流入所述压缩模块的制冷剂闪发吸热变为气态制冷剂;
所述喷液回路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一电磁阀及第一毛细管;
所述过冷回路包括过冷却器、第一电子膨胀阀及第二电磁阀;
所述喷液回路和所述过冷回路共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的输入端并联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输入端为所述喷液回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毛细管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毛细管的输出端为所述喷液回路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电磁阀,用于当所述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室外机为制热模式时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回路还包括卸载单向阀;
所述卸载单向阀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卸载单向阀的输出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卸载单向阀用于当所述卸载单向阀输入端的压力大于所述卸载单向阀输出端的压力时,将所述喷液回路中的制冷剂导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冷却器的第一端和所述过冷却器的第二端内部连通,所述过冷却器的第三端和所述过冷却器的第四端内部连通,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输入端与所述过冷却器的第三端相连,所述过冷却器的第三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电磁阀的输出端与所述过冷却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过冷却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压缩模块的吸气端相连,所述过冷却器的第四端与所述室内机相连;
所述第二电磁阀,用于当所述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打开,使得所述过冷回路导通;
所述过冷却器,用于当所述室外机为制热模式时,将从所述室内机流入的制冷剂通过所述过冷却器的第四端,从所述过冷却器的第三端流出至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输入端;
所述过冷却器,还用于通过所述过冷却器的第一端流入的制冷剂吸收所述过冷却器的第四端流入的制冷剂的热量,并将所述过冷却器的第一端流入的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由所述过冷却器的第二端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包括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模块的排气端相连,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四端与所述室内机相连,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与所述压缩模块的吸气端相连;
当所述室外机为制热模式时,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和第四端连通,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和第三端连通;
当所述室外机为制冷模式时,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通,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和第四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冷却器,还用于当所述室外机为制冷模式时,将从所述室外换热器流入的制冷剂通过所述过冷却器的第三端,从所述过冷却器的第四端流出;
所述过冷却器,还用于通过所述过冷却器的第一端流入的制冷剂吸收所述过冷却器的第三端流入的制冷剂的热量,并将所述过冷却器的第一端流入的制冷剂吸收热量后由所述过冷却器的第二端流出。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模块包括压缩机和气液分离器;
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输入端为所述压缩模块的吸气端,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相连,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为所述压缩模块的排气端,所述压缩机的喷液端为所述压缩模块的喷液端。
8.一种室外机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所述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室外机为制热模式时,控制所述喷液回路打开,以便将从所述室内机流入所述喷液回路的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并将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通过所述压缩模块的喷液端流入所述压缩模块;以使得从所述喷液回路流入所述压缩模块的制冷剂闪发吸热变为气态制冷剂;
所述喷液回路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一电磁阀及第一毛细管;
所述室外机还包括过冷回路,所述过冷回路包括过冷却器、第一电子膨胀阀及第二电磁阀;
所述喷液回路和所述过冷回路共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的输入端并联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输出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输入端为所述喷液回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毛细管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毛细管的输出端为所述喷液回路的输出端;
所述当所述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室外机为制热模式时,控制所述喷液回路打开,包括:
当所述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室外机为制热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打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冷却器的第一端和所述过冷却器的第二端内部连通,所述过冷却器的第三端和所述过冷却器的第四端内部连通,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输入端与所述过冷却器的第三端相连,所述过冷却器的第三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电磁阀的输出端与所述过冷却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过冷却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压缩模块的吸气端相连,所述过冷却器的第四端与所述室内机相连;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打开,使得所述过冷回路导通。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包括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模块的排气端相连,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四端与所述室内机相连,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与所述压缩模块的吸气端相连;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室外机为制热模式时,控制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和第四端连通,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和第三端连通;
当所述室外机为制冷模式时,控制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通,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和第四端连通。
12.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机;
所述室外机为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81850.5A CN105588365B (zh) | 2015-06-30 | 2015-06-30 | 一种强热型室外机、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81850.5A CN105588365B (zh) | 2015-06-30 | 2015-06-30 | 一种强热型室外机、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88365A CN105588365A (zh) | 2016-05-18 |
CN105588365B true CN105588365B (zh) | 2018-11-30 |
Family
ID=55928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81850.5A Active CN105588365B (zh) | 2015-06-30 | 2015-06-30 | 一种强热型室外机、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58836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83625B (zh) * | 2017-11-18 | 2020-08-25 | 山东阿尔普尔节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低温热泵补气增焓压缩比控制方法 |
CN108592463A (zh) * | 2018-04-20 | 2018-09-2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热泵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11426101A (zh) * | 2020-03-16 | 2020-07-17 | 科希曼电器有限公司 | 超低温环境下稳定运行的空气源热泵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
CN115212709A (zh) * | 2022-07-16 | 2022-10-21 | 碳索(杭州)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化学法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及其捕集方法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340615A (ja) * | 1992-06-12 | 1993-12-21 | Daikin Ind Ltd | 冷凍装置 |
JP2003269808A (ja) * | 2002-03-15 | 2003-09-25 | Hitachi Ltd | 空気調和機 |
CN1626991A (zh) * | 2003-12-09 | 2005-06-15 | 科普兰公司 | 蒸气喷射系统 |
CN1637351A (zh) * | 2004-01-06 | 2005-07-1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系统 |
JP2006090563A (ja) * | 2004-09-21 | 2006-04-06 | Hitachi Ltd | 冷凍装置 |
CN101776342A (zh) * | 2010-01-25 | 2010-07-14 | 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一种低温热泵系统 |
JP2011214741A (ja) * | 2010-03-31 | 2011-10-2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CN103090579A (zh) * | 2011-10-31 | 2013-05-08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电动汽车的空调热泵系统 |
CN103175344A (zh) * | 2013-03-13 | 2013-06-26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寒冷地区用多联机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486780A (zh) * | 2013-09-13 | 2014-01-01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 |
-
2015
- 2015-06-30 CN CN201510381850.5A patent/CN10558836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340615A (ja) * | 1992-06-12 | 1993-12-21 | Daikin Ind Ltd | 冷凍装置 |
JP2003269808A (ja) * | 2002-03-15 | 2003-09-25 | Hitachi Ltd | 空気調和機 |
CN1626991A (zh) * | 2003-12-09 | 2005-06-15 | 科普兰公司 | 蒸气喷射系统 |
CN1637351A (zh) * | 2004-01-06 | 2005-07-1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系统 |
JP2006090563A (ja) * | 2004-09-21 | 2006-04-06 | Hitachi Ltd | 冷凍装置 |
CN101776342A (zh) * | 2010-01-25 | 2010-07-14 | 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一种低温热泵系统 |
JP2011214741A (ja) * | 2010-03-31 | 2011-10-2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CN103090579A (zh) * | 2011-10-31 | 2013-05-08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电动汽车的空调热泵系统 |
CN103175344A (zh) * | 2013-03-13 | 2013-06-26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寒冷地区用多联机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486780A (zh) * | 2013-09-13 | 2014-01-01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88365A (zh) | 2016-05-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74966B (zh) | 热泵式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方法 | |
CN104061705B (zh) | 双级压缩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879843B (zh) | 空调器控制装置、一拖多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方法 | |
WO2018054052A1 (zh) | 一种空调器及其化霜系统 | |
CN101907366B (zh) | 制冷装置 | |
CN204373252U (zh) | 转换式co2跨临界循环制冷系统 | |
CN103673138B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588365B (zh) | 一种强热型室外机、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1501417A (zh) |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931676A (zh) | 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 |
CN104236155B (zh) | 具有冷媒过冷、除霜制热功能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3499162A (zh) | 低温型风冷螺杆冷热水机组 | |
CN104350340A (zh) | 多室型空气调节装置 | |
CN104197570B (zh) | 一种三管制热回收多联机系统的制热方法及系统 | |
CN103673424A (zh) | 制冷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 |
CN105783136B (zh) | 一种室外空调机及空调系统 | |
CN208765303U (zh) | 空调系统 | |
CN105588360A (zh) | 一种蓄热室外机、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593615A (zh) | 制冷装置 | |
CN109442794A (zh) | 一种空调制冷系统、除霜方法及空调器 | |
CN101625176B (zh) | 准三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系统 | |
CN206771795U (zh) | 空调系统 | |
CN203501543U (zh) | 低温型风冷螺杆冷热水机组 | |
CN202747706U (zh) | 制冷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 |
CN103836837B (zh) | 一种双模式复合的热泵机组以及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