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66013A - 一种生物有机肥以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有机肥以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66013A
CN105566013A CN201610078257.8A CN201610078257A CN105566013A CN 105566013 A CN105566013 A CN 105566013A CN 201610078257 A CN201610078257 A CN 201610078257A CN 105566013 A CN105566013 A CN 1055660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fermented
organic fertilizer
bacterium
d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782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卫华
杨凯锋
闫志伟
庞博
郑俊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yang Sinoeco Guoto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yang Sinoeco Guoto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yang Sinoeco Guoto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yang Sinoeco Guoto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7825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6601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66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660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00Fertilisers made from animal corpses, or parts thereof
    • C05F1/005Fertilisers made from animal corpses, or parts thereof from meat-wastes or from other wastes of animal origin, e.g. skins, hair, hoofs, feathers, bloo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50Treatments combin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s, e.g. anaerobic and aerobic treatment or vermicomposting and aerobic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3/00Fertilisers from human or animal excrements, e.g. man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生物有机肥以及制备方法;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制而成:畜禽粪便300-500份,秸秆50-100份,沼渣100-200份,大豆粕10-20份,骨粉10-20份,松针100-150份,发酵菌种2-3份,干构树叶50-70份,干桑树叶50-80份和屠宰场边角料30-50份;具有成本低廉、富含各种植物生长需要的元素,营养全面、肥效持久、改良土壤生态环境、改良土壤的理化特性、农业废弃物减量化、能够使农作物有机化、品质化和增量化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有机肥以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有机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有机肥以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和食品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渴望得到口感好、富营养的食品,追求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食品成为一种时尚。由于我国农业的过度开发,尤其是长期偏施单质化肥,没有适当给土壤补充有机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可利用的农业资源逐步枯竭,土壤退化严重,最终影响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我国目前的土壤资源现状迫切需要通过人为措施补充土壤有机质,确保农业种植水平和农作物产品品质。与这一形势相对应的是,我国有机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相对落后。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产品和有机肥生产厂家更是寥寥无几。随着近年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社会对“绿色农业”、“绿色农产品”的追求越来越高,以有机肥的施用代替部分化肥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有机肥重新得到重视,并逐渐作为产业悄然兴起,传统的有机肥被注入了新的生机。有机肥料含有植物需要的大量营养成分和多种微量元素,对植物的养分供给比较平缓持久,有很长的后效。施用有机肥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加了土壤的有机物质,虽然它的含量只占耕层土壤总量的千分之几至百分之几,但它是土壤肥力的主要物质基础,对土壤的结构、土壤中的养分、能量、酶、水分、通气和微生物活性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有机物质在降解过程中所释放的大量能量,使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活动有了能源,有利于提高土壤的吸收性能、缓冲性能和抗逆性能。但是目前市场上有机肥的品种名目繁多,真正能起到改良土壤、增质增产的,少之又少;大多数有机肥肥力不足,见效慢、频繁施肥容易烧根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富含各种植物生长需要的元素,营养全面、肥效持久、改良土壤生态环境、改良土壤的理化特性、农业废弃物减量化、能够使农作物有机化、品质化和增量化的一种生物有机肥以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该有机肥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制而成:畜禽粪便300-500份,秸秆50-100份,沼渣100-200份,大豆粕10-20份,骨粉10-20份,松针100-150份,发酵菌种2-3份,干构树叶50-70份,干桑树叶50-80份和屠宰场边角料30-50份。
优选地,所述该有机肥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制而成:畜禽粪便350-450份,秸秆60-95份,沼渣115-175份,大豆粕11-17份,骨粉11-19份,松针110-140份,发酵菌种2.75份,干构树叶55-65份,干桑树叶60-76份和屠宰场边角料33-47份。
优选地,所述该有机肥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制而成:畜禽粪便400-420份,秸秆70-80份,沼渣163-173份,大豆粕13-14份,骨粉17-18份,松针135-137份,发酵菌种2.25份,干构树叶60-62份,干桑树叶73-75份和屠宰场边角料39-41份。
优选地,所述该有机肥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制而成:畜禽粪便419份,秸秆79份,沼渣170份,大豆粕13.7份,骨粉18份,松针135.6份,发酵菌种2.8份,干构树叶62份,干桑树叶74份和屠宰场边角料40份。
优选地,所述发酵菌种由木霉菌、褐球固氮菌、枯草芽孢菌、嗜酸乳杆菌和根瘤菌组成;所述木霉菌、褐球固氮菌、枯草芽孢菌、嗜酸乳杆菌和根瘤菌的质量比为3∶2∶4∶1∶1.5;所述木霉菌的有效单位为:3亿CFU/克,褐球固氮菌的有效单位为:30亿CFU/克,枯草芽孢菌的有效单位为:2000亿CFU/克,嗜酸乳杆菌的有效单位为:1000亿CFU/克,根瘤菌的有效单位为:20亿CFU/克。
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将骨粉、大豆粕与粉碎后的屠宰场边角料均匀混合消毒,制成混合物备用;
步骤二:将发酵菌种分为第一等份发酵菌种和第二等份发酵菌种;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所述的第一混合物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一等份发酵菌种均匀混合发酵10天后,制成第一发酵物;
步骤四:将畜禽粪便、秸秆、沼渣、松针、干构树叶和干桑树叶混合后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二等份发酵菌种均匀混合发酵10天后,制成第二发酵物;
步骤五:将步骤三中所述第一发酵物和步骤四中所述第二发酵物均匀混合后进行后期发酵,后期发酵时将上述混合物堆高至1-2米,实时监测后期发酵的发酵温度,10-15天翻堆一次,发酵30-40天后制成生物有机肥的半成品;
步骤六:使生物有机肥的半成品通过筛分机进行筛分,使其中的大物料破碎后装袋,即成成品。所述步骤五中的发酵温度不高于55℃;当发酵温度高于55℃时,可通过加水或增加翻堆次数的方式进行降温。所述步骤四中的干构树叶为经过烘干后含水率在50%以下的构树叶;干桑树叶为经过烘干后含水率在60%以下的桑树叶。
本发明中使用的干构树叶,构树叶蛋白质含量高达20%~30%,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也十分丰富,构树叶经过烘干发酵,发酵菌种可以把其含有的蛋白质分解成各种氨基酸,并且把大分子氨基酸切割成小分子氨基酸,供植物更好的吸收利用;另外本发明使用了干桑树叶,桑叶内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植物纤维。本发明中所述的发酵菌种可以把其含有的蛋白质、氨基酸及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各种氨基酸,并且把大分子氨基酸切割成小分子氨基酸,供植物更好的吸收利用。
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廉、富含各种植物生长需要的元素,营养全面、肥效持久、改良土壤生态环境、改良土壤的理化特性、农业废弃物减量化、能够使农作物有机化、品质化和增量化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一种生物有机肥以及制备方法,所述生物有机肥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制而成:畜禽粪便300-500份,秸秆50-100份,沼渣100-200份,大豆粕10-20份,骨粉10-20份,松针100-150份,发酵菌种2-3份,干构树叶50-70份,干桑树叶50-80份和屠宰场边角料30-50份。
优选地,所述该有机肥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制而成:畜禽粪便350-450份,秸秆60-95份,沼渣115-175份,大豆粕11-17份,骨粉11-19份,松针110-140份,发酵菌种2.75份,干构树叶55-65份,干桑树叶60-76份和屠宰场边角料33-47份。
优选地,所述该有机肥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制而成:畜禽粪便400-420份,秸秆70-80份,沼渣163-173份,大豆粕13-14份,骨粉17-18份,松针135-137份,发酵菌种2.25份,干构树叶60-62份,干桑树叶73-75份和屠宰场边角料39-41份。
优选地,所述该有机肥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制而成:畜禽粪便419份,秸秆79份,沼渣170份,大豆粕13.7份,骨粉18份,松针135.6份,发酵菌种2.8份,干构树叶62份,干桑树叶74份和屠宰场边角料40份。
优选地,所述发酵菌种由木霉菌、褐球固氮菌、枯草芽孢菌、嗜酸乳杆菌和根瘤菌组成;所述木霉菌、褐球固氮菌、枯草芽孢菌、嗜酸乳杆菌和根瘤菌的质量比为3∶2∶4∶1∶1.5;所述木霉菌的有效单位为:3亿CFU/克,褐球固氮菌的有效单位为:30亿CFU/克,枯草芽孢菌的有效单位为:2000亿CFU/克,嗜酸乳杆菌的有效单位为:1000亿CFU/克,根瘤菌的有效单位为:20亿CFU/克。
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将骨粉、大豆粕与粉碎后的屠宰场边角料均匀混合消毒,制成混合物备用;
步骤二:将发酵菌种分为第一等份发酵菌种和第二等份发酵菌种;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所述的第一混合物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一等份发酵菌种均匀混合发酵10天后,制成第一发酵物;
步骤四:将畜禽粪便、秸秆、沼渣、松针、干构树叶和干桑树叶混合后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二等份发酵菌种均匀混合发酵10天后,制成第二发酵物;
步骤五:将步骤三中所述第一发酵物和步骤四中所述第二发酵物均匀混合后进行后期发酵,后期发酵时将上述混合物堆高至1-2米,实时监测后期发酵的发酵温度,10-15天翻堆一次,发酵30-40天后制成生物有机肥的半成品;
步骤六:使生物有机肥的半成品通过筛分机进行筛分,使其中的大物料破碎后装袋,即成成品。所述步骤五中的发酵温度不高于55℃;当发酵温度高于55℃时,可通过加水或增加翻堆次数的方式进行降温。所述步骤四中的干构树叶为经过烘干后含水率在50%以下的构树叶;干桑树叶为经过烘干后含水率在60%以下的桑树叶。
本发明中所述的畜禽粪便是指牛粪、羊粪、鸡粉、猪粪、鹅粪或鸭粪或上述粪便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本发明中所述的屠宰场边角料可以为猪、牛、羊等屠宰场内的废弃料或动物边角料。
为了更加详细的解释本发明,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一:
一种生物有机肥以及制备方法,所述生物有机肥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制而成:畜禽粪便300份,秸秆50份,沼渣100份,大豆粕10份,骨粉10份,松针100份,发酵菌种2份,干构树叶50份,干桑树叶50份和屠宰场边角料30份。所述发酵菌种由木霉菌、褐球固氮菌、枯草芽孢菌、嗜酸乳杆菌和根瘤菌组成;所述木霉菌、褐球固氮菌、枯草芽孢菌、嗜酸乳杆菌和根瘤菌的质量比为3∶2∶4∶1∶1.5;所述木霉菌的有效单位为:3亿CFU/克,褐球固氮菌的有效单位为:30亿CFU/克,枯草芽孢菌的有效单位为:2000亿CFU/克,嗜酸乳杆菌的有效单位为:1000亿CFU/克,根瘤菌的有效单位为:20亿CFU/克。
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将骨粉、大豆粕与粉碎后的屠宰场边角料均匀混合消毒,制成混合物备用;
步骤二:将发酵菌种分为第一等份发酵菌种和第二等份发酵菌种;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所述的第一混合物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一等份发酵菌种均匀混合发酵10天后,制成第一发酵物;
步骤四:将畜禽粪便、秸秆、沼渣、松针、干构树叶和干桑树叶混合后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二等份发酵菌种均匀混合发酵10天后,制成第二发酵物;
步骤五:将步骤三中所述第一发酵物和步骤四中所述第二发酵物均匀混合后进行后期发酵,后期发酵时将上述混合物堆高至1米,实时监测后期发酵的发酵温度,10天翻堆一次,发酵30天后制成生物有机肥的半成品;
步骤六:使生物有机肥的半成品通过筛分机进行筛分,使其中的大物料破碎后装袋,即成成品。所述步骤五中的发酵温度不高于55℃;当发酵温度高于55℃时,可通过加水或增加翻堆次数的方式进行降温。所述步骤四中的干构树叶为经过烘干后含水率在50%以下的构树叶;干桑树叶为经过烘干后含水率在60%以下的桑树叶。
实施例二
一种生物有机肥以及制备方法,所述生物有机肥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制而成:畜禽粪便500份,秸秆100份,沼渣200份,大豆粕20份,骨粉20份,松针150份,发酵菌种3份,干构树叶70份,干桑树叶80份和屠宰场边角料50份。所述发酵菌种由木霉菌、褐球固氮菌、枯草芽孢菌、嗜酸乳杆菌和根瘤菌组成;所述木霉菌、褐球固氮菌、枯草芽孢菌、嗜酸乳杆菌和根瘤菌的质量比为3∶2∶4∶1∶1.5;所述木霉菌的有效单位为:3亿CFU/克,褐球固氮菌的有效单位为:30亿CFU/克,枯草芽孢菌的有效单位为:2000亿CFU/克,嗜酸乳杆菌的有效单位为:1000亿CFU/克,根瘤菌的有效单位为:20亿CFU/克。
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将骨粉、大豆粕与粉碎后的屠宰场边角料均匀混合消毒,制成混合物备用;
步骤二:将发酵菌种分为第一等份发酵菌种和第二等份发酵菌种;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所述的第一混合物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一等份发酵菌种均匀混合发酵10天后,制成第一发酵物;
步骤四:将畜禽粪便、秸秆、沼渣、松针、干构树叶和干桑树叶混合后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二等份发酵菌种均匀混合发酵10天后,制成第二发酵物;
步骤五:将步骤三中所述第一发酵物和步骤四中所述第二发酵物均匀混合后进行后期发酵,后期发酵时将上述混合物堆高至2米,实时监测后期发酵的发酵温度,15天翻堆一次,发酵40天后制成生物有机肥的半成品;
步骤六:使生物有机肥的半成品通过筛分机进行筛分,使其中的大物料破碎后装袋,即成成品。所述步骤五中的发酵温度不高于55℃;当发酵温度高于55℃时,可通过加水或增加翻堆次数的方式进行降温。所述步骤四中的干构树叶为经过烘干后含水率在50%以下的构树叶;干桑树叶为经过烘干后含水率在60%以下的桑树叶。
实施例三
一种生物有机肥以及制备方法,所述生物有机肥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制而成:畜禽粪便400份,秸秆75份,沼渣150份,大豆粕15份,骨粉15份,松针125份,发酵菌种2.5份,干构树叶60份,干桑树叶65份和屠宰场边角料40份。所述发酵菌种由木霉菌、褐球固氮菌、枯草芽孢菌、嗜酸乳杆菌和根瘤菌组成;所述木霉菌、褐球固氮菌、枯草芽孢菌、嗜酸乳杆菌和根瘤菌的质量比为3∶2∶4∶1∶1.5;所述木霉菌的有效单位为:3亿CFU/克,褐球固氮菌的有效单位为:30亿CFU/克,枯草芽孢菌的有效单位为:2000亿CFU/克,嗜酸乳杆菌的有效单位为:1000亿CFU/克,根瘤菌的有效单位为:20亿CFU/克。
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将骨粉、大豆粕与粉碎后的屠宰场边角料均匀混合消毒,制成混合物备用;
步骤二:将发酵菌种分为第一等份发酵菌种和第二等份发酵菌种;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所述的第一混合物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一等份发酵菌种均匀混合发酵10天后,制成第一发酵物;
步骤四:将畜禽粪便、秸秆、沼渣、松针、干构树叶和干桑树叶混合后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二等份发酵菌种均匀混合发酵10天后,制成第二发酵物;
步骤五:将步骤三中所述第一发酵物和步骤四中所述第二发酵物均匀混合后进行后期发酵,后期发酵时将上述混合物堆高至1.5米,实时监测后期发酵的发酵温度,12天翻堆一次,发酵35天后制成生物有机肥的半成品;
步骤六:使生物有机肥的半成品通过筛分机进行筛分,使其中的大物料破碎后装袋,即成成品。所述步骤五中的发酵温度不高于55℃;当发酵温度高于55℃时,可通过加水或增加翻堆次数的方式进行降温。所述步骤四中的干构树叶为经过烘干后含水率在50%以下的构树叶;干桑树叶为经过烘干后含水率在60%以下的桑树叶。
实施例四
一种生物有机肥以及制备方法,所述生物有机肥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制而成:畜禽粪便350份,秸秆60份,沼渣115份,大豆粕11份,骨粉11份,松针110份,发酵菌种2.75份,干构树叶55份,干桑树叶60份和屠宰场边角料33份。所述发酵菌种由木霉菌、褐球固氮菌、枯草芽孢菌、嗜酸乳杆菌和根瘤菌组成;所述木霉菌、褐球固氮菌、枯草芽孢菌、嗜酸乳杆菌和根瘤菌的质量比为3∶2∶4∶1∶1.5;所述木霉菌的有效单位为:3亿CFU/克,褐球固氮菌的有效单位为:30亿CFU/克,枯草芽孢菌的有效单位为:2000亿CFU/克,嗜酸乳杆菌的有效单位为:1000亿CFU/克,根瘤菌的有效单位为:20亿CFU/克。
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将骨粉、大豆粕与粉碎后的屠宰场边角料均匀混合消毒,制成混合物备用;
步骤二:将发酵菌种分为第一等份发酵菌种和第二等份发酵菌种;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所述的第一混合物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一等份发酵菌种均匀混合发酵10天后,制成第一发酵物;
步骤四:将畜禽粪便、秸秆、沼渣、松针、干构树叶和干桑树叶混合后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二等份发酵菌种均匀混合发酵10天后,制成第二发酵物;
步骤五:将步骤三中所述第一发酵物和步骤四中所述第二发酵物均匀混合后进行后期发酵,后期发酵时将上述混合物堆高至1.3米,实时监测后期发酵的发酵温度,13天翻堆一次,发酵40天后制成生物有机肥的半成品;
步骤六:使生物有机肥的半成品通过筛分机进行筛分,使其中的大物料破碎后装袋,即成成品。所述步骤五中的发酵温度不高于55℃;当发酵温度高于55℃时,可通过加水或增加翻堆次数的方式进行降温。所述步骤四中的干构树叶为经过烘干后含水率在50%以下的构树叶;干桑树叶为经过烘干后含水率在60%以下的桑树叶。
实施例五
一种生物有机肥以及制备方法,所述生物有机肥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制而成:畜禽粪便450份,秸秆95份,沼渣175份,大豆粕17份,骨粉19份,松针140份,发酵菌种2.75份,干构树叶65份,干桑树叶76份和屠宰场边角料17份。所述发酵菌种由木霉菌、褐球固氮菌、枯草芽孢菌、嗜酸乳杆菌和根瘤菌组成;所述木霉菌、褐球固氮菌、枯草芽孢菌、嗜酸乳杆菌和根瘤菌的质量比为3∶2∶4∶1∶1.5;所述木霉菌的有效单位为:3亿CFU/克,褐球固氮菌的有效单位为:30亿CFU/克,枯草芽孢菌的有效单位为:2000亿CFU/克,嗜酸乳杆菌的有效单位为:1000亿CFU/克,根瘤菌的有效单位为:20亿CFU/克。
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将骨粉、大豆粕与粉碎后的屠宰场边角料均匀混合消毒,制成混合物备用;
步骤二:将发酵菌种分为第一等份发酵菌种和第二等份发酵菌种;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所述的第一混合物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一等份发酵菌种均匀混合发酵10天后,制成第一发酵物;
步骤四:将畜禽粪便、秸秆、沼渣、松针、干构树叶和干桑树叶混合后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二等份发酵菌种均匀混合发酵10天后,制成第二发酵物;
步骤五:将步骤三中所述第一发酵物和步骤四中所述第二发酵物均匀混合后进行后期发酵,后期发酵时将上述混合物堆高至2米,实时监测后期发酵的发酵温度,10天翻堆一次,发酵30天后制成生物有机肥的半成品;
步骤六:使生物有机肥的半成品通过筛分机进行筛分,使其中的大物料破碎后装袋,即成成品。所述步骤五中的发酵温度不高于55℃;当发酵温度高于55℃时,可通过加水或增加翻堆次数的方式进行降温。所述步骤四中的干构树叶为经过烘干后含水率在50%以下的构树叶;干桑树叶为经过烘干后含水率在60%以下的桑树叶。
实施例六
一种生物有机肥以及制备方法,所述生物有机肥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制而成:畜禽粪便400份,秸秆77.5份,沼渣145份,大豆粕14份,骨粉15份,松针125份,发酵菌种2.75份,干构树叶60份,干桑树叶68份和屠宰场边角料40份。所述发酵菌种由木霉菌、褐球固氮菌、枯草芽孢菌、嗜酸乳杆菌和根瘤菌组成;所述木霉菌、褐球固氮菌、枯草芽孢菌、嗜酸乳杆菌和根瘤菌的质量比为3∶2∶4∶1∶1.5;所述木霉菌的有效单位为:3亿CFU/克,褐球固氮菌的有效单位为:30亿CFU/克,枯草芽孢菌的有效单位为:2000亿CFU/克,嗜酸乳杆菌的有效单位为:1000亿CFU/克,根瘤菌的有效单位为:20亿CFU/克。
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将骨粉、大豆粕与粉碎后的屠宰场边角料均匀混合消毒,制成混合物备用;
步骤二:将发酵菌种分为第一等份发酵菌种和第二等份发酵菌种;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所述的第一混合物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一等份发酵菌种均匀混合发酵10天后,制成第一发酵物;
步骤四:将畜禽粪便、秸秆、沼渣、松针、干构树叶和干桑树叶混合后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二等份发酵菌种均匀混合发酵10天后,制成第二发酵物;
步骤五:将步骤三中所述第一发酵物和步骤四中所述第二发酵物均匀混合后进行后期发酵,后期发酵时将上述混合物堆高至1.9米,实时监测后期发酵的发酵温度,10天翻堆一次,发酵40天后制成生物有机肥的半成品;
步骤六:使生物有机肥的半成品通过筛分机进行筛分,使其中的大物料破碎后装袋,即成成品。所述步骤五中的发酵温度不高于55℃;当发酵温度高于55℃时,可通过加水或增加翻堆次数的方式进行降温。所述步骤四中的干构树叶为经过烘干后含水率在50%以下的构树叶;干桑树叶为经过烘干后含水率在60%以下的桑树叶。
实施例七
一种生物有机肥以及制备方法,所述生物有机肥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制而成:畜禽粪便400份,秸秆70份,沼渣163份,大豆粕13份,骨粉17份,松针135份,发酵菌种2.25份,干构树叶60份,干桑树叶73-75份和屠宰场边角料39份。所述发酵菌种由木霉菌、褐球固氮菌、枯草芽孢菌、嗜酸乳杆菌和根瘤菌组成;所述木霉菌、褐球固氮菌、枯草芽孢菌、嗜酸乳杆菌和根瘤菌的质量比为3∶2∶4∶1∶1.5;所述木霉菌的有效单位为:3亿CFU/克,褐球固氮菌的有效单位为:30亿CFU/克,枯草芽孢菌的有效单位为:2000亿CFU/克,嗜酸乳杆菌的有效单位为:1000亿CFU/克,根瘤菌的有效单位为:20亿CFU/克。
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将骨粉、大豆粕与粉碎后的屠宰场边角料均匀混合消毒,制成混合物备用;
步骤二:将发酵菌种分为第一等份发酵菌种和第二等份发酵菌种;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所述的第一混合物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一等份发酵菌种的混合发酵10天后,制成第一发酵物;
步骤四:将畜禽粪便、秸秆、沼渣、松针、干构树叶和干桑树叶混合后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二等份发酵菌种均匀混合发酵10天后,制成第二发酵物;
步骤五:将步骤三中所述第一发酵物和步骤四中所述第二发酵物均匀混合后进行后期发酵,后期发酵时将上述混合物堆高至1.1米,实时监测后期发酵的发酵温度,15天翻堆一次,发酵30天后制成生物有机肥的半成品;
步骤六:使生物有机肥的半成品通过筛分机进行筛分,使其中的大物料破碎后装袋,即成成品。所述步骤五中的发酵温度不高于55℃;当发酵温度高于55℃时,可通过加水或增加翻堆次数的方式进行降温。所述步骤四中的干构树叶为经过烘干后含水率在50%以下的构树叶;干桑树叶为经过烘干后含水率在60%以下的桑树叶。
实施例八
一种生物有机肥以及制备方法,所述生物有机肥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制而成:畜禽粪便420份,秸秆80份,沼渣173份,大豆粕14份,骨粉18份,松针137份,发酵菌种2.25份,干构树叶62份,干桑树叶75份和屠宰场边角料41份。所述发酵菌种由木霉菌、褐球固氮菌、枯草芽孢菌、嗜酸乳杆菌和根瘤菌组成;所述木霉菌、褐球固氮菌、枯草芽孢菌、嗜酸乳杆菌和根瘤菌的质量比为3:2:4:1:1.5;所述木霉菌的有效单位为:3亿CFU/克,褐球固氮菌的有效单位为:30亿CFU/克,枯草芽孢菌的有效单位为:2000亿CFU/克,嗜酸乳杆菌的有效单位为:1000亿CFU/克,根瘤菌的有效单位为:20亿CFU/克。
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将骨粉、大豆粕与粉碎后的屠宰场边角料均匀混合消毒,制成混合的备用;
步骤二:将发酵菌种分为第一等份发酵菌种和第二等份发酵菌种;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所述的第一混合物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一等份发酵菌种均匀混合发酵10天后,制成第一发酵物;
步骤四:将畜禽粪便、秸秆、沼渣、松针、干构树叶和干桑树叶混合后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二等份发酵菌种均匀混合发酵10天后,制成第二发酵物;
步骤五:将步骤三中所述第一发酵物和步骤四中所述第二发酵物均匀混合后进行后期发酵,后期发酵时将上述混合物堆高至2米,实时监测后期发酵的发酵温度,11天翻堆一次,发酵39天后制成生物有机肥的半成品;
步骤六:使生物有机肥的半成品通过筛分机进行筛分,使其中的大物料破碎后装袋,即成成品。所述步骤五中的发酵温度不高于55℃;当发酵温度高于55℃时,可通过加水或增加翻堆次数的方式进行降温。所述步骤四中的干构树叶为经过烘干后含水率在50%以下的构树叶;干桑树叶为经过烘干后含水率在60%以下的桑树叶。
实施例九
一种生物有机肥以及制备方法,所述生物有机肥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制而成:畜禽粪便410份,秸秆75份,沼渣168份,大豆粕13.5份,骨粉17.5份,松针136份,发酵菌种2.25份,干构树叶61份,干桑树叶74份和屠宰场边角料40份。所述发酵菌种由木霉菌、褐球固氮菌、枯草芽孢菌、嗜酸乳杆菌和根瘤菌组成;所述木霉菌、褐球固氮菌、枯草芽孢菌、嗜酸乳杆菌和根瘤菌的质量比为3∶2∶4∶1∶1.5;所述木霉菌的有效单位为:3亿CFU/克,褐球固氮菌的有效单位为:30亿CFU/克,枯草芽孢菌的有效单位为:2000亿CFU/克,嗜酸乳杆菌的有效单位为:1000亿CFU/克,根瘤菌的有效单位为:20亿CFU/克。
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将骨粉、大豆粕与粉碎后的屠宰场边角料均匀混合消毒,制成混合物备用;
步骤二:将发酵菌种分为第一等份发酵菌种和第二等份发酵菌种;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所述的第一混合物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一等份发酵菌种均匀混合发酵10天后,制成第一发酵物;
步骤四:将畜禽粪便、秸秆、沼渣、松针、干构树叶和干桑树叶混合后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二等份发酵菌种均匀混合发酵10天后,制成第二发酵物;
步骤五:将步骤三中所述第一发酵物和步骤四中所述第二发酵物均匀混合后进行后期发酵,后期发酵时将上述混合物堆高至1.5米,实时监测后期发酵的发酵温度,14天翻堆一次,发酵36天后制成生物有机肥的半成品;
步骤六:使生物有机肥的半成品通过筛分机进行筛分,使其中的大物料破碎后装袋,即成成品。所述步骤五中的发酵温度不高于55℃;当发酵温度高于55℃时,可通过加水或增加翻堆次数的方式进行降温。所述步骤四中的干构树叶为经过烘干后含水率在50%以下的构树叶;干桑树叶为经过烘干后含水率在60%以下的桑树叶。
实施例十
一种生物有机肥以及制备方法,所述生物有机肥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制而成:所述该肥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制而成:畜禽粪便419份,秸秆79份,沼渣170份,大豆粕13.7份,骨粉18份,松针135.6份,发酵菌种2.8份,干构树叶62份,干桑树叶74份和屠宰场边角料40份。所述发酵菌种由木霉菌、褐球固氮菌、枯草芽孢菌、嗜酸乳杆菌和根瘤菌组成;所述木霉菌、褐球固氮菌、枯草芽孢菌、嗜酸乳杆菌和根瘤菌的质量比为3∶2∶4∶1∶1.5;所述木霉菌的有效单位为:3亿CFU/克,褐球固氮菌的有效单位为:30亿CFU/克,枯草芽孢菌的有效单位为:2000亿CFU/克,嗜酸乳杆菌的有效单位为:1000亿CFU/克,根瘤菌的有效单位为:20亿CFU/克。
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将骨粉、大豆粕与粉碎后的屠宰场边角料均匀混合消毒,制成混合物备用;
步骤二:将发酵菌种分为第一等份发酵菌种和第二等份发酵菌种;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所述的第一混合物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一等份发酵菌种均匀混合发酵10天后,制成第一发酵物;
步骤四:将畜禽粪便、秸秆、沼渣、松针、干构树叶和干桑树叶混合后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二等份发酵菌种均匀混合发酵10天后,制成第二发酵物;
步骤五:将步骤三中所述第一发酵物和步骤四中所述第二发酵物均匀混合后进行后期发酵,后期发酵时将上述混合物堆高至2米,实时监测后期发酵的发酵温度,10天翻堆一次,发酵40天后制成生物有机肥的半成品;
步骤六:使生物有机肥的半成品通过筛分机进行筛分,使其中的大物料破碎后装袋,即成成品。所述步骤五中的发酵温度不高于55℃;当发酵温度高于55℃时,可通过加水或增加翻堆次数的方式进行降温。所述步骤四中的干构树叶为经过烘干后含水率在50%以下的构树叶;干桑树叶为经过烘干后含水率在60%以下的桑树叶。
实验例:
实验对象:3亩花生地种植花生,分为三组做对比试验,对照组一、对照组二和实验组。照组一、对照组二和实验组每组为一亩地。
实验方法:
对照组一使用其他有机肥,对照组二是用化肥,实验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十制备出的有机肥,使用时间为一个花生生长期。
判断标准:
1、单株上花生米颗数;2、单株上花生米一等品数;3、单株上花生米一等品数;4、单株上花生米总量;
花生米测量对比
花生米品级对比
通过一个花生生长周期的跟中观察,本发明的生物有机肥,比传统有机肥种植在产量、质量上优势明显,对比化肥种植虽然产量不相上下,但是品质优势明显。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该有机肥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制而成:畜禽粪便300-500份,秸秆50-100份,沼渣100-200份,大豆粕10-20份,骨粉10-20份,松针100-150份,发酵菌种2-3份,干构树叶50-70份,干桑树叶50-80份和屠宰场边角料30-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有机肥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制而成:畜禽粪便350-450份,秸秆60-95份,沼渣115-175份,大豆粕11-17份,骨粉11-19份,松针110-140份,发酵菌种2.75份,干构树叶55-65份,干桑树叶60-76份和屠宰场边角料33-4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有机肥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制而成:畜禽粪便400-420份,秸秆70-80份,沼渣163-173份,大豆粕13-14份,骨粉17-18份,松针135-137份,发酵菌种2.25份,干构树叶60-62份,干桑树叶73-75份和屠宰场边角料39-4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有机肥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制而成:畜禽粪便419份,秸秆79份,沼渣170份,大豆粕13.7份,骨粉18份,松针135.6份,发酵菌种2.8份,干构树叶62份,干桑树叶74份和屠宰场边角料4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一种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菌种由木霉菌、褐球固氮菌、枯草芽孢菌、嗜酸乳杆菌和根瘤菌组成;所述木霉菌、褐球固氮菌、枯草芽孢菌、嗜酸乳杆菌和根瘤菌的质量比为3∶2∶4∶1∶1.5;所述木霉菌的有效单位为:3亿CFU/克,褐球固氮菌的有效单位为:30亿CFU/克,枯草芽孢菌的有效单位为:2000亿CFU/克,嗜酸乳杆菌的有效单位为:1000亿CFU/克,根瘤菌的有效单位为:20亿CFU/克。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将骨粉、大豆粕与粉碎后的屠宰场边角料均匀混合消毒,制成混合物备用;
步骤二:将发酵菌种分为第一等份发酵菌种和第二等份发酵菌种;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所述的第一混合物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一等份发酵菌种均匀混合发酵10天后,制成第一发酵物;
步骤四:将畜禽粪便、秸秆、沼渣、松针、干构树叶和干桑树叶混合后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二等份发酵菌种均匀混合发酵10天后,制成第二发酵物;
步骤五:将步骤三中所述第一发酵物和步骤四中所述第二发酵物均匀混合后进行后期发酵,后期发酵时将上述混合物堆高至1-2米,实时监测后期发酵的发酵温度,10-15天翻堆一次,发酵30-40天后制成生物有机肥的半成品;
步骤六:使生物有机肥的半成品通过筛分机进行筛分,使其中的大物料破碎后装袋,即成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的发酵温度不高于55℃;当发酵温度高于55℃时,可通过加水或增加翻堆次数的方式进行降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干构树叶为经过烘干后含水率在50%以下的构树叶;干桑树叶为经过烘干后含水率在60%以下的桑树叶。
CN201610078257.8A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生物有机肥以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5660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78257.8A CN105566013A (zh)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生物有机肥以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78257.8A CN105566013A (zh)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生物有机肥以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66013A true CN105566013A (zh) 2016-05-11

Family

ID=55876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78257.8A Pending CN105566013A (zh)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生物有机肥以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66013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2712A (zh) * 2016-08-16 2017-01-18 广西盛元现代林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阳猕猴桃的种植方法
CN106699253A (zh) * 2016-12-01 2017-05-24 瓮安县晨升农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高原白茶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47713A (zh) * 2016-11-30 2017-05-31 河池市金城江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一种桑树基肥
CN106905075A (zh) * 2017-03-14 2017-06-30 文世平 一种以沼渣为基质的有机复合生物菌底肥的制备方法
CN107298623A (zh) * 2017-08-21 2017-10-27 贞丰县维康精品水果有限公司 一种桃树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11797A (zh) * 2017-06-26 2017-11-03 连晓华 一种盐碱地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CN108174735A (zh) * 2017-12-29 2018-06-19 天长市金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杂交构树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8586001A (zh) * 2018-04-26 2018-09-28 临泉县永庆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作物的绿色环保有机肥
CN108675894A (zh) * 2018-06-21 2018-10-19 深圳市中连胜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蜡样芽孢杆菌的微生物有机肥料
CN108967038A (zh) * 2018-08-28 2018-12-11 铜陵盛牛菌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液体菌种栽培香菇的方法
CN110698274A (zh) * 2019-10-16 2020-01-17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一种杂交水稻专用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358368A (zh) * 2020-12-01 2021-02-12 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吉林省农产品认证中心) 一种通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15231959A (zh) * 2022-06-24 2022-10-25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利用餐厨废弃物和污泥协同厌氧消化后的沼渣制备生物菌肥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6516A (zh) * 2014-04-25 2014-07-23 陈华 用构树叶制备生物肥料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4163661A (zh) * 2014-05-09 2014-11-26 黄少伟 一种农家有机种植肥料及制备方法
CN104387208A (zh) * 2014-11-07 2015-03-04 广西平果利华茧丝绸有限公司 一种以桑树的茎杆、叶为主要原料制作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04671860A (zh) * 2015-02-25 2015-06-03 新疆恒丰现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4356A (zh) * 2015-09-23 2016-01-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有机蔬菜种植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6516A (zh) * 2014-04-25 2014-07-23 陈华 用构树叶制备生物肥料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4163661A (zh) * 2014-05-09 2014-11-26 黄少伟 一种农家有机种植肥料及制备方法
CN104387208A (zh) * 2014-11-07 2015-03-04 广西平果利华茧丝绸有限公司 一种以桑树的茎杆、叶为主要原料制作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04671860A (zh) * 2015-02-25 2015-06-03 新疆恒丰现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4356A (zh) * 2015-09-23 2016-01-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有机蔬菜种植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2712A (zh) * 2016-08-16 2017-01-18 广西盛元现代林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阳猕猴桃的种植方法
CN106747713A (zh) * 2016-11-30 2017-05-31 河池市金城江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一种桑树基肥
CN106699253A (zh) * 2016-12-01 2017-05-24 瓮安县晨升农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高原白茶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5075A (zh) * 2017-03-14 2017-06-30 文世平 一种以沼渣为基质的有机复合生物菌底肥的制备方法
CN107311797A (zh) * 2017-06-26 2017-11-03 连晓华 一种盐碱地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CN107298623A (zh) * 2017-08-21 2017-10-27 贞丰县维康精品水果有限公司 一种桃树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74735A (zh) * 2017-12-29 2018-06-19 天长市金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杂交构树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8586001A (zh) * 2018-04-26 2018-09-28 临泉县永庆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作物的绿色环保有机肥
CN108675894A (zh) * 2018-06-21 2018-10-19 深圳市中连胜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蜡样芽孢杆菌的微生物有机肥料
CN108967038A (zh) * 2018-08-28 2018-12-11 铜陵盛牛菌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液体菌种栽培香菇的方法
CN110698274A (zh) * 2019-10-16 2020-01-17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一种杂交水稻专用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358368A (zh) * 2020-12-01 2021-02-12 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吉林省农产品认证中心) 一种通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15231959A (zh) * 2022-06-24 2022-10-25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利用餐厨废弃物和污泥协同厌氧消化后的沼渣制备生物菌肥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66013A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以及制备方法
CN103964907B (zh) 蚕沙生物有机肥及生产方法
CN106518284A (zh) 火龙果种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28346A (zh) 一种饲养蚯蚓的基质
CN105060981A (zh) 一种含骨粉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93533A (zh) 一种有机肥
CN104844382B (zh) 一种适合莴笋生长的有机复合肥料
CN102992838A (zh) 一种花生专用复合肥
CN104177139A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的鸡粪有机肥
CN102503643B (zh) 金银花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05075994A (zh) 一种蚯蚓的养殖方法
CN106116882A (zh) 一种生态有机叶面肥
CN105347866A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准备方法
CN103449886A (zh) 一种水稻复合微生物肥料
CN104230418B (zh) 一种利用牛粪发酵制备有机肥的方法
CN108840729A (zh) 一种禽畜粪污资源化利用生产有机肥的制备工艺
CN104230564A (zh) 一种真空发酵的有机肥
CN107935657A (zh) 一种谷物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3890A (zh) 精制生物有机肥
CN103392546A (zh) 一种水稻的栽培种植工艺方法
CN106747737A (zh) 一种白芨专用有机生物肥及其制备工艺
CN104945190A (zh) 一种大豆专用肥的制备方法
CN108558475A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87576A (zh) 一种用貂粪制备的有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34087A (zh) 一种黔北黑猪的生态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