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2158B - 一种大蒜集束收获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蒜集束收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2158B
CN105532158B CN201610004013.5A CN201610004013A CN105532158B CN 105532158 B CN105532158 B CN 105532158B CN 201610004013 A CN201610004013 A CN 201610004013A CN 105532158 B CN105532158 B CN 1055321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lic
boundling
cropper
conveyer belt
f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040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32158A (zh
Inventor
贾夕宁
王东伟
刘涛
董立华
荣君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Jiaru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Jiaru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Jiaru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Jiaru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0401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321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32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2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32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21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13/00Diggers, e.g. potato plough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33/00Accessories for digging harvest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arvesting Machines For Root Cro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蒜集束收获机,包括行走装置、挖掘装置、集束装置和动力系统,行走装置位于大蒜集束收获机中间位置,挖掘装置通过悬挂架固定于行走装置前端,所述挖掘装置包括挖掘铲和与挖掘铲相配合的夹拔输送带,所述大蒜集束收获机还包括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前端与挖掘装置对接,后端与集束装置对接,所述集束装置固定于行走装置的后端。本发明作业效率高,可一次性完成大蒜的挖掘、集束、有序归集等作业工序,同时能有效降低伤蒜率和漏蒜率,对大蒜的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大蒜集束收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挖掘机械,具体为一种大蒜集束收获机。
背景技术
大蒜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国内外具有极大的市场需求。我国的大蒜种植面积大70万公顷左右,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产品销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贸易额高达20多亿美元。
大蒜属于百合科葱属植物,主要使用部位为地下鳞茎,收获时需要将其整体从土中掘出。目前,大蒜的收获主要依靠人工或小型机具进行挖掘,然后人工拔取、挑选、打捆收集、晾干,劳动强度大,用工成本高,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断减少,用工日益困难,收获效率成为制约大蒜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现有的大蒜挖掘机具,为了方便收集果实,在收获的过程中大多是将大蒜秧果分离后,单纯收集大蒜。该收集方法使大蒜蒜头直接与挖掘机具接触碰撞,造成大蒜的破损,如果处理不当,将大大提高蒜头的腐烂几率,降低了蒜农的效益。也有部分大蒜挖掘机采用带秧收获,带秧收获将大蒜集束后直接抛至大蒜挖掘机的侧面,容易造成自体碾压或对其它行的收获产生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收获技术中存在的伤蒜、漏蒜、作业效率低、机具适应性差、质量不可靠、难以批量生产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一次性完成大蒜的破膜、挖掘、集束、有序归集等联合作业功能的大蒜收获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蒜集束收获机,包括行走装置、挖掘装置、集束装置和动力系统,行走装置位于大蒜集束收获机中间位置,挖掘装置通过悬挂架固定于行走装置前端,所述挖掘装置包括挖掘铲和与挖掘铲相配合的夹拔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蒜集束收获机还包括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前端与挖掘装置对接,后端与集束装置对接,所述集束装置固定于行走装置的后端。工作中,当大蒜被掘出后,通过输送装置,将大蒜带秧输送到位于大蒜集束收获机后端的集束装置进行打捆,与现有技术相比,输送装置采用夹持传送的方式,减少了蒜头与机具碰撞的几率,同时,集束装置固定于行走装置的后端的设计使大蒜在集束后可以被放置于大蒜挖掘机作业方向的后面,有效的防止了自体碾压及对其它行收获时的干扰。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横向输送平台和夹持传送带,横向输送平台底部为长方形水平传送带,长度与挖掘装置宽度相配合,横向输送平台一侧位于夹拔输送带末端的下方,另一侧设有垂直于水平面的垂直挡板,垂直挡板设有水平方向的横向输送链条,横向输送链条与夹拔输送带末端中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横向输送链条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与水平传送带相配合。横向输送平台实现了大蒜的横向输送功能,尤其是对于多行同时收获时,横向输送平台可以有效的将不同挖掘组挖掘的大蒜进行汇集。横向输送链条和水平传送带的双动力同速设计,使大蒜在横向输送平台上保持直立的横向运动。
所述横向输送平台上对应每组夹拔输送带设有2条引导大蒜走向的引导条,引导条为条状弧形结构,引导条的一端连接于夹拔输送带末端,另一端贴合于垂直挡板上,所述引导条水平安装,一条位于横向输送链条上方,一条位于横向输送链条下方。引导条引导大蒜在水平输送平台上的运动方向,使大蒜由夹拔输送带上的纵向运输改变为横向运输,同时,一上一下2条引导条避免了大蒜的倾斜,实现了大蒜的直立运动。
所述夹持传送带前端与横向输送平台末端对接,夹持传送带末端与集束装置对接,夹持传送带包括内支架、外支架、输送带、驱动带轮,驱动轮设置于内支架和外支架上,输送带安装于驱动轮上,所述输送带为双面齿同步带,间距为2-8mm。大蒜经过横向输送平台的收集和方向调整,进入夹持传送带,夹持传送带夹持大蒜茎秆悬空运输,驱动带轮由动力装置提供动力,从而为夹持传送带提供动力,5mm的最优间距设计和双面齿同步带的运用使不同茎秆粗度的大蒜均能被有效地夹取输送。
所述挖掘装置包括2-12组挖掘铲和对应的夹拔输送带,挖掘铲位于夹拔输送带前下方,每相邻2组夹拔输送带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夹拔输送带间距的液压装置,每相邻2组夹拔输送带之间的间距为15-25cm。多组挖掘装置设计配合横向输送平台有效的提高了挖掘效率,实现了多行同步挖掘,同步运输的功能。液压装置控制不同组夹拔输送带之间的间距,使本发明所述的大蒜集束收获机适应不同行距的作业环境。
所述挖掘装置的每组挖掘铲包括左铲刀和右铲刀,每组挖掘铲的2个铲刀在大蒜集束收获机运动方向上的前后间距为3cm-15cm,在大蒜集束收获机作业状态下的夹拔输送带的倾斜角度为15°-30°。
优选的,每组挖掘铲的2个铲刀在大蒜集束收获机运动方向上的前后间距为5cm-8cm,在大蒜集束收获机作业状态下的夹拔输送带的倾斜角度为20°-28°。
优选的,每组挖掘铲的2个铲刀在大蒜集束收获机运动方向上的前后间距为6cm,在大蒜集束收获机作业状态下的夹拔输送带的倾斜角度为25°。
工作时,左铲刀将大蒜一侧的土壤松动,此时,夹拔输送装置夹取大蒜茎秆部位,夹拔输送带产生向上的拉力,右铲刀进一步将大蒜掘出,该动作的实现需要前后铲刀间距与夹拔输送带的倾斜角度紧密配合。该设计减少了大蒜附着的土壤,而且防治了大蒜茎秆在被夹持之前倾倒。
每组挖掘铲的2个铲刀在作业状态下的运动轨迹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合,重合宽度为1-2cm,所述夹拔输送带夹持大蒜的皮带部分为双面齿同步带。本发明是利用刀角交错实现2个铲刀在作业状态下的运动轨迹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合,提高了大蒜周围的土壤松动效果,提高了大蒜被完整拔取的成功率。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作业效率高,可一次性完成大蒜的挖掘、集束、有序归集等作业工序,同时能有效降低伤蒜率和漏蒜率,对大蒜的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横向输送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夹持输送带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挖掘装置结构示意图
1.行走装置 2.挖掘装置 3.输送装置 4.集束装置
5.夹拔输送带 6.液压装置 7.垂直挡板 8.横向输送链条
9.水平传送带 10.引导条 11.驱动带轮 12.内支架
13.外支架 14.悬挂架 15.横向输送平台 16.左铲刀
17.右铲刀 18.扶禾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大蒜集束收获机,整机包括行走装置1,挖掘装置2,集束装置4和动力系统,行走装置1位于大蒜集束收获机中间位置,挖掘装置通过悬挂架14固定于行走装置1的前端,挖掘装置1和集束装置4之间设有用于大蒜输送的输送装置3,作业时,挖掘装置1将大蒜掘出后,经由输送装置3输送到集束装置4处集束后收集。
挖掘装置包括挖掘铲和对应的夹拔输送带5,相邻的夹拔输送带5之间的间距通过液压装置6进行调节,适应不同的行距。挖掘铲包括左铲刀16和右铲刀17,左铲刀和右铲刀的前后间距为6cm,左右铲刀在在作业状态下的运动轨迹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合宽度为1cm,从而保证大蒜周围的土壤被完全松动。作业时,扶禾器18将大蒜茎秆扶起并引导至夹拔输送带5的前端,右铲刀17开始挖掘大蒜的一侧,待大蒜被夹拔输送带5夹持后,左铲刀16开始挖掘大蒜的另一侧,松土后的大蒜被夹拔输送带5夹持拔取后,输送至横向输送装置3。夹拔输送带5的倾斜角度在作业时设置为25°,与左右铲刀间距相配合实现大蒜的夹拔作业。
输送装置包括横向输送平台15和夹持输送带,挖掘装置1所挖掘的大蒜经过夹拔输送带5末端后,由设置在夹拔输送带5末端的引导条10引导进入横向输送平台15。横向输送平台15包括水平传送带9和横向输送链条8,横向输送链条8固定于垂直挡板7上,当大蒜进入横向输送平台15后,水平传送带9在蒜头底部为直立状态的大蒜提供一个横向运动的力,横向输送链条8在大蒜茎秆的中部位置为大蒜提供一个横向运动运动的力,引导条10为弧形结构,并有一定的弹性,水平传送带9、横向输送链条8以及引导条10共同作用,使大蒜在横向输送平台15上水平运动,并且保持直立.横向输送平台15的末端为夹持输送带的入口。
夹持输送带包括内支架12、外支架13、驱动带轮11、输送带,内支架12和外支架13各有一对,通过连接固定板固定,支架的主要功能是固定驱动带轮11、输送带等,并且为输送带提供运动路线。大蒜被直立输送到夹持输送带入口处时,驱动带轮11开始带动输送带运转,对大蒜茎秆进行夹持运输,最后到达集束装置4。
集束装置4打捆后对大蒜进行收集。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大蒜集束收获机,包括行走装置、挖掘装置、集束装置和动力系统,行走装置位于大蒜集束收获机中间位置,挖掘装置通过悬挂架固定于行走装置前端,所述挖掘装置包括挖掘铲和与挖掘铲相配合的夹拔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蒜集束收获机还包括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前端与挖掘装置对接,后端与集束装置对接,所述集束装置固定于行走装置的后端;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横向输送平台和夹持传送带,横向输送平台底部为长方形水平传送带,长度与挖掘装置宽度相配合,横向输送平台一侧位于夹拔输送带末端的下方,另一侧设有垂直于水平面的垂直挡板,垂直挡板设有水平方向的横向输送链条,横向输送链条与夹拔输送带末端中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横向输送链条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与水平传送带相配合;所述横向输送平台上对应每组夹拔输送带设有2条引导大蒜走向的引导条,引导条为条状弧形结构,引导条的一端连接于夹拔输送带末端,另一端贴合于垂直挡板上,所述引导条水平安装,一条位于横向输送链条上方,一条位于横向输送链条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蒜集束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传送带前端与横向输送平台末端对接,夹持传送带末端与集束装置对接,夹持传送带包括内支架、外支架、输送带、驱动带轮,驱动轮设置于内支架和外支架上,输送带安装于驱动轮上,所述输送带为双面齿同步带,双面齿同步带的夹持间距为2-8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蒜集束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双面齿同步带的夹持间距为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蒜集束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装置包括2-12组挖掘铲和对应的夹拔输送带,挖掘铲位于夹拔输送带前下方,每相邻2组夹拔输送带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夹拔输送带间距的液压装置,每相邻2组夹拔输送带之间的间距为15-25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蒜集束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装置的每组挖掘铲包括左铲刀和右铲刀,每组挖掘铲的2个铲刀在大蒜集束收获机运动方向上的前后间距为3cm-15cm,在大蒜集束收获机作业状态下的夹拔输送带的倾斜角度为15°-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蒜集束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每组挖掘铲的2个铲刀在大蒜集束收获机运动方向上的前后间距为5cm-8cm,在大蒜集束收获机作业状态下的夹拔输送带的倾斜角度为20°-2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蒜集束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每组挖掘铲的2个铲刀在大蒜集束收获机运动方向上的前后间距为6cm,在大蒜集束收获机作业状态下的夹拔输送带的倾斜角度为2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蒜集束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每组挖掘铲的2个铲刀在作业状态下的运动轨迹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合,重合宽度为1-2cm,所述夹拔输送带夹持大蒜的皮带部分为双面齿同步带。
CN201610004013.5A 2016-01-04 2016-01-04 一种大蒜集束收获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321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04013.5A CN105532158B (zh) 2016-01-04 2016-01-04 一种大蒜集束收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04013.5A CN105532158B (zh) 2016-01-04 2016-01-04 一种大蒜集束收获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2158A CN105532158A (zh) 2016-05-04
CN105532158B true CN105532158B (zh) 2017-10-17

Family

ID=55812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0401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32158B (zh) 2016-01-04 2016-01-04 一种大蒜集束收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321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4768A (zh) * 2019-03-25 2019-05-28 张毅 一种起垄种植指夹式胡萝卜收获机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9005A (en) * 1982-10-22 1986-12-16 Clemson University Bulb, root, and leafy vegetable harvester
JP2759442B2 (ja) * 1996-08-08 1998-05-28 セイレイ工業株式会社 球葱収穫機
CN200950745Y (zh) * 2006-09-01 2007-09-26 李晶宝 花生、大蒜收获机的夹拔及输送装置
CN202697236U (zh) * 2012-07-16 2013-01-30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 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CN102835214B (zh) * 2012-09-26 2014-12-17 李为特 多功能大蒜联合收获机
CN203261778U (zh) * 2013-04-16 2013-11-06 吴宗群 一种作物输送机构
CN203279514U (zh) * 2013-06-15 2013-11-13 王培洪 一种大蒜收获扎捆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2158A (zh) 2016-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08943U (zh) 用于胡萝卜收获机的拉齐切秧装置
CN203708823U (zh) 一种大蒜收获机
CN106258161B (zh) 一种大蒜联合收割机
CN106069241A (zh) 一种农作物夹持式智能打顶装置
CN104396424A (zh) 自走式双行胡萝卜联合收获机
CN102177783B (zh) 花生联合收获机
CN201004807Y (zh) 花生联合收割机
CN104380906B (zh) 一种胡萝卜机械收获系统
CN105875008B (zh) 一种大蒜收获机
CN105123076A (zh) 大蒜联合收获机
CN206100935U (zh) 挖拔式木薯联合收获机
CN104429288A (zh) 用于胡萝卜收获机的拉齐切秧装置
CN204408945U (zh) 自走式双行胡萝卜联合收获机
CN105532158B (zh) 一种大蒜集束收获机
CN105940848B (zh) 一种大蒜收获机的机架
CN203407196U (zh) 一种两垄花生联合收获机
CN105993375A (zh) 打瓜收获机
CN101326877B (zh) 前悬挂油菜割晒机
CN201821661U (zh) 悬挂式洋葱收获机
CN204887979U (zh) 一种大蒜收获机
CN204518466U (zh) 一种胡萝卜收获机的秧果分离机构
WO2023060798A1 (zh) 一种自走式浅掘根切芹菜联合收获机
CN103371018A (zh) 一种两垄花生联合收获机
CN205161132U (zh) 一种去土复收装置
CN212116216U (zh) 垄距可调式花生联合收获机收获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7

Termination date: 201801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