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61560B - 一种羽毛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羽毛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61560B
CN105561560B CN201610098314.9A CN201610098314A CN105561560B CN 105561560 B CN105561560 B CN 105561560B CN 201610098314 A CN201610098314 A CN 201610098314A CN 105561560 B CN105561560 B CN 1055615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ather
connection ring
slot
bottom plate
round bott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983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61560A (zh
Inventor
张坚强
李太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Shipeng Sporting G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Shipeng Sporting G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Shipeng Sporting G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Shipeng Sporting Good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9831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615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61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615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615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615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7/00Sporting gam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5/00
    • A63B67/18Badminton or similar games with feathered missi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羽毛球,属于体育运动球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牢固以提高使用寿命的新型羽毛球,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羽毛球,包括球头、一组羽毛和用于连接球头和羽毛的倒圆台状的支撑架球身,所述支撑架球身朝向球头的一侧延伸有管形接头,所述管形接头远离支撑架球身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固定缺口,所述固定缺口周向均匀分布在管形接头上,相邻固定缺口之间的管形接头部分形成固定接头,所述球头上设置有与固定接头配合的固定插槽,所述固定接头上设置有倒勾,所述固定插槽内设置有与倒勾配合的勾槽。

Description

一种羽毛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育运动球,特别涉及一种羽毛球。
背景技术
传统羽毛球由一个球头和16根家禽毛片再加棉线、胶粘剂制作而成。球头是一个一端为平头、另一端为半球头的圆柱体,用软木或碎软木复合制成。用16根天然家禽毛片的紧密排布配置,一是为了对称,确保羽毛球飞行平衡稳定;二是为了提高其整体强度,解决线圈结构刚性较弱问题。在球头平头端,以22.5°(360°÷16=22.5°)圆心角绕球头轴心分度加工16个小孔,16根毛片的毛梗端头依次围插于球头小孔内,成型为倒圆台形状,接下来就是注底胶、扎线圈、注线胶等多道工序,因这些工序大多为手工操作,毛片位置很容易发生偏移,致使产品一致性不好,质量不稳定。
申请号为201520338869.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三段式羽毛球及其连接装置,它包括一组羽毛、一球头和一用于将该羽毛和该球头连接于一体的三段式羽毛球连接装置。该三段式羽毛球连接装置包括一固定元件、一组植毛管、一加强组件和一组连接元件。该固定元件用于连接该三段式羽毛球的该球头。每一该植毛管定义一植毛槽,以将预设数量的该羽毛的毛梗固定于其内。该加强组件包括一组第一加强元件和一组第二加强元件。每一该第一加强元件被设置于每两该连接元件之间。该第一加强元件的形状为类似Y形,并包括一第一连接端。该第一连接端与一该植毛管一体化连接。每一该植毛管相对于该固定元件向外辐射状分布。每一该第一加强元件被设置的位置与其它该第一加强元件相适应。
上述这种三段式羽毛球及其连接装置虽然提高了三段式羽毛球的飞行效果,但是在使用的过程易脱离进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牢固以提高使用寿命的羽毛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羽毛球,包括球头、一组羽毛和用于连接球头和羽毛的倒圆台状的支撑架球身,所述支撑架球身朝向球头的一侧延伸有管形接头,所述管形接头远离支撑架球身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固定缺口,所述固定缺口周向均匀分布在管形接头上,相邻固定缺口之间的管形接头部分形成固定接头,所述球头上设置有与固定接头配合的固定插槽,所述固定接头上设置有倒勾,所述固定插槽内设置有与倒勾配合的勾槽。
通过在管形接头上开设若干固定缺口,使得固定接头在插入到固定插槽内时,其固定插槽能够带动固定接头,使得羽毛球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转动时,其羽毛受风力的作用驱动球头转动时其切向力受固定插槽的作用从而使固定接头稳定的嵌设在固定插槽内,而不会在插槽内随着使用时间变长而一点一点的发生移动,最终发生松动而使球头与支撑架球身分离无法继续使用;在固定接头内设置的倒勾与固定插槽内的勾槽的配合,使得固定接头能够牢牢的勾住球头,从而使得羽毛球能够适应各种高强度的击打,提高了羽毛球的使用人群的同时能够保证羽毛球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接头设置为4-8个,所述倒勾设置在固定接头朝向球头中心方向。
通过设置固定接头4-8个,使得固定接头上的所承受的力能够均匀的通过固定接头传递到球头上,防止固定插槽和固定接头受力过于集中,进而使得与固定接头数量相同的固定插槽能够均匀承受固定接头的受力,从而固定插槽不会因为集中受力而损坏,保证了固定插槽的长期使用;同时球拍强力打击球头时,固定接头间留有空隙吸收振动,减小对支撑架上羽毛的冲击力,从而使羽毛不易折断,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球身包括圆底板、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若干支撑杆和若干羽毛转接筒,所述管形接头设置在圆底板的一侧,若干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周向均匀分布在圆底板的另一侧,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环固定连接,若干所述羽毛转接筒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羽毛与羽毛转接筒远离支撑杆的一端插接,所述支撑杆与羽毛转接筒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圆底板、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相互平行且均在同一轴心上,所述支撑杆向外倾斜与支撑架球身的轴心呈一夹角β。
通过将支撑杆设置在圆底板上,再通过第一连接环将羽毛转接筒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上,再有第二连接环对羽毛转接筒进行固定,从而使支撑杆、羽毛转接筒所构成的支撑架球身结构更加的稳定,不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变形。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角β为15°-25°。
通过将夹角β设置为15°到25°,在这个角度范围内的羽毛在使用时不会因为角度过大而造成阻力过大,也不会因为角度过小使羽毛失去阻风的作用,并且所有支撑杆与轴心的夹角β均确定为15°-25°的同一个角度时,其羽毛球在飞行的过程中能够确保平稳。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两根所述支撑杆与圆底板的圆心所构成的弧度为30°或24°或22.5°。
通过两根支撑杆与圆底板的圆心所构成的弧度为30°或24°或22.5°进而确定其支撑杆13的根数为设置为12、15、16根其目的一方面在于确定羽毛的数量,在这个数量的羽毛之间刚好能够承受飞行过程中的阻力;另一方面还能够防止支撑杆、羽毛转接筒、羽毛的数量过多,从而减少了羽毛球整体的重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杆朝向中心方向延伸有斜撑加强筋,所述斜撑加强筋的一端与羽毛转接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圆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与斜撑加强筋连接之后的截面为T型三棱结构。
通过斜撑加强筋的设置使羽毛球在飞行的过程中,其阻力作用于羽毛和支撑杆时,其斜撑加强筋能够抵住支撑杆和羽毛转接筒的内侧,从而防止羽毛发生角度的偏转,进而保证羽毛球飞行的轨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羽毛转接筒包括连接筒和羽毛插槽,所述连接筒一端与第一连接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羽毛插槽设置在连接筒远离第一连接环的一端,所述羽毛插槽的截面形状为方形,当羽毛的毛梗插入羽毛插槽内时其羽毛与第二连接环的切线呈一偏角α。
通过将羽毛的毛梗插在羽毛插槽内部,从而实现对羽毛的固定,并且其羽毛插槽与第二连接环的切线呈偏角α,使得在羽毛进行固定的过程中就可以将偏角确定,而不是依靠羽毛和羽毛之间的叠加状态作用产生偏角,进而使得每个羽毛的偏角都为同一个值,有效的保证了羽毛在飞行的过程中每个羽毛所受风力的作用下导风的角度是一致的,进而保证了羽毛球平稳的飞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偏角α为5-30°或150-175°。
通过将偏角α设置为5-30°或150-175°,这两个角度的区别点只是在于所受风力时旋转的方向不同,将偏角α设置成上述的区间,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其羽毛表面能够均匀的受到风的阻力,于此同时还能通过偏角进行有效的驱动羽毛进行旋转,从而驱动整个羽毛球进行旋转,达到最佳的飞行稳定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羽毛插槽的槽底还开设有锥形固定槽或矩形固定槽。
通过锥形固定槽的设置使得在羽毛的毛梗头部锥形插入到羽毛插槽内时能与锥形固定槽的锥形部分紧密卡住,进而实现对羽毛的固定作用;而矩形固定槽的设置能够保证每根羽毛都能伸入到羽毛插槽内,保证每根羽毛齐平。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底板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半径为圆底板的圆心至斜撑加强筋与圆底板连接的位置处。
通过将圆底板的中心设置成通孔,能够有效的减少支撑架球身的重量,进而保证了羽毛球的使用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固定接头插入到固定插槽内实现固定,并且通过倒勾与勾槽的配合保证了支撑架球身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与球头发生分离,进而提高了羽毛球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羽毛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羽毛球的爆炸视图;
图3为羽毛球的支撑架球身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球头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球头结构示意图;
图6为羽毛球的支撑架球身为12根时的俯视图;
图7为羽毛球的支撑架球身为15根时的俯视图;
图8为羽毛球的支撑架球身为16根时的俯视图;
图9为实施例1中的球头俯视图;
图10为图9中A-A处的剖视图;
图11为羽毛球的球头倒勾向外的剖视图;
图12为羽毛球的羽毛转接筒锥形固定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羽毛球的羽毛转接筒矩形固定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羽毛球的的正视图。
图中,1、球头;2、羽毛;3、支撑架球身;4、管形接头;5、固定缺口;6、固定接头;7、固定插槽;8、倒勾;9、勾槽;10、圆底板;11、第一连接环;12、第二连接环;13、支撑杆;14、羽毛转接筒;15、斜撑加强筋;16、连接筒;17、羽毛插槽;18、锥形固定槽;19、通孔;20、矩形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羽毛球,包括球头1、一组羽毛2和用于连接球头1和羽毛2的倒圆台状的支撑架球身3,所述支撑架球身3朝向球头1的一侧延伸有管形接头4,所述管形接头4远离支撑架球身3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固定缺口5,所述固定缺口5周向均匀分布在管形接头4上,相邻固定缺口5之间的管形接头4部分形成固定接头6,所述球头1上设置有与固定接头6配合的固定插槽7(如图5所示),所述固定接头6上设置有倒勾8,所述固定插槽7内设置有与倒勾8配合的勾槽9。
如图10所示,倒勾8方向向球头1中心方向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其倒勾8是向内延伸的,就使其球头1上的勾槽9也是在固定接头6的内部,这样就能够通过固定接头6对勾槽9进行保护,同时也不会因为勾槽9靠近球头1的外延而在实用的过程中由于球头1与勾槽9之间的厚度过薄而容易受到磨损,有效的增加了球头1的使用寿命。
如图11所示,倒勾8方向向远离球头1中心方向设置,其目的能够使倒勾8牢牢的勾住球头,使得倒勾8能够与球头2靠近外周的位置固定住,进而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因球头2内部结构强度不够而使球头2被固定接头6围绕的部位脱落,进而延长了羽毛球的使用寿命。
通过在管形接头4上开设若干固定缺口5,使得固定接头6在插入到固定插槽7内时,其固定插槽7能够带动固定接头6,使得羽毛球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转动时,其羽毛2受风力的作用驱动球头1转动时其切向力受固定插槽7的作用从而使固定接头6稳定的嵌设在固定插槽7内,而不会在固定插槽7内随着使用时间变长而一点一点的发生移动,最终发生松动而使球头1与支撑架球身3分离无法继续使用;在固定接头6内设置的倒勾8与固定插槽7内的勾槽9的配合,使得固定接头6能够牢牢的勾住球头1,从而使得羽毛球能够适应各种高强度的击打,提高了羽毛球的使用人群的同时能够保证羽毛球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其勾槽9是由倒勾8插入到固定插槽7内部之后由球头1的塑性变形挤压而成。
实施例2:其固定插槽7除了可以是实施例1中与固定接头6适配的弧形分段,还可以是直接由一整个完整的圆环构成(如图5所示)。
所述固定接头6设置为4-8个,所述倒勾8设置在固定接头6朝向球头1中心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其固定接头6设置为4或6或8个,并且其固定接头6弧度大于固定缺口5的弧度,并且其固定缺口5的形状为U形,其U形的固定缺口5能够使固定插头与固定插槽7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大。
通过设置固定接头6为4-8个,使得固定接头6上的所承受的力能够均匀的通过固定接头6传递到球头1上,防止固定插槽7和固定接头6受力过于集中,进而使得与固定接头6数量相同的固定插槽7能够均匀承受固定接头6的受力,从而固定插槽7不会因为集中受力而损坏,保证了固定插槽7的长期使用。同时球拍强力打击球头1时,固定接头6间留有空隙吸收振动,减小对支撑架球身3上羽毛2的冲击力,从而使羽毛2不易折断,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支撑架球身3包括圆底板10、第一连接环11、第二连接环12、若干支撑杆13和若干羽毛转接筒14,所述管形接头4设置在圆底板10的一侧,若干所述支撑杆13的一端周向均匀分布在圆底板10的另一侧,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环11固定连接,若干所述羽毛转接筒14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环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环12固定连接,所述羽毛2与羽毛转接筒14远离支撑杆13的一端插接,所述支撑杆13与羽毛转接筒14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圆底板10、第一连接环11、第二连接环12相互平行且均在同一轴心上,所述支撑杆13向外倾斜与支撑架球身3的轴心呈一夹角β。通过将支撑杆13设置在圆底板10上,再通过第一连接环11将羽毛转接筒14固定连接在支撑杆13上,再有第二连接环12对羽毛转接筒14进行固定,从而使支撑杆13、羽毛转接筒14所构成的支撑架球身3结构更加的稳定,不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变形。
所述夹角β为15°-25°。在本实施例中,其偏角β角度为15°、16°、17°、18°、19°、20°、21°、22°、23°、24°、25°。通过将夹角β设置为15°到25°,在这个角度范围内的羽毛2在使用时不会因为角度过大而造成阻力过大,也不会因为角度过小使羽毛2失去阻风的作用,并且所有支撑杆13与轴心的夹角β均确定为15°-25°的同一个角度时,其羽毛球在飞行的过程中能够确保平稳。在这个角度范围内可根据不同重量的羽毛球重量来调节羽毛球的速度和落点。
两根支撑杆13与圆底板10的圆心所构成的弧度为30°或24°或22.5°。通过将两根支撑杆13与圆底板10的圆心所构成的弧度为30°或24°或22.5°进而确定其支撑杆13的根数为设置为12根(如图6所示)、15根(如图7所示)、16根(如图8所示),其目的一方面在于确定羽毛2的数量,在这个数量的羽毛2之间刚好能够承受飞行过程中的阻力;另一方面还能够防止支撑杆13、羽毛转接筒14、羽毛2的数量过多,从而减少了羽毛球整体的重量。
在本实施例中,以两根支撑杆13与圆底板10的圆心所构成的弧度为30°作为优先实施方案,其目的是在于当两根支撑杆13与圆底板10的圆心所构成的弧度为30°时,相应的确定其支撑杆13为12根,其12根支撑杆13以及羽毛转接筒14能够在最节省材料的情况下其羽毛2插入到羽毛转接筒14之后能刚好构成一个不留缝隙的侧面,进而保证羽毛球在飞行过程中更加稳定,同时还更便于机械化的生产。
支撑杆13朝向中心方向延伸有斜撑加强筋15,所述斜撑加强筋15的一端与羽毛连接筒1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圆底板10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3与斜撑加强筋15连接之后的截面为T型三棱结构。通过斜撑加强筋15的设置使羽毛球在飞行的过程中,其阻力作用于羽毛2和支撑杆13是,其斜撑加强筋15能够抵住支撑杆13和羽毛转接筒14的内侧,从而防止羽毛2发生角度的偏转,进而保证羽毛球飞行的轨迹。
所述羽毛转接筒14包括连接筒16和羽毛插槽17,所述连接筒16一端与第一连接环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环12固定连接,所述羽毛插槽17设置在连接筒16远离第一连接环11的一端,所述羽毛插槽17的截面形状为方形,当羽毛2的毛梗插入羽毛插槽17内时其羽毛2与第二连接环12的切线呈一偏角α。通过将羽毛2的毛梗插在羽毛插槽17内部,从而实现对羽毛2的固定,并且其羽毛插槽17与第二连接环12的切线呈偏角α,使得在羽毛2进行固定的过程中就可以之间将偏角确定,而不是依靠羽毛2和羽毛2之间的叠加状态作用产生偏角,进而使得每个羽毛2的偏角都为同一个值,有效的保证了羽毛2在飞行的过程中每个羽毛2所受风力的作用下导风的角度是一致的,进而保证了羽毛球平稳的飞行。
所述偏角α为5-30°或150-175°。通过将偏角α设置为5-30°或150-175°,这两个角度的区别点只是在于所受风力时旋转的方向不同,将偏角α设置成上述的区间,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其羽毛2表面能够均匀的受到风的阻力,于此同时还能通过偏角进行有效的驱动羽毛2进行旋转,从而驱动整个羽毛球进行旋转,达到最佳的飞行稳定效果。
所述羽毛插槽17的槽底还开设有锥形固定槽18(如图12所示)或矩形固定槽20(如图13所示)。通过锥形固定槽18的设置使得在羽毛2的毛梗头部锥形插入到羽毛插槽17内时能与锥形固定槽18的锥形部分紧密卡住,进而实现对羽毛2的固定作用。而矩形固定槽20的设置能够保证每根羽毛2都能伸入到羽毛插槽17内,保证每根羽毛2齐平。
所述圆底板10中心设置有通孔19,所述通孔19的半径为圆底板10的圆心至斜撑加强筋15与圆底板10连接的位置处。通过将圆底板10的中心设置成通孔19,能够有效的减少支撑架球身3的重量,进而保证了羽毛球的使用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6)

1.一种羽毛球,包括球头(1)、一组羽毛(2)和用于连接球头(1)和羽毛(2)的倒圆台状的支撑架球身(3),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球身(3)朝向球头(1)的一侧延伸有管形接头(4),所述管形接头(4)远离支撑架球身(3)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固定缺口(5),所述固定缺口(5)周向均匀分布在管形接头(4)上,相邻固定缺口(5)之间的管形接头(4)部分形成固定接头(6),所述球头(1)上设置有与固定接头(6)配合的固定插槽(7),所述固定接头(6)上设置有倒勾(8),所述固定插槽(7)内设置有与倒勾(8)配合的勾槽(9);
所述支撑架球身(3)包括圆底板(10)、第一连接环(11)、第二连接环(12)、若干支撑杆(13)和若干羽毛转接筒(14),所述管形接头(4)设置在圆底板(10)的一侧,若干所述支撑杆(13)的一端周向均匀分布在圆底板(10)的另一侧,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环(11)固定连接,若干所述羽毛转接筒(14)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环(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环(12)固定连接,所述羽毛(2)与羽毛转接筒(14)远离支撑杆(13)的一端插接,所述支撑杆(13)与羽毛转接筒(14)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圆底板(10)、第一连接环(11)、第二连接环(12)相互平行且均在同一轴心上,且所述圆底板(10)、第一连接环(11)、第二连接环(12)的宽面均朝向羽毛(2);所述支撑杆(13)向外倾斜与支撑架球身(3)的轴心呈一夹角β;
所述支撑杆(13)朝向中心方向延伸有斜撑加强筋(15),所述斜撑加强筋(15)的一端与羽毛转接筒(1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圆底板(10)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3)与斜撑加强筋(15)连接之后的截面为T型三棱结构;
所述夹角β为15°-25°;
两根所述支撑杆(13)与圆底板(10)的圆心所构成的弧度为30°或24°或22.5°;
所述羽毛转接筒(14)包括羽毛插槽(17),当羽毛(2)的毛梗插入羽毛插槽(17)内时其羽毛(2)与第二连接环(12)的切线呈一偏角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接头(6)设置为4-8个,所述倒勾(8)设置在固定接头(6)朝向球头(1)中心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其特征是:所述羽毛转接筒(14)包括连接筒(16),所述连接筒(16)一端与第一连接环(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环(12)固定连接,所述羽毛插槽(17)设置在连接筒(16)远离第一连接环(11)的一端,所述羽毛插槽(17)的截面形状为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羽毛球,其特征是:所述偏角α为5-30°或150-17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羽毛球,其特征是:所述羽毛插槽(17)的槽底还开设有锥形固定槽(18)或矩形固定槽(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其特征是:所述圆底板(10)中心设置有通孔(19),所述通孔(19)的半径为圆底板(10)的圆心至斜撑加强筋(15)与圆底板(10)连接的位置处。
CN201610098314.9A 2016-02-23 2016-02-23 一种羽毛球 Active CN1055615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98314.9A CN105561560B (zh) 2016-02-23 2016-02-23 一种羽毛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98314.9A CN105561560B (zh) 2016-02-23 2016-02-23 一种羽毛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61560A CN105561560A (zh) 2016-05-11
CN105561560B true CN105561560B (zh) 2018-09-07

Family

ID=55872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98314.9A Active CN105561560B (zh) 2016-02-23 2016-02-23 一种羽毛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615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6742B (zh) * 2016-06-02 2023-06-13 戴见霖 羽毛球、羽毛球球头和羽毛产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11870910A (zh) * 2020-08-04 2020-11-03 安徽三才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户外球
CN111870913A (zh) * 2020-08-04 2020-11-03 安徽三才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插接三段式户外球
CN111870912A (zh) * 2020-08-04 2020-11-03 安徽三才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对接三段式户外球
CN111870911A (zh) * 2020-08-04 2020-11-03 安徽三才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户外球和球拍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7130A (zh) * 1998-02-10 1999-09-01 邓洛普·斯莱曾格集团有限公司 羽毛球
CN2873268Y (zh) * 2006-01-19 2007-02-28 卢建文 羽球
CN101516456A (zh) * 2006-09-25 2009-08-26 戈登·威利斯 羽毛球的改进
CN201719780U (zh) * 2010-04-07 2011-01-26 张文广 含增强杆的塑料羽毛球
CN102527008A (zh) * 2010-12-23 2012-07-04 欧明华 一种羽毛球
CN102657931A (zh) * 2012-05-15 2012-09-12 李太平 一种羽毛球
CN203090394U (zh) * 2012-02-08 2013-07-31 南运体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羽毛球结构
CN204671855U (zh) * 2015-05-22 2015-09-30 安徽三才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三段式羽毛球及其连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5550A (en) * 1995-01-25 1995-07-25 You; Chin-San Game racket
CN201346382Y (zh) * 2008-12-30 2009-11-18 陈小侠 可更换羽翅的羽毛球
CN103212194B (zh) * 2012-01-18 2015-08-05 姚鹳鸣 羽毛球结构
CN202516308U (zh) * 2012-03-19 2012-11-07 陈浠 新型积木玩具
CN205391654U (zh) * 2016-02-23 2016-07-27 南京狮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羽毛球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7130A (zh) * 1998-02-10 1999-09-01 邓洛普·斯莱曾格集团有限公司 羽毛球
CN2873268Y (zh) * 2006-01-19 2007-02-28 卢建文 羽球
CN101516456A (zh) * 2006-09-25 2009-08-26 戈登·威利斯 羽毛球的改进
CN201719780U (zh) * 2010-04-07 2011-01-26 张文广 含增强杆的塑料羽毛球
CN102527008A (zh) * 2010-12-23 2012-07-04 欧明华 一种羽毛球
CN203090394U (zh) * 2012-02-08 2013-07-31 南运体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羽毛球结构
CN102657931A (zh) * 2012-05-15 2012-09-12 李太平 一种羽毛球
CN204671855U (zh) * 2015-05-22 2015-09-30 安徽三才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三段式羽毛球及其连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61560A (zh) 2016-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61560B (zh) 一种羽毛球
CN205391655U (zh) 一种人造羽毛的羽毛球
CN105536220B (zh) 一种人造羽毛的羽毛球
CN205391654U (zh) 一种新型羽毛球
CN103212194B (zh) 羽毛球结构
ES2315656T3 (es) Volante de badminton.
CN208212441U (zh) 带有插接件的羽毛球
CN208145424U (zh) 撞球杆前支及其撞球杆
CN203436790U (zh) 一种可更换式羽毛球
CN108295448B (zh) 一种带有插接座的羽毛球
CN108525257B (zh) 一种带有插接件的羽毛球
WO2019141176A1 (zh) 一种带有插接件的羽毛球
CN106474705A (zh) 一种羽毛球的制作方法
CN207804936U (zh) 一种强力碳纤维羽毛球拍
CN203842268U (zh) 速度、重量可调的廉价长寿抗风型羽毛球
CN107320925A (zh) 羽毛球专用植毛架和羽毛球
CN209011783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捞杆
CN206185782U (zh) 一种拆卸拉筋的工具
CN203915979U (zh) 具有四棱支撑加强中管的球拍
CN209527081U (zh) 一种适用于对红壤松土的防松动安全松土机
CN109481921A (zh) 羽毛球
CN108377945A (zh) 牡蛎水产养殖器材
CN217548934U (zh) 一种新型防断线球拍
CN208940310U (zh) 轻便且易拆装的锄头
CN207591242U (zh) 一种夜用羽毛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