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0322A - 扭矩传递轴 - Google Patents

扭矩传递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70322A
CN105570322A CN201510793993.7A CN201510793993A CN105570322A CN 105570322 A CN105570322 A CN 105570322A CN 201510793993 A CN201510793993 A CN 201510793993A CN 105570322 A CN105570322 A CN 105570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end part
torque transfer
transfer shaft
splined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939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70322B (zh
Inventor
S·M·托马斯
J·N·米勒
E·蒙拉贡-帕拉
B·J·克莱因菲尔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xte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xte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xte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xte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570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0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70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0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00Shafts; Axles; Cranks; Eccentrics
    • F16C3/02Shafts; Axles
    • F16C3/023Shafts; Axles made of several parts, e.g. by weld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2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using springs as elastic members, e.g. metallic springs
    • F16F15/1216Torsional springs, e.g. torsion bar or torsionally-loaded coil spr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3/00Joints and connections
    • Y10T403/70Interfitted members
    • Y10T403/7026Longitudinally splined or fluted rod
    • Y10T403/7032Longitudinally splined or fluted rod including a means, e.g., spring biased portion, for misalignment cor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扭矩传递轴。扭矩传递轴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第一构件沿轴线延伸,并且具有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的内表面。该内表面限定设置在第一端的近侧的多个第一接合元件。第二构件沿第二轴线延伸,并且具有第一端部部分以及从第一端部部分延伸的中间部分。中间部分的端部被牢固地附接到第二端。第一端部部分具有第一花键部分,第一花键部分的每个构件被接收在多个第一接合元件的相应接合元件内。

Description

扭矩传递轴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4年11月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No.62/075,498的优先权,该文献以引用的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以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个扭转刚度的扭矩传递轴。
背景技术
车辆传动系将扭矩或功率从驱动源(例如,内燃机)传递到车辆车轮。扭矩或功率可通过一系列传动系部件(例如,齿轮、联接器和轴)进行传递。传动系部件提供一定水平的扭转刚度以满足性能要求。传动系部件还提供一定水平的柔顺性以减少不想要的噪声、振动或刺耳声。一些车辆传动系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是具有单个扭转刚度的简易单件式扭矩传递轴。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扭矩传递轴。该扭矩传递轴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第一构件沿轴线延伸,并且具有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的内表面。该内表面限定设置在第一端的近侧的多个第一接合元件。所述第二构件沿所述轴线延伸并且被接收在所述第一构件内。所述第二构件包括第一端部部分、第二端部部分以及在所述第一端部部分和第二端部部分之间延伸的中间部分。所述第一端部部分具有第一花键部分,所述第一花键部分的每个构件被接收在所述多个第一接合元件的相应接合元件内。当第一扭矩被施加到所述第二构件且当在所述第一花键部分的构件与所述多个第一接合元件的接合元件之间存在切向间隙时,由所述第二构件提供第一扭转刚度。当第二扭矩被施加到所述第二构件且当在所述第一花键部分的构件与所述多个第一接合元件的接合元件之间不存在切向间隙时,由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中的至少一者提供第二扭转刚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扭矩传递轴。该扭矩传递轴包括:沿轴线延伸的第一构件;沿所述轴线延伸并且被接收在所述第一构件内的第二构件;以及第一销。所述第一构件具有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的大致筒形本体。所述第一端具有大致垂直于所述轴线延伸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端具有大致垂直于所述轴线延伸并且与所述第一开口间隔开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构件具有第一端部部分、第二端部部分以及在所述第一端部部分和第二端部部分之间延伸的中间部分。所述第一端部部分具有大致垂直于所述轴线延伸的第一端部部分开口,所述第二端部部分具有大致垂直于所述轴线延伸的第二端部部分开口。第一销被接收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一端部部分开口内。当第一扭矩被施加到所述第二构件且当在所述第一销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之间存在切向间隙时由所述第二构件提供第一扭转刚度。当第二扭矩被施加到所述第二构件且当在所述第一销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之间不存在切向间隙时由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中的至少一者提供第二扭转刚度。
在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中,提供扭矩传递轴。该扭矩传递轴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沿轴线延伸并且具有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限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的近侧的多个第一接合元件。所述第二构件沿第二轴线延伸并且具有第一端部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一端部部分延伸的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的端部被牢固地附接到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部部分具有第一花键部分,所述第一花键部分的每个构件被接收在所述多个第一接合元件的相应接合元件内。
这些以及其他优点和特征从下述说明结合附图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被认作为本发明的主题在申请文件的结尾处的权利要求书中被具体地指出并且明确地要求保护。本发明的前述和其他特征以及优势从下述详细说明结合附图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A-1B是扭矩传递轴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扭矩传递轴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截面图;
图3是扭矩传递轴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截面图;
图4A-4C是扭矩传递轴的第四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5是扭矩传递轴的第五实施例的局部截面图;
图6是扭矩传递轴的第六实施例的局部截面图;
图7A和7B是扭矩传递轴的第七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8A和8B是扭矩传递轴的第八实施例的透视图;以及
图9A-9C是扭矩传递轴的第九实施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其中本发明将参考具体实施例来进行描述但不限于其,要理解的是,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可以以各种替代性形式来实施的本发明的示例。附图不必按比例绘制,其中某些特征可能被放大或最小化以示出具体部件的细节。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被解释为限制性的,而仅仅是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宽泛地实施本发明的代表性基础。
扭矩传递轴被用于将扭矩或功率从变速器或驱动桥传递到车辆的车轮。图1A-1B示出了扭矩传递轴10的第一实施例。扭矩传递轴10包括第一构件20和第二构件22。第一构件20沿轴线24延伸。第一构件20包括本体30,该本体在第一端32和与第一端32相对设置的第二端34之间延伸。本体30是具有外表面40和内表面42的大致筒形本体。
内表面42限定第一构件20的内孔。内表面42限定多个第一接合元件50。所述多个第一接合元件50被设置在第一端32近侧。在如图2所示的扭矩传递轴的第二实施例中,内表面42限定多个第二接合元件52。多个第二接合元件52被设置在第二端34近侧。
第二构件22沿轴线24延伸。第二构件22被接收在第一构件20内。第二构件22具有第一端部部分60、与第一端部部分60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部部分62、以及中间部分64。中间部分64在第一端部部分60和第二端部部分62之间延伸。
第一端部部分60具有第一端部部分直径。第二端部部分62具有第二端部部分直径。中间部分64具有中间部分直径。中间部分直径小于第一端部部分直径和第二端部部分直径,使得第二构件22在从侧面看时具有狗骨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部部分60、第二端部部分62以及中间部分64是由同一材料制成的单件构造。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端部部分60、第二端部部分62以及中间部分64被设置为单独部件,它们通过各种方法被联接到一起。中间部分64由第一材料制成,第一端部部分60和第二端部部分62由与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制成。例如,第一端部部分60和第二端部部分62可以由钢制成,而中间部分64由铝制成。
中间部分64具有第一过渡区域70和第二过渡区域72。第一过渡区域70从中间部分64的第一端朝向第一端部部分60延伸。第一过渡区域70提供从较小的中间部分直径至较大的第一端部部分直径的逐渐过渡。第一过渡区域70的直径从中间部分64的第一端朝向第一端部部分60增加。
第二过渡区域72从中间部分64的第二端朝向第二端部部分62延伸。第二过渡区域72提供从较小的中间部分直径至较大的第二端部部分直径的逐渐过渡。第二过渡区域72的直径从中间部分64的第二端朝向第二端部部分62增加。第二过渡区域72抵接第二端部部分62的带凸缘表面76。
第一端部部分60被构造成能够相对于第一构件20旋转。当扭矩被施加至第二构件22时,第一端部部分60可相对于第一构件20的第一端32旋转。
第一端部部分60具有第一花键部分80。第一花键部分80被设置在第一过渡区域70与第一端部部分60的端部之间。第一花键部分80被构造为多个扭矩传递沟槽、扭矩传递锯齿、齿轮齿等等。第一花键部分80的每个构件被接收在多个第一接合元件50的相应第一接合元件内或者在所述相应第一接合元件之间。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第一密封构件82。第一密封构件82被设置在第一构件20的第一端32近侧。第一密封构件82接合第一构件20的第一端32和第二构件22的第一端部部分60的一部分。第一密封构件82被构造成防止异物或颗粒进入第一构件20的内孔。第一密封构件82阻止或防止污物侵入多个第一接合元件50和第一花键部分80。第一密封构件82被构造为摩擦垫圈。
第二端部部分62相对于第一构件20被牢固地定位。当输入扭矩被施加到第二构件22时,第二端部部分62相对于第一构件20的第二端34被牢固地定位。第一构件20的第二端34被固定到第二端部部分62的带凸缘表面76上。第二端34被联接到第二端部部分62。第二端34通过各种方法被联接到第二端部部分62,所述方法例如是焊接、压配合、锻造、紧固件、钎焊、从第二端34的端表面或第二端部部分62的带凸缘表面76中的至少一者延伸的销,所述销被接收在由第二端34的端表面或第二端部部分62的带凸缘表面76中的至少一者限定的开口内。
在如图2所示的扭矩传递轴的第二实施例中,第二端部部分62被构造成可相对于第一构件20旋转。当输入扭矩被施加到第二构件22时,第二端部部分62可相对于第一构件20的第二端34旋转。
第二端部部分62具有第二花键部分84。第二花键部分84被设置在第二过渡区域72与第二端部部分62的端部之间。第二花键部分84被构造为多个扭矩传递沟槽、扭矩传递锯齿、齿轮齿等等。第二花键部分84的每个构件被接收在多个第一接合元件50的相应第一接合元件内或者在所述相应第一接合元件之间。
提供第二密封构件86。第二密封构件86被设置在第一构件20的第二端34近侧。第二密封构件86接合第一构件20的第二端34以及第二构件22的第二端部部分62的一部分。第二密封构件86被构造成阻止异物或颗粒进入第一构件20的内孔。第二密封构件86阻止或防止污物侵入所述多个第二接合元件52和第二花键部分84。第二密封构件86被构造为摩擦垫圈。
扭矩传递轴10被构造成当扭矩被施加到第二构件22时提供多个扭转刚度。所述多个扭转刚度基于第二构件22的几何和材料特征以及存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接合元件50和第一花键部分80之间和/或所述多个第二接合元件52和第二花键部分84之间的切向间隙而定。
第一扭转刚度由第一构件20和第二构件22中的至少一者提供。当第一扭矩被施加到第二构件22并且当在第一花键部分80的构件与多个第一接合元件50的接合元件之间存在切向间隙时,提供第一扭转刚度。
第二扭转刚度由第一构件20和第二构件22中的至少一者提供。当大于第一扭矩的第二扭矩被施加到第二构件22并且当在第一花键部分80的构件与多个第一接合元件50的接合元件之间不存在切向间隙时,提供第二扭转刚度。第二扭转刚度大于第一扭转刚度。
多个其他扭转刚度可由第一构件20和第二构件22中的至少一者提供。当扭矩被施加到第二构件22并且当在第二花键部分84的构件与多个第二接合元件52的接合元件之间存在切向间隙时,提供下一扭转刚度。当扭矩被施加到第二构件22并且当在第二花键部分84的构件与多个第二接合元件52的接合元件之间不存在切向间隙时,提供另一扭转刚度。所述另一扭转刚度大于所述下一扭转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润滑剂被施加至所述多个第一接合元件50和第一花键部分80中的至少一者。润滑剂被施加到所述多个第二接合元件52和第二花键部分84中的至少一者。施加润滑剂会防止或减少由多个第一接合元件50与第一花键部分80之间和/或多个第二接合元件52与第二花键部分84之间的接合产生的啸叫或噪声、振动或刺耳声。
图3示出了扭矩传递轴的第三实施例。扭矩传递轴包括中间部90。中间部90包括外表面92和内表面94。外表面92接合第一构件20的内表面42。内表面94限定多个中间接合元件96。中间接合元件96被构造成接收中间部分64的中间花键部分100的构件。中间花键部分100被设置在第一花键部分80和第二花键部分84之间。中间花键部分100被构造为多个扭矩传递沟槽、扭矩传递锯齿、齿轮齿等。
中间部90可相对于第二构件22旋转。中间花键部分100的每个构件被接收在多个中间接合元件96的相应接合元件内。
中间部90由与第一构件20和第二构件22不同的材料制成。中间部90由比第一构件20和第二构件22更柔顺的材料制成。中间部90被构造成在中间花键部分100的构件与多个中间接合元件96的元件的接合期间提供阻尼。
第三扭转刚度由第一构件20、第二构件22和中间部90中的至少一者提供。当第三扭矩被施加到第二构件22并且当在中间花键部分100的构件与多个第一接合元件50之间存在切向间隙且当在中间花键部分100的构件与多个中间接合元件96的接合元件之间不存在切向间隙时,提供第三扭转刚度。
第四扭转刚度由第一构件20、第二构件22和中间部90中的至少一者提供。当第四扭矩被施加到第二构件22并且当在中间花键部分100的构件与多个中间接合元件96的接合元件之间存在切向间隙时,提供第四扭转刚度。第三扭转刚度大于第四扭转刚度。
图4A-4C示出了扭矩传递轴的第四实施例。第四实施例包括接合部110。接合部110是构造为弹簧或弹性体阻尼器的可压缩构件。接合部110被设置在第一密封构件82与第一花键部分80的一部分之间。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接合部110被设置在第二密封构件86与第二花键部分84的一部分之间。
接合部110被设置在多个第一接合元件50的相邻元件之间。接合部110被设置在第一花键部分80的构件与多个第一接合元件50的元件之间。接合部110被模制或注入在第一花键部分80与多个第一接合元件50之间。响应于第一构件22的第一端部部分60相对于第一构件20的第一端32的旋转,多个第一接合元件50的元件和第一花键部分80的构件中的至少一者至少部分地压缩接合部110,以改变扭矩传递轴10的扭转刚度。
第五扭转刚度由第一构件20、第二构件22和接合部110中的至少一者提供。当第五扭矩被施加到第二构件22且当第一花键部分80的构件在第一花键部分80的构件与多个第一接合元件50的元件之间至少部分地压缩接合部110时,提供第五扭转刚度。
第六扭转刚度由第一构件20、第二构件22和接合部110中的至少一者提供。当大于第五扭矩的第六扭矩被施加到第二构件22且当接合部110被完全压缩或者第一花键部分80的构件接合多个第一接合元件50的元件时,提供第六扭转刚度。第六扭转刚度大于第五扭转刚度。第六扭转刚度可以大约等于第二扭转刚度。
图5示出了扭矩传递轴的第五实施例。扭矩传递轴120包括第一构件122和第二构件124。第一构件122具有大致筒形本体130,该本体沿轴线126在第一端132和第二端134之间延伸。大致筒形本体130具有内表面136。
内表面136限定第一构件122的内孔。内孔从第一端132朝向第二端134延伸。第一端132限定开口,第二端134是封闭的并且不限定开口。第二端134限定封闭的端面。内表面136限定设置在第一端132近侧的多个接合元件138。
第二构件124沿轴线126延伸。第二构件124被接收在第一构件122内。第二构件124具有第一端部部分140和中间部分142。第一端部部分140被构造成可相对于第一构件122旋转。当输入扭矩被施加到第二构件124上时,第一端部部分140可相对于第一构件122的第一端132旋转。
第一端部部分140具有花键部分150。花键部分150被构造为多个扭矩传递沟槽、扭矩传递锯齿、齿轮齿等等。花键部分150的每个构件被接收在多个接合元件138的相应第一接合元件内或者在所述相应第一接合元件之间。
中间部分142从第一端部部分140沿轴线126延伸。中间部分142包括与第一端部部分140相对设置的端部154。中间部分142的端部154被牢固地附接到第一构件122的第二端134。端部154通过压配合、锻造、实心态(solid-state)联接等被牢固地附接到第二端134的封闭端面。
扭矩传递轴120被构造成当扭矩被施加到第二构件124时提供多个扭转刚度。由第一构件122提供第一扭转刚度。当第一扭矩被施加到第一构件122且当在花键部分150的构件与多个接合元件138的接合元件之间存在切向间隙时,由第一构件122提供第一扭转刚度。
第二扭转刚度由第一构件122和第二构件124中的至少一者提供。当第二扭矩被施加到第一构件122且当在花键部分150的构件与多个接合元件138的接合元件之间不存在切向间隙时,由第一构件122和第二构件124中的至少一者提供第二扭转刚度。第二扭转刚度大于第一扭转刚度。
在如图5所示的扭矩传递轴的第五实施例中,第一端部部分140和中间部分142是单件构造。在如图6所示的扭矩传递轴的第六实施例中,第一端部部分140和中间部分142被提供为分离的部件,它们通过各种实心态联接方法被联接到一起。
在图7A和7B中示出了扭矩传递轴的第七实施例。扭矩传递轴160包括第一构件170、第二构件172、第一销174和衬套176。
第一构件170包括大致筒形本体180,其沿轴线182在第一端184和第二端186之间延伸。大致筒形本体180具有外表面190和内表面192。内表面192限定第一构件170的内孔。
大致筒形本体180限定第一开口200和从第一开口200间隔开的第二开口202。第一开口200被设置在第一端184近侧。第一开口200沿大致垂直于轴线182设置的开口轴线从外表面190延伸至内表面192。第一开口200完全延伸穿过大致筒形本体180。在如图8A和8B所示的扭矩传递轴的第八实施例中,第一开口200大于第二开口202。第一开口200是具有横向于轴线182延伸的宽度的带槽开口,该宽度大于第二开口202的直径。
第二开口202设置在第二端186近侧。第二开口202沿大致垂直于轴线182设置的另一开口轴线从外表面190延伸至内表面192。第二开口202完全地延伸穿过大致筒形本体180。
第二构件172沿轴线182延伸。第二构件172被接收在第一构件170内。第二构件172具有第一端部部分210、第二端部部分212和中间部分214。中间部分214在第一端部部分210和第二端部部分212之间延伸。
第一端部部分210具有第一端部部分直径。第二端部部分212具有第二端部部分直径。中间部分214具有中间部分直径。中间部分直径小于第一端部部分直径且小于第二端部部分直径,使得当从侧面看时第二构件172具有狗骨形状。
第一端部部分210限定第一端部部分开口220。第一端部部分开口220沿大致垂直于轴线182设置的轴线完全地延伸穿过第一端部部分210。第一端部部分开口220与第一开口200近似对齐。
第二端部部分212限定第二端部部分开口222。第二端部部分开口222沿大致垂直于轴线182设置的轴线完全地延伸穿过第二端部部分212。第二端部部分开口222与第二开口202近似对齐。
第一开口200和第一端部部分开口220定尺寸成接收第一销174和衬套176中的至少一者。由第一构件170和第二构件172中的至少一者提供第一扭转刚度。当第一扭矩被施加到第二构件172且当在第一销174的外表面与第一开口200的边缘之间存在切向间隙时,提供第一扭转刚度。
由第一构件170、第二构件172和衬套176中的至少一者提供第二扭转刚度。当大于第一扭矩的第二扭矩被施加到第二构件且当在第一销174的外表面与第一开口200的边缘之间不存在切向间隙时,提供第二扭转刚度。
由第一构件170、第二构件172和衬套176中的至少一者提供第三扭转刚度。当第三扭矩被施加到第二构件172且当第一销174至少部分地压缩衬套176时,提供第三扭转刚度。
第二开口202和第二端部部分开口222定尺寸成接收第二销226和衬套176中的至少一者。由第一构件170和第二构件172中的至少一者提供第四扭转刚度。当第四扭矩被施加到第二构件172且当在第二销226的外表面与第二开口202的边缘之间存在切向间隙时,提供第四扭转刚度。
由第一构件170、第二构件172和衬套176中的至少一者提供第五扭转刚度。当大于第四扭矩的第五扭矩被施加到第二构件且当在第二销226的外表面与第二开口202的边缘之间不存在切向间隙时,提供第五扭转刚度。
由第一构件170、第二构件172和衬套176中的至少一者提供第六扭转刚度。当第六扭矩被施加到第二构件172且当第二销226至少部分地压缩衬套176时,提供第六扭转刚度。
在如图7A和7B所示的第七实施例中,第一开口200和第一端部部分开口220接收第一销174和衬套176,第二开口202和第二端部部分开口222接收第二销226和衬套176,第一端部部分210和第二端部部分212可相对于彼此旋转。第一端部部分2210可相对于第一构件170的第一端184旋转。第二端部部分212可相对于第一构件170的第二端186旋转。
在如图8A和8B所示的第八实施例中,第一开口200和第一端部部分开口220接收第一销174和衬套176,第二开口202和第二端部部分开口222接收第二销226,第一端部部分210被构造成可旋转而第二端部部分212被牢固地定位。第一端部部分210可相对于第一构件170的第一端184旋转。第二端部部分212相对于第一构件170的第二端186被牢固地定位。
图9A-9C示出了扭矩传递轴230的第九实施例。扭矩传递轴230包括第一构件240、第二构件242和多个接合滚动元件244。第一构件240沿轴线246延伸。第一构件240包括本体250,该本体在第一端252和与第一端252相对设置的第二端254之间延伸。本体250是具有外表面260和内表面262的大致筒形本体。
内表面262限定第一构件240的内孔。内表面262限定多个第一接合元件270。多个第一接合元件270被设置在第一端252近侧。
第二构件242沿轴线246延伸。第二构件242被接收在第一构件240内。第二构件242具有第一端部部分280、与第一端部部分280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部部分252、以及中间部分284。中间部分284在第一端部部分280和第二端部部分282之间延伸。
第一端部部分280具有第一端部部分直径。第二端部部分282具有第二端部部分直径。中间部分284具有中间部分直径。中间部分直径小于第一端部部分直径和第二端部部分直径,使得当从侧面看时第二构件242具有狗骨形状。
第一端部部分280被构造成可相对于第一构件240旋转。当扭矩被施加到第二构件242时,第一端部部分280可相对于第一构件240的第一端252旋转。
第一端部部分280具有第一花键部分290。第一花键部分290被设置在第一构件240的第一端252近侧。第一花键部分290被构造为多个扭矩传递沟槽、扭矩传递锯齿、齿轮齿等等。第一花键部分290的每个构件被接收在多个第一接合元件270的相应第一接合元件内或者在所述相应第一接合元件之间。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第一密封构件292。第一密封构件292被设置在第一构件240的第一端252近侧。第一密封构件292接合第一构件240的第一端252以及第二构件242的第一端部部分280的一部分。第一密封构件292被构造成防止异物或颗粒进入第一构件240的内孔。第一密封构件292阻止或防止污物侵入多个第一接合元件270和第一花键部分290。第一密封构件292被构造为摩擦垫圈。
第二端部部分282相对于第一构件240牢固地定位。当输入扭矩被施加到第二构件242时,第二端部部分282相对于第一构件240的第二端254牢固地定位。第一构件240的第二端254被固定到第二端部部分282。第二端254被联接到第二端部部分282。第二端254通过各种方法被联接到第二端部部分282,所述方法例如是焊接、压配合、锻造、紧固件、钎焊、销和沟槽等等。
多个接合滚动元件244被设置在第一构件240和第二构件242之间。多个接合滚动元件244是被设置在保持架内的滚珠构件、滚动销等等。多个接合滚动元件244被设置在第一构件240的多个第一接合元件270与第二构件242的第一花键部分290之间。
由第二构件242提供第一扭转刚度。如图9B所示,当第一扭矩被施加到第二构件242且当在第一花键部分290的构件、多个第一接合元件270的接合元件、以及多个接合滚动元件244的元件之间存在切向间隙时,提供第一扭转刚度。
由第一构件240和第二构件242中的至少一者提供第二扭转刚度。如图9C所示,当大于第一扭矩的第二扭矩被施加到第二构件242且当在第一花键部分290的构件、多个第一接合元件270的接合元件、以及多个接合滚动元件244的元件之间不存在切向间隙时,提供第二扭转刚度。第二扭转刚度大于第一扭转刚度。
虽然结合仅有限数量的实施例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种被公开的实施例。而是,本发明可被修改以包括前文没有描述但是与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相一致的任何数量的变形、替换、替代或等同布置。此外,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方面可包括所述实施例中的仅一些。因此,本发明不被认为受前述说明限制。

Claims (14)

1.一种扭矩传递轴,包括:
沿轴线延伸的第一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具有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限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的近侧的多个第一接合元件;以及
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沿所述轴线延伸并且被接收在所述第一构件内,所述第二构件具有第一端部部分、第二端部部分以及在所述第一端部部分和第二端部部分之间延伸的中间部分,所述第一端部部分具有第一花键部分,所述第一花键部分的每个构件被接收在所述多个第一接合元件的相应接合元件内;并且当第一扭矩被施加到所述第二构件且当在所述第一花键部分与所述多个第一接合元件之间存在切向间隙时由所述第二构件提供第一扭转刚度,且当第二扭矩被施加到所述第二构件且当在所述第一花键部分的构件与所述多个第一接合元件的接合元件之间不存在切向间隙时由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中的至少一者提供第二扭转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递轴,其中,所述第一端部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构件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递轴,其中,所述第二端部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构件被牢固地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递轴,其中,所述第二扭转刚度大于所述第一扭转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递轴,其中,所述中间部分具有的中间部分直径小于第一端部部分直径且小于第二端部部分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递轴,其中,所述中间部分具有中间花键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矩传递轴,还包括具有多个中间接合元件的中间部,所述中间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构件旋转,其中,所述中间花键部分的每个构件被接收在所述多个中间接合元件的相应接合元件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扭矩传递轴,其中,当第三扭矩被施加到所述第二构件且当在所述第一花键部分的构件与所述多个第一接合元件之间存在切向间隙且当在所述中间花键部分的构件与所述多个中间接合元件的接合元件之间不存在切向间隙时,由所述中间部和所述第二构件中的至少一者提供第三扭转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递轴,还包括被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接合元件与所述第一花键部分之间的接合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扭矩传递轴,其中,当第三扭矩被施加到所述第二构件且当所述第一花键部分的构件至少部分地压缩所述接合部时,由所述第一构件、所述第二构件和所述接合部中的至少一者提供第三扭转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递轴,其中,所述内表面限定被设置在所述第二端近侧的多个第二接合元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扭矩传递轴,其中,所述第二端部部分具有第二花键部分,所述第二花键部分的每个构件被接收在所述多个第二接合元件的相应接合元件内。
13.一种扭矩传递轴,包括:
沿轴线延伸的第一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具有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的大致筒形本体,所述第一端具有大致垂直于所述轴线延伸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端具有大致垂直于所述轴线延伸的第二开口;
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沿所述轴线延伸并且被接收在所述第一构件内,所述第二构件具有第一端部部分、第二端部部分以及在所述第一端部部分和第二端部部分之间延伸的中间部分,所述第一端部部分具有大致垂直于所述轴线延伸的第一端部部分开口,所述第二端部部分具有大致垂直于所述轴线延伸的第二端部部分开口;以及
被接收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一端部部分开口内的第一销,当第一扭矩被施加到所述第二构件且当在所述第一销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之间存在切向间隙时由所述第二构件提供第一扭转刚度,当第二扭矩被施加到所述第二构件且当在所述第一销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之间不存在切向间隙时由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中的至少一者提供第二扭转刚度。
14.一种扭矩传递轴,包括:
沿轴线延伸的第一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具有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限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的近侧的多个第一接合元件;以及
沿所述轴线延伸的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具有第一端部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一端部部分延伸的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的端部被牢固地附接到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部部分具有第一花键部分,所述第一花键部分的每个构件被接收在所述多个第一接合元件的相应接合元件内。
CN201510793993.7A 2014-11-05 2015-11-05 扭矩传递轴 Active CN1055703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75498P 2014-11-05 2014-11-05
US62/075498 2014-11-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0322A true CN105570322A (zh) 2016-05-11
CN105570322B CN105570322B (zh) 2019-04-30

Family

ID=54544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93993.7A Active CN105570322B (zh) 2014-11-05 2015-11-05 扭矩传递轴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4) US9945415B2 (zh)
EP (1) EP3018370B1 (zh)
CN (1) CN10557032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6617A (zh) * 2020-04-30 2021-11-02 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 注塑刚性花键轴连接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26274B1 (en) * 2014-11-25 2019-05-22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Tunable torque transmitting shaf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90169A (en) * 1951-01-31 1952-03-25 Jack & Heintz Prec Ind Inc Torsional drive shaft
US2703847A (en) * 1953-11-24 1955-03-08 Gen Electric Driving mechanism for starter-generator
GB2070194B (en) * 1980-02-26 1983-07-13 British Leyland Cars Ltd Resilient shaft couplings
US4754659A (en) * 1986-11-06 1988-07-05 Ford Motor Company Quill shaft input cluster gear for manual transmission
CN1039473A (zh) * 1988-07-15 1990-02-07 努弗彼格诺工业机械及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体的可分离联接系统
CN1894512A (zh) * 2003-12-17 2007-01-10 Mtu腓特烈港有限责任公司 可控制伸缩的传动系装置
DE102012223674A1 (de) * 2012-12-19 2014-03-06 Voith Patent Gmbh CFK- Antriebswel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34359A (en) * 1956-02-14 Flexible drive means
US3667214A (en) * 1970-03-11 1972-06-06 Gen Motors Corp Engine turbosupercharger with vibration reducing drive
WO2007045418A1 (de) * 2005-10-17 2007-04-26 Borgwarner Inc. Kopplungseinrichtung zur übertragung eines drehmoments
JP5250825B2 (ja) * 2008-11-20 2013-07-3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車両用ドライブシャフト
GB2490114B (en) * 2011-04-18 2013-06-12 Rolls Royce Plc Rotational assembly
JP2014213680A (ja) * 2013-04-24 2014-11-17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US9416815B2 (en) 2014-10-01 2016-08-1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riveshaft with two-stage stiffness
EP3026274B1 (en) * 2014-11-25 2019-05-22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Tunable torque transmitting shaft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90169A (en) * 1951-01-31 1952-03-25 Jack & Heintz Prec Ind Inc Torsional drive shaft
US2703847A (en) * 1953-11-24 1955-03-08 Gen Electric Driving mechanism for starter-generator
GB2070194B (en) * 1980-02-26 1983-07-13 British Leyland Cars Ltd Resilient shaft couplings
US4754659A (en) * 1986-11-06 1988-07-05 Ford Motor Company Quill shaft input cluster gear for manual transmission
CN1039473A (zh) * 1988-07-15 1990-02-07 努弗彼格诺工业机械及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体的可分离联接系统
CN1894512A (zh) * 2003-12-17 2007-01-10 Mtu腓特烈港有限责任公司 可控制伸缩的传动系装置
DE102012223674A1 (de) * 2012-12-19 2014-03-06 Voith Patent Gmbh CFK- Antriebswell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6617A (zh) * 2020-04-30 2021-11-02 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 注塑刚性花键轴连接
CN113586617B (zh) * 2020-04-30 2024-04-09 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 注塑刚性花键轴连接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92643A1 (en) 2023-12-07
CN105570322B (zh) 2019-04-30
US9945415B2 (en) 2018-04-17
US10948007B2 (en) 2021-03-16
EP3018370A1 (en) 2016-05-11
US11767875B2 (en) 2023-09-26
US20180202486A1 (en) 2018-07-19
US20160123377A1 (en) 2016-05-05
EP3018370B1 (en) 2019-04-17
US20210222727A1 (en) 2021-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92643A1 (en) Torque transmitting shaft
WO2015007283A1 (de) Lageranordnung für eine zwischenwelle in einer trennkupplung eines hybridmoduls
DE102019123794A1 (de) Antriebseinheit für einen hybridischen Antriebsstrang
EP1582766A2 (de) 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
EP3094884A2 (de)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DE102018106285A1 (de) Hybriddämpferzentrierungslösung für ein Hybridmodul und einen Antriebsstrang
US10077798B2 (en) Tunable torque transmitting shaft
DE102012214591B4 (de) Doppelkupplung für ein Getriebe
DE102009042071A1 (de) Kraf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WO2007082500A1 (de)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CN106286623B (zh) 适用于装配偏心磨损工况的汽车离合器从动盘
DE102015118465A1 (de) Pendeldämpf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kraftfahrzeug-drehmomentübertragungsvorrichtung
EP2619476B1 (de) Drehmomentübertragungsvorrichtung
EP3908764A1 (de) Kupplungsscheibe mit einer dämpfereinheit für eine reibkupplung
DE102012009942A1 (de) Antriebsstrang mit zumindest einer Gelenkwelle
DE102009053033A1 (de) Kupplungsaggregat
CN109210144B (zh) 预加载部件,预加载组件,双质量飞轮和机动车辆
EP3052834A2 (de) Verbind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 reibkupplung und einen drehschwingungsdämpfer
DE102018102931A1 (de) Drehmomentbegrenzer für ein Zweimassenschwungrad mit Kegelreibflächen
DE102017104598A1 (de) Welle-Nabe-Verbindung mit radial nach außen weisenden Sicherungshaken an einem Federblech und Antriebsstrang
DE102011079735A1 (de) Drehmomentbegrenzungseinrichtung und Drehschwingungsdämpfer
DE102013215915A1 (de)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DE102021105766A1 (de) Zweimassenschwungrad
DE102015108800A1 (de) Welle-Nabe-Verbindung und Drehmomentübertragungsanordnung mit einer Welle-Nabe-Verbindung
DE102021128701A1 (de) Zweimassenschwungrad an der Getriebeeingangswelle verschraub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