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3137A - 压缩机以及压缩机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以及压缩机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53137A
CN105553137A CN201510684611.7A CN201510684611A CN105553137A CN 105553137 A CN105553137 A CN 105553137A CN 201510684611 A CN201510684611 A CN 201510684611A CN 105553137 A CN105553137 A CN 1055531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closed container
recesses
motor
gro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846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53137B (zh
Inventor
佐佐木亮
新井聪经
谷真男
五前尚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553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31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53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31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4Provisions for readily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3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5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042Driving elements, brakes, coupling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umps
    • F04C29/0085Prime mov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30/00Manufacture
    • F04C2230/60Assembly metho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30Casings or hou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40Electric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70Use of multiplicity of similar components; Modular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ressor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压缩机以及压缩机制造方法抑制压缩机的电动机效率的降低。在压缩机的电动机的定子中,在外周面(71)的圆周方向上的多个部位形成有沿着圆周方向排列的两个凹部(72),在该两个凹部(72)之间形成有切槽(73)。在压缩机的密闭容器中,在内周面的圆周方向上的多个部位,形成有沿着圆周方向排列的两个凸部。该两个凸部进入两个凹部(72)从而夹持电动机的定子的形成有切槽(73)的部分,由此将电动机的定子固定于密闭容器的内侧。

Description

压缩机以及压缩机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以及压缩机制造方法。本发明涉及例如空调机或冰箱等制冷循环装置所使用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将密闭型电动压缩机的电动机的定子固定于密闭容器的方法,存在如下方法,即:通过热压配合将具有比密闭容器内径大的外径的定子固定于密闭容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也存在不实施热压配合而将定子固定于密闭容器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该方法中,在定子外周面设置相互接近的多个下孔。在对密闭容器的与上述多个下孔对置的部位进行局部加热后,利用按压夹具将该部位朝径向内侧按压,从而在密闭容器形成与下孔卡合的凸部。借助密闭容器的冷却所产生的热收缩,利用密闭容器的凸部来将定子的下孔之间进行紧固,由此将定子固定于密闭容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0-1593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303379号公报
在通过热压配合而将电动机的定子固定于密闭容器的方法中,难以控制作用于定子的紧固力。特别是通过将电磁钢板层叠而形成的定子的刚性小,定子的内径真圆度会变差,从而定子与转子之间的气隙变得不均匀,由此会引起磁失衡音。另外,因加热密闭容器时的温度分布的差别,或因由部件的加热所产生的加工应变的释放,使得应力集中在定子铁芯的特定部位而产生铁损,由此导致电动机效率降低。
即使在不实施热压配合而将定子固定于密闭容器的方法中,由于利用密闭容器的凸部来将定子的下孔之间进行紧固,应力有可能会集中在定子铁芯的特定部位而产生铁损,从而导致电动机效率降低。另外,在该方法中,需要利用钻孔机等对定子外周面进行加工来形成下孔。但是,存在因该加工而使得定子的内径真圆度变差的情况。作为欲形成下孔的层的电磁钢板,也能够预先准备具有与其他的未形成下孔的层的电磁钢板不同的形状的电磁钢板,并将它们进行组合来形成下孔。但是,这需要准备多个模具而使成本增加,另外也存在将多个电磁钢板错误组装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例如抑制压缩机的电动机效率的降低。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具备:
电动机,其具有定子,并且在上述定子的外周面的圆周方向上的多个部位形成有沿着圆周方向排列的两个凹部,在上述两个凹部之间形成有切槽;
容器,其在内周面的圆周方向上的多个部位形成有沿着圆周方向排列的两个凸部,上述两个凸部进入上述两个凹部,从而夹持上述定子的形成有上述切槽的部分,由此将上述定子固定于内侧;以及
压缩机构,其收纳于上述容器的内侧,并由上述电动机驱动,
在上述定子的外周面的上述切槽与上述两个凹部中的每一个凹部之间的区域,形成有比上述定子的外周面的其他区域更朝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上述容器的内周面与上述突出部接触。
在本发明中,形成于压缩机的容器的两个凸部进入形成于压缩机的电动机的定子的两个凹部,从而夹持上述两个凹部之间的形成有切槽的部分,由此将电动机的定子固定于容器的内侧。由于存在切槽,从而缓解作为损失的重要因素的应力集中。另外,在定子的外周面的切槽与两个凹部中的每一个凹部之间的区域,形成有比定子的外周面的其他区域更朝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代替定子的外周面整体与容器的内周面接触的情况,使突出部与容器的内周面接触,从而提高定子的内径真圆度。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电动机效率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回路图。
图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回路图。
图3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动机的定子的定子铁芯的立体图。
图6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动机的定子的定子铁芯的俯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密闭容器的局部立体图。
图8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密闭容器的横剖视图。
图9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动机的定子的分割铁芯的俯视图。
图10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动机的定子以及密闭容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动机的定子以及密闭容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动机的定子以及密闭容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图12的E向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制冷循环装置;11a、11b...制冷剂回路;12...压缩机;13...四通阀;14...室外热交换器;15...膨胀阀;16...室内热交换器;17...控制装置;20...密闭容器;21...吸入管;22...排出管;23...吸入消声器;24...端子;25...冷冻机油;30...压缩机构;31...缸;32...旋转柱塞;33...主轴承;34...副轴承;35...排出消声器;36...叶片;37...叶片弹簧;40...电动机;41...定子;42...转子;43...定子铁芯;44...绕组;45...导线;46...转子铁芯;47...绝缘部件;48...上端板;49...下端板;50...曲轴;51...偏心轴部;52...主轴部;53...副轴部;61...叶片槽;62...缸室;63...背压室;71...外周面;72...凹部;73...切槽;74...分割铁芯;75...齿;76...固定部;77...突出部;78...非接触区域;79...接触区域;81...内周面;82...凸部;83...外周面;84...加工孔;85...铆接部;91...按压夹具;92...前端部;93...加热范围;94...加热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对于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适当地省略或者简化了对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的说明。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于“上”、“下”、“左”、“右”、“前”、“后”、“表”、“里”之类的配置或朝向等,为了便于说明,仅如上进行记述,其并不限定装置、器具、部件等的配置或朝向等。对于装置、器具、部件等的结构,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其材质、形状、大小等。
实施方式1.
图1以及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0的回路图。图1表示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11a。图2表示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11b。
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循环装置10是空调机。此外,即使制冷循环装置10是冰箱、热泵循环装置之类的空调机以外的设备,也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制冷循环装置10具备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1a、11b。
在制冷剂回路11a、11b中,连接有压缩机12、四通阀13、室外热交换器14、膨胀阀15、以及室内热交换器16。压缩机12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四通阀13在制冷运转时与制热运转时对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进行切换。室外热交换器14是第一热交换器的例子。室外热交换器14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而进行工作,并使由压缩机12压缩的制冷剂放热。室外热交换器14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而进行工作,从而在室外空气与膨胀阀15中膨胀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来对制冷剂进行加热。膨胀阀15是膨胀机构的例子。膨胀阀15使冷凝器中放热的制冷剂膨胀。室内热交换器16是第二热交换器的例子。室内热交换器16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冷凝器而进行工作,从而使被压缩机12压缩的制冷剂放热。室内热交换器16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而进行工作,从而在室内空气与膨胀阀15中膨胀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来对制冷剂进行加热。
制冷循环装置10还具备控制装置17。
控制装置17例如是微型计算机。在图1以及图2中,仅示出了控制装置17与压缩机12的连接,但控制装置17不仅与压缩机12连接,还与连接于制冷剂回路11a、11b的各要素连接。控制装置17对各要素的状态进行监视以及控制。
作为在制冷剂回路11a、11b中循环的制冷剂,能够使用R407C制冷剂、R410A制冷剂、R1234yf制冷剂等任意的制冷剂。
图3是压缩机12的纵剖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此外,在图3以及图4中,省略了表示剖面的阴影线。另外,在图4中,仅示出了密闭容器20的内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缩机12是一气缸的旋转式压缩机。此外,即使压缩机12是多气缸的旋转式压缩机或者涡旋式压缩机,也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压缩机12具备密闭容器20、压缩机构30、电动机40、以及曲轴50。
密闭容器20是容器的例子。在密闭容器20中,安装有用于吸入制冷剂的吸入管21、以及用于排出制冷剂的排出管22。
压缩机构30收纳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具体而言,压缩机构30设置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下部。压缩机构30由电动机40来驱动。压缩机构30对吸入至吸入管21的制冷剂进行压缩。
电动机40也收纳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具体而言,电动机40在密闭容器20的内侧,设置于被压缩机构30压缩的制冷剂从排出管22排出前所通过的位置。即,电动机40在密闭容器20的内侧,设置于压缩机构30的上方。电动机40是集中绕组的马达。此外,即使电动机40是分布绕组的马达,也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
在密闭容器20的底部,存积有用于对压缩机构30的各滑动部进行润滑的冷冻机油25。冷冻机油25随着曲轴50的旋转而被设置于曲轴50的下部的油泵汲取,从而向压缩机构30的各滑动部供给。作为冷冻机油25,例如使用作为合成油的POE(多元醇酯)、PVE(聚乙烯醚)、以及AB(烷基苯)。
以下,对压缩机构30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压缩机构30具备缸31、旋转柱塞32、叶片36、主轴承33、以及副轴承34。
缸31的外周在俯视观察时呈近似圆形。在缸31的内部形成有俯视观察时呈近似圆形的空间亦即缸室62。缸31的轴向两端开口。
在缸31设置有与缸室62相连并沿径向延伸的叶片槽61。在叶片槽61的外侧,形成有与叶片槽61相连的俯视观察时呈近似圆形的空间亦即背压室63。
虽未图示,但在缸31设置有从制冷剂回路11a、11b吸入气体制冷剂的吸入口。吸入口从缸31的外周面贯通于缸室62。
虽未图示,但在缸31设置有从缸室62排出压缩了的制冷剂的排出口。排出口通过将缸31的上端面切槽的方式形成。
旋转柱塞32为环状。旋转柱塞32在缸室62内做偏心运动。旋转柱塞32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于曲轴50的偏心轴部51。
叶片36的形状为平坦的近似长方体。叶片36设置于缸31的叶片槽61内。叶片36始终被设置于背压室63的叶片弹簧37按压于旋转柱塞32。由于密闭容器20内为高压,所以当压缩机12开始运转时,则对叶片36的背压室63侧的面亦即叶片背面作用有由密闭容器20内的压力与缸室62内的压力之差而产生的力。因此,叶片弹簧37主要用于如下目的,即:在密闭容器20内与缸室62内的压力没有差异的压缩机12的启动时,将叶片36按压于旋转柱塞32。
主轴承33为侧面观察时呈倒T字状的形状。主轴承33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于主轴部52,该主轴部52是曲轴50中的比偏心轴部51靠上的部分。主轴承33将缸31的缸室62以及叶片槽61的上侧封闭。
副轴承34为侧面观察呈近似T字状的形状。副轴承34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于副轴部53,该副轴部53是曲轴50中的比偏心轴部51靠下的部分。副轴承34将缸31的缸室62以及叶片槽61的下侧封闭。
虽未图示,但主轴承33具备排出阀。在主轴承33的外侧安装有排出消声器35。经由排出阀而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暂时进入排出消声器35,之后从排出消声器35向密闭容器20内的空间排放出来。此外,排出阀以及排出消声器35也可以设置于副轴承34或者设置于主轴承33与副轴承34的双方。
缸31、主轴承33、以及副轴承34的材质是灰铸铁、烧结钢、碳钢等。旋转柱塞32的材质例如是含有铬等的合金钢。叶片36的材质例如是高速工具钢。
在密闭容器20的旁边设置有吸入消声器23。吸入消声器23从制冷剂回路11a、11b吸入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吸入消声器23在液体制冷剂返回的情况下抑制液体制冷剂直接进入缸31的缸室62。吸入消声器23经由吸入管21而与缸31的吸入口连接。吸入消声器23的主体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侧面。
以下,对电动机40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40是无刷直流(Direct·Current)马达。此外,即使电动机40是感应电动机等无刷直流马达以外的马达,也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电动机40具备近似圆筒状的定子41、以及近似圆柱状的转子42。
定子41抵接并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转子42与定子41的内侧隔着0.3~1mm左右的空隙而进行设置。
定子41具备定子铁芯43、以及绕组44。定子铁芯43通过将以铁为主要成分的厚度为0.1~1.5mm的多张电磁钢板冲裁为一定的形状而在轴向上进行层叠,并通过铆接或焊接等进行固定,从而制造而成。绕组44经由绝缘部件47以集中绕组的方式卷绕于定子铁芯43。绕组44包括芯线以及覆盖芯线的至少一层覆膜。芯线的材质例如是铜。覆膜的材质例如是AI(酰胺酰亚胺)/EI(酯酰亚胺)。绝缘部件47的材质例如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FEP(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FA(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TFE(聚四氟乙烯)、LCP(液晶聚合物)、PPS(聚苯硫醚)、以及酚醛树脂。在绕组44连接有导线45。
转子42具备转子铁芯46以及未图示的永久磁铁。转子铁芯46与定子铁芯43同样,以铁为主要成分,其通过将厚度为0.1~1.5mm的多张电磁钢板冲裁为一定的形状而在轴向上进行层叠,并通过铆接或焊接等进行固定,从而制造而成。永久磁铁插入于在转子铁芯46形成的多个插入孔。永久磁铁形成磁极。作为永久磁铁,例如使用铁氧体磁铁、稀土类磁铁。
为了不使永久磁铁沿轴向脱离,从而在转子42的轴向两端亦即转子上端以及转子下端,分别设置有上端板48以及下端板49。上端板48以及下端板49兼作为旋转平衡器。上端板48以及下端板49借助未图示的多个固定用铆钉等而固定于转子铁芯46。
虽未图示,但在转子铁芯46的俯视中心,形成有供曲轴50的主轴部52热压配合或者压入的轴孔。在转子铁芯46的轴孔的周围,形成有大致沿轴向贯通的多个贯通孔。各个贯通孔成为从排出消声器35向密闭容器20内的空间排放出来的气体制冷剂的通路中的一个。
虽未图示,但在电动机40构成为感应电动机的情况下,在形成于转子铁芯46的多个插口填充或者插入有由铝或铜等形成的导体。而且,形成有用端环使导体的两端短路的笼形绕组。
在密闭容器20的顶部,安装有与逆变器装置等外部电源连接的端子24。端子24例如是玻璃端子。端子24例如通过焊接而固定于密闭容器20。在端子24连接有来自电动机40的导线45。
在密闭容器20的顶部,安装有轴向两端开口的排出管22。从压缩机构30排出的气体制冷剂从密闭容器20内的空间通过排出管22而向外部的制冷剂回路11a、11b排出。
在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外周面71形成有凹部72,对此在后面进行详细叙述。为了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在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形成有进入凹部72的凸部82。
以下,对压缩机12的动作进行说明。
从端子24经由导线45向电动机40的定子41供给电力。由此,在定子41的绕组44流有电流,从而从绕组44产生磁通。电动机40的转子42借助从绕组44产生的磁通与从转子42的永久磁铁产生的磁通的作用而旋转。通过转子42的旋转使固定于转子42的曲轴50旋转。随着曲轴50的旋转,压缩机构30的旋转柱塞32在压缩机构30的缸31的缸室62内进行偏心旋转。缸31与旋转柱塞32之间的空间被压缩机构30的叶片36分割为两部分。随着曲轴50的旋转,上述两个空间的容积产生变化。在一方的空间内,容积逐渐变大,从而从吸入消声器23吸入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在另一方的空间内,容积缓缓缩小,从而压缩其中的气体制冷剂。被压缩而成为高压高温的气体制冷剂从排出消声器35向密闭容器20内的空间排出。排出的气体制冷剂还通过电动机40而从位于密闭容器20的顶部的排出管22向密闭容器20外排出。向密闭容器20外排出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回路11a、11b而再次返回至吸入消声器23。
虽未图示,但在压缩机12构成为摆动式的旋转式压缩机的情况下,叶片36与旋转柱塞32设置为一体。若驱动曲轴50,则叶片36沿着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旋转柱塞32的支承体的收纳槽进出。叶片36随着旋转柱塞32的旋转,在摆动的同时沿径向进退,从而将缸室62的内部划分为压缩室与吸入室。支承体由横截面为半圆形状的两个柱状部件构成。支承体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嵌入于在缸31的吸入口与排出口的中间部形成的圆形状的保持孔。
以下,针对用于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的结构、用于实现该结构的顺序、以及由该结构获得的效果而依次进行说明。
***结构的说明***
以下,对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定子铁芯43、以及密闭容器2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5是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定子铁芯43的立体图。图6是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定子铁芯43的俯视图。
如图5以及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定子铁芯43的外周面71的圆周方向上的多个部位,形成有沿着圆周方向排列的两个凹部72,在该两个凹部72之间形成有切槽73。此外,定子铁芯43的外周面71相当于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外周面。
各个凹部72沿着轴向呈槽状地延伸。
各个切槽73成为从排出消声器35向密闭容器20内的空间排放出来的气体制冷剂的通路中的一个。各个切槽73也成为从电动机40上返回至密闭容器20的底部的冷冻机油25的通路。
定子铁芯43通过将多个分割铁芯74沿圆周方向连结而构成。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40的定子41具有沿圆周方向连结而构成定子铁芯43的多个分割铁芯74。在各个分割铁芯74形成有齿75。齿75从根部以一定的宽度朝径向的内侧延伸,并形成为宽度在前端变宽的形状。在齿75的以固定的宽度延伸的部分卷绕有绕组44。若电流在绕组44流动,则卷绕有绕组44的齿75成为磁极。磁极的方向由在绕组44流动的电流的方向决定。
在图5以及图6中,作为一个例子,示出了在外周面71的圆周方向上的9个部位形成有两个凹部72与切槽73的定子铁芯43,但能够适当地变更形成两个凹部72与切槽73的部位的个数。此外,为了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可靠地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优选在外周面71的圆周方向上的三个部位以上形成两个凹部72与切槽73。
另外,作为一个例子,相对于两个凹部72,示出了在该两个凹部72之间形成一个切槽73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在该两个凹部72之间形成两个以上切槽73的结构。
另外,作为一个例子,示出了形成有9个齿75的定子铁芯43,但能够适当地变更齿75的个数。
另外,作为一个例子,示出了由多个分割铁芯74构成的定子铁芯43,但也可以使用一体的定子铁芯43。
另外,作为一个例子,示出了在所有齿75或者所有分割铁芯74形成两个凹部72与切槽73的结构,但也可以仅在一部分的齿75或者仅在一部分的分割铁芯74形成两个凹部72与切槽73。此外,在所有分割铁芯74形成两个凹部72与切槽73的情况下,与仅在一部分的分割铁芯74形成两个凹部72与切槽73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由分割铁芯74的形状的统一化所带来的成本减少。
另外,作为一个例子,示出了各个凹部72以遍及轴向整体的方式呈槽状地延伸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各个凹部72仅沿轴向的一部分延伸的结构、即各个凹部72形成为孔的结构。在各个凹部72以遍及轴向整体的方式呈槽状地延伸的情况下,与各个凹部72形成为孔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层叠的电磁钢板的形状的统一化所带来的成本减少、或者能够避免电磁钢板的组装错误的风险。
如图5以及图6所示,凹部72以接近状态下的两个为一组的方式设置。以下,将两个凹部72与由该两个凹部72夹持的部位所合在一起的定子铁芯43的外周面71的这部分区域称为固定部76。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76在定子铁芯43的外周面71以大致等间隔的方式设置有9个。由此,凹部72合计为18个。18个中的6个用于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
图7是密闭容器20的局部立体图。图8是密闭容器20的横剖视图。此外,图7仅表示密闭容器20的轴向上的一部分。密闭容器20的轴向是指密闭容器20的高度方向。密闭容器20的轴向与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轴向平行。在图8中,省略了表示剖面的阴影线。
如图7以及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的圆周方向上的多个部位,形成有沿着圆周方向排列的两个凸部82。两个凸部82以进入图5以及图6所示的两个凹部72的方式,夹持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形成有切槽73的部分,从而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
在密闭容器20的外周面83中,在与各个凸部82对应的位置存在加工孔84,上述加工孔84是为了将各个凸部82形成于内周面81而压入外周面83由此而形成的。
在图7以及图8中,作为一个例子,示出了在内周面81的圆周方向上的三个部位形成有两个凸部82的密闭容器20,但能够适当地变更形成两个凸部82的部位。此外,为了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可靠地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优选在内周面81的圆周方向上的三个部位以上形成两个凸部82。
如图7以及图8所示,凸部82以接近状态下的两个为一组的方式设置,但如后述那样,在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设置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的状态下,将密闭容器20的外周面83朝密闭容器20的内侧压入从而形成凸部82。成组的两个凸部82进入成组的两个凹部72,从而形成两个铆接点。以下,将形成这些铆接点的两个凸部82所合在一起的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的这部分区域称为铆接部85。在本实施方式中,铆接部85在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以及外周面83以大致等间隔的方式设置有三个。由此,凸部82合计为6个。
图9是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分割铁芯74的俯视图。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动机40的定子41与密闭容器20的相互对应的多个部位,使两个凸部82进入两个凹部72从而夹持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形成有切槽73的部分,由此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在没有切槽73的情况下,由于用两个凸部82来紧固两个凹部72之间的部分,从而应力会集中在图9所示的B部位、即分割铁芯74的接缝的径向内侧的端部。B部位本来就是来自形成于齿75的磁极的磁通所流经的位置,因此若应力集中在该部位,则会产生磁滞损失。磁滞损失是指由于应力所集中的部位的磁阻增大,从而磁通难以在该部位流通而产生损失的现象。磁滞损失是所谓的铁损,其成为使电动机效率降低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两个凹部72之间存在切槽73,所以能够使应力集中在图9所示的C部位、即切槽73的径向内侧的边角部。C部位是远离来自磁极的磁通的流路的位置,因此即使应力集中在该部位也难以产生磁滞损失。另外,若应力集中在C部位,则能够大幅减少作用于B部位的应力。因此,能够避免铁损的产生而抑制电动机效率的降低。
另外,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构成定子铁芯43的分割铁芯74的外周面71的切槽73与两个凹部72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区域,形成有比分割铁芯74的外周面71的其他区域更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77。通过使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与突出部77接触,从而能够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更加可靠地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并且,代替定子41的外周面71整体与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接触的情况,而使突出部77与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接触,从而提高定子41的内径真圆度。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密闭容器20的两个凸部82夹持定子41的形成有切槽73的部分,因此,即使由密闭容器20作用于定子41的紧固力较低,也能够将定子41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由此,使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与定子41的外周面71接触,并减小其接触面积,能够兼顾定子41的可靠的固定以及定子41的内径真圆度的提高。在定子41的外周面71,通过将与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接触的区域限定为突出部77,从而能够减小接触面积。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定子铁芯43的分割铁芯74的外周面71的切槽73与两个凹部72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区域被分为:与切槽73相连且不形成突出部77的非接触区域78;以及与两个凹部72中的任意一个相连且形成突出部77的接触区域79。此外,也可以使非接触区域78与接触区域79的位置关系相反,但在非接触区域78处于凹部72侧的情况下,凸部82没有进入凹部72至其根部。由此,为了增大由凸部82所产生的紧固力,优选将接触区域79设置于凹部72侧。虽然能够任意地设定非接触区域78与接触区域79的面积比,但优选接触区域79的面积比非接触区域78的面积小。即,优选为:在一个分割铁芯74的外周面71的切槽73与两个凹部72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区域内,接触区域79所占的比例低于50%。
优选定子41的外周面71整体中的接触区域79所占的比例在30%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定子铁芯43整体的角度,分割铁芯74的角度为360°/9=40°。由此,若一个分割铁芯74的外周面71中的切槽73与一侧的凹部72之间的区域所包含的接触区域79的角度为40°×0.3/2=6°以下,则定子41的外周面71整体中的接触区域79所占的比例在30%(=6°×2×9/360°×100)以下。为了更加可靠地固定定子41,优选定子41的外周面71整体中的接触区域79所占的比例在1%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若一个分割铁芯74的外周面71中的切槽73与一侧的凹部72之间的区域所包含的接触区域79的角度在40°×0.01/2=0.2°以上,则定子41的外周面71整体中的接触区域79所占的比例在1%(=0.2°×2×9/360°×100)以上。为了切实地兼顾定子41可靠的固定以及定子41的内径真圆度的提高,最优选定子41的外周面71整体中的接触区域79所占的比例在3~15%。在本实施方式中,若一个分割铁芯74的外周面71中的切槽73与一侧的凹部72之间的区域所包含的接触区域79的角度在40°×0.03/2=0.6°以上且在40°×0.15/2=3°以下,则定子41的外周面71整体中的接触区域79所占的比例为3~15%。这里,为了简化说明,使定子铁芯43的轴向的长度一致,并且在“角度”为N倍时,使相当于“所占比例”的“面积”也为N倍。“角度”也可以认为是圆周方向的长度。
一个突出部77从定子41的外周面71突出的长度可以是任意的长度。一个突出部77从定子41的外周面71突出的长度是相对于一个非接触区域78而与该非接触区域78邻接的接触区域79向定子铁芯43的径向突出的长度,是图9中以P所表示的尺寸。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40的定子41通过热压配合而嵌入密闭容器20的内侧,从而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与突出部77接触。在仅通过热压配合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的情况下,定子铁芯43的内径真圆度会变差,从而使定子41与转子42之间的气隙变得不均匀,有可能会引起磁失衡音。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动机40的定子41与密闭容器20的相互对应的多个部位,两个凸部82进入两个凹部72而夹持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形成有切槽73的部分,因此能够降低通过热压配合而进行的固定的程度。即,在定子铁芯43的外周面71,能够使通过热压配合而形成的紧固部位仅留在接触区域79。假设不存在非接触区域78,则即使采用如下结构,即:分割铁芯74的外周面71的切槽73与两个凹部72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区域整体与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接触,其与仅通过热压配合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的结构相比,也能够减小通过热压配合而形成的紧固部位的面积。因此,能够提高定子铁芯43的内径真圆度,从而能够抑制磁失衡音的产生。此外,也可以通过冷装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嵌入密闭容器20的内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凹部72分开配置于多个分割铁芯74各自的圆周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的两侧。此外,在图9中,表示分割铁芯74的圆周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的中心线由点划线D来表示。
***步骤的说明***
作为压缩机12的制造方法亦即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制造方法所具备的工序,存在如下的工序。
·收纳工序:将压缩机构30收纳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的工序。
·设置工序: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设置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的工序。
·加工工序:对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的圆周方向上的多个部位进行加热,并对加热后的多个部位进行加工,从而形成进入两个凹部72的两个凸部82的工序。
·固定工序:使两个凸部82热收缩而利用两个凸部82来夹持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形成有切槽73的部分,从而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的工序。
按照收纳工序、设置工序、加工工序、固定工序的顺序来实施上述四个工序。
以下,对加工工序以及固定工序进行说明。
图10、图11以及图12是用于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的各工序中的电动机40的定子41以及密闭容器20的局部剖视图。此外,在图10、图11以及图12中,省略了表示剖面的阴影线。
在加工工序中,如图10所示,在密闭容器20的外周面83中,在以与各固定部76的两个凹部72之间的中心位置对应的位置为中心的一定的范围内,从密闭容器20的外侧对密闭容器20中的与各固定部76对置的部分进行局部加热。在通过加热使密闭容器20热膨胀后,如图11所示,从密闭容器20的外侧朝向两个凹部72笔直地对按压夹具91进行按压。具体而言,将具有比凹部72的宽度稍小的宽度且端面为四边形状的平坦面的按压夹具91的两个前端部92同时向两个凹部72按压。由此,如图12所示,在密闭容器20的外周面83,形成有与按压夹具91的前端部92宽度相等的加工孔84。在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形成有进入两个凹部72的两个凸部82。即,形成有具有两个铆接点的铆接部85。相对于三个固定部76中的每一个,分别使用一个按压夹具91。即,使用三个按压夹具91来形成三个铆接部85。将三个按压夹具91几乎同时按压于定子铁芯43的外周面71的三个部位,从而形成三个铆接部85。
在固定工序中,如图12所示,冷却热膨胀的密闭容器20。若密闭容器20冷却,则两个凸部82因热收缩而被朝向加热的范围的中心吸引。因此,利用两个凸部82,将固定部76的接近的两个凹部72沿圆周方向紧固。由此,包括定子铁芯43的电动机40的定子41被固定于密闭容器20。由于不像现有的利用热压配合的固定方法那样借助径向的力来固定电动机40的定子41,而是借助圆周方向的力来固定电动机40的定子41,所以能够减小施加于定子铁芯43的应变。
图13是图12的E向视图。即,图13是从图12所示的E方向观察密闭容器20的外周面83的图。
如图13所示,在加工工序中,对密闭容器20进行局部加热,由此,例如在圆形的加热范围93内,通过热的影响而使密闭容器20软化。若在加热范围93内对按压夹具91的两个前端部92进行按压,则在密闭容器20的外周面83形成接近的两个加工孔84。在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的对应的位置形成两个凸部82。在固定工序中,密闭容器20冷却,从而两个凸部82被朝向加热中心94吸引。
***效果的说明***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所起到的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压缩机12的密闭容器20的两个凸部82进入形成于压缩机12的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两个凹部72,从而夹持上述两个凹部72之间的形成有切槽73的部分,由此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由于存在切槽73,从而对成为损失的重要因素的应力集中进行缓解。另外,在定子41的外周面71的切槽73与两个凹部72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区域,形成有比定子41的外周面71的其他区域更朝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77。代替定子41的外周面71整体与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接触的情况,使突出部77与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接触,从而提高定子41的内径真圆度。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电动机效率的降低。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铁损的产生以及内径真圆度的变差抑制为最小限度,从而能够获得电动机效率高且噪声小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能够提供如下电气效率优良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其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产生由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松动而引起的噪声或振动的增加等不良状况,因而可靠性高,并能够减小由定子41的应力集中而产生的铁损。
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密闭容器20的接近的两个凸部82使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两个凹部72之间产生足够的夹持力,从而能够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牢固地固定于密闭容器20。能够获得可靠性高的压缩机12,其即使针对密闭型电动压缩机的长期的使用,也能承受运行中产生的正常以及过度的力,并且不产生由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松动而引起的噪声或振动的增加等不良状况。另外,由于能够减少电动机40的定子41所受到的力而抑制由应力集中所引起的铁损的产生,从而能够带来性能的提高。
密闭容器20的材料一般为铁。铁的屈服点从600℃附近急剧降低。这里,将屈服点开始急剧降低时的温度称为软化温度。为了降低密闭容器20的材料的屈服点,使密闭容器20高效地变形为恒定的形状,优选加热时的温度在材料软化温度以上且未到熔点。通过加热使屈服点降低,从而抑制在使密闭容器20塑性变形来形成凸部82之后的密闭容器20的径向的回弹、即抑制凸部82复原。另外,能够高效且可靠地确保一定的压入量。这里,压入量是指凸部82进入凹部72的深度,是图12中的H所示的尺寸。如上述那样,密闭容器20的材料是铁,其软化温度为600℃。而且,铁的熔点为1560℃左右。因此,优选局部加热的加热温度在600℃以上1500℃以下。当然,若材料为铁之外的物质,则优选加热温度变化而在其材料的软化温度以上且未到熔点。
加热范围93包含作为按压夹具91的按压部位的加工孔84的全部,从而能够使用上述那样的密闭容器20的材料的高温时的特性来可靠地形成凸部82。另外,能够降低用于形成凸部82的压入力,从而减少压缩机12在组装时的定子铁芯43所产生的应变。并且,通过使密闭容器20的加热中心94位于与两个凹部72的中心重叠的位置,从而能够在密闭容器20可靠地形成两个凸部82之后,利用朝向加热中心94热收缩的两个凸部82来牢固地夹持两个凹部72。
这样能够可靠地形成密闭容器20的凸部82,并且能够使密闭容器20的凸部82牢固地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凹部72之间夹持,从而固定电动机40的定子41,因此,能够实现对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牢固的固定,即使针对长期的压缩机12的使用,也能够承受压缩机12在运行中所产生的正常以及过度的力,并且不会产生松动。
相对于压缩机12的轴向,电动机40的定子41通过密闭容器20的凸部82的夹持而被支承,相对于切线方向,电动机40的定子41不仅提高密闭容器20的凸部82的夹持而被支承,还通过密闭容器20的凸部82的刚性而被支承。以与固定部76所产生的加速度相对应地获得所需要的固定强度的方式来选择固定形状即可。例如,通过增加凸部82的剖面积或者增加固定部76的个数,从而能够增加固定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定子铁芯43的多个部位形成有槽状的多个凹部72,所以能够通过同一类型的电磁钢板的层叠来形成定子铁芯43,由于不需要准备多个模具,所以能够抑制成本,进而也能够减少组装错误的风险。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确保定子41与密闭容器20之间的更高的固定强度,而在上述设置工序中,在对定子41与密闭容器20进行热压配合之后,实施加工工序以及固定工序,但热压配合不是必须的。
在进行热压配合的情况下,在对定子41与密闭容器20进行热压配合之后,对密闭容器20的外周面83中的与定子41的凹部72对应的部位进行局部加热。之后,将按压夹具91朝径向内侧按压于密闭容器20的外周面83,从而在密闭容器20形成与凹部72卡合的凸部82。而且,通过由密闭容器20的冷却而产生的热收缩,从而利用密闭容器20的多个凸部82来将凹部72之间进行紧固。由此,能够将定子41牢固地固定于密闭容器20,并且能够在利用热收缩进行固定时不产生松动地将定子41稳定地固定于密闭容器20。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定子41与热收缩时的密闭容器20的凸部82之间不产生微小的松动的程度的强度将定子41热压配合于密闭容器20即可,因此,能够使定子41与密闭容器20的通过热压配合而形成的接触面积与现有的仅通过热压配合进行固定的情况相比而大幅度地减少。因此,能够减少作用于定子41的应力,从而能够提高压缩机12的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铁芯43是将多个T字型的分割铁芯74呈轮状接合而成的部件。形成于定子铁芯43的外周面71的凹部72设置于每一个分割铁芯74。假设接近的两个凹部72以横跨两个分割铁芯74的方式形成,则对应的两个凸部82的在热收缩时作用的力以相互挤压两个分割铁芯74的方式而发挥作用,因此有可能会使定子铁芯43的内径真圆度变差。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在接近的两个凹部72以夹着一个分割铁芯74的圆周方向的中央位置的方式而形成于该一个分割铁芯74的情况下,即使在对应的两个凸部82热收缩时,也能够利用该一个分割铁芯74的刚性来确保良好的内径真圆度,因此能够抑制磁失衡音的产生。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也可以代替将定子41的凹部72设置为槽状的情况,而例如将其设置为四边形状的下孔。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将定子41固定于密闭容器20。例如,能够通过将两种电磁钢板层叠来形成定子41的四边形状的下孔。通过将定子41的下孔形成为四边形状,从而定子41不仅被密闭容器20的凸部82所夹持,还通过密闭容器20的凸部82自身的刚性而被支承,由此能够更加牢固地将定子41固定于密闭容器20。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部分地实施本实施方式。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可以仅采用作为“部”来说明的部件中任意的一个,也可以采用其中一些任意的组合。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也能够根据需要而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6)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动机,其具有定子,在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的圆周方向上的多个部位形成有沿着圆周方向排列的两个凹部,在所述两个凹部之间形成有切槽;
容器,其在内周面的圆周方向上的多个部位形成有沿着圆周方向排列的两个凸部,所述两个凸部进入所述两个凹部,从而夹持所述定子的形成有所述切槽的部分,由此将所述定子固定于内侧;以及
压缩机构,其收纳于所述容器的内侧,并由所述电动机驱动,
在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的所述切槽与所述两个凹部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区域,形成有比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的其他区域更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所述容器的内周面与所述突出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的所述切槽与所述两个凹部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区域被分为:与所述切槽相连且未形成有所述突出部的非接触区域;以及与所述两个凹部中的任一个相连且形成有所述突出部的接触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通过热压配合将所述定子嵌入所述容器的内侧,从而使所述容器的内周面与所述突出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具有在圆周方向上连结而构成定子铁芯的多个分割铁芯,
所述两个凹部分开配置于所述多个分割铁芯各自的圆周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凹部沿轴向延伸为槽状。
6.一种压缩机制造方法,其用于制造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备:电动机,其具有定子,在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的圆周方向上的多个部位形成有沿着圆周方向排列的两个凹部,在所述两个凹部之间形成有切槽;压缩机构,其由所述电动机驱动;以及容器,其收纳所述定子以及所述压缩机构,
所述压缩机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如下工序,即:
对所述容器的内周面的圆周方向上的多个部位进行加热,并对加热后的多个部位进行加工,从而形成进入所述两个凹部的两个凸部的工序;以及
使所述两个凸部热收缩,并利用所述两个凸部来夹持所述定子的形成有所述切槽的部分,从而将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容器的内侧的工序。
CN201510684611.7A 2014-10-22 2015-10-20 压缩机以及压缩机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5531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5575 2014-10-22
JP2014215575 2014-10-22
PCT/JP2015/068171 WO2016063576A1 (ja) 2014-10-22 2015-06-24 圧縮機及び圧縮機製造方法
JPPCT/JP2015/068171 2015-06-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3137A true CN105553137A (zh) 2016-05-04
CN105553137B CN105553137B (zh) 2018-07-27

Family

ID=55760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84611.7A Active CN105553137B (zh) 2014-10-22 2015-10-20 压缩机以及压缩机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227160B2 (zh)
KR (1) KR101892405B1 (zh)
CN (1) CN105553137B (zh)
CZ (1) CZ2017121A3 (zh)
WO (1) WO201606357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6539A (zh) * 2016-11-14 2019-06-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电枢、旋转电机、电梯用曳引机及电枢的制造方法
CN113939653A (zh) * 2019-06-18 2022-01-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压缩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7407862B2 (en) * 2017-03-27 2020-09-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otor, Motor, Compressor, Fan,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7317525B2 (ja) * 2019-03-08 2023-07-31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動圧縮機
WO2020261467A1 (ja) * 2019-06-27 2020-12-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固定子鉄心、固定子、電動機、及び、圧縮機
WO2020261468A1 (ja) * 2019-06-27 2020-12-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固定子鉄心、固定子、電動機、及び、圧縮機
WO2022234652A1 (ja) * 2021-05-07 2022-11-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ー圧縮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12988A (ja) * 2002-07-23 2004-04-08 Toyota Industries Corp 電動モータ及び電動コンプレッサ
JP2007252088A (ja) * 2006-03-16 2007-09-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CN203859662U (zh) * 2013-02-22 2014-10-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永久磁铁嵌入式电动机、压缩机及制冷空调装置
CN205105013U (zh) * 2014-10-22 2016-03-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压缩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181056B (it) 1984-01-24 1987-09-23 Necchi Spa Motocompressore ermetico rotativo ad asse verticale
JP2003134768A (ja) * 2001-10-19 2003-05-09 Meidensha Corp 偏平モータ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エレベータ装置
JP4439332B2 (ja) * 2004-05-18 2010-03-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密閉形圧縮機及び密閉形圧縮機の密閉容器と圧縮機構部との固定方法
JP4826759B2 (ja) 2006-05-11 2011-11-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圧縮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12988A (ja) * 2002-07-23 2004-04-08 Toyota Industries Corp 電動モータ及び電動コンプレッサ
JP2007252088A (ja) * 2006-03-16 2007-09-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CN203859662U (zh) * 2013-02-22 2014-10-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永久磁铁嵌入式电动机、压缩机及制冷空调装置
CN205105013U (zh) * 2014-10-22 2016-03-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压缩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6539A (zh) * 2016-11-14 2019-06-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电枢、旋转电机、电梯用曳引机及电枢的制造方法
CN113939653A (zh) * 2019-06-18 2022-01-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6063576A1 (ja) 2017-04-27
CN105553137B (zh) 2018-07-27
WO2016063576A1 (ja) 2016-04-28
CZ2017121A3 (cs) 2018-05-30
KR101892405B1 (ko) 2018-08-27
JP6227160B2 (ja) 2017-11-08
KR20170029582A (ko) 2017-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53137A (zh) 压缩机以及压缩机制造方法
JP4823787B2 (ja) 回転子及び密閉型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0166643A (ja) 密閉型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10468953B2 (en) Electric motor,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ng cycle apparatus
CN205001187U (zh) 压缩机制造装置
CN104868673B (zh) 单相感应电动机、密闭型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10431726A (zh) 转子、电动机、压缩机、送风机及空调装置
WO2019102574A1 (ja) 電動機、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05105013U (zh) 压缩机
KR102320908B1 (ko) 압축기 및 냉동 사이클 장치
KR102328761B1 (ko) 압축기 및 냉동 사이클 장치
CN106337814B (zh) 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08475955A (zh) 电动机、压缩机、制冷循环装置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JP6556342B2 (ja) 固定子、モータ、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6981935B (zh) 定子铁心、压缩机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JP6590904B2 (ja) 圧縮機製造装置及び圧縮機製造方法
CN108368849A (zh) 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