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9327A - 轮轴安装系统及交通工具 - Google Patents

轮轴安装系统及交通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79327A
CN105579327A CN201480027006.6A CN201480027006A CN105579327A CN 105579327 A CN105579327 A CN 105579327A CN 201480027006 A CN201480027006 A CN 201480027006A CN 105579327 A CN105579327 A CN 1055793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bracket
hind axle
wheel spindle
shaft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70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奥利弗·库特纳
吉恩·卢斯安诺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DISON2
Original Assignee
EDISON2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DISON2 filed Critical EDISON2
Publication of CN105579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93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1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suspension, e.g. of wheels or engine; sub-frames for mounting engine or susp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9/00Resilient suspensions of a rigid axle or axle housing for two or more wheels
    • B60G9/04Resilient suspensions of a rigid axle or axle housing for two or more wheels the axle or housing not being pivotally mounted on the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轮轴安装系统,其包含:第一轮轴托架;轮轴,其连接到所述第一轮轴托架;第一车轮,其安置于所述轮轴上,所述第一车轮在与地面接触时界定第一接触区;第一上部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一轮轴托架;及第一下部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一轮轴托架。所述第一上部轴套及所述第一下部轴套适于将所述第一轮轴托架连接到交通工具的安置于所述地面上的底盘。所述第一上部轴套远离所述第一下部轴套而安置,借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形成在所述第一接触区的第一边缘处或所述第一边缘前方与所述地面相交的线。在一个所预期实施例中,所述线确立与所述地面的角度。

Description

轮轴安装系统及交通工具
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参考
此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申请案针对优先权依赖于在2013年3月15日提出申请的序列号为61/793,311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所述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的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针对于一种轮轴安装系统,例如可用于四轮交通工具上的类型。特定来说,本发明可应用于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充满用于将轮轴安装到交通工具(例如车辆)的系统的实例。
在现有技术中的许多实例中,通常将一或多个经水平定向的轴套(即,安置于水平平面上或定义水平平面的轴套阵列)定位于驱动轮轴与交通工具的底盘之间以阻尼所述驱动轮轴与所述底盘之间的运动。
然而,已形成对依赖于将轮轴附接到交通工具(例如汽车)的底盘的非常规定向的附接系统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轴安装系统,其中连接轴套经实质上定向于交通工具的轮轴与交通工具底盘之间的垂直平面(即,非水平平面)上。
所述轴套安置于垂直平面上(下文称为“垂直定向”),使得在从侧面观看安放于地面上的所述交通工具时所述轴套形成实质上朝向所述交通工具的中心会聚的线。
在所述轴套经布置成垂直定向且沿着会聚线对准的情况下(在结合于本文中变得显而易见的其它特征时),本发明的所述轮轴安装系统有助于将车辆的顺应性驱动到不足转向状况中,其中优点与不足转向相关联。
本发明的一个所预期实施例提供前轮轴安装系统,所述前轮轴安装系统包含:第一前轮轴托架;前轮轴,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前轮轴托架;第一前车轮,其安置于所述前轮轴上,所述第一前车轮在与地面接触时界定第一前接触区;第一上部前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前轮轴托架;及第一下部前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前轮轴托架。所述第一上部前轴套及所述第一下部前轴套适于将所述第一前轮轴托架连接到交通工具的安置于所述地面上的底盘。所述第一上部前轴套远离所述第一下部前轴套而安置,借此形成在所述第一前接触区的第一前向边缘处或所述第一前向边缘前方与所述地面相交的前线。所述前线确立与所述地面的前角。
在另一所预期实施例中,所述前轮轴系统包含连接于所述前轮轴与所述底盘之间的第二下部前轴套。
在又一所预期实施例中,所述前轮轴系统包含:第二前车轮,其安置于所述前轮轴上,所述第二前车轮在与所述地面接触时界定第二前接触区;第二前轮轴托架,其与所述第一前轮轴托架间隔开且连接到所述前轮轴;第二上部前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二前轮轴托架;及第二下部前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二前轮轴托架。所述第二上部前轴套及所述第二下部前轴套适于将所述第二前轮轴托架连接到所述底盘。所述第二上部前轴套远离所述第二下部前轴套而安置,借此也形成在所述第二前接触区的第二前向边缘处或所述第二前向边缘前方与所述地面相交的所述前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后轮轴安装系统。所述后轮轴安装系统包含:第一后轮轴托架;后轮轴,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后轮轴托架;第一后车轮,其安置于所述后轮轴上,所述第一后车轮在与地面接触时界定第一后接触区;第一上部后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后轮轴托架;及第一下部后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后轮轴托架。所述第一上部后轴套及所述第一下部后轴套适于将所述第一后轮轴托架连接到交通工具的安置于所述地面上的底盘。所述第一上部后轴套远离所述第一下部后轴套而安置,借此形成在所述第一后接触区的第一后面边缘处或所述第一后面边缘后方与所述地面相交的后线。所述后线确立与所述地面的后角。
在后轮轴安装系统的又一所预期实施例中,第二下部后轴套连接于所述后轮轴与所述底盘之间。
所述后轮轴安装系统的额外实施例经预期包含:第二后车轮,其安置于所述后轮轴上,所述第二后车轮在与所述地面接触时界定第二后接触区;第二后轮轴托架,其与所述第一后轮轴托架间隔开且连接到所述后轮轴;第二上部后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二后轮轴托架;及第二下部后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二后轮轴托架。所述第二上部后轴套及所述第二下部后轴套适于将所述第二后轮轴托架连接到所述底盘。所述第二上部后轴套远离所述第二下部后轴套而安置,借此也形成在所述第二前接触区的第二前向边缘处或所述第二前向边缘后方与所述地面相交的所述后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轮轴安装系统,其包含:第一前轮轴托架;前轮轴,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前轮轴托架;第一前车轮,其安置于所述前轮轴上,所述第一前车轮在与地面接触时界定第一前接触区;第一上部前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前轮轴托架;第一下部前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前轮轴托架;第一后轮轴托架;后轮轴,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后轮轴托架;第一后车轮,其安置于所述后轮轴上,所述第一后车轮在与所述地面接触时界定第一后接触区;第一上部后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后轮轴托架;及第一下部后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后轮轴托架。所述第一上部前轴套及所述第一下部前轴套适于将所述第一前轮轴托架连接到交通工具的安置于所述地面上的底盘。所述第一上部后轴套及所述第一下部后轴套适于将所述第一后轮轴托架连接到交通工具的安置于所述地面上的底盘。所述第一上部前轴套远离所述第一下部前轴套而安置,借此形成在所述第一前接触区的第一前向边缘处或所述第一前向边缘前方与所述地面相交的前线。所述第一上部后轴套远离所述第一下部后轴套而安置,借此形成在所述第一后接触区的第一后面边缘处或所述第一后面边缘后方与所述地面相交的后线。所述前线确立与所述地面的前角。另外,所述后线确立与所述地面的后角。
相对于所述轮轴系统的实施例,经预期,所述轮轴安装系统也可包含连接于所述前轮轴与所述底盘之间的第二下部前轴套,及连接于所述后轮轴与所述底盘之间的第二下部后轴套。
本发明的所述轮轴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经预期包含:第二前车轮,其安置于所述前轮轴上,所述第二前车轮在与所述地面接触时界定第二前接触区;第二前轮轴托架,其与所述第一前轮轴托架间隔开且连接到所述前轮轴;第二上部前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二前轮轴托架;第二下部前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二前轮轴托架;第二后车轮,其安置于所述后轮轴上,所述第二后车轮在与所述地面接触时界定第二后接触区;第二后轮轴托架,其与所述第一后轮轴托架间隔开且连接到所述后轮轴;第二上部后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二后轮轴托架;及第二下部后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二后轮轴托架。所述第二上部前轴套及所述第二下部前轴套适于将所述第二前轮轴托架连接到所述底盘。所述第二上部前轴套远离所述第二下部前轴套而安置,借此也形成在所述第二前接触区的第二前向边缘处或所述第二前向边缘前方与所述地面相交的所述前线。所述第二上部后轴套及所述第二下部后轴套适于将所述第二后轮轴托架连接到所述底盘。另外,所述第二上部后轴套远离所述第二下部后轴套而安置,借此也形成在所述第二前接触区的第二前向边缘处或所述第二前向边缘后方与所述地面相交的所述后线。
在本发明的所述轮轴安装系统中,所述前角及所述后角有助于所述交通工具的不足转向。
经预期,所述前角及所述后角可彼此相等。
或者,经预期,所述前角及所述后角小于或等于90°。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前角可介于约77°±10°之间且所述后角可介于约68°±10°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前角可介于约77°±5°之间且所述后角可介于约68°±5°之间。
还经预期,所述前角可介于约77°±2°之间且所述后角可介于约68°±2°之间。
在另一所预期实施例中,所述前角可为约77°且所述后角可为约68°。
本发明的所述轮轴安装系统的又一实施例预期包含将所述第一前车轮连接到所述前轮轴的第一前悬架组合件。所述第一前悬架组合件可至少部分地安置于所述第一前车轮内。另外,所述轮轴安装系统可包含将所述第一后车轮连接到所述后轮轴的第一后悬架组合件。所述第一后悬架组合件可至少部分地安置于所述第一后车轮内。
经预期,所述第一前车轮及所述第一后车轮可为充气轮胎。
本发明的所述轮轴安装系统的另一所预期实施例可包含将所述第一前车轮连接到所述前轮轴的第一前悬架组合件。所述第一前悬架组合件可至少部分地安置于所述第一前车轮内。另外,所述轮轴安装系统可包含将所述第一后车轮连接到所述后轮轴的第一后悬架组合件。所述第一后悬架组合件可至少部分地安置于所述第一后车轮内。另外,所述轮轴安装系统可具有将所述第二前车轮连接到所述前轮轴的第二前悬架组合件。所述第二前悬架组合件可至少部分地安置于所述第二前车轮内。所述轮轴安装系统还可包含将所述第二后车轮连接到所述后轮轴的第二后悬架组合件。如果是这样,那么所述第二后悬架组合件可至少部分地安置于所述第二后车轮内。
还经预期,所述第一前车轮、所述第一后车轮、所述第二前车轮及所述第二后车轮包含充气轮胎。
在又一所预期实施例中,前副车架可安置于所述第一前轮轴托架与所述前轮轴之间,其中所述前副车架包含前悬架组合件。
类似地,后副车架可安置于所述第一后轮轴托架与所述后轮轴之间,其中所述后副车架包含后悬架组合件。
另外,经预期,所述第一前轮轴托架可为与所述前轮轴整体形成的前轮轴支座。
类似地,所述第一后轮轴托架可为与所述后轮轴整体形成的后轮轴支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其包含:底盘,其可安置于地面上;前轮轴,其连接到所述底盘;第一前车轮,其安置于所述前轮轴上,所述第一前车轮在与所述地面接触时界定第一前接触区;第一上部前轴套,其连接到所述底盘;及第一下部前轴套,其连接到所述底盘。所述第一上部前轴套远离所述第一下部前轴套而安置,借此形成在所述第一前接触区的第一前向边缘处或所述第一前向边缘前方与所述地面相交的前线。所述前线确立与所述地面的前角。
在替代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其包含:底盘,其可安置于地面上;后轮轴,其连接到所述底盘;第一后车轮,其安置于所述后轮轴上,所述第一后车轮在与所述地面接触时界定第一后接触区;第一上部后轴套,其连接到所述底盘;及第一下部后轴套,其连接到所述底盘。所述第一上部后轴套远离所述第一下部后轴套而安置,借此形成在所述第一后接触区的第一后面边缘处或所述第一后面边缘后方与所述地面相交的后线。所述后线确立与所述地面的后角。
在再一所预期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其包含:底盘,其可安置于地面上;前轮轴,其连接到所述底盘的前端;第一前车轮,其安置于所述前轮轴上,所述第一前车轮在与所述地面接触时界定第一前接触区;第一上部前轴套,其连接到所述底盘;第一下部前轴套,其连接到所述底盘;后轮轴,其连接到所述底盘的后端;第一后车轮,其安置于所述后轮轴上,所述第一后车轮在与所述地面接触时界定第一后接触区;第一上部后轴套,其连接到所述底盘;及第一下部后轴套,其连接到所述底盘。所述第一上部前轴套远离所述第一下部前轴套而安置,借此形成在所述第一前接触区的第一前向边缘处或所述第一前向边缘前方与所述地面相交的前线。所述第一上部后轴套远离所述第一下部后轴套而安置,借此形成在所述第一后接触区的第一后面边缘处或所述第一后面边缘后方与所述地面相交的后线。所述前线确立与所述地面的前角,且所述后线确立与所述地面的后角。
将从所附讨论明了本发明的其它方面。
附图说明
现在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并入有本发明的轮轴安装系统的交通工具底盘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2是图1中所图解说明的交通工具底盘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其展示安置于交通工具轮轴与底盘之间的为本发明的轮轴安装系统的部分的轴套的所预期位置;
图3是图1中所图解说明的交通工具底盘的前端的透视图,其图解说明前轮轴相对于交通工具底盘的位置;
图4是预期用于放置在底盘的后处的本发明的轮轴安装系统的透视后视图;
图5是预期用于放置在交通工具底盘的前处的本发明的轮轴安装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前视图;
图6是图5中所展示的轮轴安装系统的实施例的透视后视图;
图7是图5中所展示的轮轴安装系统的透视前视图,其展示选定轮轴及车轮悬架组件;且
图8是图7中所图解说明的本发明的轮轴安装系统的组件的透视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结合一或多个所预期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对任何一个特定实施例的讨论不打算限制本发明。相反,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了所描述实施例的变化及等效形式。所述变化及等效形式打算由本发明的范围涵盖。
图1是本发明的轮轴安装系统10的侧视图。轮轴安装系统10经预期为与悬架系统协作,如在第8,152,184号美国专利中所描述,所述美国专利的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然而,如从所附讨论应明了,本发明可适用于常规悬架。因此,本发明并不打算受限于涉及悬架(例如在第8,152,184号美国专利中所描述的悬架)的应用。
本发明的轮轴安装系统10经预期为并入到四轮交通工具(例如汽车)中。在图1中图解说明轻型汽车的一个所预期实施例的底盘12。底盘12包含顶部框架元件14、底部框架元件16及中间框架元件18。在所图解说明实施例中,中间框架元件18连接于顶部框架元件14与底部框架元件16之间。框架元件14、16、18仅说明底盘12的一个所预期构造。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底盘12可包含任何数目个框架元件14、16、18。
出于参考目的,指定底盘12的前及后。前车轮20及后车轮22也经展示以为本发明的轮轴安装系统10提供背景。
本发明的轮轴安装系统10包含连接到前轮轴26的前安装布置24。本发明的轮轴安装系统10还包含连接到后轮轴30的后安装布置28。轮轴安装系统10还经预期以涵盖前安装布置24或后安装布置28中的仅一者。换句话说,本发明经预期为涵盖包含仅前安装布置24、后安装布置28,或者前安装布置24及后安装布置28两者的交通工具。
图2图解说明图1中所展示的底盘12。出于简单目的,已移除前安装布置24及后安装布置28的选定细节。
在图2中,展示上部前轴套32及下部前轴套34的大致位置。在底盘12的后处,图解说明上部后轴套36及下部后轴套38的大致位置。轴套32、34、36、38可由任何适合材料制成,包含但不限于橡胶及等效的柔性及/或可压缩材料。如下文更详细地讨论,轴套32、34、36、38在前轮轴26、后轮轴30与底盘12之间提供柔性连接。
上部前轴套32与下部前轴套34形成前线40。类似地,上部后轴套36与下部后轴套38形成后线42。前线40相对于与支撑底盘12的平面一致的水平线44形成角α。类似地,后线42相对于水平参考线44形成角β。在所图解说明实施例中,线40、42朝向也在图2中展示的中心线46会聚。与支撑底盘12的平面一致的水平线44经预期为平行于地面48,如所图解说明。
如从前述变得明了,轴套32、34及36、38具有垂直定向。此意味着上部轴套32、36定位于下部轴套34、38上方。换句话说,轴套32、34及36、38界定相对于水平线44的垂直平面。轴套32、34及36、38还界定垂直定向的线40、42。注意,此命名并不打算指代轴套32、34、36、38中的个别者的定向。如在图式中所图解说明,轴套的轴线(即,通过轴套的螺栓或紧固件)经水平定向,这是因为其将底盘托架58、60及轮轴托架62、64彼此连接以用于前安装布置24,如下文更详细地讨论。对于与后安装布置26相关联的轮轴托架66、68、70存在相同定向。
关于结合本发明的轮轴安装系统10所讨论的实施例,车轮20、22经预期为具备充气轮胎。由此,在不打算限制本发明的情况下,术语“车轮”及“充气轮胎”在本文中可互换使用。然而注意,术语“车轮”打算涵盖比术语“充气轮胎”宽广的范围。举例来说,固体橡胶车轮经预期为由术语“车轮”涵盖,但固体橡胶车轮将不被理解为由充气轮胎。
当安装于交通工具上时,充气轮胎20、22往往在充气轮胎20、22接触地面48的点处变平。这些变平区域界定图2中所图解说明的前接触区50及后接触区52。接触区50、52具有与充气轮胎20、22的变平程度一致的长度。虽然未在图2中图解说明,但接触区50、52还具有与充气轮胎20、22的宽度及所述充气轮胎20、22的变平程度一致的宽度。
可与充气轮胎20、22的性质(称为“轮胎拖距”)相关联来描述交通工具上的充气轮胎20、22的行为。轮胎20、22的“轮胎拖距”或“拖距”为由顺应性轮胎在硬表面上滚动或如在转弯时经受侧负载(即,横向力)而产生的类拖距效应。进一步从技术上来说,“轮胎拖距”为车轮20、22与地面48之间的接触面50、52的几何中心之后侧滑发生的所得力的距离。如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了,轮胎拖距可取决于施加到车轮20、22的力而从与车轮20、22相关联的接触区50、52迁移。
注意,在其中车轮20、22不并入有充气轮胎的情形中,“拖距”可与接触面50、52共同扩张。换句话说,对于一些车轮20、22,拖距在所应用的动态状况下可不脱离接触面50、52。
在不限制充气轮胎20、22的此性质的定义的情况下,部分地由充气轮胎20、22的机械及化学性质定义轮胎拖距。举例来说,这些性质包含橡胶的硬度、橡胶的粘着性、橡胶的化学成分、充气轮胎20、22的充气量等。
如从前述应明了,与个别充气轮胎20、22相关联的轮胎拖距在很大程度上与充气轮胎20、22与地面48之间的接触区50、52相一致。因此,本发明将接触区50、52及充气轮胎20、22的轮胎拖距的位置视为实质上彼此一致。因此,虽然结合所识别的接触区50、52来讨论本发明的方面,但本发明经预期为涵盖充气轮胎20、22的轮胎拖距且并非仅涵盖所图解说明的接触区50、52。
返回到图2,前线40经预期延伸到地面48上的前接触区50前方的前点54。后线42经预期延伸到地面48上的后接触区52后方的后点56。特定来说,本发明预期,前线40在前接触区50的前缘处或所述前缘前方的位置处(即,前点54处)与地面48相交。类似地,本发明预期,后线42在处于后接触区52的后缘或在所述后缘后方的位置处(即,后点56处)与地面48相交。
当线40、42在接触区50、52前方及后方与地面48相交,且线40、42朝向交通工具底盘12的中心倾斜时,交通工具的顺应性当交通工具在行驶中转弯以及其它负载情况时时趋向于不足转向。如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不足转向提供针对交通工具的特定处置特性,所述特定处置特性可为合意的。由于不足转向及转向过度的概念应为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因此本文中不提供对这些汽车原理的进一步讨论。
相对于图2中所图解说明的轮轴安装系统的实施例,举例来说,角α、β经预期为分别小于90°。由于前点54在前接触区50前方且后点56在后接触区52后方,因此线40、42经预期朝向垂直参考线44成角度。
在图2中所图解说明的实施例中,角α经预期为约77°±10°。角β经预期为约68°±10°。在又一所预期实施例中,角α可为约77°±5°且角β可为约68°±5°。在另一所预期实施例中,角α可为约77°±2°且角β可为约68°±2°。在特定实施例中,经预期角α为约77°且角β为约68°。然而,如应明了,角α、β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小于90°、等于90°或大于90°。更进一步地,角α、β可彼此不同,如图2中所图解说明。或者,角α、β可彼此相同。
图3更详细地图解说明前安装布置24。前安装布置24包含两个底盘托架58、60。或者,底盘托架58、60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并入到(或附接到)底盘12的隔板、子结构或其它部分中。底盘托架58、60经由轴套32、34连接到两对轮轴托架62、64。如从图3应明了,在所图解说明实施例中总共存在四个轴套32、34。
注意,前轮轴托架62、64可为与前轮轴26分离的组件。在另一所预期实施例中,前轮轴托架62、64可与前轮轴26整体地形成。在此变体中,经整体形成的轮轴托架可被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称为“轮轴支座”。本发明经预期涵盖轮轴托架62、64的其中的两个变体,不管所采用的命名为何。
如还从图3应明了,轮轴托架62、64连接到前轮轴26。底盘托架58、60连接到底盘12。轴套32、34在轮轴托架62、64与底盘托架58、60之间提供柔性连接。因此,轴套32、34在轮轴26与底盘12之间提供阻尼运动。特定来说,在其它类型的运动当中,轴套32、34协助振动运动的阻尼。
关于前安装布置24,注意,当从底盘12之前观看时,轴套32、34在所图解说明实施例中还彼此垂直对准。虽然针对所图解说明实施例提供此布置,但轴套32、34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彼此偏移。换句话说,当从前观看底盘12时,上部前轴套32处于下部前轴套34上方且前轴套32、34界定垂直于水平线44的垂直线40。虽然针对本发明预期此定向,但当从底盘12之前观看时,前轴套32、34可界定以与水平线44成角度而安置的垂直线40。任一定向经预期为归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注意,在一个所预期实施例中,前安装布置24可具备一个上部前轴套32及两个下部前轴套34。在此布置中,上部前轴套32可居中位于前轮轴26的中心点处或接近于前轮轴26的中心点。关于此实施例,经预期,前安装布置24可具有与所述前安装布置相关联的最少三个轴套32、34。另外,前安装布置24可仅具有一个上部前轴套32及一个下部前轴套34为可能的。然而,具有一个上部前轴套32及两个下部前轴套34的布置经预期为前安装布置24的更具功能性的实例。然而,如应明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前安装布置24可包含任何数目个上部前轴套32及下部前轴套34。
图4图解说明后安装布置28。在此布置中,三个轮轴托架66、68、70附接到后轮轴30。轴套36、38将轮轴托架66、68、70连接到连接框架元件72、74,框架元件72、74附接到底盘12。框架元件72、74还可并入到底盘12中或由将轴套36、38固持于恰当位置中的另一刚性结构替换。轴套36、38提供阻尼,如上文所讨论。注意,当从底盘12之前(或后)观看时,用于后安装布置28的轴套36、38并不垂直对准。替代地,其在所图解说明实施例中彼此偏移。
注意,前后托架66、68、70可为与后轮轴30分离的组件。在另一所预期实施例中,后轮轴托架66、68、70可与后轮轴30整体地形成。在此变体中,经整体形成的轮轴托架可被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称为“轮轴支座”。本发明经预期涵盖后轮轴托架66、68、70的其中两个变体,不管所采用的命名为何。
注意,在一个所预期实施例中,后安装布置28可具备一个上部后轴套36及两个下部后轴套38。在此布置中,上部后轴套34可居中位于后轮轴30的中心点处或接近于后轮轴30的中心点。关于此实施例,经预期,后安装布置28可具有与所述后安装布置相关联的最少三个轴套36、38。另外,后安装布置28可仅具有一个上部后轴套36及一个下部后轴套38为可能的。然而,具有一个上部后轴套36及两个下部后轴套38的布置经预期为后安装布置28的更具功能性的实例。然而,如应明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后安装布置28可包含任何数目个上部后轴套36及下部后轴套38。
另外,关于后安装布置28,注意,当从底盘12之前观看时,轴套36、38在所图解说明实施例中还彼此垂直对准。虽然针对所图解说明实施例提供此布置,但轴套36、38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彼此偏移。换句话说,当从前观看底盘12时,上部后轴套36处于下部后轴套38上方且后轴套36、38界定垂直于水平线44的垂直线42。虽然针对本发明预期此定向,但当从底盘12之前观看时,后轴套36、38可界定以与水平线44成角度而安置的垂直线42。任一定向经预期为归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另外,如上文所注释,当从底盘12之前观看时,前轴套32、34及后轴套36、38经预期为垂直定向,使得其形成垂直于由水平线44(或地面48)界定的水平平面的线。换句话说,经预期,当从前观看时,轴套32、34及36、38将界定平行于彼此的垂直线。然而,本发明还经预期涵盖其中轴套32、34及36、38界定朝向底盘12的中心线会聚的垂直线的设计。更进一步地,本发明经预期涵盖其中轴套32、34及36、38界定从底盘12的中心线发散的线的设计。
在图4中,针对上下文图解说明用于车轮20的悬架组合件76、78。如上文所注释,悬架组合件76、78经预期安装于车轮20、22内。然而,本发明不应理解为仅限于安装于车轮20、22内的悬架组合件76、78。
图5是本发明的轮轴安装系统10的前安装组合件24的一部分的经放大透视细节。在此视图中,已移除前轮轴26来协助对本发明的理解。还展示连接框架元件80及有助于将前安装组合件24连接到底盘12的两个托架82中的一者。
图6是图5中所图解说明的前安装组合件24的所述部分的透视后视图。此视图提供关于前安装组合件24的各种组件的布置的额外细节。
图7是包含轮轴26及悬架组合件76、78的前安装组合件24的透视前视图。
图8是图7中所图解说明的前安装组合件24的后视图。
如从前述应明了,本发明的轮轴安装系统10经预期为交通工具底盘12上的紧凑的悬架76、78提供适合及有效的安装布置。
本发明的轮轴安装系统10提供构造,借此轴套32、34、36、38经安置使得噪音及振动可与底盘隔离。另外,本发明的轮轴安装系统10中的组件的布置可协助包含轮轴安装系统10的交通工具的不足转向。
如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了,由于轮轴安装组合件10包含轴套32、34、36、38(在其它特征当中),因此本发明可将噪音及振动与底盘12隔离。此外,轴套32、34、36、38提供至少有限的弹性,使得力并不直接传送到底盘12。另外,轴套32、34、36、38可引入视为有利的变形,例如有助于不足转向的能力(在其它优点当中)。
如从前述应明了,虽然相对于前安装组合件24讨论本发明的实施例,但相同原理、构造、元件及特征可同等地适用于后安装组合件26。
如从前述还应明了,本发明经预期针对于仅前安装组合件24、仅后安装组合件26或前安装组合件24与后安装组合件26的组合。如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了解,其它组合也预期为归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如上文所讨论,本发明经预期用于并入有如在第8,152,184号美国专利中所描述的悬架的悬架的设计中。在第8,152,184号美国专利中所描述的悬架与至少部分地安置于交通工具的车轮20、22内的悬架组合件76、78协作。在替代方案中,经预期本发明可与常规悬架协作。在此布置中,常规副车架可经由安装布置10、24、28(或其的变化形式)附接到底盘12,如本文中所描述。由此,副车架可替代轮轴26、30,借此准许传统悬架附接到底盘12。在另一变体中,副车架可插置于轮轴26、30与轴套32、34、36、38之间。其它变体仍预期由本发明涵盖。
如上文所注释,结合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不打算限于所述一或多个实施例。相反,在阅读上述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易于了解,存在可经采用的所描述实施例的变化及等效形式。所述变化及等效形式打算由本发明的范围涵盖。

Claims (29)

1.一种前轮轴安装系统,其包括:
第一前轮轴托架;
前轮轴,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前轮轴托架;
第一前车轮,其安置于所述前轮轴上,所述第一前车轮在与地面接触时界定第一前接触区;
第一上部前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前轮轴托架;及
第一下部前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前轮轴托架,
其中所述第一上部前轴套及所述第一下部前轴套适于将所述第一前轮轴托架连接到交通工具的安置于所述地面上的底盘,
其中所述第一上部前轴套远离所述第一下部前轴套而安置,借此形成在所述第一前接触区的第一前向边缘处或所述第一前向边缘前方与所述地面相交的前线,且
其中所述前线确立与所述地面的前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轴安装系统,其进一步包括:
第二下部前轴套,所述第二下部前轴套连接于所述前轮轴与所述底盘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轴安装系统,其进一步包括:
第二前车轮,其安置于所述前轮轴上,所述第二前车轮在与所述地面接触时界定第二前接触区;
第二前轮轴托架,其与所述第一前轮轴托架间隔开且连接到所述前轮轴;
第二上部前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二前轮轴托架;及
第二下部前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二前轮轴托架,
其中所述第二上部前轴套及所述第二下部前轴套适于将所述第二前轮轴托架连接到所述底盘,且
其中所述第二上部前轴套远离所述第二下部前轴套而安置,借此也形成在所述第二前接触区的第二前向边缘处或所述第二前向边缘前方与所述地面相交的所述前线。
4.一种后轮轴安装系统,其包括:
第一后轮轴托架;
后轮轴,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后轮轴托架;
第一后车轮,其安置于所述后轮轴上,所述第一后车轮在与地面接触时界定第一后接触区;
第一上部后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后轮轴托架;及
第一下部后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后轮轴托架,
其中所述第一上部后轴套及所述第一下部后轴套适于将所述第一后轮轴托架连接到交通工具的安置于所述地面上的底盘,
其中所述第一上部后轴套远离所述第一下部后轴套而安置,借此形成在所述第一后接触区的第一后面边缘处或所述第一后面边缘后方与所述地面相交的后线,且
其中所述后线确立与所述地面的后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轮轴安装系统,其进一步包括:
第二下部后轴套,所述第二下部后轴套连接于所述后轮轴与所述底盘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轮轴安装系统,其进一步包括:
第二后车轮,其安置于所述后轮轴上,所述第二后车轮在与所述地面接触时界定第二后接触区;
第二后轮轴托架,其与所述第一后轮轴托架间隔开且连接到所述后轮轴;
第二上部后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二后轮轴托架;及
第二下部后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二后轮轴托架,
其中所述第二上部后轴套及所述第二下部后轴套适于将所述第二后轮轴托架连接到所述底盘,且
其中所述第二上部后轴套远离所述第二下部后轴套而安置,借此也形成在所述第二前接触区的第二前向边缘处或所述第二前向边缘后方与所述地面相交的所述后线。
7.一种轮轴安装系统,其包括:
第一前轮轴托架;
前轮轴,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前轮轴托架;
第一前车轮,其安置于所述前轮轴上,所述第一前车轮在与地面接触时界定第一前接触区;
第一上部前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前轮轴托架;
第一下部前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前轮轴托架;
第一后轮轴托架;
后轮轴,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后轮轴托架;
第一后车轮,其安置于所述后轮轴上,所述第一后车轮在与所述地面接触时界定第一后接触区;
第一上部后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后轮轴托架;及
第一下部后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后轮轴托架,
其中所述第一上部前轴套及所述第一下部前轴套适于将所述第一前轮轴托架连接到交通工具的安置于所述地面上的底盘,
其中所述第一上部后轴套及所述第一下部后轴套适于将所述第一后轮轴托架连接到交通工具的安置于所述地面上的底盘,
其中所述第一上部前轴套远离所述第一下部前轴套而安置,借此形成在所述第一前接触区的第一前向边缘处或所述第一前向边缘前方与所述地面相交的前线,
其中所述第一上部后轴套远离所述第一下部后轴套而安置,借此形成在所述第一后接触区的第一后面边缘处或所述第一后面边缘后方与所述地面相交的后线,
其中所述前线确立与所述地面的前角,且
其中所述后线确立与所述地面的后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轴安装系统,其进一步包括:
第二下部前轴套,其连接于所述前轮轴与所述底盘之间;及
第二下部后轴套,其连接于所述后轮轴与所述底盘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轴安装系统,其进一步包括:
第二前车轮,其安置于所述前轮轴上,所述第二前车轮在与所述地面接触时界定第二前接触区;
第二前轮轴托架,其与所述第一前轮轴托架间隔开且连接到所述前轮轴;
第二上部前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二前轮轴托架;
第二下部前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二前轮轴托架,
第二后车轮,其安置于所述后轮轴上,所述第二后车轮在与所述地面接触时界定第二后接触区;
第二后轮轴托架,其与所述第一后轮轴托架间隔开且连接到所述后轮轴;
第二上部后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二后轮轴托架;及
第二下部后轴套,其连接到所述第二后轮轴托架,
其中所述第二上部前轴套及所述第二下部前轴套适于将所述第二前轮轴托架连接到所述底盘,
其中所述第二上部前轴套远离所述第二下部前轴套而安置,借此也形成在所述第二前接触区的第二前向边缘处或所述第二前向边缘前方与所述地面相交的所述前线,
其中所述第二上部后轴套及所述第二下部后轴套适于将所述第二后轮轴托架连接到所述底盘,且
其中所述第二上部后轴套远离所述第二下部后轴套而安置,借此也形成在所述第二前接触区的第二前向边缘处或所述第二前向边缘后方与所述地面相交的所述后线。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轴安装系统,其中所述前角及所述后角有助于所述交通工具的不足转向。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轴安装系统,其中所述前角及所述后角彼此相等。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轴安装系统,其中所述前角及所述后角小于或等于9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轮轴安装系统,其中所述前角介于约77°±10°之间且所述后角介于约68°±10°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轮轴安装系统,其中所述前角介于约77°±5°之间且所述后角介于约68°±5°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轮轴安装系统,其中所述前角介于约77°±2°之间且所述后角介于约68°±2°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轮轴安装系统,其中所述前角为约77°且所述后角为约68°。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轴安装系统,其进一步包括:
第一前悬架组合件,其将所述第一前车轮连接到所述前轮轴,其中所述第一前悬架组合件至少部分地安置于所述第一前车轮内;及
第一后悬架组合件,其将所述第一后车轮连接到所述后轮轴,其中所述第一后悬架组合件至少部分地安置于所述第一后车轮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轮轴安装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前车轮及所述第一后车轮包括充气轮胎。
1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轴安装系统,其进一步包括:
第一前悬架组合件,其将所述第一前车轮连接到所述前轮轴,其中所述第一前悬架组合件至少部分地安置于所述第一前车轮内;
第一后悬架组合件,其将所述第一后车轮连接到所述后轮轴,其中所述第一后悬架组合件至少部分地安置于所述第一后车轮内;
第二前悬架组合件,其将所述第二前车轮连接到所述前轮轴,其中所述第二前悬架组合件至少部分地安置于所述第二前车轮内;及
第二后悬架组合件,其将所述第二后车轮连接到所述后轮轴,其中所述第二后悬架组合件至少部分地安置于所述第二后车轮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轮轴安装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前车轮、所述第一后车轮、所述第二前车轮及所述第二后车轮包括充气轮胎。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轴安装系统,其进一步包括:
前副车架,其安置于所述第一前轮轴托架与所述前轮轴之间,其中所述前副车架包括前悬架组合件。
2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轮轴安装系统,其进一步包括:
后副车架,其安置于所述第一后轮轴托架与所述后轮轴之间,其中所述后副车架包括后悬架组合件。
2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轴安装系统,其进一步包括:
前副车架,其安置于所述第一前轮轴托架与所述前轮轴之间,其中所述前副车架包括前悬架组合件,及
后副车架,其安置于所述第一后轮轴托架与所述后轮轴之间,其中所述后副车架包括后悬架组合件。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轴安装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前轮轴托架为与所述前轮轴整体形成的前轮轴支座。
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轮轴安装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后轮轴托架为与所述后轮轴整体形成的后轮轴支座。
2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轴安装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前轮轴托架为与所述前轮轴整体形成的前轮轴支座,且所述第一后轮轴托架为与所述后轮轴整体形成的后轮轴支座。
27.一种交通工具,其包括:
底盘,其可安置于地面上;
前轮轴,其连接到所述底盘;
第一前车轮,其安置于所述前轮轴上,所述第一前车轮在与所述地面接触时界定第一前接触区;
第一上部前轴套,其连接到所述底盘;及
第一下部前轴套,其连接到所述底盘,
其中所述第一上部前轴套远离所述第一下部前轴套而安置,借此形成在所述第一前接触区的第一前向边缘处或所述第一前向边缘前方与所述地面相交的前线,且
其中所述前线确立与所述地面的前角。
28.一种交通工具,其包括:
底盘,其可安置于地面上;
后轮轴,其连接到所述底盘;
第一后车轮,其安置于所述后轮轴上,所述第一后车轮在与所述地面接触时界定第一后接触区;
第一上部后轴套,其连接到所述底盘;及
第一下部后轴套,其连接到所述底盘,
其中所述第一上部后轴套远离所述第一下部后轴套而安置,借此形成在所述第一后接触区的第一后面边缘处或所述第一后面边缘后方与所述地面相交的后线,且
其中所述后线确立与所述地面的后角。
29.一种交通工具,其包括:
底盘,其可安置于地面上;
前轮轴,其连接到所述底盘的前端;
第一前车轮,其安置于所述前轮轴上,所述第一前车轮在与所述地面接触时界定第一前接触区;
第一上部前轴套,其连接到所述底盘;
第一下部前轴套,其连接到所述底盘;
后轮轴,其连接到所述底盘的后端;
第一后车轮,其安置于所述后轮轴上,所述第一后车轮在与所述地面接触时界定第一后接触区;
第一上部后轴套,其连接到所述底盘;及
第一下部后轴套,其连接到所述底盘,
其中所述第一上部前轴套远离所述第一下部前轴套而安置,借此形成在所述第一前接触区的第一前向边缘处或所述第一前向边缘前方与所述地面相交的前线,
其中所述第一上部后轴套远离所述第一下部后轴套而安置,借此形成在所述第一后接触区的第一后面边缘处或所述第一后面边缘后方与所述地面相交的后线,
其中所述前线确立与所述地面的前角,且
其中所述后线确立与所述地面的后角。
CN201480027006.6A 2013-03-15 2014-03-14 轮轴安装系统及交通工具 Pending CN1055793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793311P 2013-03-15 2013-03-15
US61/793,311 2013-03-15
PCT/US2014/028025 WO2014143869A1 (en) 2013-03-15 2014-03-14 Axle mounting system and vehic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9327A true CN105579327A (zh) 2016-05-11

Family

ID=51537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7006.6A Pending CN105579327A (zh) 2013-03-15 2014-03-14 轮轴安装系统及交通工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031483A1 (zh)
EP (1) EP2969709A4 (zh)
CN (1) CN105579327A (zh)
WO (1) WO20141438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55778A (ja) * 2014-09-10 2016-04-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40517A (en) * 1979-04-13 1980-12-2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Powertrain and independent suspension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front-wheel-drive vehicle
US4271922A (en) * 1978-12-04 1981-06-09 Dana Corporation Wheel suspension system
US4826203A (en) * 1987-04-14 1989-05-02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Automobile sub-frame structure
US5288100A (en) * 1991-03-14 1994-02-22 Nai Neway, Inc. Axle support bracket for a drive axle suspension
US5458359A (en) * 1994-08-08 1995-10-17 Brandt; Larry A. Missing link swivel for four-link rigid axle suspensions
US5820150A (en) * 1993-04-14 1998-10-13 Oshkosh Truck Corporation Independent suspensions for lowering height of vehicle frame
CN102892597A (zh) * 2010-04-22 2013-01-23 爱迪生2有限责任公司 运载工具悬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10171A (en) * 1980-06-11 1982-01-1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Vehicle axle attachment
US4770430A (en) * 1987-08-11 1988-09-13 Lange Dennis M Self-steering axle assembly for vehicles
US6007078A (en) * 1998-03-31 1999-12-28 The Boler Company. Self-steering, caster adjustable suspension system
US6182984B1 (en) * 1999-04-06 2001-02-06 Watson & Chalin Manufacturing, Inc. Reversible caster steerable suspension system
US6808192B1 (en) * 1999-11-24 2004-10-26 The Holland Group, Inc. Trailing arm suspension
GB2362141B (en) * 2000-05-13 2003-09-17 Bamford Excavators Ltd Load carrying machine with double arm front axle suspension
US6527286B2 (en) * 2000-12-06 2003-03-04 The Boler Company Vehicle suspension assembly
GB0106331D0 (en) * 2001-03-15 2001-05-02 Hendrickson Europ Ltd Vehicle axle
US6755429B1 (en) * 2003-05-06 2004-06-2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dependent suspension for rear wheels of automotive vehicle
US7748726B2 (en) * 2007-04-12 2010-07-06 Hendrickson Usa, L.L.C. Leading and trailing arm suspensions with z-shaped arms
WO2010129549A2 (en) * 2009-05-05 2010-11-11 Refuse Trucks, Inc. Refuse vehicle with unique cab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8371596B2 (en) * 2009-05-13 2013-02-12 Saf-Holland, Inc. Suspension system for heavy and vocational vehicles
JP5366723B2 (ja) * 2009-09-08 2013-12-11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サブフレーム支持構造
US8910960B2 (en) * 2009-10-30 2014-12-16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Twist beam suspension with dual beam control arm
MX2012005008A (es) * 2009-10-30 2012-06-19 Volvo Group North America Llc Suspension con vigas de torsion que tienen brazos de control con vigas en forma de y.
US8893624B2 (en) * 2012-02-29 2014-11-25 Electro-Motive Diesel, Inc. Railway truck having equalizer-linked frame
US8955860B2 (en) * 2012-03-28 2015-02-17 Saf-Holland, Inc. Vehicle suspension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torque member and trailing arm mount
US8919789B2 (en) * 2013-03-15 2014-12-30 Agco Corporation Harvester with suspended rear axle
US9162705B2 (en) * 2013-04-10 2015-10-20 Aaron L. Aldrich Adjustable ride height, vehicle, system and kit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71922A (en) * 1978-12-04 1981-06-09 Dana Corporation Wheel suspension system
US4240517A (en) * 1979-04-13 1980-12-2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Powertrain and independent suspension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front-wheel-drive vehicle
US4826203A (en) * 1987-04-14 1989-05-02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Automobile sub-frame structure
US5288100A (en) * 1991-03-14 1994-02-22 Nai Neway, Inc. Axle support bracket for a drive axle suspension
US5820150A (en) * 1993-04-14 1998-10-13 Oshkosh Truck Corporation Independent suspensions for lowering height of vehicle frame
US5458359A (en) * 1994-08-08 1995-10-17 Brandt; Larry A. Missing link swivel for four-link rigid axle suspensions
CN102892597A (zh) * 2010-04-22 2013-01-23 爱迪生2有限责任公司 运载工具悬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69709A4 (en) 2017-04-12
EP2969709A1 (en) 2016-01-20
US20160031483A1 (en) 2016-02-04
WO2014143869A1 (en) 2014-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1829B (zh) 具有后端安装的电池箱的机动车辆
US10800242B2 (en) Vehicle axle for a motor vehicle
EP1491370A3 (en)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with a leaf spring and a rubber spring
US20180201322A1 (en) Subframe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2555749A (zh) 电动车辆的电动机安装结构
KR20140138299A (ko) 전환가능한 탠덤 액슬 어레인지먼트 및 탠덤 액슬 어레인지먼트를 단일 구동 또는 이중 구동 탠덤 액슬 어레인지먼트로 전환하기 위한 방법
CN107107696A (zh) 包括板簧组件的车辆悬架
EP2363336B1 (en) Chassis of a forward control truck with a tiltable cab
CN105579327A (zh) 轮轴安装系统及交通工具
US20140231157A1 (en) Continuous track drive system for a vehicle
US8702159B2 (en) Vehicle body comprising a longitudinal member and an elastomer bearing arranged thereon, especially as a transmission mounting
US10449816B2 (en) Bracket apparatus for composite spring
CN108367765B (zh) 铁道车辆用转向架
CN202806335U (zh) 发动机悬置软垫及其悬置系统和汽车
CN205498540U (zh) 电动车减震系统
US9469336B2 (en) Arrangement of electronic steering assistive device of multipurpose vehicle
US11565549B2 (en) Axle of a vehicle
CN103660897A (zh) 动力单元安装装置
US3768827A (en) Self-steering standem axle suspension
CN105774456B (zh) 电动车减震系统
CN201484497U (zh) 一种副车架连接结构
GB673993A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resilient suspension of axle supports in motor road vehicles
CN102874235A (zh) 一种汽车制动操纵装置
CN111511591A (zh) 用于支承空调压缩机的设备
CN105857064A (zh) 一种圆锥轮连接式全轮驱动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